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检修规程 (1)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离⼼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离⼼泵检修规程总则本规程规定了离⼼泵的完好标准、离⼼泵的维护、检修周期与检修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
⼀、离⼼泵完好标准1、离⼼泵的基本结构离⼼泵主要由泵壳、转⼦、叶轮、轴承及密封等组成。
泵壳体是卧式,由吸⼊室和排出室组成。
在壳体的两端或⼀端设有⽀承转⼦的轴承室、机械密封室。
转⼦由主轴、叶轮、轴套、轴承、联轴器组成,各配件以不同的配合⽅式装配在轴上。
2. 设备完好标准(1)电流表、压⼒表⼯作正常稳定(2)机封或填料压盖部位的温度正常,机封⽆泄漏,填料密封渗漏正常。
(3)检查泵的轴承温升正常,轴承温升⼀般不超过周围温度35C, 最⾼不能超过75C。
( 4)检查泵的声⾳和振动是否正常。
⼆、离⼼泵的维护1. ⽇常维护( 1)保持设备整洁卫⽣。
( 2)注意轴承的油位、油质和温度。
( 3)填料内滴⽔是否正常,随时调整填料压盖的松紧程度。
( 4)经常检查各部分的螺栓是否松动。
( 5)经常观察各个仪表⼯作是否正常稳定,泵、电机的响声和振动是否正常。
( 6)严格执⾏润滑管理制度。
2. 定期检查(1)表⾯除锈、除污和清洗。
(2)检查易损件是磨损和损坏,若零件虽磨损。
但还在公差范围内, 则可继续使⽤。
若零件的磨损程度超过了公差范围,应考虑修复后使⽤,不能修复的应更换新件。
(3)定期检查泵的⼊⼝过滤器。
(4)对重新装配的泵,有条件的应进⾏试验。
三、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1、检修周期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般检修周期见表1。
表1检修周期表2. ⼩修项⽬(1)检查清理冷却⽔、封油和润滑等系统。
(2)处理在运⾏中出现的⼀般缺陷。
(3)根据运⾏情况,检查机械密封或更换填料密封。
(4)检查清洗轴承、轴承箱、挡油环、挡⽔环、油标等,调整轴承间隙。
并检查轴承滚⼦外圈间的间隙。
(5)检查各部螺栓有⽆松动。
(6)检查修理联轴器及驱动机与泵的对中情况。
3. ⼤修项⽬(1)包括⼩修的所有项⽬。
多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多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1、设备的日常维护1.1日常维护内容(1)严格按泵的操作规程启动、运行与停车,并做好运行统计。
(2)每班检查润滑部位的润滑油与否符合规定。
(3)新换轴承后,工作 100 小时应清洗换油,油脂每运行~2400 小时换油。
(4)经常检查轴承温度,应不高于环境温度35℃,滚动轴承的最高温度不得超出75℃,经常检查电机温升。
(5)每班检查轴封处滴漏状况,填料密封保持每分钟 10~20 滴为宜,对于机械密封,要达成完好原则。
(6)经常观察泵的压力和电机电流与否正常和稳定,注意泵有无噪音等异常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经常保持泵及周边场地整洁,及时解决跑、冒、滴、漏。
(8)维修人员应定时上岗,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并及时解决所发现的问题。
1.2常见的故障解决办法吸入阀堵塞清扫吸入阀吸入管道阻力太大或吸水高度太高清扫吸入管路或减少吸水高度泵不打水或流量局限性出水管路阻力太大检查及清扫出水管路或改善出水管泵或吸入管内有空气,有漏气排除空气,消除漏气处处电流过大泵振动大叶轮堵塞清扫叶轮密封环磨损严重更换叶轮密封环填料压得太紧放松填料压盖转子部分固定部分磨擦检查、调节供水量过大调小出口阀,减少流量电机轴与泵同轴度超出规定找正联轴器泵轴弯曲或转子不平衡校直轴、转子做平衡叶轮中有异物或叶轮磨损清扫叶轮或更换叶轮转子与壳体产生摩擦调节转子与壳体间隙轴承间隙大调节间隙或更换轴承底座螺栓松动紧固底座螺栓中段导叶密封超出 3 倍值更换或修复油量局限性或油不干净加油或清洗轴承换油轴承温度高轴承间隙太小刮研轴瓦,调节间隙故障现象可能产生的因素检修办法及方法泵内部声音反常,泵不上水电机轴与泵轴同轴度超出规定找正联轴器流量太小增大流量吸入管阻力太大清扫吸入管或减少吸入高度在吸入管部分有空气渗入检查吸入管部分及阀,消除漏气处所吸送液体温度过高减少所吸送液体温度填料磨损更换填料轴或轴套磨损修复或更换磨损件泵轴弯曲校正或更换泵轴密封漏损大动、静密封环端面腐蚀、磨损或划伤修复或更换动、静密封环静环装配歪斜重装配静环弹簧压力局限性调节弹簧压缩量或更换弹簧1.3 紧急状况停车:发生下列状况之一时,应紧急停车:(1)忽然发生激烈振动;(2)泵内发出异常声响;(3)电流超出额定值持续不降经解决无效;(4)泵忽然不出水。