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1
七下 实验探究题精选(原题)(2021年浙教版)

第3章实验探究题精选集训第1节机械运动1.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2)下列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正确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2.(2017秋•惠山区校级期末)为了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小明用频闪相机拍下某一纸锥下落过程的照片,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照片于实景的缩放比例为1:30,将照片打印出来后,再用刻度尺测量该照片上各位置之间的距离,如图甲所示。
(1)能大致反映该纸锥下落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图象是图丙中的。
(2)小明进一步探究纸锥下落的快慢的影响因素。
他采用如图乙所示两个等大同材质的圆纸片,各裁去一个扇形,做成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由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以此来探究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与锥角的关系,请评价他的探究方案是否科学:(选填“是”或“否”),理由是:。
第2节力的存在1.(2019秋•海曙区期中)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四种形变。
(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3)以上的这种实验问题的方法,在科学上叫作法。
2.(2020七下·仙居月考)水火箭升空原理如下: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瓶飞向高空。
(1)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瓶飞向高空,说明________;(2)实验后小明提出了问题:水火箭上升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明猜想:可能与瓶塞塞入深度有关;小军猜想:可能与瓶子的形状有关;你认为还可能与________有关(写出一点);(3)实验小组选用装有相同水量的同种可乐瓶,做了三次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这可验证水火箭上升高度与________有关的猜想是正确的。
七下科学实验探究题

浙教版《科学》七下实验探究题1.下图为“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图,据图回答:(1)将A装置置于温暖的环境中,______号种子可以萌发,__________号和_______号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_和_______,但A装置不能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
(2)B装置放在寒冷的地方,其作用是与A装置作______,其中5号种子_________,可以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 1 3 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2)对照不能萌发适宜的温度2第一步,取五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第二步,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不相同的五块,每块均带有芽眼。
将这五块马铃薯块茎分别埋进五个小花盆的沙土中约5厘米深处。
第三步,将五个小花盆按照上表的要求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1)该实验中设置1号花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探究氧气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
(2)生长状况最佳的是__________号花盆中的马铃薯。
(3)4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有没有不足的地方? __________。
如果有,请说出你判断的理由2.(1)对照光照1与4 (2)Ⅰ号(3)缺氧,能量供应不足(4)无性生殖(营养繁殖)繁殖速度快,后代性状较为一致(5)有如果每组实验只提供一块马铃薯,容易出现误差。
3.我市某校的几位同学对生物学知识情有独钟,经常做一些有关生物学的小实验,这次他们准备探究某些条件与大豆种子萌发的关系。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精选实验探究题(15题)

七下精选实验探究题(15题)一、实验探究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出现像(填写像的性质);(3)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将大小如图乙所示的光源放在光具座15cm刻度线处,调节光屏使成像清晰。
如果此时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像的形状是右图中的。
2.《北京晚报》曾经报道:“从北京天文馆得知,最近太阳活跃的程度不仅是千年来首见,甚至是8000年来最活跃的。
德国普朗克实验室的SamiSolanki等人预测,这样的黑子活动高峰,将会反常地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可能会有50年之久。
”回答:(1)通常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平均约为年,但并不一定,有时会有差异。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报。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格外重视太阳活动预报。
A.通信部门B.航天部门C.冶金工业部门D.气候研究部门(3)太阳活动对地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下列现象中,与太阳活动是否强烈没有关系的是()A.发生日食现象B.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受到干扰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D.地球上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4)科学知识很丰富的张明读了这则消息后,忧喜参半,喜的是可以进行黑子峰年的天文观测,那让他担忧的是什么?为什么?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__ ___ ___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3

10.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为了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应让小车________由静止释放。 (2)图示现象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的速度就减小 得________(选填“越快”或“越慢”). (3)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做 ________。 11.如图所示是“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过程,重 12N 的铁块和 重 3N 的木块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木块表面比铁块表面粗糙。
图5 (1)该实验可以探究植物根的____________性。 (2)放置湿棉花是考虑到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____。 2.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制作酸奶需要多长时间?制作的最适温度是多少?科 学兴趣小组打算一探究竟。 (1)制作酸奶需要乳酸菌,这类生物与植物、动物等科学在细胞结构上的最大差异是____, 这种微生物只能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因此制作过程中必须密封保存。 (2)为防止杂菌影响,制作酸奶前对容器和原料必须高温杀菌。 (3)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一系列探究后,得到如下结果:
浙教版7年级下册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实验探究题

