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6 客运专线桥梁设计研究
客运专线桥梁

轨道不平顺 德国低干扰谱 生成的轨道不 平顺样本,点 距 0.25m,截止
波长 80m
秦沈客运专线 实测轨道不平
顺
美国五级谱 美国六级谱
时速350公里常用跨度梁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工况
名称 德国 ICE3 动力分散
独立式高速列车 法国 TGV 动力分散
铰接高速列车 日本 500 系动力分散
独立高速列车 国产动力分散独立式
碴 32 32.6 32 2.8 2.787 6.15 3.0 3.0 142.0 355 11.1
355
5.3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简支箱梁
5.3.1双线简支箱梁
在设计中考虑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与先张法预应 力混凝土梁的互换,从模板简統化角度出发,同一跨 度形式的先张梁和后张梁采用同一截面,梁端采用底 板向下加厚的方式,即保证隔墙足够的抗扭性能,又 最大限度地提供内模工作空间,同时结构外形保持一 致,为采用带模张拉工艺创造了条件。
传力锚固时钢束控制应力
运营荷载下钢束应力
疲劳荷载作用下钢束应力幅
疲劳荷载作用下带肋钢筋应力幅
传力锚固时混凝土压应力
传力锚固时混凝土拉应力
运营荷载下混凝土压应力
运营荷载下混凝土拉应力
运营荷载下混凝土最大剪应力
抗裂荷载下混凝土主拉应力 抗裂荷载下混凝土主压应力
控制条件
K≥2.0
K≥2.2
Kf≥1.2 σcon≤0.75fpk
32m 双线整孔
有碴 结 轨道 构 类
后 张
20m、24m、32m 双线、 单线并置整孔预制
及原位现浇
20m、24m、24m(高) 32m 单线、双线整孔; 24m、32m 双线组合箱
梁
20m、24m、24m(高) 32m、40m 双线整孔
高速铁路桥桥梁工程毕业设计

高速铁路桥桥梁工程毕业设计1 绪论1.1 概述自1964年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建成以来,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比利时、英国、韩国等国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时速250km 高速铁路已达6350多km。
可以说铁路客运专线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是适应交通运输要求的必然产物。
按照国务院审议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0万km,其中客运专线1.2万km。
目前已经开工建设的京津、武广、郑西等高标准的铁路客运专线规模已达3200多km。
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基础工后沉降、无碴轨道技术、系统集成等方面环节多,技术难度大,虽然有秦沈客运专线建设的经验,但尚没有采用无碴轨道客运专线系统成熟的经验。
在客运专线铁路建设中尚有一些问题需要统筹考虑以保证我国未来铁路客运网的安全、先进和合理。
1.2 客运专线的线路选线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着眼发展”的铁路建设新理念,由于其铁路建设标准,线路选线的控制因素多,难度大,但线路选线的优化与合理性直接关系铁路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是客运专线建设重视的首要问题。
在客运专线引入特大、大城市区段的铁路,建议加强客运专线移入地下的设计方案研究。
我国城市扩容的潜力很大,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人口多的国情实际,铁路作为百年大计应充分考虑今后城市发展需要,不对其造成过多的制约。
从国外高速铁路的经验看,轨道交通在进入大城市的主城区时,引入地下对城市的发展制约相对要小,比如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等国际都市的地铁和城郊铁路大多采用这种方式。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铁路建设投资成本的增加,到这部分投资的增加主要受益者是城市本身,应调动相关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研究确定铁路与地方政府合理的投资比例加以解决。
1.3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概况京津城际轨道交通是环渤海京津冀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沟通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的便捷通道。
铁路桥梁勘察设计及创新研究

铁路桥梁勘察设计及创新研究发布时间:2022-10-13T03:47:57.451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6月11期作者:苏宏[导读] 勘察是铁路桥梁工程方案设计的基础,通过对不良地质的识别和水文条件的确定,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切实保障铁路桥梁的耐久性和抗压性,根据勘察结果对结构予以优化调整。
