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和象征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语文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小学五年级语文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和比喻修辞手法有相似之处:比喻要求喻体和被喻事物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一样,象征也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

不同:比喻属于修辞范围,它可比喻抽象的事物,也可比喻具体的事物;而象征则属于艺术手法,它与构思相关,属写作构思技巧,而不只是语言加工问题。

象征一般都用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也就是说,它是通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意,让读者自己去意会,从而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

这是一种隐晦、含蓄而又能使读者产生体会愉悦的美感的技巧。

(例如,龙象征皇上最高权力,凤凰象征皇上的德行,麒麟是长治久安的象征,猿声是旅人离分时的伤感的表现,鹤是永生的化身,蝙蝠跟西方相反,则代表着幸福,鸳鸯是爱情的象征,大雁给分离的情人带来消息,梧桐常在描写秋天的诗中出现,杨柳表示别离,兰花是纯洁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标志,“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等等。

)“象征”的修辞意义与比喻相近,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另外,象征是针对全篇而言,而比喻是针对某一句而言,目的只是为了是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属于修辞手法。

象征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是就文章构思方面来说的,,它可以拓深拓宽文章的主题、内涵,丰富文章的意蕴,所以它甚至可以用来贯穿全篇文章,当然也可以作为文章的一部分来使用;而比喻作为语言修辞格的一种形式,是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使文章更艺术化的一种手段,一般一个比喻不会贯穿全文的。

一、两者的表现不同:象征的象征体与本体之间要求“神似”,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则要求“形似”二、两者介绍的对象不同:象征是以物示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让读者去理解。

比喻是以物比物,比喻的对象一般是让人看的见、听得见或摸得着的一种具体事(现代文中的象征手法: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

比喻和象征的用法辨析

比喻和象征的用法辨析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比喻和象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比喻侧重于本体和喻体所代表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这种相似是直接的、可观的。

而象征侧重于象征客体和象征意义之间的相关联系,它们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相似点,而且这种相关联系是靠联想去寻找的。

如,鸽子象征和平,“鸽子”与“和平”不存在相似点。

2、各自的作用不同。

比喻是一种形象化手法,即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陌生为熟悉,化平俗为生动。

如:失掉光辉的太阳,飘浮在雾海之上,恰似一个落入水中的铜镜。

“失掉光辉的太阳”是个什么样子?这是比较抽象的,但“铜镜”就具体形象得多了,人们通过这个形象就很容易感知到“鬼魂光辉的太阳”的形状和色彩。

而象征却恰恰相反,它是一种含蓄化手法,即把具体而形象的事物含蓄化,使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含义。

如上文的“红白的花”是具体而常见的,但其蕴含的意义是丰富而深刻的。

只有在《药》这篇作品所创设的典型环境中才具有这样的特殊含义。

3、稳定性不同这里所说的稳定性是说比喻的意义较为狭窄和固定,而象征的意义却要宽广和深沉得多,具有含义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

这是比喻和象征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区别。

如“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所具有的意义是固定的,即它象“播种机”一样具有“撒播”的特点,不过现实意义上的“播种机”撒播的是植物的种子,而“长征”撒播的是“革命思想”这样的“种子”。

此外很难有其它的解释。

但象征就不同,象征客体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可以因人而有不同的寓意,而且也可以因人而有不同的解释。

如: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这两首词都是以“梅”为象征客体来表达思想感情的。

象征与比喻的区别

象征与比喻的区别

象征与比喻的区别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象征: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

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可分为隐寓性象征和暗示性象征两种《药》结尾写革命者夏瑜坟上的花圈,是一种象征的表现方法,它一方面象征了革命者是杀不尽的,必将后继有人;另一方面也表明革命的前景光明和充满希望。

构成比喻内容上有三个要素: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

在辞格上分为三个类型:明喻、暗喻(又称隐喻)和借喻。

比喻中,本体、喻体有主、次之分,喻体只是一种增强形象性的手段。

比喻,在本质上,属于同义表达形式的选用这一修辞范畴。

凡属于比喻这一修辞格的句子都可以通过句式的变换转化成平实陈述的句子。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象征的出发点是为了表现本体。

象征必须通过客体来实现,所以出现客体(象征体)。

象征绝不出现本体比喻的出发点是为了表现本体。

比喻必须通过客体来实现,所以出现客体(喻体)。

1、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比喻侧重于本体和喻体所代表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这种相似是直接的、可观的。

而象征侧重于象征客体和象征意义之间的相关联系,它们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相似点,而且这种相关联系是靠联想去寻找的。

