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环境固废垃圾场设计
垃圾处理厂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该工程项目为白都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建设为图乌公路南侧、洮儿河镇路北, 建设总面积为210000平米。
本次工程为卫生填埋区二期工程、截污坝、调整水池及电气工程。
重要工程量:挖方170460立方米, 垃圾坝填方5立方米, 导流层卵石55990立方米, 浆砌片石4542.7立方米, 土工布607533平方米。
二、施工计划方案我企业为本协议工程配置高效旳组织机构。
配置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各一名, 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20人, 分别负责计划、质检、试验、财务等部门工作, 项目经理部下设施工队详细负责施工。
在进驻工地前, 我司模拟了现场状况进行了施工方案旳制定, 通过几套方案旳比较, 选定下面旳方案, 为我司旳施工实行方案。
(一)、进场我司旳管理和技术人员在10月20日所有进场。
进场后进行测量复核工作, 恢复导线点, 复测水准点高程, 将测量放样中发现旳问题及时向监理、业主、设计单位反应, 尽快处理。
材料和设备在人员进场后, 也陆续进场, 保证施工旳进度规定。
(二)、重要工程采用旳施工方案在所有工程施工前, 首先进行测量放样, 确定施工范围。
通过精确放样后, 提供放样数据及图表, 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经同意后便可以进行清表开挖。
1.挖方施工土方开挖前做好截水沟, 工程施工期间修建临时排水沟, 做到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
引走一切也许影响边坡稳定旳地面水和地下水。
挖方施工时, 采用机械化施工, 以挖掘机配以自卸车运土进行施工, 边坡修整由人力完毕。
由于工程土方量相对较大, 同步由于土方施工作业受季节影响, 因此, 做到有效地组织机械化施工。
挖方工艺流程: 施工放样(挖掘机挖土(设排水沟排水(基底整平(碾压成型(达不到压实度规定换填。
2.填方施工恢复填方坝堤中线, 测标高, 放出坡脚桩, 桩上注明桩号, 标上填筑高度;清除填方范围内旳草皮, 树根, 淤泥, 积水, 并翻松, 平整压实地基, 经监理工程师承认, 实测填前标高后, 便可以上土填筑坝堤。
垃圾填埋场设计范文

垃圾填埋场设计范文垃圾填埋场是处理城市垃圾的一种常见方式,然而如果填埋场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在进行垃圾填埋场设计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垃圾填埋场选址、工程设计、污染防控、再利用和监测以及后期处理。
首先,垃圾填埋场选址是设计中的第一个重要步骤。
选址需要考虑地质条件、水资源和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
通常,垃圾填埋场应远离居民区和水源地,以避免垃圾渗漏对水质的污染。
此外,填埋场选址还需要考虑土地的稳定性和透水性,以避免填埋场下方地下水的污染。
其次,工程设计是垃圾填埋场设计的关键环节。
垃圾填埋场的设计需要考虑垃圾的容量和压实程度。
填埋场的容量应根据垃圾数量和垃圾产生速率进行合理规划,以避免填埋场提前饱和。
压实程度的控制也是设计中的重要方面,过度的压实可能会导致填埋场下方的地下水受到影响。
污染防控是垃圾填埋场设计的重要内容。
填埋场设计应考虑垃圾沉降、渗滤液和气体的处理。
垃圾的沉降可能会导致填埋场地面塌陷,因此设计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沉降的影响。
渗滤液是垃圾中产生的液体,包含有害物质,应通过有效的渗滤液收集和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此外,填埋场中产生的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等,也应考虑适当的控制和处理方法。
再利用和监测是垃圾填埋场设计中的另外两个重要方面。
填埋场设计中应考虑垃圾的再利用和资源回收,以减少垃圾填埋场的负荷。
同时,监测填埋场的运行情况也至关重要,可以通过监测渗滤液的质量、地下水的污染以及气体的排放情况等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最后,后期处理是垃圾填埋设计的最后一步。
填埋场的使用寿命有限,一旦填埋场达到容量,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关闭和修复。
关闭填埋场后,还需要对填埋场进行修复和监测,以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进一步的影响。
总之,垃圾填埋场设计需要综合考虑选址、工程设计、污染防控、再利用和监测以及后期处理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合理的设计和管理可以减少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体健康,并最大程度地利用垃圾资源。
固废课程设计

固废课程设计说明书第四组山谷型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姓名: 雷涛学号:111410228班级: 环工1102指导: 许士洪成绩:2012年6月26日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录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2第二部分设计说明书......................................4第一章填埋场方案论证与设计. (4)1.1城市得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论证······························41、 2 填埋场结构形式论证 (4)1、3 填埋场类型论证 (5)第二章填埋场工艺设计 (6)2、1 库容设计 (6)2、2 填埋场选址 (8)2、3填埋场工艺设计·········································112.4总图设置···············································132。
