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和LED发光机制的异同

合集下载

led发光工作原理

led发光工作原理

led发光工作原理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
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电子器件。

LED的发光工作原理主要包括
晶体管效应和发射辐射效应。

1. 晶体管效应:LED是由半导体材料构成的,最常用的是砷
化镓(GaAs)、氮化镓(GaN)等。

在材料中,掺杂有少量
的杂质,形成了N型和P型区域。

当施加电压使两个区域连
接时,会形成一个PN结。

在正向偏置时,电子从N型区域向
P型区域迁移,空穴从P型区域向N型区域迁移。

当电子与空穴在PN结相遇时,会发生复合作用,电子的能量以光子的形
式释放出来,产生光。

2. 发射辐射效应:在发光的过程中,与材料内部不受控制的复合作用相对应,还有受控制的辐射作用。

当电子从N型区域
向P型区域迁移时,由于PN结的特殊结构和材料的能带结构,使得电子的能级会降低,形成能带差。

当电子与空穴结合时,电子的能级下降,动能减小,能级差会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产生发光。

总结来说,LED的发光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的PN结特性,在正向电压下,电子和空穴在PN结相遇并复合时会释放能量,产生光。

同时,由于材料的能带结构,电子在向P型区域迁
移的过程中会产生受控制的辐射作用,形成发射辐射效应。

这两个效应共同作用,使LED能够实现高效的发光,成为一种
常见的光源。

led oled 原理

led oled 原理

led oled 原理LED和OLED是两种常见的发光二极管技术,它们在显示技术和照明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LED和OLED的原理,并比较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LED,全称为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

它是一种固态电子器件,具有电导特性和发光特性。

LED的发光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特性。

当电流通过LED的正向偏置结时,电子和空穴在半导体结的P-N区域内复合,释放出能量并产生光子,即光能。

这种光能的释放是通过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所引起的。

LED的发光机制可以分为直接发光和间接发光两种。

直接发光是指LED本身的材料就能发出可见光,常见的有氮化镓(GaN)等材料。

而间接发光是指LED材料本身不能直接发出可见光,需要通过外加激发光源来激发材料发光,常见的有铁电材料和磷光粉。

LED具有许多优点,例如高能效、长寿命、快速响应、抗震动等。

在照明领域,LED广泛应用于室内照明、路灯、汽车照明等。

在显示技术方面,LED也有着广泛应用,如LED显示屏、LED背光源等。

与LED相比,OLED的发光原理有所不同。

OLED全称为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

与LED不同的是,OLED使用有机材料作为发光层。

OLED的发光原理是通过有机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电致发光的现象。

当电流通过OLED时,有机材料中的电子和空穴发生复合,释放出能量并产生光子。

OLED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首先,OLED可以实现自发光,不需要背光源,因此可以实现更薄、更轻、更柔性的显示器件。

其次,OLED的响应速度非常快,可以实现高刷新率和流畅的动态效果。

此外,OLED还具有广视角、高对比度和丰富的色彩表现等优点。

OLED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消费电子领域,OLED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显示设备。

与传统液晶显示器相比,OLED显示器具有更高的色彩还原度和更好的观看体验。

OLED光源与LED光源发光原理的区别

OLED光源与LED光源发光原理的区别

OLED光源与LED光源发光原理的区别如今近视的⼈群越来越庞⼤,越来越年轻化,很⼤⼀个原因就是光源品质差造成的。

⼤家最熟知的就是LED灯,但是LED对于健康存在很⼤威胁,⾼蓝光伤害等。

建议室内照明还是要远离LED光源的。

今天为⼤家讲⼀下OLED光源与LED光源发光原理的区别。

现在的近视⼈群,除了先天性的,很⼤关系是光,OLED,我们的新科技,做为照明⾏业的先驱。

OLED相⽐传统的照明产品,它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等特点,在应⽤的范围也⽐较⼴,指⽰、显⽰、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和城市夜景等。