鸽子象征和平。

“鸽子”与“和平”也不存在相似点。

2、各自的作用不同。

比喻是一种形象化手法,即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陌生为熟悉,化平俗为生动。

而象征却恰恰相反,它是一种含蓄化手法,即把具体而形象的事物含蓄化,使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含义。

如何区分象征和比喻

如何区分象征和比喻

如何区分象征和比喻象征和比喻有不少类同之处,它们都由比喻与被比喻,象征与被象征的事物或道理两者所构成,往往都用具体的事物,使人产生形象的感觉、鲜明的印象,从而对所接受的事物或道理感到更亲切、更深刻。

它们的不同在于:(一)象征时文章的写作方法,而比喻则是用词造句的一种修辞方法。

(二)象征一般是约定俗成的。

例如:火炬象征光明,又可以象征意志和情绪的热烈、高涨与坚定。

红色象征革命,又可象征喜庆。

这些都为大家所公认。

只有在写作上运用象征手法,才由作者特殊选定。

如高尔基用海燕的形象来象征战斗的无产阶级;茅盾选用白杨树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众。

而比喻,一般都是特定的,由说话或者写文章的人所特定使用的。

(三)比喻不分地域,也很少有什么民族特色;而象征则往往带有民族特色和地区色彩。

例如,中国人用红色象征喜庆,而有的国家却以白色象征喜庆。

(四)象征一定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示抽象的意念和思想感情,而绝大多数的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两者都是事物,只不过常见和不常见或者更加具体形象罢了。

(五)被象征的意念或思想感情往往是不容易简单说明或不便说明,如高尔基的《海燕》以及鲁迅《药》的结尾中关于花环的描写,用的都是曲笔。

而比喻则是为了让别人更加直截了当地理解作者所说明的事物或道理。

(六)象征较比喻含意更为丰富深广。

例如,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之一的梁祝故事,写的是一个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故事结尾的“化蝶”,一对色彩美丽的蝴蝶在天空中翩跹飞舞,它不仅象征了梁祝的纯洁、高尚、生死不渝的爱情,而且更象征了在封建礼教的迫害下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婚姻自主的愿望,因而它能深深打动人心,激起读者和观众美丽的遐想,它的作用就不是一个比喻所能概括、代替得了的。

【相关链接】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谈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谈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河南洛阳李永葆比喻和象征是两种常用的修辞方式,在文学作品(特别是古典诗歌)的阅读和鉴赏中运用相当普遍。

但由于两者在形式上极为相似而容易引起混淆,从而造成误判和误用。

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区分。

比喻和象征的共同点:一、都是用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

比喻如:①远远的街灯亮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用“明星”来说明“街灯”。

)②人不可以无耻,因为无耻是魔鬼的钓饵。

(用“钓饵”来说明“无耻”。

)③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用“燕雀”、“鸿鹄”分别说明“佣者”与“陈涉”。

)象征如:④我看得见那枣红色的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的脸。

(用“百合花”来说明“纯洁与感情”。

)⑤世上的一切事物,只是百千万面大大小小的镜子,……没有蒲公英,显不出雏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

而且不能因为大家都爱雏菊,世上便消灭了蒲公英。

(用对待“蒲公英”和“雏菊”的态度来说明作者的“博爱”思想。

)⑥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了一惊;――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用“红白的花”说明革命的前景和希望,人们对革命者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二、都由三部分组成且都可省减。

比喻由本体(被比喻对象)、喻体(做比喻的事物)、喻词(联系词语)三部分组成。

如上文例①“街灯”是本体,“明星”是喻体,“好像”是喻词。

象征由象征客体(即具体事物,如上文的“百合花”、“蒲公英”、“雏菊”、“红白的花”。

)、象征本体(即象征意义,也就是表达者的主观意识。

如上文例④的“纯洁与感情”。

)和象征词(表明相关联系的词语,如④的“象征”。

)等三部分组成。

但比喻和象征都可以省减。

比喻可以省减除了喻体之外的其它部分,如上例③。

象征也可以省减除了象征客体之外的其它部分。

如上例的⑤⑥。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比喻侧重于本体和喻体所代表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这种相似是直接的、可观的。

如:①的“街灯”和“明星”,②的“无耻”和“钓饵”等。

比喻、象征

比喻、象征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相似:比喻,喻体和被喻事物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的特点,象征,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