3.28-3.29浙教版7年级下册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实验探究题一、动物的繁殖与生长1.下列四幅图中图甲是公鸡外形,图乙是母鸡外形,图丙是摘除了睾丸的公鸡外形,图丁是摘除了卵巢的母鸡外形。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和图乙的外形不同,主要取决于它们各自主要的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不同,这种除生殖器官外的差异特征叫第二性征。
(2)图丙摘除了睾丸的公鸡将B,C(可多选)。
A. 很快死亡,不能存活B. 丧失生殖能力C. 丧失公鸡特有的外在性状(3)比较图丙与图甲或图丁与图乙,你能提出什么样的科学假设呢?睾丸能分泌雄性激素可能维持公鸡的第二性征;卵巢能分泌雌性激素可能来维持母鸡的第二性征。
2.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在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1、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属于青蛙的生殖与发育的特点的是 B,C。
A. 体内受精B. 体外受精C. 变态发育D. 不变态发育(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__3 __ 。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__ 孵化的蛙卵的数量___。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_ 3号鱼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或1、2号鱼缸中蛙卵的孵化率远低于3号鱼缸)。
3.冬虫夏草,在中国的医药养生中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功效,因此受到人们的特殊亲睐,其价格贵比黄金。
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冬虫夏草是一种叫做蝙蝠蛾的动物,将虫卵产在地下,使其孵化成长得像蚕宝宝一般的幼虫,喜食植物根茎。
七年级科学下册探究题专题练习3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2.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 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某同学为了探究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设计了以下 实验方案:
①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
②将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 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
折介射 角质将种_ _类_ _ _ _ _ _ 。 因 此 可 推 知 光 从 空 气 斜 射 入 其 他 介 质 时 , 折 射 角 大 小 还 与
______________有关。
增大 入射角的大小
9.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OB方向射出,如图甲所示,
(3)小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A处,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较快,说明A处有一种 看不见的光。请写出它在实际中的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即可)。
红外线照相机
(4)小华想证明C处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那么她应该把_____________(填“温度 计”“1元硬币”或“100元纸币”)放到C处。
置于光照环境中的种子萌发了,而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种子没有萌发
种子萌发与光照无关
3.某学校的几位同学用大豆种子做了如下实验。 (一)实验过程: (1)取三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别标记为A、B、C,在每个杯底铺等量适量餐巾 纸,之后分别加入等量适量的水。 (2)取30粒大豆种子,随机平均分3份,分别放入A、B、C杯底的餐巾纸上。 (3)将三个杯子杯口密封好。其中C杯内用注射器抽干气体后再
(1)由图1、图2、图3得,受力面积相同时,海绵凹陷的深度与压力成________比。 (2)由图2、图4(或图3、图5)得,压力相同时,海绵的凹陷深度与受力面积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中探究精选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探究精选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一、探究题1.某课外生物科技小组做了如下实验:①取5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5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
将这5块马铃薯分别埋进5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
③把5个花盆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花盆编号培养条件1号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2号室温20℃,光照较暗,适量浇水3号室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4号室温20℃,光照较暗,大量浇水,堵死盆底排水孔5号室温20℃,光照较暗,不浇水(1)其中1,2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_____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1、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_____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2)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
(3)4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的原因是_____。
(4)小陆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存在缺陷?_____她的理由是:_____。
2.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1)让一细光束AO沿平面ENF射到镜面O点,在同一平面上可看到反射光线BO,若将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NOF_____看到反射光线(选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_____。
(2)小明还想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具体做法是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是否改变,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请你设计这个实验记录表格,要求做三次实验_____。
(3)若将一束光沿BO方向入射,反射光将沿图中的_____方向射出。
3.如图中S为发光点,从它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分别与虚线a、b重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和点光源S的像S'。
(______)4.“扔纸飞机”是民间传统游戏,某兴趣小组同学认为:纸飞机的飞行距离除了与发射速度的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纸飞机大小,材料和发射角度等因素有关。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1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______.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3)由于蜡烛变短,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把凸透镜往________调,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主光轴的________方;
(4)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
中______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5)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1)该电动汽车此时对地面的压强;
(2)该电动汽车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3)该电动汽车电动机线圈的电阻。
7.小明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气压计。将橡皮膜平铺在敞开容器上,并用胶带绑紧。检查气密性后,将吸管的A端粘在橡皮膜中心,B端靠近卡纸上的M处。外界气压的变化会引起橡皮膜凹凸程度的变化,从而使吸管绕O点转动,指示气压大小变化。(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容器内气压的影响极小),
小明做了四次实验得到了下表四组数据其中在第3次实验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帮小明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并填入相应的位次数木块质量克20克砝码个数正压力大小牛测力计的读数牛392157431172510205试卷第16页总273对上表格中正压力大小和测力计读数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6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______.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4)小刚同学认为把长木板改成海绵,还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小刚是通过_____来判断出压力作用效果是否明显。小刚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把质量和底面积小的小木块换成了质量和底面积大的大木块来进行对比实验,你觉得小刚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检查气密性时,将绑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没在水中,轻压橡皮膜,如果观察到________,则气密性不好;
