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mm电热化学发射装置研究
37孔硝基胍发射药单一装药和混合装药的燃烧性能

37孔硝基胍发射药单一装药和混合装药的燃烧性能蒋帅1,刘琼2,南风强1,尹记红1,堵平1(1.南京理工大学特种能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4;2.辽宁庆阳特种化工有限公司,辽宁辽阳111002)摘要:为了解37孔硝基胍发射药单一装药和混合装药的定容燃烧性能,采用花边形37孔三胍‑15发射药为主装药(MC ),花边形19孔三胍‑15包覆药为辅助装药(B )。
通过定容密闭爆发器实验,装填密度为0.20g·cm -3,在高温(50℃)、常温(20℃)、低温(-40℃)条件下,研究弧厚对单一主装药燃烧性能的影响以及混合比例对混合装药(MC+B )燃烧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温度降低,37孔单一主装药侵蚀燃烧现象越明显,燃烧渐增性越弱,而相同温度下,弧厚越大的主装药,其侵蚀燃烧现象越不明显,燃烧渐增性越强;温度越高,同一混合比例的混合装药ΔL 、L m /L 0值越大,燃烧渐增性越好;相同温度下,混合装药的燃烧渐增性均强于单一主装药,且随着包覆药比例增加,侵蚀燃烧峰逐渐减小,说明包覆药的加入明显地提高了混合装药的渐增性并降低了侵蚀燃烧峰,且在50,20,-40℃条件下,混合装药获得较佳燃烧渐增性的混合比例均为7∶3。
关键词:37孔硝基胍发射药;单一装药;混合装药;侵蚀燃烧;燃烧渐增性中图分类号:TJ55文献标志码:ADOI :10.11943/CJEM20202521引言在载荷和结构一定的前提下,为了使火炮的初速更高、射程更远,就必须提高发射药的能量,主要技术途径就是采用高能发射药和高装填密度装药来提高发射药的能量[1]。
但随着装填密度的提高,火炮最大膛压亦相应地增加,因此,为确保最大膛压未超过火炮能够承受的最大范围,必须进一步提高发射装药的燃烧渐增性[2-3]。
如果发射装药在燃烧时,燃气生成量会随着燃烧时间的增长而增加,那么其燃烧就被称为渐增性燃烧。
为了提高发射装药的燃烧渐增性,国内外学者陆续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技术,比如钝感技术、多孔发射药、包覆发射药、混合装药等[4-6]。
0.23 mm薄规格取向硅钢谐波损耗与磁致伸缩研究

12.
021
ji
0 引
钢谐波下的损耗、磁致伸缩以及磁畴结构变化规律,并
言
对材料性能发生改变的深层原因进行了探索。后续工
非线性负荷接入电网使电力设备的励磁电压中混
有谐波成分,导 致 电 力 设 备 在 实 际 运 行 过 程 中 产 生 大
量附加损耗和噪声污染,不仅影响供电质量,甚至危及
电网安全。取向 硅 钢 是 用 于 制 备 变 压 器、电 抗 器 等 关
规格取向硅钢材料的相关 报 道(≤0.
23 mm)。现 有 研
求分别 从 成 品 钢 卷 上 截 取 尺 寸 为 100 mm×600 mm
MPG200D 多工况软磁测量系统(包含配有激光多普勒
振动仪的磁致伸缩测量模块)测量100mm×600mm 硅
钢单片在不同工况下的谐波损耗 [8]。图 1 给出了磁致
将反光镜(光 学 靶 点)粘 贴 在 可 自 由 伸 缩 的 样 片 另 一
12133
量增加,磁滞回环 呈 现 面 积 增 大、数 量 增 多 的 趋 势,磁
滞损耗将相应上升。
端,配合激光发射装置和光学传感头,测出样片特定工
况下的微小伸 缩 量,从 而 实 现 磁 致 伸 缩 的 测 量 [9]。 将
收到初稿日期:
收到修改稿日期:
通讯作者:高 洁,
2019
07
02
2019
10
11
E
-ma
i
l:c
onch3501@163.
c
om
作者简介:高 洁 (
1988- ),女,山东烟台人,硕士,主要从事电工磁性材料研发及应用研究。
高
洁 等:
0.
