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2腐乳的制作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
精品高中生物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2腐乳的制作课时训练1

【最新】2019年高中生物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2
腐乳的制作课时训练1
基础夯实
1.下列关于毛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毛霉是一类有细胞壁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
B.毛霉属于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C.毛霉能将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
D.毛霉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
2.下列有关毛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将多糖分解成葡萄糖②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③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④将核酸分解成核苷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根据毛霉在新陈代谢中异化作用的特点,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与其有关的是( )
A.豆腐含水量控制在70%左右
B.控制温度为15~18 ℃
C.用塑料袋罩住时不要太严
D.上述A、B两项
4.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腐乳制作过程中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B.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
C.加盐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D.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以防杂菌污染
5.下列有关腐乳制作中的卤汤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卤汤是决定腐乳类型的关键因素
B.卤汤由酒和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
C.卤汤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并有增加腐乳营养的作用
D.卤汤也有防腐杀菌的作用
6.中国各地生产的腐乳风味不同,多带有浓厚的当地气息。
如四川××县的唐场腐乳以麻辣香酥见长;河南柘城的酥制腐乳则醇香浓厚;桂林腐乳是白腐乳的代表,特点是块小、质地松软、橙黄透明。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影响腐乳风味的因素?( )。
高中生物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2腐乳的制作素材2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生物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2腐乳的制作素材2新人教版选修1课题2 腐乳的制作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腐乳制作的原理腐乳的制作是利用豆腐坯上培养的多种微生物分泌的相关酶的作用,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能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糖分发酵成乙醇和其他醇类及形成有机酸,同时辅料中的酒类和各种香辛料等也共同参与作用,合成复杂的酯类,最后形成腐乳所特有的色、香、味等,品质细腻、柔糯可口。
腐乳的发酵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联想发散大豆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资源,其蛋白质含量达到36%~40%。
经常食用大豆或大豆制品,可有效补充食物中的蛋白质。
同时,大豆中含有约18%的脂肪、还含有硫胺素、尼克酸、维生素A等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知识拓展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由单细胞组成,菌丝呈分枝,常见于土壤、水果、蔬菜、谷物上。
以胞囊孢子和接合孢子繁殖,在传统发酵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将优良的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块上,但要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操作,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在发酵过程中豆腐块相当于毛霉的培养基,在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毛霉能够在豆腐块上快速繁殖。
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这样有利于消化吸收。
二、腐乳制作的实验设计1、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知识拓展腐乳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的发酵食品。
酿制工艺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先制作豆腐坯,再在豆腐坯上长毛霉后,加辅料封闭发酵直至成熟;二是根据各地区消费习惯的不同,使用各种辅料。
使用各种辅料的作用,不仅是调味,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促进发酵和具有食品防腐的功用,例如,在酿制豆腐乳时时常加些花椒,大蒜、辣椒和生姜片等,这些香辛料中含有花椒酰胺、蒜辣素、茴香醚及茴香醛等具有防腐和促进发酵的作用酿造腐乳的主要生产工序是将豆腐进行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