苏宏中大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 710077摘要:勘察是铁路桥梁工程方案设计的基础,通过对不良地质的识别和水文条件的确定,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切实保障铁路桥梁的耐久性和抗压性,根据勘察结果对结构予以优化调整。
本文结合相关案例对铁路桥梁的勘察结果加以概述,并根据勘察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创新,实现铁路桥梁的结构优化。
关键词:铁路桥梁;勘察设计;水文条件;不良地质引言:铁路桥梁勘察应充分了解工程建设区域及周边的地质情况、水文条件,采用勘察技术对工程技术方案、技术参数予以明确。
为切实保障桥梁工程建设地基的承载力符合要求,按照桥梁的走向和分布情况进行承载力计算,针对勘察的不良地质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保障铁路桥梁工程建设的科学性。
因此,研究此项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工程概述新建某高速铁路项目位于我国陕西境内,线路途经周边县、市数量共计12个,总体长度达到106.3km。
下行、上行线路长度分别在4.53km和4.63km。
项目建设与既有铁路进行互通,用于客运。
铁路新建桥梁长度达到21.3km。
占据总体比例的20.03%,是铁路项目建设的重要区域。
桥梁工程中特大桥双线12座、单线1座、大桥双线21座、单线2座,梁式中桥双线14座,小桥3座,框架涵12座。
桥梁基础预设采用钻孔灌注桩的方式进行施工,分别使用直径在1m、1.5m、2m灌注桩达成承载的目的。
2地质勘察结果分析在项目建设之前采用物探技术进行地质结构的勘察,并使用全站仪、经纬仪等设备对工程建设区域的地形、地貌等进行明确,绘制三维勘察地形图。
对工程建设沿线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勘察,具体结果如下所示:(1)跨越河流:沿线跨越河流数量2条,周边河流数量16条,最大跨度达到12.3m,是该地区重要的水陆通道。
TZ213-200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doc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TB P TZ213-200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2005—09—22发布2005—09—22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前言本指南是根据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关于认真做好新建客运专线铁路施工和验收暂行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经规标准[2004]8号)的要求,结合客运专线铁路特点和既有工程建设实践经验,为保证桥涵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运输、架设安全,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
本指南共分14章,内容包括:总则,施工准备,基础,墩台,桥位制梁,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制造,预制箱梁架设,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及架设,结合梁,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架、板式刚构连续梁,支座,桥面及附属结构,涵洞,环境保护。
在执行本指南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北京西客站南广场中铁工程大厦,邮编:100055),并抄送铁路工程技术标准所(北京羊坊店路甲8号,邮编: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指南由铁道部经济规划院负责解释。
主编单位: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参编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筑研究设计院主要编写人员:陈唯一林荫岳盛黎明刘建廷薛吉岗韩军鹏王树伟田松陶振华王兴铎邓加华刘承亮苏应毕虞慧鸣赵德学付国才万为胜刘中天李裕和张瀚朱炎新李怒放苏国明目次1 总则 (1)2 施工准备 (2)2.1施工调查和技术准备 (2)2.