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及图示

合集下载

建筑制图_识读给排水工程图(PPT43页)

建筑制图_识读给排水工程图(PPT43页)
1:1 1:50,1:40,1:30,1:20,1:10,1:5,1:3,
1:2,1:1,2:1
3、标高 以米为单位,通常注写到小数点后3位,总平面图中可
注写到后2位。一般标注管道的中心标高,必要时可标注管 底标高并加文字说明。室内管道标注相对标高,室外标注绝 对标高(当无绝对标高资料时可标注相对标高,但应与总图 相一致)
6、图例
室内给排水平面图中的设备、管道等均用规定的图例表示其类型 及平面位置。常用图例如下表:
7、双线图和单线图(见管道图示方法部分图)
管道在给排水施工中的表示方法可以分为双线图和单 线图两种。 双线图:用两根线表示一根管道的形状而不表示其壁厚。
单线图:进一步简化,由于管道的管径相对于管道的长度 来说要小的多,因此可以将管道的壁厚和空心的管腔看做 是一条线的投影,只用一条粗实线表示管道的位置和走向 而不表示其壁厚和管径。由于其简单,在工程实践中应用 较多。
名称 粗实线 中实线
线型
细实线
粗虚线 中虚线
细虚线
细点划线 折断线 波浪线
用途
新建各种给水排水管道线
给排水设备、构件的可见轮廓线,新建建筑物、构 筑物的可见轮廓线,原有给排水的管道线
平面图、视图中被剖切的建筑构造(包括配件)的 可见轮廓线,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的可见轮廓 线,尺寸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标高符号线、 较小图形的中心线等
2、室内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室内排水系统的分类 根据排出污水的性质可分为: 生产污水管道、生活污水管道、雨水管道。 根据排水制度可分为: 合流制:上述三种污水全部或者部分合流从同一管道排出。 分流制:是指生产污水、生活污水和雨水分别通过不同的管
道排放。
课堂训练一:
请同学们到后面认真阅读住宅楼设备施工图中的给排水 施工图: 1.2组同学找出图样中给水系统的组成部件,并简单说明其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建筑给排水系统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部的水供应和污水排放。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设计不合理、材料选择不当、施工质量差等,导致给排水系统出现各种故障,给使用和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话题。

一、常见问题1. 设计不合理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设计不合理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一些设计师缺乏对给排水系统的深入理解,导致在设计过程中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因素,例如水力计算不准确、管道布置不合理等。

这样的设计不仅会影响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还会增加后期的维护成本和使用风险。

2. 材料选择不当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选择质量不合格、不耐腐蚀的材料,或者选择品牌不明的低价材料,都会给给排水系统带来严重的问题。

塑料管道的选择不当容易因质量不良而导致开裂;不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容易因受到腐蚀而破损等。

3. 施工质量差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使用效果。

一些施工单位为了快速完成工程,忽视了施工质量把关,导致管道连接不严密、梁板结合不紧密等问题。

这些都会给系统使用带来隐患,甚至引发严重的事故。

4. 系统维护不及时建筑给排水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如果维护不及时,就会给使用和管理带来很大麻烦。

排水管堵塞导致水无法正常排放,如果得不到及时维修,就会导致使用场所被淹水,对建筑物和设备造成损害。

二、解决措施1. 加强设计规范为了解决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常见问题,首先需要加强设计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力度。

相关部门应当完善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要求设计单位在设计给排水系统时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且对设计结果进行审查和验收。

只有设计合理、符合标准的给排水系统才能够获得施工许可。

2. 严格材料验收对于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所使用的材料,施工单位必须进行严格的验收。

只有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具有合格证书的材料,才能够保证给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给排水专业设计规范及图示

