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合萃取法处理对羟基苯甲腈废水
对羟基苯甲醛生产过程中废水的处理研究

1 前 言
对 羟 基 苯 甲醛 是 一 种重 要 的合 成 医药 、 料 、 晶 材料 的 中 间体 , 香 液 以其 为原 料 可 以生 产一 系列
医药 、 药 和香 料 及更 高层 次 的精 细 化工 产 品…。 农 在 其 现有 众 多 的生 产方 法 中 。 对 甲酚 为 原料 , 用微 正 压 催 化 氧 化 法进 行 生产 具 有 步 骤 少 、 用 采
收率 高 , 品纯度 高 , 料 易 得 等优 点 , 个很 有 前 途 的发展 方 向[。但 这种 工 艺 每 生产 1 对 羟基 产 原 是 t
苯 甲醛 就会 产生 2  ̄ 3 废 碱水 [ 需 投 人 大量 的排 污 费用 。 0 0t ,
结 合 兰州 某 精 细化 工 厂 对 甲酚 氧 化 法 生产 对 羟 基 苯 甲醛 的生 产工 艺 [ 笔 者 研究 发 现 该废 碱 4 . , 水 中含 有 一 定 量未 反应 的原 料 对 甲酚 和 产 品对 羟 基 苯 甲醛 的钠 盐 , 过 酸化 等 处 理 可 以回 收 其 中 经 的对 甲酚和 对 羟基 苯 甲醛 , 同时能 够 降低 废水 的 C D值 。处 理后 的废水 再 经过 进一 步 处理 过程 , O 预 期可 以达 到企业 排 放标 准 。这 一 过程 的实现将 大大 降低 企业 的排污 费用 , 至 能够盈 利 。 甚
量取 一 定量 的废碱 液 , 过改 变 酸用 量 、 浓度 等 因素 , 察 最佳 的酸化 条件 。 通 酸 考
2 2 2 萃 取 ..
对磷酸三丁酯添加不同的稀释剂 , 考察萃取效果 , 确定萃取剂的组成 ; 改变油水 比等条 件确定
萃 取 的 最佳 条 件 ; 改变 氢 氧化 钠溶 液 浓度 、 水 比 、 碱 水洗 等 条件 , 察 最佳 的 反萃 条件 。 考
络合废水

络合废水、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处理工艺分析发布时间:2010-11-09 点击:174安徽赛科环保水处理药剂为广大广大用户介绍各种污水处理工艺。
对于络合废水、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处理一直没有单独的细说。
从络合废水、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处理各自的废水特点。
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对应的处理工艺。
络合废水蚀板、化学沉铜等工序排放的废水中含有铜离子和络合剂如NH4OH、EDTA和酒石酸钾等。
络合废水中铜离子和络合剂形成一种比稳定的络合物,是比较难处理的线路板废水中的一种。
有的线路板企业主要将其回收处理,将铜转化为CuSO4、CuO、Cu、硫酸铵或氯化铵等,有的企业将其排放至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对络合废水(EDTA、氨碱铜)的处理首先应考虑破坏络合作用,能够使铜离子游离出来。
目前在实际运行中,采用多种方法破络,现归纳如下方法一:调PH值破络(调废水PH至酸性2左右破络);方法二:氧化剂氧化还原破络(铁屑反应、NaClO);方法三:离子交换-电解法破络法破络;方法四:化学药剂置换破络(Na2S、FeCl3、专用特殊药剂等);以上四种方法中,方法一加酸液(HCl、H2SO4)调络合废水PH值至2-3,Cu2+从络合物中游离出来,破铬效果良好。
但因含络废水原水多呈碱性,调至酸性PH为2-3时消耗大量的酸液,破络后还需再调至碱性PH在8-9左右沉淀铜,又消耗大量的碱液,处理费用较高,因此运用不广泛。
其工艺为:方法二氧化还原破络常用铁屑—聚铁法,在酸性条件下PH=3,铁屑Fe和二价铁离子Fe2+还原,反应约20-30min,Fe2+将Cu2+EDTA络合物中的Cu2+还原成Cu+,因Cu+在碱性条件下不易与EDTA结合,故在碱性条件下,生成Cu2O,与Fe(OH)2、Cu (OH)2共沉。
因铁屑——聚铁法破络的铁屑反应器易结垢成团,影响设备的正常运作,且铁屑更新劳动强度大,妨碍了此种方法的应用。
采用次氯酸钠破络是含氰废水在破氰时发生的副反应,对破络有一定的作用。
污水处理之含氰废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之含氰废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向来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其中,含氰废水的处理更是备受关注。
含氰废水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废水,其含有氰化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如何高效处理含氰废水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含氰废水处理技术。
一、物理处理技术1.1 膜分离技术: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1.2 吸附技术: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氰化物,如活性炭、树脂等,将氰化物从水中去除。
1.3 沉淀技术:通过添加沉淀剂,将废水中的氰化物沉淀下来,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二、化学处理技术2.1 氧化还原法:利用氧化剂氧化氰化物,将其转化为无毒的化合物,如氰酸盐。
2.2 碱性氧化法:在碱性条件下,将氰化物氧化为氰酸盐,再通过中和等步骤将其处理。
2.3 光催化降解法:利用光催化剂催化氰化物的降解,将其分解为无毒的物质。
三、生物处理技术3.1 生物滤池法:利用微生物对氰化物进行降解,将其转化为无毒的物质。
3.2 植物吸收法:利用植物对氰化物的吸收能力,将其从废水中富集到植物体内,实现净化目的。
3.3 微生物降解法:利用特定微生物对氰化物进行降解,将其转化为无毒的物质。
四、综合处理技术4.1 聚合物复合材料法:利用聚合物复合材料对氰化物进行吸附和分解,实现废水的净化。
