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中籼两优28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一、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1. 丰产优质丰两优华占作为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的品种,其首要特征就是丰产优质。

根据多年的生产试验表明,丰两优华占的产量较之传统水稻有显著提高,每亩产量可达到1000公斤以上,而且在口感和风味上也较之传统水稻更加出色。

二、丰两优华占的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丰两优华占对土壤的要求并不苛刻,但是尽量选择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壤进行种植,这样可以更加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提高。

2. 种子处理在进行丰两优华占的种植时,可以选用高质量的种子,并在播种前进行处理,比如浸种、干燥等,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率。

3. 施肥管理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要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状况进行合理的施肥管理,以保证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4. 种植密度丰两优华占的种植密度一般以每亩260~300公斤为宜,这样既可以保证水稻的生长和穿透透气性,又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5. 病虫害防治在丰两优华占的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比如定期喷洒农药,及时清除病虫害等,以保证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6. 灌溉管理在丰两优华占的生长期间,要注意合理的灌溉管理,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出现,保证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7. 收获技术在水稻成熟后,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收获,避免机械损伤和破碎,从而保证水稻的品质。

通过对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的介绍,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具有很高生产价值的水稻品种,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相信丰两优华占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近年来,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植效益也越来越高。

其中,两系杂交水稻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类型。

其中,以籼型为母本、新组合丰两优华占为父本的两系杂交水稻,在国内外的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

那么,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是什么呢?1. 强生长性:丰两优华占父本的杂交优势,使得这个杂交品种的生长速度较快,成熟期短,有利于提高产量。

2. 适应性强:籼新的优良品种基因,使得这个杂交品种适应性强,抗逆性能好。

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都能良好生长。

3. 谷粒丰满:由于父本的品种特性,丰两优华占使得所产生的杂交稻谷更显丰满、坚实,颗粒饱满,易于收割、加工。

4. 抗倒伏能力强:籼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抗倒伏能力,再加上丰两优华占的强生长性,使得这个杂交品种的抗倒伏能力也相对较强。

5. 抗病性好: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品种基因,使得这个杂交品种的抗病性能较好,可有效防治水稻常见的病虫害。

二、种植技术要点1. 选择适宜的土壤: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需要生长的土壤质量较高,土层深厚,结构疏松,通气透水性好。

2. 精确施肥:种植水稻需要合理地施肥,通过合理的施肥方式,使得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得到充分的保障。

3. 控制病虫害:水稻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影响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因此,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

4. 合理排灌:排水和灌溉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很大,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合理排灌,保证水稻的生长需求。

5. 落实田间管理措施:杂交水稻的栽培质量关键在于田间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有关田间管理措施。

总之,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是一种具有良好生长特性,适应性强的杂交水稻品种。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遵循合理的栽培技术,统筹考虑各种因素,以保证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得到充分保障。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一、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
1. 产量高:丰两优华占具有较高的产量特性,根据实验数据,其单产可达到每亩700公斤以上,大大高于传统水稻的产量。

2. 抗病性强:丰两优华占对病虫害抵抗能力较强,能有效抵御水稻常见的病虫害,
如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等。

3. 适应性强:丰两优华占适应性较广,对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要求不高,具有较
强的生态适应能力。

4. 籼粒品质好:丰两优华占的籼粒品质好,米质饱满,米质清香,口感细腻。

5. 高效利用施肥:丰两优华占对氮肥、磷肥等的利用效率较高,能够有效降低施肥
成本,减少农田环境污染。

二、丰两优华占的栽培技术
1. 土壤条件选择:丰两优华占适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壤质土壤中生长。

宜选择有
机质含量高、土壤疏松、通气性好的土壤进行种植。

2. 施肥技术:在水稻生长期内,适时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特别是在拔节节
点和灌浆期,应增加施肥量,以提高产量和提高米质。