给排水专业设计规范及图示

给排水专业设计规范及图示•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2009年版)•公共浴场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60—2011•建筑中水设计标准GB 50336—201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6年版)•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CJJ 142-201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实施指南•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图示15S909•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1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50219-2014•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38-200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技术规程CECS263:200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 29-2010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5010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50288-2018污水综合排水标准GB8978—1996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 164-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农村防火规范GB50039-2010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图集1、12S101 矩形水箱2、14S104 二次供水消毒设备选用及安装3、12S108-1 倒流防止器选用及安装4、12S108—2真空破坏器选用及安装5、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6、16S110 数字集成全变频叠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7、16S111 变频调速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8、16S122 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9、08S126 热水器选用及安装10、06SS127 热泵热水系统选用与安装11、15S128 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选用与安装12、13S201 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鹤安装13、15S202 室内消火栓安装14、99(03)S203 99S203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2003年局部修改)15、04S204消防专用水泵选用及安装16、17S205 消防给水稳压设备选用及安装17、04S206 自动喷水与水喷雾灭火设施安装18、07S207气体消防系统选用、安装与建筑灭火器配置19、08S208 室内固定消防炮选用与安装20、12SS209 细水雾灭火系统选用与安装21、16S211 高位消防贮水箱选用及安装22、04S301 建筑排水设备附件选用安装23、09S302 建筑排水设备附件选用安装24、09S303 医疗卫生设备安装25、09S304 卫生设备安装26、08S305 小型潜水排污泵选用及安装27、19S306 居住建筑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安装28、14S307 住宅厨、卫给水排水管道安装29、16S401 管道和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30、03S402 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31、02S403 钢制管件32、02S404 防水套管33、11S405-1 建筑给水聚乙烯类塑料管道安装34、11S405—2 建筑给水聚烯烃类塑料管道安装35、11S405-3 建筑给水复合塑料管道安装36、11S405—4 建筑给水塑料管道安装通用详图37、19S406 建筑排水管道安装—塑料管道38、09S407-1 建筑给水铜管道安装39、10S407—2 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道安装40、13S409 建筑生活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道与钢塑复合管道安装41、10SS410 建筑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安装42、10SS411 建筑给水复合金属管道安装43、15S412 屋面雨水排水管道安装44、14S501—1 球墨铸铁单层井盖及踏步施工45、14S501—2 双层井盖46、14S501—3 球墨铸铁复合树脂井盖、水箅及踏步47、05S502 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48、10S505 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49、06S506—2 自承式圆弧形架空杠管50、10S507 建筑小区埋地塑料给水管道施工51、12SS508 混凝土模块式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52、15SS510 绿地灌溉与体育场地给水排水设施53、02S515/02(03)S515 排水检查井(2003年局部修改)54、04S516 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55、16S518 雨水口56、04S519 小型排水构筑物57、04S520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58、12S522 混凝土模块式排水检查井59、08SS523 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60、16S524 塑料排水检查井-井筒ø700~ø100061、17S526 圆形沉井式雨水泵站62、04S531—1 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63、04S531-2 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排水检漏管沟64、04S531-1 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排水检漏井65、04S531—1 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阀门井66、04S531—1 湿陷性黄土地区排水检查井67、07SS604 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68、10S605 游泳池设计及附件安装69、02S701 砖砌化粪池70、03S702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71、08SS703-2 建筑中水处理工程(二)72、08SS704 混凝土模块式化粪池73、17S705 海绵型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74、14SS706 玻璃钢化粪池选用与埋设75、16S708 餐饮废水隔油设备选用与安装76、04S803 圆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77、05S804 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78、09S901 民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79、09S901 民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初步设计深度图样80、07S906 给水排水构筑物设计选用图(水池、水塔、化粪池、小型排水构筑物)81、15S909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图示82、19S910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83、07MS101 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84、06MS201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85、09SMS202-1 埋地矩形雨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混凝土模块砌体)86、10SMS202-2 埋地矩形雨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砖、石砌体)87、18CS01 装配式箱泵一体化消防给水泵站选用及安装—MX智慧型泵站88、01SS105 常用小型仪表及特种阀门选用安装89、02S106 中小型冷却塔选用及安装90、05SS121 热水机组选用与安装91、05S506-1 自承式平直架空钢管92、95S517/95(03)S517 排水管道出水口(2003年局部修改)93、03SS703—1 建筑中水处理工程(一)94、05SS903 民用建筑工程互提资料深度及图样(给水排水专业)95、05SS904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给水排水专业)96、05SS905 给水排水实践教学及见习工程师图册97、CECS125:2001 建筑给水钢塑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建筑制图与识图-第10章--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

