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油田讲座之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转变
中原油田改革方案

中原油田改革方案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原油田改革方案,分析现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中原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之一,但其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局限性。
为了提高中原油田的效率和竞争力,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本文从油田管理体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并对可能的影响和挑战进行了分析。
1. 引言中原油田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油田之一。
然而,近年来,随着油田的逐渐老化和资源的逐渐枯竭,中原油田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了提高中原油田的效益和竞争力,需要开展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2. 现有问题2.1 管理体制僵化中原油田的管理体制相对僵化,导致决策过程缓慢,从而影响了油田的运营效率。
现有的管理体制需要更加灵活和高效。
2.2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随着油田的开采程度增加,油井的产能逐渐下降,技术创新成为提高产出的关键。
然而,中原油田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需要加强研发和技术引进。
2.3 人才短缺油田行业需要拥有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然而,中原油田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3. 改革方案3.1 改革管理体制为了提高决策效率和运营效益,中原油田应当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
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加强横向和纵向的沟通,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同时,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提高油田的管理水平。
3.2 加强技术创新中原油田需要增加研发投入,鼓励技术创新。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油田技术,提升油井的开采效率和产能。
同时,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推动中原油田的技术水平提升。
3.3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中原油田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专业培训,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同时,加强对人才的吸引和培养,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条件。
4. 影响和挑战4.1 影响中原油田改革方案的实施将提高油田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提升油井的开采效率和产能,促进油田的可持续发展。
河南油田

河南 油田 宜人 的 区域 环境
四、河南油田宜人的区域环境
南阳交通便捷通达,焦枝、宁西两大铁 路和许平南、南信、 南襄三条主 干高速公路 交织于油区, 南阳航班直 飞北京、上海、 广州等大城市。
四、河南油田宜人的区域环境
河南油田在现代中远离喧嚣,在宁静中勃发生机,优美的 自然风光、宜人的生态、淳朴的风情民俗、便捷的交通,被业 内人士誉为人与环境最友好的油田,河南油田良好的企业环境、 完善的生活设施,更是新世纪有志人才进取、求知、成就事业 的理想之地。
探区分布
油田探区主要分布在河南南阳、泌阳凹陷,秦岭、大别 北侧,赣南皖北望江、潜山盆地,新疆焉耆、塔里木盆地的孔 雀河、两北区块,东北三江盆地,面积95847平方千米,总资 源量近35亿吨。
一、河南油田的基本概况
河南油田1970年组织勘探会战,河19南71油年田发第现一工井 业油气 流,1972年成立南阳石油勘探指挥部,后更名为河南石油勘 探局,1998年石油、石化两大公司重组时划归中国石油化工 集团公司。油田现有直属二级单位27个,固定资产总值近70 亿元,用工总量2.8万余人,矿区职工家属9万多人,已建成 了31个住宅小区,成套住房3万余套,与之配套的文化教育、 娱乐场馆、道路交通、公园绿地等配套设施完善。2005年生 产原油188万吨,实现产值77亿元,上交税费13.3亿元,实 现利润18亿元,工业综合实力列河南省百强企业第5位。
二、河南油田油气勘探开发的现状
油气开发方面,河南油田1977年开始产 能建设会战,次年生产原油167万吨,为当年 中国原油年产量跃上1亿吨做出了巨大贡献, 河南油田的名字被永远刻在了北京中华世纪 坛上。
二、河南油田油气勘探开发的现状
30多年来,主要开发指标始终保持了较高的水平,累计生 产原油6300多万吨,平均采收率37.6%, 位居全国第二;高凝油藏、复杂断块油 藏、低孔低渗挥发性油藏的开采工艺和 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高温聚合物驱 油、浅薄层特超稠油油藏开采等配套技 术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双河 主力油田被评为全国陆上石油高效开发 油田。
