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电大行政管理班行政法与行政诉讼形成性第5次考核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任务5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任务5参考答案案例一:案情介绍:原告:刘某、王某、张某、马某。
被告:某市煤矿技工学校。
刘某、王某、张某和马某是某市煤矿技工学校的学生,王某和张某在2006年4月30日的数学考试中有抄纸条作弊的行为,刘某和马某在5月2日的电子技术和机械基础科目考试中有抄纸条作弊的行为。
2006年5月3日,某市煤矿技工学校根据劳动部颁发的《技工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作出处理决定,对该四名同学作出了责令退学、注销学籍的处理。
刘某等四人不服,依法向某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撤销被告的处分决定,恢复四人的学籍。
在法庭审理中,刘某等四原告诉称:学校作出的开除学籍的处分过重,侵犯了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合法权益,且处理决定程序违法,故请求法院撤销被告的处分决定,恢复四人的学籍。
被告某市煤矿技工学校辩称:学校对刘某等人作出的决定属于学校的内部管理行为,技工学校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原告无权提起行政诉讼,故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四原告的起诉。
《技工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对于违反纪律和犯错误的学生,学校应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者,可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责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等纪律处分。
第二十八条:处分学生必须经过校务会议讨论,校长批准执行,其中责令退学和开除学籍处分,需报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劳动部门备案。
问题:1.什么是行政主体?答题要点: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能独立地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2.结合本案分析被告某市煤矿技工学校是否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答题要点:具备行政主体资格。
因为某市煤矿技工学校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决定,能够独立承担责任。
3.分析本案,你认为本案原告的诉讼请求法院能否支持?答题要点:本案原告的诉讼请求可能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因为依据《技工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本案原告的违纪情节并未达到严重或屡教不改,学校对其开出学籍的处分过重,再者,考虑本案原告是未成年人,应该给其一次改过的机会,不应轻易剥夺其受教育权。
【免费下载】电大行政管理班行政法与行政诉讼形成性第5次考核答案

D .行政复议仲裁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国家开放大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任务5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任务5参考答案案例一:案情介绍:原告:刘某、王某、张某、马某。
被告:某市煤矿技工学校。
刘某、王某、张某和马某是某市煤矿技工学校的学生,王某和张某在2006年4月30日的数学考试中有抄纸条作弊的行为,刘某和马某在5月2日的电子技术和机械基础科目考试中有抄纸条作弊的行为。
2006年5月3日,某市煤矿技工学校根据劳动部颁发的《技工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作出处理决定,对该四名同学作出了责令退学、注销学籍的处理。
刘某等四人不服,依法向某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撤销被告的处分决定,恢复四人的学籍。
在法庭审理中,刘某等四原告诉称:学校作出的开除学籍的处分过重,侵犯了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合法权益,且处理决定程序违法,故请求法院撤销被告的处分决定,恢复四人的学籍。
被告某市煤矿技工学校辩称:学校对刘某等人作出的决定属于学校的内部管理行为,技工学校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原告无权提起行政诉讼,故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四原告的起诉。
《技工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对于违反纪律和犯错误的学生,学校应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者,可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责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等纪律处分。
第二十八条:处分学生必须经过校务会议讨论,校长批准执行,其中责令退学和开除学籍处分,需报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劳动部门备案。
问题:1.什么是行政主体?答题要点: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能独立地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2.结合本案分析被告某市煤矿技工学校是否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答题要点:具备行政主体资格。
因为某市煤矿技工学校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决定,能够独立承担责任。
3.分析本案,你认为本案原告的诉讼请求法院能否支持?答题要点:本案原告的诉讼请求可能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因为依据《技工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本案原告的违纪情节并未达到严重或屡教不改,学校对其开出学籍的处分过重,再者,考虑本案原告是未成年人,应该给其一次改过的机会,不应轻易剥夺其受教育权。
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解答提示第一小题:在理论阐述的同时着重结合本职工作实践谈运用。
答:1、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行政法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在深圳的出现公安机关对于嫖客、卖淫、拉皮条和妈眯的游街示众的处罚,本人也是一个从事相关工作的工作人员,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不妥当,严重违背了行政法的合法性原则的要求。
(1)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授权,是能够管理社会治安的部门,但是,并没有规定到,作为公安机关对于卖淫嫖娼等人员有进行游街示众的处罚的权力。
仅仅是规定到罚款或者行政拘留、警告的处罚手段。
作为公安机关不能够自己创造相关的处罚种类来进行处罚,仍然必须是强调法律本身的规定、法律本身的授权。
(2)该行为的产生,恰恰表明公安机关在执法的过程中,没有依照法律的,而是依照我们传统上的道德来执法,来进行对对方进行惩罚。
第二小题:要将成为行政主体的三个要点讲全面,并举例说明。
答:那作为大家,如何判断对方是否是一个行政主体?那我们就要把握住行政主体的基本特征:1、行政主体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这样的一个特征与其他国家组织进行了区分。
人大不是行政主体。
因为人大依照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享有的是立法权力,它显然不是行政主体,而是立法主体;那作为法院、检察院这样的国家机关同样也不是。
因为作为法院、检察院根据宪法的规定,享有的是司法权力,也不是行政主体,而是司法主体。
2、行政主体是依法能够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主要是说作为行政主体应该是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
比方说,作为遇到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就是公安局内部的治安科来进行处罚的,那作为汕头市公安局治安科是不是一个行政主体呢?这里仍然不是,要成为行政主体必然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来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在处罚决定书上,上面的印章其实是汕头市公安局。
所以,作为治安科不是行政主体,在该行政处罚的法律关系当中,真正的行政主体应该是汕头市公安局。
电大形成性考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答案(12345)

第一次考核测验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10题,共30分)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
A.行政相对方总是公民B.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C.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D.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的答案:B2.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被称为()。
A.行政法律关系 B.行政法关系C. 行政关系D.行政法律行为答案:A3. 行政法律关系产生的事实前提是()。
A.行政法律规范 B.行政关系C.行政行为 D.行政法律事实答案:D4.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来划分,行政法可以分为()。
A.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B.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C.中央行政法与地方行政法D.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及行政监督法答案:A5.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普通公民B.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双方协商拟定C.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D.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不具有统一性答案:C6.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是()。