建筑制图与识图-第10章--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
(1)引入管 引入管是从室外供水管网接出,一般穿过建筑外墙,
引入建筑物内的给水连接管段。每条引入管应安装水表, 阀门,泄水装置等。
图10-1
(2)配水管网 配水管网即将引入管送来的水输送给建筑物内各用水
点的管道,包括水平干管、给水立管和支管。 (3)配水器具 配水器具包括与配水管网相接的各种阀门、给水配件
建筑物的给水排水进口、出口应注明管道类别代号,其 代号通常用管道类别的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如“J”为生活 给水管,“W”为污水排出管。当建筑物的给水排水进出口数 量多于一个时,宜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以便查找和绘制轴测 图。编号宜按图10-6的方式表示(该图表示1号给水引入管)。
图10-6给水引入(排水排出)管编号表示法
当建筑物室内穿过一层及多于一层楼层的立管 数量多于一个时,宜用阿拉伯数字编号。编号宜按 图10-7的方式表示(该图表示1号的给水立管)。
图10-7 立管编号表示法
(4)标注。给水排水平面图中需标注必要的尺寸 和标高。
①尺寸标注。建筑物的平面尺寸一般仅在底层给 水排水平面图中标注轴线间尺寸。应标注各类管道的 管径和管道中心距建筑墙、柱或轴线的定位尺寸。管 道长度一般不标注。
室内给水排水平面图就是把室内给水平面图和 室内排水平面图合画在同一图上,统称为“室内给 水排水平面图”。该平面图表示室内卫生器具、阀 门、管道及附件等相对于该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置 情况,它是室内给水排水工程最基本的图样。图 10-8为该住宅的底层给水排水平面图西边住户的给 水排水平面放大图,为了便于区别,在平面图中污 水管用粗虚线表示,热水管用粗双点划线表示,生 活给水管、消防给水管和雨水管用粗实线表示。
备注 宜与总图专业一致 宜与总图专业一致 宜与总图专业一致

12 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

12 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
• 在给水排水平面图中所绘出的房屋建筑图,因不是该 图的主要(zhǔyào)内容,所以不必如建筑图纸中需分出各 种粗细宽度的图线,而是不论墙身和门窗等构造,一
律都画成细实线,宽度为 0.35b。建筑物轮廓线、轴 线号、房间名称、绘图比例等均应与建筑专业一 致。各类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用宽度为0.5b的 图线,按比例绘出其平面图的外轮廓,内轮廓以 0.35b的细线绘出。
• (4)通气管:在顶层检查口以上的一段立管称为 通气管,以排出臭气。通气管一般应高出屋面 (wūmiàn)500mm。上人屋面(wūmiàn)通气管应高出2000mm。
• (5)检查口。
第四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三页。
12 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
• 4.排水管道的布置原则
• 排水管道的布置应满足水利条件最佳、便于(biànyú)维 护管理、保护管道不易受损害、保证生产、生活 和使用安全以及经济和美观的要求。
• 在管道(guǎndào)纵断面图中,可根据需要对纵向与横向采用不 同的比例,具体见下一章。
• 在建筑给排水轴测图中,如局部表达有困难时,该处可不 按比例绘制。
• 水处理流程图、水处理高程图和建筑给排水系统图均可不按比例 绘制。
第十页,共一百一十三页。
12 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
第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三页。
• (2)水表:用以记录用水量。根据用水情况可在每个单元、每幢 建筑物或在一个居住区内设置一个水表。
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三页。
12 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
• (3)室内配水管网:包括干管、立管、支管。 • (4)配水器具与附件:包括各种配水龙头、闸阀等。
• (5)升压设备:当水压(shuǐ yā)不足时,需设置水箱和水泵等设备。
12 建筑给水排水排水专业常用管道附件宜符合表12-3的