由于LED和OLED⼯作原理及⽣产⼯艺的不同,存在着各⾃的特点。

LED全称是发光⼆极管,⽆机半导体材料和化学⽓相沉淀(CVD)⼯艺制造。

如同传统半导体⾏业⼀样,其制程成本较⾼,难以实现⼤尺⼨化因此,LED只能以点光源的形式得以应⽤。

在室内通⽤照明领域,为了达到⼀定空间的照明亮度,LED需要很⾼的发光亮度,所以为了防⽌刺眼、产⽣柔和的光线,LED往往必须要加装灯罩使⽤。

不过这样⼀来,LED灯具的发光效率也会随之下降。

如果要利⽤LED制作⾯光源,⽐如作为LCD的背光,则需要组合多个LED并搭配导光板等复杂的光学系统。

除此之外,LED的发光效率会随着温度的升⾼⽽急骤下降。

由于LED体积⾮常⼩,运作时产⽣的热量难以及时散发出去,所以必须要为LED灯具配备散热装置。

基于上⾯⼏点原因,LED光源技术的优点如发光效率、轻薄性以及成本优势,在制作成灯具后会⼤⼤折扣。

OLED全称是有机发光器件,基于有机半导体材料制作的器件。

OLED使⽤的材料有⼩分⼦和⾼分⼦之分,⽬前产业化的主要以⼩分⼦有机材料为主。

由于⼩分⼦OLED使⽤成本较低的玻璃作为基板,以⼤⾯积真空热蒸镀成膜⼯艺制造,所以OLED是先天的⾯光源技术。

OLED制程⼯艺⽆需LED制程⼯艺的超⾼真空和⾼温环境。

OLED⼀般发光均匀柔和。

OLED本⾝⼏乎就是⼀个灯具,⽆需搭配灯罩使⽤。

几种显示技术的比较

几种显示技术的比较

几种常见显示技术的比较平板显示器件包括液晶显示器件(LCD)、等离子体显示器件(PDP)、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LED),场发射显示器件(FED )、表面传导发射显示器件(SED )、无机电致发光器件(IOEL)、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 等。

下面就其中的几种做简要的介绍。

1、液晶显示器件(LCD )液晶显示器件是液晶应用的主体,发展很快。

液晶显示器的优缺点:(1)结构和产品体积。

传统显示器由十使用CRT,必须通过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到屏幕,因而显像管的管颈不能做得很短,当屏幕增加时也必然增大整个显示器的体积。

液晶显示器通过显示屏上的电极控制液晶分子状态来达到显示目的,即使屏幕加大,它的体积也不会成正比的增加(只增加尺寸不增加厚度所以不少产品提供了壁挂功能,可以让使用者更节省空间),而且重量上比相同显示面积的传统CRT显示器要轻得多。

同时液晶显示器由十功耗只在十电极和驱动IC上,因而耗电量比传统CRT显示器也要小得多。

(2)辐射和电磁波干扰。

传统CRT显示器由十采用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在打到屏幕上后会产生辐射,尽管现有产品在技术上有很大的提高,把辐射损害降到最小,但不可能根除。

在这一点上,液晶显示器具有先天的优势,它根本没有辐射可言。

至十电磁波的干扰,液晶显示器只有来自驱动电路的少量电磁波,只要将外壳严格密封即可排除电磁波外泄,而传统CRT显示器为了散热,不得不将外壳钻上散热孔,所以电磁波干扰就不可避免了。

