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课本科学实验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的科学实验

六年级上册的科学实验

六年级上册的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本文将讨论一些适合六年级上册的科学实验项目,帮助学生在课外进行实践学习。

1. 水的净化实验材料:脏水、漏斗、滤纸、玻璃瓶、砂子、碳粉步骤:1)将脏水倒入玻璃瓶中;2)在瓶口放置漏斗,并在漏斗内放入滤纸;3)在滤纸上层铺一层砂子,再加一层碳粉;4)观察脏水从漏斗慢慢渗出时的变化;5)倒出滤过后的水,对比原脏水的颜色和清澈度。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的净化过程。

砂子和碳粉的层可以过滤掉脏水中的杂质,使其变得清澈。

通过对比滤过后的水和原脏水的差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水的净化原理。

2. 雪花的形成实验材料:冷冻器、蒸馏水步骤:1)将蒸馏水装入冷冻器中;2)将冷冻器放入冷冻室,并等待一段时间;3)取出冷冻器,观察冷冻水中的晶体结构。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雪花形成的过程。

蒸馏水在冷冻器中冷却时,水分子会结晶并形成雪花的形状。

学生可以观察到不同形状和结构的雪花片,增加对雪花形成过程的理解。

3. 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检测实验材料:食物样本(如苹果、香蕉、鸡蛋等)、试纸盒(含检测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试纸)步骤:1)将不同食物样本切碎;2)将试纸盒中不同项目的试纸分别蘸取食物样本的汁液;3)根据试纸颜色变化,判断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学生可以观察试纸在食物汁液中的变化,从而确定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等营养成分。

4. 植物生长实验材料:花盆、土壤、种子步骤:1)将土壤放入花盆中;2)在土壤中插入种子;3)给予足够的阳光和水,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通过观察种子的发芽和植物的成长,学生可以了解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吸收阳光和水分的过程。

总结:六年级上册的科学实验对学生的科学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实验汇总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实验汇总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实验汇总实验一:物体的浮力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现象,了解物体的浮力原理。

实验材料:一个装有水的透明容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如小石子、塑料球、塑料瓶等)。

实验步骤:1. 将水装满透明容器,确保水面平整。

2. 先将小石子放入水中,观察石子的浮力现象。

3. 将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球的浮力现象。

4. 将塑料瓶放入水中,观察瓶的浮力现象。

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小石子虽然受到水的浮力,但无法浮起来,而塑料球和塑料瓶却可以浮在水面上。

实验分析:根据浮力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部分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浮力与其体积有关,体积越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从而能够浮在水面上。

实验二:水的气化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气化现象,了解水的气化过程和原理。

实验材料:一个装满水的容器、盐。

实验步骤:1. 在室温环境下,将水倒入容器中,注意水面要平整。

2. 将盐加入容器中的水中,并进行搅拌,直到盐完全溶解。

3. 观察容器内的水面变化。

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观察到,加入盐后,容器内的水面开始出现气泡并逐渐上升,最终水面从中间消失,水全被转化为气体。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盐的加入促使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减弱,水分子能够克服空气对它们的压力,由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这个过程称之为气化。

实验三:电路的通断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电路的通断现象,了解电流的传导和中断原理。

实验材料:一个电池、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

实验步骤:1. 将电池的两极分别与导线的两端相连。

2. 将小灯泡的两端分别与导线的两端相连。

3. 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

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观察到,当电池与小灯泡的电路连接好时,小灯泡亮起来;当电池与小灯泡的电路中断时,小灯泡熄灭。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电路是通的时候,电流可以正常传导,灯泡亮起来;而当电路中断时,电流无法传输,灯泡熄灭。

最全的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最全的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最全的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实验一:第三课馒头发霉实验名称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实验目的比较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实验准备四片馒头(或用其他容易发霉的食物)、塑料袋。