3. 田间管理:丰两优华占需要良好的田间管理,包括及时除草、保持适宜的湿润度、保持充足的阳光照射等,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4. 病虫害防治:在种植丰两优华占时,应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定期喷洒农药,及时
清除田间虫害,以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5. 种植密度选择:丰两优华占的种植密度适宜为每亩700-800株,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品种的生长状况适当调整种植密度。

6. 种植时间选择: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水稻种植时间,一般在春
季和夏季都可以进行水稻种植。

两系杂交中籼两优28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两优28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两优28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两系杂交中籼两优28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两优289的主要特征特性,并从适时播种与培育壮秧、适时移栽与合理密植、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总结了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两系杂交中籼;两优289;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两优289(1892S/R289)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湖北谷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籼新品种,2012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2004[1]。

2013年在安徽省桐城市建立了6.7 hm2的高产示范片,并由安徽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现场机收测产。

现将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特征特性1.1 生育期该品种在湖北省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8 d左右,比对照扬两优6号早4 d。

2013年5月17日在桐城市播种,6月20—22日移栽至大田,8月19日始穗,8月25日齐穗,播始历期为94 d,10月4日成熟,全生育期为140 d。

1.2 农艺性状两优289株型较紧凑、分蘖力强、茎秆粗壮,叶色浓绿、剑叶短宽斜挺,穗层整齐,稃尖紫色、有顶芒,着粒较密,有二段灌浆现象,后期熟相好,秆青籽黄。

2011年在全国主要中稻种植区试种均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强、优质、抗病、抗倒、耐穗期高温等特点。

湖北省区试2年平均结果:株高117.4 cm,有效穗数258.0万穗/hm2,穗长23.7 cm,每穗总粒数189.6粒,每穗实粒数153.2粒,结实率80.8%,千粒重25.5 g。

1.3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湖北省一季中稻区试,2年产量分别为9 088.95、9 810.15 kg/hm2,比对照扬两优6号分别增产4.14%、6.53%,均达极显著水平;2年平均产量为9 449.55 kg/hm2,比对照增产5.37%。

2011年在湖北省京山示范0.23 hm2,收湿谷3 060.0 kg,折合干谷12 060.0 kg/hm2;在随州市示范0.09 hm2,收湿谷1 260.0 kg,折合干谷12 420.0 kg/hm2。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是一种具有丰产性和优质性的水稻新品种。

该品种在产量和品质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特征和优势,逐渐受到广大农民和科研人员的关注和青睐。

本文将就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1.高产性:丰两优华占具有很高的产量,平均亩产量可达到600公斤以上。

在良好的生长条件下,其产量甚至可以达到700公斤以上。

这种品种的产量远高于传统水稻品种,给农民带来了更丰厚的经济收益。

2.优质性:丰两优华占的米质优良,粒粒饱满,米粒透亮,口感好,风味浓郁。

具有良好的加工和食用特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3.抗逆性强:丰两优华占对水稻病虫害和环境逆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生长期稳定,适应性广,适合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种植。

4.生长周期短:丰两优华占生长周期短,生长势旺盛,成熟期短,适应性强,有利于农民及时收获,提高种植效率。

5.耐贮性好:丰两优华占的米质硬、耐贮性好,不易变质和霉变,适合长期贮存和销售。

二、丰两优华占的栽培技术1.土壤选择:丰两优华占生长适应性广,但以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泥沙地和黏壤为主。

土壤PH值应保持在5.5-6.5之间。

2.播种时间:在北方地区,一般在4月上旬至中旬进行播种;在南方地区,大致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

播种前要进行充分的灭菌和浸种处理,保证种子的健康和生长。

3.田间管理:在丰两优华占的生长期内,要加强对水田的管理和维护,保持适宜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及时进行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保证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4.收获保存:丰两优华占的适宜收获期为生长120-130天后,成熟期监测时根据田间实际情况来决定。

