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广东台风天气过程分析
台风大数据:中秋“莫兰蒂”,国庆前“鲈鱼”

台风大数据:中秋“莫兰蒂”,国庆前“鲈鱼”2016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于9月12日凌晨加强为台风级,于15日凌晨3时5分正式登陆厦门,适逢中秋节天文大潮,风、雨、潮叠加,造成了福建、广东、台湾等地不同程度的受灾损失。
中秋刚过,17号台风级台风“鲇鱼”又于23日生成,随后向我国东南沿海直奔而来,中央气象台25日上午10时发布的公报预计,“鲇鱼”将于27日中午登陆或擦过台湾南部后,逐渐向闽粤沿海靠近,随后将于28日早晨前后在福建南部到广东东部一带沿海登陆(30~35米/秒,11~12级),29日早晨在广东省北部减弱为热带低压。
因此广东的暴雨要比莫兰蒂时大,江浙沪的暴雨要比莫兰蒂时候小。
不过秋台风往往变化多端,需要密切关注预报和预警信息。
今年秋季台风不断,后面还有哪些,大数据为您盘点:鲇鱼的影响结束后,屁股后面还跟着的一大堆台风小兄弟!首先,南海北部一个很小的台风胚胎,将先被鲇鱼拽到菲律宾以东,鲇鱼死了之后,再接受副高的指引,直奔广东,可能在十一当天以“东风波”的形式去珠三角。
可千万别看不起没名字的东风波,这种东西的雨量可是非常惊人。
2013年浙江非常热的时候,一个没名字的东风波偷袭浙东,上虞等好几个县下了30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差点下出灾害。
其次,鲇鱼以东约3500公里也出现了一个台风胚胎,这个胚胎比南海的强,已经获得了美国人的扰动编号(98w),在强大的副热带高压引导下,它别无它路,一路狂奔向西,很可能走鲇鱼的老路。
掰开指头算算:国庆长假前,鲇鱼来台湾福建;长假第一天,小台风胚胎来珠三角;仅仅两天之后的十月三号,新的台风胚胎甚至新台风又逼近了,假期结束时,指不定还有更新的台风胚胎靠近。
相比北方的平静,南方人这个假期,基本上是陪着台风过了。
无名台风之后,今年第18号台风“暹芭”或将在10月3日以后登陆我国台湾。
根据2016年的预测表,暹芭之后还有:2016年第19号台风艾利,英文名Aere,编号1619,美国风暴名。
华南一次后汛期降水过程分析

华南一次后汛期降水过程分析华南处于强热带季风区,其年雨量分布为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 4-6 月和 7-9 月,这两个时段分别成为前汛期和后汛期。
前汛期将于多与冷空气及南支槽活动有关,而后汛期降雨多与热带天气活动系统有关,如热带云团和热带气旋等 [1-4]。
但季风引起的暴雨,虽然所占比例不大通过对比分析得到 , 季风引起的持续性暴雨主要是前期和同期热带中东太平洋异常海温持续偏暖所致 , 其一方面加强了南海夏季风环流 , 水汽辐合异常增强;另一方面增强了菲律宾海的对流 , 使得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偏北 [5-7]。
2016 年 9 月 1 日,广东省结束大面积高温天气之后,开始了大范围降雨天气 . 广州市自 9 月 1 日 12UTC 开始,相对湿度持续增加,温度持续下降。
风向从南风转北风。
二、天气过程分析从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实况形式图可以看到(图 1),200 百帕(图 1b)在我国东北有个身后的东北低涡,大陆中部西风气流十分旺盛,而在湖南南部至广东西部有两支明显的高空辐散气流,一直自西北向东,一直向西南。
给这部分气流制造了明显的高空辐散场。
有利于暴雨的发生。
500 百帕(图 1c)新疆北部有新的冷空气,带动着高空槽自西向东移动,东北低涡伴随着高空槽一直延伸至长江流域。
而自西南至华南有明显的冷平流。
北部湾南海又有明显的暖平流。
冷暖平流交汇至华南。
副高稳定在南海中部,而太平洋的台风“狮子山”在东海旋转,随后向北影响日本。
华南附近浅槽明显,沿着副高北部气流自西向东移动。
700 百帕(图 1d)可以明显看到南支槽位于广西中部和北部湾地区。
同时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急流已建立完毕,同时广东地区有个暖中心,低层地面温度偏高,给暴雨的能量带来有利的“温床”环境。
850 百帕(图 1e)在华南西北部已建立了南北气流对峙的华南切变线。
925 百帕(图 1f)的切变辐合更加明显。
而在地面形式场(图 1a)上看,冷空气自西部从西伯利亚至新疆,再从青藏高原东侧南下,东北低涡与低涡配套的冷锋和暖锋均位于东北,东北低涡南部也有部分冷空气南下。
2016年8月30日至9月9日连阴雨过程分析

2016年8月30日至9月9日连阴雨过程分析2016年8月30日至9月9日,中国广大部分地区经历了一次较为持久的连阴雨天气过程。
这段时间内,中国南方多地出现了连续降雨的情况,给当地的农作物生长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下面将对这段连阴雨过程进行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这次连阴雨的形成原因是受到了台风和副热带高压系统的影响。
在这段时间内,台风“蓝色巨人”和“利奇马”分别在华东沿海和福建沿海登陆,给这些地区带来了较大的雨量。
而在台风的周围,副热带高压系统的控制使得降雨持续时间较长,形成了连阴雨的天气过程。
这次连阴雨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农作物受灾。