给排水专业设计规范及图示

给排水专业设计规范及图示

给排水专业设计规及图示•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 50015-2003 (2009年版)• 公共浴场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60-2011• 建筑中水设计标准GB 50336-2018• 室外排水设计规GB 50014-2006(2016年版)•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GB 51039-2014•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42-2002 •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GB50400-2016 •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CJJ 142-2014•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 50268-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14(2018年版)•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GB50974-2014实施指南•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图示15S909•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GB50261-201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GB50084-2017•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GB50370-2005•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GB50219-2014•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GB 50338-200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GB50140-2005•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技术规程CECS263:200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GB50289-2016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 29-2010泵站设计规GB50265-201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5010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50288-2018污水综合排水标准GB8978-1996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 164-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GB50067-2014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GB50098-2009农村防火规GB50039-2010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图集1、12S101 矩形水箱2、14S104 二次供水消毒设备选用及安装3、12S108-1 倒流防止器选用及安装4、12S108-2 真空破坏器选用及安装5、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6、16S110 数字集成全变频叠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7、16S111 变频调速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8、16S122 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9、08S126 热水器选用及安装10、06SS127 热泵热水系统选用与安装11、15S128 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选用与安装12、13S201 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鹤安装13、15S202 室消火栓安装14、99(03)S203 99S203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2003年局部修改)15、04S204 消防专用水泵选用及安装16、17S205 消防给水稳压设备选用及安装17、04S206 自动喷水与水喷雾灭火设施安装18、07S207 气体消防系统选用、安装与建筑灭火器配置19、08S208 室固定消防炮选用与安装20、12SS209 细水雾灭火系统选用与安装21、16S211 高位消防贮水箱选用及安装22、04S301 建筑排水设备附件选用安装23、09S302 建筑排水设备附件选用安装24、09S303 医疗卫生设备安装25、09S304 卫生设备安装26、08S305 小型潜水排污泵选用及安装27、19S306 居住建筑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安装28、14S307 住宅厨、卫给水排水管道安装29、16S401 管道和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30、03S402 室管道支架及吊架31、02S403 钢制管件32、02S404 防水套管33、11S405-1 建筑给水聚乙烯类塑料管道安装34、11S405-2 建筑给水聚烯烃类塑料管道安装35、11S405-3 建筑给水复合塑料管道安装36、11S405-4 建筑给水塑料管道安装通用详图37、19S406 建筑排水管道安装-塑料管道38、09S407-1 建筑给水铜管道安装39、10S407-2 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道安装40、13S409 建筑生活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道与钢塑复合管道安装41、10SS410 建筑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安装42、10SS411 建筑给水复合金属管道安装43、15S412 屋面雨水排水管道安装44、14S501-1 球墨铸铁单层井盖及踏步施工45、14S501-2 双层井盖46、14S501-3 球墨铸铁复合树脂井盖、水箅及踏步47、05S502 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48、10S505 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49、06S506-2 自承式圆弧形架空杠管50、10S507 建筑小区埋地塑料给水管道施工51、12SS508 混凝土模块式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52、15SS510 绿地灌溉与体育场地给水排水设施53、02S515/02(03)S515 排水检查井(2003年局部修改)54、04S516 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55、16S518 雨水口56、04S519 小型排水构筑物57、04S520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58、12S522 混凝土模块式排水检查井59、08SS523 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60、16S524 塑料排水检查井-井筒ø700~ø100061、17S526 圆形沉井式雨水泵站62、04S531-1 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63、04S531-2 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排水检漏管沟64、04S531-1 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排水检漏井65、04S531-1 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阀门井66、04S531-1 湿陷性黄土地区排水检查井67、07SS604 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68、10S605 游泳池设计及附件安装69、02S701 砖砌化粪池70、03S702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71、08SS703-2 建筑中水处理工程(二)72、08SS704 混凝土模块式化粪池73、17S705 海绵型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74、14SS706 玻璃钢化粪池选用与埋设75、16S708 餐饮废水隔油设备选用与安装76、04S803 圆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77、05S804 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78、09S901 民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79、09S901 民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初步设计深度图样80、07S906 给水排水构筑物设计选用图(水池、水塔、化粪池、小型排水构筑物)81、15S909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图示82、19S910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83、07MS101 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84、06MS201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85、09SMS202-1 埋地矩形雨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混凝土模块砌体)86、10SMS202-2 埋地矩形雨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砖、石砌体)87、18CS01 装配式箱泵一体化消防给水泵站选用及安装-MX智慧型泵站88、01SS105 常用小型仪表及特种阀门选用安装89、02S106 中小型冷却塔选用及安装90、05SS121 热水机组选用与安装91、05S506-1 自承式平直架空钢管92、95S517/95(03)S517 排水管道出水口(2003年局部修改)93、03SS703-1 建筑中水处理工程(一)94、05SS903 民用建筑工程互提资料深度及图样(给水排水专业)95、05SS904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给水排水专业)96、05SS905 给水排水实践教学及见习工程师图册97、CECS125:2001 建筑给水钢塑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建筑室外给水排水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