中原油田天然气技术服务中心

1993 年,油田组建中国石化系统第一家专业化运营城镇液化气、管道天然气的服务单位-燃气 管理处,拥有 20 多年城镇燃气运营管理经验,总结“四标”、“五到”等先进管理方法。2013 年 主持制订《中国石化矿区(社区)供气服务规范》(Q/SH0559.4—2014)。现有天然气输送管线 932 千米、天然气配气站 9 座、液化气充装站 1 座、换气站 2 座,拥有城镇居民用户 10 万户、工 商业用户 800 余家,年销售天然气 5000 万立方米、液化气 7 万吨。连续保持城镇燃气管网系统安 全平稳运行,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2006 年荣获河南省燃气行业优秀企业。
酸性气体净化
2005 年,普光气田投入开发建设以来,建有 6 套净化联合装置,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高 含硫天然气净化厂,创新高含硫天然气特大规模深度净化技术,高含硫天然气处理能力 120 亿立方 米/年,年生产硫磺能力 200 万吨。研发固定床低温催化水解有机硫技术,发展了两级吸收、级间 冷却深度净化技术,高含硫天然气净化率达 99.99%,净化气优于国标《天然气》一类气标准。研 发了特大型克劳斯炉、建成 20 万吨级单列硫磺回收装置,总硫回收率达 99.9%,硫磺产品纯度 99.9%, 优于国标《工业硫磺》一等品标准(纯度 99.5%)。
地面集气流程优化技术: 针对不同气井生产特点和地面集输配套情况,对地面集气、气液分离、采气配套等 进行优化设计。其中,不增压远程输气、井间互联气举、高低压分输,大大延长了产液气井和低压气井的自喷采气 期。
采气工艺优化设计技术: 引进开发了采气实用计算软件、节点分析软件、气举阀优化设计软件,可以科学、 准确地进行排液采气方案设计。能够开展井筒工况诊断、管柱优化设计、气举优化设计、单井诊断与优化、生产系 统优化设计、水合物防治优化设计等。
油田企业文化

胜利文化就是胜利油田的企业文化,包括观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
观念形态文化是胜利文化的核心,主要包括新时期胜利精神和油田经营理念、经营战略、经营宗旨、经营准则以及胜利文化的核心内涵,其标志性语言及阐释如下:一、新时期胜利精神: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二、经营理念:以人为本,科技领先,效益至上,竞争发展三、经营战略:打造胜利品牌,实现持续发展四、经营宗旨:经济效益最大化,社会效益最优化五、经营准则:诚信规范,科学高效六、胜利文化的核心内涵:创业、创新、竞争、发展胜利文化既胜利油田的企业文化,包括观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
观念形态文化是胜利文化的核心,主要包括新时期胜利精神和油田经营理念、经营战略、经营宗旨、经营准则以及胜利文化的核心内涵,内涵其标志性语言及阐释如下一、新时期胜利精神: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胜利精神,是胜利文化的灵魂,是胜利油田全体干部职工一致的信念追求和共同的价值目标。
新时期胜利精神的标志性语言确定为“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过去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过去的创新和超越,它集中展现了胜利人在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昂扬向上、负重奋进、开拓创新、超越自我的时代精神风貌。
从创业走向创新:艰苦创业是中国石油工业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胜利油田的发家之宝。
胜利油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难创业史。
在六十年代国家最困难的时期,胜利人肩负着为国家贡献石油的艰巨使命,在“青天一顶、碱滩一片”的恶劣环境中,在生产生活极为困难的条件下,战天斗地,顽强拼搏,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石油会战的胜利,勘探开发了一个又一个新油田。
进入七八十年代以后,虽然油田职工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随着生产的发展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广大干部职工依然保持着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在孤东油田会战、乐安油田会战、临南油田会战以及抗击黄河洪汛、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战斗中,始终表现出了顽强拼搏、为国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
油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石

油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石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对于员工安全意识、安全态度以及安全行为的普遍共识和文化传承。
在油田企业中,建设良好的安全文化是保障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的基石。
本文将探讨油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石。
