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史选修课..

合集下载

幼儿园自然科学课程推荐

幼儿园自然科学课程推荐

幼儿园自然科学课程推荐1. 引言自然科学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自然科学课程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为幼儿园自然科学课程进行推荐,包括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等方面。

希望通过这些推荐,能够帮助幼儿园教师提供更好的自然科学教育。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 教学方法与活动3.1 观察与实践观察与实践是自然科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植物、动物、天空等自然现象,进一步了解自然界的规律。

在观察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如种植植物、制作简单的科学实验等,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2 故事与游戏故事和游戏是幼儿园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在自然科学课程中应用。

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或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自然科学的知识。

比如,通过讲述“小草的成长故事”来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游戏“找出不同的动物”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3 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一种非常有助于幼儿学习的教学活动,通过带领幼儿走进自然环境,观察和探索不同的事物,可以加深幼儿对自然界的认识。

比如,可以到附近的公园或植物园进行实地考察,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

4. 课程内容的选择4.1 植物幼儿可以通过观察不同的植物,学习植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可以选择一些常见而易于观察的植物,如向日葵、仙人掌、小米草等。

可以进行植物的种植活动,并通过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帮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命过程。

4.2 动物通过观察不同的动物,可以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动物进行观察,如蚂蚁、蜗牛、鸟类等。

可以组织一些观察活动,比如观察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观察鸟类的飞行等,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动物的行为和生活习性。

自然科学公共选修课程——科学基础

自然科学公共选修课程——科学基础

自然科学公共选修课程——科学基础天文学导论 (278)物理学思想史与自然哲学 (280)等离子体科学和应用 (282)太空之旅 (284)创新与发明 (286)中国古代冶铸技术 (287)电影中的科学理念探讨 (289)思维能力与工程制图 (290)激光与现代生活概论 (293)营养化学 (295)美容化学 (297)《天文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天文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Astronomy二、课程编码1405961三、学时与学分32/2四、先修课程无五、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为非天文专业的理工科或文科学生普及天文学知识而开设。

内容包括宇宙概貌,太阳系,九大行星,地球,月球,日蚀,月蚀的形成原因,恒星的形成,演化与死亡的规律。

致密星如中子星和黑洞的特征,星系的概念以及宇宙大爆炸学说等天文学基础知识。

讲授采用双语教学,配合大量多媒体精采图片以及天文学科普电影资料,以形象描述为主,基本上不用数学公式。

这样既可以去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又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使他们感到确有收获。

六、适用学科专业全校各专业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Chapter 1 The universe at different scales (宇宙的不同尺度) (1学时)Chapter 2 The earth and the sky (地球和天空) (2学时)Chapter 3 Lunar phases, tides and eclipses (月相, 潮汐和蚀) (2学时)Chapter 4 The origin of modern astronomy (现代天文学的起源) (2学时)Chapter 5 Theory of motion and gravitation (运动理论和引力) (2学时)Chapter 6 Relativity (相对论) (2学时)Chapter 7 The solar system (太阳系) (2学时)Chapter 8 Measuring stars (测量恒星) (2学时)Chapter 9 The sun (太阳) (2学时)Chapter 10 The formation of stars (恒星的形成) (2学时)Chapter 11 Stellar evolution (恒星的演化) (2学时)Chapter 12 The deaths of stars (恒星的死亡) (2学时)Chapter 13 Neutron stars (中子星) (2学时)Chapter 14 Black holes (黑洞) (2学时)Chapter 15 Galaxies (星系) (1学时)Chapter 16 Cosmology (宇宙学) (1学时)附录A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电磁辐射) (0.5学时)附录B Atoms (原子) (0.5学时)复习(2学时)八、教材及参考书根据原版教材的简写版本编写,学生采用该教材的影印本278原版教材: Astronomy—The Solar System and BeyondAuthor: Michael A. Seeds (Joseph R. Grundy Observatory, Franklin and Marshall College) Press: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8)天文爱好者杂志电影资料: 天文百科大全(York Films of England)第一集: 太阳系的诞生; 太阳, 水星, 金星, 地球, 月球;第二集: 银河系, 哈勃太空望远镜, 星系, 类星体, 大爆炸宇宙学, 黑洞, 暗物质;第三集: 观星史, 食与极光, 小行星, 宇宙辐射, 生命的探索第四集: 人造卫星, 太空先驱, 太空生活, 太空探测, 太空站;第五集: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与海王星, 冥王星与彗星.电影资料: 美国《太空探索》系列第一集: 阿波罗登月计划;第二集: 人类太空探索的历史;第三集: 探索太阳系第四集: 走进宇航员世界;第五集: 美国太空发展四十年;第六集: 神秘火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九、考核方式书面考试, 开卷, 英文试题(问答题), 可以用中文或者英文答题279《物理学思想史与自然哲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物理学思想史与自然哲学History of Physics Thoughts & Nature Phyilosophy二、课程编码1405991三、学时与学分24/1.5四、先修课程无五、课程教学目标(一)使学生从物理学史的角度来了解人类人探索自然的历程;(二)使学生了解哲学对科学发展怎样起着高屋建瓴的作用;(三)通过对物理学史上重要理论提出背景的讲解,告诉学生伟大的科学家们是怎样从平凡的现象中发现突破口,而做出重要的发现,使学生们从中受到启发,学会用新的、敏感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做一个科学上的有心人。

