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0篇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0篇教学设计方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课文。
3、理解课文寓意,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知道要听从朋友的提醒和忠告。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课文。
2、理解课文寓意,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目的和行动要一致。
知道要听从朋友的提醒和忠告。
教学过程:一、导入看大家坐的这么端正,那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看图猜寓言,男女生比赛。
出示图片(画蛇添足、盲人摸象、狐假虎威、揠苗助长、亡羊补牢)引出课题《南辕北辙》。
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1、什么是寓言?(小故事大道理)2、仔细观察“辕”和“辙”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都有车子旁,肯定与车有关。
)3、解释字面意思。
(南辕北辙:车子要像南走,车轮反而北行。
)4、南,目的;北,行动三、再读课文思考:《南辕北辙》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出示第10段第一句,“硬”字也是我们要学的生字,仔细观察这个字,石字旁,石头硬不硬,可比石头更硬的就是这个固执的人了!是啊,多傻,多固执啊。
他硬要往北的原因是什么呢?马跑的快?车夫是个好把式?带的盘缠多(把不懂的词标上问号)4、那个人连续说了三个没关系,课件他有多固执啊,如果这人是你朋友,你要对他说什么?(即使……也?尽管……但?无论……都)四、归纳总结大家对他的劝告,他不予理睬,最终导致的结果(出示最后一段)。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目的和行动要一致,才能取得成功。
五、拓展交流1、生活中有什么事是一定要避免“南辕北辙”?2、小故事大道理,带来视频(魏国大臣季梁劝阻魏王攻打赵国的念头)3、出自于这本书《战国策》4、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避免南辕北辙这种错误,不管做什么目的和行动要一致。
教学设计方案篇二活动目标1、认识1和许多,了解他们的关系。
2、学习滚接大皮球。
课程设计设计内容怎么写

课程设计设计内容怎么写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部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本章节的核心内容。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教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介绍。
2.重点知识的讲解和分析。
3.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
4.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5.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介绍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用于重点知识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3.案例分析法:用于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用于验证知识点,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提供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
2.参考书: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
3.多媒体资料:包括PPT、视频等,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知识点。
4.实验设备:用于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和验证知识点。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与章节内容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设计全面的考试,涵盖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以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评估方式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进行调整,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章节的教学安排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保教学进度合理、紧凑。
课程设计的任务

课程设计的任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相关章节的基本概念,如×××(具体概念),并能够准确描述其定义及特点。
2. 学生能理解课程内容中的关键原理,如×××(具体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总结课程内容中的×××(知识点)的演变过程,形成知识体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具体方法或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提升沟通协作能力。
3. 学生通过课后实践作业,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的责任感。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学科,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年级,具备一定的学科基础和认知能力,但对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课程设计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要求: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2.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课程基础知识:×××(具体概念、原理)的介绍,涵盖课本第×章第×节内容,通过讲解、实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课程设计都有哪些内容

课程设计都有哪些内容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课程关键词,理解核心概念,并掌握基础理论。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方法论分析问题,并能通过案例研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团队协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学科主题展开,详细教学大纲如下:1.课程导论:介绍学科背景和发展历程,使学生建立整体认识。
2.基础理论:深入讲解核心理论,并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3.方法论:教授研究方法和分析技巧,指导学生应用于实践。
4.案例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知识,建立理论框架。
2.讨论法:激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讨论深化理解。
