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连续梁线性控制技术
大跨度连续梁施工和线型控制技术

衡 阳湘 江特大 桥 的 ( 4+4×16+6 ) 连续 梁 6 1 4 m
在整 个武广 线 , 包括 在全 国铁 路桥 梁史 上 , 大跨度 的 其 偶数跨 连续 梁屈指可 数 。本 文将 阐述挂 篮悬臂 浇筑施
工 、 龙段施 工和线 型控制 的关键 工艺 和控制 方法 。 合
撑 , 对悬臂 段 、 龙段进 行预 压 。劲 性支撑 位置 在顶 再 合 板 、 板各有 两处 , 底 通过 焊接锚 固在合 龙段相 邻两 端块
连续 梁横截 面为 单箱 单 室 直腹 板 箱 梁 , 体 采 用 C 0 梁 6
பைடு நூலகம்
耐久 混凝土 , 用 三 向预应 力 体 系 。全 桥 共 分 为 13 采 6 个梁 段 , 0号节段 5个 , 龙段 6个 。一般 梁 段编 号 为 合
1 ~1 采用 挂 篮悬 臂 对称 浇 筑 施 工 ; 5, 边跨 直 线 段 编 号为 1 , 用 落 地 支 架 法 施 工 ; 龙 段 分 为 次 边 6段 采 合
摘要: 大跨 度连 续 梁经常 经过 几 次的结构 体 系转换 , 梁段 线 型和合龙 段 的控制 尤为重 要 。以武 广客 运 专
线衡 阳湘江特 大桥 六跨 连 续梁为例 , 阐述 挂篮 悬臂 浇筑施 工、 合龙段 施 工和线 型控制 的 关键 工 艺和控制
方法 。
关键词 : 连续 梁 挂篮 悬臂 浇筑
铁
9 2
道
建
筑
Ra l y En i e i g i wa g ne r n
文 章 编 号 :0 319 (0 0 0 —0 20 10 .9 5 2 1 ) 10 9 -3
大 跨 度 连 续 梁 施 工 和 线 型 控 制 技 术
某公路特大桥大跨连续梁线性控制施工技术

某公路特大桥大跨连续梁线性控制施工技术摘要:本文介绍某公路特大桥连续梁施工过程中应力、标高等施工监测的内容以及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数据对比析的方法,阐述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应力、高程控制方法,对同类桥型的施工及控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参考值。
关键词:连续梁;施工控制;合龙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highway super major bridg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ontinuous beam in stress, such as the elev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values and the calculated data contrast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large 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elevation control methods of str ess, of the similar bridge’s construction and control which is significant and references.Keywords: continuous beam; Construction control; closure一、工程概况某公路特大桥(DK99+714.59-DK112+663)连续梁为混凝土大跨度变截面单箱单室连续箱梁、主梁截面为单室直腹板箱形梁,截面梁高8.70m ~5.40m,梁高按圆曲线变化,圆曲线半径R=423.1m。
其梁体根据横向和竖向以及纵向全预应力设计,预应力大桥钢筋使用低松驰高强度钢绞线,大桥竖向预应力筋使用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混凝土采用C50混凝土。
大跨度连续梁施工和线型控制技术

大跨径连续梁施工和线形控制技术孙新明钟宪伟中国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公司浙江温州325017摘要:大跨径连续梁施工控制的最基本要求是确保施工中结构的安全和确保结构成形后的外形和内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本文结合银武高速封侯沟大桥五跨连续梁施工,阐述大跨径连续梁挂篮悬臂施工、体系转换和线形控制的关键工艺和控制方法。
关键词:大跨径连续梁;挂篮悬臂施工;体系转换;线形控制1 工程概况封侯沟大桥是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银川至武汉线陕西镜陕甘界至永寿段公路上的控制工程之一。
该桥起点桩号为S4K134+486.50,终点桩号为S4K135+424.50,桥梁全长938.00 m,最大桥高134 m。
主桥为75+3×140+75(m)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组合梁,引桥位于起点岸,为三联4*30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主桥采用单箱单室变高预应力箱梁,箱梁顶板宽12.0m,底板宽6.5m。
悬臂浇注长度为3m、3.5m、4m三种,0号梁段长12.0m,合拢段长2.0m,边跨现浇段长3.89m。
墩顶T构悬臂浇注梁段分18对(即6×3.0+6×3.5+6×4.0)施工,梁段最大悬臂浇注重量为1526KN。
除0#梁段采用拖架施工分2次成型外,其余梁段均1次浇注完成。
箱梁采用挂篮悬臂平衡浇注施工,挂篮为菱形挂篮,挂篮自重按800KN考虑,中孔合拢段吊架重量控制在200KN以内。
2 连续梁施工2.1施工流程大跨径连续梁施工,其具体施工流程如下:支座安装→临时支座浇筑→0#块托架拼装→0#块托架预压→模板安装、绑扎钢筋、预应力安装→0#块浇筑→预应力张拉、压浆→在0#块上拼装挂篮、预压试验→挂篮悬臂浇筑→边跨现浇段施工→边跨合拢段施工→中跨合拢段施工。