A.行政合法性原则B.行政合理性原则C.行政灵活原则D.行政信赖保护原则答案:A7.以下说法不属于行政程序合法内容的是()。
A.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B.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案件时不能偏听偏信C.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情合理D.决定对当事人不利事务时,应预先通知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答案:C8. 下列关于行政法的特点,错误的是()。
A.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B.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C.行政法规范不易变化D.行政程序性规范与行政实体性规范通常共存于同一个法律文件之中答案:C9.行政合理性原则基于()产生。
A.行政合法性原则B.自由裁量权C.依法行政D.法律的灵活性答案:B10. 下列关于行政法的特点,错误的是()。
A.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B.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C.行政法规范不易变化D.行政程序性规范与行政实体性规范通常共存于同一个法律文件之中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10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共50分)1.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
国开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任务五参考答案

题目1.案例一:案情介绍:原告:刘某、王某、张某、马某。
被告:某市煤矿技工学校。
刘某、王某、张某和马某是某市煤矿技工学校的学生,王某和张某在2006年4月30日的数学考试中有抄纸条作弊的行为,刘某和马某在5月2日的电子技术和机械基础科目考试中有抄纸条作弊的行为。
2006年5月3日,某市煤矿技工学校根据劳动部颁发的《技工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作出处理决定,对该四名同学作出了责令退学、注销学籍的处理。
刘某等四人不服,依法向某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撤销被告的处分决定,恢复四人的学籍。
在法庭审理中,刘某等四原告诉称:学校作出的开除学籍的处分过重,侵犯了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合法权益,且处理决定程序违法,故请求法院撤销被告的处分决定,恢复四人的学籍。
被告某市煤矿技工学校辩称:学校对刘某等人作出的决定属于学校的内部管理行为,技工学校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原告无权提起行政诉讼,故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四原告的起诉。
《技工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对于违反纪律和犯错误的学生,学校应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者,可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责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等纪律处分。
第二十八条:处分学生必须经过校务会议讨论,校长批准执行,其中责令退学和开除学籍处分,需报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劳动部门备案。
问题:1.什么是行政主体?2.结合本案分析被告某市煤矿技工学校是否具有行政主体资格?3.分析本案,你认为本案原告的诉讼请求法院能否支持?【答案】:1.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能独立地承担由此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2.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八条第(四)项之规定,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有权对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某市煤矿技工学校是法律授权的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3.能够支持。
根据行政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的规定,某市煤矿技工学校对刘某等四人的处分,处罚畸重,显失公正,且超越权限范围,违背法定程序,应予撤销。
国家开放大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大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参考答案下列属于公务员法律关系消灭的是()---退休下列有关行政法特征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行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极为复杂、广泛且易于变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行政机关并不是唯一的行政主体以行政法的作用为标准来划分,行政法可以分为()。
---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依法拥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能独立地对自己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机关或组织,被称为()。
---行政主体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总称为()。
---部门规章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
---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不明确或者明显超越相应职权的行政行为,属于()。
---无效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必须以委托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其后果由()。
---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应予以()。
---废止下列属于我国行政法渊源的有()。
---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与规章,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下面选项属于行政的特征的是()---行政具有国家意志性,行政具有执行性,行政具有法律性,行政具有国家强制性关于行政法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以行政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在行政法律关系的形成中,行政主体的意志和行为具有单方性,行政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我国地方行政机关包括()。
---一般地方行政机关,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机关,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可以引起公务员法律关系发生的是()。
---选任,委任,聘任,考任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以下选项属于职权行政主体资格取得条件的有()。
---依法成立,拥有法定职权,具有法定的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拥有独立行政经费和必要的办公条件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容包括()。
电大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形考(1-4)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三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20分)试题1警告试题2没收财物试题3:行政拘留试题4:违法行为发生地试题 5 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试题6行政处分试题7:百分之三试题8:两人试题9回避制度试题10 两年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小题,40分)试题11下列情形,应当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的有()。
不选:醉酒的人实施的违法行为试题12下列纠纷,可以请求行政机关进行行政裁决的是()。
不选:婚姻家庭纠纷试题13下列选项,属于行政征用法律特征的是( abcd)。
试题14公民甲因违法赌博,被某市公安局的某区公安分局处以拘留七天的行政处罚,本案例中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正确答案是:公民甲,某区公安分局试题15关于职能分离制度,正确的表述有(abcd )。
试题16关于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不选:当事人应当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试题17关于行政处罚,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 )。
试题18目前我国行政征收体制主要由(abcd )等制度组成。
试题19行政公开制度主要包括(abcd )。
试题 20通常,以下种类的信息属于信息公开的例外()。
