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洋流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必修一水循环和洋流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水循环和洋流知识点

⾼⼀地理必修⼀⽔循环和洋流知识点 ⽔循环是⽔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状态,⽽在⼀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资源是有限的。

以下是⼩编给你推荐的⾼⼀地理⽔循环和洋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地理⽔循环和洋流知识点 ⼀、⽔循环 1、主要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2、主要环节(海陆间⼤循环):蒸发、⽔汽输送、降⽔、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3、⽔循环的地理意义: ①促进陆地上⽔资源不断更新 ②维持全球⽔体的动态平衡 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④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⑤是海陆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

⼆、洋流 1、性质分类:暖流——较低纬度流向较⾼纬度(⽔温较⾼的海区流向⽔温较低的海区) 寒流——较⾼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温较低的海区流向⽔温较⾼的海区) 2、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为中⼼的⼤洋环流(中低纬度):北顺南逆 (2)以副极地为中⼼的⼤洋环流(中⾼纬度):北逆南⽆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西向东流)冬逆(⾃东向西流) 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候的影响 ①暖流增温增湿--西欧温带海洋性⽓候的形成 ②寒流降温降湿--秘鲁沿岸的荒漠地带 (2)对海洋⽣物的影响--形成著名的四⼤渔场 a.北海道渔场--⽇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 b.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c.北海渔场--北⼤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的冷海⽔交汇 d.秘鲁渔场--沿岸上升补偿流的影响 (3)对海洋航⾏的影响:顺洋流航⾏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4)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a.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b.使污染范围扩⼤。

⾼⼀地理⽔循环和洋流同步练习题 “⼀滴⽔可以汇⼊⼤海的波涛,可以化为⾼⼭的彩虹,可以变为地⾯的积雪。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这句话涉及了⽔循环的哪些环节( ) ①径流 ②蒸发 ③降⽔ ④⽔汽输送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这段话说明⽔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 ①⽔圈 ②岩⽯圈 ③⼤⽓圈 ④软流层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解析】第1题,“汇⼊⼤海”是径流、“化为彩虹”需要蒸发、“变为积雪”为降⽔。

水循环洋流与洋流2

水循环洋流与洋流2

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加速某污染海域的 扩大 污染
范围。 范围。
活动: 活动: 根据图, 根据图, 利用你 所学过 的知识, 的知识, 分析探 究
都柏林
圣约翰斯
问题1、下图洋流环流是 北 半球的,在 中低 纬的 问题1 半球的, 大洋环流。 大洋环流。 。 A是在 东北信风 影响下形成的 北赤道暖流 B是在 者 盛行西风 吹拂下形成的 。 北太平洋暖流 或 北大西洋暖流
哥 伦 布
37天 37天
22天 22天
哥伦布第一次从欧洲去美洲时, 哥伦布第一次从欧洲去美洲时,走的是距离较短的路 而第二次哥伦布走的是距离较长的路线, 线,而第二次哥伦布走的是距离较长的路线,花的时间却 少,为什么? 为什么?
二、洋流 1、概念 、 洋流又叫海流, 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 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2、洋流按性质分类 、 暖流: 暖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 寒流: 寒流: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洋流 3、洋流的影响 、 洋流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 洋流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 巨大的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 区间的能量交换( 页第二段 页第二段) 区间的能量交换(61页第二段)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 --李白.将进酒 李白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汉乐府. --汉乐府.长歌行 汉乐府空间位置的移动, 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 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按性质分类 、 暖流 寒流 水温高 水温低 水温低 (从低纬流向高纬) 水温高 (从高纬流向低纬)

陈仓高中地理必修一2.4 水循环和洋流 课件

陈仓高中地理必修一2.4 水循环和洋流 课件

蒸发
水汽 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喜欢到处旅行。这天,我 输送 和伙伴们正在海面嬉戏。在阳光的照耀下,不知不觉的身 体变轻了,终于和其他伙伴一起慢悠悠地升上了高空。哇! 新的旅行开始了,我跨过大海,又越过高山,不断有新的 朋友加入了我们的行列,看:它们来自江河湖沼、森林草 降水 地,啊,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我的身子也越来越重, 下 终于有一天我再也飞不起来了,于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从 渗 天空中降落下来,有的飘进了江河湖泊,有的却钻进了森 径流 林草丛,有的钻进了泥土地下。。。。。终于我们又汇聚 到了一起,欢快的奔流,回到了大海妈妈的怀抱。 ——《小水滴的自述》
(4) 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冬逆夏顺)
世界洋流的分布
动动脑?
1.下图洋流环流是———— 北 半球的,如果在太平洋,A、 A为北赤道暖流、B为北太平洋暖流 B各为什么洋流?
B A
2. 英军上尉 乔治的漂流瓶从 佛得角经过56年 的漂流送到英国 老太太的手里。 请同学们画出漂 流的路线,并说 出洋流的名称。 北大西洋暖流
二、洋流
㈠洋流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 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着一定方向 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叫做洋流;又叫海流。 2. 分类: 暖流: 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要高。 ⑴按性质分 寒流: 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要低。 下图中,表示南半球暖流的是 ( D )
南半球 寒流
北半球 暖流
南半球 寒流
㈢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图2-42中,用“⊕”表示纽芬兰渔场。该渔场形成的主要 条件是什么?
2.洋流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2.洋流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北冰洋南下寒流 拉布拉多寒流 千岛寒流
北海渔场
北大西洋暖流

