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实验
六年级上册的科学实验

六年级上册的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本文将讨论一些适合六年级上册的科学实验项目,帮助学生在课外进行实践学习。
1. 水的净化实验材料:脏水、漏斗、滤纸、玻璃瓶、砂子、碳粉步骤:1)将脏水倒入玻璃瓶中;2)在瓶口放置漏斗,并在漏斗内放入滤纸;3)在滤纸上层铺一层砂子,再加一层碳粉;4)观察脏水从漏斗慢慢渗出时的变化;5)倒出滤过后的水,对比原脏水的颜色和清澈度。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的净化过程。
砂子和碳粉的层可以过滤掉脏水中的杂质,使其变得清澈。
通过对比滤过后的水和原脏水的差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水的净化原理。
2. 雪花的形成实验材料:冷冻器、蒸馏水步骤:1)将蒸馏水装入冷冻器中;2)将冷冻器放入冷冻室,并等待一段时间;3)取出冷冻器,观察冷冻水中的晶体结构。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雪花形成的过程。
蒸馏水在冷冻器中冷却时,水分子会结晶并形成雪花的形状。
学生可以观察到不同形状和结构的雪花片,增加对雪花形成过程的理解。
3. 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检测实验材料:食物样本(如苹果、香蕉、鸡蛋等)、试纸盒(含检测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试纸)步骤:1)将不同食物样本切碎;2)将试纸盒中不同项目的试纸分别蘸取食物样本的汁液;3)根据试纸颜色变化,判断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学生可以观察试纸在食物汁液中的变化,从而确定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等营养成分。
4. 植物生长实验材料:花盆、土壤、种子步骤:1)将土壤放入花盆中;2)在土壤中插入种子;3)给予足够的阳光和水,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通过观察种子的发芽和植物的成长,学生可以了解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吸收阳光和水分的过程。
总结:六年级上册的科学实验对学生的科学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1、模拟细菌繁殖的实验。
实验材料:豆子、八个杯子。
实验目的:用豆子的数量迅速增加来感受细菌的繁殖速度。
实验步骤:用豆子来模拟细菌,把豆子放入八个杯子中来模拟细菌繁殖八代的过程,用20秒来模拟每代繁殖所需要的20分钟。
在1号杯子里放1粒豆子,代表第一代细菌。
细菌一分为二进行繁殖,第二代细菌就有2个了,在2号杯子里放2粒豆子。
以此类推,计算第八代和第二十一代细菌的个数。
实验分析:第一代细菌有1个,第二代细菌有2个,第三代细菌有4个,第四代细菌有8个,第五代细菌有16个,第六代细菌有32个,第七代细菌有64个,第八代细菌有128个…到第二十一代时就繁殖出上百万个细菌了。
实验结论: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2、研究馒头发霉的条件猜测:影响霉菌生长快慢的因素有水分和温度。
实验目的:探究馒头发霉的条件。
实验猜测:温暖、潮湿条件下的馒头容易发霉实验方法:为了研究霉菌是否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生长,我们可以找出与之相反的环境条件,如寒冷和干燥,并对这四种环境条件进行组合。
根据条件的变化来设计两组不同的对比实验。
实验材料:四个烘干的馒头、塑料袋、清水、滴管、线绳、冰箱、牙签。
实验步骤:(1)在第一个馒头上滴10滴水,第二个馒头保持干燥,将两个馒头分别放在塑料袋中并用线绳扎紧,放在暖气片上。
(2)在第三个馒头上滴10滴水,第四个馒头保持干燥,将两个馒头分别放在塑料袋中并用线绳扎紧,放入冰箱中冷藏。
(3)每天定时观察四个馒头的变化,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几天后,在温暖、潮湿环境下的馒头发霉了,而其他几个馒头几乎没有变化。
实验分析:霉菌在水分和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会迅速繁衍。
干燥的馒头缺少水分,冷藏室的分温度较低,这两个条件都不适宜霉菌的繁殖。
3、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实验目的: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切片和人体表皮装片(可用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计划(7篇)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计划(7篇)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计划1一、教材分析本学期科学教材主要安排的科学实验有八个,其中,分组实验有:第3课《馒头发霉了》,第5课《蜡烛的变化》,第6课《食盐和水泥》第10课《距离和时间》,第20课《蚯蚓找家》,演示实验,分别是:第7课《铁生锈》,第8课《牛奶的变化》中,第14课《白天与黑夜》既是演示实验又是分组实验。
二、学生分析六年级共有七个班。
这些学生不仅喜欢学习科学,而且特别喜欢做实验,从上学期的实验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能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写实验记录,并能进行自主实验。
