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储罐设计中主要安全问题及对策
原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储存安全技术范文

原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储存安全技术范文一、引言随着全球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原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储存安全问题变得日益重要。
原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储存安全事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
因此,加强原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储存安全技术研究和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储存安全技术的概述储存安全技术是指对原油和石油化工产品进行储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预防、控制和处理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储存安全技术包括储罐的设计与施工、储罐的运行管理、储罐的泄漏检测与预警、储罐事故的应急处理等。
三、储罐的设计与施工1. 安全阀的设置在储罐设计中,必须合理设置安全阀,以防止储罐内压力过大导致爆炸。
安全阀的设置应符合相关标准,且需要定期检验和维护。
2. 泄漏防护储罐设计时应考虑到泄漏的可能性,并设置相应的泄漏防护装置。
例如,设立双层罐壁或设置泄漏报警装置等。
3. 消防设施储罐周围应设置灭火器、泡沫喷洒系统等消防设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储罐火灾。
四、储罐的运行管理1. 定期检查储罐应定期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储罐的结构完整性、液面变化情况、安全阀性能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2. 液位监测对于储存液体量较大的储罐,应设置液位监测装置,及时掌握液位情况,以便进行运行管理和预警。
3. 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储罐管理制度,包括储罐的操作规程、事故报告制度等,以确保储罐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五、储罐的泄漏检测与预警1. 泄漏监测装置储罐应配备泄漏监测装置,可以实时监测储罐内是否发生泄漏,并及时报警。
2. 环境监测在储罐周围设置环境监测装置,监测周围大气中是否有可燃气体泄漏,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周围环境。
3. 漏油处理设施储罐周围应设置漏油处理设施,及时处理漏油以防止污染环境。
六、储罐事故的应急处理1. 应急预案建立储罐事故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事故、泄漏事故等不同情况的处理方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2. 技术救援在储罐附近设置技术救援队伍,可以及时处置储罐事故,减少损失。
原油储罐安全运行措施分析

原油储罐安全运行措施分析原油储罐是炼油企业的一种必要设备,用于储存和调配原油。
储罐的安全运行对于确保炼油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工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设计、维护和操作等方面探讨原油储罐的安全运行措施。
一、设计方面1. 储罐的材料和厚度:储罐的材料应该是高强度的钢材或其他合金材料,并且要经过机械强度测试,以确保其能够承受储存的原油重量。
储罐的厚度应该与设计原油储存容量相对应,以确保储罐的抗变形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
2. 储罐的壁厚:对于有易燃危险品的储罐,其壁厚应该加厚,以确保其能够承受高温高压下的应力和压力变化。
3. 储罐的孔洞和进出口设备:在储罐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该合理布置孔洞和进出口设备,以便于储罐的进料和检查。
同时,孔洞和进出口设备应该配备防火、防爆等措施,以确保储罐的安全性。
二、维护方面1. 储罐的检查:定期进行储罐的检查,包括壁厚、支撑结构、进出口管道、阀门、液位计等设备的检查。
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以确保储罐能够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2. 储罐的清洁:定期对储罐进行清洁,并且要确保内部不留下任何可燃材料,以避免因为积存的污垢和残留物导致火灾和爆炸。
3. 储罐的涂层和防腐:对于原油储罐,其内部和外部应该进行防腐、防锈和防腐蚀处理,以延长储罐的使用寿命。
三、操作方面1. 操作规范:储罐的操作人员应该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避免人为失误导致储罐的安全事故。
2. 储罐的监控:安装自动监控系统对原油的液位、压力、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同时,要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废气收集:对于储罐释放的废气,应该采取有效的收集和处理方法,避免废气污染环境和引发事故。