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 (4)2.3 辅助工程 (4)3 基础 (5)3.1 明挖基础 (5)3.2 桩基础 (11)3.3 沉井基础 (25)4 墩台 (29)4.1 墩台身 (29)4.2 锥体填筑 (29)4.3 桥台的排水及防护 (30)5 桥位制梁 (31)5.1 膺架浇筑 (31)5.2 连续梁、连续刚构的悬臂浇筑 (31)5.3 移动支架悬臂拼装 (34)5.4 连续梁顶推 (35)5.5 先简支后连续箱梁 (37)5.6 移动模架造桥机制梁 (38)5.7 移动支架造桥机制架梁 (39)6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 (41)6.1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 (41)6.2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 (52)7 预制箱梁架设 (55)7.1 一般规定 (55)7.2 架桥机架设 (55)7.3 落梁就位 (56)8 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及架设 (57)8.1 T梁预制 (57)8.2 T梁架设安装和横向联结 (58)9 结合梁 (60)9.1 一般规定 (60)9.2 钢梁的工地检验 (60)9.3 钢梁安装 (61)9.4 混凝土桥面板 (63)9.5 结合梁施工质量标准 (64)10 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架、板式刚构连续梁 (66)10.1 连续刚架桥施工 (66)10.2 板式刚构连续梁施工 (66)11 桥梁支座 (69)11.1 一般规定 (69)11.2 盆式橡胶支座的安装 (69)11.3 支座安装质量标准 (69)12 桥面及附属结构 (70)12.1 有碴桥面 (70)12.2 无碴桥面 (70)12.3 桥面及附属结构质量标准 (71)13 涵洞 (72)13.1 一般规定 (72)13.2 圆形涵洞 (72)13.3 盖板涵 (73)13.4 矩形涵、框架涵 (73)13.5 渡槽、倒虹吸管 (74)13.6 涵洞质量标准 (74)14 环境保护 (77)14.1 一般规定 (77)14.2 防止水土污染和流失 (77)14.3 防治空气污染 (77)14.4 文物和景区保护 (77)本标准用词说明 (78)1 总则1.0.1 为统一客运专线铁路的桥涵工程施工标准,保证桥涵工程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技术指南(下简称指南)。
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构造-5页精选文档

客运专线铁路桥梁结构构造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上,列车对桥梁的动力作用大,为满足行车安全、乘坐舒适以及适应高速铁路线路的构造要求,高速铁路桥梁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更高的刚度、良好的稳定性、更大的抗扭能力、更好的耐久性和较高的减振降噪特性,同时,还要利于检查与维修。
一、桥面布置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桥面结构主要由人行道栏杆(声屏障)、人行道盖板、电缆槽、防撞墙(挡碴墙)、排水孔、防水层及保护层、轨道系统等组成。
无碴轨道桥面与有碴轨道桥面相比结构要稍复杂一些,下面我们以京津城际铁路桥梁为例对桥面结构做如下具体介绍。
图2-2-1 京津城际铁路箱梁桥面断面图如图2-2-1所示,京津城际铁路桥面栏杆内净宽13.2m,正线线间距5m,线路两侧设防撞墙(高1m、强度C40)取代护轮轨,防撞墙内净宽9.1m;在箱梁翼缘板两侧的遮板上安装可拼装式混凝土桥梁栏杆(高1.2m),穿越居民区时,安装声屏障(高2.15m);桥面喷涂聚脲弹性涂料防水层(厚度2mm),防水层上无保护层,梁缝间用橡胶止水带连接。
图2-2-2 京津城际桥面现状图图2-2-3 翼缘板上部断面详图图2-2-4 梁端止水带和缓冲层示意图与既有线普通桥梁不同,为使轨道系统与桥梁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而自由伸缩移动,桥面与轨道系统的混凝土底座之间增加了滑动层;在梁端的混凝土底座与桥面间增加了弹性缓冲材料;同时为防止轨道系统的横向位移和向上敲起,在桥面的混凝土底座两侧增设了C、D两种侧向挡块。
在底座板和桥梁表面之间有一层滑动层,由土工布-薄膜-土工布组成。
它使底座板下的梁跨伸缩不影响钢轨的受力,从而不受无缝线路的纵向力影响。
图2-2-5 滑动层与梁体及轨道系统的关系示意图如图所示,桥梁结构中,每个梁体是相互独立的单元,而桥上则是无碴轨道的整体道床,为使梁体不受无缝线路纵向力的影响,在桥面与混凝土底座之间增设滑动层(两布一膜),将桥梁与轨道系统划分为彼此相互独立的系统而又不失为一整体,彼此相互移动,互不影响。
客运专线桥梁调高支座新技术试验性研究

桥 梁收稿日期:2009 12 10作者简介:李利方(1976 ),男,工程师,2000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客运专线桥梁调高支座新技术试验性研究李利方(中铁十八局武广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武汉 430205)摘 要:针对最简便、最实用的支座调高技术比较分析,采用可调高支座新技术来调整桥梁产生的工后沉降尤为重要。
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CKPZT 调高支座实地实梁调高操作试验,调高支座能快捷方便调整桥梁不均匀沉降量,确保线路平顺性。
并对调高支座填充材料提出研究方向。
