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物联网调查报告7篇

物联网调查报告7篇

物联网调查报告7篇调查报告是调查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在着手写调查报告之前,我们要对调查情况进行全面的回顾,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物联网调查报告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物联网调查报告篇1一、网民规模(一)总体网民规模截至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网民增长的宏观带动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政府方面,政府更加重视互联网安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于2月份成立,旨在全力打造安全上网环境、投入更多资源开展互联网治理工作,消除非网民上网的安全顾虑;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工作正式提上社会经济发展日程,推动互联网成为新型主流媒体、打造现代传播体系,对非网民信息生活的渗透力度持续扩大;“宽带中国专项行动”持续开展,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宽带的建设和普及。

运营商方面,中国4g商用进程全面启动,根据工信部发布的《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截至12月,中国4g用户总数达9728.4万户,在网民增长放缓背景下,4g网络的推广带动更多人上网;运营商继续大力推广“固网宽带+移动通信”模式的产品,通过互联网ott业务和传统电信业务的组合优惠,吸引用户接入固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随着虚拟运营商加入市场竞争,电信市场在出现活跃的竞争发展态势,相比基础运营商,其在套餐内容方面灵活度更大,获得很多用户的认可。

企业方面,新浪微博、京东、阿里巴巴等知名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使“互联网”成为频频见诸报端的热点词,互联网应用得到广泛宣传,互联网应用与发展模式快速创新,比特币、互联网理财、网络购物、o2o模式等一度成为社会性事件,这些宣传报道极大地拓宽了非网民认知、了解、接触互联网的渠道,提高非网民的尝试意愿。

根据调查,新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手机,使用率为64.1%,由于手机带动网民增长的作用有所减弱,故新网民手机使用率低于的73.3%。

物联网研究报告

物联网研究报告

物联网研究报告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领域,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物联网的研究和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进步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将就物联网的发展、应用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物联网的定义和发展现状物联网指的是通过无线传感器、RFID等技术,将具备唯一标识的对象与互联网相连,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的网络。

它可以将我们周围的物体转化成互联网中的节点,通过数据的收集和传输,实现对事物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当前,物联网已经在城市规划、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在城市规划中,物联网将实现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提高城市的安全性和救援效率。

同时,在智能家居领域,物联网可以实现家居设备的互通和远程控制,提升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在智慧医疗方面,物联网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实时监测患者数据,并提供更加精确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二、物联网的应用1. 城市管理物联网将为城市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通过无线传感器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城市的交通状况、空气质量等指标,从而进行优化调控。

例如,通过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可以根据交通流量进行优化调度,减少拥堵和交通事故。

同时,物联网还可以应用于垃圾管理、能源消耗监测等方面,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2. 智能家居物联网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已经逐渐普及。

通过将家居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居民可以通过手机或者其他智能终端远程操控家电、灯光、窗帘等设备。

同时,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可以根据居民的生活习惯和需求进行自动化调节,提高家庭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智能家居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生活的便捷,还对能源的使用和环境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3. 智慧医疗物联网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也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医疗传感器和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如心率、血压等,为医生提供准确的患者情况。

同时,物联网可以连接医院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物联网市场调研报告智能设备与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市场调研报告智能设备与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市场调研报告智能设备与物联网应用一、引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将各种物理设备与传感器和软件程序连接到互联网,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交互、信息收集和共享的技术网络。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的发展,物联网正逐渐成为现实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市场调研报告旨在对物联网市场的智能设备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二、智能设备市场概况智能设备是物联网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们能够感知环境、接收指令并产生相应的动作。

智能设备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各类智能家居设备、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工业设备等都在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市调数据显示,智能设备市场在过去几年里每年都保持超过20%的增长率,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三、智能设备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1. 智能家居领域智能家居是近年来智能设备市场中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

智能家居设备能够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操控,提供便捷的家居管理和控制功能。

智能家居设备包括智能门锁、智能家电、智能摄像头等。

这些设备可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实现远程监控、节能管理和安全控制,提升了家庭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2. 智能穿戴领域智能穿戴设备是另一个重要的物联网应用领域,包括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

智能穿戴设备与手机等终端设备相连,通过蓝牙或Wi-Fi实现数据共享和交互。

智能手表可以接收来电、短信等通知,并监测用户的运动情况和健康状况。

这些设备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健康管理和娱乐体验。

3. 智能工业领域智能工业是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被称为工业物联网。

智能工业通过连接各种工业设备和传感器,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交流和共享,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智能工业中,无人化生产、远程监控等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

