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营养性贫血防治技术推广与应用的研究

合集下载

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现状调查及检测技术推广应用

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现状调查及检测技术推广应用

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现状调查及检测技术推广应用背景与意义婴幼儿期是人的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充足的营养对于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而营养不良是婴幼儿营养问题中较为常见的情况,其中又以营养性贫血最为常见。

营养性贫血是由于摄入营养不足、吸收利用障碍或营养代谢障碍等因素引起的贫血,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免疫功能、增加婴幼儿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对于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的诊断与预防非常重要。

现状调查疾病概况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营养性贫血是我国儿童最为常见的贫血类型,尤其是婴幼儿群体更容易受到影响。

营养缺乏原因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饮食习惯不良,缺乏各类营养素,如铁、维生素B12、叶酸等;•乳瓶喂养不适当,造成营养不良;•贫困山区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由于生活习惯、营养意识等问题难以保证足够营养。

诊断方法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的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相关检验结果判断。

目前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血象:可以通过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判断贫血情况;•骨髓穿刺:可以查出造血细胞的质与量,并分户血细胞生成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贫血类型;•铁代谢检测:可以判断缺铁性贫血的程度与缺铁的原因。

检测技术推广应用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婴幼儿营养性贫血,有必要在检测技术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

现在我们介绍几种新兴的检测技术:血清铁蛋白ELISA检测铁蛋白是铁代谢过程中最重要的蛋白质之一,可以直接反映人体的铁存储水平,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可靠指标。

血清铁蛋白ELISA检测是一种高度敏感的检测方法,可以测定血清中铁蛋白的含量。

相比于人工测定铁蛋白含量的方法,ELISA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且可以大量自动化生产,提高检测效率。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血液分析传统的血液分析需要大量样本量和操作步骤,不仅费时间、费力,还容易出现误差。

而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血液分析则可以实现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体积、白细胞计数等相关指标的快速检测,不仅检测效率高,同时对检测样本的要求也更低。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疗效探讨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疗效探讨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疗效探讨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

常规组患儿40例,采用硫酸亚铁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儿40例,采用力蜚能进行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5%,常规组为80.0%,说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与常规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和47.5%,说明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采用力蜚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小儿;诊断;疗效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人体内储铁元素不足导致的一类贫血疾病,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含量减少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主要发病对象为6个月-3岁[1]左右的婴幼儿。

该类疾病直接对小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危害了患儿的身体健康,是临床上较为普遍的一类小儿疾病,因此,对该类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断与治疗十分必要。

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80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疾病资料,并分别采用力蜚能与硫酸亚铁进行治疗,分析其应用效果,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数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2]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需符合以下几点:(1)发病初期表现为精神不振、烦躁不安、食欲减退、易疲劳等;(2)血常规Hb水平在110g/L以下,同时MCV水平在80fl 以下,MCHC水平在30%以下,MCH水平在26pg以下[3-4]。

婴幼儿营养不良预防与干预措施文献分析

婴幼儿营养不良预防与干预措施文献分析

婴幼儿营养不良预防与干预措施文献分析在全球范围内,婴幼儿营养不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全球近2亿儿童(即1/3的儿童)受到营养不良的影响。

在婴幼儿期间受到营养不良的影响,会导致身体和智力发育的严重影响。

因此,预防和干预婴幼儿营养不良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文献角度,对婴幼儿营养不良的预防和干预措施进行分析。

1. 什么是婴幼儿营养不良?婴幼儿营养不良是指婴幼儿期间因饮食摄入不足或缺乏某些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而引起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异常的综合症状。

根据国际儿童成长标准,营养不良的定义包括体重不足、身高不足、营养缺乏、微量元素缺乏等。

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营养不良的影响会持续到成年甚至终身。

2. 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的措施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包括饮食改善、营养指导、母乳喂养等方面的措施。

2.1 饮食改善饮食改善是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基本方法之一。

婴幼儿期间应尽量提供高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婴儿出生后的头6个月应完全喂母乳,6个月以后应逐步添加辅食,包括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肉类、鸡蛋、乳制品、水果、蔬菜等。