关键词:客运专线桥梁;调高;支座;试验中图分类号:U 238;U 443 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2954(2010)01 0105 02为了确保铁路客运专线的列车安全性和旅客舒适性,要求轨道必须有较高的平顺性,铁路客运专线的轨道结构大量应用了无砟轨道技术,因此对桥梁基础沉降控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当前在铁路客运专线桥梁所占比例较高,对于处于软土地基和岩溶地区的桥梁,难免会产生不均匀沉降。
一旦产生不均匀沉降,若不采取措施,桥梁上部结构扭曲,出现内力重分布,影响客运专线桥梁无砟轨道高平顺性。
目前轨道不平顺的调整主要是依靠轨道扣件上留有一定的调整量,但其调高量有限,本文通过对桥梁调高支座新技术试验性研究,可以看出采用可调高支座来调整桥梁产生的工后沉降快捷方便。
1 桥梁支座调高方式目前国内外已采用的桥梁支座调高主要有:垫板调高、螺旋调高、楔块调高、支座橡胶垫板中设置空腔填充弹性材料调高。
目前从实用观点出发,最简便、最实用的支座调高技术主要有:垫板调高、支座橡胶垫板中设置空腔填充弹性材料调高。
1 1 垫板调高桥梁支座具体操作方法是在要进行支座调高时,先用千斤顶把梁顶起,然后换上所需高度的垫板以实现支座调高。
1 2 支座橡胶垫板中设置空腔填充弹性材料调高在盆式橡胶支座橡胶垫板中设置空腔,用高压泵向空腔压液态介质材料,利用液态介质材料可 液固 转化弹性材料的原理,使支座上部结构升高的一项新技术。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简支箱梁力学效应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简支箱梁力学效应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高速铁路是我国快速发展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其中,客运专线作为一种高速铁路新型形式,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和运行效率。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络的不断扩大和客运专线建设的加快,设计和建造高速铁路桥梁已成为当前工程技术领域中的最新挑战之一。
其中,简支箱梁作为常见的高速铁路桥梁形式之一,其力学效应研究对桥梁的设计、施工和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简支箱梁的力学效应,为桥梁工程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将主要探究以下内容:1. 研究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简支箱梁的受力特性和应力分布规律,探究不同结构参数对于力学效应的影响。
2. 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开展简支箱梁在外载荷下的受力仿真分析,寻找优化结构参数的方法,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能。
3. 在对简支箱梁力学效应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加固方案,保障桥梁的长期安全运行。
本研究的目标是深入揭示简支箱梁的力学效应及其对桥梁工程的影响,为高速铁路桥梁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主要采用数值分析和性能测试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建立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简支箱梁的有限元模型,模拟梁体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情况,探究力学效应的特征和规律。
2. 基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开展不同荷载工况下简支箱梁的受力仿真分析,进一步研究力学效应对梁体结构的影响。
3. 在数值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简支箱梁的性能测试,获取真实的受力数据和应力分布情况,从实验角度验证数值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在对简支箱梁力学效应和结构特点的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加固方法和方案,保障桥梁的安全运行。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将对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简支箱梁的力学效应进行深入的探究和研究,对于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提升结构稳定性和保障桥梁的安全运行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客运专线立交设计方案研究