总之,储罐的安全运行需要从设计、维护和操作多个环节中综合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尽可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储罐的安全运行措施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技术要求。
储罐设计安全问题及对策

储罐设计安全问题及对策1. 储罐设计的安全问题储罐是一种通常用于存储化学品、石油、天然气等危险物质的设备,因此,储罐的设计必须非常谨慎,需要考虑到以下安全问题:1.1. 爆炸和火灾的风险由于储罐内存储的化学品或石油等物质属于易燃易爆或危险类别,所以储罐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到防止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在设计中,必须要注意储罐的体积和顶部的密封性能,以及爆炸和火灾的措施和应急预案。
1.2. 腐蚀和腐蚀裂纹的风险与其他种类的设备一样,储罐也存在着腐蚀和腐蚀裂纹的风险。
特别是在存储的物质是酸性或碱性物质的情况下,腐蚀的风险会更大。
这种情况下,储罐设计应该考虑到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要考虑到防止腐蚀的措施,如涂覆保护层或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
1.3. 承载结构的强度问题储罐的承载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储罐在存储物质时不发生变形、裂纹等问题。
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承载结构所需的材料和构造形式,并进行强度计算。
1.4. 外部重压和地震的风险外部重压和地震都存在着对储罐的影响,会产生外部应力和地震力对储罐进行作用,导致储罐发生破损、变形或者倾斜等问题。
设计时应该考虑到这样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增强储罐的稳定性和抵抗外部力的能力。
1.5. 其他的安全问题储罐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安全问题,如泄漏、溢出和中毒等问题。
这些问题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重大的危害。
储罐设计应该考虑到这些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设置泄漏检测和报警装置,以及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
2. 储罐设计的应对策略为了解决上述的安全问题,储罐的设计必须要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对策略:2.1. 控制风险控制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择合适的储罐材料。
材料应该与储存物质相容,以避免腐蚀、渗漏和其它安全问题。
•对储罐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泄漏和溢出。
在选择密封方案时,应考虑密封性能、耐腐蚀性和耐腐蚀性能。
•选择合适的储罐大小。
过大或过小的储罐都不利于安全生产,应合理选择储罐尺寸。
原油储罐的安全分析及事故预防策略

原油储罐的安全分析及事故预防策略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原油储罐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同时中国也多次成为原油消费涨幅最高的国家。
可想而知,原油在我国的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国应该高度重视原油储罐的安全建设,如果忽视了原油储罐的安全问题,就会给我国的经济和人们的安全留下极大地安全隐患。
本文通过对原油储罐的运输过程以及存储环境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例如如何防止火灾和静电事故的发生、排除雷电天气的干扰、预防油罐罐壁的腐蚀,同时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原油储罐;安全分析;预防策略;引言:原油储罐是由罐壁、灌顶、罐底及油罐附件组成的存储原油或其他石油产品的大型容器,是石油库的主要设备。
原油储罐的优点有节省资金、操作简便、易于管理、占地面积少等,但是一旦原油储罐出现了安全隐患,就会导致原油事故的发生,损害了人们的生命健康。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结合“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合理的预防策略能够确定具有重大危险特性的爆炸伤害区,预防原油储罐的爆炸事故,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因此,我国应该重手原油储罐的安全,提出具有可行性的预防策略,保证生产安全。
一、我国原油储罐的现状现阶段,我国经济呈现稳定发展的趋势,对原油的需要同样在逐年增加。
因此,我国油库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地扩大,但是储存原油的技术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国内很少能够将原油自行储罐,大部分还是要依靠国外的技术,这对我国原油储罐的发展有很大的限制。
目前国外的储罐技术发展的非常快,许多海外国家为了减少油品的蒸发损失,早已投入使用浮顶罐的设计形式。
美国是原油储罐发展形式最多,发展速度也最快的国家,美国的二级防漏系统可以实现原油的泄漏情况,便于防腐。
日本也采取了耐腐蚀燃料油罐钢板,都值得我国不断探讨和借鉴。
