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2_2隐函数求导

合集下载

高等数学精品课件2-2导数的计算法则

高等数学精品课件2-2导数的计算法则

3(x sin2 x)2 (1 sin 2x)
12
一、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第二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例2 求 y 1 x 的导数. 1 x

y
2
1 1 x
1 1
x x
'
2
1 1
x
1 x 1 1 x2
x
1
1
x 1
x2
1 x
1 x
13
一、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第二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如果 y f u 在点 u 处可导,u g x 在点 x 处可导,则复合函数
y f g x 在点 x 处可导,且有
dy dy du(即yx f u gx)
dx du dx
由 u 在g 点x 处连续x (可导⇒连续)知,
当 x 时,0
u g x x g x 0, 故 lim ,li因m 此,0
x0
u0
dy dx
lim y x0 x
lim
x0
f
u
u x
u x
f u gx

dy dx
dy du du dx
7
一、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第二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也称为链式法则,它可推广到有限个函数复合的情形.
比如,若 y f u,u g v 和 v h x 可导,则 y f {g[h(x)]}
例如, y sin2 x 由 u sin x 和 y u2 复合而成,
y
ln
x2 x2
1 1

u
x2 x2
1 1
和 y ln u复合而成.
2
课前导读

高等数学-隐函数的求导法则

高等数学-隐函数的求导法则

第五节 隐函数的求导法则一、一个方程的情形隐函数存在定理 1 设函数(,)F x y 在点00(,)P x y 的某一邻域内具有连续偏导数,00(,)0F x y =,00(,)0y F x y ≠,则方程(,)0F x y =在点0x 的某一邻域内恒能唯一确定一个连续且具有连续导数的函数()y f x =, 它满足条件00()y f x =,并有d d x yF yx F =-. 说明:1) 定理证明略,现仅给出求导公式的推导:将()y f x =代入(,)0F x y =,得恒等式(,())0F x f x ≡,等式两边对x 求导得d 0d F F y x y x∂∂+=∂∂, 由于0y F ≠ 于是得d d x yF yx F =-. 2) 若(,)F x y 的二阶偏导数也都连续, 则按上述方法还可求隐函数的二阶导数:22d d ()()d d x x y y F F y y x x F y F x∂∂=-+-⋅∂∂ 22()x x y y x xx y y y y xxy y yF F F F F F F F F F F F --=---2232x x y x y x y y y x yF F F F F F F F-+=-.例1 验证方程sin e 10x y x y +--=在点(0,0)的某一邻域内能唯一确定一个单值可导的隐函数()y f x =,并求22d d ,00d d y yx x x x ==. 解 设(,)sin e 1x F x y y x y =+--, 则 1) e x x F y =-,cos y F y x =-连续; 2) (0,0)0F =; 3) (0,0)10y F =≠.因此由定理1可知,方程sin e 10x y x y +--=在点(0,0)的某一邻域内能唯一确定一个单值可导的隐函数()y f x =.d 0d y x x =0x y F x F =-=e 10,0cos x yx y y x -=-=-==-,22d 0d y x x = d e ()0,0,1d cos x yx y y x y x -=-'===-- 0201(e )(cos )(e )(sin 1)(cos )x x x y y y y x y y y y x =='=-''-----⋅-=--3=-.隐函数存在定理还可以推广到多元函数.一般地一个二元方程(,)0F x y =可以确定一个一元隐函数,而一个三元方程(,,)0F x y z =可以确定一个二元隐函数. 隐函数存在定理2 设函数(,,)F x y z 在点000(,,)P x y z 的某一邻域内具有连续的偏导数,且000(,,)0F x y z =,000(,,)0z F x y z ≠,则方程(,,)0F x y z =在点00(,)x y 的某一邻域内恒能唯一确定一个连续且具有连续偏导数的函数(,)z f x y =, 它满足条件000(,)z f x y =,并有x z F z x F ∂=-∂,y zF zy F ∂=-∂. 说明:定理证明略,现仅给出求导公式的推导:将(,)z f x y =代入(,,)0F x y z =, 得(,,(,))0F x y f x y ≡,将上式两端分别对x 和y 求导,得0=∂∂⋅+xz F F z x , 0=∂∂⋅+y z F F z y .因为z F 连续且000(,,)0z F x y z ≠,于是得x z F z x F ∂=-∂, y zF zy F ∂=-∂. 例2 设22240x y z z ++-=,求22zx∂∂.