收获时要注意避开雨水,进行干燥处理,保证收获的米谷质量。

5.种植间隔:丰两优华占的种植间隔一般为25cm左右,密度大概为每667平方米种植1200株左右,密植效果更好。

6.合理施肥:在丰两优华占的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土地的肥力状况、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合理的施肥,保证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是一种新品种,具有丰产、优质、华占的特点。

它的种植技术相对来说较为先进,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经验。

下面将详细介绍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一、特征特性1. 丰产:丰两优华占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丰产。

这一品种的水稻产量较高,一般每亩产量在500公斤以上,最高可达600公斤。

这对于农民来说是非常吸引人的,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

2. 优质:丰两优华占的水稻籽粒质量较高,外观圆润饱满,米粒晶莹剔透,口感好,煮熟后米饭香糯可口,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在市场上有着良好的销售前景。

3. 华占:丰两优华占的米饭晶莹剔透,具有很好的外观品质,色泽洁白,香味浓郁,口感细腻,深受人们的喜爱。

适合用来制作各种美食,深受市场欢迎。

4. 抗逆性强:丰两优华占对逆境的抵抗力强,能够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条件,对干旱、病虫害等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作物的损失。

二、栽培技术1. 地块选择:丰两优华占适宜选择水土条件好,排水条件良好的田块种植,不宜选择盐碱地和积水严重的地块。

2. 土壤条件:丰两优华占适宜种植在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土壤pH值在5.5-7.0之间,这样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3. 种子选择:种子是农作物种植的基础,选择优质、无病虫害的种子非常重要。

在选择种子的时候,应选用具有良好生长性能、病虫害抵抗力强的新品种种子。

4. 施肥技术: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需合理施肥,使水稻能够从土壤中吸收到充足的养分,使水稻生长势旺盛,提高产量和品质。

施肥应结合土壤肥力水平和水稻生长需要进行钾、磷、氮等养分的合理施用。

5. 灌溉管理:丰两优华占的水稻生长过程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特别是在水稻拔节生长期和抽穗孕穗期,需注意保证水稻的充足灌溉,保持田间湿润程度,有利于水稻的顺利生长和发育。

6. 病虫害防治:丰两优华占种植过程中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持田间卫生,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喷洒农药、更换病虫害抗性强的品种等。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华占(简称丰两优华)是一种特殊的水稻品种,具有许多特征和特性。

在栽培技术方面,丰两优华需要特殊的处理和管理方法,以确保其最佳的生长和产量。

丰两优华是由两个水稻系列组合而成的杂交品种。

它继承了父母系列的一些优点特征,具有高产、抗逆和优良的品质特性。

丰两优华的籼稻特性使其在稻谷产量方面表现出色,而华占特性使其对逆境条件更加耐受。

丰两优华的特点之一是其高产性。

这种水稻品种的产量比传统的水稻品种更高,可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

由于丰两优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它可以在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并产生更多的稻谷。

除了高产性,丰两优华还具有抗逆的特性。

这种水稻品种对干旱、盐碱和病虫害都有较强的抵抗力,可以在较为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长,保证较稳定的产量。

这使得丰两优华在一些贫瘠的土地上也能成功种植。

丰两优华在品质方面也具有优势。

其稻谷的外观色泽艳丽,米粒饱满且具有良好的口感。

从烹饪上来看,丰两优华产生的米饭口感松软,风味独特,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在栽培技术方面,丰两优华需要特殊的处理和管理方法。

在选种方面,要选择优质的丰两优华种子种植,以确保获得高产和优质的稻谷。

在土壤准备方面,应根据丰两优华的特性进行土壤改良和施肥,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供给。

在播种期间,丰两优华需要适时的施肥和灌溉。

施肥可以使用有机肥料和化肥的组合,为水稻提供足够的养分。

灌溉要保持适当的湿度,以确保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丰两优华要定期检查和防治常见的水稻病虫害。