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离心泵检修规程总则本规程规定了离心泵的完好标准、离心泵的维护、检修周期与检修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
一、离心泵完好标准1、离心泵的基本结构离心泵主要由泵壳、转子、叶轮、轴承及密封等组成。
泵壳体是卧式,由吸入室和排出室组成。
在壳体的两端或一端设有支承转子的轴承室、机械密封室。
转子由主轴、叶轮、轴套、轴承、联轴器组成,各配件以不同的配合方式装配在轴上。
2.设备完好标准(1)电流表、压力表工作正常稳定(2)机封或填料压盖部位的温度正常,机封无泄漏,填料密封渗漏正常。
(3)检查泵的轴承温升正常,轴承温升一般不超过周围温度35℃,最高不能超过75℃。
(4)检查泵的声音和振动是否正常。
二、离心泵的维护1.日常维护(1)保持设备整洁卫生。
(2)注意轴承的油位、油质和温度。
(3)填料内滴水是否正常,随时调整填料压盖的松紧程度。
(4)经常检查各部分的螺栓是否松动。
(5)经常观察各个仪表工作是否正常稳定,泵、电机的响声和振动是否正常。
(6)严格执行润滑管理制度。
2.定期检查(1)表面除锈、除污和清洗。
(2)检查易损件是磨损和损坏,若零件虽磨损。
但还在公差范围内,则可继续使用。
若零件的磨损程度超过了公差范围,应考虑修复后使用,不能修复的应更换新件。
(3)定期检查泵的入口过滤器。
(4)对重新装配的泵,有条件的应进行试验。
三、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1、检修周期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一般检修周期见表1。
表1 检修周期表2.小修项目(1)检查清理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等系统。
(2)处理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缺陷。
(3)根据运行情况,检查机械密封或更换填料密封。
(4)检查清洗轴承、轴承箱、挡油环、挡水环、油标等,调整轴承间隙。
并检查轴承滚子外圈间的间隙。
离心泵检修规程

泵类设备检修规程1 检修前的准备1.1个人安全确认1)明确项目施工内容。
2)护品穿戴整齐(穿带钢板安全鞋不准穿水鞋、布鞋、电工鞋,戴安全帽、防护眼镜、戴橡胶手套不准戴布手套。
3)工装下摆、袖口系紧,扣子系好。
)熟悉安全通道。
4)掌握应急救援措施;联保互保人员已到齐。
5)作业人员身体、精神状况良好。
6)无从事禁忌作业现象1.2 工具安全确认1)本次检修作业使用的各类设备、设施、工具及附件分别由相关责任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完好有无损害,有缺陷的禁止使用,检查手拉葫芦是否有防脱钩装置。
2)作业工器具防护设施齐全有效3)工具不落地。
1.3安全手续确认1)已办理设备检修清理安全确认卡2)已办理安全措施审批表3)已断电并挂好停电牌,双上锁4)已断料放料并挂停料牌5)已进行安全5分钟再确认1.4现场环境安全确认1)施工区域已采取安全隔离措施2)确认现场无酸碱性积料、积油、积水等,现场无可燃、易燃物。
3)不存在交叉作业危险4)照明充足5)高处有可能坠落的坠落物清理6)构建物牢固无易坠物7)保持安全通道畅通8)保证足够安全作业空间1.5检修过程安全确认1)联保互保人员不准离开现场2)确保已设立安全监护人3)站立位置适当、安全,无闲杂人员进入现场4)周边设备设施无开停异常5)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或施工方案6)停电牌、断料牌无移动或丢失7)应急救援器材无丢失。
