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2. 我能这样做吗1教科版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能这么做吗》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能这么做吗》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能这么做吗〕教案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能这么做吗〕教案教学设计三我能这么做吗教学过程一、商量问题,引入课题1、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好朋友提出要你别把自己打碎窗玻璃的事告诉老师时,你会怎样做呢……2、学生商量。

3、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你能处理好这件的事情,在商量时,可以启发学生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你就是教材中的那个小朋友,你会有什么想法如果告诉老师,好朋友会怎么想怎么说他还会和你交朋友吗但如果不告诉老师,自己不也成了不老实的孩子了吗你该怎么做呢当学生的内心处于矛盾之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主题文字:“遇到事情我们要认真想一想: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不应该做。

〞〔板书〕二、指导看图,明白道理1、图中的学生在面对别人提出的不同请求时,做出了什么不同的反响:A、他接受给同学讲解难题和援助别人打水浇花的要求,B、却拒绝丁把作业借给同桌抄袭,以及帮朋友教训别人,2、你认为他做的对吗?为什么?3、阅读日记,明白事理一位学生的日记真实地记载了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很担忧失去这些朋友〞,但经过爸爸的一番开导,他的“心情好丁一点儿〞,而且决定“以后还会这么做〞。

〔这段复杂的心路历程,如果能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和理解,信托对学生将来面对类似的问题做出推断,以至形成正确的选项是非观和价值观都是大有裨益的。

〕我们在遇到任何困难时都要信托白已,对自己说:“我能行,我肯定能够做到。

〞就算失败;也不要灰心,重新站起来信托自己!三、指导行为1、图中的几个小男孩路过热闹的电游室门口,正为进不进去的问题争论不休呢。

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出示这一幅图的目的是为了与上一组图形成比照。

上一组图告诉我们要信托自己,坚持正确的做法,而这幅图的用意则在于提示大家:“勿以恶小而为之〞,不对的事再小也不能做。

倘假设现在再来回忆图一提出的问题,孩子们应该都可以做出正确的推断了。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能这样做吗》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能这样做吗》教案

2.我能这样做吗教学目标:1.在学习和生活中,懂得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不正确的事情再小也不做的道理。

初步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2.遇到事情,学会思考: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初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学习和生活中,懂得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不正确的事情再小也不做的道理。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正确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有的时候,我们会面对别人提出的各类要求。

对于这些要求,我们要学会正确的处理。

今天,几位小朋友遇到了这样几件事情,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8页的情景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同学的做法你都赞成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图中的那个同学,你会怎么做呢?总结:遇到事情,我们要仔细想一想: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凡事多问问自己:我能这样做吗?板书课题:我能这样做吗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活动一:我的调查表学生先在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教师用投影展示学生的调查表。

活动二:打碎玻璃引发的思考课件出示教科书8页的表格当好朋友打碎玻璃,提出“没人发现,快跑”的建议时,跑还是不跑?两种做法分别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完成表格。

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做法一:打碎玻璃悄悄跑掉,虽然没有受到批评,但因为自己的不诚实而内心不安。

做法二:主动承认错误,承担该承担的责任,虽然会受到批评,但会心安,不用担心被发现。

我赞同第二种做法。

板书:遇事情,想后果活动三:日记中的烦恼日记的小主人遇到了什么烦恼呢?我们已经学会遇到难解决的事情时,要先想后果,请同学们快速完成教科书9页的表格。

小结:老师像同学们一样,也赞同第一种做法。

面对大家的误解和指责,还能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老师很佩服他。

不要担心失去友谊,相信好朋友会想通的。

板书:坚持正确的做法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活动四:生活小剧场学生表演教科书第10页上方商量是否到电子游戏室玩的情景。

最新: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2.我能这样做吗1_教科版-文档资料

最新: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2.我能这样做吗1_教科版-文档资料

最新: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2.我能这样做吗1_教科版-文档资料第一篇:最新: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2. 我能这样做吗1_教科版-文档资料2.我能这样做吗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2.坚持正确的做法,学做一个有主见、正直的人。

