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教案 鲁教版五四学制

合集下载

八年级化学全册 4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教案3 (新版)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八年级全册化学教

八年级化学全册 4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教案3 (新版)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八年级全册化学教
教 学
重点
难 点
重点: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认识空气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
难点:对比实验的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教学
资源
多媒体,课本,伴你学,
教法与学法
实验法,比较分析法
通案内容设计
个案内容设计




(一)复习导入
2.实验室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注意事项,原因分析
4.分离液态空气
(二)关注空气质量
学生复习取样品的方法,实验过程中的变量控制,思考鉴定二氧化碳的方法
四、交流展示
1、哪些原因导致氧气数值偏大?
2、哪些原因导致氧气数值偏小?
3、空气中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吗?
4、在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来保证实验的精确性?
五、点拨引领
1、铜粉量不足,反应时间不够,反应温度不够,注射器推拉不充分,没有冷却到室温读数
2、装置向外漏气,读数时气球内有气体
3、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不是固定不变的
4、等体积的气体样品,等量的石灰水
六、当堂训练
谈一谈如何保护空气质量
七、课堂反馈
空气中各气体性质及用途
导学案习题



计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3.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4.关注空气质量
课外作
业布置
一、目标定向
二、自主复习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思路。
2、如何将密闭容器中的氧气消耗掉而有不产生新的气体?
3、如何测得消耗掉氧气的体积?
三、小组合作
1、复习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思考:实验中如果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差别较大,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测定不同气体样本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

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全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复习 导学案(答案不全)

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全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复习 导学案(答案不全)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设计人:陈海霞十一中【复习目标】:1.会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及说出氧气的性质2.能说出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及主要成分的用途。

.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

4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5.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复习重难点】:1.空气的污染及防治2氧气的性质与制法【学习活动】:学习问题1:有关空气的组成和用途学习任务一:回顾课本知识完成下列填空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反应原理。

在加热的情况下,铜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装置。

(3)实验现象。

红色的铜逐渐变成了_____,气体体积_____。

(4)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

(5)误差分析实验中,测量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能否用木炭、镁条或铁丝代替铜丝做此实验?由此分析铜丝的替代品应满足什么条件?(6)变式装置2.空气的成分及含量(体积分数)3.主要气体的用途(1)氧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气用于制硝酸和_____;作_______;液态氮气常用作制冷剂。

(3)稀有气体常用来制电光源;作_______等。

学习结论:空气的组成【学习诊断】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A. 铜粉用量过少,实验结果会偏小B. 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C. 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D. 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4/5学习问题2:如何减少空气污染?学习任务二:完成下列填空,学习结论:减少污染的方法【学习诊断】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 二氧化硫B. 一氧化碳C. 氮气D. 氮氧化合物学习问题3:氧气有哪些性质?学习任务三:完成下列填空总结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导学案鲁教版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导学案鲁教版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导学案鲁教版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学习目标了解空气的成分及空气污染与防治,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了解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

2知道研究气体物质的方法,对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的一般方法加以巩固,掌握氧气的性质、制取及用途。

3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的含义,了解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4认识物质的分类方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自主学习空气的成分(按分数)大约是:氮气%,21%,稀有气体%,003%,其它气体和杂质%。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论:氧气大约占空气总的。

A用加热铜丝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反应化学方程式:,现象:色的铜丝变成色。

B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反应化学方程式:,现象:发出色火焰,放热,产生。

3工业上,利用空气各气体的沸点不同,采用分离___________的方法制取氧气,首先出来的气体是,剩余的主要气体是;工业制氧气是变化。

4空气污染指数项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氧气是________的______,密度比空气_____,溶于水。

6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许多物质都可以和氧气反应,叫反应。

7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象和结论:a木炭;现象:发出,放热;结论:生成气体。

b铁丝;现象:;结论:生成物是。

做铁丝实验时,在瓶底放或,防止。

蜡烛燃烧,现象:发出白光,放热,产生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瓶壁;结论:生成物是和。

证明蜡烛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

8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2)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3)仪器装置:发生装置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收集方法_____和____,依据分别是。

(4)装置要点:长颈漏斗下端伸入__以下,锥形瓶中导气管_________,导气管要伸入集气瓶__________。

推荐中考化学(鲁教版)复习学案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推荐中考化学(鲁教版)复习学案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A.达菲由四种元素组成B.一个达菲分子由50个原子构成
C.达菲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48:7:16D.达菲完全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1.(2014.四川雅安)偏钛酸钡(BaxTiO3)因其显著地“压电效应”而广泛的应用于超声波发生装置中.已知偏钛酸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其化学式中x的数值为( )
A.-1B.+3C.+5D.+7
考点4化学式的意义及计算
新药帕拉米韦(化学式为C15H28O4N4)注射液可用于治疗H7N9型禽流感,下列关于帕拉米韦的说法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N-14)( )
A.帕拉米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8g
B.帕拉米韦是由15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构成的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6.(2014.江苏宿迁)下列有关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性质的实验中错误的是( )
A.制取B.收集C.验满D.性质
7.(2014.广西南宁)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收集本实验所用氧气过程中(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气体发生装置应选____(填字母标号,下同)
(3)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__.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收集装置选___:若要制得干燥的CO2,还应将气体通过____装置.
15.(2014.广东汕尾)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

2018鲁教版(五四)化学八年级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word复习教案

2018鲁教版(五四)化学八年级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word复习教案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记住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能说出氮气和稀有气体的重要用途及空气的污染物。