连续的降雨给当地的农作物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特别是禾谷类作物,容易受到倒伏和病虫害的影响。
其次是城市积水和交通受阻。
由于降雨量大且时间长,导致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无法及时排除雨水,造成了道路积水和交通拥堵的情况。
一些低洼地区也出现了淹水的情况。
最后是居民生活受到影响。
由于连续降雨,人们的户外活动受到了限制,户外运动和出行受到了阻碍,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
针对这次连阴雨过程,当地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是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
根据天气预报,提前通知当地居民和农民,让他们做好准备措施,减少受灾。
其次是加强排水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由于城市排水系统的容量有限,当大量降水时,就容易发生积水情况。
加强排水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对于减少城市积水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部门还提醒人们注意安全,避免涉水行走,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016年8月30日至9月9日的连阴雨过程受到了台风和副热带高压系统的共同影响。
这次连阴雨给中国南方地区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对农作物生长、城市排水和居民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相关应对措施的采取,当地政府和居民都积极应对了这一天气过程,并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屏南县2016年9月15日一次台风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农业灾害研究2018,8(1): 45-46屏南县2016年9月15日一次台风暴雨天气过程分析陆继彬陈孝腔"1.福建省屏南县气象局,福建屏南352300;2.福建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福建福州350001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等对2016年9月15曰屏南县一次台风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生成,由于高空槽及低层涡度等因素共同作用,从9月11曰福建省大部分地区遭受超强台风天气过程,14—15曰影响屏南县,尤以15曰影响极大,出现强台风暴雨天气。
丰富水汽供应为该次屏南县强降雨天气的发展和维持提供有利条件;比湿高值区和暴雨落区基本保持一致;强烈上升运动为该次强降水天气发生发展提供较好动力条件。
关键词屏南县;台风;暴雨;天气形势;物理量场中图分类号:P4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305(2018)01-045-02DOI: 10.19383/ki.nyzhyj.2018.01.017台风及其引起的暴雨天气是我国 东南沿海地区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
强 台风暴雨会直接致使洪水泛滥,引起山 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屏南县位于 福建东南部,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 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 842.3 m m,年平均温度13)18*。
屏南县 台风暴雨天气多发,特别是夏秋季台风 天气发生率较高,每年均会因台风引发 暴雨洪涝灾害,给当地 生生 。
中对屏南县2016年9月15日一次台风暴雨天气过程 进行了分析,天气发生的发 ,天气预报灾 灾 要 。
1天气实况分析1.1台风移动路径分析2016年9月10日14:00左右,第14 台风 平洋区 生成,强度属热带风暴级;11日14:00左 ,强成强热带风暴,风力10 ,14日10:00台风风速达60 m/s,并处在我国福建省潭浦县东南方向405 km台湾南部海位15日3:05 台风正式登陆福建厦门市,后以20~25km/h左右的速度往西北移动,且强度仍在增强H部 ,对福建 多数区域产生影响。
2016年台风“妮妲”强降雨过程分析

增刊 I
气
象
研
究 与
应
用
Vo 1 . 38 S1 S e n.2 O1 7
2 0 1 7年 9 月
J OURNAL OF ME T EOR OL OGI CA L RE S E ARCH AND AP P L I CA T I ON
文章编号 : 1 6 7 3 — 8 4 1 1( 2 01 7)S1 — 0 0 0 8 — 0 3
2 0 1 6年 台风 “ 妮妲 ’ ’ 强 降 雨 过 程 分 析
韦 小 雪 ,黎 馨 ,潘 春 江
