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 必修3】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 必修3 5.1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中生物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必修3 5.1生态系统的结构(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 (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绿色植物和各种动物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2.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②图中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③蛇处于不同营养级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②④3.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硝化细菌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4.(2013·绵阳模拟)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松毛虫数量增加时,灰喜鹊的数量也会增多,从而使松毛虫种群的增长受到抑制B.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狐狸同时占据了两个营养级C.生物群落内部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使各种生物的数量能维持相对稳定D.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5.如图为Ⅰ和Ⅱ两种生物在温度变化时耗氧量的变化情况,则两种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分别最可能是( )A.Ⅰ是生产者,Ⅱ是消费者B.Ⅱ是生产者,Ⅰ是消费者C.Ⅰ和Ⅱ都可能是消费者或生产者D.Ⅱ只能是生产者6.生态系统是指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及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作为一个生态单位,其各组成成分交叉作用形成的一个动态复合体。
下列对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只有两条食物链B.细菌与狐之间不存在捕食关系C.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D.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的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必修3 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2)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
(3)三、四、五、六 (4)狐、猫头鹰、吃虫的鸟、蜘蛛、青蛙、蛇 (5)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回扣教材
1.教材 88 页[问题探讨]培养构建模型的能力。 2.教材 89[思考与讨论]。 3.教材 91 页图 5—5 食物网问题。 4.教材 92 页练习一中 1。
答案:B
考点2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知识必备 1.模型图示 草兔狼狐 2.相关说明 ①由于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因此一种动物在某 一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消费者级别+ 1 ,如兔是初级消费 者,第二营养级。
②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所代表的是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 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种群。 ③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 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 级,如狼分别是第三、第四营养级。 ④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 如狼和狐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高中生物高考复习讲义
必修部分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最新考纲展示 2012 · 浙江· T5 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三年考情分析 2012· 海南· T18 2012· 江苏· T26 三年 8 考
2012· 海南· T28 2011· 海南· T22
2011· 新课标全国卷· T31 2010· 海南· T20 2012· 四川· T31 2010· 山东· T6 2010· 广东· T26
分解 者
细菌都是分解 者
跟踪训练 1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人教生物必修3第5章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3)

镉
≦5 µg/L(血液) ≦1 µg/L(尿)
易引起骨痛病
汞
≦5 ~10µg/L(血液)
≦20 µg/L(尿)
诱发肝炎和血尿
【巩 固 练 习】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D )。 A.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 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狭义食物链:即捕食食物链。 绿色植物 昆虫 蜥蜴
三、营养结构
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
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捕食关系
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 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 食的动物。
2、食物链中箭头的含义: 箭头方向代表能量流动的方向 ,同时也体现捕食与被捕食的关 系。
这两句谚语是否构成食物链?请说明理由!
4、菟丝子属于生产者( )
寄生植物菟丝子属于消费者。
5、细菌就是分解者( )
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属于生产者。
注意
• (1) 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是根据他们的营养方 式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征划分的。生产者是 自养型,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异养型。消费者一 般从活的生物体取食,营捕生或寄生生活,分解 者从生物遗体 排泄物 残落物中获得物质和能量 ,营腐生生活。
§5.1生态系统的结构
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2、阐明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3、描绘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食物网。
重难点 :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不可分割的统 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类型
水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4. 下列哪一组名词,可能用于同一生物体上( A.生产者、异养生物 B.异养生物、草食动物 C.自养生物、寄生生物 D.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
B )。
思考:
❖为什么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 个营养级?
1、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1、分布: 湿润、较湿润地区; ❖2、主要特点: 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
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 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3、生物的特征: 植物:以乔木为主,也有灌木和草本植物 动物:树栖和攀爬种类多
虎, 长臂猴, 蜂猴
犀鸟
2、草原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2、生物类型:动植物丰富; ❖3、生态价值:
1、作为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的水源被直接利用;
2、补充地下水,在多雨或者河流涨水的季节,成为蓄水 库,起到调节流量和控制洪水的作用;干旱季节又可补 充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缓解旱情;
3、是许多水禽的栖息地,以及鱼类的繁殖和肥育场所。
城市生态系统
❖1、概念:城市居民和周围生物以及非生物环
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具有一定功能的网络 结构。
❖2、主要特点:
➢ 是以人为中心的系统;
➢ 土地、水体、大气都被人类活动所改造,住房、工业、 企业、交通都是“人造”的;
➢ 能量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 在物质和能量上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系统,对其他生态系 统既有高度的依赖性又有强烈的干扰性。
陆地生态系统
捕食链、寄生链和腐生链
捕食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捕食关系 而建立
草 食草昆虫 蜘蛛 青蛙 蛇
寄生链:通过寄生关系建立
鸟虱
细菌 病毒
腐生链:以动植物遗体为食物而形成的联系
植物遗体 蚯蚓 线虫类 节肢动物
人教生物必修3第5章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判断: 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 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 )
菟猪 丝笼 子草
2.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吗? 3.所有的细菌都是分解者吗?