东华固废课程设计

东华固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固体废物的概念、分类及对环境的影响;2. 学生能够掌握我国固体废物管理的基本政策和法规;3. 学生能够描述东华地区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技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固体废物问题进行深入了解;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固体废物处理方案;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不同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的优缺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树立环保意识,关注固体废物问题,积极参与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中;2.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解决固体废物问题;3.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固体废物处理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科学相关课程,结合东华地区实际情况,旨在提高学生对固体废物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环保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善于合作,但对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的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引言:固体废物的概念、分类及环境影响- 教材章节:第一章 固体废物与环境- 内容:固体废物的定义、分类方法;固体废物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2. 固体废物管理政策与法规- 教材章节:第二章 固体废物管理政策与法规- 内容:我国固体废物管理的基本政策、法规;东华地区固体废物管理现状。
3.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 教材章节:第三章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 内容: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方法;东华地区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及运行情况。
4. 实践活动:固体废物处理方案设计-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实践活动- 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针对东华地区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方案;分析方案的可行性、优缺点。
(完整word版)垃圾填埋场设计方案

第1章总图与道路工程1.1 总平面布置1.1.1 总平面及功能分区由地形图可知,管理区所在区域地势平坦,场地标高最低点为26.20米,最高点为30.50米,整个卫生填埋场占地面积约13.53万m2,其中管理区及辅助生产区占地3.32万m2,填埋库区有效占地8.64万m2,其他用地1.57万m2。
厂前区XXXX1.1.21.1.3 竖向设计填埋区的竖向设计根据填埋工艺的需要XX场外工程衔接确定的,场前区与场外道路接点标高为27m,半环区道路标高XX场前区道路衔接,与垃圾坝接点标高为35m,最大标高为55m。
1.2 厂区道路、出入口及围墙1.2.1 厂区道路为满足运输及消防要求,本工程围绕综合办公楼等主要见构筑物设有环行道路或留有消防通道,有车辆进入的建构筑物均与道路相联。
道路路面宽度为4.0XX7.0米,道路横断面形式采用城市型,路面采用C30素混凝土厚20cm,基层则采用级配碎石或砾石厚15cm,垫层采用天然砂砾厚15cm。
1.2.2 出入口及围墙根据填埋场的规模,厂区设1个出入口,与厂外道路连接。
管理区部分围墙长712米,为砖砌实体围墙,而在填埋库区周围设铁丝网进行防护。
1.31.3.1(1)(2)1.3.21.4 绿化在一起。
(1)XX 种植灌木,防止垃圾XX覆盖土的裸露,并结合道路的修建,在道路两侧合理地种植乔木。
(2)填埋封场后,其终场顶面可铺砌草皮,并结合当地气候种植适宜林木。
第2章卫生填埋区工程2.1 处理对象本填埋场除作为应急措施外,原则上不接受除生活垃圾等以外的其他类型垃圾,特别是危险废弃物,具体如下:1、本处埋场受纳的填埋物为以下城市生活垃圾:(1)居民生活垃圾;另外,从经济角度XX使用年限方面考虑,除在临时作业道路考虑建筑垃圾外,建筑垃圾不应进入填埋场。
2.2 库容方案与坝体工程2.2.1 库容方案一般的,对于山谷型填埋场,坝体工程的设计XX库容的大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影响库容的因素有以下几条:(1)填埋库区的占地面积:有效占地面积越大,相应的库容相对也较大;(2)垃圾坝:一般,垃圾坝坝顶标高越大,相应获得库容就越大,但是填埋库区的有效占地面积XX垃圾坝高是相互关联的,垃圾坝越高,由于放坡的关系,占地就会越大,对其他构筑物的布置就会有影响。