水循环与洋流

水循环与洋流

冬季出 现断流 现象
(4)湖泊水:对湖泊以下河段径流起调节作用。在洪水 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削减河流洪峰,在枯水期补给河流, 增加河流的径流量。
(5)地下水: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但补给量较小。
影响湖泊或海区盐度的因素:
(1)温度和蒸发量高低;(2)降水量多少; (3)水域封闭程度。 内陆湖泊往往属于咸水湖,主要原因是蒸发强烈, 降水少,湖水与外界交换缓慢。位于副热带比较封 闭的海区,如红海,盐度最高的原因也是如此。
水循环与洋流专题
一、水循环
1、水循环概念: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 能量来源:外因——太阳辐射能、重力能,内因——水 的三相变化
2、水循环的类型: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 源不断更新。 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 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 大小 2、水资源的质量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 动的效益
3 、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水资源的数量 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世界主要的文明发祥地多产生和发展于水资源 丰富的大河流域(举例---四大文明古国)
古代:依河设城
水 是 文 明 的 摇 篮
在南半球,各大洋的西风漂流连在一起,形成了横亘太 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全球性环流,但其性质却属寒 流,主要原因是:
1.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环绕南极大陆流动的,而南极大陆是一个 冰雪覆盖的大陆,气温极低,这必然会影响其周围水域的温度; 2.从南极大陆延伸出来的冰舌,进入海面后形成了漂浮的冰山, 这些浮冰融化时吸收大量的热能,从而使海水温度降低; 3.南极大陆的强劲而干冷的极地东风也加剧了海水的降温。

工作室 水循环、水文特征及河流的治理、洋流

工作室  水循环、水文特征及河流的治理、洋流

专题三水的运动第1讲水循环、水文特征及河流的治理、洋流【考试要求】1.画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学会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成因及主要补给形式。

3.根据流域特征,分析流域开发与治理的主要措施。

【核心考点】一、水循环1.三种类型(1)海陆间循环——最大水循环,对人类活动影响最大(补充陆地水、水资源再生)(2)陆地内循环——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少(主要发生在内陆地区)(3)海上内循环——水循环总量最大2.七个环节蒸发(A)、植物蒸腾(H)、降水(B)、水汽输送(C)、地表径流(E)、下渗(F)、地下径流(G)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促进陆地上水资源的不断更新;(2)促进全球水的动态平衡;(3)促进地球上的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4.人类活动主要影响水循环的环节——地表径流:如修建水库(调节径流季节变化)、跨流域调水(调节径流的空间分布)、植树造林(增加下渗量与地下径流量,加大植物蒸腾),还可通过人工降水影响大气降水等。

二、河流的水文特征(一)河流补给形式1.雨水补给——汛期出现在多雨季(影响因素是气候中的降水),年降水量大小与变化决定年径流量大小与变化。

如地中海地区的河流——年径流量不大,汛期出现在冬季2.冰雪融水补给——汛期出现在高温期(影响因素是气候中气温),变率较缓。

如塔里木河夏汛(冰川积雪融水),东北河流的春汛(冬季积雪融水)3.地下水补给——常年都有,枯水期更为明显,且稳定,具有调节径流作用,如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冬季时河流等4.湖泊水补给——出现在枯水期,变率较小且较稳定,具有调节径流作用,如洞庭湖等(二)我国主要河流水文特征1.南方地区的河流(长江)——以雨水补给为主年径流量最大;季节变化明显,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梅雨期与台风期,伏旱时有所减少);含沙量较大;无冰期与凌汛;水能蕴藏量大(流经两大阶梯处落差大,水量大——上游流域面积大;中游降水量多)。