建筑室外给水排水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

室外给水排水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1 / 112 /11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2.3条。

(强制性条文)“3.2.3 城市给水管道严禁与自备水源的供水管道直接相连接。

”改进措施: 丛条文内容中,强调了“严禁”二字,说明本条文规定任何单位使用自备水源(例如水井)的供水系统时,当要利用市政水作为备用时,两者的管道是不允许有管道连接之处的;当用户需要将城市给水作为自备水源的备用水时,只能将城市给水管道的水放入自备水源的贮水(或调节)池,经加压后使用。

放水口或水池溢流水位之间必须具有有效的空气隔断。

见下图。

3 /11易犯通病:室外消火栓用水量选用不对,在设计民用建筑的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时,室外消防只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中8.2.1中的城市、居住区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和一次灭火用水量进行设计。

违反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8.2.2条第2款。

“8.2.2 工厂、仓库、堆场、储罐(区)和民用建筑的室外消防用水量应按同一时间的火灾次数和一次灭火用数量确定;2 工厂、仓库和民用建筑一次灭火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8.2..2-2的规定”改进措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的表8.2.1是在设计城区、居住区的室外给水系统时,确定室外消防用水量的设计依据之一,而表8.2.2是各建筑物在确定室外消防用水量的设计依据;设计城区及建筑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时,应取表8.2.1和表8.2.2-2两个表中的较大值。

4 / 115 / 116/ 11易犯通病:室外环状消防给水管网阀门设置不当使关闭的消火栓超过5个违反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8.2.7条第3款。

“8.2.7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3 环状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室外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改进措施:为保证室外环状消防给水管网的供水安全可靠性,官网上应设消防分隔阀门。

给排水工程设计及施工中的雷区

给排水工程设计及施工中的雷区

给排水工程设计及施工中的雷区在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存在许多常见的“雷区”,这些雷区如果不注意会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排水工程中常见的雷区及其解决方法。

1.雷区:设计中的水平高差不合理。

解决方法:在设计中,应尽量保持平均水平高差。

尤其是在长距离的排水管道中,水平高差的变化应逐渐进行,避免突然的高低变化,以防止排水过程中的堵塞和波动。

2.雷区:设计中的排水管道布局不合理。

解决方法:在设计排水管道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局。

避免过多的弯道和转角,以减少阻力和污水的积聚。

在设计中还要考虑到排水管道的清洁和维修的方便性。

3.雷区:施工中的材料选择不当。

解决方法:在排水工程的施工中,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例如,排水管道应选用合适的防腐材料,以防止管道腐蚀和泄漏。

此外,在选择管道接头和连接件时,也要考虑其质量和可靠性。

4.雷区:施工中的施工质量不达标。

解决方法:在排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

施工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并严格按照工艺和要求进行施工。

必要时,还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监督和质量检测。

5.雷区:施工中的项目管理不到位。

解决方法:在排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加强项目管理。

包括施工进度的掌控、质量的监督、材料的管理和工人的安全培训等。

同时,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6.雷区: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解决方法:在排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注重安全。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确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隔离措施。

施工人员应戴好安全帽、安全鞋等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规定使用安全工具。

以上是排水工程设计及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雷区及其解决方法。

排水工程涉及复杂的工艺和技术要求,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

只有通过科学的设计、严格的施工和有效的管理,才能确保排水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排水专业常见问题1. 给水1.1.承接用水器与配水件出水口空气间隙不够,而且不采取措施游泳池、水景观赏池、循环水冷却池、洗涤池(槽)等的配(补)水口空气间隙不够,且不采取措施。

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2.4条。

(强制性条文)“3.2.4 生活饮用水不得因管道产生虹吸回流而受污染”生活饮用水管道的配水件西湖水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出水口不得被任何液体或杂质所淹没;2.出水口高出承接用水器溢流边缘的最小空气间隙,不得小于出水口直径的2.5倍;3.特殊器具不能设置最小空气间隙时,应设置管道倒流防止器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隔断措施。