胶囊式微机电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胶囊式微机电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3李旻(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州510641)摘要:介绍以色列的M2A、日本的NOR I K A3和我国的OMOM等国内外几种典型的胶囊式微机电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分析胶囊式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表明高效稳定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准确方便的定位技术和可靠易控的多功能集成技术是未来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微机电系统;智能胶囊;诊疗中图分类号:TP24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33(2010)01—0150—04St a tus and trend of research on capsule2li ke M E M SL IM in(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 omotive Engineering,South ChinaUniversity of Technol ogy,Guangzhou510641,China)Abstract:The structures and p rinci p les of s ome typ ical cap sule2like ME M S including M2A of Israel,NOR I K A3of Japan and OMOM of China are intr oduced.The trend of cap sule2like ME M S is discussed.Efficient and stable wireless power trans m issi on, accurate and convenient positi oning,reliable maneuverability and multi2functi on integrati on are the key techniques t o devel op in the future.Key words:m icr o electr o2mechanical syste m;intelligent cap sule;diagnosis and treat m ent0 引言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开展微机电系统在医疗仪器方面的应用。
第02章 相关基础知识(弹药学)

弹药学
第二章 相关基础知识
• 2.1.2 外弹道 • 按照外弹道学研究的历史过程,可以将其分成质点弹道学 和刚体弹道学两大部分。 • 质点弹道学是在一定的基本假设下,略去对弹丸运动影响 较小的一些力和全部力矩,把弹丸当成一个质点来看待,研究 其在重力、空气阻力和推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质点弹道学的 作用在于研究此简化条件下的弹道计算问题,分析影响弹道的 诸因素,并初步分析形成散布和产生射击误差的原因。 • 刚体弹道学则是考虑弹丸所受的全部力和力矩,把弹丸当 作刚体,研究其质心运动、围绕质心的角运动以及二者之间的 相互影响。刚体弹道学的作用在于解释飞行中出现的各种复杂 现象,研究弹丸稳定飞行的条件,形成散布的机理及减小散布 的途径,刚体弹道学还用来精确计算弹道或应用于编拟射表。
火箭炮与同口径的身管火炮相比,具有反应快、火力猛、发 射速度高、机动性好和价格低廉等优点。主要用于对集群目标、 面目标实施猛烈的火力突击,压制敌有生力量、装甲目标和其 它技术兵器。但该炮射弹散布大,需要较大的安全界,发射时 火焰大,易暴露阵地。
火箭弹: 弹径273毫米 弹长4.73米弹重 484公斤,最大 飞行速度810.9 米/秒 射程:最大 40公里,最小23 公里。
3.按运动方式分类
按运动方式分类,可分为固定炮、牵引炮、自行炮和驮载炮等。
固定炮是指固定在地面或安装在大型运载体上的火炮。海岸 炮、要塞炮、舰炮、铁道炮。 牵引炮是指行军时用机动车辆拖动或骡马挽曳的火炮。现代 火炮用履带式或轮式车辆牵引。按牵引方式可分为炮口牵引和 架尾牵引两种方式。
牵引炮
舰炮
舰炮
舰炮
舰炮
海岸炮
海岸炮
自行炮是指安装在车辆底盘上能自行运动(行军或越野机动) 的火炮。按底盘不同分履带式和轮式自行火炮。自行火炮的任 务是伴随装甲兵和摩托化及装甲步兵作战,执行压制、火力支 援和掩护等任务。
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16电⽓装置安装⼯程接地装置施⼯及验收规范UDC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GB50169-2016电⽓装置安装⼯程接地装置施⼯及验收规范Codefor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ofgroundingconnection 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2016-08-18发布2017-04-01实施中华⼈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装置安装⼯程接地装置施⼯及验收规范Codefor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ofgroundingconnection 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GB50169-2016主编部门:中国电⼒企业联合会批准部门:中华⼈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期:2017年4⽉1⽇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北京中华⼈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260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装置安装⼯程接地装置施⼯及验收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电⽓装置安装⼯程接地装置施⼯及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692016,⾃2017年4⽉1⽇起实施。
其中,第3.0.4、4.1.8、4.2.9条为强制性条⽂,必须严格执⾏。