( 1 . 贺 州 市气 象 局 ,广 西 贺 州 5 4 2 8 0 0 ;2 . 崇 左 市 气 象 局 ,广 西 崇 左 5 3 2 2 0 0 )
摘要 : 利用 m i c a p s 常 规 观测 资料 , 对2 0 1 6年 第 4号 台 风 “ 妮妲” 登陆 后 引 起 的 贺 州 暴 雨 过 程 进 行诊 断分 析 。结 果 表 明 : 2 0 0 h P a的 辐 散 流 场 为 “ 妮妲 ” 维 持 提 供 了环 流 背 景 ; “ 妮妲 ” 移 动 路 径 主 要 受 副 高 和 自身 内 里 影 响 ; “ 妮 妲” 台 风 系 统 深
舒缓 了南 方 的高 温 。 其 发展 速度 快 、 强度 强并 深入 内
陆. 也是 较少 直接 影响 贺州 境 内的 台风之 一 。 加之 台
慢 消散 , 但 是 其残 留云 系一 直持续 到 4日凌晨 。
风 登陆 前期 , 梧州 苍梧 县 发生 5 . 6级 地震 , 贺州 震 感
明显 , 因此 . 台风 “ 妮妲” 自生成 到停 止编 号都 受 到 了
莫兰蒂台风天气过程分析

莫兰蒂台风天气过程分析作者:王聪晓韦英英杨舒琳叶晓冰吴徐燕来源:《农业与技术》2017年第15期摘要:2016年9月10—16日福建省出现超强“莫兰蒂”台风天气过程,此次台风天气过程对福建省产生了严重影响,不仅仅伴随着强降水天气,还严重威胁了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基于“莫兰蒂”台风的概况,着重分析了此次台风的天气形势、水汽条件等,以期能够为今后此类天气过程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晋江市;台风;路径;天气形势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832055引言台风是对我国造成严重影响的气象灾害之一,台风天气过程发生时往往伴随有暴雨、雷电、风暴潮等天气现象。
因此,尽管暴雨能够对当地起到一定的解除伏旱的作用,但是更多的是为当地民众带来惨重的经济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福建省每年都会受到台风天气过程的袭击,2016年9月的台风“莫兰蒂”在9月10日生成,此时正值中秋假期,对我国造成了严重的风雨影响,因此其路径与天气形势等备受关注。
此次“莫兰蒂”是本年全球最强的台风,同时也是1949年以来登陆福建省的强度最强的台风天气过程。
因此,针对此次台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与研究,对于今后防灾减灾、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指导台风天气预报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莫兰蒂”台风概况1.1 “莫兰蒂”台风的路径分析2016年9月10日14:00左右,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生成了第14号台风“莫兰蒂”。
起初其强度属于热带风暴级,位于N14.9,E139.1,其风级最大达到了8级。
到9月11日14:00左右,“莫兰蒂”台风逐渐加强为强热带风暴,风力达到10级,预计其还将快速向西北方向移动。
到9月12日凌晨“莫兰蒂”已经加强为台风级,中心周围的风力最大能够达到14级。
到该日11:00台风强度逐渐增加至超强台风级,中心周围的风力最大能够达到17级。
截止到9月14日上午10:00台风的风速达到60m/s,并位于我国福建省漳浦县东南方向405km 台湾南部的海面位置处。
萝岗区气候公报-广州天气

黄埔区9月气候概况[2016]第9期分析:孙道东廖碧婷签发:李少群广州市黄埔区气象局2016年10月2016年9月我区气候特点:9月气候属较好年景,气温略偏低,降水略偏多,日照基本持平;上旬雷雨频繁,中下旬基本维持晴热干燥天气;台风对我区无明显降水影响。
一、基本气候概况9月,广州(黄埔)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平均气温为26.7℃,较历年同期平均气温偏低0.8℃,月极端最高气温为35.6℃,月极端最低气温为18.2℃,高温日数1天。
主导风向为偏北风,出现频率为32.64%,次主导风向为西北偏北风,出现频率为20.83%。
月降雨日数为12天,录得210.8毫米降水量,较历年平均降水量偏多近1成。
月日照时数为154.4小时,与历年同期平均日照时数基本持平。
月内雾日数为13天,灰霾日数为4天,可见蓝天日数为26天。
月内,全区平均雨量为188.0毫米,东区街道办自动站录得全区最大累积降水量,为259.6毫米,九龙镇九龙二小自动站录得最少累积降水量,为141.1毫米。
图1 广州(黄埔)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2016年9月份逐日气温曲线图2 广州(黄埔)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2016年9月份逐日湿度和降水量曲线图3 广州(黄埔)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2016年9月份16方位逐时风频玫瑰图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图4 黄埔区2016年9月降水分布图(单位:毫米)二、主要气候事件1、台风“莫兰蒂”和“鲇鱼”致晴热干燥天气今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热带风暴级)于10日下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于12日11时加强为超强台风级,于15日(中秋)03时05分在福建厦门市翔安区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48米/秒,强台风级)。