1.2未设置倒流防止器在规范要求的位置上,未设置倒流防止器或其他有效的防止倒流污染的装置。

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2.5条(强制性条文)“3.2.5 从给水管道上直接接出下列用水管道时,应在这些用水管道上设置倒流防止器或其他有效的防止倒流污染的装置:1.单独接出消防用水管道时,在消防用水的起端;(注:不含室外给水管道上接出的室外消火栓)2.从城市给水管道上直接吸水的水泵,其吸水起端3.当游泳池、水上游乐池、按摩池、水景观赏池、循环冷却水集水池等的充水或补水管道溢流水位之间的空气间隙小于出口管径的2.5倍式,在充(补)水管道上;4.由城市给水管道直接向锅炉、热水机组、水加热器、气压水罐等有压容器或密闭性容器注水的注水管上;5.垃圾处理站、动物养殖场(含动物园的饲养展览区)的冲洗管道及动物饮水管道的起端;6.绿地等自动喷灌系统,当喷头为地下式或自动升降式时,其管道起端;7.从城市给水环网的不同管段接出引入管向居住小区供水,且小区供水管与城市给水管网形成环状管网时,其引入管上(一般在总水表后)。

”按照规范要求,更改后见图下:1.3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与其他用水水池(箱)合用生活与消防合用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2.8条。

“3.2.8生活饮用水池(箱)应与其他用水的水池(箱)分开设置”原因1是要保证消防用水不被动用,2是消防用水长期不动水质易恶化,一旦倒流或渗入合用水池易造成污染。

1.4埋地生活饮用水池与化粪池等距离不够且没有相应措施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2.9条。

(强制性条文)“3.2.9 埋地式生活饮用水贮水池周围10m以内,不得有化粪池、污水处理构筑物、渗水井、垃圾堆放点等污染源;周围2m以内不得有污水管和污染物。

当达不到此要求时,应采取防污染的措施。

”当达不到要求距离时可采用一下措施之一:1.提高生活饮用水贮水池的池底标高,使池底标高高于化粪池的池顶标高。

2.在生活饮用水贮水池和化粪池之间设置防渗墙,防渗墙的长度和高度都有一定要求。

3.新建的化粪池,池体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做防水处理。

4.新建的生活饮用水贮水池,采用双层池体结构,双层池体分层缝隙的渗水,应能自动排走(自流入集水坑抽走)。

1.5生活饮用水池(箱)未采用独立结构形式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2.10条。

(强制性条文)“3.2.10 建筑物内的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体,应采用独立结构形式,不得利用建筑物的本体结构作为水池(箱)的壁板、底板及顶盖。

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与其他用水水池(箱)并列设置时,应有各自独立的分隔墙,不得共用一幅分隔墙,隔墙与隔墙之间应该有排水措施。

”改进措施:1.生活饮用水中含有氯离子,要防止它渗入本体结构后对钢筋的腐蚀作用,所以要求池体结构与建筑物本体架构完全脱开。

2.建筑本体结构下的地下水池、生活饮用水池与其他水池都是如此,需有独立池壁,两壁间的缝隙水应自流排出。

1.6生活饮用水池(箱)上方设有厕所、浴室等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2.11条。

“3.2.11 建筑物内的生活饮用水水池(箱)宜设在专用房间内,其上方的房间不应有厕所、浴室、盥洗室、厨房、污水处理间等”改进措施:1.在工程设计阶段发现此类问题,向建筑专业提出调整房间布置2.不可避免时,可在排水管下做防水夹层、金属托盘等。

1.7生活饮用水池(箱)人孔、通气管、溢流管未采取防止昆虫爬入的措施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2.12条第一款。

“3.2.12 生活饮用水水池(箱)的构造和配管,应符合下列规定:1.人孔、通气孔、溢流管应有防止昆虫爬入水池(箱)的措施”改进措施:人孔盖与盖座吻合紧密,并用富有弹性的无毒发泡材料嵌在接缝处。

通气管、溢水管上应设铜丝网网罩或其他耐腐材料做得网罩。

1.8生活饮用水池(箱)的溢流水位高差不足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2.12条第2款。

“2.进水管在水池(箱)的溢流水位以上接入,当溢流水位确定有困难时,进水管口的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高度等于进水管管径,但不应小于25mm,最大可不大于150mm.当进水管口味淹没出流时,管顶应钻孔,孔径不应小于管径的1/5。

孔上宜装设同径的吸气阀或其他能破坏关内产生真空的装置。

(注:不存在虹吸倒流的低位水池,其进水管不受本款限制,但进水管仍宜从最高水位上面进入水池)”1.9生活饮用水池(箱)进、出水管在同一侧,未设导流装置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2.12条第3款。