原国家标准《电⽓装置安装⼯程接地装置施⼯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同时废⽌。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
中华⼈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8⽉18⽇前⾔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6号)的要求,由中国电⼒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电⽓装置安装⼯程接地装置施⼯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的基础上修订的。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经⼴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泛征求意见和多次讨论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2011年江苏省常州镇江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常州镇江市二O 一一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文化考试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1至2页为选择题,共30分,3至6页为非选择题,共7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应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试卷上,并填写好答题卡上的考生信息.3.作图题必须用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2011年5月15日,国际田联110m 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比赛临近结束,选手全力冲刺时,观众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齐声欢呼“刘翔最快”;很快,根据表中所示的比赛成绩,裁判裁定刘翔获胜,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分别是A. 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 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 B .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 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 C .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 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 D .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 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 2.为改变过度依赖激素促进植物生长的种植状态,江南农科所着手研究利用夜间光照促进植物生长的技术.对于绿色植物而言,下列颜色的灯光照明中,效能晟低的是A. 红光 B .绿光 C . 蓝光 D .黄光3. 2011年6月9日,持续绕月9个多月的“嫦娥二号”卫星加速以离开月球,并继续进行深空探测,如图所示,A 、B 为卫星的两个喷气发动机.根据表中指令可知,使“嫦娥二号”卫星加速离月的信号应为B. 00100 01110C. 11011 10001D. 11011 011104.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科学家们用一系列高能物理实验证实了大量微小粒子的存在.下列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A,原子、原子核、夸克、质子 B .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C .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D .质子、夸克、原子核、原子5.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 的物体,用20N 的水平拉力使其在10s 内匀速前进了10m ,在此过程中A. 重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 B .支持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 C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0W D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W 6.为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小华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 置,图中ab 是一根细铜直导线.闭合开关,当ab 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时,电流表指钎没有发生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感应电流太小,无法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铜直导线太细,应换用较粗的铜棒C.应该把ab改为左右运动D.应该把磁体的N、S极对调7.小明去商场购物,自动扶梯将他从一楼匀速送上二楼,在这个过程中,他的A. 势能不变,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B.势能不变,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C.势能增大,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大 D.势能增大,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8.在2011年江南中学体育节上,小华水平抛出一飞盘,快速前进的飞盘越升越高,从侧面看,飞行过程中飞盘的形状应为下列图示中的A. B. C. D.9. 2011年5月,装载500t散装甘油的货轮抵达某港口,并由油罐车队装载运输至光辉油漆厂.已知甘油密度为1.25×103kg/rn3。