明确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油田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第一。
在油田作业中,各种危险性和风险常常存在,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企业应该以人为本,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员工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只有让员工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安全和健康是最重要的,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安全文化。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油田企业应该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通过培训,员工能够了解作业中的各种危险性和风险,掌握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提升自己的安全素养。
企业应该在培训中强调员工的安全责任,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并激发他们对安全的重视和热情。
优化安全管理体系。
油田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安全文化的落地实施。
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
企业应该加强对安全操作流程的管理和监控,确保操作的合规和安全性。
企业还应该加强对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第四,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油田企业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安全氛围,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到安全和舒适。
企业可以通过表彰先进、宣传典型事例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安全积极性和创造性。
企业应该加强安全沟通和交流,鼓励员工之间互相提醒和监督,共同营造和谐的安全环境。
只有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才能让员工真正把安全放在心中,形成安全文化。
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
油田企业应该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安全工作的全面落实。
企业应该建立专门的安全监督和检查机构,定期对各个作业环节和岗位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
企业还应该加强对承包单位和供应商的安全管理,确保他们的安全工作符合要求。
只有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才能真正保证安全文化的落地实施。
坚持用创新的理念推动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科学发展

1 . 解放思想 , 创新思路 。 推动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科学发展
石化企业文化建设作 为推动石化企业事业发展的引擎 . 必须要突 破陈 旧思想观念的束缚 . 与时代 同步 . 始终 始终保持生机活力 . 应正确 处理好“ 四大” 关系 : 一要处理好科学发展观与石化企业文化建设 的关 系 。石化企业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理所 当然地要将科学发展观贯穿 到石化企业文化建设之中 . 必须紧扣时代 3抓好载体 。 . 创新手段 。 推动石化企业文化 建设科学发展 发展脉搏 . 把握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 。 二要把握好继承 与发展的关系。 坚持以构建和谐企业为 向导 . 准确把握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 文明发展史 .给我们 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 石 特点 , 找准载体 、 仓 新手段 , 石化企业文化建设 才具有亲和力 、 吸引力 、 化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继 承和发扬 中华 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 . 感染力 。必须做到“ 三抓 ”抓载体平 台。坚持把思想政治建企置于首 : 充分吸收 民族优秀传统的丰富营养 同时 . 又要 自觉地把全面建设小 位 , 广泛开展争创学习型队伍活动 。 增强广大干部职工为党分忧 、 国 为 康社会的竞争意识 、 民主意识 、 平等意识 、 法制观念等思想文化意识融 尽责 、 为企业奉献 的意识 , 教育干部职 工树立忠诚 、 正义 、 为企业奉献 人到石化企业文化建设之中.不断赋予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新 内涵 . 