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概述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1. 引言本旨在规范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使用人员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特种设备指的是在生产、生活中具有爆炸危险、压力危险、电气危险、有毒有害危险等特殊属性的设备。
2. 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使用特种设备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以及个体工商户。
3. 使用管理责任3.1 设备使用单位应设立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责任人,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管理工作。
3.2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责任人应具备相关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3.3 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用电设备、施工设备、危险化学品等特种设备的明细台账,记录设备的类别、编号、型号、使用人员等相关信息。
4. 设备的选择与采购4.1 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生产或业务需要,确定特种设备的品牌、型号以及数量。
4.2 设备使用单位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合格认证并具备售后服务保障的特种设备供应商。
4.3 采购特种设备时,设备使用单位应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设备型号、数量、价格、质量要求等内容。
5. 安装与调试5.1 特种设备的安装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必要时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装。
5.2 安装完成后,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要求进行设备的验收与调试,确保设备安装正确、功能正常。
6. 日常检查与维护6.1 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制度,制定检查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检查与维护。
6.2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状态、电气连接、工作性能等,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修复或更换设备。
6.3 设备使用单位应做好设备使用记录,包括每次检查的时间、人员、结果等,以备查阅。
7. 备案与报告7.1 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规定将特种设备纳入省级安全监管机构备案。
7.2 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向安全监管机构报告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包括设备故障与事故情况、维修记录等。
扩展内容:1、本所涉及附件如下:-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责任人任职资格证书- 设备明细台账模板- 设备购买合同范本- 设备安装验收记录表- 设备定期检查与维护制度- 设备使用记录表格- 设备备案申请表- 设备使用情况报告范本2、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特种设备:指具有特殊属性,具有爆炸危险、压力危险、电气危险、有毒有害危险等风险的设备。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08-2017)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082017)一、总则1.1 为了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则。
1.2 本规则适用于我国境内使用的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
1.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本规则,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1.4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特种设备的使用2.1 使用登记特种设备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使用登记,领取使用登记证书。
使用单位应当确保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2.2 环境与条件特种设备的使用环境应当符合安全要求,使用单位应当根据特种设备的特点,提供适宜的安装、使用场地,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3 设备检查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确保设备不带病运行。
检查记录应当真实、完整,并由检查人员签字确认。
2.4 维护保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并按照计划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特种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维护保养记录应当详细记载维护保养的时间、内容、结果及存在问题。
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3.1 安全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人,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3.2 应急预案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应急预案应当报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3.3 事故报告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或者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时,使用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按照规定及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四、特种设备的信息记录与档案管理4.1 信息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信息记录制度,如实记录特种设备的使用、检验、维护保养、事故处理等情况。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一、总则为了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的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使用,特制定本规则。
二、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三、特种设备的使用1.特种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
2.使用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证书和操作技能,严禁未经培训和资质的人员操作特种设备。
3.特种设备的使用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并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特种设备的使用必须按照规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进行操作,禁止在不符合条件的环境中使用特种设备。
五、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1.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必须按照设备的使用手册和维护规范进行,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修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禁止超过规定的使用寿命使用设备。
3.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停机检修,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特种设备的保养记录必须详细准确,记录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和设备使用情况。
六、特种设备的安全防护1.特种设备的工作区域必须设置明显的禁止入内标识,并确保周围没有无关人员进入。
2.特种设备的部件和配件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并经过合格的检测和验收。
3.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按照要求进行个人安全防护。
4.特种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必须保持设备的周围清洁整齐,禁止有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靠近。
七、特种设备的安全教育与培训1.使用特种设备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证书和资质。
2.定期组织特种设备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岗前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应对突发事件和熟练操作设备的能力。
八、特种设备事故的处理和报告1.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时,必须立即停机,确保人员的安全,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2.特种设备事故的处理必须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做到有序、迅速、全面,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一、定义1.特种设备:指国务院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确定的需要实施安全监管的生产、使用、存储运输的专业设备以及采用特殊工艺、使用特种材料的大型、复杂的常规设备;2.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是指特种设备的操作、使用、管控、安全检验等行为的统筹管理活动。
二、目的为了确保特种设备安全、有效地运行,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则。
三、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有特种设备使用的企业生产和服务环节中的特种设备使用的管理,如果本规则无始终,应参照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四、管理体系1.特种设备管理组织:企业应根据本单位规模和工作要求,建立特种设备管理组织;2.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组建技术管理部门,按照特种设备管理要求择优选拔;3.特种设备管理记录:企业应按照操作规程记录特种设备使用、操作情况;4.特种设备质量保证:企业应在构成特种设备的设备、用料、附件及零部件方面加强审查;5.特种设备技术审查:企业应要求其技术人员按照规定的技术审查要求对特种设备进行审查;6.特种设备安全必备:企业应配备特定的安全设备,如安全标记、安全保护装置等;7.特种设备质量检验:企业应根据相关技术文件,按操作规程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测、检验及定期维护;8.特种设备保管:企业应按规定的条件对特种设备进行保管。