不选:法律文件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四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20分)试题 1 不予征税试题 2 国防行为试题 3 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试题 4 : 地域试题 5 国家不承担行政赔偿责任试题 6 三人以上的单数试题7 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试题8 行政复议决定试题9 规章试题10 某国家机关一处长对被撤销职务不服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小题,40分)试题12下列关于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正确的是()。
不选: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试题13下列属于行政赔偿方式的是(abc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
2014年电大行政管理班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五次考核
测验题
学习完文字教材第四编和第五编内容以及电大在线课程端上的相关资源后进行测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10题,共30分)
1.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B.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C.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资格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D.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答案:D
2.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
A.行政复议判决B.行政复议决定
C.行政复议裁定 D .行政复议仲裁
答案:B
3.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
A.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
B.不得收取超额费用
C.不得向赔偿请求人收取任何费用
D.无相关法律规定
答案:C
4.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
A.1年 B.2年
C.6个月 D.3个月
答案:B
5. 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行政诉讼,其管辖人民法院是( )。
A.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B.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C.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D.协商确定管辖法院
答案:A
6.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案件的管辖一般由()。
A. 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B. 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C. 原告或者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D. 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答案:D
7. 《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4项规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
A.变更 B.撤销
C.发回重审 D.继续履行
答案:A
8. 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规章
答案:D
9. 李某是县办公室的安全保卫干部,被借调到县公安局,在借调的一次执行任务中,违法剥夺某人的人身自由。
在这里,()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A.县办公室 B.县公安局
C.县人民政府 D.县人事部门
答案:B
10. 张某和李某是邻居。
在一起行政案件的执行中,人民法院执行人员将案外人李某的一间房屋当作被执行人张某的房屋强行拆毁。
李某提出赔偿请求,该损失应由谁赔偿?()
A.由张某负责赔偿
B.由人民法院执行人员负责赔偿
C.由人民法院负责赔偿
D.属于意外事件,由李某自己承担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10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共50分)
1.下列属于行政救济特征的是()。
A.行政救济以行政相对方的请求为前提
B.行政救济以行政争议为基础
C.行政救济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D.行政救济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行政主体的合法权益
答案:ABC
2.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选项属于复议机构的职责的是()。
A.向有关组织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
B.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拟定行政复议决定C.对行政机关违反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为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提出处理建议
D.办理因不服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应诉事项
答案:ABCD
3. 行政赔偿的方式有( )。
A.返还财产
B.恢复名誉
C.恢复原状
D.支付赔偿金
答案:ABCD
4. 国家不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有()。
A.国家行为
B.行政立法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D.具体行政行为
答案:ABC
5.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对哪些行政案件拥有一审管辖权()?
A.确认发明专利权案件
B.海关处理的案件
C.对国务院各部门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D.对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答案:ABCD
6.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行政诉讼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A. 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B. 有明确的被告
C.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D.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答案:ABCD
7. 《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是()。
A.法律
B.行政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法规
答案:ACD
8. 行政诉讼中,原则上不停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根据法律规定,可以暂停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情形是( )。
A. 原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 人民法院根据原告的申请或依据职权,裁定停止执行的
C. 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停止执行的
D. 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答案:BCD
9.行政诉讼当事人包括()。
A.原告 B.被告
C.代理人 D.第三人
答案:ABD
10. 国家机关行使追偿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已经向受损失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支付了赔偿金、返还了财产或恢复了原状
B. 赔偿义务机关已经向受损失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支付了赔偿金、返还了财产或恢复了原状
C.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提出行政赔偿的请求
D.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及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对加害行为有故意或重大过失
答案:BD
三、判断正误题(每小题2分,10题,共20分)
1. 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的办法。
()
答案:(√)
2. 国家赔偿仅指金钱赔偿。
()
答案:(×)
3.视听资料不能作为行政诉讼的证据。
()
答案:(×)
4.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有不同的称谓。
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为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
答案:(√)
5.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起,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答案:(√)
6.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
()
答案:(√)
7. 行政诉讼案件的起诉应以书面方式,即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
答案:(√)
8.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14日内立案,并通知原告。
()
答案:(×)
9.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将法律、法规具体运用于各种行政案件,从而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专门活动。
()
答案:(√)
10. 超越职权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虽然在其权限范围内,但背离了做好人力资源,企业无忧
法律、法规的目的和宗旨。
()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