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快乐读书屋五《韩信巧布背水阵》|教科版 (2)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18、将相和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学习重难点: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走进古典名著,了解名著内容1.导入:你一定听过或读过唐僧的故事、哪吒的故事、武松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它们都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
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我国的文学、历史名著浩如烟海,除了“四大名著”,你还知道哪些名著?(《三言二拍》《资治通鉴》等)名著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
在我国汉代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他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史记》,请同学们翻开教材,读一读“资料袋”。
(生读)2.破题、解题。
题目中“将”指谁?“相”又是指谁?“和”的意思呢?二、走进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中心1.听课文配音朗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故事?指名说后再让学生上台板书。
(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2.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当场交流解决。
3.指名接力自读课文。
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讲“完璧归赵”?哪些自然段讲“渑池之会”?哪些自然段讲“负荆请罪”?读后反馈、明确:第1~10自然段讲“完璧归赵”;第11~14自然段讲“渑池之会”;第15~18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4.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
(1)指名读课文第1~10自然段。
其余同学边听边想,再提出几个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
(2)先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再指名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解决。
(3)以下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及,可以由教师提问,重点讨论: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一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是不是受辱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须思考成熟,二是因为这是一个难题,不能不假思索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要思考。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快乐读书屋五《韩信巧布背水阵》|教科版(3)

《韩信巧布背水阵》教学设计(详细解读)教材简析《韩信巧布背水阵》具体、生动地讲述了公元前204年10月,汉军大将韩信率军巧布背水阵,诱敌深入,奇兵迂回,前后夹击赵军并取得胜利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韩信是一个知己知彼、熟谙兵法、足智多谋、胆识过人、用兵灵活、顶天立地的钢铁男儿。
设计理念坚持“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通过“读”“议”“讲”三步来组织学生阅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
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梗概,知道韩信取胜的原因,从中体会韩信对兵法的灵活运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3、认识生字。
教学重、难点了解故事梗概,把握故事细节,会讲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韩信及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揭示课题1、韩信是中国古代的一员名将,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知道的韩信?2、谁还能介绍一下自己搜集到的古今以少胜多的战役?3、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韩信巧布背水阵”也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让我们赶快走进快乐读书屋,看看“韩信巧布背水阵”到底“巧”在哪里吧!(老师板书课题)[“授课的第一锤重音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
此环节是从学生感兴趣的战役引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注意力,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本课的学习活动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伙伴互读,初步解决不懂的字、词、句。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
(1)说说这场战役的起因是什么?结局怎样?(相机板书:韩信——布背水阵)(2)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故事,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三、自读自悟,合作学习1、再次自读课文,标记出文中能体现“巧”字的地方。
(板书:巧)(1)你认为哪一句话最能体现韩信对这场战争必胜的信念?画出来,读一读。
(2)“等今天打败赵军后再好好地犒赏大家!”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快乐读书屋五_教科版(共33张PPT)

课堂点拨
文中的赶车人自认为能到达楚国的理由是什么?
马跑得快; 是个好把式; 带的盘缠多。
快乐读书屋 五
你如果是那个赶车人,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是那个朋友你会怎么做?
会按正确的方向走, 即便由于一时糊涂,走错 了方向,当朋友劝我时, 我会认真分析别人的说的 话,如果别人的话有道理, 我就会听从。
会想尽一切办法,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 的方法,劝解对方, 使其走上正途。
快乐读书屋 五
词语解释
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提醒:从旁指点,促使注意。 把式:老手,行家。 盘缠:指如今说的旅费。 自相矛盾: 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不一致。 坚固:牢固,不易毁坏。 锐利:锋利的,尖而快(刃锋等)。 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韩信巧布背水阵》教学设计

