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走向高考湘教版地理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2单元 第2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合集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2《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优质课件(共30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2《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优质课件(共30张PPT)

P39活动
1.20世纪70年代中期,某些发达国家大城市的扩张导致市 中心区环境恶化,同时部分商业和制造也向市区边缘迁 移,加之周围乡村与小城镇环境质量好,因此吸引人口 向外迁移。
逆城市化现象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
西欧、美国、日本 等发达国家
表现: 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
回流; 大城市中心区萎缩; 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 虚假城市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农村推力和 城市拉力的不平衡(主要是推力作用大于拉力作用),而政府又没 有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这 种城市化模式。
❖ 南美洲国家突出。如墨西哥的工业化化与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不如 发达国家,但1993年其城市化水平已74%,明显高于同期瑞士的 60%、奥地利的55%、芬兰的62%和意大利的67%。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8/112021/8/11August 11, 202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2《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优质课件 (共32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2《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优质课件 (共32张PPT)

发展阶段
后期阶段 中期阶段
发展新趋势
城市化与经济 发展
逆城市化
相适应
郊区城市化 不相适应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人口增长过快,农业劳动力过剩
依据提供的数据,比较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地区
1990年
中国 印度
26.4 25.5
埃及
44.1
尼日利亚 35
墨西哥 72.5
阿根廷 86.5
巴西
74.7
1997年 29.9 27.4 44.7 41.3 73.8 88.6 79.5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河北唐山外国语学校 王文喜
指出我们学校在地图中的位置。
找出我们学校在地图中的位置。
通过对比两幅唐山地图总
结归纳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
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依据提供的图 像与数据,简
述上海市土
地、人口、产 业结构的变化 特征。
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
城市化的过程: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中心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
城区
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世界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的过程: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中心 城区
部分人口转向近郊区
世界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的过程: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中心 城区
人口迁往远郊或农村
世界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的过程: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自主探究问题
依据所给数据绘制统计图。 (曲线图,年份为横坐标)
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
时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春走向高考湘教版地理高三一轮复习必修单元讲城市空间结构精品PPT课件

春走向高考湘教版地理高三一轮复习必修单元讲城市空间结构精品PPT课件
人口压力指数分为人口经济比较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比 较压力指数,它们分别等于人口数量除以经济人口容量和人口 数量除以资源人口容量。下图是“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 压力指数示意图”(2000年)。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 题。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湘教版 ·地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人口密度小,仍有人口扩容的能力 B.人口合理容量应该考虑该地区人口与经济、资源、 环境之间是否协调 C.西部人口压力指数大的原因是矿产资源丰富 D.“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可以缓解东部 地区人口压力指数
企业、商品农业基地等
(2)经济地理区位特点:随 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
条件 的改善和经济空间格局的
变化而变化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湘教版 ·地理
(3)政治文化区位因 特素 点: :国 有家 一的 定政 的策历、史外继交承等性 2.城镇空间布局特点 (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____多____。 (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___多_____。 (3)在交通__枢__纽____处,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4)在历__史__文__化__胜地、_著__名__旅__游_地、大规模商品集散地和 边境口岸,都有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湘教版 ·地理
1 滚动检查反馈 2 考试大纲解读
4 高频考点梳理 5 图表技能培养
3 基础知识整合
6 课堂同步演练
7 课时作业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高考总复习 ·湘教版 ·地理
滚动检查反馈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湘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第2讲课件

湘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第2讲课件

大小 原因
发达国家 大(70%以上)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
发展中国家 小(不到40%) 起步晚,城市化水 平低
所处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初期阶段和中期阶段
表现 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城市化表 现及原因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 求提高,郊区基础设 施完善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人口增长快,农村劳 动力过剩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第六章 城市与环境
早晚 起步 时间
原因
快慢 目前 速度 原因
发达国家 早(英国最早,从 18世纪中叶开始)
工业化早
趋缓(甚至停滞) 城市化已推进到 相对成熟阶段
发展中国家
晚(20世纪中叶 以来) 国家独立较晚, 工业化晚

民族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迅速
栏目 导引
第六章 城市与环境
城市人 口比重
栏目 导引
第六章 城市与环境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提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栏目 导引
3.城市化的意义
第六章 城市与环境
栏目 导引
第六章 城市与环境
4.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 _社__会__经__济__发__展___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 (3)城市的兴起与__第__三__产__业__的发展密切关联。 5.城市化特点 (1)发达国家:起步早、__水__平__高__、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出现“虚假城市化”和 “__滞__后__城__市__化__”现象。
栏目 导引
第六章 城市与环境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都较低。这句话对吗?判断理 由是什么? 提示:不对。多数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但如 __南__美__洲______一些国家,由于受历史因素影响,经济发展水 平较低,但城市化水平却较高;还有__西__亚__、__北__非____一些产 油国,受自然条件影响,农业不发达,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 致使城市化水平也较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第2课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课件 湘教必修2(湖南专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第2课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课件 湘教必修2(湖南专用)