8)周边动力源、介质能量物理隔离控制状态良好1.6现场处置措施确认1)已编制应急预案。
2)已审批应急预案。
3)已学习应急预案。
4)应急救援器材准备齐全。
5)对本次作业可能发生的事故,采用相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6)作业前对所有检修人员进行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培训。
7)保证实施现场处置措施所需资源到位。
1.7工完场清安全确认1)参与人员全部安全撤离现场2)工具全部回收3)无零部件缺失,废旧备件、材料、垃圾清理干净4)各类安全防护设施原样恢复5)安全隔离设施拆除回收,停电牌、停料牌回收6)废机油收集2检修内容及标椎2.1检修内容1.日常检修,检查与调整联轴器的同轴度及轴向间隙,更换联轴器的易损件。
离心泵检修规程

离心泵检修规程一、检修前准备工作在进行离心泵的检修之前,需要做一系列准备工作,以确保检修过程的安全性和顺利性。
1.1 设备停车离心泵在正常使用时需进行检修,需要先停止设备的运行。
在停车前应先关闭电源,等待设备自然停车并切断进出口管路。
1.2 停电操作检修离心泵前,需要停止电源以确保安全。
在停止电源时,应先切断总电源,再打开控制柜门,依次切断从控制柜到设备的电源线。
1.3 加锁操作在设备停车后,需要进行加锁操作以防止误操作或他人进入操作区域。
加锁时需要将其锁定的地方进行标记,以提示其他人员不得操作。
1.4 衣着及准备检修人员应穿戴好防护具,并检查工具箱内配置是否齐全,包括绝缘手套、绝缘靴、工作帽、工作服、眼罩等。
二、检修步骤2.1 拆卸工作在检修离心泵前,需要完成拆卸工作。
拆卸时应将其上的泵体、叶轮、密封等件进行拆卸。
2.2 清洗工作拆卸后,需要进行清洗工作,包括清洗泵体、隔板以及水管等件,清除泵内杂物及生锈部位,并通过除锈铲或喷砂机清理叶轮表面。
2.3 检查工作在清洗后,对离心泵的各个部位进行仔细的检查,如泵体、叶轮、轴、联轴器、密封件等,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在检查后,对需要维修的部位进行维修工作,如更换叶轮、轴、密封件等。
2.5 组装工作维修完成后,需要进行组装工作。
组装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黄铜、青铜等材质的联轴器,并要求联轴器轴线相同。
2.6 静态试运行组装完毕后,需要进行静态试运行,检查其泄漏情况及联轴器的运行情况,确定无异常后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2.7 动态试运行在完成静态试运行后,需要进行动态试运行,验证泵的性能和状态是否良好。
动态试运行需要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三、安全注意事项3.1 带电检修离心泵在带电状态下进行检修时,需要进行带电检修。
在带电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带电检修流程。
3.2 爆炸危险离心泵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压力过高或密封不良等因素,可能引起爆炸危险。
因此,在设备运行或检修过程中,必须保持设备周围的空气干燥且通风,避免吸入有毒气体,并且保持灭火设备随手可取。
多级离心泵检修规程

多级离心泵检修规程一.检修前准备工作:工具、量具(150mm游标卡尺)、专用梅花扳手、木块、300mm三爪拉马、150mm三爪拉马、机封取出专用工具二.轴承、机械密封、密封腔、出口尾座、叶轮、泵壳拆卸方法:1. 轴承1.1将联轴器用300mm三爪拉马取出,分别拆卸进、排端轴承油盖、轴承托架;1.2拆卸轴承锁紧螺母,电机端为左旋,出口端为右旋,用150mm三爪拉马拆卸滚动轴承。
拆卸电机端轴承时可用加长三爪拉马进行拆卸。
在装入三爪拉马时,应将三爪调平使轴承受力均匀。
拆卸同时,可用蒸汽加热和用铜棒轻轻振动,加速轴承拆卸;2. 机械密封2.1分别将衬套取出(J0304还先将轴套锁紧螺毋拆卸,电机端左旋、出口端右旋),拆卸机械密封静环盖,取出轴套O形密封胶圈、轴套。
在取轴套时,轴套不易取出,则利用专用取出夹具完成;2.2专用机械密封取出夹具原理是,加工一个厚度为12mm、直径等于轴套非密封部位尺寸一样,然后将任意一边锯开,再在锯开除焊紧固螺钉以便使夹具牢固固定在轴套上,然后用三爪拉马将其取出;2.3机封取出后,应仔细检查动、静环磨擦副磨损情况,密封面上决不能有划痕。