3.坚决不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

重点难点:重点: 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难点:做事要思考后果,坚持正确的做法,学做一个有主见、正直的人。

教学过程:一、情景演示观察教材第七页的图画,说说他们做的是对还是错,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1)同学有道题不懂,想请你给他讲讲。

(2)马上就要交作业了,你的同桌还没有完成,让你把作业借给他抄抄。

(3)同学请你帮他打水浇花。

(4)同学被欺负了,叫你一起去教训欺负他的人。

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学会辨别对和错,学会选择。

教师小结:遇到事情,我们要仔细想想: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二、情景演示(课本8—9页)(1)有一天,小明和朋友踢球的时候,不小心打破了旁边水果店的玻璃,同伴和小明说,没人发现,快跑。

想一想:小明有哪些选择?1.小明选择和同伴一起逃跑,反正也没人知道。

2.主动和老板道歉,赔偿。

不同的选择有什么后果呢?(各抒已见)你的决定是什么?为什么?(2)小军在日记里写道:我和伙伴看到别人家院子里的枣树枝长到墙外来了,有人说:“摘几颗枣子吃吧。

”我不想这么做,他们笑我是胆小鬼。

其实,我不是胆小,而是觉得这样做不对,可我又担心他们不和我做朋友了…… 想一想:小军有哪些选择?不同的做法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后果?你的决定是什么?为什么?教师小结:有时候,遇到的事情会让我们很难做出选择。

这个时候就要多想想: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想清楚后果,坚持正确的做法,学做一个有主见、正直的人。

3.同伴说:网吧里真热闹,进去玩一会儿吧?虽然磊磊拒绝了,但是同伴劝他,就玩一次有什么关系!你是不是认为“就玩一次”没关系?师:中国有句古话:勿以恶小而为之。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2课《我能这样做吗》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2课《我能这样做吗》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2课《我能这样做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能这样做吗》是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2课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何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情况,合理地做出决策,并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景,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判断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能力和判断力,但还在逐步培养中。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模仿和探究,但对于一些复杂的道德和法治问题,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创设有趣、贴近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和探究。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何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情况,合理地做出决策,并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

2.培养学生学会自我判断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何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情况,合理地做出决策,并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

2.难点:培养学生学会自我判断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贴近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和探究。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判断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2.教学辅助材料:PPT、案例资料、道具等。

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生动、活泼的氛围,便于学生参与和互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情境中,你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通过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2 我能这样做吗_教科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2 我能这样做吗_教科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我能这样做吗》教材分析《我能这样做吗》是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人拿主张》中的第二课。

本课的目的是引导先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区分对错,遇事想清楚后果,坚持正确的做法,学做一个有主意、耿直的人。

让他们了解做了错误的事情以后的严重后果。

从而成为一个不盲从,有担当的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面对成绩时首先考虑甚么是对的,甚么是错的;2、遇到事情多想一想,坚持正确的做法;3、坚决不做错误的事情;4、了解错误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面对事情,慎重思考对错,坚持正确的做法,避免盲从,不做错误的事情,从而培养先生的品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区分对错,遇事想清楚后果,坚持正确的做法,学做一个有主意、耿直的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区分对错;2、坚持正确做法。

【教学难点】成为有主意、耿直的人。

课前预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创设成绩,素材。

先生:积极考虑。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让同学们观看教材P7,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这些情况吗?这些情景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遇到这些情况,同学们选择怎样办?为甚么要这么做?这些情景在理想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老师先让同学们判断这些做法的对错,再引导先生说出遇到这些情况时的真实做法,态度要和蔼不能过于严峻。

教师总结出:这些情景很多同学都遇到过,同学们的做法也各不相反,遇到事情,我们要仔细想一想:甚么是对的,甚么是错的;我们该当做甚么,不该当做甚么。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我能这样做吗》。