智能工业的发展将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进一步提升生产力和竞争力。

四、物联网市场的挑战与机遇尽管物联网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发展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物联网行业调研报告物联网技术应用与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物联网行业调研报告物联网技术应用与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物联网行业调研报告物联网技术应用与市场发展趋势研究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作为一项前沿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深入调研物联网行业的技术应用及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其当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前景。

二、物联网技术应用调研1. 物联网技术概述在物联网中,各种物理设备通过互联网进行相互连接和通信,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智能化控制。

其核心技术包括传感器、无线通信、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

2. 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精准农业、智能灌溉和农业物资管理等。

通过精确的监测和控制,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降低资源的浪费。

3. 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可以实现智能交通、智能能源管理和智能环境监测等。

通过各类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的连接,可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4. 物联网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智能制造、物料管理和设备监测等。

通过实时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5. 物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大,如智能医疗设备、远程医疗和个人健康管理等。

通过与医疗设备和患者的连接,可以提供更加便捷和精准的医疗服务。

三、物联网市场发展趋势研究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增加,物联网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据预测,未来几年物联网市场的规模将继续扩大,并逐渐渗透到更多的行业领域。

2. 产业结构升级物联网的发展将推动传统产业的结构升级,加速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

传统行业将逐步融合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3. 数据安全问题在物联网中,大量的数据被收集、传输和存储,数据安全问题成为物联网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难题。

加强数据的加密和隐私保护,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2024年物联网数据市场研究报告

2024年物联网数据市场研究报告

摘要:物联网是指利用各种传感器、智能设备和通信技术连接物理世界和网络世界,实现物体之间的互联互通。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被产生、传输和存储,这些数据被称为物联网数据。

2024年,物联网数据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各种企业纷纷进入这一领域,争夺市场份额。

本报告从市场规模、应用领域、主要企业等方面对2024年物联网数据市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一、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物联网数据市场规模达到了300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0%。

其中,北美地区是物联网数据市场最大的地区,市场规模占全球的40%以上,欧洲和亚洲分别占比30%和20%。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未来几年物联网数据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二、应用领域1.工业制造在工业领域,物联网数据被广泛应用于设备监控、生产优化、故障预测等方面,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据统计,2024年工业制造领域占据了物联网数据市场的30%份额。

2.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物联网数据应用较为成熟的领域之一,通过连接各种家电设备和智能家居产品,实现远程控制、智能化管理。

2024年,智能家居领域在物联网数据市场中占据了20%份额。

3.农业领域农业领域是物联网数据应用的新兴领域,通过监测土壤湿度、气象信息、作物生长状况等数据,帮助农民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024年,农业领域占据了物联网数据市场的10%份额。

三、主要企业在2024年物联网数据市场中,主要的企业包括了传统的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巨头和物联网技术提供商等。

其中,美国的AT&T、Verizon、Google、Amazon等公司在物联网数据市场中表现突出,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资金实力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此外,中国的华为、中兴、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也在物联网数据市场中崭露头角,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结语: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物联网数据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物联网研究报告

物联网研究报告

物联网研究报告物联网研究报告一、引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通信和交互的各种设备、感知器和物体,构成一个庞大的全球物联网,并通过传感器、通信网络和信息处理技术实现感知、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管理、控制和运营等功能。

在物联网中,各种设备通过互联网连接和交互,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智能化的决策。

二、发展现状目前,物联网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推动。

物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应用领域1. 智能家居:通过连接各种家用设备,实现智能化的家居管理和控制,如智能灯光、智能门锁、智能家电等。

2. 智能交通:通过连接交通设施和车辆,实现交通信息的共享和智能化的交通管理,如智能导航、智能停车系统等。

3. 智能医疗:通过连接医疗设备和患者,实现远程监测和智能化的医疗服务,如远程诊断、智能床铺等。

4. 智能物流:通过连接物流设备和货物,实现物流信息的追踪和智能化的物流管理,如智能仓储、智能配送等。

5. 智能农业:通过连接农业设备和农作物,实现农业信息的监测和智能化的农业管理,如智能灌溉、智能施肥等。

四、挑战与机遇1. 安全与隐私:物联网中的设备和数据面临着安全与隐私的威胁,需要加强安全防护和隐私保护。

2. 标准与互操作性:物联网中存在各种不同的设备和技术,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和促进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

3. 能源与环境:物联网中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和信息传输,对能源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人才与教育:物联网需要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的人才支持,需要加强相关教育培训。

五、发展趋势1. 物联网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连接的设备数量将呈指数级增长。

2. 物联网技术将进一步成熟和普及,新的技术和标准将不断涌现。

3. 物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更加融合,互相促进,实现更高的智能化水平。

物联网 研究报告

物联网 研究报告

物联网研究报告物联网研究报告一、引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和通信技术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物体与互联网相连,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智能化管理的网络。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给社会带来了诸多变革和发展机遇。