五、安全要求1.特种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安全教育及培训;2.特种设备运行前,操作人员必须根据操作规程,经过检查、测试后,再投入运行;3.特种设备操作时,要确保安全管理有效,不得依靠非非专业人员来进行操作;4.特种设备使用时,必须确保设备自身及其附属设备符合安全要求,使气体、液体和电气安全不受到影响;5.特种设备的检验、维护、保养工作应定期进行,确保设备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6.若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安全无损。
六、执行责任1.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实施监督检查;2.技术管理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定期检查、检验、维护和管理特种设备;3.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4.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对可能对安全造成损害的行为进行纠正;5.企业应定期对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实施监控、评估,加以改进,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一、特种设备的定义特种设备指的是在生产、工程、科研、医疗等领域中用于特定目的的设备,包括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等。
二、特种设备的管理责任1. 企业负责人应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负责,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2. 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特种设备管理规定进行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
三、特种设备的使用规定1.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岗位培训和证书,经过岗前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该特种设备。
2.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特种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定。
3. 在使用特种设备时必须按照设备使用手册和安全标准进行操作,禁止违章操作。
四、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1. 设备管理部门应按照规定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2. 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进行维修。
五、特种设备的报废处理1. 特种设备达到规定的使用寿命或者不符合安全标准时,应进行报废处理,不得继续使用。
2. 报废的特种设备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处理,确保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六、特种设备的突发事件处理1.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设备,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2. 在处理特种设备事故时,应按照相关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尽快排除安全隐患。
七、特种设备的考核与评价1. 对使用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其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 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八、特种设备的违章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背特种设备的管理规定,一经发现违章操作将依法进行处理。
以上就是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希望各单位和个人严格遵守,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很抱歉,我无法满足你的要求。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7)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7)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7)是中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的技术规范,旨在规范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确保其安全运行。
以下是该规则的一些主要内容和条目:
1.特种设备的范围和定义:明确规定特种设备的种类,如压力容器、电梯、
起重机械等,以及它们的定义。
2.特种设备的购置和安装:规定了购买和使用特种设备的基本要求,包括设
备的合格证书、技术资料、安装单位的资质等。
3.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要求使用单位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对特种设备进
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4.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规定特种设备的操作、维护和检测人员应当经过专
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5.特种设备的应急处理:要求使用单位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
和器材,并定期进行演练。
6.特种设备的报废和处置:明确规定特种设备达到报废条件时应当报废,并
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7.监督和处罚:规定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监
督检查职责,以及违反规则的处罚措施。
总之,《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7)》是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规范其使用管理而制定的技术规范。
通过该规则的实施,可以减少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一、引言特种设备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高的风险和危险性的设备,如压力容器、锅炉、起重机械等。
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制定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是非常必要的。
二、设备操作人员的要求1. 持证上岗: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拥有相应的特种设备操作证书,证书内容包括所操作设备的类型、等级和范围。
2. 技术培训: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接受规定的技术培训,熟悉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3. 定期年检: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需要定期参加设备年检培训,以保持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三、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范1. 安全检查: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在每次使用设备之前都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无损坏和故障,并检查工作环境是否符合操作要求。
2. 操作流程: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标准操作程序,操作人员需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改变或省略步骤。
3. 隐患排除:操作人员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任何隐患或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并停止使用设备,等待维修人员的处理。
4. 设备维护: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应保证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零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事故和应急处理1. 事故报告: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在发生任何事故时,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按照规定的流程填写事故报告,详细描述事故原因和经过。
2. 应急措施: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需要掌握应急处理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损失,并及时报警求助。
3. 事故调查:每起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应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五、执法监督和处罚措施1. 执法检查:相关执法部门会定期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合规性、操作人员的证书以及设备的维护情况等。
2. 违规处理:如果发现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存在违规行为,执法部门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如罚款、暂停使用特种设备等,以确保安全管理规则的执行。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概述(2017.4)

法 条例 部门规章 安全技术规范 相关技术标准
•
法律1部 行政法规1部
规章11件
安全技术规范125个 相关标准2000多个
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 1.2001年4月9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 管理规则》(质技监局锅发〔2001〕57号); • 2.2005年9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TSG R5001-2005); • 3.2009年5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 (TSG T5001-2009); • 4.2009年8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TSG Q5001-2009); • 5.2009年8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 (TSG D5001-2009); 6.2013年1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TSG R5002-2013); • 7.2014年9月5日,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锅炉使用管理规则》(TSG G5004-2014)。
• ——设备分类监管(根据风险性)
• 1.使用登记 • 分为使用登记与不使用登记(10种) • 使用登记分为使用前登记和使用后30日内登记 • 使用前登记:整机出厂的、移动式压力容器、车用气 瓶
• 2.监督检查(1.4.3) • 分为列入监督检查计划和不列入监督检查计划 • 对已经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制订监督检查计划, 开展现场监督检查。 • 对应登记而未登记的设备,不列入监督检查计划, 怎么办?