3.案例分析法:提供真实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在实验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适合学生的教材作为主线。
2.参考书籍:提供相关领域的经典和最新著作,丰富学生阅读。
3.多媒体资料:利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增加学习趣味性。
4.实验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需要,提供现代化实验设施。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结构化、实践性强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标准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和小组讨论等,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定期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课程设计的定义名词解释

课程设计的定义名词解释课程设计是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教育工作者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制定和安排学习活动的过程。
课程设计涉及到课程的内容、目标、教学资源和评价等方面,是教育教学中的核心环节。
本文将探讨课程设计的定义和其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
一、课程设计的定义课程设计是指教育工作者根据教学目标、学生水平、学科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因素,有意识地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
在课程设计中,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确定学习活动的内容、目标、教学资源以及评价方式。
课程设计从宏观上看,是为了整个课程的规划和安排;从微观上看,是为了单个教学活动的设计。
课程设计可以包括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二、课程设计的要素课程设计的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评价方法。
教学目标是教师设定的对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有所要求的期望,是课程设计的基础。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内容和教师自行添加的相关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素材和知识点。
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备、教学软件、教具和教师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
评价方法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方式和工具,包括考试、作业、项目等。
综合运用这些要素,课程设计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三、课程设计的作用课程设计在教育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课程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确保教学的针对性、连贯性和有效性。
其次,课程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另外,课程设计还可以帮助教师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服务。
四、课程设计的实施步骤课程设计的实施步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学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和教学方法;制定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
课程设计方案(15篇)

课程设计方案课程设计方案(1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
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程设计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课程设计方案1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本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结合课堂师生互动的及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大学生主动求知,积极思考,进入哲学的思维,使原理课的教学能够有一个好的效果。
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理解和掌握联系的含义;(2)理解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3)理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2、能力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初步掌握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运用等辩证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案例讨论和师生互动相结合。
三、课堂设计:1、运用达尔文《物种起源中》关于“猫和三叶草”的案例,引入本课件的教学。
在社会中,借用最近热映的《同桌的你》电影中主人公提到的著名的.“六度分割理论”以及“蝴蝶效应”,让同学们讨论人类社会中普遍联系的生存状态: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周围的其它事物联系着。
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著名论断作为本阶段课堂讨论的结束语。
2、以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为导引,引入哲学上对“联系”范畴做出的定义。
3、以对联系范畴的理解引入联系客观性的特点。
引入古人对“日食”现象的理解并结合生活中自己的例子加以详解,让同学们举出生活中主观臆造的联系的例子,并展开讨论。
“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幸运数字等等。
得出结论,联系是客观的,不能主观臆造的,恋爱中的情侣切忌捕风捉影,主观臆断。
4、由此引入联系的普遍性的特点。
播放视频《十分钟看懂金融危机》,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论证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依存的紧密度和普遍性。
5、普遍存在的事物之间的偏西是多种多样的,引入联系的多样性的特点,并举例加以论证。
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

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价值以及保护措施。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以及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提高观察和分析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增强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依据教材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进行。