客运专线立交设计方案研究贾陈君【摘要】根据胶济客运专线、西成客运专线、兰新第二双线等相关铁路以桥梁方式跨越既有铁路、公路的立交设计经验,指出本类立交设计需从桥梁结构选择、立交协议、工期影响分析、工程投资、施工顺序、施工过渡方案以及线路运营安全等方面入手.【期刊名称】《高速铁路技术》【年(卷),期】2013(004)001【总页数】5页(P31-35)【关键词】客运专线;立交设计;研究【作者】贾陈君【作者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2.31 前言伴随着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建设实施,国内大规模客运专线建设的全面开展,客运专线不可避免地与既有铁路、高速公路及省道国道交叉。
特别是在既有铁路网日趋成熟的情况下,为节约铁路建设用地,新建线路经常与既有铁路并行。
考虑车站设置、沿线控制等影响因素,经常出现客运专线与既有铁路的小角度交叉情况。
针对客运专线与既有铁路、高速公路及省道国道交叉的具体设计情况,通过胶济客运专线、西成客运专线、兰新第二双线等铁路以桥梁方式跨越既有铁路、公路的立交设计经验和铁路与高等级公路立交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方案比选的情况,提出客运专线与既有铁路和高等级公路立交时,均应根据客观控制因素及具体工程条件,比选各种技术方案后选择安全、合理的设计方案。
2 客运专线与既有铁路交叉的设计方案客运专线与既有铁路交叉时,两线交叉角度应尽量大于45°,采用32 m或24 m的普通简支梁通过。
如出现客运专线与既有铁路的小角度上跨交叉,则应结合工程实际采用一些其它结构或方法进行设计。
根据铁建设[2012]23号《关于进一步明确铁路工程设计线路交叉跨越有关规定的通知》的要求,为确保铁路列车运营安全,应以“客运铁路上跨货运铁路(含客货共线铁路);铁路优先上跨公路;高速铁路上跨输油、输水、输气管道等其他设施”为基本设计原则。
依据桥梁结构、净空要求、施工工期等不同因素,主要有门式墩、连续梁、刚架结构、框架桥立交及组合结构等几种设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运专线桥梁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现代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交通运输方面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现今,人们对交通运输的安全性、舒适性、时间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就客运专线桥梁的设计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桥梁设计理念进行详细的阐述,分析现有的客运专线桥梁的选型,对客运专线桥梁的设计方案进行探讨,设计出适合我国客运专线的桥梁,以便带来更加便捷的交通运输。
【关键词】客运专线;桥梁;设计方案
0.引言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人们对交通运输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在交通运输方面加大投资,以便建立更加快捷、舒适、安全的交通运输,笔者通过对客运专线桥梁设计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我国目前交通状况,针对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标准,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以便促进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1.客运专线桥梁设计理念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长,人们对桥梁的建设和设计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不仅要经济实用,还要将技术经济与环境合理结合,二者协调发展。
根据目前情况,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桥梁设计理念。
其一,要确保桥梁整体的刚度,能够使机车平稳、安全、舒适的通过[1]。
其二,针对采用标准梁的桥,在桥墩设计时,应注意桥梁的美化效果,能够与周围环境相符,起到景观美化的效果。
其三,在桥梁设计的细节上要特别注意施工工艺,使得桥梁更加美观。
其四,桥梁设计时,要具有时代气息,结合中西方文化,体现出桥梁跨越式的发展。
其五,全线桥梁要具有统一的风格,还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景观设计,能够体现出桥梁的独特风格。
其六,要体现出人人为本的理念,桥梁的设计要适应当地的发展需求。
2.客运专线桥梁选型
2.1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一,采用洪水频率。
在桥梁设计时应考虑洪水的情况,一般将桥梁与涵洞的设计按一百比一的比例来设计,以便洪水能够顺利通过。
第二,设计速度。
高速正线桥梁的设计速度目标值可以分为两种,一种速度目标值是三百到三百五十米每小时,动力仿真分析速度在三百五十米每小时的时候为优良,四百二十千米每小时为合格或以上[2]。