二、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 智能家居:通过连接家居设备和传感器,实现远程控制家电、家居安全监控等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便利程度。

2. 智能健康:通过佩戴可穿戴设备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和记录人体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3. 智慧城市: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实现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环保等功能,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生活品质。

4. 工业应用:通过设备联网和数据共享,实现智能制造、远程维护等功能,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5. 农业应用:通过传感器监测和数据分析,实现农田灌溉、精确施肥等功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质量。

三、物联网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物联网可以提供丰富的数据和信息,帮助人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可以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远程控制,提高工作和生活的便利程度;可以加快信息的传播和交流速度,促进社会的协作和创新。

2. 挑战:物联网面临着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机制和隐私保护政策;物联网的发展也需要解决技术标准和互操作性的问题,以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物联网中涉及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对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物联网的发展趋势:1. 5G技术的应用:5G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大大提高物联网的通信速度和容量,使更多的设备可以连接到物联网中。

2. 边缘计算的兴起:边缘计算将计算和存储任务放置在离物联网设备更近的位置,减少了数据传输的时间和成本。

3. 人工智能的融合: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将使物联网设备能够更加智能地处理和分析数据,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

物联网就业方向及前景 [物联网专业调研报告范本]

物联网就业方向及前景 [物联网专业调研报告范本]

物联网就业方向及前景[物联网专业调研报告范本]篇一:物联网专业调研报告物联网被世界公认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引发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在物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职业教育必须紧跟物联网产业发展步伐,做好充分准备。

一、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1.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的概念最早于19XX年提出。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这个英文名称,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物联网的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物联网不仅仅是现在的互联网的延伸,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对于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2.国内物联网发展状况我国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科技计划中已部署物联网相关技术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与欧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是当前制定物联网国际标准的主导国之一。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

其后温总理多次在发表的讲话中强调要促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开发。

工信部也明确表示物联网已正式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在政府的大力号召下,我国的物联网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

目前,北京、上海、江苏、成都、福建、浙江、深圳等多个省、市先后制定了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或行动方案,出台扶持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