高中生物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2 腐乳的制作素材3 新人教版选修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一览众山小三维目标1.以腐乳为例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说明腐乳的制作原理,设计完成腐乳的制作过程。
2.学会收集、整理和剖析实验资料,定量表述实验结果;理解实验变量的控制,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3.学习实验设计,通过动手实践,培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学法指导学习腐乳制作的原理要先了解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等的消化和吸收的有关知识,对比腐乳和果酒、果醋制作过程,分析三个过程的异同点。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操作提示内容,明确提示的目的。
诱学导入材料一:腐乳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早在公元5世纪的古书中就有“干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的记载。
腐乳通常可分为白、红、青三种:白色腐乳在生产时不加红曲,使其保持本色;腐乳坯加红曲即红腐乳;青色腐乳是指臭腐乳,又称青方,它在腌制过程中加入了苦浆水、盐水,呈豆青色。
腐乳在制作过程中发酵,蛋白酶和附着在菌皮上的微生物慢慢渗入到豆腐坯的内部,逐渐将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各种氨基酸和游离脂肪酸,3个月至半年后,松酥细腻的腐乳就做好了,滋味鲜美可口。
问题:豆腐中的蛋白质、脂肪等为什么能被分解为各种氨基酸和游离脂肪酸?导入:蛋白质、脂肪等能被分解为各种氨基酸和游离脂肪酸需要酶的作用,而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所以一定是附着在菌皮上的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材料二:每100克腐乳蛋白质中含异亮氨酸4.8克、亮氨酸8.8克、赖氨酸7.0克、蛋氨酸0.7克、苯丙氨酸4.6克、苏氨酸2.0克、色氨酸0.6克、缬氨酸5.3克。
此外,腐乳还含有钙和磷等矿物质。
有不少人喜欢吃臭腐乳,臭腐乳中维生素B12的含量很丰富,有的品种每100克可含10毫克维生素B12,而每人每天需要维生素B 12的量为1~3毫克。
经常吃腐乳,不仅可以补充维生素B12,还能预防老年性痴呆。
问题:腐乳营养成分丰富,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导入: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过犹不及,食物也是一样,可以查资料了解过量吃腐乳的危害。
高中生物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2腐乳的制作素材3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生物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2腐乳的制作素材3新人教版选修11、以腐乳为例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说明腐乳的制作原理,设计完成腐乳的制作过程。
2、学会收集、整理和剖析实验资料,定量表述实验结果;理解实验变量的控制,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3、学习实验设计,通过动手实践,培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学法指导学习腐乳制作的原理要先了解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等的消化和吸收的有关知识,对比腐乳和果酒、果醋制作过程,分析三个过程的异同点。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操作提示内容,明确提示的目的。
诱学导入材料一:腐乳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早在公元5世纪的古书中就有“干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的记载。
腐乳通常可分为白、红、青三种:白色腐乳在生产时不加红曲,使其保持本色;腐乳坯加红曲即红腐乳;青色腐乳是指臭腐乳,又称青方,它在腌制过程中加入了苦浆水、盐水,呈豆青色。
腐乳在制作过程中发酵,蛋白酶和附着在菌皮上的微生物慢慢渗入到豆腐坯的内部,逐渐将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各种氨基酸和游离脂肪酸,3个月至半年后,松酥细腻的腐乳就做好了,滋味鲜美可口。
问题:豆腐中的蛋白质、脂肪等为什么能被分解为各种氨基酸和游离脂肪酸?导入:蛋白质、脂肪等能被分解为各种氨基酸和游离脂肪酸需要酶的作用,而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所以一定是附着在菌皮上的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材料二:每100克腐乳蛋白质中含异亮氨酸4、8克、亮氨酸8、8克、赖氨酸7、0克、蛋氨酸0、7克、苯丙氨酸4、6克、苏氨酸2、0克、色氨酸0、6克、缬氨酸5、3克。
此外,腐乳还含有钙和磷等矿物质。
有不少人喜欢吃臭腐乳,臭腐乳中维生素B12的含量很丰富,有的品种每100克可含10毫克维生素B12,而每人每天需要维生素B12的量为1~3毫克。
经常吃腐乳,不仅可以补充维生素B12,还能预防老年性痴呆。
问题:腐乳营养成分丰富,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导入: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过犹不及,食物也是一样,可以查资料了解过量吃腐乳的危害。
高中生物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2 腐乳的制作课后限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

课题2 腐乳的制作(建议用时:30分钟)1.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 )A.无机盐、水、维生素B.氯化钠、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C.小分子的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D.蛋白质、脂肪、氯化钠、水C解析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在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
