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五六单元综合训练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蚜-精编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综合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蚜

综合检测(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人们在评判历史时,往往首先承认那些已经“死亡的”物质形态,即文物。
古代的长城作为一道军事防卫线,今日已失去原有的功能,成为“死亡的”历史创建,而大运输河仍旧“活着”,发挥着其原有的部分功能。
随着世界遗产申报工作的深化,传统的文化观念逐步发生变更,人们发觉今日仍旧在运用的活态历史创建也是一种文化遗产。
现有的文化遗产理念认为,过去的创建不是现代化的包袱或者障碍,而是主动参与现代化甚至有着非凡价值的文化成就。
大运输河申遗张扬了开放、共享的价值。
东西走向的长城和南北走向的大运输河构成了两个反差巨大的文化遗产类型,前者是防卫的、静止的,后者是开放的、流淌的。
与走向封闭与隔离的长城不同,大运输河把多种地域文明形态串联起来,增加了文明的流淌性和文化的共享性。
它发挥的作用不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纽带。
这在确定程度上说明,推动人类发展的是流淌开放的文明形态,固守防卫的创建只在确定历史时期内起作用。
大运输河申遗变更了我们对古代文化的审美观念。
以往的遗产申报重视宫殿、都城、帝陵等所谓精英层面的文化形态,而忽视了那些由一般人创建、供一般人运用、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遗产形态。
虽说大运输河的出现跟隋炀帝的个人意志紧密相关,但它主要是地方政府和一般劳动人民建立起来的,是用于生活而非为特定政治行为服务的水利和交通工程。
大运输河的长远爱护之路更为漫长。
大运输河沿岸有着多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形态,既有城镇、乡村、集市和码头,也有商业、工业、交通和水利设施。
可以说,大运输河在文化遗产形态上的整合性、困难性和利益的多边凝合性,把历史与现在乃至将来有机结合起来的交融性,超越了我国其他全部的文化遗产类型。
大运输河的爱护与发展必定涉及运输河两岸的土地运用和环境爱护等问题,牵涉水利、交通和文化等诸多部门,更与沿岸地区的人民对大运输河文化遗产体系这种历史创建的认知度休戚相关。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测试卷二及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测试卷二(考时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内外学界在讨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时,首先就会想到古代的朝贡制度以及中国中心主义,由此关注起中国儒家的天下观。
不过,天下观只是儒家的世界秩序学说,在涉外实践中如何实现理想的世界秩序,儒家学者们还提出了一套涉外理念与之配合。
儒家的天下观旨在构建理想的“天下”秩序。
要使“天下”有序,就要“协和万邦”。
《尚书·尧典》中记载,帝尧家族内部关系融洽后,又先后在各部落以及更远的外邦间次第推行德治与仁爱,使各部落以及外部邦国和平有序。
儒家把“和”看作是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的思想准则。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即“和”是天下通行的道理,是天下各安其所的交往方式。
而“和”的本质是“仁”,“仁”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也适合于国家间的关系。
《左传》将这种“仁”推及国家间的关系,认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儒家崇尚和谐,强调“和为贵”。
如何达到“和为贵”?其中的重要途径是“和而不同”。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在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上,就是要允许、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的不同,求同存异,从而达到和谐共处。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儒家主张“天下一家”,但后世儒者却多主张“王者不治夷狄”。
他们旨在阐述,“中国”帝王不要去直接统治“夷狄”,应与“夷狄”各守其境,和平相处。
所以,即使是明朝派遣郑和率领庞大水军巡游东南亚以及印度洋诸国时,他们也是秉持着“圣王”对于“夷狄之邦,则以不治治之”的坚定理念,来处理与这些国家间的政治关系。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还要处理好“王道”与“霸道”之间的关系。
所谓“王道”,就是用道德来感化四夷。
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而“霸道”,则是使用武力以制服四夷。