可以使用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来控制害虫的繁殖和传播,保持水稻健康生长。

在收割期间,要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水稻的收割。

收割后要进行晾晒处理,以保持稻谷的质量和持久性。

丰两优华是一种具有高产、抗逆和优良品质特性的水稻品种。

通过特殊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获得丰收并保证稻谷的品质。

丰两优华的出现为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两系杂交中籼稻两优289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稻两优289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稻两优289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张效忠;王守海;台德卫;梅德勇;丁美顺;刘会义【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53)4【摘要】两优289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湖北谷神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稳产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全生育期135 d,株高110 cm,株型紧凑,耐肥抗倒,稳产高产.重点介绍了两优28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育秧技术、机插技术、机插秧大田管理技术,以达到省工节本、增收增效的目的.【总页数】3页(P758-759,764)【作者】张效忠;王守海;台德卫;梅德勇;丁美顺;刘会义【作者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合肥分中心,合肥23003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合肥分中心,合肥23003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合肥分中心,合肥23003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合肥分中心,合肥230031;湖北谷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430070;湖北谷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2+1;S504.8【相关文献】1.超级杂交中籼稻徽两优996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J], 王书梅2.两系杂交中籼稻奥两优69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J], 刘春涛;张秀珍;张振华;陈世建;吴厚雄3.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两优121再生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J], 谢新元; 彭运祥; 邓松; 贺彭毅; 邓猛; 黄雄4.两系杂交中籼两优289的高产机插栽培技术 [J], 李前海5.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深两优5814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J], 童相兵;钱天寿;葛礼义;叶传利;储芬芳;陈荣法;尤爱琴;刘荣杰;胡宇峰;张文旰;汤建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系杂交中籼两优28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吴爽叶四明冯骏叶小龙王德正王守海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02期
摘要介绍了两优289的主要特征特性,并从适时播种与培育壮秧、适时移栽与合理密植、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总结了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两系杂交中籼;两优289;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2+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056-01
两优289(1892S/R289)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湖北谷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籼新品种,2012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2004[1]。

2013年在安徽省桐城市建立了6.7 hm2的高产示范片,并由安徽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现场机收测产。

现将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特征特性
1.1 生育期
该品种在湖北省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8 d左右,比对照扬两优6号早4 d。

2013年5月17日在桐城市播种,6月20—22日移栽至大田,8月19日始穗,8月25日齐穗,播始历期为94 d,10月4日成熟,全生育期为140 d。

1.2 农艺性状
两优289株型较紧凑、分蘖力强、茎秆粗壮,叶色浓绿、剑叶短宽斜挺,穗层整齐,稃尖紫色、有顶芒,着粒较密,有二段灌浆现象,后期熟相好,秆青籽黄。

2011年在全国主要中稻种植区试种均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强、优质、抗病、抗倒、耐穗期高温等特点。

湖北省区试2年平均结果:株高117.4 cm,有效穗数258.0万穗/hm2,穗长23.7 cm,每穗总粒数189.6粒,每穗实粒数153.2粒,结实率80.8%,千粒重25.5 g。

1.3 产量表现
2010—2011年参加湖北省一季中稻区试,2年产量分别为9 088.95、9 810.15 kg/hm2,比对照扬两优6号分别增产4.14%、6.53%,均达极显著水平;2年平均产量为9 449.55 kg/hm2,
比对照增产5.37%。

2011年在湖北省京山示范0.23 hm2,收湿谷3 060.0 kg,折合干谷12 060.0 kg/hm2;在随州市示范0.09 hm2,收湿谷1 260.0 kg,折合干谷12 420.0 kg/hm2。

2013年在湖北省荆州市、随州市、宜城市,河南省淮滨县,湖南省衡阳市等地进行大面积示范种植,均取得良好效果。

2013年在桐城市范岗镇挂镇村建立了6.7 hm2两优289高产示范片,9月24日选取代表性田块进行测产,平均穴数21.96万穴/hm2,每穴11.3穗,每穗总粒数211.4粒,结实率
86.9%,千粒重按25.5 g计,理论产量为11 623.5 kg/hm2。