加强炼镁传热效率的研究进展

第14卷第6期2023年12月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Nonferrous Met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Vol.14,No.6Dec. 2023加强炼镁传热效率的研究进展郭军华1, 丁天然1, 李培艳1, 孙逸翔1, 刘洁1, 钟素娟1, 张廷安*2(1.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郑州 450000;2.东北大学冶金学院, 沈阳 110819)摘要:随着轻量化需要日益迫切,金属镁及其合金由于具有质量轻、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等特性,应用越来越广泛,镁行业的发展也愈发受人关注。
皮江法是国内炼镁的主要生产工艺,但是随着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推行,该炼镁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传热效率低、还原周期长、能耗高和排放大等缺点突显,一直制约着炼镁行业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研究,学者们在提高镁冶炼传热效率,降低还原温度,缩短还原周期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本文主要从还原剂、工艺条件、传热装置3个方面详细综述了提升炼镁传热效率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炼镁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思路,仅供参考。
关键词:镁冶炼;传热效率;还原剂;传热装置;优化工艺中图分类号:TF822 文献标志码:AResearch progress in strengthening the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of magnesium smeltingGUO Junhua 1, DING Tianran 1, LI Peiyan 1, SUN Yixiang 1, LIU Jie 1, ZHONG Sujuan 1, ZHANG Ting ’an *2(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Brazing Filler Metals & Technology , Zhengzh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Co., Ltd., Zhengzhou 450000, China ; 2. School of Metallurgy ,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 Shenyang 110819,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need for lightweight materials, magnesium and its alloys have been widely used because of their light quality, high specific strength and specific stiffn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gnesium industry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The Pidgeon process is the main production process of magnesium smelting in China. However,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concept, the process has many shortcomings, such as low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long reduction cycle,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arge emissions, which has been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gnesium smelting industry. After years of research, scholars have made a series of achievements in improving the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of magnesium smelting, reducing reduction temperature, shortening the reduction cycle, etc.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improving the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of magnesium smelting was reviewed in detail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reductant, process conditions and heat transfer device, and suggestions and ideas on the existing magnesium smelting technology were put forward for reference only.Keywords: magnesium smelting ;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 reducing agent ; heat transfer device ; optimization process收稿日期:2022-11-15;修回日期:2022-12-2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联合基金资助项目(U1508217)通信作者:张廷安(1960— ),教授,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冶炼、新工艺的开发、固废处理等方面的研究。
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