实验步骤(1)选四片馒头(或用其他容易发霉的食物),分别贴上号码。

1号馒头发霉最早,实验现象(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发霉面积最大。

2号、实验过程(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2号放在朝阳的窗台上(或温度较高的地方),3、4号放入冰箱里。

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5)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积小。

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论实验二:第五课蜡烛的更换实验名称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实验准备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实验现象..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试管夹夹住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第一,形式已经改变,第二是产生一种新的物质——烟。

实验3:第6课盐和水泥实验名称实验目的食盐变化的实验探究食盐的变化杯子、玻璃棒、食盐、火柴、盘子、小勺、铁架台(带铁圈、石实验准备棉网)、坩埚、酒精灯。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实盐在水中溶解1、向杯子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了,看不到了。

实验过程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坩埚上可以清晰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中,放在铁架台上,点地看到已经分析出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的食盐颗粒。

实验结论实验四:第6课盐和水泥实验名称水泥变化的实验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实验目的探究水泥的变化..杯子、火柴、盘子、小勺、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实验准备酒精灯、坩埚。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过了一会,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实验过程水泥凝固了。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案一、实验一:探究声音的产生1. 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3. 材料:气球、木棒、尺子、盆子、水、扬声器。

4. 步骤:(1) 将气球吹起来,用木棒刺破气球,观察声音的产生。

(2) 用尺子拨动水面,观察声音的产生。

(3) 打开扬声器,让学生触摸扬声器,感受声音的振动。

5. 讨论:通过实验,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

二、实验二:光的传播1. 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光的传播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原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 材料:激光笔、白纸、铅笔、尺子。

4. 步骤:(1) 打开激光笔,将光射向白纸,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2) 在白纸上画出光的传播路径,用铅笔标记。

(3) 改变激光笔的位置,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是否改变。

5. 讨论:通过实验,学生能了解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

三、实验三:磁场对铁钉的影响1. 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磁场对铁钉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原理: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铁产生磁力作用。

3. 材料:条形磁铁、铁钉、砂纸、小车。

4. 步骤:(1) 将条形磁铁的一端磨砂,让铁钉粘在另一端,放在小车上。

(2) 移动条形磁铁,观察铁钉的移动情况。

(3) 改变条形磁铁的极性,观察铁钉的移动情况。

5. 讨论:通过实验,学生能了解到磁场对铁钉产生磁力作用,且磁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

四、实验四:制作简易净水器1. 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水的过滤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原理:过滤可以去除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3. 材料:滤纸、玻璃杯、棉球、水、剪刀。

4. 步骤:(1) 将滤纸剪成合适的大小,放在玻璃杯上。

(2) 用棉球将滤纸边缘压实,确保过滤效果。

(3) 将混合了杂质的水慢慢倒入玻璃杯中,观察水的过滤效果。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1、模拟细菌繁殖的实验。

实验材料:豆子、八个杯子。

实验目的:用豆子的数量迅速增加来感受细菌的繁殖速度。

实验步骤:用豆子来模拟细菌,把豆子放入八个杯子中来模拟细菌繁殖八代的过程,用20秒来模拟每代繁殖所需要的20分钟。

在1号杯子里放1粒豆子,代表第一代细菌。

细菌一分为二进行繁殖,第二代细菌就有2个了,在2号杯子里放2粒豆子。

以此类推,计算第八代和第二十一代细菌的个数。

实验分析:第一代细菌有1个,第二代细菌有2个,第三代细菌有4个,第四代细菌有8个,第五代细菌有16个,第六代细菌有32个,第七代细菌有64个,第八代细菌有128个…到第二十一代时就繁殖出上百万个细菌了。

实验结论: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2、研究馒头发霉的条件猜测:影响霉菌生长快慢的因素有水分和温度。

实验目的:探究馒头发霉的条件。

实验猜测:温暖、潮湿条件下的馒头容易发霉实验方法:为了研究霉菌是否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生长,我们可以找出与之相反的环境条件,如寒冷和干燥,并对这四种环境条件进行组合。