2.2 营养指导在婴幼儿期间,父母应定期向医生咨询婴幼儿的体重和身高发育情况,并得到相关的营养指导。

同时,父母也应该学习如何制作有营养的饮食。

2.3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的最佳方法之一。

母乳可以提供婴幼儿所需的营养素,并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

除非医生明确指示,婴幼儿在出生后的头6个月应完全喂母乳。

3. 干预婴幼儿营养不良的措施干预婴幼儿营养不良的措施包括营养支持、医疗治疗和社会支持。

3.1 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是缩短营养不良的治疗时间、缓解营养不良症状的关键。

营养支持的方法包括增加饮食的卡路里、挑选更富含营养素的食物等。

3.2 医疗治疗医疗治疗是针对婴幼儿营养不良引起的合并症进行治疗,缓解症状。

比如,对于贫血症状的患儿,可以在治疗营养不良的同时,补充适当的铁元素。

婴幼儿营养学中的预防贫血

婴幼儿营养学中的预防贫血

婴幼儿营养学中的预防贫血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营养摄入的合理性和充足性对于其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贫血是婴幼儿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它会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免疫力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婴幼儿营养学中的预防贫血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婴幼儿贫血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合适的饮食建议进行探讨。

一、婴幼儿贫血的原因1. 铁缺乏:铁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在婴幼儿生长发育阶段,特别需要足够的铁供应。

如果孩子的饮食中缺乏富含铁元素的食物,铁吸收不足,就会导致贫血。

2. 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对红细胞的生成和维持至关重要。

如果婴幼儿在饮食中缺乏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就容易出现贫血问题。

3. 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对于预防贫血非常重要。

婴幼儿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C的摄入,就会影响铁的吸收和利用,进而引发贫血。

二、预防贫血的措施1. 饮食均衡:合理的饮食搭配是预防贫血的基础。

婴幼儿的饮食应包含丰富的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等营养元素。

可以选择食用瘦肉、鸡蛋、豆制品、绿叶蔬菜、奶制品等食物,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素供给。

2. 引导正确的添加辅食方式:当婴幼儿开始添加辅食时,要注意选择富含铁和维生素B12的食物,如肝、鱼类、动物肉类等。

同时,辅食的添加要适量,步骤渐进,避免一次性添加过多。

3.喂养方式: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应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适时地进行添加辅食。

而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应选择合适的配方奶粉,并按照配方奶粉的使用指南进行喂养,以确保宝宝获得充足的营养。

三、适宜的饮食建议1. 铁质食物:婴幼儿食谱中应包含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红肉、鸡肉、蛋黄、动物肝脏等。

这些食物不仅可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铁元素,还有助于宝宝的身体发育和贫血的预防。

2. 维生素B12食物: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如肝脏、蛋类、海鲜等。

添加这些食物可以有效预防贫血,并提供宝宝所需的重要营养素。

3. 维生素C食物:维生素C对于铁的吸收和利用十分重要,可以选择一些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番茄等。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综合干预措施治疗效果研究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综合干预措施治疗效果研究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12期贫血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症状,其中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为常见。

IDA 好发年龄为3岁以下儿童[1],国内近期有研究显示其发病率达18.88%[2]。

铁元素缺乏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发生小细胞低血色素性贫血[3],主要影响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导致生长发育缓慢、智力发育落后以及容易发生感染。

较严重者导致髓外造血发生肝脾肿大[4]。

补充口服铁剂是纠正患儿贫血的有效方式之一,目前部分研究指向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在改善儿童营养性贫血患儿贫血症状方面效果显著[5]。

为此,以2019年1-12月收治0~24个月龄IDA 患儿30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试验,其目的是探究营养干预结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纠正婴幼儿IDA 的综合治疗效果,具体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9年1-12月收治IDA 患儿304例,均符合临床有关“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6];男183例(60.20%),女121例(39.80%);年龄0~6个月龄19例(6.25%),6~12个月龄268例(88.16%),12~24个月龄17例(5.59%);分娩孕周:足月儿274例(90.13%),早产儿30例(9.87%);贫血程度:轻度贫血291例(95.72%),中度贫血13例(4.28%),重度贫血0例。

随机分为两组,各152例,观察组男92例,女60例;年龄0~24个月,平均(7±3)个月;贫血程度:轻度贫血(91~109g/L)145例,中度贫血(70~90g/L)7例。