高三一轮复习:水循环与洋流

高三一轮复习:水循环与洋流

气候
生物
航运
污染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气候
生物
航运
污染
气候
生物
航运
污染
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 容易形成大渔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北海渔场
寒暖流交汇
纽芬兰渔场
寒暖流交汇
北海道渔场
寒暖流交汇
秘鲁渔场
上升流影响
顺流航行可加快速度 寒暖流交汇处常有海雾和浮冰
气候
生物
航运
污染
利:污染物稀释 弊:扩大污染面积
气候
生物
洋流分布规律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寒流 ④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措施)
①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②修筑水库;③跨流域调水; ④海水淡化;⑤人工增雨。
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 ②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③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④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质。
(1)开源措施:
(2)节流措施: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洋流的分布
西澳大利亚寒流
厄加勒斯暖流
洋流分布规律
①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①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 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 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洋流分布规律
冬季风
夏季风
④ 北印度洋上的季风洋流,冬季呈逆时针流动,夏季呈顺时针流动

地理课件:水循环和洋流2

地理课件:水循环和洋流2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航线图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思考:世界主要航海线与洋流分布有何关系?
根据下图,分析探究:
1、爱尔兰都柏林和纽芬兰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 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时,圣约翰斯的气温 通常在0℃以下,为什么? 都柏林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较高,而圣约 翰斯受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气温较低.
暖 流
寒 流
根据下图,分析探究:
பைடு நூலகம்
2、图中的 表示纽芬兰渔场,该渔场形成的主 要条件是什么?
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
根据下图,分析探究:
3、哥伦布第一次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B 两条不同的路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 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只用了22天,为什 么? A线路是逆风而行.帆船航速慢;B线路是 顺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航行,且顺东 北信风帆船航速快.
2.实验器材:水槽、吹风机、漂浮物。 3.实验要求:(1)模拟北印度洋洋流。 (2)模拟北半球大洋环流。 4.实验步骤:(1)分组讨论实验方法;
(2)实验操作。
洋流的分布规律
全球风带模式图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
洋流的分布规律
看一看,想一想:
1、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冬季和夏季分别是按 照什么时针方向运动? 夏顺冬逆 2、副热带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分别 是按照什么时针方向运动?东西两侧洋流的 寒暖性质分别是什么? 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3、北半球副极地大洋环流是按照什么时针 方向运动?东西两侧洋流的寒暖性质分别是 什么? 逆时针运动,东暖西寒 4、南半球副极地海区形成什么样的环流? 自西向东流动的西风漂流,属寒流性质
根据下图,分析探究:
4、1978年3月,一艘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 使2.95亿升原油泄入海中,你认为洋流会 给海上石油污染带来什么影响?

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版)必修1课件:第二章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版)必修1课件:第二章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
A.海水蒸发
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D.地表径流
4.长江三峡大坝的建设主要影响下列哪个环节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3题,图中箭头①~④依次表示海水蒸发、水汽输 送、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第4题,长江三峡大坝的建设主 要改变了地表径流的时间分配。 答案:3.B 4.D
知识点二 洋流
情景导入先思考 二战时,德国潜艇需要从地中海进入到大西洋。盟军在 直布罗陀海峡封锁严密,为突破封锁,德潜艇关闭发动机, 顺着洋流“漂”过了海峡,进入了大西洋。 你知道德国的潜艇是如何“漂”过海峡的吗? 提示: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洋密度差别很大,深层海水 中形成从地中海流向大西洋的洋流,德国潜艇顺着洋流 “漂”过了海峡。
赤道暖流之间 35°N~45°N和30°S~60°S之间
副极地环流
60°附近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上空之间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 环,是海陆间循环的 近十倍 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 水循环
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流量和水位变化
破坏 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 植被 陡落
植树 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 种草 缓慢
硬化城 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 市路面 落
铺设渗 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 水砖 流水位平缓
修建 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 水库 稳
围湖 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 造田 陡涨陡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类型和意义 水循环类型水循环环节特点海陆间循环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更新,是最重要的水循环陆地内循环 蒸发、植物蒸腾、降水等 补充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 海上内循环 蒸发、降水等 水循环的水量很大意义(1)维持全球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2)促使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运动和能量传输转化;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3)影响全球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类活动 影响水循环的环节 植树种草 蓄水能力增强,下渗增大,地表径流量减少,蒸腾作用增强 破坏植被 蓄水能力减弱,下渗减小,地表径流量增大,蒸腾作用减弱 修建水库 蒸发量增大,降水量增大,对河流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 围湖造田蒸发量减小,降水量减少,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3、我国的河流补给类型补给类型补给特点汛期径流特点主要分布区雨水补给水量变化大,是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雨季(夏汛)随降雨量变化,季节、年际变化较大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时间性、季节性明显春季(气温回升)随气温变化,季节变化大东北冰川融水补给时间性、季节性明显夏季(气温高)随气温变化,季节变化大(冬季断流)西北、青藏区湖泊水补给对径流起调节作用,水量稳定全年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湖泊分布区地下水补给对径流起调节作用,水量稳定全年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喀斯特地貌区4、潜水与承压水类型位置流向补给深度和水质潜水(重力水)地表第一个隔水层以上从高处流向低处雨水和地表水埋藏浅、易开采、易污染承压水(自流水)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从压力大处流向压力小处潜水埋藏深、水质好、流量稳定5、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增加蓄水量和蓄水面积,调节降雨的时间分布开渠引水、水资源的跨流域调配,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海水淡化、人工增雨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控制人口的增长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农业)喷灌、滴灌技术思考:黄河下游断流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措施: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较少。