选修课自然科学论文

选修课自然科学论文

自然科学概论论文经过这段时间对自然科学的学习,我增长了很多知识。

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现在我来浅谈一下我对自然科学的看法。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是人类生产和自然科学实验的知识概括和总结。

它以自然界、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提示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本质,认识它的运动规律,并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和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

自然科学来自生产实践,并为生产实践服务,它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并积极推动生产的发展。

自然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自然科学具有继承性和非阶级性的特点。

现代自然科学一般分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大类。

基础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的本质和各种不同运动形式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是技术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理论基础,包括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技术科学是研究技术理论性质的科学,如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能源技术、空间技术等等。

应用科学是直接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技术和工艺性质的科学。

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自然科学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生产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我国自然科学工作的根本方针。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自然科学的发展依赖于生产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生产实践。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学好自然科学,可以为以后建设社会储备必要的知识。

自然科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处处用到自然科学。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反映了很多自然科学知识。

《诗经》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其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是农业,从《诗经》中我们看到:经过周人长期的经验积累,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具有了比较科学的农业知识。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不例外.我们通过对古今中外,自然科学发展史的研究,认识到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如下一些规律:自然科学发展的循序渐进规律,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相互促进的规律,不同学术观点和不同学派相互争鸣的规律,在继承基础上创新的规律,科学的不断分化与不断综合、相互渗透与不断交融的规律.这些规律推动着自然科学不断发展,永不止息,以至无穷.在漫长的自然科学发展史上,近代曾出现了三次严重的危机,并由此也带来了三次重大的突破,从而推动自然科学向前进一步发展。

0绪论

0绪论

学习自然科学史的意义
提高科学素养
掌握一定的现代科技知识, 了解基本的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 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
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对基本科 学知识的
了解
科学素养
对科学方 法与科学 过程的基 本了解
对科学技术 与社会关系 的基本了解
公众科学素养的米勒三维测试体系
《自然科学史》课程目标
自然科学史=自然+科学+历史
历史:人对某种历程的记录。 自然科学的历程: 内在历程:知识的产生、发展和系统化 外在历程:社会背景(政治、经济、宗教等)
是研究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描述和解释自 然科学知识产生、发展和系统化进程的历史学科。
研究对象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它依据历史事实,通过对自然科学发展过程的分析,来总
“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博士站在世界科学史、比 较科学史和中外科学交流史的高度研 究中国科技史,把中国科学文明置于 世界史中应有的地位,从而纠正了西 方过去对中国科学文化的各种错误看 法、误解和严重低估。
李约瑟认为,近代以前,中国一 直是世界上最文明最发达的国家。
有资料显示,明朝以前世界上主 要的发明创造和重大科技成就大约有 300项,其中中国170项。
自然科学发展史的渊源
科教人文大片:
《宇宙与人》
思考:宇宙的来源?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起源?
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 与科学有关的人、事、时、地、物采取正确的
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心灵 建立吸收科普新知识的能力和兴趣
终身学习、增进新知、开拓视野 理解科学家对科学理论的产生及其演变的过程 体会科学家探讨自然奥妙的艰辛及快乐 了解科学技术在推动及影响历史中的巨大作用