解 设222(,,)4F x y z x y z z =++-,则2x F x =,24z F z =-,2242x z F z x x x F z z∂=-=-=∂--,2222223(2)(2)()(2)2(2)(2)(2)z xx xx x zx x x z xz z z ∂-+-+∂-+∂-===∂---. 二、方程组的情形在一定条件下, 由方程组(,,,)0(,,,)0F x y u vG x y u v =⎧⎨=⎩ 可以确定一对二元函数(,)(,)u u x y v v x y =⎧⎨=⎩, 例如方程0xu yv -=和1yu xv +=可以确定两个二元函数22y x yu +=,22y x x v +=. 事实上,0xu yv -=u y x v =1=⋅+u yx x yu 22y x yu +=, 2222yx x y x yy x v +=+⋅=. 下面讨论如何由组求u ,v 的导数.隐函数存在定理3 设(,,,)F x y u v ,(,,,)G x y u v 点0000(,,,)P x y u v 的某一邻域内具有对各个变量的连续偏导数,又0000(,,,)0F x y u v =,0000(,,,)0G x y u v =,且偏导数所组成的函数行列式(或称雅可比(Jacobi )行列式)(,)(,)FF FG u v J G G u v uv∂∂∂∂∂==∂∂∂∂∂ 在点0000(,,,)P x y u v 不等于零,则方程组(,,,)0F x y u v =,(,,,)0G x y u v =,在点0000(,,,)P x y u v 的某一邻域内恒能唯一确定一组连续且具有连续偏导数的函数(,)(,)u u x y v v x y =⎧⎨=⎩,. 它们满足条件000(,)u u x y =,000(,)v v x y =,且有1(,)(,)xvxv u v u v F F G G u F G F F x J x v G G ∂∂=-=-∂∂,1(,)(,)ux u xu v uvF FG G v F G F F x J u x G G ∂∂=-=-∂∂, 1(,)(,)yv y vu v uv F F G G u F G F F y J y v G G ∂∂=-=-∂∂,1(,)(,)u yu y u v u vF FG G v F G F F y J u y G G ∂∂=-=-∂∂. 说明:方程组所确定的隐函数的偏导数可分别对方程组中各方程两边求偏导数,然后解关于各偏导数的方程组,其中偏导数xu ∂∂,x v ∂∂由方程组0,0x u v x uv u v F F F x xu v G G G x x ∂∂⎧++=⎪⎪∂∂⎨∂∂⎪++=⎪∂∂⎩确定;偏导数yu ∂∂,y v ∂∂由方程组⎪⎩⎪⎨⎧=∂∂+∂∂+=∂∂+∂∂+.0,0y vG y u G G yv F y u F F v u y v u y 确定.例3 设0xu yv -=,1yu xv +=,求u x ∂∂,v x∂∂,uy ∂∂和v y ∂∂.解 两个方程两边分别对x 求偏导,得关于u x ∂∂和vx∂∂的方程组 00u v u x y x xu v y v x x x ∂∂⎧+-=⎪⎪∂∂⎨∂∂⎪++=⎪∂∂⎩,. 当220x y +≠时,解之得22u xu yv x x y ∂+=-∂+,22v yu xvx x y ∂-=∂+. 两个方程两边分别对y 求偏导,得关于u y ∂∂和vy∂∂的方程组 00uv x v y y y u v u y x y y ∂∂⎧--=⎪∂∂⎪⎨∂∂⎪++=⎪∂∂⎩,. 当220x y +≠时,解之得22u xv yu y x y ∂-=∂+,22v xu yvy x y ∂+=-∂+. 另解 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微分得d d d d 0d d d d 0u x x u v y y v u y y u v x x v +--=⎧⎨+++=⎩,,即d d d d d d d d x u y v v y u x y u x v u y v x -=-⎧⎨+=--⎩,. 解之得2222d d d xu yv xv yu u x y x y x y +-=-+++,2222d d d yu xv xu yvv x y x y x y-+=-++. 于是22u xu yv x x y ∂+=-∂+,22u xv yu y x y ∂-=∂+,22v yu xv x x y ∂-=∂+,22v xu yvy x y ∂+=-∂+. 例 设函数(,),(,)x x u v y y u v ==在点(,)u v 的某一领域内连续且有连续偏导数,又(,)0(,)x y u v ∂≠∂. 1) 证明方程组(,)(,)x x u v y y u v =⎧⎨=⎩ 在点(,,,)x y u v (的某一领域内唯一确定一组单值连续且有连续偏导数的反函数(,),(,)u u x y v v x y ==.2)求反函数(,),(,)u u x y v v x y ==对,x y 的偏导数. 解 1)将方程组改写成下面的形式(,,,)(,)0(,,,)(,)0F x y u v x x u v G x y u v y y u v ≡-=⎧⎨≡-=⎩,,则按假设 (,)(,)0(,)(,)F G x y J u v u v ∂∂==≠∂∂,由隐函数存在定理3,即得所要证的结论.2)将方程组所确定的反函数(,),(,)u u x y v v x y ==代入原方程组,即得[(,),(,)][(,),(,)].x x u x y v x y y y u x y v x y ≡⎧⎨≡⎩,将上述恒等式两边分别对x 求偏导数,得10.x u x v u x v xy u y v u x v x ∂∂∂∂⎧=⋅+⋅⎪⎪∂∂∂∂⎨∂∂∂∂⎪=⋅+⋅⎪∂∂∂∂⎩, 由于0J ≠,故可解得1u y x J v ∂∂=∂∂, 1v yx J u∂∂=-∂∂. 同理,可得1u x y J v ∂∂=-∂∂, 1v x y J u∂∂=∂∂. .。