2. 2施工技术要点2.2.1挂篮的拼装与试验操作桥梁悬臂浇筑采用菱形挂篮,该结构相对简单,受力简洁明了,安全性、可靠性极强。
菱形挂篮的走行形式以整体性移动为主,操作步骤简单,再加上综合考虑挂篮结构特征、施工工期要求、环境条件等,可进一步提高施工速度与周转效率,在0#桥面完成拼装之后,在现场进行挂篮静载试验。
悬臂施工大跨度连续梁线性控制

悬臂施工大跨度连续梁线性控制介绍在进行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时,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时梁体的线形控制。
本文主要从测量的角度来介绍在进行大跨度连续梁的施工时的线形控制。
标签:津秦客专;悬臂浇筑;连续梁;线形控制实施;测量1 概述新建铁路天津至秦皇岛客运专线在天津市东丽区跨越东南环线至津山线塘沽方向下行联络线,设计为(60+100+60)m连续梁,中心里程:DK30+570.09,与既有铁路夹角18.7°。
主桥位于直线段,线路纵坡-7.2‰,主墩433#高11m,434主墩高12m,支座采用LXQZ球形钢支座。
连续梁全长221.5m,结构形式设计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
梁体顶宽12.0m,底宽6.7m。
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
顶板厚度除梁端附近外均为40cm,底板厚度40~120cm,按直线线性变化,腹板厚60~80cm、80~100cm,按折线变化,全联在端支点、中跨跨中及中支点处共设5个横隔板,横隔板设过人孔洞。
梁面设置顶宽3100mm 的加高平台,距梁端1.45m加高台高15mm,其它区域加高平台高65m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共分为59个梁段,主墩0#段和边跨15#段合拢段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1#(1′#)段~13#(13′#)段采用挂篮悬臂现浇法施工,14#(14′#)合拢段采取悬吊现浇法施工。
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总体布置如图1-1所示。
图1-1 60m+100m+6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总体布置图2 实施监控的目的及必要性2.1连续梁线性控制的目的1、通过对悬浇节段的变形观测,使每个悬浇节段的高程满足控制要求,并确定下一节段的预抬量,以确定下一节段的立模高度;2、通过对已浇筑节段的高程的观测,掌握每一节段的偏差并作出调整。
以免偏差随连续钢构悬臂的不断伸长而逐渐积累,造成已浇筑梁体将显著地偏离设计目标,造成合拢困难,最后使合拢段两端的高差在规范允许范围以外,影响顺利合拢和和整个梁体线形;3、通过对每一节段浇筑后的应力的观测并与预测值相比较来确定我们的施工是否安全状态。
大跨度连续梁线型监控pptx

传感器布置
布置原则
根据施工方案和结构特点,选 择关键部位进行传感器布置。
常用传感器类型
包括位移计、应变计、陀螺仪 等。
布置要求
确保传感器安装牢固、不妨碍 施工和测量精度。
数据采集与处理
01
02
03
数据采集系统
采用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 ,减少人为误差。
数据处理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滤波、 修正、计算等处理,得到 准确的监测结果。
安全预警
根据监测结果,对可能出 现的施工风险进行预警, 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施工安 全。
03
实施过程
施工准备
监控方案设计
根据桥梁的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监控方案,包括监控点位布置 、传感器选择、数据采集频率等。
监测设备采购
按照监控方案,采购相应的监测设备,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仪 、传输设备等。
监测人员培训
技术现状
01
目前,大跨度连续梁的线型监控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02
各种先进的测量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被应用于连续梁的施工监
测。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技术挑战,如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
03
以及监测系统的稳定性等。
监控的重要性
1
实时监测连续梁的线型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 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保障施工安全。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总结词
通过先进的测量设备和技术手段,对大跨 度连续梁的线型进行精确监控,有效提高 了桥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VS
详细描述
大跨度连续梁是现代桥梁工程中广泛采用 的一种结构形式,其线型监控对于保证桥 梁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 文通过对监控方法的比较和分析,提出了 一种基于先进测量设备和技术手段的线型 监控方法,可实现高精度、实时、动态的 监控,有效提高了桥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性。
大跨度连续梁线型监控x