儒家并不是完全排斥武力的使用,而主张“以力辅仁”。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六单元综合训练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蚜

第五、六单元训练卷(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本题共3小题,12分)罗曼•罗兰徐志摩①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②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
他妈妈教他琴,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
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
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的作品中尝味最高的艺术。
他的自传里写着:“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
德国?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
我翻着那一堆旧书,爬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
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想望的幻梦,渐渐的变成了我的肉的肉,我的骨的骨。
我是它们,它们是我。
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
长大的时候,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
每回我精神疲倦了,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我就找我的琴去,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
”③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
④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
他早年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
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也是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
但在他个人,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综合测评2Word版含答案.doc

综合测评(二)(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
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
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
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高中语文第一二单元综合训练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蚜

第一、二单元训练卷(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本题共3小题,12分)陆谷孙:“绅”之风流,“士”之风骨“你的名字不但会活在你的亲人们中间,更会在你的同仁心中和读者心中活得同《英汉大词典》一样长久。
”1991年,《英汉大词典》编写组成员之一的乔艾宓猝死,陆谷孙在追悼词中这样说。
时隔25年,说这话的人也走了。
2016年7月28日下午1时39分,陆谷孙先生在上海新华医院与世长辞。
是时,上海雷声轰烈,暴雨如注。
陆谷孙30岁与词典结缘。
此后21载,《新英汉词典》《英汉大词典》先后出版,成就一世泰山北斗的盛名。
1970年,陆谷孙进入《新英汉词典》编写组。
埋首五年,跟随葛传、林同济先生,顶着催逼和监督的压力“曲线救书”,提高词典的实用性。
初版即赢得热烈反响。
1986年,他接受任命,成为《英汉大词典》主编,当场立下军令状:编完词典之前不出国、不兼课、不另写书。
拿着一叠草稿,他跑去北京跟许国璋、王佐良等老一辈大师们汇报。
1991年,历时十几年编纂的《英汉大词典》出版,在查得率和收词量上成绩斐然,被香港学者董桥形容为“不可一日无此君”。
新千年伊始,他又将心力投入了《中华汉英大词典》。
不同于《英汉大词典》,这一次没有专业团队,所有参编人员全是兼职,聚散无常,唯有陆谷孙坚守阵地,倍加沥血呕心。
在一篇名为《关于生和死的思考》的文章中,陆谷孙写道:“我常想,《英汉大词典》当然是我们大家所钟爱的‘精神产儿’,但与此同时又好像是一种物化了的巨大的吞噬力量,无情地消耗着我们的心血乃至生命。
2024高中语文综合能力测试1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蚜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综合实力测试(一)(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含蓄即含而不露、隐晦曲折,它是中国古典诗词追求的一种美学境界。