从全国来看,物联网产业正在逐步成为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波兰Gdansk举行的第二届IFIP(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无线和移动网络联合会议(WMNC 2009)设立了物联网方面的技术研讨会[17],讨论的方面包括:(1)物联网中对象连接技术:RFID技术、NFC技术、传感器等技术,(2)物联网无线技术:WiFi和WiMax技术,第三代,4G技术,(3)物联网有线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以太网,光纤,(4)物联网网络架构;(5)物联网新兴的应用;(6)物联网安全和隐私;(7)物联网路由;(8)物联网命名和寻址。IEEE Wireless VITAE 2009在丹麦Aalborg召开,会议的就“Internet of things: Reality or science fiction/industry hype”进行了研讨,具体方向包括物联网涉及到的新思维方式、新商业模式、构成网络基础设施的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技术和纳米技术,会议还展望了物联网对人们未来生活产生的影响,认为在政策法规方面需要解决挑战和问题有管理、安全和隐私、信任和身份、可扩展性、标准化、架构以及系统等[18]。2009年欧洲物联网大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会议讨论了未来物联网的基础问题[19],具体方面包括(1)创新与新兴技术和商业模式;(2)商业和管理:创建一个管理架构,以鼓励创新,取得最大的潜力;(3)标准化和互操作性;(4)隐私、安全和数据保护;(5)服务体系结构和通信。
可见,物联网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体系结构[20~22]
(2)RFID技术[23~25]
(3)传感器技术
(4)无线通信技术(5)信处理技术[26](6)软件技术
(7)安全和隐私保护[27,28]
(8)标准化和互操作性
(9)管理体系和商业模式
(10)新兴应用
4 结束语
物联网概念和系统在不断发展中,从最初基于RFID的物流控制系统,到现今IBM公司、移动运营企业等产业界以及政府部门的关注,其内涵更加丰富,与互联网的互联和整合,预示着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我们应该看到,现有的技术目前还难以真正支撑物联网的实施与普遍应用。对于物联网,实现使所有物体网络化并与互联网融为一体的目标必须要解决其体系结构、组网、信息处理、安全和隐私保护、标准化和互操作性等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Sarma Sanjay, Brock David L,etc. MIT whitepaper: The Networked Physical World, Proposals for Enginee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Computing, Commerce & Automatic-Identification.pdf,2000.
在产业界,2008年底IBM CEO彭明盛首次抛出“智慧的地球”这一概念,要实现物联网让全球都变得智能化,其战略核心就是“云计算+物联网”的结合,为此,IBM参与很多介于实时网络(The Real-time Web)和物联网之间的交叉项目,提出与物联网相关的一系列完整的RFID和传感器技术方案。在中国工业经济运行2009年夏季报告会上,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我国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一些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一些新的政策措施。中移动总裁王建宙表示物联网将会成为中移动未来的发展重点。人民日报发表了王建宙的署名文章《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系统阐释物联网对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的时候对以传感器网络为技术载体的物联网应用提出了看法和要求,江苏省将其作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六大新兴产业之一。
[5]王忠敏. EPC与物联网.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6]Curran I, Pluta S. Overview of machine to machine and telematics. 6th 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Water Event, 2008. 22-23 April 2008 Page(s):1 – 33.
1 概述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最初是指所有物品(物理的或电子的)配备电子标签(RFID,无线射频识别),互相连接形成网络[1]。在一般意义上,物联网通常是一个可自动配置的无线网络,这些配备RFID的物品能够被智能化的识别和管理[2]。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把感应器、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嵌入或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使它们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然后将其与现有的互联网(Internet)整合,实现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各种物品在生产、流通以及消费的各个过程都具备智能,因而能够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3,4],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当社会进入物联网时代 物体借助芯片智能化,构成一个比互联网更加智能的物联网,让人们享受到更加安全轻松的生活。
在物联网相关领域,我国在RFID、传感器网络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内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很早启动了RFID、传感器网络研究,与其它国家相比具有同发优势,RFID标准的制定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目前已形成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
[7]Conti J P.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ommunications Engineer. (6):20 – 25.
[8]Martsola M, Kiravuo T, etc.Machine to machine communica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and Systems, 2005. 15-17 Nov. 2005 Page(s):6 pp. – 6.
[9]Whitehead S.Adopting wireless machine-to-machine technology. Computing & Control Engineering Journal.Volume 15,? Issue 5,? . 2004 Page(s):40 – 46
3 研究方向
物联网代表了下一代信息发展技术,发展的目标是将世界上的任何物体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孕育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008年第一届物联网国际会议(IOT2008)在瑞士苏黎世举行,物联网使互联网延伸至物理世界,涉及众多技术,包括RFID、短距离无线通信、实时定位、传感器网络。本次会议重点研讨了新型传感技术、新型应用、物体互联的通信基础设施,具体方向为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电子商品条形码)网络、中间件、商业运作、RFID技术、应用、感知系统等[15]。欧盟DG INFSO和EpoSS在2008年召开一个物联网联合专家研讨会,发表了题为“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 Roadmap for the future”的报告[16],给出了物联网发展趋势和正在进行的研究,认为物联网的发展需要一个统一标准化的过程实现互通互联,使RFID更加智能并投入实际使用,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解决物联网涉及到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除RFID与物联网紧密相关外,另一种需要关注的技术是M2M(Machine-to-Machine),这种技术一般指将数据从一台终端传送到另一台终端,实现机器与机器的对话,有望成为移动连接领域的又一个重要前沿[7]。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引入无线连接,使包括仪表、家电、汽车、照明设备、医疗监视器、零售库存等实体进行连接和通信,将提高生产力、节约能源、远程访问、降低成本、改善医疗等。该领域的专家们认为M2M形成了物联网[8],它代表了利用无线连接转变传统观念的全新商业模式,以GPRS/SMS/USSD等为接入手段[9],提供机器到机器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对生产过程监控、指挥调度、远程数据采集和测量、远程诊断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10,11]。
[2]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Internet of Things — 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 2009.
[3]Frederix I. Internet of Things an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in care taking, facts and privacy challenges.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VehicularTechnology, Information Theory and Aerospace & Electronic Systems Technology, 2009. Wireless VITAE 2009. 17-20 May 2009 Page(s):319 – 323.
类似EPCglobal 网络这样的物联网更多是由系统、RFID、智能卡、传感器等IT类厂商推动的,应用的范围都普遍集中在物流、交通等行业[12, 13]。现有的物联网,因M2M技术的出现、移动通信等行业参与,具有了更广泛的应用外延。
国际电联(ITU)在2005年发布了“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 The Internet of Things”[14]。该报告认为诸如RFID和智能计算等新技术孕育了网络化的、互联的设备组成的世界。从轮胎到牙刷的每件物品都可能互相通信,这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时代,今天的互联网(由数据和人组成)将让位于明天的物联网。报告讨论了物联网的概念,认为RFID、传感器技术、智能技术、纳米技术和微型化技术支撑物联网的发展。报告还探讨了物联网的市场潜力,物联网对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影响和好处,并指出需要解决数据安全和隐私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