《自然科学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自然科学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自然科学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自然科学史这一门课程属于课堂教学,在图书馆,教室或者课堂上进行教学活动,可以增强学生们理解科学史的认知。

为此,自然科学史的教学实践,是一种包含评价和实践的互动过程,旨在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科学史的发展历程,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理解科学进步的历史文化背景。

首先,自然科学史的课程内容需要围绕重要科学现象出发,将学习的科学内容组织起来,使学生明白科学内容与历史渊源之间的关系。

以古代自然哲学为例,借助实验,让学生了解到古代中国人发明“秤”等工具,以此开展实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实验科学,古代自然哲学思想。

其次,可以藉助视频、图片等资料,因材施教,将复杂的学术概念化为直观的图像印象,让学生以视觉的形式去感受不同自然科学史现象的趋势、发展、变迁。

此外,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讨论时鼓励学生发言,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准备好一些小游戏或者提问,提升学生学习意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知识,拓宽学生思维深度。

最后,分享科学家之智慧,教师可以推介一些名人伟人,突出他们的科研成果,和他们人格魅力,以此让学生懂得科学的乐趣和魅力,乐意探索未知的科学世界。

受益于上述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层次地接受科学知识,活跃起学习的热情,以比较容易理解科学知识和广泛丰富的启发思考。

教师可以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还提升了学生们对自然科学史的认知和理解,激发学生彼此探究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而把自然科学史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活有趣。

可见,通过合理的设计安排,既有趣又能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使自然科学史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然科学概论课程简介

自然科学概论课程简介

自然科学概论课程简介一、授课对象本课程为我校文科类专业中文类、外语类、经济类、管理类、心理类、政史类、艺术类等学生的选修基础课,也可作为我校理科类专业自然科学类、数学类、计算机类、体育类、工程类等专业学生的选修基础课。

文理科分别开课,讲授内容各有侧重。

二、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

该课程系统的为学生们讲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当今世界公认的四大基本科学命题(物质结构科学、宇宙空间科学、生命智力科学、生态环境科学)和八大现代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内容丰富,资料详实,系统概括,层次分明。

本课程为文科类专业学生提供认识自然科学的窗口,使他们具备对自然科学的基本素养,以应对这日新月异科技世界之种种冲击及培养面对不同领域知识之正确态度。

能以自身日常生活所闻为基础,最后推展到自己与自然科学及社会的关系。

同时本课程为理科类专业学生提供拓展自己专业知识视野的窗口,全面丰富和提高读者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使他们具备对自然科学的基本素养的同时,以一个更高层次的目光来重新审视自己所学专业,指导其在本专业更好的发展。

三、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1.以现代观点审视和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使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概念的提法、名词的解释和语言运用等都适合现代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要求,建立新的、优化的自然科学课堂教学体系。

2.在课堂教学中以“打开窗口”、“安装接口”的方法反映当代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成就,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一定的“窗口”看到学科发展的前沿,通过“接口”看到目前学的基础知识与前沿的接轨,看到基础知识的延伸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一定量的最新信息,满足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自然科学类课程一览