的核 心价值理 念 , 真正把忠于党 、 忠于祖国 、 忠于企业 、 的本色熔于石 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行业特点 的石化企业文化 三要把握好借 化企业 干部 职工的灵魂 中. 渗透 到干部职工 的血脉 中 永做职工的贴 鉴与创新的关系。石化企业 文化建设经过不断探索 . 积累 了宝贵 的经 心人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大力开展石化企业职业道德教育 . 严格执行 验, 必须在总结 的基础 上 , 以时不待我 、 只争朝夕的决心和 勇气 . 吸纳 党风廉政规定 . 狠抓 规章制度 的执行 . 教育引导干部职 工把 制度根植 其它行业的优秀文化成果 . 习和借鉴 国内外 同行文化建设方面的成 于心 、 学 外践于行 , 始终保持高 尚的精神追求 , 耐得住寂寞 . 守得住清贫 . 功经验 . 深入推进石化企业文化建设 四 把握好石化企业文化和 队 经得住诱惑 . 要 管得 住小节 : 大力加 强石 化企业干部职工 文化的基本阵 伍建设的关系 干部 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 、 业务技能 、 精神面貌决定 了 地 、 基本项 目、 基本 队伍 、 基本制度建设 , 坚持“ 一单位一特 色 . 一人一 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水 平. 而优秀 的石化企业文化对引导干部职 爱好 ” 的原则 . 广泛开展群体性文化活动 . 鼓励干部职工在丰 富多彩 的 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 人生观 、 价值观 , 帮助干部职工树立文 明意识和 企业文化活动 中砥励意志、 提升 素养 进一步树立石化企业 的良好形 主人翁意识 . 提升干部 职工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技文化素养有着 巨大 象 . 增进职工群众的理解 支持 : 进一步拓宽 民间沟通渠道 . 广泛利用外 的推动作用 宣报 刊、 网络、 手机短信 、 电视 、 广播等媒 体 , 开展“ 油地 恳谈 ” 活动 . 强 在创新石化企业文化建设 的思路上 .观念更新是前提和保 障. 应 化油地 交流 . 让职工群众近距 离地了解石化企业工作 的艰辛 . 全方位 做到 “ 三个” 注重 : 注重以人 为本 。把干部职工 的价值取 向与职工 地体验石化企业干部职工的酸甜苦辣 . 一要 在油地 的良性互动 中密切油地 群众 的利益要求统一起来 , 把教育人与引导人 、 鼓舞人与尊重人 、 理解 关 系; 积极选树 、 培养展现石化企业精神风貌的先进典型 . 用典型激发 人与关心人统一起 来 . 把文化建设 与文化育人统一起来 . 努力满足干 干部职工的爱 民情感 . 用榜样 的力量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努力1 作 . 二 不 部职工 的精神文化 需求 . 保障石化企 业干部职工 的文化权益 . 让石化 断掀起 “ 学先进 、 见行动 、 比贡献 ” 的热潮 。 抓亮点 品牌 石化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转化 为推动石化企业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要 建设 千头万绪 , 要防止 一般化倾 向 , 就必须在 出亮点 、 树品牌 上做文 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石化企业文化建设 中. 要跳 出石化企业看石化企 章。要充分挖掘 、 利用 内外资源 , 中力量抓好石化企业题材 的文学 、 集 业文化建设 . 善于从推动石化企业事业历史性跨越 的总体布局 中去思 艺术 等企业精 品创作 . 不断 提高石化企业文化 的大众 吸引力 . 增强石 考、 去谋划 . 切实将石化企业 文化建设融人到石化企业工作的各领域 、 化企业 文化 的时代感染力 : 弘扬新 时期干部职工核 心价值理念 . 增强 各环节 , 融人到干部职工的工作 、 的全过程 , 生活 使方方面面都能感受 石化企业干部职工的职业 自豪感 : 组织开展“ 石化企业文化基层行” 活 到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力。 三要注重统筹兼顾 。 要坚决摒弃石化 动 。 、 帮助 指导基层石化企业开展多形式具有特色 的群众性文化 活动 . 又增进职工群众的感情 . 促进油地关系融洽 企业 文化 建设 “ 自成一体 、 单打独 斗” 的局面 . 战略的高度把石化企 既活跃企业生活 . 从 业文化建设 同实际的工作结合起来 , 充分挖掘 内力 . 借助外力 。 实现石 4检验成效 。 . 创新标 准。 推动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科学发展 化企业文化建设多元素集成 、 多亮点聚合 , 形成全 社会参与 和支持 石 加强石化企业 文化 建设成效检验 的 目的是为石化企业文化建设 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格局 提供创新动力 . 要用石化企 业的发展 、 增强 队伍 凝聚力和培养干部 职 工的创造力作为检验石化企业文化建设成效 的重要标准 . 断推进石 不 石化企业文化建设 的科学发展 .离不 开有效 的管理和机制 的创 化企业文化建设 的创新发展 。 必须发挥好“ 四个作用”推 动作用 。 : 实现 新 . 重要创新 “ 着 四大” 机制 : 一是创新责任机制 。 石化企业文化建设 领 石化企业事业 的跨越式发展是石化企业 文化建设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精神文明成果 的档次和水 导是关键 , 建立完善“ 一把手” 工作责任制 , 着力构 建党 委统一领 导 , 政 要将石化企业 工作 的成果转化为思想政治 、 导 通 要把 工部门协 调 . 关部 门配合 . 有 各单位参与的石化企 业文化建设 新格局 。 平 。 