垃圾处理场工程规划方案

垃圾处理场工程规划方案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垃圾处理成为了城市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为了有效处理城市垃圾,我市计划建设一座垃圾处理场,该垃圾处理场将采用现代化技术,实现垃圾的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满足城市的垃圾处理需求。
二、工程地点该垃圾处理场将选址在市郊的空旷地带,要求距离市区较近,交通便利,周边无居民聚集区,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工程规划1.规划内容(1)垃圾处理设施:包括垃圾填埋场、焚烧设施、有机垃圾处理设施等,以满足城市日常垃圾处理需求。
(2)垃圾分类设施:设立垃圾分类站,引导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以便后续的资源化利用。
(3)环保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等,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2.规划原则(1)科学规划:根据城市垃圾产生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科学合理规划垃圾处理场的规模和设施布局。
(2)环保优先:在垃圾处理场建设过程中,优先考虑环保设施的建设,确保垃圾处理过程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3)资源化利用:设计建设过程中,将重点考虑资源化利用的设施,如有机垃圾处理设施和废旧物品回收站等,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四、工程建设1.垃圾处理设施建设(1)垃圾填埋场:选址在垃圾处理场的一角,采用现代封闭填埋技术,确保填埋过程中不产生渗漏和恶臭。
(2)焚烧设施:建设高效、低污染的垃圾焚烧炉,并配置废气处理设施,以减少焚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3)有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有机垃圾发酵罐、堆肥设施等,实现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
2.垃圾分类设施建设(1)垃圾分类站:设立多个垃圾分类站点,方便居民将垃圾分类投放,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2)垃圾分类设备:配置垃圾分类设备,包括输送带、振动筛、磁选机等,实现垃圾的自动分类。
3.环保设施建设(1)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对处理场内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确保排放达标。
(2)废气处理设施:建设废气处理设施,采用脱硫、脱硝、除尘等措施,减少焚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
垃圾处理场的施工设计方案

垃圾处理场的施工设计方案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建设一个高效、环保的垃圾处理场成为当务之急。
本施工设计方案旨在规划和设计一个符合环保标准、能够有效处理垃圾并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垃圾处理场。
二、选址分析(一)地理位置选择距离城市中心一定距离,交通便利的区域,以方便垃圾运输,同时避免对城市居民生活造成直接影响。
(二)地形地貌优先考虑地势相对较低、地形开阔的场地,有利于垃圾填埋和处理设施的布局。
(三)地质条件确保选址区域地质稳定,避免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影响。
(四)水文条件远离水源地和地下水流经区域,防止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渗透到地下水中。
三、处理工艺选择(一)卫生填埋这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垃圾处理方式之一。
在填埋场底部铺设防渗层,将垃圾分层压实,并覆盖土壤进行封场处理。
(二)焚烧处理对于可燃垃圾,采用焚烧方式可以减少垃圾体积,同时利用余热发电。
(三)堆肥处理将有机垃圾进行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料。
综合考虑当地垃圾成分、处理成本和环保要求等因素,本方案采用卫生填埋为主,焚烧和堆肥为辅的处理工艺。
四、主要设施设计(一)垃圾填埋区1、防渗系统采用高质量的防渗材料,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确保填埋场底部和边坡的防渗效果,防止渗滤液污染地下水。
2、渗滤液收集与处理系统设置渗滤液收集管网,将渗滤液收集到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3、气体收集与处理系统安装气体收集管道,收集垃圾填埋产生的甲烷等气体,进行燃烧或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二)焚烧处理区1、焚烧炉选用先进的焚烧炉设备,确保垃圾充分燃烧,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2、余热利用系统通过余热锅炉将焚烧产生的热量转化为蒸汽,用于发电或供热。