自然科学类课程一览

自 然 科 学 类
13
理 学 类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32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32 生命科学学院 心理学
课程类别
课程 序 课程代码 模块 号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909004 909005 909006 909007 909008 909010 909011 909012 909013 909014 909015 909016 909017 910001 910002 910003 910004 910005 910006 910007 910008 910009 910010 910011 910012 910013 910014 910015
学 分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周 学 时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总 学 时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政治教育学院 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 32 政治教育学院 心理学 32 政治教育学院 心理学
物理与电子工 物理学-060 程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 32 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教育技 程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 术学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06001 906002 906003 906004 906008 907010 907021 907051 908002 908003 908005 908006 908007 908008 908009 908010 908011 908012 908013 908014 908015 908016 908017 908018 908020 909002 909003

1911301300自然科学史

1911301300自然科学史

课程代码:1911301300自然科学史History of Physical Science学分:2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实验/实践学时:0/一、课程作用与目的自然科学史是一门文理交叉型课程,适合各专业学生修读。

该课程主要讲授自然科学各主要学科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发展历史,以及与各学科相关的重大技术成就。

通过该课程的的学习,可使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清楚而全面的了解;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发展史实的基础上,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有一个总体把握。

在了解科学技术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同时,进而要求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的方法、原理和风格,领会科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精神对自然科学自身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课程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听讲的基础上广泛阅读自然科学相关的期刊、杂志和专著,完成课程论文,并将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在了解科学技术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同时,进而要求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的方法、原理和风格,领会科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精神对自然科学自身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主要使用教材暂无2.主要参考书[1]李艳平,物理学史教程,第1版,北京:科学人文出版分社2007年4月25日[2] 张家治,化学史教程,第1版,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1日[3] 伍况甫等译,历史上的科学, 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四、课程内容第一章科学的黎明主要内容:古希腊的光辉;近代科学的兴起,钟表式的宇宙;认识科学。