首先,我们将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三个层次,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其次,我们会讲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将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以及法律法规的制定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我们将系统地介绍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
其次,通过讨论法,我们将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考,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会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最后,通过实验法,我们将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多种教学资源。
主要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籍、多媒体资料以及实验室设备。
教材和参考书籍将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资源,多媒体资料将用于辅助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保护措施。
实验室设备将用于进行生物多样性的观察和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方式,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提问与回答等,占总评的20%。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书(优秀7篇)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书(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书(优秀7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题目:市政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系部:化学工程系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班级:环保1221学号:2012271135组长:刘琴组员: 张宇、方雅丽、査文诗、李田田、张苑、鲍琪、孙祥、霍守强、吕瑞云、汪尚森指导教师:张波填表日期:2014年6月10日目录第1章总论 (2)第2章总体设计 (3)第3章格栅 (4)第4章沉砂池 (9)第5章初次沉淀池 (10)第6章曝气池 (13)第7章二次沉淀池 (21)第8章污水处理厂高程的计算 (22)第9章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25)附主要参考文献 (26)第1章总论一、设计题目市政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二、设计资料1、规模及水质1)、该城市人口6万人;设计人均污水量200L/d;2)、工业污水量10000m3/d:3)、时变化系数1.3;4)、污水水质如下:=200mg/L,SS = 250mg/L,COD =400mg/L,BOD55)、要求出水水质如下:<20mg/L,SS<25mg/LCOD < 100mg/L,BOD56)污泥经浓缩消化后可作为周围苗木磷肥用;污水出厂排放至颜公河。
2、处理工艺流程图3、气象资料1)、风向: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2)、气温:平均温度15℃,最高为40℃,最低为-11℃;3)、土壤冰冻深度:0.5m;4、水文资料污水厂厂址附近的河流(95%保证率)最高洪水位:13.1m;常水位:11.9m;枯水位:10.8m;5、工程地质资料地基承载能力2.1kg/cm2;设计烈度为六度以下地震区;表土层2m;亚黏土层3.5-4.5m;基岩层在6m左右;地下水在2-3m之间。
6、厂区地形厂区现为农田,地形较平整,标高在13.5-14.5之间,具体见地形图;进厂污水管直径为¢750mm(工业废水直径为¢300mm,充满度0.5)管底标高为10.3m。
三、基本要求按照所给资料,设计该市污水处理厂,通过本次设计,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培养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四、设计任务1、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对处理构筑物选型做说明;2、对主要处理设施(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污泥浓缩池)进行工艺计算(附必要的计算草图);3、按扩初标准,画出平面布置图,内容包括表示出处理厂的范围,全部处理构筑物及辅助建筑物、主要管线的布置、主干道及处理构筑物发展的可能性;4、按扩初标准,画出高程布置图,表示出原污水、各处理构筑物的高程关系、水位高度以及处理出水的出厂方式;5、按扩初标准,画出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平面剖面构造图;6、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五、设计成果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2、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1:200~1:500)3、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图(纵1:50~1:200;横1:100~1:500)4、单项处理构筑物工艺构筑图1张(1:50~1:20)第2章总体设计2.1 市政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1.工艺流程:采用A2O工艺2.工艺原理:首段厌氧池,流入原污水及同步进入的从二沉池回流的含磷剩余污泥,本池主要功能释放磷,使污水中磷的浓度升高,溶解性有机物被微生物细胞吸收而使污水中的BOD5浓度下降,另外NH3-N因细胞的合成而被去除一部分,使污水中NH3-N浓度下降,但NO3-N含量没有变化。
在缺氧池中反硝化细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带入大量NO3-N和NO2-N释放至空气,因此BOD5浓度下降,NO3-N浓度大幅度下降,而磷的变化很小;在好氧池中,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而继续下降,有机氮被氨化继续被硝化,使NH3-N浓度显著下降,但随着硝化过程使NO3-N的浓度增加,磷随着聚磷菌的过量摄取,也从较快的速度下降。
3.该工艺的优点:1)工艺成熟、完善,管理经营丰富;2)功能严格分区,便于处理工艺的管理、调整和优化;3)对有机污染物处理效果好,特别是生物除磷脱氮效果明显,出水水质稳定;4)可自动运行,但对自控要求不高:适当选用自控设备,可实现对工艺过程的优化管理;5)运行稳定,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水力和污染物)能力;4.该流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格栅到沉砂池的预处理部分,主要去除水中的大块物质、砂等杂质,并把污水从地下管道提升到后续构筑物中第二部分是生化和消毒部分,也是本流程中的主要阶段,在该阶段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不溶解与水的悬浮物等。
该段流程生化部分采用AAO工艺技术,即厌氧、缺氧、好氧的工艺。
主要构筑物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等,其中前3池可以合建。
在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中,分别培养适合在厌氧、缺氧和好氧条件下生存的微生物,在厌氧池的微生物可以在该池释放体内的磷,这些微生物在达到好氧池后可以超量吸收磷,以达到把磷从水中去除的目的。
在缺氧池的微生物可以在该池把氧化沟回流的污水(含有硝酸盐)内的硝酸盐类物质还原为氮气,从而达到污水脱氮的目的。