10月9日,安徽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示范片进行了机收测产,专家组选取的代表性田块,面积767 m2,共收湿谷914.8 kg,现场测定含水量28.76%,按标准含水量13.5%计,实收稻谷753.48 kg,折合产量为9 828.0
kg/hm2。

1.4 抗逆性
抗稻瘟病指数5级,抗白叶枯病指数5级。

在桐城市示范片未发现白叶枯病,抽穗后穗颈瘟轻度发生,稻曲病、纹枯病轻。

灌浆期虽经历了1次较大的暴风雨但未出现倒伏现象。

1.5 米质
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主要理化指标达国标三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其中出糙率80.1%,整精米率65.8%,长宽比3∶2,垩白粒率28%,垩白度3.2%,直链淀粉含量15.2%,胶稠度82 mm。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长江中下游流域的8月中下旬,温光条件较好,是抽穗的最佳时期,因此两优289作一季中稻种植播种期应在5月上中旬。

为了达到叶片不浓不淡、分蘖2~3个、根系发达、白根多、茎基部宽扁、个体间均匀一致等壮秧标准,栽培措施主要有4点:一是稀播,播种量以150~225 kg/hm2为宜;二是播前用咪鲜胺浸种,破胸后以锐胜拌种;三是选择土质松软肥沃、水源好的田块作秧田;四是秧苗期施用多效唑可提高穗数和产量,一叶一心期用浓度为250~300 mg/kg的多效唑溶液对水1 500 kg/hm2喷施,以促根、增蘖、壮苗[2]。

2.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根据当地气温、苗情、茬口等实际情况适时移栽,秧龄宜在30 d左右。

由于两优289株型较紧凑、叶片挺且短,耐肥抗倒,可以适当加大栽插密度,可栽插22.5万穴/hm2以上,移栽密度可为16.7 cm×26.7 cm,东西行向,每穴1~2粒种子苗。

2.3 肥水管理
肥料运筹应满足早发、中稳、后健的需要,根据测土配方结果合理使用。

一般施纯氮150 kg/hm2左右,氮、磷、钾比为1.0∶0.5∶0.7,适当增施磷、钾肥。

氮肥作基肥和追肥之比约为1.5∶1.0,切忌“一头轰”施肥。

在桐城市示范区施45%复合肥450 kg/hm2、尿素150 kg/hm2作基肥,移栽5~7 d 后结合施除草剂追尿素75 kg/hm2作分蘖肥,移栽30 d后追施45%复合肥150 kg/hm2作促花肥,始穗前15 d左右追施尿素75 kg/hm2、氯化钾75 kg/hm2作保花肥。

始穗前9 d用磷酸二氢钾对水750 kg进行叶面喷施[3]。

水分管理上要适时晾田控苗,一般在达最高苗80%时开始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抽穗开花期是水分敏感期,不能断水。

灌浆期间歇灌浅水,如开花期遇35 ℃以上高温,要灌深水降温。

不可断水过早,收割前10 d灌1次跑马水。

2.4 及时防治病虫害
根据病虫测报及时有效防治病虫害,禁用残留期长、毒性大的农药,以确保食品安全。

在桐城市示范片共防治病虫害2次,移栽25 d后用噻呋酰胺、稻腾(阿维·氟酰胺)和吡蚜酮等防治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抽穗前9 d左右用井酮三环唑和吡蚜酮等防治穗期病害与稻飞虱。

在大田生产中,要结合天气、病虫发生程度,适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稻粒黑粉病等[4]。

3 参考文献
[1] 米瑞贤,林培清.金两优289在广西作早晚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1(7):117-119.
[2] 王德正,吴爽,王守海,等.高产优质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两优100[J].杂交水稻,2009,24(5):80-82.
[3] 张培江.水稻生产配套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104-122.
[4] 李国栋.不同栽插密度对杂交籼稻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3,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