同时,在原油储罐的安全问题上,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原油储罐在运输的过程中十分的危险,往往会因为运输途中原油的晃动导致腐蚀的情况,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危害人们的安全。
分析原油储运中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分析原油储运中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科技的进步,促进人们对石油能源需求的增多。
石油能源是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长期的利用过程中,石油能源逐渐匮乏。
所以我国对石油能源的利用开始重视起来,从开采到运输最后的利用都有着严格的标准。
由于石油能源本身的物理性质就是易燃易爆,所以在储运过程中,对于原油管道的储存、输送有较高的要求,控制原油储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避免产生一些火灾或者爆炸的事故。
分析可能将会发生的安全事故,做好事故的预防措施。
本文就原油储运中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展开探讨。
标签:原油储运;安全隐患;预防措施引言随着近年来工业化程度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油田企业生产储运过程中应用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加之其易燃易爆的特性,在生产和储运的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由于设备陈旧,技术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各类安全事故频发。
因此,企业及相关部门必须对原油的生产和储运加大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确保石油天然气行业稳步发展。
1原油储运中存在的安全隐患1.1原油储运设备的损害以及腐蚀储运设备非常之多,我们经常使用的为油库与输送石油的管道。
对于输油管道来讲,开展防腐蚀工作显得非常关键,可以做管道内防腐,同时也可将防腐材料涂抹在管道表面,从而达到防腐的效果,也能够将阴极保护技术增加在沥青防腐层管道中,从而在实现联合的基础上达到尤为显著的防腐目标,然而,即使这样,也难以完全地确保防腐目标的实现,也或许是由于管道的应用时间太长,防腐层发生老化的情况,如果水进入到了老化的防腐层当中,那么阴极保护技术的故障问题会形成,从而导致腐蚀管道的问题。
再者,基于持续上涨的原油价格影响下,处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偷油者会做出盗钻石油管道的行为,如此一来,会严重危害到石油的储运。
除此之外,在石油管道层的焊接工作中,若技术水平较低,从而导致泄漏原油的情况经常会出现,如此一来,不但严重地污染了环境,而且也导致原油资源的浪费,甚至会导致火灾事故的出现。
1.2人为因素一是操作人员的技能素质和高度的责任意识。
石油储罐区安全隐患及事故防控措施

石油储罐区安全隐患及事故防控措施石油储罐区储存的主要物料是原油及汽油、柴油等,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因此,石油储罐区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这就要求根据油料储运的特点,从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检验检测等方面,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保证设备的本质安全性,加强隐患和事故防控,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石油储罐区通常是各类大小石油储罐密集区,主要由储运、装卸系统设备和设施组成,用于接收、储存和输送油品。
储油罐是石油储罐区的主要装置之一,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日新月异,储罐的设计越来越趋向大型化,石油储罐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潜在危险性高,安全隐患多。
由于石油储罐区储运过程涉及的设备设施较多,每一个设备的不安全状态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能够科学、安全地设计、制造、使用、管理并合理布局大型储罐越显重要。
一、石油储罐区的主要隐患石油储罐区储存的主要物料是原油及汽油、柴油。
原油及汽油、柴油等成品油一般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从本质安全性的角度来说,石油储罐区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设备故障是石油储罐区储运、装卸过程中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之一,只有保证储运、装卸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才能使整个储运系统达到本质安全。
石油储罐区储运、装卸系统设备和设施有管路、管件、管道附件(阀门、法兰、垫片、紧固件)、储罐、输送泵、电气设施、控制计量仪器仪表和安全附件等,系统中材料质量、机械设备、电气设施、仪器仪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外,中毒窒息、噪声、腐蚀穿孔、焊缝开裂、外力损伤、易燃蒸气积聚、高温、雷电、高处坠落等也是石油储罐区不能忽视的安全隐患。
二、事故防范技术措施在石油储罐区的生产储运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的安全对策和措施,来保证油料储运和装卸设施的安全运行。