对照组男91例,女61例;年龄0~24个月,平均(7±3)个月;贫血程度:轻度贫血146例,中度贫血6例。

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现状调查及检测技术推广应用

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现状调查及检测技术推广应用
的本市 城乡 园所集 体及 散居 ( 个 月 ~ 岁 ) 童为 调查对 象 。 4 7 儿 1 检测 方法 :采用 W 推荐 ,我 国于20年引进 的H S血 色素 . 2 O 03 C 水平检 测法 ,即采 集无名指端 血一滴 与试条一端 接触 自 形成血样 然
诊 率为05% ),且 对 中度 以上贫 血 的判读 准确 率为 10 . 5 0%。
4 参考文献
[]张文 丽 , 利 . 幼 儿 营养 性贫 血 多 因 素分 析 [ . 国儿 童保 1 王新 婴 J中 】
健 杂 志,0 51 () . 2 0 ,31: 4
人 ,标 准 法 检测 贫 血 4 例 ,贫 血 检 出 率2 .1 ;HC 法筛 查 贫 7 06 % S 血4 例 ,贫 血检 出率2 .8 6 01%,两者 比较 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P>
婴幼 儿 采血 困难 的 问题 ,易被 患儿 及 家长接 受 。快 速容 易 、价格
本 次调 查 平 均贫 血 患 病率 为 1.2 01%。其 中 ,年 龄越 小 患 病
率越高,0 岁组患病率最高达2 . %;0 岁组患病 ( 64 %) 15 9 2 1. 6
是 3~6 组 患 病 ( .7 的 3 ,两 组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岁 5 1 %) 倍 义 ( P< 00 .1)。 轻 度 贫 血 2 4 ( .6 ) ,中 度 贫 血 1 例 4 例 94 % 7 ( .6 ),无 重度 贫 血 。男 性患 病 率 1.8  ̄床经 验有 统 计 学 O % 6 08 %J
童时期 的 多发病 。必 须加 以关 注, 防治 ,因小儿 营养 性贫血 其 尽早 绝大 多数 为缺 铁性 贫血 ,它不仅 对 躯体 健康 造成 伤害 ,而且对 其 大脑 发育 会有 直 接 的影响 。母乳 喂 养及按 时添加 辅食 组小 儿 贫 血 发病 率 均 明显低 于非 母乳 喂养 和不 按 时添 加辅食 组 。 因此 ,提 倡 母乳 喂 养 、按时 合理 添加 铺食 是 预防 营养 性贫血 的 有效 方法 ,

科学防治儿童营养性贫血

科学防治儿童营养性贫血

科学防治儿童营养性贫血作者:***来源:《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2022年第03期案例:乐乐在幼儿园总是注意力不集中。

在幼儿园体检中,乐乐血红蛋白偏低,后来被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妈妈很纳闷,乐乐虽然不爱吃绿色蔬菜,但其他食物吃得都不少,怎么会出现轻度贫血的症状呢?贫血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综合病症,容易发生在6个月至6岁的幼儿中。

儿童贫血有很多类型,其中营养性贫血是指机体生血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铁、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缺乏而导致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生成不足,造血功能低下。

如案例中的乐乐因为挑食,血红蛋白偏低,经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这就是一种常见的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儿童重点防治的疾病。

随着经济发展,居民营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卫生意识也有了一定提高,营养性贫血的发生率逐渐降低。

但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目前6个月至6岁儿童营养性贫血发生率依然在6%-10%,这需要家长、儿科医生及儿童保健科医生共同努力,积极预防和缓解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发生。

1 营养性贫血发生的原因孕期或哺乳期贫血母亲在孕期或哺乳期贫血,会显著增加儿童营养性贫血的风险,潜在原因可能与家庭环境、经济水平及营养条件有关。

因此,母亲和孩子的贫血可能反映了家庭的共同营养情况。

如果母亲在孕期存在贫血情况,孩子出生后可能存在贫血的高危风险,因此母亲在孕期应及时对自身营养情况等进行干预。

饮食因素儿童会因生活条件差和饮食缺乏而导致营养不足,引起营养性贫血,这一点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健康意识的进步,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是仍然存在儿童添加辅食过晚、进食习惯不佳、食物营养比例不协调等问题,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发生。