好氧池内微生物可以把水中的碳类有机污染物氧化成为二氧化碳和水,把氨氮类污染物氧化成硝酸盐(回流到缺氧池后可被去除)。
好氧池出水进入沉淀池,在池内,微生物和水分离,微生物沉淀到池底,而清水则通过溢流堰出水,经过消毒工艺后,出水可达到有关的中国国家标准第三部分是污泥处理部分,在AAO工艺的运行中,沉淀池沉淀下来的污泥一部分回流到厌氧池内,其余部分通过泵送到污泥池进行污泥处理。
污泥的构成主要是增殖的微生物和进水中含有的悬浮物。
对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可采用直接机械脱水后送垃圾厂填埋的处理流程。
对于市政污水,经该工流流程处理后可达到中国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2.2处理构筑物的选择市政污水处理构造物形式多样,在选择时,应根据其适应条件和所在城市应用情况选择。
选用曝气平流沉砂池,普通辐流式沉淀池,传统的推流式曝气池,平流式消毒接触池,巴士计量槽,竖流式浓缩池,贮泥池,固定盖式消化池,采用带式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
2.3设计水量的计算设计日平均污水流量Q6*10000*2000=1.2*10000000L/d=1.2*10000m3/d1.2*10000 m3/d+10000m=2.2*10000m3/d设计最大小时流量Qmax已知:2.2*10000m3/d=9.17*100m3/h得出:9.17*100/3600=0.256 m3/s第3章格栅在处理系统前,均需设置格栅,以拦截较大杂物。
3.1中格栅的设计计算已知参数:Q’=2.2*104m3/d,kh =1.3,Qmax=0.256m3/s。
栅条净间隙为20mm,格栅安装倾角600过栅流速一般为0.6-1.0m/s ,取V=0.8m/s,栅条断面为矩形,选用平面A型格栅,栅条宽度S=0.01m,进行计算栅前水深h取0.4m。
进水渠宽B1=0.65m,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为20゜。
计算草图如下:1、栅条的间隙数 由公式n=bhvQ αsin max式中Q max ----最大设计流量 m 3/sα----格栅倾角 (℃)H----栅前水深 m v----过栅流速 m/s带入数据n=8.04.002.060sin 256.0⨯⨯︒⨯=35个2、栅槽宽度B=S(n-1)+bn 式中: B---栅槽宽 mS---栅条宽度 m b---栅条间隙 m n---栅条间隙数 个B=S(n-1)+bn=0.01(35-1)+0.02⨯35=1.04m 设计中取1000mm 。
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设进水渠宽B1=0.65m ,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为20゜进水渠内流速为v 进=h B Q 1max =4.065.0256.0⨯=0.98m/s,设计中取1.0m/s l 1=αtg B B 21-=20265.00..1tg ⨯-=0.19m 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 2 l 2=21l =095.0219.0= 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 1由公式h 1=h 0k式中:h 0---计算水头损失,h 0=αξsin 22gvξ---阻力系数,其值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 当为矩形时3/4)(bS βξ=3/4)02.001.0(42.2=ξ=0.96 k---系数,一般采用3故h 0=0.96︒⨯⨯60sin 81.920.12=0.044m h 1=0.044⨯3=0.132m,设计中0.14m6、栅槽总高度H=h+h 1+h 2式中h 2---栅前渠道超高,一般采用0.3mH=0.40+0.14+0.30=0.84m7、栅槽总长度L=l 1+l 2+1.0+0.5+αtg H 1式中 l 1---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mB 1---进水渠宽1α---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展开角度,一般可取20ºL 2---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渐窄部分长度 m H1---栅前渠道深m ,H1=h+h2 故 L=0.19+0.095+1.0+0.5+︒+603.04.0tg =2.2m8、每日栅渣量W=hK W Q 1000864001max式中:W 1---栅渣量(m 3/103m 3污水) ,格栅间隙为20mm 时 W 1=0.05-0.10取0.07k h ---污水流量变化系数1.3 代入数值W=3.1100007.0256.086400⨯⨯⨯=1.19 m 3/dW 〉0.2 m 3/d ,所以宜采用机械清渣 9、选型根据所计算的格栅宽度和长度,参考平面格栅的基本尺寸选择格栅为PGA-1500⨯3000-20,清渣采用固定式清渣机清渣。
机械格栅不易少于2台,如为1台,应设人工清除格栅备用,为防止格栅事故,一般要设旁通管,设计中取1台机械格栅。
Q ’=2.2*104m 3/d ,k h =1.3,Q max =0.256m 3/s3.2细格栅的设计计算已知参数:Q ’=2.2*104m 3/d ,k h =1.3 ,Q max =0.256 m 3/s 。
栅条净间隙为3-10mm ,格栅安装倾角600 过栅流速一般为0.6-1.0m/s ,取V=0.9m/s,栅条断面为矩形,选用平面A 型格栅,栅条宽度S=0.008m,进行计算栅前水深h 取0.6m 。
进水渠宽B 1=0.72m,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为200 计算草图同前: 1、栅条的间隙数 由公式n=bhvQ αsin max式中Q max ---最大设计流量 m 3/sα---格栅倾角 (℃)h---栅前水深m v----过栅流速 m/s带入数据n=9.06.0008.060sin 256.0⨯⨯︒⨯=55个2、栅槽宽度B=S(n-1)+bn 式中: B---栅槽宽mS---栅条宽度m b-----栅条间隙 m n---栅条间隙数 个B=S(n-1)+bn=0.008(55-1)+0.008⨯55=0.872m 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进水渠内流速为v 进=hB Q 1max =6.072.0256.0⨯=0.59m/s l 1=αtg B B 21-=20272.0872.0tg ⨯-=0.21m 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 2 l 2=21l =221.0=0.10m 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 1由公式h 1=h 0k式中:h 0---计算水头损失,h 0=αξsin 22gvξ---阻力系数,其值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 当为矩形时3/4)(bS βξ=3/4)008.0008.0(42.2=ξ=2.42k---系数,一般采用3故h 0=2.42︒⨯⨯60sin 81.929.02=0.087m h 1=0.087⨯3=0.26m6、栅槽总高度H=h+h 1+h 2式中h 2---栅前渠道超高,一般采用0.3mH=0.6+0.26+0.3=1.16m7、栅槽总长度L=l 1+l 2+1.0+0.5+αtg H 1式中 l 1---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mB 1---进水渠宽1α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展开角度,一般可取200l 2---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渐窄部分长度 m H 1---栅前渠道深m ,H 1=h+h 2 故 L=0.21+0.10+1.0+0.5+︒+603.06.0tg =2.3m8、每日栅渣量 W=zK W Q 1000864001max式中:W 1---栅渣量(m 3/103m 3污水) ,格栅间隙为20mm 时 W 1=0.05-0.10取0.07K z ---生活污水流量变化系数1.3 代入数值W =3.1100007.0256..086400⨯⨯⨯=1.19m 3/dW 〉0.2 m 3/d ,所以宜采用机械清渣9、选型根据所计算的格栅宽度和长度,参考平面格栅的基本尺寸选择格栅为PGA-1500⨯3000-20,清渣采用固定式清渣机清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