教师板书课题:我能这样做吗。

二、探求新知:活动一:勇于承担:带领同学们观看教材P8的图片,讲解图片内容。

两个小朋友踢足球,不谨慎砸破了水果店的窗户,这个时分,一个小朋友提议,趁没人发现快走,另一个小朋友不知道该怎样办。

同学们,图片中的小朋友的做法是正确的吗?除此之外还有甚么解决的办法吗?如果是你踢破了窗户,你会怎样办呢?请同学们积极的分享一下本人的想法,老师今天带来了小红花,看哪个小朋友最积极,说得好?我就奖励他一朵最美丽的花朵,想不想要?1、同学们积极发言,说出本人的想法。

教科版-政治-二年级下册-《我能这样做吗》教案

教科版-政治-二年级下册-《我能这样做吗》教案
想一想。
我来试一试
引导学生观察P7页的图画。
从小小鹰、小猴、小鸭的成长过程中,寻找道理。
它们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总结:
相信自己,大胆去试一试。如果行,那你又长了本领;如果不行,你至少也积累了经验。
学生观察P7页的图画。
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敢去试一试。”
成长足迹
看故事,
爸爸为什么夸奖他的儿子?
你有这样“试一试”的经历吗?
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
说说故事的内容。
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交流自己“试一试”的经历。
记录自己的经历。
我能这样做吗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时候,我们会面对别人不同的要求,但对于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P9图中戴帽子的小朋友就遇到了这样的事,让我们来看一看。
与老师互动。
观察体会
说一说自己的心得。
我来判断
1、读小朋友的日记。
2、鼓励学生做出自己的判断。
3、结合实际谈体会?
说一说日记中说了一件什么事?
判断一下,这个孩子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说说自己读了这则日记,想到了什么?
我有主意
1、判断一下P11图中人物处理事情的正误。
2遇到下面的情况,应该怎么做?
说说人物做得对不对,如果是自己,应该怎么办?
《我能这样做吗》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敢于在遇到不同意见时,能坚持自己正确的想法,同时又能接受别人合理的建议。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坚持自己正确的想法,同时又能接受别人合理的建议。有自信。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我来试一试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2我能这样做吗1 _教科版(共17张PPT)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2我能这样做吗1 _教科版(共17张PPT)
三名小学生在高速路天桥上扔石砸车取乐,结果致驾一名驶员死亡。日 前,三名小学生犯故意杀人罪一案在威宁自治县自治人民法院进行一审宣 判,被告人王某飞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舒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舒某超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那些给他人带来伤害、危害社会的行 为,我们坚决不能做。如果我们的行为造 成了严重的后果,监护人要承担法律责任。
2. 我能这样做吗
观察教材第七页的图画,说说他们做的是对还 是错,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判断下图中小朋友的做法对不对,向同 学们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对和错。
遇到事情,我们要仔细想想:什么是 对的,什么是错的;我们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什么。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32021/8/23Monday, August 23,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32021/8/232021/8/238/23/2021 11:30:26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32021/8/232021/8/23Aug-2123-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32021/8/232021/8/23Monday, August 23, 2021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有时候,遇到的事情会让我们很难做 出选择。这个时候就要多想想:这样做会 有什么后果?想清楚后果,坚持正确的做 法,学做一个有主见、正直的人。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让我想想【教学目标】1.让学生面对问题时首先自己思考,做决定。

2.让学生为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而自豪、骄傲。

3.让学生在做决定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4.让学生体验自己拿主意的感受。

【教学重点】1.让学生能自己拿主意,并为之骄傲。

2.让学生在自己拿主意的过程中,听取别人的良好建议。

【教学难点】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更加独立自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素材。

学生:积极思考。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让同学们观看教材“小兔建房子”,问同学们小白兔的房子漂亮吗?小白兔是如何建成自己喜欢的房子的?同学们觉得哪种房子更漂亮?如果让同学们建房子,同学们会建造哪一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干预学生,让他们自己思考喜欢哪种房子,并让学生自己把答案写下来。