所以液晶显示器也被称为冷显示器或环保显示器。

(3)平面直角和分辨率。

液晶显示器一开始就使用纯平面的玻璃板,其平面直角的显示效果比传统显示器看起来好得多。

不过在分辨率上,液晶显示器理论上可提供更高的分辨率,但实际显示效果却差得多。

而传统显示器在较好显卡的支持下达到完美的显示效果。

(4)显示品质。

传统显示器的显示屏幕采用荧光粉,通过电子束打击荧光粉显示,因而显示的明亮度比液晶的透光式显示(以口光灯为光源)更为明亮,在可视角度上也比液晶显示器要好得多。

了解电脑显示技术液晶LED和OLED的区别

了解电脑显示技术液晶LED和OLED的区别

了解电脑显示技术液晶LED和OLED的区别作为一名写作水平超高的作者,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电脑显示技术中液晶LED和OLED的区别。

电脑显示技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解不同显示技术的区别对于我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电脑显示器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为大家进行详细解析。

1.液晶LED和OLED的基本原理液晶LED(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是一种利用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来实现图像显示的技术。

而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则是一种利用有机发光材料和电致发光效应来实现图像显示的技术。

2.对比分辨率和色彩表现液晶LED和OLED在分辨率和色彩表现上存在一定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OLED显示器具有更高的像素密度和更高的色彩还原能力,能够呈现更多的细节和更真实的色彩。

而液晶LED显示器在分辨率和色彩表现上稍逊一筹,但仍然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3.对比亮度和对比度亮度和对比度是衡量显示效果的重要指标。

通常情况下,液晶LED 显示器拥有更高的亮度和对比度,能够在明亮的环境下显示更清晰的图像。

而OLED显示器在亮度和对比度方面相对较低,适用于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使用。

4.对比能耗和寿命能耗和寿命是我们选择电脑显示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相比之下,OLED显示器的能耗较低,能够为用户节省一定的电力开支。

然而,OLED在使用寿命方面相对较短,容易出现“烧屏”现象。

而液晶LED显示器的寿命较长,能够稳定持久地工作。

5.对比价格和选择价格和选择是我们购买电脑显示器时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OLED显示器的价格较高,相对比较昂贵。

而液晶LED显示器的价格相对较低,市场上有更多不同配置和价格的选择。

综上所述,了解电脑显示技术中液晶LED和OLED的区别对于我们选购电脑显示器非常重要。

根据个人需求和预算,我们可以权衡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电脑显示器。

led灯发光原理

led灯发光原理

led灯发光原理
LED(LightEmittingDiode)是一种发光二极管,根据LED所采用的物理原理而言,它可以发出各种颜色的光,具有高效率、低耗能等优势,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照明、显示、信息显示和其它无可比拟的照明系统中。

本文主要介绍LED灯发光原理以及它的工作原理。

一、LED灯发光原理
LED灯是一种发光二极管,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子的能量释放出可见的光。

LED灯发光原理是,当低压电流通过LED晶体时,其中的少量电子被触发并发射出光,因此电流转化为光。

LED元件是由两个PN结构组成,其中PN结构是从多个半导体中通过共掺杂技术成功组成的。

当注入n型半导体的能量比p型半导体的能量大时,n型半导体就会发射出可见的光,而p型半导体就会发射出红外线。

所以,只要通过调节电流的大小就可以实现电流转换到光的效果。

二、LED灯的工作原理
LED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外部电流的稳定,实现LED的工作状态。

一般来说,LED灯的最小运行电压为2.5V,当外部电压比2.5V小时,LED灯将不会开启。

当外部电压比2.5V大时,LED灯开启,电流增大,而LED灯的发光亮度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当外部电压达到一定程度时,LED就不会再增加亮度了,这是LED灯的最高亮度,也是LED 灯的驱动电流的上限。

综上所述,LED灯的发光原理是电子的能量发射出可见的光,并通过调节外部电压来实现发光。

LED灯具有节能、高亮、耐压等特点,
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LED照明与OLED照明的区别

LED照明与OLED照明的区别

LED照明与OLED照明的区别LED和OLED作为新型的半导体照明技术,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相比传统的照明产品,它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和城市夜景等领域。