向作用 过文化建设 , 当代干部职工察 的核心价值理念根 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 、 世界观是否确立 。 实干 、 把“ 各级企业领导干部要 亲历亲为 . 确保石化企业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二 植于干部职工的心中 . 平和” 的理念落实到石化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 凝聚作用 。通 是创新保障机制 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投入 , 必须坚持 理性 、 维 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 尽力解决活动阵地 、 手段装备 、 人才培 过文化建设来凝聚人心 . 系干部职工理想和工作 目标 的共 同信念 , 实现领导班子 和谐 、 和谐 、 管理 人 养等难题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 要着力打造一支创新型石化企业 维系干部职工奋发 向上的 内在动力. 心理和谐 , 石化企 业队伍的凝
试论档案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 . 2 深入挖掘档案资源 , 结合企业文化建设选题 , 积 极开发深层次的文化编研。如何使 “ 死”档案变成活信
息 ,就要 积极对室 藏档案信 息进行深入 挖掘 ,充分整 合 ,
如编纂 “ 大事记 ” 、 “ 炼油 厂志”等专题性 资料 ,使 后者 成为我厂 文化建设 的教科 书和企业培训 的必修课程 。业档案可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借鉴和参考。
档案 记 述 和反 映 了企 业 的技术 资 质 、科 技成 果 、技术 专 利 、工 艺工法 以及职工素质 、人 才建 设 、文化 建设 、设 备 配置 、技 改历程 、财务资产 、经 营情 况等重要 内容 ,在企
越 重要的作用 。
案的作用 ,档案 室就不能 囿于库房 、借 阅室 的小 圈子 ,而
应该走 出小圈子 ,围绕企业 中心工作 ,开展多种形式 的档
案收集 、整理 、开 发工作 ,真正使档案 室成为企业 的信息
基地 、历 史和文化 资料 中心 ,成为塑造企业 形象 、传播 企
业文化的窗 口。
疆 工 作; 园; 地
试论档案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郭燕 子
近年 来 ,精 蜡 厂在 激 烈 的市 场 竞 争 中获得 持 续性 发 展 ,得 益 于高 度 重视 企业 文 化建 设 ,努 力完 成 从 随意 管 理 、制 度管理 到文化管理 的转变 和升华 。加 强企业文 化建
2 01 2 -1 0 - 2 0)
企业 文化建设 史 。企业 档案管理 是维护企 业历史 面貌 的一
项重 要事业 ,只有管好 企业档案 ,才能 为企业 留下 一份文 化遗产 ,企业 文化建 设和发展才能源远流长 。
2 档案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河南油田

探 区 分 布
油田探区主要分布在河南南阳、泌阳凹陷,秦岭、大别 北侧,赣南皖北望江、潜山盆地,新疆焉耆、塔里木盆地的孔 雀河、两北区块,东北三江盆地,面积95847平方千米,总资 源量近35亿吨。
一、河南油田的基本概况
河南油田1970年组织勘探会战,1971年发现工业油气 河南油田第一井 流,1972年成立南阳石油勘探指挥部,后更名为河南石油勘 探局,1998年石油、石化两大公司重组时划归中国石油化工 集团公司。油田现有直属二级单位27个,固定资产总值近70 亿元,用工总量2.8万余人,矿区职工家属9万多人,已建成 了31个住宅小区,成套住房3万余套,与之配套的文化教育、 娱乐场馆、道路交通、公园绿地等配套设施完善。2005年生 产原油188万吨,实现产值77亿元,上交税费13.3亿元,实 现利润18亿元,工业综合实力列河南省百强企业第5位。
花园般的中心小区
宽鳞 广次 洁栉 净比 的的 马楼 路房 绿风 树格 成迥 阴异 的的 小广 区场
大发展孕育着大机遇,大机遇呼唤着大作为。古有刘备 礼贤下士,三顾茅庐,今有河南油田求贤若渴,遍揽英才。河 南油田需要石油工程、资源勘查、油气储运、应用化学、机械 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自动化等专业 毕业生。我们热忱欢迎有志于祖国石油勘探开发事业的学子到 河南油田这片充满挑战和希望的热土,建功立业,大展宏图!
目 录
一、河南油田的基本概况
二、河南油田油气勘探开发的现状 三、河南油田的人才政策 四、河南油田宜人的区域环境
四、河南油田宜人的区域环境
河南油田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南阳素有 “南都”、“帝乡”之称,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孕 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 蠡及“智圣”诸葛亮,近现代更有哲学家冯友兰、 军事家彭雪枫、文学家姚雪垠、发明家王永民、作 家二月河等一代名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文化专题讲座》之一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转变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转变
——当代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内涵
从文化的意义说企业文化 从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看企业文化 对企业文化的结构与内涵的分析 从管理思想的演变看企业文化
思路决定出路! 态度决定命运! 思想比金钱更厉害!