教师总结出:小白兔之所以建造出这么漂亮、自己又喜欢的房子,是因为他没有盲目地听从小熊和小猴子的建议,而是自己思考,想出来自己喜欢的房子。

同学们也都想出了自己喜欢的房子,这非常好。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让我想想》。

教师板书课题:让我想想。

二、探究新知(一)活动一:自己思考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听到不同的意见,面对各种不同的选择,比如,挑选商品时,导购员小姐姐会向我们推荐各种各样的商品,你们会怎么选择呢?是你需要的?还是漂亮的?或者是同学们都会用的?同学们愿不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老师今天带来了小红花,看哪个小朋友最积极。

说得好,我就奖励他一朵最美丽的花朵,想不想要?1.同学们积极发言,说出自己买东西时的想法。

(这个环节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说出自己的做法,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习惯,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加独立自主。

)2.评论,奖励小红花。

3.老师小结:挑选商品时,面对广告和别人的推荐,我们可以先想想:我需要吗?我能要吗?慢慢的,就会有自己的主意了。

(二)活动二:交流1.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选择,比如去哪里玩,参加哪个社团,和谁做朋友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我能这样做吗教案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2. 坚持正确的做法,学做一个有主见、正直的人。

3. 坚决不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

重点难点:
重点: 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难点:做事要思考后果,坚持正确的做法,学做一个有主见、正直的人。

教学过程:
一、情景演示
观察教材第七页的图画,说说他们做的是对还是错,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1)同学有道题不懂,想请你给他讲讲。

(2)马上就要交作业了,你的同桌还没有完成,让你把作业借给他抄抄。

(3)同学请你帮他打水浇花。

(4)同学被欺负了,叫你一起去教训欺负他的人。

…..
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学会辨别对和错,学会选择。

教师小结:遇到事情,我们要仔细想想: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二、情景演示(课本8—9页)
(1)有一天,小明和朋友踢球的时候,不小心打破了旁边水果店的玻璃,同伴和小明说,没人发现,快跑。

想一想:小明有哪些选择?
1.小明选择和同伴一起逃跑,反正也没人知道。

2.主动和老板道歉,赔偿。

不同的选择有什么后果呢?(各抒已见)
你的决定是什么?为什么?
(2)小军在日记里写道:我和伙伴看到别人家院子里的枣树枝长到墙外来了,有人说:“摘几颗枣子吃吧。

”我不想这么做,他们笑我是胆小鬼。

其实,我不是胆小,而是觉得这样做不对,可我又担心他们不和我做朋友了……
想一想:小军有哪些选择?不同的做法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后果?
你的决定是什么?为什么?
教师小结:有时候,遇到的事情会让我们很难做出选择。

这个时候就要多想想: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想清楚后果,坚持正确的做法,学做一个有主见、正直的人。

3.同伴说:网吧里真热闹,进去玩一会儿吧?虽然磊磊拒绝了,但是同伴劝他,就玩一次有什么关系!
你是不是认为“就玩一次”没关系?
师:中国有句古话:勿以恶小而为之。

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就是不对的事情再小也不能做。

不对的事情再小也不能做。

因为有了第一次,很容易有第二次、第三次......最后可能会铸成大错。

老师看过一个报道:2013年7月11日21时,被告人王某飞邀约被告人舒某某、舒某超到高速公路天桥上扔石砸车取乐。

随后,三人来到威宁盐仓镇四堡村毕威高速路段的一天桥上,从天桥两端的路边抱石头到桥上,有车辆驶过时,三人便扔石头去打。

因天桥上的防护网太高不易扔石头,三人便用石头砸开防护网边接处,将该天桥上的防护网拆开,见有车辆驶过便从拆开的防护网处扔石头去打。

三名小学生在高速路天桥上扔石砸车取乐,结果致驾一名驶员死亡。

日前,三名小学生犯故意杀人罪一案在威宁自治县自治人民法院进行一审宣判,被告人王某飞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舒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舒某超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可能在这三名小学生眼中,他们只是扔了石头,但是别人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自己也要为此付出代价。

教师小结:那些给他人带来伤害、危害社会的行为,我们坚决不能做。

如果我们的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监护人要承担法律责任。

还有哪些危险行为我们决不能做?
赌博、打架斗殴、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
师总结:生活中做任何事,任何决定,都要三思而后行,认真思考这么做会带来什么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