《韩信巧布背水阵》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056-01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的梗概,知道韩信取胜的原因,从中体会韩信对兵法的灵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3.以点带面,阅读关于韩信其他典故,扩大学生语文信息资源。
教学重、难点:了解故事梗概,把握细节,会讲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课件和韩信相关材料教学流程:一、交流预习、初识韩信1.师生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是语文课,老师先请同学们认识一个人(课件出示:韩信)他叫韩信,是汉朝时期的军事家,他熟读兵法,战功卓越,为汉王朝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韩信的文章,学习韩信巧布背水阵。
2.读题:学生通过预习汇报什么是背水阵,课题中韩信为什么“巧”布背水阵?巧在哪里?二、自主读文、了解韩信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根据提示,划分层次。
(什么时间布阵—怎么样布阵—背水之战激烈战况—为什么布背水阵)三、合作探究、走进韩信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阅读,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韩信巧布背水阵这个故事。
那么,韩信是在什么时间布的背水阵的呢?也就是故事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谁愿意来汇报?学生汇报第一部分。
(教师补充相关资源)师:就是在这场战役中,韩信巧布背水阵,他是怎么样布的,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此次布阵的“巧”呢?请同学们借助老师的自学提示,自主阅读课文二、三部分,读后和老师一起交流汇报。
出示自学提示:1.韩信是怎么样布阵的,从中你读懂了什么?2.在此次战役中,你从哪读懂了韩信胸有成竹的“巧”,请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3.用浪线画出背水战役战役中赵军表现的句子,同桌讨论,赵军表现说明了什么?(学生自学—讨论—汇报师:那么,韩信此次背水战胜利原因是什么呢?请们自由读课文最后一部分,一会请你做韩信,向同学们汇报。
自由读最后一部分,学生复述。
四、整合资源、拜读韩信同学们,历史上关于韩信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了韩信相关资料,谁愿意简单汇报一下?(学生汇报相关资料)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拿出老师课前发给大家相关链接资源,去拜读我们心中的军事家——韩信。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教学进度计划表教学进度计划表课程标准(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三)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韩信巧布背水阵》教学设计2

教科版五年级下:《韩信巧布背水阵》教课方案2教材解析
课文表达了公元前 204 年 10 月,汉军大将韩信率军巧布背水阵,诱敌深入,同时骑兵迂回,侵袭赵军营垒,全歼赵军的事。
学情解析:学生对《三国演义》认识不是太多。
教课目标:
1.认识故事梗概,知道韩信守信的原由。
2.正确复述故事情节。
3.领会韩信对兵法的灵巧运用。
要点:认识梗概,掌握细节,会讲这个故事。
教法:解说法
过程:
环绕“读、议、讲”三步来组织学生进行曲味阅读。
1.课前交流
师生交流课前采集整理的关于韩信和这场战斗的资料。
相机出示课题,抓住题眼“桥”引起阅读兴趣。
2.自读自悟
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学习,阅读课文,标志出文中能表现“巧”字的地方。
经过有感情朗读和句式比较等方法,领会韩信誉兵布阵之巧。
(1)有感情朗读
读出对手下的平和关心,必胜的信心。
(2)句式比较
赵军果真倾巢而出,打算生擒韩信、张耳。
赵军倾巢而出,打算生擒韩信、张耳。
比一比,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那一句表达比较好?还可以找出这样的语句吗?
3.谈论成败
环绕“暂时拼集起来,才几万人的汉军为何会战胜 20 万人赵军”这句话组织
学生谈论。
4.练讲故事
(1)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复述课文。
(2)联合采集到的资料和合理的想象创建性的复述课文。
5.检查识字
6.介绍作业
采集整理有关韩信的故事
板书:
时间、地点、开战上方
韩信巧布背水阵韩信摆出了兵法上禁忌的“背水阵
汉军获得了成功。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快乐读书屋五《韩信巧布背水阵》|教科版(2)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快乐读书屋五《韩信巧布背水阵》|教科版(2)教材简析《韩信巧布背水阵》具体、生动地讲述了公元前204年10月,汉军大将韩信率军巧布背水阵,诱敌深入,奇兵迂回,前后夹击赵军并取得胜利的故事。
那个故事告诉我们韩信是一个知己知彼、熟谙兵法、足智多谋、胆识过人、用兵灵活、顶天立地的钢铁男儿。
设计理念坚持“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通过“读”“议”“讲”三步来组织学生阅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存。
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梗概,明白韩信取胜的缘故,从中体会韩信对兵法的灵活运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故情况节。
[来源:学。
科。
网Z。
X。
X。
K]3、认识生字。
教学重、难点了解故事梗概,把握故事细节,会讲那个故事。
教学预备1、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韩信及历史上以少胜多战争的资料。
教学时刻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揭示课题1、韩信是中国古代的一员名将,谁能给大伙儿介绍一下你明白的韩信?[来源:ZXXK]2、谁还能介绍一下自己搜集到的古今以少胜多的战争?3、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韩信巧布背水阵”也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争。
让我们赶快走进欢乐读书屋,看看“韩信巧布背水阵”到底“巧”在哪里吧!(老师板书课题)[“授课的第一锤重音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
此环节是从学生感爱好的战争引入,抓住学生的爱好点和注意力,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本课的学习活动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伙伴互读,初步解决不明白的字、词、句。
[来源:ZXXK]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
(1)说说这场战争的起因是什么?结局如何样?(相机板书:韩信——布背水阵)(2)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故事,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三、自读自悟,合作学习1、再次自读课文,标记出文中能表达“巧”字的地点。
(板书:巧)(1)你认为哪一句话最能表达韩信对这场战争必胜的信念?画出来,读一读。
五年级语文快乐读书屋五韩信巧布背水阵(苏教版)精选教学PPT