(接上)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信息等设施 不断完善,再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居 城市中心,不愿再忍受混浊空气、噪音的大城市 居民到乡村和城镇居住或定居,从而导致逆城市 化现象。如下图所示: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 和中期加速阶段。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 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很不平衡。城市化 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大多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南美 洲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则比较高,表现为“虚假城 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的特点,如下表所示。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302022/1/302022/1/301/30/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302022/1/30January 30,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302022/1/302022/1/302022/1/30
第二章
必修Ⅱ
城市与环境
第2课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考点1 城市化及动力机制
1.标志:城市化的标志有三个, 如下图归纳:
特别注意: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而城市的人口和用 地规模则反映城市的发展是否合理

春走向高考湘教版地理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2单元第2讲

春走向高考湘教版地理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2单元第2讲
乡村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城市化进程落 后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城市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涌入,城市的压力大; 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生态造成破坏;中小城 市发展缓慢。一部分发展中国家表现为“虚假
城市化”,另一部分表现为“滞后城市化”
第二十六页,共40页。
易错点提醒 (tí xǐng) (1)注意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快慢的区别:前者主
化水平不__断__提__高_
第二十页,共40页。
三、城市化特点(tèdiǎn)
国家 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中国
大城市过度扩张,市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
中心居住环境渐趋 市,给城市___就__业___、基础设 问题 恶__化__(è_h_u_à_),城市居民 施建设带来压力,对生态造成
陆续外迁,中心区出 破坏,导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jiǎnchá)反馈
2 考试(kǎoshì)大 纲解读
4 高频考点梳理 5 图表技能培养
3 基础知识整合
(zhěnɡ hé)
6 课堂同步演练
7
课时作业
第四页,共40页。
滚动检查反馈
第五页,共40页。
( 2 0 1 4 ·黄 冈 模 拟 ) 图 1 为 “ 某 城 市 主 要 功 能 区 合 理 分 布 (fēnbù)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主要功能区,读图回答 1~2题。
水平。
生活方式
对外开放
(5)影响乡村的________,并提高乡村的________程度。
第十八页,共40页。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主要动社力会:经__济__(_jī_n_g_jì_)农_发业展工(n业ó化ngyè劳 进) 动 程生产率不断提高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二章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共28张PPT)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二章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共28张PPT)

社会 经济 发展
农业发展 工业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剩余劳动力 城


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服务业发展
2020/6/9
14
三、城市化特点
2020/6/9
15
1.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
发达国家的城 市化水平大多在 75℅以上,英国是 世界城市化发展最 早的国家,高达
90℅
2020/6/9
16
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市 化 现 象: 大 城 市 郊 区 的 别 墅 群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城市人口的增加
2. 标志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3. 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2020/6/9
11
4. 城市化的意义
项目
意义
人口转化 城市创造较多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
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人口流动
城市建设
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 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
内地向沿海、农村向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 向经济发达地区
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环境生态保护 城市生态环境初步改善,但仍不容乐观
与经济发展关系 基本协调,但问题仍有不少。劳动力就业问 题是城市化过程中一个首要问题。
与工业化的关系 工业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城市发展促
产业结构 城市化过程卓有成效带动农村发展,利于改善地区
产业结构。
工业
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工业化使城市 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科技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大城市成为主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共35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共35张PPT)