2.下列关于腐乳发酵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发酵B.发酵过程分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C.发酵过程中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D.发酵过程中毛霉和青霉为互利共生关系D解析毛霉和青霉共同生活在豆腐上,它们之间是竞争关系,而不是互利共生。
3.在腐乳发酵中,具有调味、促进发酵和食品防腐功能的是( )①花椒②大蒜③茴香④桂皮⑤生姜⑥红曲霉素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D解析在配制卤汤时,要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这些香辛料一方面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另一方面也可以防腐杀菌。
为了调配腐乳的颜色,可以加入红曲霉的粉末使腐乳呈现红色,但是不能加红曲霉素。
4.下列有关卤汤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卤汤是决定腐乳类型的关键因素B.卤汤是由酒和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C.卤汤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并有加强腐乳营养的作用D.卤汤也有防腐杀菌作用C解析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前期发酵是相同的,只有后期成熟时因卤汤中香辛料的不同,而形成了腐乳的不同风味,且卤汤中酒的含量应该控制在12%左右;卤汤中的酒和香辛料都有杀菌作用,卤汤有调味作用,但不能增加营养。
5.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加盐主要是为了调节水分,利于毛霉生长B.加料酒主要是为了灭菌,避免腐败变质C.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菌D.实验室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D解析加盐的主要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A项错误;加料酒的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B项错误;制作腐乳主要是利用毛霉,C项错误;实验室制作的腐乳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食用,D项正确。
高中生物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2腐乳的制作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选修1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2 腐乳的制作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关于毛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毛霉是一类有细胞壁但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B.毛霉属于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C.毛霉的菌丝有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D.豆腐上长出的白毛主要是毛霉的直立菌丝【解析】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其菌丝有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之分。
【答案】 A2.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下列不是其作用的是( )A.抑制微生物的生长B.使腐乳具有独特香味C.使腐乳中蛋白质变性D.与有机酸结合形成酯【解析】卤汤中的酒一般为料酒、黄酒、米酒、高粱酒等。
加酒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由于乙醇可与有机酸结合形成酯,酯类可赋予腐乳特殊香味。
【答案】 C3.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有( )A.无机盐、水、维生素B.NaCl、水、蛋白质C.小分子的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D.蛋白质、脂肪、NaCl、水【解析】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
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青霉、酵母菌、曲霉、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发酵过程,其中主要是毛霉。
它们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分别将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
因此,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
【答案】 C4.中国各地生产的腐乳风味不同,多带有浓厚的当地气息。
如四川大邑县的唐场腐乳以麻辣香酥见长;河南拓城的酥制腐乳则醇香浓厚;桂林腐乳是白腐乳的代表,特点是块小、质地松软、橙黄透明。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影响腐乳风味的因素( )A.香辛料的种类B.盐的浓度C.容器的大小D.酒糟的有无【解析】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添加酒糟而使腐乳糟香扑鼻;容器大小不影响腐乳的风味。
【答案】 C5.在制作腐乳时,加卤汤密封腌制过程中,对腐乳风味和质量无影响的因素是( ) A.酒的种类和用量B.周围环境中的湿度C.香辛料的组成和用量D.腌制的温度和时间【解析】制作腐乳时,加卤汤密封腌制过程中周围环境中的湿度不影响腐乳风味和质量。
【2019最新】高中生物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2腐乳的制作优化练习