2、能说出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结合木炭、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记住氧气的化学性质,并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一、快乐起航:(1分钟)谜语: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没滋味,没它活不久。

(打一物)二、自主复习 :(15分钟)本P78-100自主完成下列内容,标注疑难,准备在合作探究时寻求帮助。

考点一空气的成分1、空气的组成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②。

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②③。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4、保护空气: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和两类,气体污染物主要是。

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环境。

温室效应、、的形成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直击中考:1、(2012娄底)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2013.泸州市)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增多现象,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A.可吸入颗粒物(PM2.5) B.CO2 C.NO2 D.SO2 3、(2013.兰州市)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D.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4、(2013.黄石市)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食品防腐 B.制成各种电光源 C.医疗冷冻麻醉 D.制化肥的重要原料考点二氧气1、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氧气为无色无味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固体或液体(都是淡蓝色),液氧储存在色的钢瓶里。

2、化学性质:带火星的小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够。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全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全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布置与空气相关的思考题和实践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深入学习。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一组关于空气污染的图片,如沙尘暴、雾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有什么影响?”
2.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展示和问题引导,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空气污染的严重性,激发他们对空气质量问题的关注。
要求: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和防治工作的紧迫性,提高环保意识。
5.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心得体会:
(1)为什么说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2)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为改善空气质量作出贡献?
要求: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活动:设计关于空气污染的新闻报道或情景剧,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评论。
6.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7.总结反馈,巩固提高:通过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4.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后,已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他们对化学现象充满好奇,有较强的探究欲望。但在空气相关知识方面,大部分学生对空气的组成、性质和用途的认识较为模糊,对空气污染问题的了解也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化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鲁教五四制八年级初中化学《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整理与复习》_2

鲁教五四制八年级初中化学《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整理与复习》_2
教学难点
构建并条理清晰地讲解知识导图
学法指导
一生绘制主干,其它学生添枝加叶,使学生主动地再次联想课本,闭卷构建并丰富知识导图整合知识要点,进而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教具
自制知识导图课件,投影仪
教学方法
引导,激励,评价总结法。
四、归纳小结,指导学习方法。
明确构建目标,进入情境,学生大脑神经进入兴奋状态,五分钟构建导图主干。
组内其余学生听讲,思考,即时查缺补漏。
学生集中精力备问
记分员出示评价结果,评出优胜组。学生再次兴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构建简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同时也刺激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查缺补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完全是通过组内合作,教师引导达到预期目标,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水平,答疑解惑的分析水平。
教学重点
闭卷构建并丰富知识导图整合知识要点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先是采用抽签的方法让学生明确构建目标,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前全面复习。闭卷构建导图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复习效果。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度我采用竞赛的形式。积分的规则为在第二环节中,每组先由本组学生为导图的主干添枝加叶,若本组学生补充不了,别组同学能补充,那本组将扣5分,别组将得5分。在第三环节中,组间学生可就本节内容提问任何学生,若答不上,提问组得5分,答题组扣5分。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被全部调动起来。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如到前面讲解的同学语言缺乏条理性,声音小,表情不自然。组间提问环节,因为时间紧,我觉得没达到透的效果等。在以后的复习课中要合理设计。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
化学
复习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空气的成分,及其污染和防治,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山东省烟台市黄务中学八年级化学全册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认识空气的组成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

山东省烟台市黄务中学八年级化学全册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认识空气的组成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

《我们周围的空气》认识空气的组成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空气的组成;2、过程与方法:认识空气成分的同事,主动对所学物质进行分类,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空气的发现史,培养学生对学习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学习重点及难点:1、重点:空气的组成,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药品选择依据,实验误差的分析三、学法指导: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四、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空气的组成干燥空气中各成分按体积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包括名称、化学式和体积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空气的成分可以得出,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约为:___________思考:怎样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写出选用的药品以及实验现象。

【合作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原理:依据混合物中_____________的差异,利用________,在不引入新的________的前提下,将____转化为____________,从而达到测定空气中_____含量的目的。

2、在这个实验开始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在硬质玻璃管的一端连接气球,气球的作用是什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不断推拉注射器的活塞?5、通过这个实验,你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该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该实验涉及到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哪些操作会在成氧气的数值偏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哪些操作会造成氧气的数值偏大?(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反应结束停止加热后,为什么要冷却至室温再读取剩余气体的体积数值?10、实验结束后,装置内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反馈检测】1、下列对空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按质量分数计算,空气中氧气约占21%,氮气约占78%B、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C、空气是纯净的D、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2、某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B、白烟消失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水倒流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1/5C、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D、实验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稳定3、下列各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氧气,二氧化碳B、稀有气体,空气C、氮气,氧气,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4、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2]
分离液态空气
1、分离液态空气
2、空气中各气体性质及用途
[活动3]
关注空气质量




教后心得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验证空气组成的实验
教学难点:学习除去混合气体中某气体的方法
教学
资源
课本,伴你学
教法与学法
小组赛、讨论、自学,讲练结合
通案内容设计
个案内容设计




复习
今天我们的认识需要再深入一步,研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怎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
[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思路:
课题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型
复习
主备
教师
二次备课教师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复习及巩固空气的成分,会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证明空气的成分,复习从混合气体中出去某种气体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认识空气的用途,及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熟记取得气体样品的方法,认识空气污染物,及判断空气质量级别的方法。
如何将密闭容器中的氧气消耗掉而有不产生新的气体?
如何测得消耗掉氧气的体积?
实验注意问题:
学生讨论并表述观点,在明确实验思路及原理后,进行实验,注意操作要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思考:实验中如果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差别较大,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