这就要求根据油料储运的特点,从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检验检测等方面,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保证设备的本质安全性。
同时,加强日常运行的安全管理,也是保证安全必不可少的条件。
原油储罐的安全分析及预防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275X.2019.03.067原油储罐的安全分析及预防措施潘太星1,吴秋华2(1.沈阳万益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0;2.辽宁奥德能源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0)摘要:通过分析原油储罐如今的现状,以及在储存和运输中存在着安全隐患问题,并提出了可靠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原油储罐;安全分析;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TE8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275X(2019)03-167-02Safety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crude Oil Storage TankPan Taixing1,Wu Qiuhua2(1.Shenyang Wanyi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Liaoning Shenyang110000;2.Liaoning Ode Energy Co.,Ltd Liaoning Shenyang110000)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rude oil storage tanks and the hidden safety problems in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reliable preventiv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crude oil storage tank;safety analysis;preventive measures目前,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原油储罐越来越趋向大型化,其主要的原因是大型原油储罐有占地少、省资金、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等优点。
由于中国的技术还没有跟上国外发达国家,早在30年前,国外的原油公司就采用了大型储罐技术,而如今我国才刚刚起步。
石油化工厂储罐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防范

3.储罐危险因素的防范对策 3.1 预防储罐破裂 针对那些大型的浮顶储罐而言,其罐壁需要进行现场焊接,在焊接之前,需 用超声波检查罐板材,焊接之后,需对焊缝进行逐条的磁粉探伤检查,或者是渗 透探伤检查。为确保浮顶罐内部的刮蜡装置及一、二次密封均能维持正常工作状 态,在罐壁内侧焊缝完成焊接后,需进行打磨。相比单浮盘,尽管双浮盘有着复 杂结构,耗钢量大,但却有着较好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于降雨多、风大及沿海 地区,基于安全可靠性及气候环境要素考量,可选用双浮盘原油储罐。 3.2 预防储罐腐蚀 针对那些暴露于大气中的浮顶内外壁、接触油品的内壁及罐外壁,需进行防 腐涂层处理。对于储罐外壁涂层而言,耐候性、耐水性、耐油性要好,针对储罐 内壁涂层,除了在耐磨性、耐油性较好之外,还需有稳定的导电性。针对罐底板 内壁与水相接触部分,在选择涂层时,需选用耐磨性好、附着力强及水汽渗透率 低的涂料。为避免罐底板外壁接触于地下水,通常会造,罐底铺沥青砂垫层,但 含盐地下水会通过毛细管作用而上升,含盐雨水会渗入至罐底板下,所以,对于 罐底板外壁而言,不仅要涂防腐涂层,还需做好阴极保护工作。对于罐基础与罐 底边缘板之间的缝隙而言,可通过防水密封来预防渗漏;针对化学腐蚀、氧化腐 蚀情况,可在罐壁上涂刷防锈涂层,以此来隔离化学介质与罐壁,达到预防罐壁 腐蚀的目的。 4.结语 综上,储罐作为石油化工厂一种比较常用的辅助工具,已得到普遍使用。但 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存在着各种危险因素,如储罐破裂、储罐腐蚀、切水/污水排 放装置问题等,对此,切实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储罐的高效、持久运 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冯志明. 石油化工生产企业罐区的安全管理[J]. 工业, 2016(3):00019-00019. [2]孙有仙. 石油化工厂原油和成品油储运与装卸设施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J]. 甘肃石油和化工, 2006(3):43-45. [3]童俊. 石油储罐区的安全隐患识别及火灾安全防范措施[J]. 中国石油和化工 标准与质量, 2013(5):216-216. 作者简介:王雷(1983-04-21),男,汉族,籍贯:黑龙江省绥化市,当前 职务:机械工程师,当前职称:工程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动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油储罐设计中主要安全问题及对策
1 原油储罐工程危险性分析 1.1 原油危险性分析原油为甲B 类易燃液体,具有易燃性爆炸极限范围较窄,但数值较低,具有一定的爆炸危险性,同时原油的易沸溢性,应在救火工作时引起特别重视。
1.