2023-11-07CATALOGUE目录•工程概述•监控方案•监控数据采集与分析•监控技术与方法•工程应用案例•结论与展望01工程概述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大跨度连续梁桥已成为重要的桥梁形式,具有跨越能力大、外形美观、结构合理等优点。
但同时大跨度连续梁桥的施工难度较大,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
项目背景本工程为某高速公路上的大跨度连续梁桥,主桥采用三跨连续梁结构,桥梁全长360米,其中主跨跨度为180米。
工程规模较大,涉及的施工环节较多,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监控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工程规模本工程位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施工环境较为复杂。
工程特点施工环境复杂由于桥梁跨度大,需要采用挂篮施工等高难度技术,施工难度较大。
施工难度大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需要采取严格的监控措施,对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应力、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
监控要求高02监控方案监控方案设计确定监控内容对大跨度连续梁的挠度、应力、温度等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同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性能、荷载情况等。
选择监控方法和设备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如激光测距、红外线测温等,同时使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远程监控。
确定监控目的确保大跨度连续梁施工过程中的线型符合设计要求,避免施工误差和变形,保障工程质量。
1监控方案实施23在关键部位设置监测点,安装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连接电源和网络,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现场布置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采集数据,并实时传输到数据中心,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数据采集与传输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采取措施如设置警戒线、安装安全警示标志等,保障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现场安全措施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关键指标,如挠度、应力等,并进行对比和分析,以评估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数据处理与分析监控方案效果评估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预测和判断,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客运专线大跨度悬灌连续梁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精选文档

客运专线大跨度悬挂连续梁施工线形控制技术客运专线大跨度悬挂连续梁工程是目前公路桥梁建设的一种常见形式,它在技术和工程难度上都有很高的要求。
而线形控制技术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客运专线大跨度悬挂连续梁施工中线形控制技术的应用。
一、技术背景客运专线大跨度悬挂连续梁在施工中需要进行线形控制,以保证整个连续梁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为了保证连续梁的线形控制,施工中必须遵循一定的技术要求和流程,使用合适的设备和工具进行施工,确保悬挂连续梁的线形符合要求。
二、线形控制技术原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桥梁建设方式,客运专线大跨度悬挂连续梁施工中使用的线形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技术措施:1. 连续梁主体线形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首要考虑的是连续梁的主体线形控制。
在吊装连续梁时,需要确保主体的线形符合指定要求,并且主体的各个部分都应该悬挂在正确位置,以确保整个连续梁的质量和安全。
2. 动态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连续梁的线形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对吊装的位置进行动态调整,以满足线形控制的要求。
3. 摆度控制摆度控制是保证连续梁线形控制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连续梁在施工过程中的摆度进行控制,可以有效保证整个连续梁的线形稳定和安全。
4. 现场监控现场监控是保证连续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使用合适的监控设备,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保证连续梁的线形符合要求。
三、施工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不得随意操作和调整。