【2019最新】高中生物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2腐乳的制作优化练习一、选择题1.参与豆腐发酵的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酶类主要有( )A.蛋白酶和淀粉酶B.蛋白酶和脂肪酶C.脂肪酶和淀粉酶D.肽酶和麦芽糖酶解析:毛霉等微生物在参与豆腐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酶主要是蛋白酶和脂肪酶。
答案:B2.下列关于腐乳发酵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腐乳发酵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如毛霉、青霉、曲霉等B.发酵后期需要密封腌制,由此可推知毛霉为厌氧型生物C.发酵过程中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D.发酵过程中毛霉和青霉为竞争关系解析:A正确,腐乳发酵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如毛霉、曲霉、青霉等)参与,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毛霉;B项错误,毛霉为异养需氧型生物,后期发酵利用的是其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酶;C项正确,发酵过程中蛋白质被蛋白酶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D项正确,毛霉和青霉共同生活在豆腐上,它们之间是竞争的关系。
答案:B3.吃腐乳时,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它是由什么形成的( )A.腐乳外层蛋白质凝固形成B.细菌繁殖形成C.人工加配料形成D.霉菌菌丝繁殖于表面而形成解析: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毛霉生长繁殖于豆腐块表面,形成大量的菌丝体,进而形成一层致密的“皮”;它对人体无害,该致密的“皮”可防止腐乳变质。
答案:D4.下列关于腐乳制作中温度控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前期发酵将笼屉的温度控制在15~18 ℃B.发酵过程中温度过低则会导致菌丝生长缓慢C.发酵过程中温度过高菌丝易老化和死亡D.装瓶前,要将腐乳进行高温灭菌避免杂菌污染解析:A项正确,前期发酵要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 ℃,此温度适于毛霉生长;B 项正确,发酵过程中温度过低,则菌丝生长缓慢,不易进入豆腐的深层;C项正确,发酵温度过高,菌丝易老化和死亡,从而影响腐乳的品质;D项错误,腐乳上含有发酵所需的毛霉,不能进行高温灭菌。
答案:D5.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腐乳制作,其实质就是利用发酵技术,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B.腐乳发酵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多为异养真菌C.腐乳制作过程中,不能有细菌参与,因此必须严格灭菌D.家庭自制腐乳时,一般不需单独接种菌种解析:在腐乳制作中除毛霉、根霉、曲霉、青霉等真菌参与发酵外,还有酵母菌等参与反应,但是以毛霉为主;这些微生物多为营腐生生活,属异养型,广泛分布在空气中,因此家庭制作腐乳一般不用严格灭菌和单独接种菌种。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2 腐乳的制作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2 腐乳的制作课题2 腐乳的制作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二)过程与方法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注意实验流程的操作环节;动手实践,体验其中的变化(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对发酵技术的应用;养成细心严谨的科学态度二、课题重点与难点课题重点: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课题难点: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三、课题背景分析课题背景首先介绍了腐乳是一种发酵的大豆食品,其制作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豆腐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经微生物分解为小分子肽、氨基酸和甘油、脂肪酸等,再经加工腌制成为腐乳,其主要生产过程离不开微生物的发酵。
教学时可从学生熟悉的腐乳类型入手,逐步引入制作腐乳需经一定种类微生物的发酵。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腐乳生产厂家进行参观,了解腐乳的制作过程,然后自己动手制作腐乳。
还可以发动学生在课外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腐乳生产的背景知识。
四、基础知识分析与教学学习内容:相关的微生物,如毛霉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
(一)、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二)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在人们的餐桌上的饭菜不但与"香"相联系,而且与"臭"也有牵连:臭豆腐、臭鸡蛋、臭虾酱等等。
这些嗅起来"臭"而吃起来"香"的食品也与发酵有着密切关系。
1、进行新课(阅读"腐乳制作原理",完成基础知识)1.1腐乳的制作原理腐乳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属于真菌,其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
(其新陈代谢类型是:)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质酶等能将豆腐中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产生的脂肪酶能将豆腐中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腐乳的制作 1.发酵菌种(1)主要菌种:毛霉。
(2)形态特征:丝状真菌。
(3)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
2.发酵原理 (1)蛋白质――→蛋白酶 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2)脂肪――→脂肪酶甘油和脂肪酸。