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教研室2012.09目录实验一雷诺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柏努利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流体流动阻力测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四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五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六填料吸收塔传质系数测定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七筛板精馏塔系统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八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九转盘萃取塔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膜分离实验装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 雷诺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流体在管内流动的两种不同流型。
2.测定临界雷诺数。
二、基本原理流体流动有两种不同型态,即层流(滞流)和湍流(紊流)。
流体作层流流动时,其流体质点作直线运动,且互相干行;湍流时质点紊乱地向各个方向作不规则的运动,但流体的主体向某一方向流动。
雷诺准数是判断流动型态的准数,若流体在圆管内流动,则雷诺准数可用下式表示:μρdu =Re式中,Re ——雷诺准数,无因次; d ——管子内径,mm ; u ——流体流速,m /s ; ρ——流体密度,kg /m3; μ——流体粘度;Pa·s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新型高速发射技术和革新传统火炮的主要技术候选者, 电磁发射技术, 尤其是电 热化学发射技术近几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它主要表现在: ( 1) 能源系统, 5~11M J 电容 器组能源已可用拖车运载, 具有了一定的机动能力[ 1] ; ( 2) 基本解决了快速连续发射的自 动装弹机构, 美国海军用 60m m 电热化学炮进行了连发演示实验[ 1] ; ( 3) 固体推进剂电热 化学( SPET C) 发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以色列 Sor eq 核研究中心( NRC) 与美国陆军研 究室( ARL ) 和空间战略防御司令部( USA, SSDC) 联合研究小组, 于 1993 年夏季在 Eg lin A ir For ce Base in Flor ida 进行了第一次野外发射实验[ 2] 。用 105mm 电热化学发射装置和 标准三基固体推进剂进行了 49 次发射实验, 无一失败。弹丸质量为 3. 8~5. 2kg, 炮口速 度为 1800~2030m/ s。炮膛压力在 450~550MP a 范围, 取得了可控的压力-时间曲线, 弹 丸初速度也取得了很好的重复性。 电热化学发射技术除了在先进的常规火炮应用方面显示出很好的前景外, 同时还是 高速碰撞动力学研究领域的有效工具。它可用碰撞速度 2000~3000m / s 范围的动力学破 坏和侵彻现象研究。虽然二级轻气炮容易把弹丸加速到上述速度范围甚至更高。但是二 级轻气炮实验操作较复杂, 费用高且实验频率低。而电热化学发射装置操作简单。费用低。 本文介绍了 23m m 电热化学发射系统的基本构成、液体推进剂的研究和实验结果。
国内市场出售的辛烷浓度 90% , 而过氧化氢的浓度只有 30% 。按照 25∶75 成分比的 混合物, 由于过氧化氢浓度太低, 不能使辛烷完全反应, 释放出的热量很少。例如 100g 混 合物中, 75g 浓度 30% 的 H2O 2 中, 水占 52. 5g, H2O 2 只有 22. 5g 。22. 5g H 2O 2 只能与 8g C8H18反 应, 释 放的热量只有51. 7kJ。汽化 52. 5g 水 ( 变 成100℃水蒸汽, 水的汽 化热为 2. 5kJ/ g ) , 所需热量为 131. 3kJ。因此反应释放的热量还不够使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水完全 汽化。实验中发现, 如果电能加得少, 发射后在药室和炮口处发现有液体存在, 说明混合物 中的水没有完全汽化。从表 1 还可看出, 填装质量减少时, 弹丸炮口速度有所提高。初步 分析认为, 填装质量/ 弹丸质量比太大。填装质量越大, 其中含水量越大。电能基本保持不 变时, 发射过程未汽化的水含量大。这样在加速弹丸过程中, 推进剂自身消耗能量过大。随 着推进剂质量减少, 发射过程中未汽化的水含量减少, 并且电能密度相应增加, 因此弹丸 炮口速度有所增加。
表 1 C8H18与 H2O2 混 合物推进剂实验结果 Table 1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C8H18/ H2O2 Propellant
N o.
9 11 22 4 9 20 11 4 9 20 21 7 9 20 40 2 9 20 40 8
Char ge / ( g)
95 95 86 63 63
我们用 Rog ow ski 线圈测量各
支路和输入给等离子体的总电流。 由于 这是一种 非接触式 的感应 测
图 2 光电转换原理图 F ig . 2 Electr o-o ptical tra nsfer schematic dr awing
量, 空间杂散磁场对测量信号影响
小。根据我们的经验, 可不用光电转换及光纤传输。
EC
Pr opellant ing redient/ ( g )
Pr oj. mass v e
No.
/ ( kJ)
DA P C8H18 DM F M N DOX BA N
/ (g)
/ ( m/ s)
1
21 6
5
10
15
23. 5
15
30. 7
1 13 0
2
21 6
5
10
15
34. 8
15
30. 7
1 32 0
2 实验发射系统
电热化学发射系统由脉冲电源、控制系统、发射装置和测试等部分组成。 2. 1 脉冲电源系统
1996-06-19 收到原稿, 1996-10-07 收到修改稿。
22
高压物理 学报
第 11 卷
23mm 电热化学发射系统的脉 冲电源由 400 台电容器组成。电容
器最 高工 作电压 25kV, 总电容 量
从上述分析, 我们认为必须提高这种混合物中氧化剂的有效成分。 3. 2 添加剂的研究 为了利用现有的低浓度的 H2O 2 , 又使较多的 C8H18 参加反应, 我们在 C8H18 与 H2O 2 混合物中 添加 硝酸 铵进 行初 步研 究。作 法 是在 C8H18 与 H2O 2 混 合 物中 加入 硝酸 铵
EC No .