4.2 聚电解法:通过聚电解技术将氰化物分解为无毒物质,同时实现水的电解和净化。
4.3 超滤技术:通过超滤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分离出来,实现废水的净化。
五、后处理技术5.1 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对废水中残留的氰化物进行吸附,进一步提高水质。
5.2 离子交换法: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去除,达到更高的净化效果。
5.3 膜生物反应器法:将生物降解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含氰废水的高效处理。
综上所述,含氰废水处理技术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处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应用络合沉淀_化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含氰农药废水

子浓度降至 10 mg /L 以下 。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 ,确定 H2 O2 催化氧化的最
2. 2 H2 O2 催化氧化实验
佳曝气时间为 3 h, 3% H2 O2 的投加量为 24 mL /L。
393
(pH 5~6, FeSO4 加入量为理论化学计量的 1. 3倍 )
图 2 曝气时间对 CN - 与 COD 去除率的影响 Fig. 2 Effect of aeration time on removal rates of CN - and COD
(pH 5~6, 3% H2O2 加入量 24 mL /L ) 图 4 反应时间对 CN - 与 COD 去除率的影响
废水化学需氧量 ( COD )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 法 ( GB1191421989) ,氰化物的测定采用硝酸盐滴定 法 ( GB748621987) 。 1. 2 实验过程 1. 2. 1 废水水质
实验用废水水质为 : pH > 13, COD 32 000 mg/L , CN - 15 200 mg /L ,色度 5 000倍 。其中的有机物主
及动力消耗 , 确定络合沉淀法的最佳曝气时间为 氧化效果最好 。当双氧水投加量继续增大后 , COD
3 h, FeSO4 的投加量为理论化学计量值的 113 倍 。 去除率反而有所下降 。这是由于 H2 O2 能和 ·OH
此时 ,滤液的 COD 值降至 1 500 mg /L 左右 , CN - 离 反应 ,如果 H2 O2 投加量过高 ,反而降低氧化效率 。
基金项目 :“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2006BAC02A15 ) ;江苏 省省级环保科技项目 (2007021)
收稿日期 : 2008 - 03 - 13; 修订日期 : 2008 - 03 - 22 作者简介 :陆雪梅 (1971~) ,女 ,讲师 ,主要从事水污染防治与资源
对羟基苯甘氨酸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

对羟基苯甘氨酸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羟基苯甘氨酸是目前世界上治疗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这些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不仅会造成水质污染,还会引发环境问题和人类健康风险。
因此,如何对羟基苯甘氨酸生产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二、研究意义针对羟基苯甘氨酸生产废水,开展处理技术研究,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品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和废水处理成本。
同时,探索更加高效和低成本的羟基苯甘氨酸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对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三、研究内容1.羟基苯甘氨酸生产废水的特性和成分分析。
2.系统梳理羟基苯甘氨酸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并综合比较各种处理工艺的优缺点,确定适用于羟基苯甘氨酸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
3.通过对处理工艺的实验室模拟和大规模试验,验证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和效益,并对处理工艺进行优化。
四、研究方法1.羟基苯甘氨酸生产废水的特性和成分分析采用物理化学分析方法。
2.对羟基苯甘氨酸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选取,采用综合评价法和实验研究法。
3.处理工艺优化采用试验室模拟和大规模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五、预期成果和意义1.明确羟基苯甘氨酸生产废水的成分特性,为后续处理提供基础数据。
2.经系统分析,确定一种适用于羟基苯甘氨酸生产废水处理的工艺。
3.经过实验室模拟和大规模试验,对处理工艺进行验证和优化。