弹簧弹性是否变形、断裂。
O形环是否变形、老化、断裂,一般情况O形胶圈一次性使用。
检查机封定位螺钉是否松动,推环是否变形,推环在动环座中上、下移动是否运行顺畅。
动环座止动口是否有损坏或变形。
如有以上问题应将更换成套机封;2.4轴套的检查,关键是动环密封O形圈密封部位、轴套O形圈密封部位,不能有划痕、毛剌、变形,不能敲打、更改该部位的尺寸。
如有损坏、变形、尺寸改变应更换合格的轴套;3. 密封腔、平衡盘、平衡环3.1机械密环拆卸完后即可将密封腔拆卸,在取出密封腔同时应注意该处有密封垫,通常该密封垫采用高压石棉垫,厚度s=1.00mm;3.2平衡盘拆卸时,如不能顺利将其取出,则利用原平衡盘上两个螺丝孔进行拆卸,方法是:将两根丝杆装入丝孔内拧紧,在轴末端装顶丝进行顶;3.3平衡盘的检查,平衡盘属易损件,通常使用7200小时(正常情况)可作报废,不作连续使用;3.4平衡环拆卸是出口尾座拆卸后放置平,再拆卸。
单级离心泵检修规程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1 总则1.1主题内容适用范围1.1.1本规程规定了石油化工离心泵的检修周期和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
1.1.2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常用离心泵。
2 主要性能参数3检修周期及检修内容表1 检修周期3.1检修内容3.1.1小修项目3.1.1.1清洁外部,应无锈蚀和油迹。
3.1.1.2检查各联接部的密封情况。
3.1.1.3双支承泵检查清洗轴承、轴承箱、挡油环、挡水环、油标等,调整轴承间隙。
3.1.1.4检查修理联轴器及驱动机与泵的对中情况。
3.1.1.5处理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缺陷。
3.1.1.6检查清理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等系统。
3.1.1.7检查紧固件连接螺丝。
3.1.2大修项目3.1.2.1包括小修项目。
3.1.2.2检查修理机械密封。
3.1.2.3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腐蚀和冲蚀情况。
泵轴、叶轮必要时进行无损探伤。
3.1.2.4检查清理轴承、油封等,测量、调整轴承油封间隙。
3.1.2.5检查测量转子的各部圆跳动和间隙,必要时做动平衡校验。
3.1.2.6检查并校正轴的直线度。
3.1.2.7检查轴套、压盖、封油环、口环、隔板、衬套、中间托瓦等间隙。
3.1.2.8测量并调整转子的轴向窜动量。
3.1.2.9检查泵体、基础、地脚螺栓及进出口法兰的错位情况,防止将附加应力施加于泵体,必要时重新配管。
3.1.2.10检查清洗入口过滤器4检修与质量标准4.1拆卸前准备4.1.1掌握泵的运转情况,并备齐必要的图纸和资料。
4.1.2备齐检修工具、量具、起重机具、配件及材料。
4.1.3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的联系,放净泵内介质,达到设备安全与检修条件。
4.2拆卸与检查4.2.1拆卸附属管线,并检查清扫。
4.2.2拆卸联轴器安全罩,检查联轴器对中,设定联轴器的定位标记。
4.2.3测量转子的轴向窜动量,拆卸检查轴承。
4.2.4拆卸密封并进行检查。
4.2.5测量转子各部圆跳动和间隙。
离心泵检修规程

4.6.1 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见表1)
表1 检修周期表
月
检修类别
小修
中修
大修
检修周期
6
12~24
36
4.6.2 检修内容
4.6.2.1 更换填料密封、检查清理冷却水、润滑等系统。
4.6.2.2 双支承泵检查清洗轴承、轴承箱、挡油环、挡水环、油标
间隙 0.07~0.12 0.08~0.15 0.10~0.18
轴径
>80~120 >120~180
间隙
0.14~0.22 0.16~0.26
轴承侧间隙在水平中分面上的数值为顶部间隙的一半。
4.8.2.2 滚动轴承
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与轴配合为H7/js6。
仅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与轴配合为H7/k6。