2.确保施工中使用的设备和工具符合要求,并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控制,确保线形符合要求。
4.做好现场监控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四、技术应用案例以南京市客运专线大跨度悬挂连续梁施工为例,通过采用上述线形控制技术,成功实现了连续梁施工的线形控制,确保了连续梁的安全和施工质量。
五、总结客运专线大跨度悬挂连续梁施工中的线形控制技术是保证连续梁安全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
悬臂施工大跨度连续梁线性控制

悬臂施工大跨度连续梁线性控制摘要介绍在进行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时,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时梁体的线形控制和变形观测。
关键词城际铁路悬臂线形控制变形1 概述XX城际铁路桥梁总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87.8%,梁部结构以预应力混凝土双线整孔简支箱梁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为主,简支箱梁常用跨度为32m,连续梁主跨跨度在48m~128m之间。
连续梁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挂篮)悬臂浇筑法和满堂支架法两种。
为满足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与普通铁路连续梁相比,高速铁路连续梁在结构上具有梁体刚度大,活、恒载比例小等特点;XX城际铁路全线采用博格型无碴轨道,为保证轨道底座板与桥梁间能够滑动,连续梁必须具有良好的成桥线形;另外,受无碴轨道扣件的调高量的限制,对轨道铺设后桥梁的长期变形提出了严格的控制要求。
相比较满堂支架法而言,悬臂施工的连续梁对线形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线形控制的理论方法连续梁悬臂施工时的线形控制一直是桥梁界关注的课题,常采用的理论和计算方法有kalman滤波法和灰色理论法等,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是设计参数的识别、调整并准确确定各阶段的立模标高,分项如下式:f立模标高=f设计标高+f预拱度+f挂篮弹塑性变形(阶段)+ f基础沉降[1],其中f预拱度 =-(f预应力(扣除各项损失)+f自重+f二期恒载+f收缩徐变)+f活载/2 [2]3 高速铁路连续梁线形控制特点与普通铁路桥梁相比,高速铁路桥梁为了改善高速行车引起的动力响应,保证桥上线路的高平顺性,其截面设计一般由强度控制转为刚度控制。
由于梁体刚度大,各种荷载作用下其变形相对较小,从主跨80m连续梁累计变形和活载挠度可以看出,梁体预拱度在2cm以内,约为同跨度普通桥梁的1/3~1/2(图1)。
图1 48+80+48m梁体变形图从各施工阶段实测混凝土浇筑前后挂篮的变形(图2)可以看出,实测混凝土湿重引起的挂篮变形与最大预拱度相当,即在立模标高的各分项中,挂篮变形所占的比重大于梁体预拱度;立模前只有对挂篮变形进行精确的预测,才可能真正的有效控制梁体线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跨度连续梁线性控制技术
作者:于春生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5期
摘要:大跨度桥梁施工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在连续梁施工中控制其线性指标,保证整个桥梁的形变尽量与设计曲线向吻合,以此保证桥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形变而影响行程速度或者平整度。
关键词:线性控制线性预测线性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9(a)-0085-01
1 大跨度连续梁的线性预测
在大跨度连续梁的线性控制的主要循环过程是“施工-测量-修正-预告-施工”的循环过程,由此看出应根据结构分析对整个连续梁进行参数计算,确定箱梁的理论模型高度并进行施工,然后进行测量已浇筑完成的梁段的高层和平面位置进行测量,将已完成的高层和计算高程向比较,对其产生的偏差进行分析,并以此对未浇注的梁段的浇注模高层和平面位置进行控制和调整,即完成了整个控制过程。
从具体的过程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测。
1.1 线性预测和监控
大跨度梁的线性预测主要增加的一个预测的过程,即“预测-施工-测量-修正-预测“,也就是在浇注前根据实际的组织设计、设计资料、已知参数、经验参数等为基础,采用各种软件对梁体的施工状态进行正向和反向的模拟,以此形成在不同的施工状况中梁的挠度变化,并指导实际的施工过程;大跨度梁是的过程中,通过检测梁体结构在不同的施工阶段的变形情况对整个结构的挠度变化进行及时的检测,并随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修正的参数,并经过计算调整下一个梁段的立模的高程参数,如此反复循环就是完成了对整个过程的预测与监控,达到控制线性变形范围的目的。
1.2 梁体线性的预测要点
1.2.1 利用理论模型对参数进行修正
第一,对混凝土的容重进行预测,利用设计图纸计算出各个梁段的容重的参数,以此建立起理论模型并确定赋初值;然后再根据施工中实际采用的混凝土的实测容重与之进行对比,并对理论赋初值进行修正,以此消除理论模型与实际梁体容重的偏差。
第二,对梁体实际浇注尺寸的控制。
建立模型的时候依据设计形成的梁体截面积为依据,并将实际施工中还应对浇注体尺寸包括:梁段长度、顶底部板厚度等,以此计算出梁体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差距,根据实际测量的值来修正梁体模型的参数。