另一种速度目标值是二百到二百五十千米每小时,远期可以提速到三百千米每小时,动力仿真分析速度二百五十千米每小时为优良,三百千米每小时为合格或以上。
第三,设计活载。
客运专线如跨线列车联络线、动车走行线、高速正线等,都采用“ZK标准活载”,其他的都按原来的规范处理。
第四,线间距。
站内正线与区间正线的线间距相同,设计速度目标值为三百到三百五十千米每小时的时候为五米。
2.2桥跨布置与选择的主要原则
其一,客运专线梁型主要以二乘三十二米、三乘二十四米连续梁和三十二或二十四米简支梁为主,铵等跨布置,整座桥要以同一跨梁布置。
其二,结合梁造价是混凝土连续梁的一点四至一点七倍,尽量采用混凝土连续梁跨越,如施工条件变化,可使用结合梁。
其三,桥梁斜交过路或河流时,尽量采用较大跨度。
不应采用错线布置。
其四,跨越一般公路,交角较小时可采用刚构连续桥以降低路肩高程。
其五,桥高五十米以上的高架长桥,要进行三十二米架设、五十六米移动模架法施工以
及六十四米或八十米长联连续梁方案等综合技术比较,确定合适的采用方案。
2.3秦沈客运专线梁型
秦沈客运专线桥梁主要梁型为二十四米或三十二米简支箱梁,除预留速度目标值在二百五十千米和三百千米每小时不同外,其他方面都是一样的。
秦沈客运专线梁型横断面见图一至图六[3]。
2.4京沪客运专线梁型
京沪客运专线梁型主要以三十二或二十四米简支箱梁以及连续箱梁为主,在特殊工点中,铺有混凝土连续梁、刚构连续梁、钢混结合梁等,与秦沈客运专线梁型比较,增加了钢桁结合梁,见图七。
3.客运专线桥梁设计方案
3.1桥梁基础沉降的设计
由于普通的简支梁墩能够接受沉降量分别为九十八,一百一十三米,比一般的路基沉降量小很多,因此,桥梁的沉降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客运专线道路的平顺性要高于一般道路,客运专线的桥梁墩台所受的沉降量有严格要求,无碴轨道要控制在二十毫米以内,有碴轨道要控制在三十毫米以内[4]。
由于化验、地质钻孔取样等条件的限制,沉降计算的参数有着不确定性,沉降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由此可以较好的监测和预报沉
降,保证客车的运行安全。
当前,在计算工后沉降量时,需注意不应折减总沉降量来的出工后沉降量。
3.2无碴轨道桥梁设计
由于寿命周期内造价较低以及维修工作量较小,人们越来越重视无碴轨道桥梁的设计。
在一些大跨度桥梁上,无碴轨道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我国相关铁路设计规定,混凝土桥梁在应用无碴轨道时,粱部徐变上拱值要控制在十毫米以内。
根据德国相关规定,无碴轨道桥梁的徐变值应控制在梁跨为五千的范围内,对于五十米以下的桥梁要求非常严格,
3.3无缝线路桥梁设计
当前新建的客运专线都是一次铺设无缝线路,然而这对桥梁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在进行无缝线路的改造时,长钢轨力的大小收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在桥上都是用来小阻力扣件,减小每个墩台的受力情况,来达到保护桥梁的目的。
在研究探讨桥上无缝线路时,我国根据我外先进的技术理念,再结合国内际情况,提出了桥墩线刚度概念,以便增强桥梁抵抗长钢轨力的能力,增强了无缝线路的稳定性[5]。
为了确保无缝线路的稳定性和降低维修工作量,在无缝线路方面要减少设置温度调节器,这在无缝线路桥梁设计方面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4.总结
客运专线桥梁的设计与一般桥梁的设计有着明显的不同,最大不同之处在与桥梁结构既要满足强度的要求,又要满足刚度的要求,因此,来满足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安全性与舒适性。
在客运专线桥梁的设计研究中,通过对秦沈客运专线桥梁、京沪客运专线桥梁进行分析探讨,并结合国外的相关桥梁技术分析,我国客运专线桥梁的设计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在工程中要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更科学的措施来控制大跨度桥梁的徐变,来确保大跨度桥无缝线路的铺设。
在今后客运专线桥梁的设计中有待解决相关问题,提高桥梁设计技术,设计出更适合我国交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客运专线桥梁,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喜军,申全增.秦沈客运专线桥梁新结构综述[J].铁道标准设计, 2010,89(08):56-57.
[2] 盛兴旺,李志国,邓运清.京沪高速铁路预应力简支箱梁结构参数优选[J].铁道标准设计, 2011,34(03):102-103.
[3] 文望青.客运专线桥梁设计的思考[J].铁道标准设计, 2012,37(10):145-146. [4] 李秉涛.客运专线选线主要设计原则和特点[J].铁道标准设计, 2010,67(10):26-30. [5] 王召祜.客运专线桥梁设计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 2011,48 (4): 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