2 火灾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原油的特性决定了火灾爆炸危险性是大型原油储罐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发生着火事故的三个必要条件为: 着火源、可燃物和空气。
着火源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加强管理来解决,可燃物泄漏问题则必须在储罐设计过程中加以预防和控制。
泄漏的原油暴露在空气中,即构成可燃物。
原油泄漏,在储运中发生较为频繁,主要有冒罐跑油,脱水跑油,设备、管线、阀件损坏跑油,以及密封不良造成油气挥发,另外还存在着罐底开焊破裂、浮盘沉底等特大型泄漏事故的可能性。
腐蚀是发生泄漏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内外曾发生多起因油罐底部腐蚀造成的漏油事故。
对原油储罐内腐蚀情况初步调查的结果表明,罐底腐蚀情况严重,大多为溃疡状的坑点腐蚀, 主要发生在焊接热影响区、凹陷及变形处,罐顶腐蚀次之,为伴有孔蚀的不均匀全面腐蚀,罐壁腐蚀较轻,为均匀点蚀,主要发生在油水界面,油与空气界面处。
相对而言,储罐底部的外腐蚀更为严重,主要发生在边缘板与环梁基础接触的一面。
浮盘沉底事故是浮顶油罐生产作业时非常忌讳的严重恶性设备事故之一。
该类事故的发
生,一方面反映了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严重缺陷,另一方面又将造成大量原油泄漏,严重影响生产、污染环境并构成火灾隐患。
2 原油储罐设计中的主要安全问题及其对策2.1 储罐地基和基础储罐工程地基勘察和罐基础设计是确保大型储罐安全运营最根本的保证。
根据石化行业标准规定,必须在工程选址过程中进行工程地质勘察,针对一般地基、软土地基、山区地基和特殊土地基,分别探明情况,提出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法,同时还应作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避免建在软硬不一的地基上或活动性地质断裂带的影响范围内。
常见的罐基础形式有环墙(梁)式、外环墙(梁)式和护坡式。
应根据地质条件进行选型。
罐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均匀性和足够的平面抗弯刚度,罐壁正下方基础构造的刚度应予加强,支持底板的基床应富于柔性以吸收焊接变形,宜设防水隔油层和漏油信号管,地下水位与基础顶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毛细水所能达到的高度(一般为2m )。
2.2 浮顶储罐密封装置浮顶储罐密封圈的火灾发生频率较高,原因主要是密封不严,引起油气浓度偏高。
更进一步的原因主要有: a. 大型储罐在施工中椭圆度、垂直度及局部凸凹度的偏差不可避免; b. 在储罐的操作过程中介质、气候、温度以及储罐基础沉降等因素,会引起储罐和浮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变化; c. 现有密封橡胶受阳光照射、风蚀、刮蜡机构可能带来的高温引起的变形; d. 风
力、介质进出储罐等因素使浮盘在罐内产生“漂移”。
因此,密封装置的可靠性和严密性如何,对减少储液蒸发,确保安全操作有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改进目前普遍采用的封闭装置存在的不足,国内最新研制了“滚轮骨架密封”,它采用若干个圆弧线段密封骨架,通过转轴连接,使密封骨架象链条一样在弹簧力的作用下随着储罐改变形状。
骨架端部装有滚轮,当浮顶上下移动时,滚轮就在罐壁上行走,并保持密封骨架与罐壁距离不变。
该装置具有防雨、刮蜡、双重密封等多种功能。
2.3 信号报警、联锁系统大型原油储罐收付油速度很快,为避免储罐冒顶事故和浮盘搁底事故的发生,储罐应设置高、低液位报警装置,其报警高度应满足从报警开始(10 ~15)min 内不超过液位极限,还应设液位极限联锁装置切断收(付)油阀门。
在原油储罐防火堤内,应设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储罐的排水口、采样口或底(侧)部接管法兰、阀门等与检测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 。
建议储罐顶部密封圈周围每隔30m 设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另外,储罐顶部密封圈周围还应设火灾报警装置和工业监视系统,以便及早发现火情,及时扑救,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
2.4 预防浮盘沉底的设计要求
正常运营时,浮顶油罐上的浮盘能随着罐内油品液位的升降而自由浮动。
当出现浮盘上重力加大或因外力卡住浮盘而不能自由动作时,则会因快速收油而使浮盘淹没,最终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