但也有个别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放不开手脚,甚至不敢参与实验。
本学期还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指导。
三、实验目的1、教会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体味实验的乐趣。
2、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
3、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等能力。
4、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知识素质和智能素质。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察和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实验措施1、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探究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填写实验报告,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3、加强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材,让学生参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4、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
五、实验安排周次、实验内容、备注第二周3课《馒头发霉了》分组第四周5课《蜡烛的变化》分组第四周6课《食盐和水泥》分组第七周7课《铁生锈》演示第七周8课《牛奶的变化》演示第八周10课《距离和时间》分组第十三周14课《白天与黑夜》演示并分组第十六周第20课《蚯蚓找家》分组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计划2一、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同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
科学小实验六年级作文

科学小实验六年级作文科学小实验六年级作文(精选30篇)科学小实验六年级作文篇1有一次,我正在拿着凹的乒乓球看,愁眉苦脸,突然灵机一动:能不能吧凹的乒乓球变回原样呢?于是,我就急忙地跑去找家中的“知识机”——爸爸,问一问。
“爸爸,能不能告诉我,怎样才能吧凹的乒乓球变回原样呢?”爸爸骄傲的说:“当然可以了。
”“那能不能教我方法”我问。
“可以”我激动地向房间跑去,去拿工具我首先拿出一个凹的乒乓球和一杯热水,准备工作就那么简单,也很快的完成。
首先,往被子里倒热水,再把凹的乒乓球放入水中,等一会儿,什么是也没发生,凹的乒乓球在水中享受洗澡的感觉。
我猜热水是不是不够热啊!然后,我拿了一壶去烧,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急忙拿开水壶,用手小心翼翼的去摸,还没热,只是暖的我有把水壶放回去,我又等,又等,时间有一分一秒的过去,我的着急有一点一点的增加终于可以啦!我小心翼翼的拿开水壶倒入杯中,一股股热气往上升,在把凹的乒乓球放进去,只听见“吱”“吱”“吱”的声音,凹的部分慢慢凸了起来,喔!实验成功。
这个实验让我疑惑不解,带着疑问找到爸爸,我问:“爸爸,这为什么会这样的神奇呢?”爸爸却说:“这不是神奇,是因为热胀冷缩的原理,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在会缩小,所有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
”喔!原来如此啊!从这次实验中,我明白: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如果能付诸行动,还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岂不是一举两得!科学小实验六年级作文篇2一张纸可以画画,一张纸可以做手工,但你相信一张纸可以托起二十本书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一上课,老师神秘兮兮地说:“同学们我可以让老师手里的这张纸托起二十本书!”同学们听了,立刻炸开了锅。
同学们议论纷纷,都觉得老师在吹牛皮。
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老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实验马上就要开始了,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张纸,要求是:不借助任何辅助物,只在纸上做文章,让这张纸托起书。
【六年级】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六年级】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问,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的一种方式。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了解科学呢?通过实验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科学!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1、氧气是什么?实验步骤:① 在一个容量为500毫升的烧杯中加入200毫升的双氧水,接着倒入50毫升的液态催化剂。