生产者
捕食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分解作用
无机环境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消费者
分解作用
分解者
每项填一次,不重复
生态系统的基石是(A)
生物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成分(
D)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本节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的含义,举例说出有哪些生态 系统。
2.能简要描述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3.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4. 理解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营养级与食物 链的关系。
一、生态系统的范围
1、概念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属于 次、三、四、五 级消费者。
4、由于某种原因鼠突然减少,短期
内猫头鹰和蛇
情况依次是 相对稳定、下降
。
5、若猫头鹰减少,蛇的变化情况为_先__增__加__后__减__少__,__最__后__趋__于__稳__定__
食物网
注意事项:
1、在食物链中只有捕食关系,在食物网中既有 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2、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 同的营养级。 3、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
本节总结
❖1,生态系统的概念
❖2,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组成成分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食物链,食物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对你有何帮助?
4.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网: 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高三第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与群落
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种群的特征
种群具有数量、空间、遗传和生态四个方面的特征。其中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空间特征包括种群的分布格局和扩散方式等;遗传特征包括基因频率和遗传多样性等;生态特征则包括种群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种内和种间关系等。
物质循环的意义
物质循环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机制,它确保了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不断得到补充,同时将有毒有害物质进行转化和降解,维持了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
能量流动的概念: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它驱动着生态系统的运转。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其中,生物群落包括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非生物环境包括水、土壤、空气、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
总结词
生产者是指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的生物,如绿色植物和光合细菌;消费者是指以其他生物或有机物为食的生物,如动物和寄生生物;分解者是指能够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的生物,如腐生细菌和真菌;非生物环境包括水、土壤、空气、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
群落的概念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的概念
物质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化学元素在自然环境中的循环过程,包括水、二氧化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环。
物质循环的途径
物质循环的途径主要包括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地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通过生物活动和化学反应将元素从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中吸收、转化和释放的过程。地质循环是指通过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等物理和化学过程实现元素的循环。
2011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必修3 第5章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 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 二营养级
B.细菌都属于自养生物,其异化作用类型 .细菌都属于自养生物, 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 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最基本、 D.—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 . 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 物成分
一、生态系统的成分 1.各成分比较 .
项目 组成成分 作用 生物 同化 类型 联系 生产者和分解 者是联系生物 群落和无机环 境的两大“ 境的两大“桥 梁”,是必备 成分。 成分。
非生 为生物提供 阳光、 阳光、热 物质和能量, 物的 物质和能量, 空气、 能、空气、 物质 是生物群落 水分、 水分、无 和能 赖以生存和 机盐等 量 发展的基础
(4)分解者 分解者 范围: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①范围: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作用: ②作用: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 成无机物。 成无机物。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 . (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 食物 关 概念: 概念 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_____关 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特点:_______是食物链的开始,消费者所 特点: 是食物链的开始, 特点 生产者 是食物链的开始 处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 个营养级。 处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 个营养级。
2.(2009年海淀区模拟 如下图所示表示某生 . 年海淀区模拟)如下图所示表示某生 年海淀区模拟 态系统的食物网。 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 ) 是(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必修3)

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变动情况分析 (1)处于食物链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第一营养级生 物数量的减少会导致其他生物数量都减少,即出现连锁反应, 因为第一营养级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2)天敌减少的情况:天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 随着其数量的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下降,直到趋于 稳定,但最终结果比原来数量要大。
(3)消费者: ①同化类型:___异__养__型_____(主要是各级动物)。 ②分类: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等。 ③作用:加快生态系统的____物__质__循__环____,对植物的传粉 和种子传播等有重要作用。
(4)分解者: ①同化类型:____异__养__型______(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 真菌)。 ②地位: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③作用:将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___有__机__物___ 分解成___无__机__物_____返回到无机环境中。
型 成分
物质循 异 环中的 养
关键成 型
分
2.各成分的相互关系:
方法技巧 生态系统模式图中各成分的判断 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 者”,再根据两者中有“3”个或以上指出箭头的为“生产者”, 有“3”个或以上指入箭头的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 根据物质、能量流动关系: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判断出消 费者和分解者。