4.开发出一种高效、低成本、环保的羟基苯甘氨酸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传统工艺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Fenton试剂降解农药废水中间羟基苯甲酸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Fenton试剂降解农药废水中间羟基苯甲酸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Fenton试剂降解农药废水中间羟基苯甲酸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苯甲酸类化合物是一类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常存在于化工、食品和医药工业的废水中,因其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而难于以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
间羟基苯甲酸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目前国内主要用它来合成氟磺胺草醚除草剂,同时也是医药染料的重要原料。
如果处理不当,间羟基苯甲酸可对水体和大气造成污染,pH 降到5以下时会给动植物造成严重危害。
国内外学者对于去除废水中的间羟基苯甲酸做过一些研究,目前研究较多的是采用树脂吸附或利用微生物代谢去除污染物,但利用强氧化剂氧化间羟基苯甲酸的研究相对较少[1-2]。
鉴于此,笔者采用Fenton试剂作为氧化剂,对除草剂类农药废水中的间羟基苯甲酸进行了去除效果和动力学及热力学研究,以期为将来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试剂。
间羟基苯甲酸(纯度99%);FeSO4·7H2O(分析纯,天津光复化学试剂厂);30%H2O2(优级纯,天津光复化学试剂厂)。
1.1.2 仪器。
恒温水浴振荡器(SHAB,江苏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分析天平(FA1004,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液相色谱仪(1525,Waters公司)、GCMS(GC2014,日本岛津公司)、去离水制水机(Aquelix5,密理博中国有限公司)、pH仪(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针筒式0.45 μm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器(天津津腾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广口螺纹瓶(Agilent科技公司)。
1.2 方法配制浓度为100 mg/L的间羟基苯甲酸溶液,取100 ml加入到250 ml锥形瓶中,以0.5 mol/L H2SO4和NaOH溶液调节pH为试验预定值后,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FeSO4·7H2O,以定量的H2O2加入为试验开始,在摇床中反应1 h。
试验过程中定时取样,以强碱溶液调节样品pH为10终止反应,静止后采用HPLC进行检测。
农药废水处理新技术-g

农药废水处理新技术发布时间:2012-8-9 16:00:5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简介农药品种繁多,农药废水水质复杂,其主要特点是:①污染物浓度较高,COD(化学需氧量)可达每升数万毫克。
②毒性大,废水中除含有农药和中间体外,还含有酚、砷、汞等有毒物质,以及许多生物难以降解的物质。
③有恶臭,对人的呼吸道和粘膜有刺激性。
④水质、水量不稳定。
因此,农药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
农药废水处理的目的,是降低农药生产废水中污染物浓度,提高回收利用率,力求达到无害化,不过处理技术尚不完善。
1、几种主要的农药废水处理方法1. 1 光催化法锐钛型的TiO2 ,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能产生氧化性极强的羟基自由基,能够氧化降解有机物,使其转化为CO2、H2O,以及无机物。
降解速度快,无二次污染,为降解处理农药废水提供了新思路。
对于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目前关注的问题,一方面是降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降解过程的转化问题。
对纳米TiO2 的固载化和反应分离一体化,成为光催化领域中,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
另一方面,是提高制备催化剂催化效率的问题。
陈士夫等,在玻璃纤维、玻璃珠、玻璃片上,负载TiO2薄膜光催化剂,并用于有机磷农药的降解,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梁喜珍,通过研究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磷农药乐果废水的影响因素,获得了适宜的工艺条件。
潘健民,通过对纳米TiO2及其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有机磷农药进行的研究,分析了在不同催化剂、不同浓度AgNO3浸渍、不同实验装置条件下的光催化降解效果,说明TiO2表面担载微量的Ag后,不仅能提高纳米TiO2催化活性,而且有较好的絮凝作用,使TiO2与处理后的水易分离,后处理更方便。
葛湘锋,研究发现,光催化降解,在一定条件下,符合零级动力学反应模式,而且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物起始浓度,也呈线形关系,当反应物浓度增长过快,达到一定值时,其反应速率常数,明显下降,反应物浓度过高时,则降解反应不再符合零级反应。
对羟基苯甲酸工艺废水中的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酸的回收处理方法[发明专利]