3.腐乳的制作流程 1.腐乳制作的主要菌种是毛霉,其在15~18 ℃生长迅速。
2.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3.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4.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5.加盐既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又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6.卤汤是由酒和香辛料配制而成的,既能防腐杀菌,又能调味。
在12%左右。
1.制作腐乳利用的是哪些生物?提示:毛霉、青霉、曲霉等,其中主要是毛霉。
2.腐乳味道鲜美,试说明“鲜”“香”的原因。
提示: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其中的氨基酸与钠盐作用形成氨基酸钠,故味道鲜美;脂肪酶将豆腐中的脂肪水解成的甘油和脂肪酸则又使其带有脂香气。
[跟随名师·解疑难]1.腐乳制作的具体操作步骤2.发酵机理以大豆为原料制作腐乳的过程主要是豆腐所含的蛋白质发生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
制作腐乳的主要生产工序是将豆腐进行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
(1)前期发酵:①主要变化:毛霉在豆腐(白坯)上的生长。
②条件:发酵温度为15~18 ℃。
③作用:a .使豆腐表面被一层菌膜包住,形成腐乳的“体”。
b .毛霉分泌以蛋白酶为主的各种酶,有利于将豆腐所含有的蛋白质水解为各种氨基酸和小分子的肽。
(2)后期发酵:①实质:酶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如下图。
②结果:通过腌制并加入各种辅料(红曲、酒糟等),使蛋白酶作用缓慢,促进其他生化反应,生成腐乳的香气。
3.用盐腌制的目的(1)调味:适宜的食盐能给腐乳以必要的口味。
(2)防止毛霉继续生长,减少营养成分的消耗。
(3)能够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使毛霉不能生长,而其产生的蛋白酶却仍不断发挥作用。
(4)降低豆腐的含水量,使豆腐块保持良好的形态,不易松散坍塌。
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1)盐的用量⎩⎪⎨⎪⎧ 过高:影响腐乳口味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腐败变质(2)酒的含量⎩⎪⎨⎪⎧ 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会延长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腐败2.防止杂菌污染(1)所用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
(2)装瓶时要迅速小心;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以防止瓶口被污染。
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各种各样的因素,其中包括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严格的消毒过程以及腐乳风味的调制和长期的腌制过程,各种独特风味的腐乳制作使这项传统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1)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有哪些防止杂菌感染的措施?提示:玻璃瓶用沸水消毒;装瓶过程中操作要迅速小心;装瓶后用胶带密封;密封后用酒精灯消灭瓶口杂菌;加盐腌制、卤汤中的酒精和香辛料等均有杀灭杂菌的作用。
(2)发酵温度对腐乳制作有什么影响?提示:温度过低或过高会影响毛霉的生长和酶的作用,从而影响发酵的过程和发酵质量。
(3)发酵时间对腐乳制作有什么影响?提示:时间过短,发酵不充分;时间过长,豆腐会软化不易成形,从而影响腐乳的口味。
[跟随名师·解疑难]1.影响腐乳品质的主要因素(1)菌种和杂菌:菌种是发酵生产的关键,如果菌种退化则表现出生化功能的变化,如水解速率、代谢产物等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品质。
如有杂菌污染则直接影响产品的色、香、味。
(2)水、盐、酒、温度和发酵时间:①水的控制:含水量约70%,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
②盐的控制:盐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浓度过低,腐乳易腐败变质。
③酒的控制: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一般控制在12%左右。
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
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
④温度的控制:温度15~18 ℃,适合毛霉生长。
发酵时间宜控制在6个月左右。
(3)防止杂菌污染:①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
②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
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
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
2.成果分析与评价(1)是否完成腐乳的制作的依据:能够合理地选择实验材料与用具;前期发酵后,豆腐的表面长有菌丝,后期发酵制作基本没有杂菌的污染。
(2)腐乳质量的评价:制作成功的腐乳应色泽基本一致、味道鲜美、咸淡适口、无异味、块形整齐、质地细腻、无杂质。
(3)总结不同因素对腐乳风味和质量的影响:可从盐、酒的用量,发酵的温度,发酵时间的长短,以及香辛料等因素中的某一因素分析,说明其对腐乳风味或质量的影响。
[例1]A.腐乳发酵是多种微生物协同作用的结果B.制作初期,主要是毛霉在发挥作用C.红腐乳散发出的酒香是由毛霉产生的D.现代食品企业是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毛霉生产豆腐乳的[解析] 腐乳发酵过程需要青霉、酵母菌、曲霉、毛霉等多种微生物的共同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腐乳制作的前期发酵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毛霉在豆腐(白坯)上的生长。
红腐乳散发出的酒香应该是由卤汤或酵母菌代谢产生的,毛霉代谢不能产生酒精。