② 观察双氧水会缓缓起泡,形成氧气气泡。
③ 把试管的开口向下覆盖双氧水混合液上,放在烧杯中。
④ 等待10~15分钟后,打开试管,就可以看到试管里的氧气已经膨胀了。
原理:催化剂可以促进双氧水分解成氧气和水。
而氧气气体比较轻,所以向上漂浮。
2、酵母的发酵实验步骤:① 准备两个同样大小的可封闭的瓶子,瓶1里加入120毫升温水、1小勺糖和1小勺酵母;瓶2里加入120毫升温水、1小勺糖。
② 设法使两个瓶子的压力相同,放在稍微暖和的地方等待1个小时左右。
③ 观察两个瓶子,可以看到只有瓶1里的水发生了发酵,里面充满了产生的气体。
原理:糖和酵母同时在水中存在,酵母可以分解糖,释放出二氧化碳。
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空气轻,会向上浮起来,形成泡泡。
3、磁铁的磁力实验步骤:① 取两个强磁铁(磁极相反)放在2个毛巾的上面。
② 先以一个磁铁为中心,慢慢地移动到第二个磁铁旁边,直到两个磁铁相接触,这时候试着分开。
③ 艰难但可以成功将两个磁铁拆开,查看向他们分离的方向和方式。
原理:铁因为里面的原子和核子的排列呈现一个小的磁矢量,互相之间的作用力就形成了磁力。
当两个磁铁的磁极相反并离得近时,它们会被吸引在一起。
因为磁力是以转角为支点,从磁铁的北极最强到磁铁的南极呈逐渐减弱趋势的。
让我们亲自动手,感受科学的魅力吧!。
【六年级】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六年级】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六年级的孩子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情,我们专门为六年级的学生准备了一系列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1. 气球与火焰实验材料:一只气球,一根木棒,火柴,一把剪刀,水实验步骤:将一些水倒入气球中,然后将气球打开,将剪刀的一端点燃,用剪刀上的火焰把气球口加热,接着将气球迅速套在木棒上,并迅速把气球的另一侧击破。
实验原理:加热后的气球中的水蒸气受热膨胀,当气球从水中取出后,水蒸气冷却后会迅速凝结成水,产生“爆”的声音。
2. 玩转花瓶实验材料:一个空的玻璃花瓶,一块薄布,米粉或小纸片实验步骤:将米粉或小纸片撒在一块薄布上,然后将薄布迅速地放在花瓶的口上,用手按住布的中心,并迅速翻转花瓶。
实验原理:在迅速翻转花瓶的过程中,薄布上的空气以一定的速度流出,而花瓶中的米粉或小纸片受到该流动的作用力,会自动粘附在花瓶的底部。
3. 红黑布条实验材料:一块红色布和一块黑色布实验步骤:将红色布和黑色布交替叠放在一起,然后左右摇晃。
实验原理:红色布和黑色布的纤维密度不同,所以左右摇晃的时候,布条中的纤维会相互擦拭,产生静电作用,使得红色布带上了一定程度的负电荷,而黑色布带有一定程度的正电荷,因此红色布条会向黑色布条靠拢。
4. 彩虹水柱实验材料:一块玻璃板,水,手电筒,一块白纸实验步骤:将玻璃板斜放,用手电筒照在玻璃板的一侧,然后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置一块白纸。
实验原理:光在玻璃板中发生折射,不同颜色的光由于折射角的不同,进入玻璃板后被分离,形成了彩虹色的光谱。
5. 可飞的气球实验材料:一个气球,几根羽毛或纸片实验步骤:将羽毛或纸片插入气球的口中,然后慢慢将气球充气,直到它漂浮起来。
实验原理:在充气的过程中,气球内部的空气比外部的空气密度小,所以气球会受到浮力的作用而漂浮起来。
这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可以帮助孩子们在观察和体验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

实验一:测量水的沸点
实验目的:测量水的沸点。
实验器材:水,锅,火,温度计。
实验步骤:
1.将100毫升水倒入锅中。
2.把锅放在火上煮沸。
3.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
实验结果: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
实验二:测量空气的温度
实验目的:测量室内空气的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把温度计放在室内。
2.等待几分钟,直到温度计上的指针停止晃动。
3.读取温度计上的温度。
实验结果:室内空气的温度为25摄氏度。
实验三:观察酸碱溶液的反应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酸碱溶液的反应。
实验器材:盐酸,氢氧化钠,纸巾。
实验步骤:
1.取一些盐酸倒入一个杯子中。
2.取一些氢氧化钠倒入另一个杯子中。
3.用纸巾蘸取一些盐酸,然后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实验结果: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产生了白色的沉淀。
实验四:测量电池的电压
实验目的:测量电池的电压。
实验器材:电池,电压表。
实验步骤:
1.把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电压表的正负端。
2.读取电压表上显示的电压。
实验结果:电池的电压为1.5伏特。
实验五:观察光的折射
实验目的: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
实验器材:玻璃杯,水,笔。
实验步骤:
1.在玻璃杯中倒入一些水。
2.用笔在水中做一根直线标记。
3.观察标记在水里的形状。
实验结果:标记在水中会发生明显的偏折。