第三,混凝土弹性模量和中心抗压参数。
此项目的预测和调整是建立在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的赋初值,施工中应当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测量混凝土的相应参数,并对设计参数修正,使其所选用的参数与实际相符。
第四,预应力。
预应力的施工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张拉设备、孔道摩擦、孔道偏差、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变化的影响,控制的过程中应当对取值的误差作出合理的预估。
建立模型的时候,孔道摩擦系数、孔道偏差系数应当按照规范进行取值,施工中连续梁应当进行实际的孔道测试,以此获得摩擦系数和孔道偏差并以此进行理论参数的调整。
第五,混凝土的徐变系数的预测与修正。
建立理论模型计算的时候,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相应的资料进行分析,确定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的赋初值。
而在实际的线性控制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对实际施工中的积累数据进行调整。
只有某个阶段变形的理论值和实测相符,而累积形变不同的时候,才能对徐变参数进行调整。
1.2.2 模型的计算基础
在实际的控制中,绝对挠度的概念和应用的公式为:模板预拱度=立模高程-设计高程;采用这样的公式就可以在预拱度的调整中确定每一段的立模高程,公式为:立模高程=设计高程+预拱度。
另外,也可通过公式:梁体预拱度=梁体实际高程-设计高程;根据绝对挠度的思路,同时结合模型计算得出的预拱度,就可以完成对每阶段立模高度的控制。
2 大跨度连续梁线性控制的技术措施
2.1 对预拱度的控制
预拱度就是在成桥的状态下为零点,从其中一段施工到成桥各个工况下累计挠度并反向设置而形成的,所以只有在理想状态下,才能绝对保证成桥的线性为设计线性,而预拱度的控制则是线性控制的重要因素。
在设计大跨度的连续梁的时候,处理保证箱梁的截面应力、裂缝宽度满足极限状态外,还应当从结构载荷方面考虑对梁体产生的挠度参数,要保证结构可以具备足够的刚度,不会因为挠度变形而影响行车的速度等。
预拱度的大小主要是指在全部恒定载荷或者一半活动载荷的影响下所产生的竖向的挠度变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桥面在载荷作用下应保证直线。
从广义的层面看,恒定载荷的作用是长期作用在结构上的力,其中包括了桥梁本身的自重、铺装载荷、附属设备、混凝土徐变变和收缩产生的应力等。
活动载荷则是值短时间内出现在桥
梁上面的载荷,此种载荷作用时间段对桥梁产生的挠度变化较小。
其中恒定载荷对挠度作用的效果与时间相关,所以分为短期和长期挠度。
设置预拱度就是为了消除施工中广义恒定载荷和临时载荷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挠曲变形,以此到达控制线性的目的。
结构的挠度过大除了会造成桥面的横纵向不平外,还会影响高速行车的安全性和桥梁排水效果。
因此在施工中应当严格的控制桥梁结构的反挠度问题,如果仅仅依靠桥面铺装来控制是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
实际的控制中应当根据预测的情况利用桥梁的浇注工艺调整、预压载调整等方式控制每个梁段的高程,从而实现对预拱度的控制。
2.2 桥梁沉降
施工中会因为混凝土的振捣、倾倒而产生沉陷。
实际的施工中,在通过预压沉降后会发现,在承台的周围的基坑回填位置容易发生较大幅度的沉降,以此在施工中应当对次进行重点处理,以保证线性控制的准确。
具体的措施可以采用支护开挖的方式控制基坑开挖的宽度,缩小对原有土层的干扰;回填的材料进行选择灰土或者石渣,并利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处理,这样就可以控制承台基坑的不均匀沉降,达到控制线性变形的目的。
2.3 控制混凝土徐变
混凝土徐变是影响工程质量和线性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混凝土的徐变过大将直接导致桥梁的高程的变化幅度增加。
所以因此应采取措施控制徐变。
首先,分析影响徐变的主要因素是:载荷的大小,加载龄期、延续时间等。
在混凝土在长期持续载荷的作用下,沿着作用力的方向形变会不断的增加,即载荷不变而形变增加;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本身的质量情况也很影响其徐变,水泥石凝胶体本身就有流动性,在长期的载荷作用下有向毛细孔位移的趋势,而且载荷作用还有使水分子迁移渗透从而形成徐变。
线性控制技术中应当对混凝土的徐变加以控制,具体的方式:(1)按照规范对混凝土的配合比例进行调整,减少水泥的用量或者通过标号的调整减低其碱性;(2)通过增加外加剂的利用效果来提高整个混凝土构件的强度;(3)控制混凝土的灰水比例,通常可以在0.33~0.36之间选择;
(4)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也要严格的掌控,尽量利用实际测量的数据为依据调整使用混凝土的坍落度;(5)做好养护工作。
3 结语
通过对桥梁线性预测和与实际施工高程的调整就可以指导施工中影响高程的工艺实施,此种技术就是对大跨度桥梁的线性控制。
其核心的工作是预测、测量、调整、控制措施。
只有从预测中获取基本数据、从测量中获得实际参数,这样才能做出针对性的调整,采用合理的措施控制各种影响线性变形的因素,达到线性控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少波.浇筑连续梁线形控制综合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2010,(01).
[2] 王玉倩.大跨度梁的线性控制技术应用[J].高新技术企业,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