“3 进出水管布置不得产生水流短路,必要时应设导流装置。

”1.10生活饮用水池(箱)的溢流、泄空管直接与排水管(或排水构筑物)连接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2.12条第5款。

“5 泄空管和溢流管的出口,不得直接与排水构筑物或排水管道相连接,应采取间接排水的方式。

”1.11生活饮水池(箱)水停留时间过长且没有二次消毒措施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2.13条。

“3.2.13 当生活饮用水水池(箱)内的贮水,48h内不能得到更新时,应设置水消毒装置。

”1.12非饮用水管道未说明防止污染措施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2.14条。

(强制性条文)“3.2.14 在非饮用水管道上接出水嘴或取水短管时,应采取防止误饮误用的措施。

”1.13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竖向分区不当高层建筑竖向分区范围过大,造成最底层卫生器具配水点的静水压过大。

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3.5条。

“3.3.5 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竖向分区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Pa;2.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3.各分区最不利配水点的水压,应满足用水水压要求”1.14给水管网缺少阀门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4.5条第3、4、5款“3.4.5 给水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阀门:3从居住小区给水干管上接出的支管起端或接户管起端4.入户管、水表前和各分支立管。

5.室内给水管道向住户、公用卫生间等接出的配水管起端;配水支管上配水点在3个及3个以上时应该设置。

”1.15建筑给水引入管缺少止回阀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4.7条第1款。

“3.4.7 给水管道的下列管段上应设置止回阀:1.引入管上;(注:装有管道倒流防止器的管段,不需要再装止回阀)”1.16给水管网缺少自动排气阀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4.13条第1、3款。

“3.4.13 给水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排气装置1.间歇性使用的给水管网,其管网末端和最高点应设置自动排气阀。

2.气压给水装置,当采用自动补气式气压水罐时,其配水管网的最高点应设自动排气阀”1.17给水阀件前缺少过滤器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4.15条第1款.“3.4.15 给水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管道过滤器:1.减压阀、自动水位控制阀、温度调节阀等阀件前应设置。

(注:过滤器的滤网应采用耐腐蚀材料,滤网网孔尺寸应按使用要求确定。

)”1.18给水引入管覆土深度过浅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5.3条“3.5.3 室外给水管道的覆土深度,应根据土壤冰冻深度、车辆荷载、管道材质及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

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不得小于土壤冰冻线以下0.15m,行车道下的管线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7m。

”1.19给水管道敷设在电梯井内或穿过(大)小便槽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5.10条。

“3.5.10 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烟道、风道、电梯井内、排水沟内。

给水管道不宜穿越橱窗、壁柜。

给水管道不宜穿越橱窗、壁柜。

给水管道不得穿过大便槽和小便槽。

且立管离大、小便槽端部不得小于0.5m。

”1.20给水管穿越伸缩缝、沉降缝等未采取措施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5.11条。

“3.5.11 给水管道不宜穿越伸缩缝、沉降缝、变形缝。

如必须穿越时,应设置补偿管道伸缩和剪切变形的装置。

”1.2.1室内给排水埋地管间距不够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5.15条“3.5.15 建筑物内埋地敷设的生活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最小净距,平行埋设时不宜小于0.50m;交叉埋设时不应小于0.15m,且给水管应在排水管的上面。

”1.22给水管穿越地下室外墙等未设防水套管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5.22条。

“3.5.22给排水管道穿越下列部位或接管时,应设置防水套管;1.穿越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的外墙处2.穿越屋面;(注:有可靠的防水措施时,可不设套管)3.穿越钢筋混凝土水池(箱)的壁板或底板连接管道时。

”改进方法:按规范要求设置防水套管,做法见国标图集02S404《防水套管》,并在施工图中表示。

1.23给水管遗漏防冻措施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2.25条。

“3.2.25 敷设在有可能解冻的房间、地下室及管井、管沟等地方的给水管道应有防冻措施”改进方法:1. 一般采用电伴热防冻保温,做法见国标图集03S401《管道和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2.只有在短时有结冻可能(或供水保持常流),且管径较大的给水管可采用防冻保温做法,绝热层厚度应由计算确定。

1.2.4水塔向水泵(箱)供水时,进水管设自动水位控制阀违反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7.7条第4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