重点和难点:古希腊的科学成就,近代科学的兴起。

第二章新科学时代主要内容:探索生命;大地的变迁;天空的奥秘;复活的原子;新物理学。

重点和难点:天空的奥秘;复活的原子;新物理学。

第三章新世纪之路主要内容:飘荡的大陆;生命是什么;炼金术士的梦想;晴空中的乌云;宇宙之谜。

重点和难点:大陆的漂移;生命的探索;宇宙的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体仪是现代天球仪的直接祖先
唐朝把天体仪和自动报时装置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 在天体仪上安装了一套传动装置, 利用漏刻的水推动铜球, 均匀绕
金属轴转动,每 24 小时转 1 圈,这一业绩已载入我国光辉成就史料库中。 水运仪象台 英国李约瑟认为“很可能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
青铜器的广泛使用
纺织技术比较高的水准
造船业与水路运输
数学方面的成就 ( 古埃及人很早就采用了 10 进制记数法 )
土地测量——几何学的起源 计算矩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以及立方体、长方体、正方锥
体和柱体的体积
医学方面的成就——千年不腐的木乃伊
建筑方面的成就——金字塔,最大的金字塔是第
4 王朝的胡夫国王, 哈佛拉金字塔前不远
( 2)对世界文明(欧洲)的
影响:①造纸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 促进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发展 ; ②火药的使用 , 摧毁了欧
洲封建堡垒 ; ③指南针的使用 , 迎来了新航路开辟的时代 ; ④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推动
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
为何四大发明对中国和对西方造成的影响大不相同?
对比:火药:中国,做爆竹敬神;西方,做子弹御敌
归纳雕版印刷术的不足是什么? 三费:费时、费力、费钱
毕升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 1041-1048 年)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
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毕升活字印刷术具有什么优点?
三省:省时、省力、省钱
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并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火药: 唐代,炼丹家们在炼制丹药时偶然发明的
宋代火箭是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 南宋·突火枪是世界上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
第一章:四大文明古国
美索不达米亚(巴比伦) (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
埃及 (尼罗河)
印度 (印度河,恒河)
中国 (黄河,长江)
古埃及的科学技术
文明载体——纸草
文字进程:象形文字 僧侶體 世俗體
天文方面的成就——最早的太阳历 , 一年确定为 365 天
方尖碑即日晷
孟斐斯城外的大堤坝和水库
人类学会支配动物
火药的影响 :(1)改变了人类的作战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 2)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
指南针:战国 《韩非子》司南
宋 《武经总要》指南鱼 ,《事林广记》指南龟
四大发明的传播及意义: ( 1)对中国的影响: 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带来无比的自
豪和骄傲;但并没有给中华民族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处有该国王的一个狮身人面像
20 米长的医学巨著一部宽 30 厘米、长达 20.23 米的巨著,记述了 47 种疾病的症状及诊断
处方,另外还记有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方面的一些知识,所载药方有
877 个
古代印度的科学技术
古印度是指整个南亚次大陆及其邻近岛屿,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尔、
锡金、不丹和斯里兰卡诸国
354 天
天文学方面,已经能够区别恒星和五大行星,还观察到黄道
两河流域文明时代最早的居民是苏美尔人
苏美尔语是一种孤立语言,它不与任何其它已知语言相近
古巴比伦城被后世人称为“空中花园” 。
苏美尔的每个城市都有它自己的神和神学,苏美尔的主神是天神安努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一、四大发明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为 29.530583 日(今测值为 29.530589 日)
古印度的数学—— 10 进制位计法记数已完备起来,圆周率在 3.1416 ~ 3.1429 之间
古印度的医学与炼丹术—— 《妙闻集》 里还论述了生理学和病理学的许多问题, 研究了内科、
外科、妇产科和儿科等各类病症达 1120 种,《罗迦本集》是古印度的医学百科全书
三、农业
1. 西汉成帝时期成书的《氾胜农书》是中国最早的农书。
2. 公元前 6 世纪就已经发明了铁犁。 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麦子、棉花、大豆、谷子等作物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养蚕、抽丝和丝织的国家。大约开始于六、七千年以前
河南登封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
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这是世界上关于彗星的最早记录
人对天的结构认识有几种学说盖天说
浑天说 宣夜说 新的论天三家 浑盖合一论
二、数学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
造纸术: 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龟甲、兽骨、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简、帛
上述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书写比较麻烦,不易携带、价格昂贵
蔡侯纸的原料主要是什么?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
印刷术: 早期的印刷术主要是雕版印刷
印刷于公元 868 年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它于
1907 年被英国人斯坦因从敦煌所骗购,现为大英博物馆所藏
古印度的榮光——哈拉帕文化遗址
古印度的驕傲——摩亨约·达罗城(
印度河上的古城)
古印度的宗教——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的发源地——公元前
6 世纪,恒河流域的
迦毗罗卫国 (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达摩· 悉达多抛弃王室的荣华富贵。 创立了世界三大
宗教之一的佛教,他被信徒尊称为释迦牟尼,从公元前
3 世纪开始,佛教向印度境外传播,
古印度炼丹术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发明了第一种文字——楔形文字, 建造了第一个城市, 编制了第一种法律汉莫拉比法典, 发
明了第一个制陶器的陶轮,制定了第一个七天的周期
天文历法——每个月 29 或 30 天, 12 个月为 1 年( 6 个月为 29 天, 6 个月为 30 天),每年
指南针:中国,看风水;西方,航海
中国 :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阻碍;科举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
国等阻碍先进技术发挥作用
西方 : 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重商主义,对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的进
步。
二、天文学
十世纪中国古星图,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星图
简仪是郭守敬于公元 1276 年创制的一种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
逐步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人种博物馆
古印度的农业——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是古印度人
农业生产三要素——畜耕、人工灌溉和施肥
千年铁柱屹立至今——反映出古印度人高超的冶金技术
最早的远洋航
古印度的天文历法——吠陀时代一年定为 360 日,12 个月 古印度天文学家的后裔昙悉达所
著的《开元占经》一书里规定一恒星年为 365.2726 日(今测值为 365.25637 日),一朔望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