不同:比喻属于修辞范围,它可比喻抽象的事物,也可比喻具体的事物;而象征则属于艺术手法,它与构思相关,属写作构思技巧,而不只是语言加工问题。

象征一般都用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

是一种隐晦、含蓄而又能使读者产生体会愉悦的美感的技巧。

例如,龙象征皇上最高权力,凤凰象征皇上的德行,麒麟是长治久安的象征,猿声是旅人离分时的伤感的表现,鹤是永生的化身,鸳鸯是爱情的象征,大雁给分离的情人带来消息,梧桐常在描写秋天的诗中出现,杨柳表示别离,兰花是纯洁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标志,“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等等。

“象征”的修辞意义与比喻相近,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另外,象征是针对全篇而言,而比喻是针对某一句而言,目的只是为了是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属于修辞手法。

象征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是就文章构思方面来说的,它可以拓深拓宽文章的主题、内涵,丰富文章的意蕴,所以它甚至可以用来贯穿全篇文章,当然也可以作为文章的一部分来使用;而比喻作为语言修辞格的一种形式,是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使文章更艺术化的一种手段,一般一个比喻不会贯穿全文的。

一、两者的表现不同:象征的象征体与本体之间要求“神似”,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则要求“形似”二、两者介绍的对象不同:象征是以物示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让读者去理解。

比喻是以物比物,比喻的对象一般是让人看的见、听得见或摸得着的一种具体事(现代文中的象征手法: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具体形象(象征体)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使用象征手法的句子一般都由象征体和本体两部分构成,而且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然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往往依靠联想建立,而且是从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即是想到本体与象征体的相似点或相近点,从而使抽象的思想、意义、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使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赋予文章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与咀嚼回味的余地。

比喻也称打比方,通常是用熟知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陌生或抽象的事物。

使用比喻说明或描写事物,可以使不具体、不生动的事物变得生动鲜明。

写作中通过联想或想象从其他的人、事、物、景中找出与要记叙的人、事、物、景类似的特点“借彼喻此”,可以使读者对文章描写的对象(人、事、物、景)产生完整而清楚的印象。

由此可见,比喻的作用是突出事物的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具体来说,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二是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三是可以把深奥、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比喻的功用也有三个方面:一是帮助说明;二是形容美化;三是起暗示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总结出象征与比喻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象征是一种文艺创作中的表现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格,二者的这一根本性区别已经决定了它们各自的性质和使用范围:象征属于文章学范畴,比喻属于修辞学范畴;象征的使用范围小——只限在“文章”范围内使用,比喻的使用范围大——可在包括“文章”在内的一切语言文字范围内使用。

第二,象征往往以某一具体的事物表现一个相似或相近的抽象事物,如概念、思想和感情等,而且是绝不停留在某一具体事物上,比喻的喻体和本体则往往都是具体的事物。

这里,对于比喻我们就不用再赘言了,单看象征就可以。

杨朔先生的散文《茶花赋》中,红艳艳的“童子面茶花”象征的是伟大祖国欣欣向荣的未来美景,就是用具体的“童子面茶花”象征了抽象的“未来美景”。

比喻象征的区别

比喻象征的区别

比喻象征的区别
比喻与象征是语言表达中常用的手段,但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

一、比喻和象征最重要的区别是,比喻是一种隐喻性的表达,而象征则是一种暗示性的表达。

比喻是一种强调的表达,用某种形象来与另一个物体的特征相提并论,以使用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物体的特点。

当然,它也可以用来传达某种心情或感情,更深刻地把握某种情感状态。

而象征则是一种比较明确的表达,它会用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图案、物品或现象,去暗示某种深层的意义,比如爱情、勇气等等。

二、比喻和象征在精神内涵和表达方式上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比喻更多的取决于比较的内容,表达的方式往往带有贬义的色彩,即使是相同的对象,也可以根据表达者的心境和思考方式,而有着不同的比喻释义。

而象征则更多的依赖于内在含义,仅仅是一种暗示和影射,`是一种可以激发读者情感的表达。

三、比喻和象征还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它们在表达的范围上的差异。

比喻的范围更广泛,特别适合对各种物体和情况进行描述,能够有效地表达观念,而象征的表达范围则较窄,只能用于表达一些有特殊含义、有社会文化价值观的概念,而不适合单纯地对外界物象物品进行描述。

总之,比喻与象征都是文学表达中非常重要的手段,它们在表达力量上以及传达精神内涵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比较起来,比喻更容易打动读者,而象征则更能深刻表达某种文化意义和价值观。