登陆后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明显减弱并逐渐消散。
第17号台风“鲇鱼”(热带风暴级)于23日08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于28日04时40分前后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台风级)。
东山县2016年9月14-15日台风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8年第2期时代农机TIMES AGRICULTURAL MACHINERY第45卷第2期Vol.45No.22018年2月Feb.2018作者简介:谢俊鹏(1978-),男,福建东山人,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综合气象业务工作。
东山县2016年9月14-15日台风暴雨天气过程分析谢俊鹏,林展国,黄铭绸,沈小安(,363401)摘要:文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NCEP 再分析资料对东山县2016年9月14-15日台风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天气是登陆台风本体水汽和辐合共同作用结果,台风中心登录厦门翔安沿海后,水汽通量大值区随台风中心北抬而北扩,在台风中心附近有大值区。
东山县境内水汽充足,水汽通量数值较大,同强降水中心一致;暴雨落区与垂直上升运动速度最大值位置相符,东山县上空处在高能舌前部,高能量分布促进暴雨天气发生发展。
关键词:台风暴雨;环流形势;物理量场;东山县1台风暴雨概况2016年9月10日14时左右第14号台风莫兰蒂在西北太平洋生成,14日10时台风风速高达60.0m/s,台风中心位于福建省漳浦县东南台湾南部海面;15日3:05前后“莫兰蒂”在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48.0m/s;15日10时台风移到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境内,风速降至25.0m/s;15日17时台风移动到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境内,风速降到16.0m/s;16日凌晨台风登陆江西强度减弱。
2环流形势14日08时850hPa 风场(图1),台湾南部海面仍有台风中心,漳州市位于台风西北侧,东北气流控制整个东山县,东山县几乎无降水;14日14时台风路径向西北转移,逐渐进入台湾海峡东南部,漳州境内开始阵性降水,沿海风速增大;20时,台风中心同闽南沿海距离越来越近,倒槽沿风暴中心延伸,东山在台风西偏北位置处,因倒槽西部东北气流影响,东山县出现降水,降水强度和风速随时间推移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9月广东台风天气过程分析
作者:曾一杰
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25期
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6年9月28-29日出现在广东地区的台风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在台风暴雨天气期间,副热带高压发展旺盛,受到台风的引导南侧出现东南气流,水汽输送较为明显,为强降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西风槽逐渐向东移动,副热带高压588线出现断裂,台风南侧水汽输送带强度减小,由于台风东侧和副热带高压西侧均存在偏南和东南气流,两者汇合后为台风暴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再加上强上升运动区的存在,使得低层暖湿空气向暴雨中心辐合上升后并不断向四周辐散,对于台风对流云的发展及暴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台风暴雨;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广东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广东省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中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洪涝和干旱灾害经常发生,台风的影响也较为频繁。
每年夏秋季节受到台风的影响和威胁,2016年9月28-29日受到第17号台风“鲇鱼”影响,给广东省大部分地区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以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为研究对象,对台风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成因进行分析,以期为气象部门预报台风暴雨提供参考借鉴。