交代了人物、主要事件。 并将“巧”与“背水阵”巧妙 地联系在一起,更引起了读者 的兴趣。
字词乐园
我会认:
léi
擂鼓
cuàn
逃窜
kuì
溃散
pò
迫使
课件PPT
课文详解
课件PPT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 通顺。 2.伙伴互读,初步解决不 懂的字、词、句。
课文详解
课件PPT
ldquo;你干嘛!”脑袋被狠狠地敲了一下,虽然不是很疼,但是这是对我的侮辱!我费力地抬头蹬着他,恨不得拿条高脚椅揍一顿他。 ldquo;这是你宿舍的方向,往那边走是校医院,右边有个ATM机,别走错了。”他傲娇地睥睨着。 ldquo;知道了,知道了。”我扯过行李箱就往宿舍走。 后边又接着传来一句叮嘱,“你不能喝冷水,记住了啊。” 我摆起手朝他挥了几下。 03
课件PPT
快乐读书屋五
韩信巧布背水阵
第一课时
资料宝袋
韩信:(约公元前231 年-公元前196年), 汉族,淮阴(原江苏 省淮阴县,今淮阴区) 人,西汉开国功臣,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 事家,与萧何、张良 并列为汉初三杰,与 彭越、英布并称为汉 初三大名将。
课件PPT
课件PPT
预习检查
你认为课题都交代
课件PPT
随堂练习
一、火眼金睛:在正确读音后打
“
”。
(雷 擂)鼓
(溃 贵)败
犒(kào gào)赏 忌讳(huì wěi)
课件PPT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挑选 监视 吩咐 严格
( 选择 ) ( 注视 ) ( 嘱咐 )
( 严厉 )
三、仿写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信巧布背水阵》教学设计(详细解读)教材简析
《韩信巧布背水阵》具体、生动地讲述了公元前204年10月,汉军大将韩信率军巧布背水阵,诱敌深入,奇兵迂回,前后夹击赵军并取得胜利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韩信是一个知己知彼、熟谙兵法、足智多谋、胆识过人、用兵灵活、顶天立地的钢铁男儿。
设计理念
坚持“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通过“读”“议”“讲”三步来组织学生阅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梗概,知道韩信取胜的原因,从中体会韩信对兵法的灵活运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3、认识生字。
教学重、难点
了解故事梗概,把握故事细节,会讲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韩信及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揭示课题
1、韩信是中国古代的一员名将,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知道的韩信?
2、谁还能介绍一下自己搜集到的古今以少胜多的战役?
3、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韩信巧布背水阵”也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让我们赶快走进快乐读书屋,看看“韩信巧布背水阵”到底“巧”在哪里吧!(老师板书课题)
[“授课的第一锤重音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
此环节是从学生感兴趣的战役引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注意力,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本课的学习活动中。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伙伴互读,初步解决不懂的字、词、句。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
(1)说说这场战役的起因是什么?结局怎样?(相机板书:韩信——布背水阵)
(2)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故事,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
三、自读自悟,合作学习
1、再次自读课文,标记出文中能体现“巧”字的地方。
(板书:巧)
(1)你认为哪一句话最能体现韩信对这场战争必胜的信念?画出来,读一读。
(2)“等今天打败赵军后再好好地犒赏大家!”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要读出对部下的亲切关心,读出必胜的信心,读出英雄的豪气……)
2、比一比下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表达效果好?还可以找出这样的
语句吗?
(1)赵军果然倾巢而出,打算活捉韩信、张耳。
(2)赵军倾巢而出,打算活捉韩信、张耳。
[抓重点句让学生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
3、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成败。
围绕“临时拼凑起来、才几万人的汉军为什么会打败20万赵军”这个话题组织学生讨论。
可从成败两方面来交流。
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你对韩信有什么评价?
在学生对韩信的赞扬声中允许存在不同的“声音”,毕竟背水阵前无古人,亦很少有人能再效仿。
但兵书上有“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的话,韩信正是灵活地运用了兵法,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巧布背水阵,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取得了胜利。
在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韩信,同时,保护学生的个性理解和认识。
[引导学生通过读、议,与文本产生共鸣,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感的目的。
重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给合作学习的方法,学习辨证地看待事物。
]
四、落实双基,指导复述
1、利用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识字情况。
2、练讲故事。
(1)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自由复述课文。
(2)同桌互相复述。
(3)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加上合理的想象,创造性复述课文。
[由自由复述课文到要求创造性复述课文,有助于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丰
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
]
五、拓展延伸,推荐作业
1、学生交流历史上还有哪些灵活用兵、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
并简要说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原因。
2、推荐作业:课外阅读或查找资料,编写小故事《我知道的韩信》。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多方位地汲取语文的“营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