• 2.14条:特种设备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使用单位认为 可以继续使用的,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产品 标准的要求,经检验或者安全评估合格后,由使用单 位安全管理负责人同意、主要负责人批准,办理使用 登记变更后,方可继续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瓶
种类 (万辆) (万台套) (条) (万公里) (亿只)
数量 71.38
2.23
1008
47.79
1.42
类别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00 2009 2008 2007
设备 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197 1100 1036 937 822 729 648 583 521 443 (万)
• 中国:1100万台特种设备,共发生事故257起,死亡278人, 0.25(按登记数量计算)。
• ——2012年
• 罗马尼亚: 36万台特种设备,共发生事故16起,死亡3人(每 起事故1人), 万台死亡人数0.083 (按登记数量计算) 。
• 中国:2012年,821.7万台特种设备,共发生事故228起,死 亡292人,万台死亡人数0.36 (按登记数量计算) 。
• 官方数据:我国特种设备死亡人数排在工矿商贸领域前面。
• 原因分析
• ——制度设计不能适应当前形势
• 政府、社会、第三方的职责配置依然存在错位的现象, 市场机制、第三方作用未能有效发挥;现有制度下的 行政许可、检验检测、监督检查、行政处罚未能有效 配置;守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等。
结果:违法违规现象无法得到有效遏制(企业关
• 监察4个、检验6人、使用单位9人、生产单位2人、 行业协会2人
• (三)审议:特种设备局局务会3次审议
•
——历史上第一次
三、改革创新
• 建立基于风险与公共性的多元共 治体系,形成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属 地政府统一领导、监管部门依法履职、 检验机构技术支撑、行业协会自律服 务、社会公众监督参与的多元共治工 作格局。
安全法》第三十三条、四十条
• ——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改革顶层设计方案》
•
所有工作均围绕实现顶层设计方案开展。
• 1. 健全主体责任落实机制:建立生产单位、使用单位、 检验检测机构特种设备数据报告制度。
• 2.深化行政许可改革:在使用环节,分类改革使用登 记制度,推进气瓶、压力管道等特种从单台设备登记 向单位整体登记转变。
6.2013年1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TSG R5002-2013);
• 7.2014年9月5日,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锅炉使用管理规则》(TSG G5004-2014)。
• ——解决存在的问题 • 一是要求统一的问题
• 使用登记程序与使用管理通用要求,包括:程序、表 格、资料等,包括义务、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技术 档案、人员职责、维护保养与检查等
二、制定的思路与过程
• ——制定的思路 • 1.使用规则与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关系 • 2.一般要求与特殊规定的关系 • 比如:使用登记表、使用登记证、使用登记标志 • 3.管与“放、服”的关系
• ——制定的过程
• (一)时间:2014年1月-2017年1月
• 起草、调研、征求意见、反复修改
• (二)人员:23人
法 条例 部门规章 安全技术规范 相关技术标准
法律1部 行政法规1部 规章11件 安全技术规范125个 相关标准2000多个
•
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 1.2001年4月9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 管理规则》(质技监局锅发〔2001〕57号);
• 2.2005年9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TSG R5001-2005);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概述
目录
• 一、制定的必要性 • 二、制定的思路与过程 • 三、改革创新 • 四、重点说明事项 • 五、后续措施
设备 总量
锅炉
种类 (万台) (万台)
压力容器 电梯
起重机械
(万台) (万台) (万台)
数量 1197.02
53.44
359.97
493.69
216.19
设备 场车 大型游乐设施 客运索道 压力管道
• 3.2009年5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 (TSG T5001-2009);
• 4.2009年8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TSG Q5001-2009);
• 5.2009年8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 (TSG D5001-2009);
作业 人员 1100 1048 964 830 706 658 562 520 473 409 (万)
监察 人员
34259 23648 15740
12491
11936
11542
9874
9616
9363
9119
死亡 人数
269
278
282
289
292
300
310
315
317
325
• ——2015年
• 罗马尼亚:42.6万台特种设备,共发生事故48起,死亡6人 (每起事故1人),万台死亡人数0.14 (按登记数量计算) 。
• ——现代政府的五项职能
公共
宏观 服务 市场
调控
监管
社会 环境 管理 保护
• 一是突出分类监管。
•
核心是提升效果
• 二是无效管理的问题。 包括作业人员配置、登记资料复杂
三是落实责任的问题。
• ——贯彻法律法规 • 1.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专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
备
• 《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十六条,《特种设备安全监 察条例》第三十三条
• 2.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特种设备的使用 • 《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 • 3. 登记标志和检验标志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五条,《特种设备
不了、电 梯停不了)。
事前 监管
监管
事中 监管
事后 监管
• 监管环节: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 经营、使用、检验、检测、报废
• ——监管资源未能有效配置与利用
• 同质化管理严重,监管效果不佳;在“三合一”、垂直体制取 消、责任追究严厉等新常态下,如何利用好新常态,还未寻找 到好的方法。
• 三定方案:管理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 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 备的安全监察、监督工作;监督检查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 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和进出口;按规定权限组 织调查处理特种设备事故并进行统计分析;监督管理特种设备 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作业人员的资质资格;监督检 查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标准的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