因此,比喻和象征都是我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增强文学表达的表达力,而且能够表达更为深刻的情感,传递更多的文化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比喻和象征的区别象征
相关概念
比喻
本体和喻体(客体) 比喻的出发点 是为了表现本体。 比喻必须通过客体 来实现,所以出现 客体(喻体)。 比喻中借喻不 出现本体。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引申出两个概念: 本体和象征体(客 体) 象征的出发点是 为了表现本体。 象征必须通过 客体来实现,所以 出现客体(象征体 )。 象征绝不出现本体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1)、象征体只能是具体的形象。 象征的本体无论是具体的(比如 “革命先驱者”),还是抽象的 (比如“纯洁”)都对应着具体的 形象(“海燕”“莲花”)。而比 喻只能是具体比喻具体、抽象比喻 抽象。 (2)、用甲事物暗指乙事物。暗 指,乙事物(本体)绝对不出现。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属言语方法, 属语言加工层面, 属修辞手法。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只求神似,不求 形似,形似时蜕变为 比喻。 主观上是为了 使象征体和本体之 间建立普遍的、相 对稳固的联系
属言志方法, 属写作构思层面, 属表现手法。
各自特点
各自功用
1、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比喻侧重于本体和喻体所代表的两 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这种相似是 直接的、可观的。 而象征侧重于象征客体和象征意义 之间的相关联系,它们之间不存在 直接的相似点,而且这种相关联系 是靠联想去寻找的。鸽子象征和平。 “鸽子”与“和平”也不存在相似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用来表述象征的提法如下: 言此意彼、指桑骂槐、 托物寓理、托物寓意、 托物寓情、借此言彼、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象征有四个特质: 象征体只能是特定的具体的形象 (绝不会是抽象的)、手法是暗指、 本体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有使象征 体标志化、符号化的主观意图。 这四个特质完全把它与比喻从根本 上区别开来。
2、各自的作用不同。 比喻是一种形象化手法,即它可以化抽象为具 体,化深奥为浅显,化陌生为熟悉,化平俗为 生动。 而象征却恰恰相反,它是一种含蓄化手法,即 把具体而形象的事物含蓄化,使其具有丰富而 深刻的含义。如上文的“红白的花”是具体而 常见的,但其蕴含的意义是丰富而深刻的。只 有在《药》这篇作品所创设的典型环境中才具 有这样的特殊含义。
华大妈跟了他指头看去,眼光便到
《药》结尾写革命者夏瑜坟上的花圈, 是一种象征的表现方法,它一方面象征 我和闰土已隔了一层厚厚的障壁 了革命者是杀不尽的,必将后继有人; 了。 ——《故乡》 另一方面也表明革命的前景光明和充满 希望。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构成比喻内容上有三个要素:本体 (被比 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语)、喻体 (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在辞格上 分为三个类型:明喻、暗喻(又称隐喻)和借 喻。 比喻中,本体、喻体有主、次之分,喻体 只是一种增强形象性的手段。 比喻,在本质 上,属于同义表达形式的选用这一修辞范畴。 凡属于比喻这一修辞格的句子都可以通过句式 的变换转化成平实陈述的句子。
外在形式
象征
产生原理
比喻
借此寓彼
不愿、不敢、 不能、不宜、不易 、不便直接通过本 体来表达自己的意 图,只好通过象征 这种曲折隐晦的方 式。
借此喻彼
产生原因
为了更通俗、 直观、形象地表达 本体。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象征
产生基础
比喻
只求形似,不 求神似,神似时可 质变为象征。 本体和喻体间 的联系无论主观上 还是客观上都是暂 时的、或然的。
比喻和象征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影射:借此说彼,暗指某人某事。
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 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一种常用的修 辞手法 。
象征: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指 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 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可分 为隐寓性象征和暗示性象征两种。
《故乡》写“一层厚厚的障壁”并非实实在在 了前面的坟,这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 的东西,旨在表明“我”与中年闰土的思想感 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 情的深深隔膜。这里本体事物并未出现,而出 现喻体“障壁”,思想感情上的深深“隔膜” 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了一惊——分 与“厚厚的障壁”的相似之点就是“厚”,就 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是 “隔膜”像“厚障壁”,用喻体代替本体。 ——《药》
象征通过暗示,通过特别的表达来 刺激、诱导人们去联想,从而明白他的 用意。运用象征的人都有一种潜在的心 态,担心人们不明白他的意图,所以在 运用象征时总是意味深长地、尽可能地 远离象征体,抛弃“形似”,无限地接 近本体的特质——神似,让人明显感到 作者正在写的,不是作者所要表达的, 它是别有所指的。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 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 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 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 的感情。 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 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事物特征的突出描 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 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