根据条件的变化来设计两组不同的对比实验。

实验材料:四个烘干的馒头、塑料袋、清水、滴管、线绳、冰箱、牙签。

实验步骤:(1)在第一个馒头上滴10滴水,第二个馒头保持干燥,将两个馒头分别放在塑料袋中并用线绳扎紧,放在暖气片上。

(2)在第三个馒头上滴10滴水,第四个馒头保持干燥,将两个馒头分别放在塑料袋中并用线绳扎紧,放入冰箱中冷藏。

(3)每天定时观察四个馒头的变化,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几天后,在温暖、潮湿环境下的馒头发霉了,而其他几个馒头几乎没有变化。

实验分析:霉菌在水分和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会迅速繁衍。

干燥的馒头缺少水分,冷藏室的分温度较低,这两个条件都不适宜霉菌的繁殖。

3、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实验目的: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切片和人体表皮装片(可用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3篇)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3篇)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实验一:物体的反射和折射教学目标:了解物体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掌握光的传播规律。

实验内容:用小镜子、白纸、手电筒等材料进行实验,观察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实验步骤:1. 把小镜子竖起来,放在桌子上,用手电筒照在小镜子上。

2. 把白纸放在桌子上,调整小镜子的角度,观察光线的反射现象。

3. 把小镜子倒置,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

4. 运用所学的光的传播规律,解释实验现象。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并通过实验观察和解释了光的传播规律。

实验二:水的三态变化教学目标:了解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及原因,能够区分水的三态。

实验内容:用火炉、水和冰块进行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火炉,将火炉加热至适当温度。

2. 将水放在锅中,加热至100摄氏度,观察水的变化。

3. 将锅中的水冷却至0摄氏度,观察水的变化。

4. 将冷却后的水放入容器中,放在冰箱中冷冻,观察水的变化。

5. 运用所学的水的三态变化原理,解释实验现象。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及原因,并通过实验观察和解释了水的三态变化原理。

实验三:电流的通路与开关的作用教学目标:了解电流的通路和开关的作用,掌握电流的流动规律。

实验内容:用电池、灯泡、导线和开关进行实验,观察电流的通路和开关的作用。

实验步骤:1. 连接一个电池、一个灯泡和导线,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2. 在导线上设置一个开关,接通电路,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3. 断开电路,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4. 运用所学的电流的流动规律,解释实验现象。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了电流的通路和开关的作用,并通过实验观察和解释了电流的流动规律。

实验四:空气的压力教学目标:了解空气的压力及其变化,掌握空气压力的实验方法。

实验内容:用吸管和水进行实验,观察空气的压力变化。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吸管,用手封住一个开口,将吸管的其他一端放入水中。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部分]《工具和机械》单元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研究杠杆尺的实验实验材料:底板1块、长支架1个、杠杆尺1根、钩码若干。

(学具中有)操作方法:(1)按学具中的图组装好实验装置;(2)师介绍组装方法及支点、阻力点、用力点的位置及阻力点和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如何测量;(3)在杠杆尺两边各选一个位置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直至杠杆尺平衡为止,并记录相应数据到P6记录表中,判断其用力情况;(4)交流分析实验数据;(5)得出结论。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杠杆类工具的比较实验实验材料:撬盖的铁片(或螺丝刀)、开瓶器、夹子(或镊子)、罐头、啤酒瓶。

(自备)操作方法:(1)用撬盖的铁片去撬罐头、用开瓶器开啤酒瓶、用夹子夹东西;(2)在课本P7图上分析三点位置及用力情况。

2、小杆秤的观察与制作(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材料:1根长竹筷(称)、螺帽或钩码(重)、粗棉线或钓鱼线、小塑料盘(称)、砝码(50g)、剪刀。