一、台风天气过程
“鲇鱼”于28日4时40分前后以台风级(12级,33米/秒)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沿海地区再次登陆,中心最低气压975百帕。
“鲇鱼”具有“移速快、强度强、范围广、路径曲折”等秋季台风的特点。
受“鲇鱼”环流以及冷空气影响,27日-30日,梅州、潮州出现了暴雨局部大暴雨,汕头、揭阳、河源和韶关出现了中雨到大雨,全省共有11个气象站录得100毫米以上的累计雨量,有62个气象站录得50毫米~100毫米的累计雨量。
雨量较大的站点有:梅州市大埔县西河镇179毫米、梅县雁洋镇165.4毫米、五华县郭田镇103.6毫米,潮州潮安县万峰林场168.7毫米、凤凰镇129.1毫米。
粤东、粤北市县和粤东海面出现了7级-10级大风,其中潮州潮安凤凰镇录得最大风速26.2米/秒(10级)、梅州梅县雁洋镇录得25米/秒(10级)。
二、台风暴雨环流形势
9月26日在我国30°N以南地区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588线,副热带高压脊线呈现出东北至西南走向,并形成高压坝。
受到副热带高压南侧东南气流的影响,台风逐渐向西北方向转移,副热带高压中心的强度增加。
28日前后,在北方高空槽的影响下,副热带高压断裂成东
西两环,其中东环高压脊线北抬到30°N以北地区后逐渐西伸,并在当日4:40前后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沿海登陆。
同700hPa和850hPa处的环流特征对应,台风演变形式与高层演变一致,而台风北侧的高压坝十分明显,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南海地区源源不断的水汽逐渐向台风“鲇鱼”环流内进行输送。
在大气上下层均分布有台风中心,且位置保持一致,高空槽的位置明显偏北,冷空气对其的影响不大。
由此不难看出,在台风暴雨天气期间,副热带高压发展旺盛,受到台风的引导南侧出现东南气流,水汽输送较为明显,为强降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物理量场诊断分析
(一)水汽条件
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强降水天气的主要水汽来源于南海西南季风的输送,通过20°N转变为东南急流,随后有明显的水汽通道形成。
另外,输送过来的水汽在广东上空辐合,之后逐渐有水汽通量辐合中心形成;29日02时,西风槽逐渐向东移动,副热带高压588线出现断裂,台风南侧水汽输送带强度减小,由于台风东侧和副热带高压西侧均存在偏南和东南气流,两者汇合后为台风暴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
在27日08时~29日08时这段时间内,900hPa以下主要表现为水汽辐合区。
从18时往后,强降雨中心的水汽通量辐合加强,逐渐向850hPa福建扩展,从28日00时往后,水汽通量辐合强度迅速增加,到了08时基本达到峰值,广东地区的强降雨天气落区分布在水汽通量辐合峰值附近。
根据水汽通量场,在台风鲇鱼暴雨天气出现时,27日12时~28日06时出现水汽通量大值区且持续时间较长,同水汽通量辐合配合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由此不难看出,台风暴雨天气的形成和维持与水汽通量辐合、充足的水汽输送密不可分。
(二)动力条件
为了探討台风“鲇鱼”的动力结构特征,对台风鲇鱼出现时的散度和垂直速度进行分析,27日08时,近地面大气辐合强度增加,在700hPa中层处辐散运动较强,因台风距离远,水汽输送有限,实际上广东地区并未有明显降水。
从27日20时往后到28日08时,在200hPa高层处有强辐散中心。
垂直速度场28日02时200hP高层处有上升运动大值中心,对于水汽从低层向高层输送较为有利,使得降水强度增加。
28日14时,大气上空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底层大气持续辐合运动,200hPa高层处存在辐散中心。
这种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再加上强上升运动区的存在,使得低层暖湿空气向暴雨中心辐合上升后并不断向四周辐散,对于台风对流云的发展及暴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结论
(一)在台风暴雨天气期间,副热带高压发展旺盛,受到台风的引导南侧出现东南气流,水汽输送较为明显,为强降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西风槽逐渐向东移动,副热带高压588线出现断裂,台风南侧水汽输送带强度减小,由于台风东侧和副热带高压西侧均存在偏南和东南气流,两者汇合后为台风暴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
(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再加上强上升运动区的存在,使得低层暖湿空气向暴雨中心辐合上升后并不断向四周辐散,对于台风对流云的发展及暴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