因此,近年来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均在积极的发展LED和OLED半导体照明。

然而,LED和OLED由于工作原理及生产工艺的不同,存在着各自的特点。

LED全称是发光二极管,一般使用III-IV族无机半导体材料和化学气相沉淀(CVD)工艺制造。

如同传统半导体行业一样,其制程成本较高,难以实现大尺寸化。

因此,LED只能以点光源的形式得以应用。

在室内通用照明领域,为了达到一定空间的照明亮度,LED需要很高的发光亮度,所以为了防止刺眼、产生柔和的光线,LED往往必须要加装灯罩使用。

不过这样一来,LED灯具的发光效率也会随之下降。

如果要利用LED制作面光源,比如作为LCD的背光,则需要组合多个LED并搭配导光板等复杂的光学系统。

除此之外,LED的发光效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骤下降。

由于LED体积非常小,运作时产生的热量难以及时散发出去,所以必须要为LED灯具配备散热装置。

基于上面几点原因,LED光源技术的优点如发光效率、轻薄性以及成本优势,在制作成灯具后会大大折扣。

目前白光LED一般是使用蓝光LED上覆盖磷光粉的方式实现的(如图所示)。

磷光粉受到LED发出的蓝光激发会产生黄色光,再与LED本身的蓝光共同混合出白光。

这种方式虽然成本较低,但是存在诸多缺点。

一方面,这种方式产生的白光显色性指数会不理想,即此种白光照射下的物体颜色会出现偏差,使得其不适合应用在颜色品质要求较高的场合;另一方面,磷光粉比蓝光LED。

oled和LED发光机制的异同

oled和LED发光机制的异同
? 目前无机 " == = = > #的最高亮度还不到 < 3 5 6 @发光效率最高也不过几 . 6> AB由于 无机 " #热电子对发光起重要作用 @所以基质半导体的结晶性能对材料性能影响 至关重 ? 要 B而有机 " > #最高亮度可达十几万 3 5 6 B影响有机 " #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发光 和电学性能以及器件结构 B
2
1
表 6示出了有机 # " $ 与无机 " #和 # " $ 发光机制的异同 0
表 6 有机 7 8 9 与无机 8 7和 7 8 9 发光机制的异同
(> : ; < = 56 $ > ? ? 5 @ 5 + A = B C> + 5 D E 5 + A C5 E F ; + > D CD? G @ G @ H ; + > E# " $ + G @ H ; + > E" #; + I# " $
对于无机 ’ !主 要 激 发 过 程 是 G首 先 ( 从 金 属 电 极 侧 的 绝 缘 层H 发光层界面能级放 出电子 !然后它们在发光层内高电场作用 下 被加速形成过热电子 !这些过热电子对发 光 中心进行激发发光 !放出的电子被靠近 I J K 电 极 侧 的 发 光 层H 绝 缘 层 的 界 面 能 级 捕 获! 如图 +所示 , 实际上解释无机 ’ (采 用 的 是 能 带 模 型 !它 属于高场发光 !发光 的能量 来 自 高 电 场 下 加速电子的碰撞 ,而 有 机 ’ (则 是 注 入 式发光 !发光的能量来源于电子和空穴复 合
" 有机 5 @和无机 5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的激子衰减释放的能量 !图 L示出了 最 2+ / 0 1 简单的双层有机 ’ (器件的能级图 和 发 光机 制 ,’ ( 发 射 的 基 本 过 程 是 G首 先 从 正 极 和
B + C 图 + 无机 ’ (器件激发和发光原理
3 7 D 8 E4 0 7 : ; 4 D 8 8 F 7 0 4 4 0 : ? ? @ > 6 E0 ? 8 9 7 8 ? 7 8E8 7 D ? 0 9 E: ; 0 ? : 5 1 ? 0 7 ’ (@ 8 A 0 7 8
中图分类号 !D . ( < ( E*
% 引