/ ( kJ)
P ro pellant ingr edient / ( g)
C 8H 18
H 2O2
N H4NO 3
Pr oj. mass /( g)
ve / ( m / s)
1
216
15. 87
38. 59
21
2
216
14. 12
36. 7
21
3
216
14. 6
37. 2
21
30
9 50
出 4 路信号, 1 路用于触发记录仪器, 其余 3 路分别经各路延迟机输出延时信号, 这些信
号触发高压脉冲发生器, 其输出的高压脉冲触发开关。
2. 3 电热化学发射装置 23m m 电热化学发射装置, 发射管口径 23mm, 发射管长 2. 0m , 药室容积在较大范围 内 可 调。等 离子 体发 生器 的毛细 管由 聚乙 烯等 电介 质材料 制成 。毛细 管内 径8. 0~
Pr oj. mass / (g)
10. 38 10. 4 12. 7 18. 9 19. 33
EC / ( kJ)
16 2 16 2 16 2 17 4 22 1
ve / ( m/ s)
100 0 120 0 156 0 180 0 185 0
EK / EC (%)
3. 2 4. 6 9. 5 17. 6 15
10. 0mm , 长度 100~200mm 。关于发射装置和等离子体发生器结构在文 测试技术
2. 4. 1 电学参数测量
电热化学发射过程中, 电流和
电压是必须测量的两个电学参数。
通过这两个参数, 我们能够计算等
离子体瞬时电阻、输入给等离子体
发生器的电功率和能量。
2560 F, 最大储能 800kJ。电容器被
分 成 3 个 模 块, 其 中一 个 模 块 有 200 台电容器, 其余两个模块各 100
台, 每个模块与主放电开关、输出电
感器和负载组成一个支路, 等效电 路如图 1 所示。3 个模块可以单独
放电或可以按预先设定的顺序和延
迟时间放电, 这种多模块脉冲成形
3
21 6
25
25
32. 4
1 91 0
表 4 2# 配方工质的实验结果 Table 4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No. 2 ingredient
Charg e Char ge density Pr oj. mass
No . / ( g)
/ ( g/ cm 3)
/ (g)
24
高压物理 学报
第 11 卷
比为 25∶75 时, 效果较好。这种比例混合物的反应热为 6. 458kJ/ g , 比冲量 1. 694kJ/ g , 产 物分子量为 16. 841g / mol 。尽管这种混合物作为推进剂存在许多问题, 但由于这种混合物 价格便宜, 材料来源广, 作为原理性研究阶段还是可用的。我们也选择这种混合物作为推 进剂, 作了初步研究, 实验结果列于表 1。 从表 1 数据可看出, 弹丸炮口速度 ve 比较低。弹丸动能 EK 与电容器储能 E C 比( 电效 率) 最高只有 17. 6% , 经过分析认为发射性能低的主要原因是 H2O 2 的浓度太低。为了说 明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校核了文献[ 4] 的数据。这种分析假定辛烷与过氧化氢是分析纯的。 按照 25∶75 的成分比, 我们可以写出反应平衡方程
Ec / ( kJ)
ve / ( km/ s)
EK/ EC (%)
E K / E Ce 1) (%)
30. 5
1 20 0
30. 5
3. 3 新配方推进剂研究 为了提高发射性能, 我们又研究了两种新配方系列。表 3 列出了 1# 配方系列的主要 成分和发射实验结果。表 4 列出了 2# 配方的实验结果。
表 3 1# 配方系列及实验结果
Table 3 No. 1 series ingredients and results
C8H 18+ 10H2O 2 = 19H 2O + 0. 5CO2 + 7. 5C 得到产物分子量为 16. 82, 反应热为 5. 928kJ/ g 。产物分子量与文献值完全符合。由于只查 到气态反应产物的生成热, 反应热比文献值低 8% , 也应看作基本符合, 说明上述反应平 衡方程是正确的。
示。
2. 4. 2 弹丸速度测量
弹丸出口速度用丝靶网测量。它由三块
丝网组成, 丝网间距为 400m m, 第一块丝网
离炮口 1. 5m 。由三者的间距和两个时间间隔
计算出弹丸出炮口的速度。
测试信号由示波器和动态分析仪记录,
典型的信号如图 3 和图 4 所示。图 5、图 6 是
依据图 3、图 4 数据计算的功率和能量曲线。 图 7 为丝网记录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