![对羟基苯甲酸工艺废水中的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酸的回收处理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2d3eaae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e.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11]公开号CN 101239904A[43]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21]申请号200810019660.9[22]申请日2008.03.11[21]申请号200810019660.9[71]申请人南京师范大学地址210046江苏省南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1号[72]发明人彭盘英 王玉萍 崔世海 诸葛蓉[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代理人栗仲平[51]Int.CI.C07C 65/03 (2006.01)C07C 51/48 (2006.01)C07C 39/04 (2006.01)C07C 37/72 (2006.01)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1 页 附图 1 页[54]发明名称对羟基苯甲酸工艺废水中的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酸的回收处理方法[57]摘要对羟基苯甲酸工艺废水中的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酸的回收处理方法,步骤是:用萃取剂对对羟基苯甲酸工艺废水进行萃取,同时回收其中的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酸;所述的萃取剂是:三辛胺、磷酸三丁脂、二甲苯或正辛醇,或其中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萃取液用碱性物质溶液进行反萃取,所述的碱性物质选自: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或氢氧化氨;反萃液返回生产工艺进行羧化反应。
优化方案是二级逆流萃取:一级萃取后的再生萃取剂,再对一级萃取的萃余水相进行二级萃取;二级萃取液返回一级萃取步骤,再对原废水进行一级萃取。
本发明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废水中对羟基苯甲酸和苯酚的回收率均接近100%、COD去除率达到98.9%。
200810019660.9权 利 要 求 书第1/2页 1、一种对羟基苯甲酸工艺废水中的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酸的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用萃取剂对对羟基苯甲酸工艺废水进行萃取,同时回收其中的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酸;所述的萃取剂是:三辛胺、磷酸三丁脂、二甲苯或正辛醇,或其中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萃取液用碱性物质溶液进行反萃取,所述的碱性物质选自: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或氢氧化氨;反萃液返回生产工艺进行羧化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络合萃取法处理对羟基苯甲腈废水
【摘要】本文采用络合萃取法回收对羟基苯甲腈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酸。
研究了萃取剂种类、浓度、油水比、废水的pH值、混合时间以及KOH浓度对反萃取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以体积浓度为25﹪的三辛胺和二甲苯作为萃取剂,O/W为0.4,废水的pH为1.20~1.30,混合时间为3min,苯酚、对羟基苯甲酸萃取率均达到99%,两种物质的回收率都达到99%以上。
【关键词】络合萃取苯酚对羟基苯甲酸萃取率
0引言
对羟基苯甲腈是合成杀螟腈、苯腈膦、溴苯腈等农药的重要中间体,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工业上多采用对羟基苯甲酸路线。
由于对羟基苯甲酸和苯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如何对其进行回收利用成为关注的焦点。
络合萃取法对极性有机物稀溶液的分离具有高效性及选择性,能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工艺简单可行,成本较低。
本文采用络合萃取的方法回收对羟基苯甲腈碱性废水中的苯酚与对羟基苯甲酸,再用KOH溶液进行反萃取,反萃得到的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酸回到生产工艺中。
该处理工艺不仅可以使废水中的原料和产品得到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实验部分
1.1实验试剂及仪器
苯酚、对羟基苯甲酸、三辛胺(以下简称TOA)、二甲苯、正辛醇、磷酸三丁酯(以下简称TBP)、硫酸、氢氧化钾等试剂均为分析纯(AR);废水由某工厂提供。
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
1.2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取30mL碱性废水用硫酸调节pH至一定值,有黄色固体析出,采用抽滤的方法除去固体。
再将滤液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萃取剂,混
合一定时间后静置3h,分离后得到萃取相和萃余水相。
向萃取相中加入一定量的KOH溶液进行反萃取,得到再生萃取剂和反萃液。
再生萃取剂可以循环使用,反萃液去回收工艺。