有 机和聚合物电致 发光 或光 发 射 二极 管 在激发 和发 光机制 上 没 有 本 质 0 0 5 @ @ 5 A 的不同 4都是在电激发下分别从两个电极注入的空穴和电子复合形成单重态激子 4激子 经过衰减后发光 4只是制作器件的方法和材料的玻璃化温度有明显的差异 B本文讨论有 机5 @和 @ 5 A 与无机 5 @和 @ 5 A 的激发与发光机制的异同 B
万方数据
L Q





第# R卷
层 !利用的是交流 " 驱动 !而有机 ’ # $ $ % 左右 & (发光层两侧则是载流子传输层 !利用的 直流电压 " 驱动 , ) *+ $ % 左右 &
图 # 典型的无机 ’ 和有机 ’ 器件结构 " & " & ( ( . 2 # 3 " &" &’ / 0 1 4 5 6 7 4 6 5 8 9: ; 4 < = 0 7 > 0 ? : 5 1 ? 0 7 ? @: 5 1 ? 0 7 . (@ 8 A 0 7 8 9
万方数据
第 ^期
李文连 c有机 x 6和 6 x y 与无机 x 6和 6 x y 发光机制的异同
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2 / $ 0 1 $ $ &2 3 (. & 43 ( ( 3 !. & 4( 3 !
G % H 5 @则只需几伏至十几伏直流电压驱动即可 B 激发机制不同 " 0
虽然无机 5 @与有机 5 @的器件结构都是多层结构 4但各层功能明显不同 4图 %示出 了典型的无机 5 @和有机 5 @器件结构 B由图 %可以看出 4无机 5 @发光层两侧是绝缘
收稿日期 !" # # # $ % # $ " & ’修订日期 !" # # # $ % % $ ( # 基金项目 !国家 ) 资助项目 * + ( , . % / $ # # " $ # % ( % 0
对于无机 ’ !主 要 激 发 过 程 是 G首 先 ( 从 金 属 电 极 侧 的 绝 缘 层H 发光层界面能级放 出电子 !然后它们在发光层内高电场作用 下 被加速形成过热电子 !这些过热电子对发 光 中心进行激发发光 !放出的电子被靠近 I J K 电 极 侧 的 发 光 层H 绝 缘 层 的 界 面 能 级 捕 获! 如图 +所示 , 实际上解释无机 ’ (采 用 的 是 能 带 模 型 !它 属于高场发光 !发光 的能量 来 自 高 电 场 下 加速电子的碰撞 ,而 有 机 ’ (则 是 注 入 式发光 !发光的能量来源于电子和空穴复 合
2
1
表 6示出了有机 # " $ 与无机 " #和 # " $ 发光机制的异同 0
表 6 有机 7 8 9 与无机 8 7和 7 8 9 发光机制的异同
(> : ; < = 56 $ > ? ? 5 @ 5 + A = B C> + 5 D E 5 + A C5 E F ; + > D CD? G @ G @ H ; + > E# " $ + G @ H ; + > E" #; + I# " $
" 有机 5 @和无机 5 @
为了便于进行比较 4本文中所说的无机 5 4因为无机 5 @特指无机薄膜交流 5 @ @中 还有粉末厚膜 5 @和直流 5 @等 B有机 5 @与无机交流 5 @虽然有共同的特点即它们的器 件都是多层结构并且是薄膜平面发光 4又都是在电场激发下的发光 0 4但这只是表面 5 @ 的现象 B下面讨论它们的主要差别 B 激发电压的不同 % 0 无机 5 @的发光依靠 的 是电场 加速 电 子的 碰 撞 4因 而需几 百伏 的交流 电压 4而 有机
j b





第6 b卷
! 有机 " #和 # " $ 与无机 " #和 # " $ 发光机制的理论解释
用 分子轨道理论解释有 机 " 或# 的 发 光 ’电 子跃迁 似乎 更为合 理 (因为 还不 % & # " $ 能确切地采用 ) * +结的概念 (有机 # " $ 中的激子概念与无机 # " $ 也 不相同 ,有机 膜无
J 小