诗词的含蓄包括两层内涵:一是题旨即内容上的含蓄,一些题旨,诗人不愿明言、不能明言或不敢明言;另一种是手法上的含蓄,诗人采纳借代、示意或象征等手法,造成言外之意、言外之意,使读者从中获得无穷之意蕴。
②含蓄的手法,早在先秦诗歌中就有运用,如《诗经·蒹葭》,那种“宛在水中心”的朦胧,“所谓伊人”的隐隐,都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在先秦至六朝的典籍中,虽未详细提及“含蓄”一词,但已推许类似的手法,《文心雕龙》有《隐秀》篇,认为“情在词外曰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这为含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含蓄”成为一种美学形态和诗学概念,大致起于中唐皎然的《诗式》,他在说明“辨体有一十九字”时,在诗学领域第一次提到“含蓄”。
晚唐的王睿将含蓄正式尊为一种诗歌体式。
含蓄风格也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刘禹锡就深为“言不尽意”而苦恼。
他说:“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
”认为诗人应当在诗歌中营造“象外之象”,这样才会“言有尽而意无穷”。
晚唐司空图的含蓄理论可以说是“言外之意”说的集大成者。
他认为详细的“象”“景”“味”“韵”是有限的,要获得无限的意蕴,就要从中超脱出去,在“象外”“景外”“味外”“韵外”的更大的空间作无待的逍遥之游,以有“不尽之看法于言外”。
③到了两宋,含蓄作为一个主要的指责标准被广泛运用。
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现于言外乎?”梅尧臣的话可说是对司空图的一种补充。
之后,含蓄美已成为诗、文、绘画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并推至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之一。
高中语文 综合能力测试2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综合能力测试(二)(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伉.俪(kànɡ)缱绻.(quǎn)给.予(jǐ) 清风夜唳.(lì)B.稗.官(bài) 邂.逅(xiè)挑剔.(tì) 草菅.人命(jiān)C.封诰.(ɡào) 湛.蓝(zhàn)伫.(zhù)立溘然长逝(ké)D.翰藻.(zǎo) 蛊.惑(ɡǔ)口讷.(nèi) 栉.风沐雨(z hì)【答案】A(B项“挑剔”tī;C项“溘然长逝”kè;D项“口讷”nè)2.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A.呕气慰籍转瞬即逝风雨不蚀B.赧然幅射融汇贯通天网恢恢C.小觑防碍心旷神怡目不遐接D.敕令引擎言简意赅覆水难收【答案】D(A项应为怄气,慰藉;B项应为辐射,融会贯通;C项应为妨碍,目不暇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拼才会赢,我们赤手空拳....办成这家小厂,是一家人十多年拼搏出来的。
B.洪才凭啥闭起.....,洪喜搞科学实验,能算落后?..眼睛说瞎话C.这里都是离退休人员,船到码头车到站.......了,还能要求他们做什么呢?D.小唐一心想观看比赛,可妻子却让他切菜。
他只好一边切菜一边看电视,结果打草搂...兔子..,一刀下去切了自己左手的食指。
【答案】D(打草搂兔子,北方方言,比喻顺便、顺带。
本句应用“一心二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生就像一杯白开水,平平淡淡的;但又像一杯加了糖的白开水,甜甜的;也像一杯加了盐的白开水,咸咸的。
B.作为一名股票投资者,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股票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情况,尽量避免投资风险,以便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综合测评1+Word版含答案.doc

综合测评(一)(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12分,每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导学号:67762008】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
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六单元训练卷(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本题共3小题,17分)拿破仑:昨天和今天的世界领袖[美]麦圭尔拿破仑将指挥总部设在尼斯,并且约见这些将领们。
将领们仔细打量着他们的新任总指挥官——一个只有26岁,留着长乱发须的瘦小家伙,一双手紧拿着他新婚妻子的画像,并且坚持每个人都要欣赏——但没有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他们一致认为这个不起眼的人是位政治阴谋家,借着什么秘密交易而谋得了此职位。