【六年级】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六年级】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科学小实验是培养孩子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有
趣的科学小实验。
1. 纸巾吸水实验
材料:纸巾、盛水的容器
步骤:将纸巾撕成小块,放在盛水的容器中,观察纸巾吸水的速度和数量。
原理:纸巾可以吸水,是因为纸巾中有大量的纤维,这些纤维可以吸附水分。
2. 火焰需要氧气实验
材料:蜡烛、玻璃杯、盘子
步骤:将蜡烛点燃,然后将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观察火焰熄灭的过程。
原理:蜡烛需要氧气才能燃烧,当玻璃杯覆盖在蜡烛上时,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完毕,火焰就会熄灭。
3. 彩色花朵实验
材料:白百合花、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
步骤:将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滴在装有水的杯子中,然后将花朵放入杯子中,观察花
朵的颜色变化。
原理:花朵吸水时,会通过茎吸取水分,而水分中的色素也会被吸取到花朵中,从而
改变花朵的颜色。
4. 气球充气实验
材料:一个空气泵、一个气球
步骤:用空气泵向气球中充入空气,观察气球的变化。
原理:空气泵通过外界的气体压力,将空气推入气球中,使气球充气。
5. 水果发电实验
材料:一个柠檬、两块铜片、一个电铜片
步骤:将铜片插入柠檬中,再将电铜片插入柠檬中,观察电流表的指示情况。
原理:柠檬内的柠檬酸可以与铜片中的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流。
通过这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孩子们可以亲自动手,观察现象,思考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原理也可以帮助他们增加科学知识的积累。
希望孩子们能够享受这些实验,并对科学产生更大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实验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六年级科学1.馒头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写出你的猜想与研究方案。
我的猜想: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我的方案:
(1)将两块干馒头用塑料袋包好,同时放在冰冷的环境里,几天后,观察现象;
(2)再将它们同时放在干燥的地方,几天后观察现象;
(3)将其中一块馒头上滴上几滴水,变成潮湿的馒头,再分别用塑料袋包装并同时放在温暖的环境里, 几天后,观察现象。
(也可以按照教学参考用书上的答案。
)
2、蜡烛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哪些变化?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切割、弯折、加热蜡烛是形态的变化。
燃烧蜡烛不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我的方案:(1)点燃蜡烛后,把硬纸片放在火焰上方。
然后把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最后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2)用小刀把蜡烛切成小块。
把小块的蜡烛放在铁盘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蜡烛的变化。
停止加热,观察变化。
(3)用小刀把蜡烛切成小块,观察蜡烛的变化
4、食盐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现象?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食盐能溶于水中,也能通过加热的方式使溶解在水中的食盐恢复原状。
(1)向烧杯中倒入水,用小勺把食盐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铁架台铁圈上,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5、水泥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现象?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水泥使用后不能恢复原状。
实验方案:
(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2)将水泥块放入坩埚,放在铁架台铁圈上,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4、铁钉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一)我的猜想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实验方案
(1)将3枚铁钉分别放入3支试管,其中一支放干燥剂。
(2)一支试管放少量的水,浸没铁钉一部分,另一支试管放满水,将铁钉完全浸没。
(3)最后分别用橡皮塞塞紧3支试管。
放置几天观察。
(二)我的猜想
铁在有酸碱盐的环境中更容易生锈。
实验方案
(1)将食盐倒入烧杯中加水搅拌,成盐水。
(2)将肥皂放入烧杯中加水搅拌,成肥皂水。
(3)将4个烧杯标号1、2、3、4.