(自备)操作方法:(1)如课本P9图片,把一支竹筷打磨光滑,其中一个螺丝帽或钩码用钓鱼线系好做秤砣;(2)自制一个秤盘,系好三条一样长的细绳并固定在秤杆上;(3)在秤砣与秤盘间选择适当的位置系上一个绳套,作为初次实验的平衡点;(4)利用平衡原理制作托盘小杆秤刻度,在称盘内每次加一个砝码(50克),移动秤砣使秤平衡,并在秤杆的挂秤砣的位置做好标记,直到秤杆用完为止。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研究轮轴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1根轴、1根销钉、24个钩码、2段棉线、1个底板和1个长支架。

(包含在学习工具中)(或机械实验盒中)操作方法:(1)如学具中的图组装轮轴装置;(2)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直至平衡,反复做4种,并记录实验数据到课本P10表中。

(3)交流分析数据。

(4)得出结论。

2、研究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材料准备可能较难)实验材料:添加1个轮圈。

六年级科学实验目录(上册)

六年级科学实验目录(上册)
5
运动滑轮实验p10
分组实验
简单机械实验盒
6
滑轮组实验p12
演示实验
滑轮组,钩码,弹簧秤
7
斜面的作用实验和应用p14
分组实验
斜面及小车,弹簧秤,木块,铁钉,钉锤,螺丝钉
8
认识自行车的机械原理p16
分组实验
自行车





9
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研究p20
分组实验
不同厚度硬纸条,砝码,座标纸,直尺


25
制作“蛙声筒”p59
分组实验
饮料瓶或一次性纸杯,细线,木筷,小刀,松香
26
通电导体能产生磁的实验p60
演示实验
电池,导线,小磁针,铁钉
27
制作电磁铁p61
分组实验
电流实验盒
28
电磁铁的应用p62
演示实验
演示电磁铁
29
增强电磁铁磁性的研究p63
分组实验
电流实验盒
30
水的三态变化与温度关系实验p64
教科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实验目录
章节
编号
实验名称
实验类别
实验器材





1
常用工具的使用p2
演示实验
钢丝钳,启瓶器,理发剪刀,剪铁片,剪刀,螺丝刀,钉锤
2
杠杆平衡的研究p6
分组实验
杠杆尺,钩码(简单机械实验盒)
3
螺丝刀的科学p8
分组实验
螺丝刀,钩码,细绳子
4
轮轴实验p9
分组实验
轮轴实验器,钩码(简单机械实验盒)
演示实验
大小相同的不锈钢杯,瓷杯,塑料杯,热水,温度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本科学实验在六年级上册科学课本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趣的实验,其中涵盖
了多个科学领域,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

每个实验都让我们深入
理解了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科学的认识。

接下来,我将分
享几个我最喜欢的实验。

实验一:压力的作用
本实验用气球来演示压力的概念。

你需要在气球中放一些塑料珠子,然后充满气体。

接下来,将气球压缩成较小的体积并固定。

随着你将
气球从压缩状态中释放,气球将恢复原始的形态并将珠子击飞。

这是
因为当气球被压缩时,气体分子被挤压在一起,导致内部压力增加。

当气球从压缩状态中释放时,这些气体分子会迅速扩散并撞击珠子,
从而将其击飞。

实验二:反应速率
本实验使用饼干和牛奶来演示反应速率。

你需要将两种材料放在两
个不同的碗中,并在碗中放置一块相同大小的饼干。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牛奶中的饼干比空气中的饼干更快变软。

这是因为牛奶中含
有酶,它可以加速饼干分解的速度。

这是一个很好的演示反应速率的
实验。

实验三:霉菌的生长
本实验需要你在两块面包中喷上水,然后将一块面包放在暗处,另
一块面包放在阳光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阳光下的面包上长
出了霉菌,而暗处的面包上则没有。

这是因为霉菌需要光来生长。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的重要性以及霉菌如何通过营养来生长和繁殖。

这些实验是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的一部分,但它们可以让我们深入理解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个领域的基本概念。

它们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还可以在家中进行,让我们更深入了解科学的基本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