(2)小明将该气压计从甲地带到乙地,发现吸管B端的指向从M处变为N处,则甲、乙两地气压较大的是________。
8.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3)小明做“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拉力的关系”的实验时,他先把弹簧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为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然后用竖直向下的力F拉弹簧下端,测出弹簧的长度为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0。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作出的F-x图像是_____(其他操作都正确)。
表二:三架纸飞机实验要求
纸飞机
纸张大小
纸张材质
发射角度
甲
18厘米×13厘米
打印纸
15°
乙
18厘米×13厘米
旧报纸
30°
丙
18厘米×13厘米
旧报纸
15°
5.小明在学习摩擦力一节时,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跟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木块的钩码孔中加钩码,使木块总质量为200克;沿水平方向,缓慢地拉动测力计,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0.5N;
(2)实验可得出“阻力越小,运动速度减小得越慢”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证据是____。
4.“扔纸飞机”是民间传统游戏。某兴趣小组同学认为:纸飞机的飞行距离除了与发射速度的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纸飞机大小、材料和发射角度等因素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组成员将打印纸和旧报纸裁成不同面积的纸张,制作了相同的纸飞机若干个,利用固定在室内某一位置的简易发射器,以相同大小的发射速度和不同发射角度(发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行多次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表一。
(2)分别将木块和所加钩码的总质量增至400克、600克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1.0N和1.5N,初步得出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组同学小华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乙:将木块用测力计水平拉住,测力计另一端固定在桌上一侧;细线一端和砂桶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和长木板相连。实验时在砂桶中加砂,当桶和砂的总重为5N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丙所示,长木板匀速度运动,此时长木板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若在砂桶中继续加砂3N,长木板将做____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测力计读数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10.利用吸管可以做科学小实验:
(1)用吸管“取”水,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出一些,移到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动作:A.用手指封住管口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C.将吸管插入水中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以上四个动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_(填字母)
(2)如图乙所示,往吸管B中吹气,可以看到吸管A中的水面上升,以下现象中涉及的物理原理与之相同的有_____(填序号)。
(3)送餐过程中,机器人沿直线匀速移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若它在运动过程中的功率为50W,试计算机器人所受阻力为多少。
______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厘米。
(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___________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__厘米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探究题
1.甲乙两位同学在学习了滑动摩擦力之后采用完全相同的器材各自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来测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甲方案:模板通过细线与墙相连,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
_______眼镜(近视/远视)。
14.小明用一根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时,在弹簧的下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也不同,具体数据如表所示:
钩码重力G(N)
0
2
4
6
8
10
弹簧长度l(cm)
3
4
5
6
7
8
(1)请你分析表中这些实验数据,你得到的一个重要的实验结论是_____。
(2)小明制成的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_____的(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___.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___(进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___(选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___.
(1)该电动汽车此时对地面的压强;
(2)该电动汽车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3)该电动汽车电动机线圈的电阻。
7.小明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气压计。将橡皮膜平铺在敞开容器上,并用胶带绑紧。检查气密性后,将吸管的A端粘在橡皮膜中心,B端靠近卡纸上的M处。外界气压的变化会引起橡皮膜凹凸程度的变化,从而使吸管绕O点转动,指示气压大小变化。(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容器内气压的影响极小),
(2)若要寻找纸飞机最大飞行距离的发射角度,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应如何设置发射角度进行进一步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成员又制作了三架形状相同的纸飞机,用该发射器以大小的发射速度进行实验,实验要求如表二。若甲、乙、丙这三架纸飞机飞行距离分别为s甲、s乙、s丙,请预测它们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火车站的站台上,人要与行驶的列车保持适当距离
②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尘
③平行于岸边航行的船不能靠岸太近
11.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所示).
(3)由于蜡烛变短,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把凸透镜往________调,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主光轴的________方;
(4)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
中______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5)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单层
20.2
20.8
21.1
20.5
20.7
20.9
20.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双层
19.9
20.3
20.1
20.2
19.9
20.2
20.1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实验中为了能使两种玻璃把玻璃球弹开的距离有较大的差异,请你提出一种可行的实验改进办法:________.
12.中国已成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全球最大应用市场,如图所示是我市某餐厅送餐机器人工作时的情景。
(1)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前行时餐盘中的食物受到__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
(2)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匀速直线前行过程中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机械能守恒定律。
乙方案:木块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弹簧测力计水平固定与左端墙面处,通过细绳水平拉动木板,如图乙所示。
(1)上述两种方案中,更合理的是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