礼节和仪式 他们所期望的行为模式 企业环境是价值观的外在表现,文化网络、习俗礼仪 组织内部主要的(但非正式的)联系手段,也可以 是传播渠道。 文化网络 说是企业价值观和英雄人物传奇的“运载工具”
五、从企业管理思想演进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规范的管理学概念,或, 作为一种严格的管理学理论,产生于1980 年代初的美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管理学的理 论总结。 美国是现代管理科学的诞生地。自1911年美国
功能性的路标以宗教的意义,让路过此处的每 个人,都自觉地对发挥路标功能的敖包进行建 设,在祈福中,完成了自己的贡献。
二、从文化说企业文化
文化是我们的家——文化是我们感觉到
人生的温暖的地方,是关怀,是生命的意 义所在。
文化是我们的根——文化是我们的胎记,
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不可抹去的生命记忆, 文化是我们的“本我”。
企业文化专题讲座
一、企业文化的缘起与内涵
纪 光 欣 二、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三、企业创新与创新文化建设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四、企业文化与学习型组织创建 E-mail:jigx@
博客:/ 电话:8398132 8394333
五、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
五、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科学管理”;
第二阶段:“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管理; 第四阶段:“企业文化管理” ; 第五阶段:“企业创新时代” ?
第三阶段:“管理科学”或“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理论发展的阶段性
整合管理
发 展 阶 段
可视部分
人造物品,如着装、 办公用品、符号、 标语、仪式等
不可视部分
表现出来的价值观: 潜在的假定 和崇高的信仰
企业文化创始者对 企业文化 的界定 帕斯卡尔、阿索斯:指导企业制定员工和顾客政策
的宗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威廉· 大内: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守势或是灵活——
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
企业信奉并附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即企业信 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
IBM公司的汤姆· 小沃森:
二、从文化说企业文化
“我坚定地相信,任何一个企业为了生存 和获取成功,必须拥有一套牢固的 信 念 , 作为制度政策和采取行动的前提”。
托马斯· · J 彼得斯和罗伯特· 沃特曼:出色的公 司几乎都只是以寥寥几条主要的价值观作为 驱动力,给员工们以充分施展才能的余地, 使其发挥主动性。 张瑞敏:“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 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 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
科学管理
文化管理 管理科学
核心竞争力
行为管理
人类需 现代企 求管理 业制度
二、从文化说企业文化
从文化的角度看,企业文化的最佳效果—
企业可以通过企业文化的作用,在企业中 构筑一种精神上的信仰,使员工对企业形成一 种高忠诚、高凝聚力的精神境界。深层次的企 业文化就是宗教或形成类似宗教的效果。 柯林斯《基业长青》:高瞻远瞩的公司
萨姆· 通常是以理念为核心,表现得像教派 沃尔顿通过卫星电视对十多万名沃尔玛同仁的讲话: “现在,我希望你们举起右手--并且记住我们在沃尔 一样……用一系列做法,围绕着核心理 玛所发的誓言,记住\‘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跟着 我念:念,创造一种几乎像教派一样的环境。 我庄严地承诺和声明,从今以后,每当有
二、从文化说企业文化
一曲“敖包相会”使得内蒙古的敖包名声远 扬。原来此“敖包”并非是蒙古包,而是一种 由大小石块堆积而成的圆形的实心的包状“建 筑”。 在敖包上面,竖立有木幡杆,上面还挂有一 些五色彩带。在蒙古语中,敖包就是“堆”的 意思。它通常建在山顶、湖畔或者滩中醒目之 处。据说在敖包旁绕三圈,然后再拣三块
企业管理方式的变迁
1920年代后期,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艾尔 弗雷德 斯隆和克莱斯勒公司的CEO沃尔特 克莱斯勒没有简单地模仿福特的方法,而 是采取了一种新的战略:为消费者提供一个 范围广泛的选择空间——追求式样、气派、 舒适, 而不再是福特那种纯粹的黑色T型车 。通 用 战胜 福特 是美国管理史上富有寓意的重 大事件之一 。1927年通用销量超过福特,此后相 当长时间一直领先福特。 斯隆通过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的创新— 集中决策控制下的分散经营"组织机构模式 而实现了汽车生产方式的变革。
1960年代,大野耐一——一位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工 程师 ——在参观了美国三家汽车生产厂家后,开创了 准时制生产JIT (Just-In-Time) 方式,成为管理思 想的一大变革。日本式管理 风靡世界。 准时制生产[“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 产所需要的产品”]背后的管理思想,是通过在生 产过程中连续地寻找、发现能够提高效率的方法来降 低成本、提高质量。 1980年通用以85万员工生产
企业文化的层次——核心层、制度层、物质层 核心层:企业价值观
企业愿景 企业使命
制度层:企业的“游戏规则”
难
改 变
核心层
制度层
员工手册、 管理制度:人力资源、财 务、营销、生产、采购等
物质层:企业标识
企业报纸刊物 企业建筑物 企业礼品、产品外观包装 企业广告、招贴画 …...