(4)将标号1、2、3、4的4个烧杯分别倒入等量的醋、油、盐水、肥皂水,并分别放入一枚光亮的铁钉,观察一周,记录现象。
7、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昼夜更替的原因可能与地球自转有关。
实验方案:
(1)用手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
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哪边是白天,哪边是黑夜。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如插有大头针的地方)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分别在什么位置时是早上、正午和傍晚
8、昼夜更替对植物有影响吗?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有影响。
实验方案:
(1)准备两个不透光的纸盒:用剪刀在其中一个纸盒上部左侧挖一个直径1厘米的孔,在另一个纸盒上部右侧挖一个直径1 厘米的孔。
(2)将三株长势相同但真叶尚未出胚芽鞘的植物幼苗依次排开,分别栽种在三个花盆中。
(3)用两个纸盒分别扣住其中两个花盆(一个纸盒上的孔朝左开,另一纸盒上的孔朝右开),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夜间以灯光作光源,并使光从小孔中透入纸盒。
第三盆在自然状态下生长。
(4)每天打开纸盒,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高度、倾斜角及当日温度、天气等情况,并不断的拍照,保留图片记录。
9、日食是怎样形成的?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当太阳、地球、月亮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太阳的光辉不能照到地球上,形成日食。
实验方案
1、在与你的眼睛同样高的墙壁上悬挂一盏电灯,用它当做太阳。
手持一面圆形的小镜子当作月亮,与你看电灯的视线大体相平。
2、面对电灯,闭上一只眼睛,调整月球与眼睛的距离,使月球能完全遮住太阳,这时,就发生了日食。
10、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是当太阳、地球、月亮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挡住太阳的光辉,形成月食。
实验方案
1、在与你的眼睛同样高的墙壁上悬挂一盏电灯,用它当做太阳。
手持一面圆形的小镜子当做月亮,与你看电灯的视线大体相平。
2、保持原有姿势,沿逆时针方向原地转动,当你的头部(相当于地球)遮住射向月球的光辉时,便发生了月食。
11、蚯蚓对明亮度有反应吗?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是有反应。
实验方案
1、用一个长方体纸盒,在盒底垫上塑料薄膜,在盒左边放上干土,盒右边放湿土,干土与湿土间隔一段距离。
2、在盒中间没有土的地方放5条蚯蚓,观察蚯蚓的爬行情况。
下册
2、摆摆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写出你的猜想与研究方案。
我的猜想:可能与摆线长短、摆锤轻重、摆幅大小有关。
我的方案:
⑴、在支架上挂两个摆,摆锤重量相同,摆线长短不同,记录摆在1
分钟摆动的次数。
⑵、在支架上挂两个摆,摆线长短相同,摆锤重量不同,记录摆在1
分钟摆动的次数。
⑶、在支架上挂两个摆,摆线长短相同,摆锤重量相同,摆幅大小不
同,记录摆在1分钟摆动的次数。
3、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面大小有关吗?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面大小有关。
我的方案:选取悬吊物的重量、伞面材料、伞绳长短相同,伞面大小不同的两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分别记录降落伞落地的时间。
4、小明和小华荡同一个秋千,小明说,他体重大,所以他荡得快。
这种说法对吗?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这种说法不对。
我的猜想: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我的方案:制做两个摆,让它们摆线长短相同,摆幅大小相同,摆锤重量不同,分别记录在1分钟摆动的次数。
5、树木的年轮能告诉我们什么科学信息?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树木年轮可用来计算树木的年龄,还可以了解树木生长所经历的环境条件。
我的方案:⑴、以年轮髓心为原点,沿东西和南北方向画“+”
⑵、沿“+”从外向里逐个数清年轮圈数,并记录。
⑶、测量每个方向生长轮距髓心的距离。
⑷、观察记录年轮的完整程度、疏密度、年轮颜色的深浅
等。
6、怎样建构太阳系模型?写出你的建构方案。
建构方案:
⑴、根据8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远近在纸上画一个太阳系示意图。
⑵、标上8大行星的名称。
⑶、根据行星的大小,选择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捏成大小不同的行
星。
⑷、按照行星的排列顺序,把橡皮泥模型分别放在不同的轨道上。
7、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请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和线圈的匝数都有关。
我的方案:
⑴缠两个匝数相同的线圈,把它们分别连接到电池数量不同的电路中,分别记录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⑵缠两个匝数不相同的线圈,把它们分别连接到电池数量相同的电路
中,分别记录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8、电磁铁是否有南北两个磁极?请写出你的猜想和方案。
我的猜想:电磁铁可能有南北两个磁极。
我的方案:先给电磁铁通电,如果电磁铁靠近小磁针会发生相吸或相斥现象,则判断电磁铁有南北两个磁极。
9、电磁铁的磁极改变与什么有关?请写出你的猜想和方案。
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极改变与电流的方向或线圈的缠绕方向有关。
我的方案:
⑴线圈的缠绕方向不变,改变电流的方向,观察电磁铁的磁极是否改变。
⑵电流的方向不变,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观察电磁铁的磁极是否改变。
10、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请写出你的猜想和方案。
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和线圈的匝数都有关。
我的方案:
⑴线圈的匝数相同,电池数量不同,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⑵电池数量相同,线圈的匝数不同,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11、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面大小有关吗?写出你的猜想与研究方案。
我的猜想:降落伞下降的快慢可能与伞面大小有关。
我的方案:选取悬吊物的重量、伞面材料、伞绳长短相同,伞面大小不同的两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分别记录降落伞落地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