高等数学隐函数的求导公式

高等数学隐函数的求导公式

3
隐函数的求导公式
隐函数存在定理1 设二元函数 F ( x, y)在点 P( x0 , y0 )的某一邻域内满足:
(1) 具有连续偏导数;
(2) F ( x0 , y0 ) 0; (3)Fy ( x0, y0 ) 0, 则方程 F ( x, y) 0在点 P( x0 , y0 )的某一邻域内 恒能唯一确定一个连续且具有连续导数的函数
9
隐函数的求导公式
z Fx , x Fz
z Fy y Fz

已知 x2 a2

y2 b2

z2 c2

1,
求 z , z 及 2z . x y xy

令 F(x,
y, z)
x2 a2

y2 b2

z2 c2
1

Fx

2x a2
,
2y Fy b2 ,
2z Fz c2
z2


c2[
x ( a2z2
c2 y b2z
)]
c4 xy a2b2z3
注 对复合函数求高阶偏导数时, 需注意:
导函数仍是复合函数. 故对导函数再求偏导数时,
仍需用复合函数求导的方法.
11
隐函数的求导公式

设有隐函数
F(
x z
,
y z
)

0
,其中F的偏导数连续,
求 z , z . x y
u y u v
22
隐函数的求导公式
特别
如果方程组
F ( x, G( x,
y, u, v ) y, u, v )

0 0

F ( x,u,v) G( x,u,v)

高等数学求导公式

高等数学求导公式

高等数学求导公式高等数学中的求导公式主要包括常数函数的求导、幂函数的求导、指数函数的求导、对数函数的求导、三角函数的求导、反三角函数的求导、双曲函数的求导、双曲函数的求导、复合函数的求导、隐函数的求导以及参数方程的求导等。