(三)堆肥处理区1、发酵池建设合适规模的发酵池,为有机垃圾的堆肥提供良好的环境。
2、通风系统保证发酵过程中的通风条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的分解。
(四)管理办公区包括办公室、监控室、实验室等,用于日常管理和监测工作。
固废课设垃圾填埋场设计

固废课设垃圾填埋场设计1.选址和计算填埋场的选址总原则是应以合理的技术、经济方案,尽量少的投资,达到最理想的经济效益,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
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有:运输距离、场址限制条件、可以使用的土地容积、入场道路、地形和土壤条件、气候、地表和水文条件、当地环境条件以及填埋场封场后场地是否可被利用。
(1)运输距离:运输距离是选择填埋场地的重要因素,对废物管理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尽管运输距离越短越好,但也要综合考虑其他各个因素。
(2)场址限制条件:场址至少应位于居民区 1km (参照德国标准) 以外或者更远。
(3)可用土地面积:填埋场场地应选择具有充足的可使用面积的地方,以利于满足废物综合处理长远发展规划的需要,应有利于二期工程或者其他后续工程兴建使用。
尽管没有填埋场大小的法律规定,填埋场地也要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包括一个适当大小的缓冲带,并且一个场地至少要运行五年。
(4)出入场地道路:由于通常适合填埋场的场地再也不城市已建的道路附近,因此,建设出入填埋场的道路和使用长距离的运输车成为填埋场选址的重要因素。
(5)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不宜选址在地形坡度起伏变化大的地方和低洼汇水处,原则上的地形的自然坡度不应大于 5%。
(6)气候条件: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考虑在温和季节的主导风向。
(7)地表水水文:所选场地必须在百年一遇的地表水域的洪水标高泛滥区或者最大洪泛区之外,或者应在可预见的未来建设水库或者人工蓄水淹没和保护区之外。
填埋场的场地必须是位于饮用水保护区、水体和洪水区之外,并且必须在春潮区之外、泥炭沉积超过 1m 的沼泽区之外。
还应建在地下水位以上。
最佳的填埋场场址位置是在封闭的流域内,这对地下水资源造成的风险最小。
(8)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场址应选在渗透性弱的松散岩层基础上,天然地层的渗透性系数最好能达到 10-8m/以下,并具有一定厚度。
(9)但地环境条件:填埋场场地位置选择,应在城市工农发展规划区、风景规划区、自然保护区之外;印在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远景规划区之外;应具备较有利交通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某平原型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指导教师:学生:学号:班级:目录1、工程概况1.1项目背景1.2 工程设计主要内容1.3方案设计依据和原则1.4项目设计原始资料2、填埋场的选址2.1选址的考虑因素2.2选址的程序2.3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3、填埋场的工艺3.1场地分区设计3.2 场地平整3.3 垃圾坝4、防渗系统4.1填埋场的防渗系统4.2防渗材料4.3防渗系统的构造4.4 场地防渗系统法案的选定4.5 防渗措施5.导排气系统5.1填埋气的组成5.2填埋气体导排设施应符合的规定5.3填埋场气体的收集系统5.4 填埋场的导排方式及选择6.封场覆盖6.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6.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6.3 环境保护与监测7.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7.1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7.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7.3渗滤液收集系统7.4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7.4.1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7.4.2渗滤液调节池设计8、场区道路设计8.1 道路组织原则8.2 场内道路交通8.3 场区绿化附图1、工程概况1.1项目背景在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式中,填埋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从全球来看,填埋大约占到70%左右,在各发达国家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加拿大1989年卫生填埋处置量占82%;1991年英国、意大利年卫生填埋处置量占其总处置量的90%美国处置量为72%,西班牙处置量为75%,德国1993年卫生填埋处置量占73%。
美国联邦环保局(USEPA)和很多州都已详细制定关于填埋场选址、设计、施工、运行、水气监测、环境美化,封闭性监测以及维护年限的法规。
而在我国,由于经济技术水平等的原因,填埋所占的比例更高,达到90%以上。
虽然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20年内,在拟建的垃圾处理项目中,填埋比例会稍有下降,但仍有大约75%的项目采用填埋方式。