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无菌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质量。
[答案] C归纳拓展传统腐乳制作与现代腐乳生产的区别[例2]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请回答有关问题:(1)请把制作流程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腐乳的原料中有机物含量比较高的是________。
毛霉可利用体内的酶将其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腐乳制作中,加盐的目的是(写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12%左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制作腐乳的原料中蛋白质含量比较高;毛霉可利用体内产生的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在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加盐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在初期也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有调味作用。
卤汤中酒的含量要控制在12%左右,若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腐败变质;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
[答案] (1)加盐腌制(2)蛋白质肽和氨基酸(3)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有调味作用(4)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腐败变质;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随堂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毛霉菌形态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毛霉属于真菌②菌丝分为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③豆腐坯上的白毛主要是它的直立菌丝④时间过长,白毛变灰或黑是其孢子成熟的表现⑤毛霉属于细菌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 D.③⑤解析:选C 从分类上讲,毛霉是典型的真菌,营腐生生活,有分化的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
2.豆腐长出了毛霉之后,下一步要加盐腌制,其中不属于加盐作用的是( )A.调味B.可使豆腐析出水分,豆腐块变硬C.促进毛霉的继续生长D.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解析:选C 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的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
同时,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3.下列关于腐乳酿制的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腐乳酿制,其实质就是利用发酵技术,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B.腐乳发酵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多为异养真菌C.腐乳酿制过程中,不能有细菌参与,因此必须严格灭菌D.家庭自酿腐乳时,一般不需单独接种菌种解析:选C 在腐乳制作中除毛霉、根霉、曲霉、青霉等真菌参与发酵外,还有酵母菌和其他多种细菌参与反应,但是以毛霉为主;这些微生物多营腐生生活,是异养型,广泛分布在空气中,因此,家庭酿制腐乳,一般不需特别灭菌和单独接种菌种。
腐乳的酿制过程,就是在适宜条件下,微生物合成的各酶系将不易吸收的大分子蛋白质、脂质、糖类等降解为易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
4.下列关于中学“腐乳的制作”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加盐主要是为了调节水分,利于毛霉生长B.加料酒主要是为了灭菌,避免腐败变质C.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杆菌D.实验室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解析:选D 加盐主要是为了抑制杂菌的生长,同时也可析出水分,有利于腐乳成形,而不是调节水分,利于毛霉生长;加料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风味,但不能灭菌;在腐乳制作的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实验室制作的腐乳因未经质量鉴定,不宜直接食用。
5.绍兴腐乳独具特色,它采用优质黄豆作为原料,经严格筛选,再经浸泡、冲洗、磨煮、滤渣、点浆、压坯、划坯成型,再将白坯放入竹笼后喷洒万分之二的毛霉菌种,在20 ℃左右的气温下,经5 d左右的前期发酵,即可腌制,加盐量为毛坯的30%,一层毛坯加一层盐,在室温20 ℃左右的情况下,经10 d腌制即成腌坯。
正常腌坯色泽黄亮、坚硬,四角方整,由毛霉形成一层表皮,即可装入坛中,进行后期发酵。
入坛时加入佐料即黄酒、红曲浆、酱籽及花椒等,用荷叶封口后堆叠,经5~6个月即可成熟。
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请总结出做腐乳的制作流程图:制腐乳坯―→①―→加盐腌制―→②―→密封腌制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2)腐乳制作的原理主要利用了微生物产生的________,通过发酵使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增加,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3)制作腐乳时含水量为________左右的豆腐较适宜;用盐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你完成了腐乳制作,则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评价腐乳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