1.常数函数的求导:若f(x)=C,其中C是常数,则f'(x)=0。

2.幂函数的求导:若f(x)=x^n,其中n是任意实数,则f'(x)=n*x^(n-1)。

3.指数函数的求导:若 f(x) = a^x ,其中 a 是正实数(a ≠ 1),则 f'(x) = a^x * ln(a)。

4.对数函数的求导:若 f(x) = loga(x) ,其中 a 是正实数(a ≠ 1),则 f'(x) =1/(x*ln(a))。

5.三角函数的求导:若 f(x) = sin(x) ,则 f'(x) = cos(x)。

若 f(x) = cos(x) ,则 f'(x) = -sin(x)。

若 f(x) = tan(x) ,则 f'(x) = sec^2(x)。

6.反三角函数的求导:若 f(x) = arcsin(x) ,则 f'(x) = 1/sqrt(1-x^2)。

若 f(x) = arccos(x) ,则 f'(x) = -1/sqrt(1-x^2)。

若 f(x) = arctan(x) ,则 f'(x) = 1/(1+x^2)。

7.双曲函数的求导:若 f(x) = sinh(x) ,则 f'(x) = cosh(x)。

若 f(x) = cosh(x) ,则 f'(x) = sinh(x)。

若 f(x) = tanh(x) ,则 f'(x) = sech^2(x)。

8.反双曲函数的求导:若 f(x) = arcsinh(x) ,则 f'(x) = 1/sqrt(x^2+1)。

若 f(x) = arccosh(x) ,则 f'(x) = 1/sqrt(x^2-1) (x > 1)。

隐函数的求导法则

隐函数的求导法则

隐函数的求导法则在高等数学中,人们经常要研究使用函数表示不明确的关系的问题。

具有x和y两个自变量的方程通常也称为隐函数。

在这种情况下,求导的方法与单变量函数的情况有所不同。

假设我们有一个方程f(x,y)=0代表一个隐函数。

如果我们将y表示为x的函数,那么我们可以使用求导规则计算dy/dx。

我们用y=f(x)来代表意味着y是x的函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原始方程看成f(x,f(x))=0。

现在我们需要将它们进行求导:通过链式法则,我们得到:∂f/∂x + ∂f/∂y * dy/dx = 0解决方程,我们可以得到dy/dx:dy/dx = -(∂f/∂x)/(∂f/∂y)这就是隐函数的求导法则。

现在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例子1:考虑方程x^2+y^2 = 1,代表一个圆形。

假设我们需要求通过点(0.5,0.866)的圆的斜率。

我们可以通过对方程隐式地求导来解决这个问题。

从方程中得到:2x + 2y * dy/dx = 0这个时候,我们用点(0.5,0.866)代入求导公式:dy/dx = -(∂f/∂x)/(∂f/∂y) = -x/y = -0.577例子2:考虑方程x^2+y^2+z^2 = 1,代表一个球。

假设要求通过点(0.5, 0.866, 0)的球的切平面。

我们如何确定这个平面的法向量?这里我们可以思考什么会构成法向量:从点(0.5, 0.866, 0)向球的中心(0,0,0)所成的向量,然后我们将这个向量投影在切平面上。

我们可以通过隐函数求导的方法来找到它的方向。

从方程中得到:2x + 2y * dy/dx + 2z * dz/dx = 0我们需要知道dz/dx的值,但只有两个自变量,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可以再次隐式地求导。

我们有这样的等式:∂f/∂x + ∂f/∂y * dy/dx + ∂f/∂z * dz/dx = 0将方程放入这个等式,我们得到:(1) + y * dy/dx + z * dz/dx = 0然后再用我们之前求出的dy/dx代替,得到:(1) + y * (-x/y) + z * dz/dx = 0然后代入我们想要的点,我们得到:dz/dx = -x * z/y = (-0.5) * 0/0.866 = 0现在我们知道了dz/dx = 0。

高等数学2-2

高等数学2-2

x a cost 例12 求椭圆 在t 处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 程.