人为原因:①黄河中上游地区,生产生活用水过;②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

措施: ①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的水资源的利用;②修建水利工程调节河流水资源的季节变化;③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农业;④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等等。

二、洋流1、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名称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海洋污染产生的影响①扩大污染范围;②加快净化速度。

对海洋航行的影响①顺流加快(节约时间,缩短运转周期,节约燃料,减少事故),逆流减速;②寒暖流交汇形成海雾;③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行造成威胁。

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①高低纬间的热量和水分输送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分布;②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南北跨度最长,最接近于赤道----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索马里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将表层海水吹离海岸,深层冷海水上泛,形成寒流北极圈内的摩尔曼斯克不冻港----北大西洋暖流非洲北部、西南部,澳大利亚中西部,北美洲西部的热带沙漠气候----寒流流经,降温减湿3、厄尔尼诺、拉尼娜成因影响厄尔尼诺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

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

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岸地区,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

海水水温上升,鱼类大量死亡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岸,气候由原来的湿润多雨变为干燥少雨拉尼娜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等地降雨偏多非洲赤道地区、美国东南部、太平洋东岸等地易出现干旱课后练习下面四幅图为咸海面积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1.咸海面积减小,说明该地的水循环环节明显改变的是( A )A.入湖的地表径流量减少B.当地降水量减少C.当地蒸发量增加D.海洋的水汽输送量减少2.咸海面积减小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C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B.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C.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解析第(1)题,咸海所在区域的水循环以内陆循环为主,锡尔河和阿姆河是咸海的主要淡水补给源,两河附近居民大量引入湖河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是咸海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

第(2)题,咸海面积减小,蓄水量减小,其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导致当地气温年较差增大,风力作用加剧;同时,大面积湖底露出后形成盐漠,盐漠中盐分含量高的尘土被风扬起,形成危害极大的盐尘暴。

3.(2013·佛山模拟)读我国某区域多年气温和河流径流量统计图,请判断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为( A )A.雨水B.冰川融水C.地下水D.积雪融水解析从图中气温和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可以分析判断出:该河流的径流量与气温之间并无相关性,因此不可能为冰川或积雪融水,该地区年径流量变化大,不可能为地下水补给,因此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近30年径流量、蒸发量和气温之间统计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 4~5题。

4.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 ( B )A.雨水 B.冰川 C.湖泊水D.地下水5.该流域位于( B )A.温带季风气候区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C.热带沙漠气候区D.地中海气候区下图是某地水循环运动中的水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M表示(A )A.形成地下水B.形成生物水C.形成湖泊水与沼泽水D.形成冰川等固态水7.该地人们的下列活动,可促使M增加的是( A )A.植树造林B.扩大耕地规模C.修建水库D.城市化加速据悉,2011年6月22日9时至23日16时,重庆万州区出现了今年以来的最大的一次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山地滑坡,农田淹没,房屋倒塌,交通中断,损失较为严重。

初步统计28个乡镇,123个村,18.3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18亿元。

据此回答第4题8.河流与湖泊具有水源互补的功能,下列四幅小图中(箭头表示水源补给方向),正确表示河流汛期的是( D )A.aB.bC.cD.d第8题,汛期时河流水量大大增加,河流水补给湖泊,湖泊起蓄水作用,故A、B项错误。

根据河流主要发育于山地中,及河流上游河道较小,下游平坦开阔,可知正确答案是D项。

9、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2)图3为图1中M水坝的景观。

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

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图3(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解析(1)由图2可知,该国月均温均大于15 ℃,年降水量超过2 000 mm,故该国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可以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方面分析。

(2)由题意不难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原因,回答时注意分开回答。

(3)本题属开放性试题,答案有很多种,但要注意说出一种时需说清理由。

答案(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

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与海水相混。

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

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

(3)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

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

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②海水淡化。

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

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