农业 生 发展 产
农业劳动 生产率提高
剩余劳 动力
力 水
工业 发展

安排大量
城 市 化
的 服务业 提 发展 高
劳动力就业
三、城市化特点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的差异
阅读 P37—P38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国家类型 所处发展阶段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发展水平 城市化与经济 发展 发展结果 原因
2.2 城市化过程和特点
来宾高速路口旧貌
来宾高速路口新貌
来宾音乐喷泉旧址
来宾音乐喷泉新貌
来宾新区一角旧貌
来宾新区一角新貌
天下来宾,来者上宾
一、城市化
1、概念
又叫城镇化,指人口和产业 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 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标志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 上升
(2)劳城动市力人从口第占一总产人业口向的第比二重产通业常、被 三用产来业衡逐量渐一转个移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 (平3高)低。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规模 不断扩大。 环境生态保护:
环境和生态保护虽然采取了 许多措施,城市生态环境也得到 初步改善,但城市生态环境仍不 容乐观。
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基本协调,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特别是我国人口众多,解决劳动力就 业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 个首要问题。 与工业化的关系:
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发展结果:
①出现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 ②出现大都市连绵带 ③注重营造高水平的人居环境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发展结果: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 加大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 等的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协调发展,相互 促进;统筹城乡 建设;完善 ________;加强 城镇体系
注重营造高质量的
措施 ____________ 人居环境 ,保 护城市历史文化和 文物古迹
业产业化,
农村剩余劳 动力向非农 产业和城镇 转移
________建设 基础设施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口占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曲线,N2为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
占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曲线。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两曲线 相交,城市人口比重基本持平。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世界城市 总人口在不断增加。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图表技能培养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____________ 快速增长 ,
城市数量 ________ 急剧增加,城市 化水平不断提高 _______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三、城市化特点
国家 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中国
大城市过度扩张,市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
中心居住环境渐趋
市,给城市________ 就业 、基础设
面积较大);在A点与甲地中间位置,有三条公路交会,在道路
交会处,往往会形成地租次高峰,故选 A 。第 2 题,从客流量 统计图来看,进入该区的客流量主要集中在早晨上班时间,离 开本区的客流量主要集中在下午下班时间,该功能区应该是工 业区,即图中的丙。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答案:4.B
5.D
解析: 第 4题,②位于市中心,交通最便利,为商业区; ①处于商业区外围,为住宅区;③处于城市下风向或主导风向
相垂直的郊外,交通便利,近矿产地,为工业区;④处于城市
上风向,河流上游,靠山近河,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应为文 化区。第5题,d靠近文化区,人文、交通、环境、地势条件优 越,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与环境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一、城市化
1 .概念:城市化又叫 ________ 城镇化 ,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 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标志 持续上升。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________ 一 二、三 产业转移。 (2)劳动力从第__________ 产业向第________ 扩大 。 (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________
我们已经学习了人口迁移的推拉力理论,你现在能不能利
用这个理论来解释一下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思考:可图解如下: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高频考点梳理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国家 类型 特点 起步早 原因 产业革命早 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 力大大提高,大量农村人口转化 为城市人口 市中心区居住环境恶化,人们对 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交通条件改 善,城市边缘地带发展快,乡村 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信息 产业发达,大城市密集分布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例: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
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1)~(2) 题。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A.甲 C.丙 ( ) B.乙 D.丁
1
滚动检查反馈
4
高频考点梳理
2
考试大纲解读
5
图表技能培养
3
基础知识整合
6
课堂同步演练
7
课 时 作 业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滚动检查反馈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2014·黄冈模拟)图1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合理分布示意
发展 中 国家
城市发展不合理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易错点提醒 (1)注意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快慢的区别:前者主 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市化
水平越高;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
国家城市化水平高,现阶段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 起步晚,水平低,但当前城市化速度比发达国家快,城市总人 口也比发达国家多。(2)“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虽 然人口向市外迁移,但其性质还是城市人口,并没有农村化。
走向高考 · 地理
湘教版 ·高考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第二单元
第二讲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考试大纲解读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考点 1.城市化的内涵 2.城市化的推动 力量 3.城市化特点
考纲解读 理解城市化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从人口迁移角度,分析城市化的推力 和拉力因素 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 程的差异及其成因
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 解题思路:第(1)题,本题考查城市化水平和速度。城市化
水平最高的是发达国家,中国在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经济快
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发展,目前超过50%,因此本题选择 D项。第(2)题,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
国家城市化发展不同,影响也不同。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图”,甲、乙、丙、丁表示主要功能区,读图回答1~2题。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1.图2能反映图1中A到B沿公路地租变化的曲线是( A.Ⅰ曲线 C.Ⅲ曲线 B.Ⅱ曲线 D.Ⅳ曲线 )
)
2.图3为该城市不同时间段进出某功能区地铁平均客流量
统计图。该功能区最有可能为图1中的( A.甲 C.丙 B.乙 D.丁
)
(2)依图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
A.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B.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大 C.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小 D.两个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20世 纪 50 年代以后发展快,读图可知 M2 曲线与此特征相吻合,表 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曲线; M1 表示发达地区城市 化水平的变化曲线。第 (2) 题,分析可知 N1 为发达地区城市人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水平高
发达 一些大城市中心 国家 区表现出衰落的 迹象,出现逆城 市化现象 出现高水平的大 都市连绵带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国家 类型
特点 起步晚,发展快 总体 水平 低, 但不 平衡 亚非国家 水平低 南美洲国 家水平高
原因 二战后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 快 乡村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城市化进程落 后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城市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涌入,城市的压力大; 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生态造成破坏;中小城 市发展缓慢。一部分发展中国家表现为“虚假 城市化”,另一部分表现为“滞后城市化”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三、城市化特点
国家 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中国
城市人口
处于相对成熟 ________的 总体水平比较 特点 发展阶段,水平 ________ ,发展 低 ____ , 高 ,发展速度 速度________ 快 ______ 慢 发展不平衡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3.意义 缩小 城乡发展差距。 (1)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________ (2)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________。
(3)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________。
(4)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 水平。
必修二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答案:1.A
2.C
解析: 第 1题,根据甲乙丙丁各功能区的分布位置及面积 大小,可判断出甲是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且占地面积最小), 地租最高;乙是居住区 ( 在城市中面积最大 ) ,地租低于商业 区,但高于其他功能用地;丙地为工业区 ( 分布在城市外围,
4.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
化区,则图例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文化区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文化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文化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