本文比较了有机 " #和 # " $ 与无机 " #和 # " $ 激发和发光 机制以及主 要发 光性能 的异同 (目前急需一种更为合适的理论来深入的解释有机 " #的发光机制 0



献4
-6/K; / RW R + L = M N 5L1(O F 5 +O P(: ; + HO QRS@ H ; + > E5 = 5 E A @ G = B C> + 5 D E 5 + AI 5 T > E 5U> A F> C) @ G T 5 ID A ; < > = > A MV X X Y R^ R (6 a a b (J 6 4 . 6 b c * . 6 b . R Z [ \ ] _ ‘ ‘ -./ : ( dG (L R" RL ( e5 ; + ; N ;L < ; M ; D F > ; D ; N B @ ; = 5 E A @ G = B C> + 5 D E 5 + E 5C; A 5 @ > ; = D1/ F > G + ; M ;L + Q fR g F G D ) F G @ / R: a a i (b c 6 * b 6 . R F ; + I < G G NO F 5O h Og @ 5 D D6
第 <期
李文连 J有机 " #和 # " C 与无机 " #和 # " C 发光机制的异同
! I
图 ! 具有两层结构的有机 " 和发光机制 $ & & % ’ #器件能级 $ + ! # $ &% &8 ( ) * , , . / 0 1 2 3 0 2 1 , % 4 5. 2 6) 4 , / 3 , 4 0 6, 3 7 % 4 ) / 6$ ’ 9 8 1 * % 4 ) 3" #5 , ) 3 , /:) 0 7 5 8 2 ’ . ,. % ; , 1/ 0 1 2 3 0 2 1 ,
有机 1 2和 2 1 3与 无机 1 2和 2 1 3 发光机制的异同
李文连
中国科学院 激发态物理开放实验室 4吉林 长春 % ( # # " % % ( # # " % 中国科学院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4吉林 长春 $ !:9 ; % + ( < 0 5 67 8 9 9 8 = > ?Βιβλιοθήκη 材料构成器件
无机 " #




无机荧光体
由电场产生的加速电子碰撞激发 发光中心 (发光中心激发 (去激活后发光 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形成激子而发光 ( 发光色取决于能带间隙 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形成激子 (
无机半导体
无机 # " $
有机荧光体 小分子和高分子 & % 有机 # " $
激子衰减后发光 0发光色取决于有机 分子荧光光谱
第 % +卷 第 %期 "##% 年 ( 月





L M 8 = > N >O J P Q = 7 9 J R @ 8 S P 8 TL Q U N ? 7 9 N7 = TA 8 N C 9 7N
K % + 4EJ K % IJ 9 4W X X Y V7 Q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目前无机 " == = = > #的最高亮度还不到 < 3 5 6 @发光效率最高也不过几 . 6> AB由于 无机 " #热电子对发光起重要作用 @所以基质半导体的结晶性能对材料性能影响 至关重 ? 要 B而有机 " > #最高亮度可达十几万 3 5 6 B影响有机 " #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发光 和电学性能以及器件结构 B
. / 论是小分子还是聚合物 (一般都是无定形薄膜 有机物采用热蒸发 (蒸发的分子在室温 %
基板上以过冷状态形成薄膜 & (而且是带隙很大的绝缘膜 0而无机 " #则是多晶薄膜 (无 机# " $ 则是更为有序的掺杂半导体单晶体 0在有机 # " $ 中的载流子传输过程也与无机 # " $ 不同 (在有机分子间的电荷移动靠的是分子离化 0例如 (空穴在分子中的传输过程 实际上是中性分子 1 和带正电荷的分子 12 间的反复氧化 3 还原过程 (如下式所示 4 5 1 1 而在无机半导体中电荷传导靠的是带传导 0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