难道他真的能指望这些在愤怒、饥饿中挣扎的27000名士兵来对抗奥地利帝国?这些人已经好几个月没有领军饷,且衣不蔽体,穿着草鞋。
但是年轻的拿破仑却气定神闲,一点也没有被他们的气势吓倒。
反而有条不紊地询问他们单位的大小,部队的士气,以及补给的问题。
然后他告诉他们,他将于次日检阅士兵,并且在后天就要开拔部队。
他并没有完全依照原先安排的时间进度来做,但是也没有落后多少。
在48小时之内,他已经设法取得足够的面包、肉类,甚至还有白兰地酒,至少可以维持6天。
他又将部队中顽劣不驯的士兵打散,分布到其他单位中,借以分散他们的愤怒以及哄吵的力量。
为了增强部队弟兄们强烈的认同感,拿破仑主持了一次正式的检阅。
他对部队的演讲,展示了他那激发部队士气的伟大能力,使将士们深受感动,并且从1796年4月2日开始行军。
他放弃从阿尔卑斯山穿越的近途,因为那里有防御完善的隘口天险,反而快速地率领大军穿过热那亚领地。
在四次遭遇战中,轻易击退了奥地利与撒丁尼亚的联军,接着在4月28日,撒丁尼亚国王同意停战。
而奥地利军队也撤退以保卫米兰市。
首次胜利后,拿破仑又向他的部队做了一次演讲:“将士们!到目前为止,你们一直在为一些不毛之地奋战着,虽然这些不毛之地因为你们的浴血奋战而出了名,但是对国家却毫无用处……在缺乏一切物资的情况下,你们却能成就一切事情。
你们在没有大炮的武力下赢得战斗,在没有桥梁的情况下横渡河流,在没有靴鞋的情况下咬紧牙关行军,并且经常在没有面包食物,没有白兰地的情况下空腹露宿扎营。
只有自由斗士才能够承受你们所忍受的艰难困苦!我衷心地感谢你们所做的一切。
”拿破仑遗留下一个伟大的传奇,而且这个传奇在他死后膨胀得愈来愈大。
他的儿子拿破仑二世从未统治过法国。
但是到了1852年,他的侄儿路易·拿破仑,却利用这个名字的声望,宣布成立第二帝国,并且理所当然地用了拿破仑三世这个头衔。
拿破仑主义——相信政府应由人民所指派之强大且独裁的统治者所治理——这种观念继续在法国的政治中流行多年,即使在今天,它仍是一种明确而有形的力量。
拿破仑实际上是千百种文艺创作的灵感源泉,无数的绘画、诗词、戏剧和电影都歌颂他的功绩。
不管他在历史上的真实角色是什么,不可否认,他仍然是一位十分坚强的人,一位超越了生命的人。
不论我们是欣赏他或是憎恨他,是颂赞他或是诅咒他,我们都很难不同意他为他自己所下的评语:“我的一生是多么精彩的传奇!”(选自《拿破仑:昨天和今天的世界领袖》,有删改)相关链接滑铁卢战役发生时,卷土重来的俄罗斯大军还没有进入法国,即使拿破仑在滑铁卢“险胜”英国人,当奥地利军队,特别是几十万俄军杀过来的时候,拿破仑将会迎来没有任何机会的惨败。
(《拿破仑究竟败在哪儿》)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轻的拿破仑却气定神闲,一点也没有被他们的气势吓倒”,这反映了拿破仑镇定自若、毫无畏惧的品格,为后文写其取得的骄人战绩做了铺垫。
B.拿破仑的演讲极具魅力,且富有鼓动性,不仅鼓舞了士兵的士气,激发了他们的斗志,而且使他们变成了有战斗力的集体。
C.士兵们被拿破仑的演讲深深打动,他们主动放弃从阿尔卑斯山穿越的近途,因为那里有防御完善的隘口天险,拿破仑则快速地率领大军越过热那亚领地。
D.拿破仑一生战功赫赫,即使后人对他有欣赏、憎恨、颂赞、诅咒等不同评价,但是大家基本上都同意他为他自己所下的评语:“我的一生是多么精彩的传奇!”2.“拿破仑遗留下一个伟大的传奇,而且这个传奇在他死后膨胀得愈来愈大”一句有什么深意?(7分)3.作者对拿破仑做出了怎样的评价?结合你的认识,谈谈作者的评价是否合理。
(7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本题共3小题,17分)居里夫人自传(节选)1914年8月1日,德国向法国宣战。
所有符合条件的公民,包括实验室的职员和学生,都加入了军队的行列,镭研究所实验室里只剩下我和一个有严重心脏病的技师。
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都应该义无反顾地尽其所能,帮助国家渡过难关,我当然也不能例外。
我把实验室所储存的镭,放到绝对安全的地方藏起来,努力发挥自己的专长和运用自己的学识,尽一切努力为国家作应有的贡献。
我主要的工作是为各个军事医院提供X射线检查,同时负责组织战地医疗队。
战争期间,利用X射线能够查出伤员弹片所在的确切位置,医生手术时可以十分迅速和准确。
如果是骨骼和身体器官受到损伤,通过X射线也能一目了然地发现。
借助这一手段,医生对许多内伤的恢复情况也能了然于心。
但是战争开始的时候,没有一所军事医院配备X射线治疗仪器,也没有必要的技师,在其他的医院里这种设备也是寥若晨星。
我决心自己来解决设施和技师这两大难题。
我四处奔走,把所有的实验室X射线设备集中在一起,1914年8月和9月两个月里,建成了几个X射线医疗站,由我培训的志愿者在医疗站里负责具体操作。
在马恩战役中,这几个X射线医疗站起了很好的作用,只是这种设备和人员太少,无法满足整个巴黎地区所有医院的需要。
我向红十字会请求帮助,他们给了我一辆普通的敞篷汽车,经过我的设计和改装,这辆车变成了流动X射线医疗车。
车上有一台设备齐全的X射线放射设备,一台发电机固定在车厢里,利用汽车上的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以供应X射线设备所需的电力,只要有医院需要,我们便迅速开车赶到。
医生们尝到了流动医疗车的好处,这种车的需求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
我向政府提出了增加流动医疗车的计划,很快得到“全国伤员救护会”的大力帮助,他们的工作效率很高,我的计划在最短的时间里变成了现实。
法国与比利时之间的作战区以及法国其他地区,总共创建和改造了200多处X射线医疗站,还为军队装备了20辆流动X射线医疗车。