A.甲、乙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戊不一定是微生物 C.图中存在竞争关系的只有乙 2 和丙 2 D.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
解析:由图可知,甲是生产者,乙和丙是消费者,戊是分 解者,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群落包含该区域内所有的生 物,即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 错误;戊是分解者, 有些动物(如蚯蚓)也是分解者,B 正确;图中乙1 和丙1,有共 同的食物资源甲,乙2 和丙2 有共同的食物资源丙1,存在竞争 关系,C 错误;由图知丁不会导致臭氧层破坏,导致臭氧层被 破坏的主要是含氟的气体,D 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食物网
⑴图示共有6条食物链——数食物链规则: 从没有箭头指向的生物即生产者A开始, 沿箭头方向一直数到最后算一条。
⑵图示中H占有三、四、五三个营养级或次级、三级、四级消费 者。对某一动物而言,其营养级是不固定的,视具体食物链而定。 ⑶图示中B和C的关系:竞争和捕食(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最 常见的是捕食关系,但也可能出现竞争关系,特别注意)。 ⑷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 ⑸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的原因:a.一种绿色植物可以被多种植 食性动物所食;b.一种植食性动物可吃多种植物,也可成为多 种肉食性动物的捕食对象。
本节内容结束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1课时)
最新考纲
考纲解读
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1.尝试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作用的探究
主备人:刘清萍
知识梳理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由生__物__群__落__与它的_无__机__环__境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
整体,叫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生__物__圈__。 二、生态系统的各成分关系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 的成分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营养结构)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无机环境:即非生物的 物质 (空气、水、无机盐等)和
能量 (阳光、热能)。 2.生物群落
类群 比较 营养方式 主要生物
特例生物
地位
作用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_自_养
异养(捕食或寄生)
异_养_
考点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1)定义 (2)类型
包括三种类型:捕食链、寄生链和腐生链。 高中生物所涉及的食物链,实际上是捕食链,是由消 费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
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寄生、腐生生物和阳光等非 生物因素,即只包含生产者(第一营养级)和消费者 (第二营养级及之后各营养级生物)。如阳光→草→ 兔→细菌不是食物链。
绿__色_植_物
动_物_
营腐_生_生活的细菌
和真菌
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 化细菌等微
生物
寄生的微生物和 植物,如菟丝子等
营腐生生活的动 物,如蚯蚓、蜣
螂等
生态系统的_基_石
生态系统最_活_跃_的
成分
生态系统的_关_键
成分
制造有机物,储存_能_量
,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
栖_息_场__所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_质__循_环
一营养级 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
该食物网影响最大
解答食物网类题目的方法归纳 ①据图找出生产者和最高营养级,把给出的食物网拉 直、理顺,且尽可能不要出现交叉。 ②确定图中食物链的条数和每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 ③根据题中的各个选项依次进行相关判断。
下图所示是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
物网的一部分图解,请据图分析
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水、空气、矿质元素属非生物成分的物质;光能、热 能属非生物成分的能量
考题讲练
下 列 四 项 中 的 圆 分 别 表 示 : a— 生 产 者 、 b— 分 解 者 、 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
相互关系的是( ) A
[分析] 原核生物有些为生产者,有些为分解者、消费者, 腐生细菌一定为分解者。
2.食物链构成条件 ①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 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即图示中A一定是生产 者。中间的任何停顿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 ②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会 倒转,因此箭头一定是由上一营养级指向下一营养级。 ③箭头代表能量传递的方向。 ④食物链中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因为沿食物链流动 的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较少的能量不能维持相应营养 级的生物生存。
考题讲练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B
A.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 B.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C.丁的CO2含量减少,将导致臭氧层破坏 D.丙1同化量越大,丙2的同化量越小
1.几个“未必”和“一定”相互混淆 辨析 (1)生产者未必都是植物,植物未必都是生产者,消 费者未必都是动物,动物未必都是消费者,分解者未必都是 微生物,微生物未必都是分解者。 (2)自养型生物一定都是生产者;腐生型生物一定都是分解 者;生产者一定处于第一营养级。
,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 子的传播
分解有__机_物,供生
产者重新利用
[提醒] (1)关系:
(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 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及其贮存的化学能)的成分,因此 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3)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如 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 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2.几个错误说法归纳错误说法 细菌都是 分解者
动物都是 消费者
生产者都是 绿色植物
植物都是 生产者
温度是非生物 的物质和能量
特例
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 特殊的消费者
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 属于分解者
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 生产者包含绿色植物
注意事项: 1、在食物链中只有捕食关系,在食物网中既有捕食关系,又有 竞争关系。 2、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3、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
考题讲练
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
判断正确的是( C )
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
回答。
⑴该食物网含_7 条食物链,猫头鹰 占有的营养级是三_、_四_、_五_、_六_,
属于_次_、_三_、_四_、_五级消费者。 ⑵兔与鼠的关系是_竞_争,蟾蜍与 蜘蛛的关系是_ 竞争和捕_食__。
规律总结 ①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第一营养级必须为生产者。 ②消费者级别=营养级级别-1。 ③生态系统中植食性动物称为第二营养级或初级消费者。 ④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称为第三营养级或次级消费
者。
4.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减少对其他生物数量变化的影响 (1)食物链中的数量变化 ①食物链中,若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直接引起以 其为食物的第二营养级生物因食物缺乏而数量减少,又会引起 连锁反应(相同的变化),致使第三、第四营养级生物数量依次减 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