疾病因素儿童时期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而很多感染性疾病往往伴随着贫血。

如儿童腹泻会影响肠道对铁等营养元素的吸收,从而导致营养性贫血。

2 营养性贫血的表现及危害儿童营养性贫血容易出现皮肤、口唇、手掌、甲床等处蜡黄或苍白,并引起孩子食欲下降,消化功能减弱,进而影响食物营养吸收。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儿童保健的干预效果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儿童保健的干预效果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儿童保健的干预效果【摘要】目的:观察儿童保健干预方法用于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的效果。

方法: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数量为115例,就诊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观察母乳喂养、奶粉喂养及双混合喂养方式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及0.5-1岁、1-2岁、2-3岁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

结果:母乳喂养方式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低于奶粉喂养和双混合喂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0.5-1岁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高于1-2岁和2-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儿童保健干预用于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疾病干预中,对降低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具有重要作用,贫血状态改善效果好,建议在临床上大力使用。

【关键词】保健干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贫血本身作为临床上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在儿童阶段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疾病发病率最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1]。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作为婴幼儿贫血中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其发病原因为婴幼儿体内含有的铁元素含量较少,从而急剧降低了婴幼儿体内血红蛋白的合成速度,若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接受治疗,将会对其身体机能及智力发育造成极大的影响身体抵抗力明显降低,并且还增加了其他疾病的发病概率[2]。

为了能够对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疾病的有效控制,做好儿童保健干预尤为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115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观察保健干预对预防疾病产生所起到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数量为115例,就诊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男女为62例和53例,年龄范畴为1-6(4.5±1.2)岁。

母乳喂养49例,奶粉喂养为33例,双混合喂养为33例。

纳入标准:①儿童及其家属知情本次研究活动,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②年龄<7岁者。