易
物质层
组织文化(企业文化的层次)
二、从文化说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社会的亚文化。 企业文化:指导和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 的主要价值观念,以及与此相应的(企业和 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不在 员工的)行为模式(行为方式)。
于提出什么样的口号/理念,而 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企业行为方式 在于是否真正把企业经营管理
这是哈佛商学院约翰· 科特《企业文化与经 理念转变为企业行为。 营业绩》的观点
文化是我们的“力”—“软实力[当今
市场竞争的一种重要资源(文化资本)]。
二、从文化说企业文化
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人化” 文化又不断塑造着人:“化人” 人是文化的存在物;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 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 文化的外表:人们的行为方式(模式); 一种文化一旦内化为人们内心深处的价值 观念,甚至会成为一种信仰(类似宗教), 就会决定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和行为模式。
顾客走近我身边3米时,我就会微笑,看着他的 眼睛,并且招呼他。我敢向萨姆发誓。”
三、从企业系统结构看企业文化
企业产权制度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管理制度与机制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结构图
企业文化
企 业 发 展 战 略
企业文化在企业系统结构中的地位2
结构层次 ——— 企业文化是顶层设计
Vision (Mission)
宗旨/愿景 经营理念 任务 战略 目标 行动计划
企业的发展蓝图 企业存在的价值 企业肩负的任务 企业发展战略 长中短期目标 实施战略的措施
Objective
Strategy
Goal Action
四、从企业文化结构看企业文化实质 企业文化的四重结构:
——广义的企业文化概念
企业物质文化 (物质层); 物质文化 企业制度文化; (制度层); 行为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 制度文化 (行为层); 精神文化 企业精神文化; (观念层); 企业文化的内核—精神文化即企业价值观
工程师泰勒首创科学管理理论以来,也一直是企业管
理创新的大本营。企业文化是在对传统的科
学管理理论反思和创新的基础上提出的一 种新的管理理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五、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
企业管理的百年历程
案例分析:汽车生产与管理方式的百年变迁
一百年来,通过应用不同的管理哲学和管 理方式,使得汽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变。
《公司文化-公司生活的礼节和仪式》
彼得斯、沃特曼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具有关键影响的因素 :企业家和企业全体员工的精神家 企业环境
园,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
价值观 迪尔、肯尼迪 : 组织的基本思想和理念,是其核心 “企业文化五要素”说: 企业环 把价值观人格化且本身为职工们提供了具体的楷模 境、企业英雄、企业价值观、习俗礼仪、文化 英雄人物 网络。其中价值观是核心,企业英雄是价值观的象征, 公司中日常生活中的惯例和常规,向职工们表明
一、理解企业文化的不同视角:
文化学(思想政治工作)视角:企业在其生产 经营过程中形成并发挥作用的精神观念以及员 工的思想意识等。如1960年代的“大庆精神”。 管理学视角: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阶 段,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 企业形象、品牌视角:企业形象作为一种文化 资源或文化资本在“文化竞争”、“文化致胜” 时代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1900年以前,工人组成生产小组相互协作, 把各种零部件用手工的方式组装成汽车。这种小 批量生产是非常昂贵的——组装一辆汽车需要花 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工人们一天只能够生产很 少量的汽车。为降低成本、提高销量,早期汽车 厂的管理者需要具有较高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技能。
汽车生产方式的变革
1913年,亨利福特 (Henry Ford) 创造标准 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在底特律建立海兰派克汽 车厂——批量生产T型车,使汽车行业发生了 革命性变化。 福特制(大批量标准化流水线生产系统), 使得小批量生产系统在一夜之间变得陈旧过时。 在此系统下,传送带将汽车传送到工人面前, 流水线旁的每个工人负责完成一项特定的工作 任务,从而大幅度提高汽车生产率,使得汽车 在美国迅速进入家庭。 1927年,每5.3个美国 人就拥有一辆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