机械密封并圈弹簧的旋向应与泵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压盖螺栓应均匀上紧,防止压盖端面偏斜。
静环装入压盖后,应检查确认静环无偏斜。
4.8.3.2 转子
转子的跳动
单级离心泵转子跳动应符合表4要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测量部位直径
径向圆跳动
叶轮密封环
轴套
叶轮端面跳动
≤50
0.05
0.04
>50~120 >120~260
0.06 0.07
4.9.2.5 密封介质泄漏不得超过下列要求: 机械密封:轻质油10滴/min,重质油5滴/min; 填料密封:轻质油20滴/min,重质油10滴/min。 对于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介质,不允许有明显可见的泄漏。对
干多级泵,泵出口流量不小于泵最小流量。 4.9.3 验收 4.9.3.1 连续运转24h后,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或能满足生产 需要。 4.9.3.2 达到完好标准。 4.9.3.3 检修记录齐全、准确,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SHS01013-2004目次1 总则 (350)2 检修周期与内容 (350)3 检修与质量标准 (351)4 试车与验收 (357)5 维护与故障处理 (358)1 总则1.1 主题内容适用范围1.1.1 本规程规定了离心泵的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
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常用离心泵。
1.2 编写修订依据SY--21005--73 炼油厂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HGJl034--79 化工厂清水泵及金属耐蚀泵维护检修规程HGJl035--79 化工厂离心式热油泵维护检修规程HGJl036--79 化工厂多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GB/T 5657—1995 离心泵技术要求APl 610---1995 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离心泵2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周期2.1.1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2.1.2检修周期(见表1)检修内容小修项目2.2.1.2更换填料密封。
2.2.1.2 双支承泵检查清洗轴承、轴承箱、挡油环、挡水环、油标等,调整轴承间隙。
2.2.1.3 检查修理联轴器及驱动机与泵的对中情况。
2.2.1. 4 处理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缺陷。
2.2.1.5 检查清理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等系统。
2.2.2 大修项目2.2.2.1 包括小修项目。
2.2.2.2 检查修理机械密封。
2.2.2.3 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腐蚀和冲蚀情况。
泵轴、叶轮必要时进行无损探伤。
2.2.2.4 检查清理轴承、油封等,测量、调整轴承油封间隙。
2.2.2.5 检查测量转子的各部圆跳动和间隙,必要时做动平衡校检。
2.2.2.6 检查并校正轴的直线度。
2.2.2.7 测量并调整转子的轴向窜动量。
检查泵体、基础、地脚螺栓及进出口法兰的错位情况,防止将附加应力施加于泵体,必要时重新配管。
3 检修与质量标准3.1 拆卸前准备3.1.1 掌握泵的运转情况,并备齐必要的图纸和资料。
3.1.2 备齐检修工具、量具、起重机具、配件及材料。
3.1.3 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的联系,放净泵内介质,达到设备安全与检修条件。