由于萃余水相中含又大量的含氮盐及残留的酚和酸,还未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因此对其进行蒸馏,蒸馏所得无机盐作为固体废弃物回收,蒸馏水去吸收系统再次吸收废气。
萃取效率用E表示,E=(C 0V 0-C tV t)/ C 0V 0(式中C 0为酸化处理后
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V 0为酸化处理后废水的体积,C t为萃取处理后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V t为萃取处理后废水的体积)。
1.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条件
水相中的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酸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色谱条件为:Krornasi1-C18柱(I.D. 4.6 mm×150 mm);流动相:甲醇:水=1:1;流速:0.6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0nm;进样量:10μL。
2结果与讨论
2.1络合萃取剂的选择
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酸都属于Lewis酸,选用有Lewis碱性官能团的络合剂比较合适。
本实验选用TOA+二甲苯,TBP +二甲苯,正辛醇,二甲苯作为萃取剂。
取油水比(O/W)0.4,混合时间3min,静置分层,结果见表1。
数据表明:对羟基苯甲腈废水用TOA和二甲苯处理后,萃余水相中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酸的浓度相对较低。
因为TOA能和苯酚、对羟基苯甲酸上的活性官能团形成缔合氢键,将绝大部分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酸转移至有机相中,萃取率相对较高。
而且TOA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溶剂损失小。
因此本实验选用TOA和二甲苯组成的体系作为萃取剂。
2.2络合剂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用TOA作为络合剂,二甲苯作为稀释剂,考察不同络合剂浓度对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酸萃取效率的影响。
实验中O/W为0.4,混合3min,其他条件同实验1.2,结果如图1所示。
当TOA的体积浓度在10﹪~20﹪时,萃取率相对较低;当TOA的体积浓度在25﹪~30﹪时,萃取率相对较高。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当络合剂浓度在10﹪~25﹪时,萃取分层速度快,分层界面清晰;当浓度达到30﹪时,由于其粘度增加导致流动性差,分层效果不好。
在选择络合剂浓度时,从萃取率和分层效果两个方面考虑,选择适宜络合剂浓度为25﹪。
2.3油水比对萃取率的影响
用体积浓度为25﹪的TOA和二甲苯作为萃取剂,采用不同的油水比,混合3min,静置分层,结果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当油水小于0.3时由于萃取剂中TOA的含量不足,不能与酸化废水中的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酸完全反应,萃取率低;当油水比达到0.4时,接近完全萃取。
故本实验选用油水比0.4较适宜。
2.4废水的pH值对萃取率的影响
将废水的pH分别调至一定值后,用体积浓度为25﹪的TOA和二甲苯作为萃取剂,油水比为0.4,混合3min,结果如图3所示。
随着pH值上升两种有机物的萃取率都会下降,对羟基苯甲酸下降更快。
由于对羟基苯甲酸的pKa较小,
当pH值略有上升则以分子形式存在的对羟基苯甲酸会减少,而TOA只能与分子形式的羟基苯甲酸发生缔合形成氢键,因此萃取率明显下降。
而苯酚的pKa 比较大,随着pH值上升大部分苯酚仍以分子形态存在,萃取率略有下降,但仍在95﹪左右。
因此废水pH调节至1.20~1.30左右最佳。
2.5混合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用体积浓度为25﹪的TOA和二甲苯作为萃取剂,油水比为0.4,考察不同混合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结果见表2。
可以看出,混合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不大。
萃取过程是有机物在油水两相中的传质过程,络合反应也可以看作是酸碱中和反应,反应速率较快。
实验证明混合时间在1-5min内两种有机物的萃取率都在99%以上。
2.6 KOH浓度对反萃率的影响
实验方法用不同浓度,体积都为5mL的KOH进行反萃。
测得反萃液的浓度如图4。
当KOH浓度在5﹪~15﹪之间时,由于KOH总量不够,反萃率不高。
当KOH浓度在20﹪~25﹪之间时有机相中的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酸基本都能转移至反萃液中,反萃率都在99%以上。
因此实验采用5mL浓度20﹪的KOH进行反萃。
3 结论
1.络合萃取的合适工艺条件为:以体积浓度为25﹪的三辛胺和二甲苯作为萃取剂,废水的pH调至1.20~1.30左右,O/W为0.4,混合时间为3min进行萃取。
苯酚、对羟基苯甲酸的萃取效率均达到99%。
2.用5mL质量浓度为20﹪KOH进行反萃,苯酚、对羟基苯甲酸的回收率都
达到99%以上。
参考文献:
[1]孟艳秋,聂英龙,仇兴华.对羟基苯甲腈合成的研究.精细石油化工,1998,9(5):40-41.
[2]张瑾,戴猷元.有机废水的萃取处理技术.现代化工,2001,21(7):49-52.
[3]杨义燕,赵洪,戴猷元.三辛胺对梭酸的络合萃取.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5(3):86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