这些车辆都是各界人士慷慨捐助的,还有些人捐赠了整套的X射线放射设备。
这些私人捐赠对救助战地受伤士兵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时,称职的司机很少,没办法我自己学会了开车,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就亲自开车前往。
那些医院和救护站的医生、护士大公无私、勇于牺牲的精神,使我们心生钦佩之情,并常以她们的精神鞭策自己去克服一切困难。
那些被抬到救护车上的伤员鲜血淋漓、血肉模糊,令人不忍目睹。
在作X光检查时,他们咬紧牙关强忍着搬动身体所带来的剧痛,从来没有任何抱怨。
他们在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痛苦时所表现出的坚强毅力和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经常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们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对人类生命的摧残,永远忘不了那血腥恐怖的场面,我坚决反对一切战争。
当时我最为头痛的一件事是没有得力的助手,帮助我进行X光检测。
因为X射线技术在医学领域使用不久,掌握这方面知识和技术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战争时期,符合条件的人大多数都去服兵役了,我决定培养妇女做我的助手。
于是,我向卫生部建议,在伊迪斯·卡维尔医院下属的护士学校里,增加一个X射线照相科,我的建议很快得到批准。
1916年,镭研究所开始组建这个科并培训学员,在整个战争期间共培训了150名妇女。
所学习的课程有基础理论和解剖学,此外还要接受一般的实习和训练。
她们的文化基础都比较差,但只要肯努力学习,便能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在这里毕业的学员后来都成了优秀的X射线照相技师,得到了卫生部的赞赏。
其实,按她们所学的课程只能成为医士的助手,但是她们当中却有很多人能够独立操作这项技术,真是非常的难能可贵。
由于战争期间从事了大量医疗救护工作,我在X射线在医疗的应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大量的医疗检验新技术知识。
为了说明、证实X射线照相术对医疗的重大价值,尤其是对战争时期的发展与和平时期的用途进行比较和说明,我编写了一本名为《战争中的放射学》的书,并将它出版发行。
(节选自《相伴一生的伟大传记》)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因为有了居里夫人,所以能够利用当时在医疗技术上领先的又极少有人能掌握的X射线技术,来做好医疗救护工作。
B.战争期间,法国称职司机很少,居里夫人自己学会开车,各个军事医院都是由居里夫人亲自驾驶流动医疗车去提供X射线检查的。
C.因为居里夫人是女科学家,安排的培训课程就十分切合女学员实际,所以培养的妇女X射线照相技师得到了法国卫生部的赞赏。
D.居里夫人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建立了卓著的功勋,而且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努力发挥自己的专长和运用自己的学识,尽一切努力为国家作应有的贡献。
5.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居里夫人努力发挥自己的专长和运用自己的学识,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请简要概括。
(7分)6.“自传”顾名思义应当写自己,居里夫人却用了许多笔墨去写读者不一定想知道的医生、护士、学员、伤员和工作人员。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7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
太平兴国五年举九经,起家将作监丞、通判建州,秩满,州人借留,有诏褒之,就迁左赞善大夫、知泗州,转秘书丞。
太宗以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孔维与觉等校定。
王师征燕、蓟,命觉部京东诸州刍粮赴幽州。
维荐觉有学,迁《礼记..》博士,赐绯鱼..。
雍熙三年,与右补阙李若拙同使交州,黎桓谓曰:“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岂不倦乎?”觉曰:“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此一方何足云哉!”桓默然色沮。
使还,久之,迁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
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觉曰:“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
”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
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
俄献时务策,上颇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