4 y b sin t dy b cos t b dy dt cot t , dx dx a sin t a dt
可得
k切
b b dy cot , dx t a 4 a
1 , 求y . 例3 设y sin 1 x

y
1 cos 1 x
1 1 1 cos . 2 1 x (1 x) 1 x
2
例4 设y sin e x , 求y . 解
y ( sin e )
1 2 sin e 1
x2
1 x x2 1 1 x x2 1
2
x

x 2 x2 1

2x 1 2 2 x 1

1 x 1
2
x2 1 例6 求函数 y ln 3 ( x 2) 的导数. x2
例1 求函数 y ln sin x 的导数.

y ln u, u sin x .
dy dy du 1 cos x cot x cos x dx du dx u sin x
例2 求函数 y ( x 2 1)10 的导数 . 解
dy 10( x 2 1) 9 ( x 2 1) dx 10( x 2 1) 9 2 x 20 x( x 2 1) 9 .
例13 求由方程 xy e x e y 0所确定的隐函数
dy dy y的导数 , dx dx

x 0
.
方程两边对x求导, dy x y dy y x e e 0 dx dx

高等数学 第2章 第六节 隐函数的导数 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相关变化率

高等数学 第2章 第六节 隐函数的导数 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相关变化率

0
解得:
t
t0
2v0
sin
g
,
射程:
x(t0
)
v
2 0
g
s in 2
12
参数方程高阶求导法举例
补充例题:

x y
a(t a(1
sin t ) cos t)
(t 2n , n Z ),
求d2y. dx 2
d 2 y dy' dy' dx y't
dx2 dx dt dt
x
' t
cot t 2t
x
7
3.隐函数的高阶导数举例
补充例题: 方程 y tan( x y) 确定函数 y f ( x), 求 y.
解: 先求 y :
y tan(x y)
方程两边分别对x 求导数
y ' sec2 ( x y) (1 y ') (1 y 2 )(1 y ')
解得: y' 1 y 2 y 2 1 ( y 0) y2
3
2
2
两边对x求导得:
1 y 5 1 3 1 1 1 1 y 3 3x 1 2 x 1 2 x 2

y
y 53
1 3 3x 1
1 2
1 x 1
1 2
x
1 2
5
(3x 1) 3
x x
1 2
3
5 x
1
1
2x
1
1
2x
2
5
解(二):
由对数求导法
y'
y ln (3 x
5
1) 3
代入上式得d 140 0.14(rad / min)

隐函数求导

隐函数求导

隐函数求导隐函数求导是高等数学中的一种求导方法,用于求解含有隐含变量的函数的导数。

通常来说,给定一个方程,如果它不能够被显式地表示为y=f(x)的形式,那么我们就需要使用隐函数求导的方法来求解它的导数。

隐函数求导的基本思想是在方程两边同时求导,然后根据链式法则和隐函数导数定理进行推导,最后得到隐函数的导数表达式。

让我们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隐函数求导的过程。

假设有一个方程:x² + y² = 1。

这是一个圆的方程,但无法明确地表示y关于x的函数形式。

首先,我们对方程两边同时求导。

对于x²,我们可以直接得到导数为2x。

而对于y²,由于y是一个关于x的隐函数,我们需要使用隐函数求导的方法来求解。

这里我们使用隐函数导数定理,即(dy/dx) = - (dy/dx) / (dx/dy)。

将方程x² + y² = 1两边同时对x求导,得到2x + 2y(dy/dx) = 0。

然后解出(dy/dx),得到(dy/dx) = -x/y。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方程y² = 1 - x²的导数表达式(dy/dx) = -x/y。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求解隐函数导数的一般步骤:1. 对于给定的隐函数方程,通常是一个关于x和y的方程,需要对方程两边同时求导。