同时在我国的《城市垃圾处理及其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明确提出:以填埋为主的路线,因此填埋必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主导地位,许多大中城市新建的垃圾填埋场,其日处理能力都达上千吨,总填埋库容达数千万立方米。
1.2 工程设计主要内容该垃圾卫生填埋场主体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平面布置,厂区平整,填埋工艺,防渗工程,渗滤液收集导排工程,地下水导排系统,填埋气体收集与利用设计,封场工程,道路建设,绿化工程等。
1.3 方案设计依据和原则1.3.1 方案设计依据卫生填埋场设计任务书1.3.2 采用主要规范及标准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2)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 113-2007)1.3.3 方案设计原则本工程项目设计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结合该地区环卫事业的实际情况,遵循国家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以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目标,使工程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
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卫生填埋技术,采用易于管理,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处理工艺确保垃圾无害化处理,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与城市的发展战略方针和定位相适应。
2、坚持因地制宜,从当地的实际出发,达到工程项目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3、在本工程中,符合工程建设的三同时的原则,采用合理的建设实施方案,充分考虑工程实施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4、解决垃圾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渗滤液,填埋气体以及填埋场内恶臭及蚊蝇等污染物所产生的污染问题,最大限度的减轻和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
1.4 项目设计原始资料1.4.1 城市概况该城市现有人口数量100万,根据城市规划,至2030年人口约180万,服务年限25年。
我国人均生活垃圾产量约0.8~1.4 kg/(人·d),垃圾容重(压实密度)0.4~0.6t/m3。
填埋场覆土与垃圾体积比为1:4。
1.4.2 厂址概况本工程建设场址距市中心12km,是一平地,面积约2.5km2,地面标高15.3~16.1米。
1、地质条件:裸露的地层为棕黄色粉质土,渗透系数小于1.0×10-5cm/s,厚度为3~5m.。
2、水文条件:建设场地中含水层主要为黄土层潜水,场地地下水埋深约3~4m,水位年变幅1~2m。
3、气象条件:工程场地属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冬长夏短,春秋温凉典型特征。
四季分明,春季和冬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天气晴朗,日照充足。
气温:年平均气温:13.5℃,极端最低气温:-3℃,极端最高气温:41℃,年平均相对湿度:70~85%。
降雨年平均降水量:5.2mm/d,日最大降水量:7.6mm/d,日最小降水量:3.2mm/d。
风冬季平均风速:1.8m/s,夏季平均风速:2.2m/s,主导风向:西北。
最大冻土深度:230mm。
2、填埋场的选址2.1选址的考虑因素填埋场的选址总原则是应以合理的技术、经济方案,尽量少的投资,达到最理想的经济效益,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
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有:运输距离、场址限制条件、可以使用的土地容积、入场道路、地形和土壤条件、气候、地表和水文条件、当地环境条件以及填埋场封场后场地是否可被利用。
(1)运输距离:运输距离是选择填埋场地的重要因素,对废物管理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尽管运输距离越短越好,但也要综合考虑其他各个因素。
(2)场址限制条件:场址至少应位于居民区1km(参照德国标准)以外或更远。
(3)可用土地面积:填埋场场地应选择具有充足的可使用面积的地方,以利于满足废物综合处理长远发展规划的需要,应有利于二期工程或其他后续工程兴建使用。
尽管没有填埋场大小的法律规定,填埋场地也要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包括一个适当大小的缓冲带,并且一个场地至少要运行五年。
(4)出入场地道路:由于通常适合填埋场的场地不再城市已建的道路附近,因此,建设出入填埋场的道路和使用长距离的运输车成为填埋场选址的重要因素。
(5)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不宜选址在地形坡度起伏变化大的地方和低洼汇水处,原则上的地形的自然坡度不应大于5%。
(6)气候条件: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考虑在温和季节的主导风向。
(7)地表水水文:所选场地必须在百年一遇的地表水域的洪水标高泛滥区或最大洪泛区之外,或应在可预见的未来建设水库或人工蓄水淹没和保护区之外。
填埋场的场地必须是位于饮用水保护区、水体和洪水区之外,并且必须在春潮区之外、泥炭沉积超过1m的沼泽区之外。