排除标准:①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者;②严重恶性疾病者;③严重先天性疾病者;④正在接受其他疾病治疗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 疗 保健 服 务 与 19 9 6年 相 比 有 明显 改 善 但 值得 注 意 的是 农 村 仍 有 3 . %的儿 童 死 前 未 接受 过任 40 4 何 治 疗 .有 3 .5 3 %的 儿 童 死 在 家 中 说 明我 省 儿 童 保健 工作 8 虽 然 取 得 了长 足 的进 步 ,但 发展 不 平衡 ,特别 是农 村 还 需 加 大 普 及 儿 童 保 健 知 识 和 健 康 教 育 的力 度 .提 高农 村 儿童 利 用 保 健 服 务 的 意识 和 能 力
亡 率 .关 键 要 减 少 早 期 新 生 儿 的死 亡 但 要 降 低 7天 以 内 的 早 期 新 生 儿 死 亡 率 .必 须 加 强 产 前 检 查 .提 高 产 科 质 量 .提 倡 住 院 分 娩 .提 高 早 期新 生 儿医 疗 保健 服 务 水 平 和 服 务质 量
33 . 死 亡原 因
现 代预 防 医 学 ,2 o o 5.3 ( ) 7 — 7 . 2 2 :1 4 1 5
低 出 生 体 重 和 出 生 窒 息 的发 生 和 死 亡 .从 而 降 低 5岁 以下 儿
童 保健 工 作 的 重 点应 放 在 农 村 同 时 要 清 楚 地 认 识 到 降 低 全 省 5岁 以下 儿 童死 亡 率 .不 仅需 要 卫 生 部 门坚 持 不 懈 的 努 力 . 而 且 需 要 政 府 的 足 够 重 视 .全 社 会 对 儿 童 生 存 状 况 的 关 注 . 才 能促 使 全 省 5岁 以下 儿 童 死 亡率 进 一 步 下 降 、
早 产 低 出 生体 重 和 出 生 窒息 是 我 省 儿 童死 亡 的 主 要 死 因 . 要 降 低这 两种 死 因死 亡率 .必须 进 一 步 做 好 孕 期 保 健 和 围 产 期保 健 工 作 .提 高孕 产 妇 系统 管 理 率 .加强 高危 妊 娠 的 筛查 . 早期 实施 干 预 .加 强 产 科 建 设 .提 高 产 科 质 量 .做 好 新 生 儿 窒 息 复 苏 技 术 的 培 训 .提 高 抢 救 能 力 .方 可 预 防 和 减 少 早 产
维普资讯
中 国初 级 卫 生保 健 20 07年 1 第 2 2月 1卷 第 1 2期 ( 第 24期 ) 总 6
4 .7 ,而在 家 中和 途 中死 亡 的 比例 却 占到 5 . % .是 城 市 09 % 90 3
的 35 。 .倍
3 讨 论 与建 议 3 1 死 亡率 .
以下 儿 童死 亡 率 在 2 0 0 0年 的基 础 上 下 降 1 / 战略 目标 .儿 5的
这 个 年 龄段 儿 童 的 主 要 威 胁 .应 根 据 儿 童 的 年 龄 特 点 .做 好 家 长 和 孩 子 的 安 全 教 育 和 宣 传 .树 立 安 全 防 范 意 识 .同 时 建 立 和完 善 意 外 伤 害 的 社 会 急 救 体 系 等 干 预 措 施 .有 效 降 低 儿
参考 文 献
l 郑 江 池. 93 D 2年佛 山 市 高 明 区五 岁 以 下 儿 童 生 命监 测 分 析 1 9 —2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婴 儿 死 亡 占 5岁 以下 儿 童 死亡 的 8.0 78% 说 明 优 先 关 注 的人
群 应 为 新 生 儿 .特 别 是 早 期 新 生 儿 要 降低 5岁 以下 儿 童死
l1中 国妇 幼 保 健 ,2 0 , 1(1 :60 J. 0 3 81 ) 9 . 2 周 指 明 .万 孝 先 . 李 新 宜. 97 2 0 19 - 0 2年 深 圳 市 公 明 镇 医院 5岁 以下 儿 童 死亡 分 析 l. 用预 防 医 学 ,2 0 , 1() 9 . J 实 1 0 3 06:9 6 3 李 永 根 ,马 久 华 , 张 建 彬. 征 市 4 岁 以下 儿 童 死 亡 原 因监 测l1 仪 J.
32 死 亡 年龄 - 。
童 意外 伤 害 的死 亡 率
34 保健 服 务 .
死 亡 儿 童 的 医疗 保 健 服 务 可 从 死 前 治 疗 和 死 亡 地 点 得 以
体 现 5岁 以 下 儿 童 死 前 住 院 治 疗 的 比 例 较 19 9 6年 上 升 了
1 .1 百 分 点 .未 治 疗 的 比 例和 在 家 中死 亡 的 比例 分别 下 降 47 个
l 4岁 儿 童 意 外 死 亡 占 l 4岁 儿童 死 亡 的 3 .3 .它 是  ̄ ~ 47 %
5岁 以下 儿 童 死 亡 率 是 衡 量 一 个 国 家 和 地 区人 群 健 康 水 平 的重 要指 标1 结 果显 示 .1 3 ] O年 间甘 肃 省 5岁 以 下 儿童 死 亡 率 总体 呈 下 降趋 势 .但 农 村 儿 童 死 亡 率 始 终 高 于 城 市 .虽 呈 下 降趋 势 ,但下 降幅 度 小 。 因此 .要 实 现 2 1 0 0年婴 儿和 5岁
了 6 9和 83 个 百 分 点 说 明 全省 5岁 以 下儿 童 死 前得 到 的 . 5 -8
5岁 以 下 儿童 死 亡 各 阶段 年 龄 构 成 中 .早 期 新 生 儿 死 亡 占新 生 儿 死 亡 的 8 .0 .新 生 儿 死 亡 占婴 儿死 亡 的 7 -0 . 5 % 4 7 % 3
为 我省 5岁 以下 儿 童 死 亡 的 主 要 死 因 之 一 积 极 预 防 呼 吸 道
感 染 ,提 高 家庭 和基 层 卫 生人 员 对 儿 童 肺 炎 的 识 别 能 力 .早 发现 、早 诊 断 、早 治疗 ,加 强 儿 科 建 设 ,积 极 推 广 儿 童 疾 病 综 合 管 理适 宜技 术 .提 高 救 治 水 平 .才 有 望 进 一 步 减 少 和 降 低 儿童 肺 炎 的 发 生和 死 亡 从 而 降低 肺 炎 死亡 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