2. 对于显式函数,可以直接求导;而对于隐函数部分,需要使用隐函数导数定理求解。

3. 使用隐函数导数定理对隐函数部分进行求导时,需要注意使用链式法则,并考虑到隐函数对x的依赖关系。

4. 解出隐函数导数的表达式。

上述步骤只是隐函数求导的一般思路,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和条件来确定使用何种求导方法。

在实际问题中,隐函数求导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当我们研究物理学中的运动问题时,经常会遇到含有时间和位置的方程,这时就需要使用隐函数求导的方法来求解速度和加速度等相关物理量的变化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此隐函数不能显化 . 隐函数求导方法: 利用链式法则, 两边对 x 求导( 注意 y = y(x) ) (含导数 y 的方程)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2/31
例2.16 求由方程
在 x = 0 处的导数
确定的隐函数
解: 方程两边对 x 求导

dy dy 1 21x 6 0 5y 2 dx dx 6 d y 1 21x 4 dx 5 y 2
2 2
3 3 故切线方程为 y 3 ( x 2) 2 4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6/31
例2.19. 求
的导数 .
解: 两边取对数 , 化为隐式
两边对 x 求导

1 y cos x ln x sin x y x sin x sin x y x (cos x ln x ) x
y O
目录 上页

dy d t dx dx dt
dy
x
下页 返回 结束
16/31
抛射体轨迹的参数方程
速度的水平分量
速度的方向
垂直分量
y

dy 0 dt
在刚射出 (即 t = 0 )时, 倾角为 v2 arctan v1 v2 达到最高点的时刻 t , 高度 g
落地时刻 抛射最远距离
4
因x=0时y=0, 故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3/31
e y xy e 确定的隐函数 y y ( x) 例2.17 求由方程 在 x 0 处的二阶导数。
解: y 是 x 的函数, 方程两边对 x 求导得
解得
e y y y xy 0 y y y . e x
O
v2 t g 2v2 t g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x
结束
17/31
x t 2 2 t (0 1) 例6. 设由方程 2 t y sin y 1
确定函数 y y (x) , 求 解: 方程组两边对 t 求导 , 得
dx 2t 2 dt dy dy cos y 2t 0 dt dt
按幂函数求导公式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按指数函数求导公式
8/31
2) 有些显函数用对数求导法求导很方便 .
例如,
两边取对数
a ln y x ln a [ ln b ln x ] b [ ln x ln a ] b
两边对 x 求导
a a b y ln b x x y