还应建在地下水位以上。
最佳的填埋场场址位置是在封闭的流域内,这对地下水资源造成的风险最小。
(8)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场址应选在渗透性弱的松散岩层基础上,天然地层的渗透性系数最好能达到10-8m/s以下,并具有一定厚度。
(9)但地环境条件:填埋场场地位置选择,应在城市工农发展规划区、风景规划区、自然保护区之外;印在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远景规划区之外;应具备较有利交通条件。
(10)地方公众:可通过自发的协议来达到,也可在废物处理合同中加以规定。
2.2选址的程序(1)资料搜集 (2)野外勘探(3)预选场地的社会、经济和法律条件调查 (4)预选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5)预选场地的初堪工作(6)预选场地的综合地质条件评价技术报告 (7)工程勘察阶段2.3 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2.3.1填埋库区填埋库区正题位于平原地区,四面无山,地势平坦。
库内设有垃圾坝、截洪沟、排洪井、排洪管、引泉管、纵横盲沟和石笼。
2.3.2 填埋场处理规模计算垃圾填埋场服务年限为25年,覆土与垃圾体积之比为1:4,填埋高度为10m ,地上3m ,地下7m ,取W 为1.2kg/人* d ,该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因此生活和管理设施宜集中布置并处于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即垃圾填埋场的西北角,以减少对人们的影响。
采用平原型填埋。
每年所需的场地体积为:()r 1DWP 365V +⨯⨯==垃圾压实密度每年垃圾产生量式中: W -垃圾产生率(kg ∕d •人);P -城市人口;D -压实后垃圾的密度(kg ∕m 3);r -覆土与垃圾之比。
每年所需的场地面积为:HV A =当年填埋的废物体积为:350912500m4560010101.2365CD WP 365V =⨯⨯⨯⨯=+⨯=由于服务25年,到2030年人口为180万,所以每年人口增长3.2万。
同理,计算得到如下数据:357356355354353352351m1116900456001012.241.2365V m 1087700456001011.921.2365V m 1058500456001011.601.2365V m 1029300456001011.281.2365V m 1000100456001010.961.2365V m970900456001010.641.2365V m 941700456001010.321.2365V =⨯⨯⨯⨯==⨯⨯⨯⨯==⨯⨯⨯⨯==⨯⨯⨯⨯==⨯⨯⨯⨯==⨯⨯⨯⨯==⨯⨯⨯⨯=第七年的废物体积为:第六年的废物体积为:第五年的废物体积为:第四年的废物体积为:第三年的废物体积为:第二年的废物体积为:第一年的废物体积为:35143513351235113510359358m1321300456001014.481.2365V m 1292100456001014.161.2365V m 1262900456001013.841.2365V m 1233700456001013.521.2365V m 2045001456001013.201.2365V m1175300456001012.881.2365V m 1146100456001012.561.2365V =⨯⨯⨯⨯==⨯⨯⨯⨯==⨯⨯⨯⨯==⨯⨯⨯⨯==⨯⨯⨯⨯==⨯⨯⨯⨯==⨯⨯⨯⨯=:第十四年的废物体积为:第十三年的废物体积为:第十二年的废物体积为:第十一年的废物体积为第十年的废物体积为:第九年的废物体积为:第八年的废物体积为: 35193518351735163515m1467300456001016.081.2365V m 1438100456001015.761.2365V m 1408900456001015.441.2365V m1379700456001015.121.2365V m 1350500456001014.801.2365V =⨯⨯⨯⨯==⨯⨯⨯⨯==⨯⨯⨯⨯==⨯⨯⨯⨯==⨯⨯⨯⨯=:第十九年的废物体积为:第十八年的废物体积为:第十七年的废物体积为:第十六年的废物体积为:第十五年的废物体积为352535243523352235213520m1642500456001000.181.2365V m 1613300456001017.681.2365V m 1584100456001017.361.2365V m 1554900456001017.041.2365V m 1547600456001016.721.2365V m 1496500456001016.401.2365V =⨯⨯⨯⨯==⨯⨯⨯⨯==⨯⨯⨯⨯==⨯⨯⨯⨯==⨯⨯⨯⨯==⨯⨯⨯⨯=:第二五年的废物体积为:第二四年的废物体积为:第二三年的废物体积为:第二二年的废物体积为:第二一年的废物体积为:第二十年的废物体积为填埋的总废物体积为33323690016425001613300158410015549001547600149650014673001438100140890013797001350500132130012921001262900123370012045001175300114610011169001087700105850010293001000100970900941700912500V25V24V23V22V21V20V19V18V17V16V15V14V13V12V11V10V9V8V7V6V5V4V3V2V10V V m =+++++++++++++++++++++++++=+++++++++++++++++++++++++=∑填埋库容占体积的70%-90%,取80%3m154612540.8V V 80%V V ===总总所以:所以:为了收集气体,填埋深度不能低于20m ,取25m填埋用地面积为A=V/H=41546125/25=1661845m 2=1.66km 2<2.5km 2所以该方案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