3.2拆卸与检查3.2.1 拆卸附属管线,并检查清扫。
3.2. 2 拆卸联轴器安全罩,检查联轴器对中,设定联轴器的定位标记。
3.2.3 测量转子的轴向窜动量,拆卸检查轴承。
3.2.4 拆卸密封并进行检查。
3.2.5 测量转子各部圆跳动和间隙。
3.2.6 拆卸转子,测量主轴的径向圆跳动。
3.2.7 检查各零部件,必要时进行探伤检查。
3.2.8 检查通流部分是否有汽蚀冲刷、磨损、腐蚀结垢等情况。
3.3 检修标准按设备制造厂要求执行,无要求的按本标准执行。
3.3.1 联轴器3.3.1.1 半联轴器与轴配合为H7/js6。
3.3.1.2 联轴器两端面轴向间隙一般为2~6mm。
3.3.1.3 安装齿式联轴器应保证外齿在内齿宽的中间部位。
3.3.1. 4 安装弹性圈柱销联轴器时,其弹性圈与柱销应为过盈配合,并有一定紧力。
弹性圈与联轴器销孔的直径间隙为0.6-1.2mm。
3.3.1.5 联轴器的对中要求值应符合表2要求:表2 联轴器对中要求表mm3.3.1.6 联轴器对中检查时,调整垫片每组不得超过4块。
3.3.1.7 热油泵预热升温正常后,应校核联轴器对中。
3.3.1.8 叠片联轴器做宏观检查。
3.3.2 轴承3.3.2.1 滑动轴承a.轴承与轴承压盖的过盈量为0~0.04mm(轴承衬为球面的除外),下轴承衬与轴承座接触应均匀,接触面积达60%以上,轴承衬不许加垫片。
b.更换轴承时,轴颈与下轴承接触角为60°~90°,接触面积应均匀,接触点不少于2~3点/cm2。
c.轴承合金层与轴承衬应结合牢固,合金层表面不得有气孔、夹渣,裂纹、剥离等缺陷。
d.轴承顶部间隙值应符合表3要求。
表3 轴承顶部间隙表e3.3.2.2 滚动轴承a.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与轴配合为H7/js6。
b.仅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与轴配合为H7/k6。
c.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箱内壁配合为Js7/h6。
d.凡轴向止推采用滚动轴承的泵,其滚动轴承外圈的轴向间隙应留有0.02-0.06mme.滚动轴承拆装时,采用热装的温度不超过120℃,严禁直接用火焰加热,推荐采用高频感应加热器。
f.滚动轴承的滚动体与滚道表面应无腐蚀、坑疤与斑点,接触平滑无杂音,保持架完好。
3.3.3 密封3.3.3.1 机械密封a.压盖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75~1.00mm,压盖与密封腔间的垫片厚度为1~2mm。
b.密封压盖与静环密封圈接触部位的粗糙度为及。
3.2。
c.安装机械密封部位的轴或轴套,表面不得有锈斑、裂纹等缺陷,粗糙度R a1.6。
d.静环尾部的防转槽根部与防转销顶部应保持1~2mm的轴向间隙。
e.弹簧压缩后的工作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f.机械密封并圈弹簧的旋向应与泵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g.压盖螺栓应均匀上紧,防止压盖端面偏斜。
h.静环装入压盖后,应检查确认静环无偏斜。
3.3.3.2 填料密封a.间隔环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一般为1.00~1.50mm。
b.间隔环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为0.15~0.20mm。
c.填料压盖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75—1.OOmm。
d.填料压盖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为0.10~0.30mm。
e.填料底套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50~1.OOmm。
f.填料环的外径应小于填料函孔径0.30~0.50mm,内径大于轴径0.10~0.20mm,切口角度一般与轴向成45°。
g.安装时,相邻两道填料的切口至少应错开90°。
h. 填料均匀压入,至少每二圈压紧一次,填料压盖压入深度一般为一圈盘根高度,但不得小于5mm。
3.3.4 转子3.3.4.1 转子的跳动a.单级离心泵转子跳动应符合表4要求。