每一拱都是光滑的,但摆线却是分段光滑的.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5/31
例5. 抛射体运动轨迹的参数方程为 求抛射体在时刻 t 的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 先求速度大小:
速度的水平分量为
故抛射体速度大小
垂直分量为
v1 (v2 gt )
2
2
再求速度方向 (即轨迹的切线方向): 设 为切线倾角, 则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20/31
解: 首先建立x与y之间的关系式. 由图中的直角三角形 容易得到 y 2 x 2 c 2 .
将上式两边对t求导, 根据链式法则, dy dx 2 y 2x . dt dt 由于x是t的严可得 d y x dx x v v 2 2 0 dt y dt x c
(*)
将 x=0 代入所给方程可得 y=1, 所以
y x 0
y y e x
x 0
1 . e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4/31
为求二阶导数, 将 (*)式两端再对 x 求导( y y( x) 仍是 x 的函数) 可得
y
e y y xy y y 0, e y 2 y e y 2 y 从而 y . y e x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t ) 0 时, 有
11/31
若上述参数方程中 则由它确定的函数
二阶可导, 且 可求二阶导数 .
x (t ) 利用新的参数方程 d y (t ) ,可得 x x ( t ) ( t ) dx (t ) y y ( t ) ( t ) 2 x d y d ( d y ) d d y d tdx ( t ) ( ) 2 dx dx d t dx d x t y d dx ( t ) (t ) (t ) (t ) (t ) (t ) 2 (t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22/31
思考题: 当气球升至500 m 时停住 , 有一观测者以
100 m/min 的速率向气球出发点走来, 当距离为500 m
时, 仰角的增加率是多少 ?
500 提示: tan x
对 t 求导
500
d 500 dx sec 2 dt x dt
y x (t ) (t ) (t ) (t ) 记 x y 3 3 (t ) x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2/31
对谁求导?
注意 : 已知 例4. 设
?
x f (t ) d2 y . , 且 f (t ) 0 , 求 2 y t f (t ) f (t ) dx
2
将(*)式代入上式可得
y
2 y y 2 e y 2 xy
e
y
x
3
.
上式中再代入 x 0, y 1, 解得
y x 0
1 2. e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5/31
例2.18 求椭圆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
解: 椭圆方程两边对 x 求导 x 2 y y 0 8 9 3 9 x y x 2 x2 4 16 y y 3 3 3 3 y
d2 y 1 f (t ) d x2
d y t f (t ) t, 解: f (t ) dx
练习:
解:
dy 1 ; dx t
d y 2 dx
2
1 t2
1 t t3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3/31
例2.18 已知摆线(如右图,又称旋轮线)的 y x a ( t sin t ) 参数方程为 . y a (1 cos t ) 2a x O (1).求摆线上任一点P处的切线和法线的斜率. (2).求由该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二阶导数. 解 (1) 由(2.8)式可知, 摆线在点P处的切线和法线斜率 dy a sin t sin t 分别为 k切 dx a(1 cos t ) 1 cos t 1 cos t k法 . sin t 2 y x d y x y a(1 cos t )a cos t (a sin t )a sin t (2) 2 3 dx x a 3 (1 cos t )3 a(1 cos t ) 2 . ■
得到
之间的关系式.
(3) 从中解出所要求的变化率.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9/31
例2.20 在机械加工中,经常利用外圆磨床采用所谓的 切线磨削法(P110图所示)来加工圆形工件, 在磨削过程中,
砂轮绕O1轴旋转, 工件中心在直线L上一面绕其中心A旋转,
一面沿L向右平动. 工件在前进过程中不断被砂轮磨削, 最后磨出一个圆形工件来. 随着工件地不断前进, 其中心 dx A与点O间的距离x不断减小, 所以x是时间t 的函数, dt 称为工件的给进速度. 由于砂轮的不断磨削,工件中心到 砂轮中心O1的距离y也不断减小, 所以y也是时间t的函数, dy 称v 为 径向切入速度. 求当工件以等速v0进给时的 dt 径向切入速度.

dx 2 (t 1) dt dy 2t d t 1 cos y
dy t dy d t dx (t 1)(1 cos y ) dx dt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8/31
三、相关变化率
为两可导函数 之间有联系
之间也有联系
研究这两个变化率的关系的问题,称为相关变化率问题 相关变化率问题解法: (1) 找出 x, y 之间的关系式F(x,y)=0. (2) 利用求导的链式法则, 将F(x,y)=0两端对 t 求导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31
说明:
1) 对幂指函数 y uv , 其中u u( x ), v v( x ), 可用对数 求导法求导 :
注意:
ln y v ln u 1 u v y v ln u y u u v v y u ( v ln u ) u y u v ln u v vu v 1 u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4/31
若曲线 则称
是一条光滑曲线. 因此,若 f 是C(1)类函数,根据导数的
上每一点都有切线, 并且各点切线是连续转动的,
几何意义, 则由方程y=f(x)表示的曲线 是 光滑曲线. 设曲线
2 (t ) y 2 (t ) 0 , 则 dy (或 dx ) 是 t 的连续函数, 因而 是光滑曲线. x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9/31
( x 1)( x 2) 又如, y ( x 3)( x 4)
两边取对数
u ( ln u ) u
1 ln y ln x 1 ln x 2 ln x 3 ln x 4 2
对 x 求导

y 1 1 1 1 1 y 2 x 1 x 2 x 3 x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