b.多级离心泵转子应符合表5要求。
表5 多级离心泵转子跳动表3.3.4.2轴套与轴配合为H7/h6,表面粗糙度Ra1.6。
3.3.4.3平衡盘与轴配合为H7/js6。
3.3.4.4根据运行情况,必要时转子应进行动平衡校验,其要求应符合技术要求。
一般情况下动平衡精度要达到6.3级。
3.3.4.5对于多级泵,转子组装时其轴套、叶轮、平衡盘端面跳动须达到表5的技术要求,必要时研磨修刮配合端面。
组装后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须做好标记,然后进行动平衡校验,校验合格后转子解体。
各部件按标记进行回装。
3.3.4.6叶轮a.叶轮与轴的配合为H7/js6。
b.更换的叶轮应做静平衡,工作转速在3000r/min的叶轮,外径上允许剩余不平衡量不得大于表6的要求。
必要时组装后转子做动平衡校验,一般情况下,动平衡精度要达到6.3级。
表6 叶轮静平衡允许剩余不平衡量表c.平衡校验,一般情况在叶轮上去重,但切去厚度不得大于叶轮壁厚的1/3。
d.对于热油泵,叶轮与轴装配时,键顶部应留有0.10~0.40mm间隙,叶轮与前后隔板的轴向间隙不小于1~2mm。
3.3.4.7 主轴a.主轴颈圆柱度为轴径的0.25‰,最大值不超过0.025mm,且表面应无伤痕,表面粗糙度Ra1.6。
b.以两轴颈为基准,找联轴节和轴中段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值为0.04mm.c.键与键槽应配合紧密,不允许加垫片,键与轴键槽的过盈量应符合表7要求。
表7 键与轴键槽的过盈量表 mm3. 3.5 壳体口环与叶轮口环、中间托瓦与中间轴套的直径间隙值应符合表8要求。
3.3.6 转子与泵体组装后,测定转子总轴向窜量,转子定中心时应取总窜量的一半;对于两端支承的热油泵,入口的轴向间隙应比出口的轴向间隙大0.5~1.00mm。
4 试车与验收4.1 试车前准备4.1.1 检查检修记录,确认检修数据正确。
4.1.2 单试电机合格,确认转向正确。
4.1.3 热油泵启动前要暖泵,预热速度不得超过50℃/h,每半小时盘车180°。
4.1.4 润滑油,封油、冷却水等系统正常,零附件齐全好用。
4.1.5 盘车无卡涩现象和异常声响,轴封渗漏符合要求。
4.2 试车4. 2.1 离心泵严禁空负荷试车,应按操作规程进行负荷试车。
4.2.2 对于强制润滑系统,轴承油的温升不应超过28℃,轴承金属的温度应小于93℃;对于油环润滑或飞溅润滑系统,油池的温升不应超过39℃,油池温度应低于82℃。
4.2.3 轴承振动标准见SHS 01003--2004《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
4.2.4 保持运转平稳,无杂音,封油、冷却水和润滑油系统工作正常,泵及附属管路无泄漏。
4.2.5 控制流量、压力和电流在规定范围内。
4.2.6 密封介质泄漏不得超过下列要求:机械密封:轻质油10滴/min,重质油5滴/min;填料密封:轻质油20滴/min,重质油10滴/min。
对于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介质,不允许有明显可见的泄漏。
对于多级泵,泵出口流量不小于泵最小流量。
4.3 验收4.3.1 连续运转24h后,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或能满足生产需要。
4.3.2 达到完好标准。
4.3.3 检修记录齐全、准确,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
5 维护与故障处理5.1 日常维护5.1.1 严格执行润滑管理制度。
5.1.2 保持封油压力比泵密封腔压力大0.05—0.15MPa。
5. 1. 3 定时检查出口压力,振动、密封泄漏,轴承温度等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5.1.4 定期检查泵附属管线是否畅通。
5.1.5 定期检查泵各部螺栓是否松动。
5.1.6 热油泵停车后每半小时盘车一次,直到泵体温度降到80℃以下为止,备用泵应定期盘车。
附加说明:1 本规程由大连石油化工公司负责起草,起草人张忠业业(1992)。
2 本规程由镇海炼化股份公司负责修订,修订人孙炯明、汪剑波(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