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当前,我国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经历了从传统施工向现代化施工方式的转变。
其中,钢结构桥梁、混凝土桥梁、斜拉桥、预应力桥等各种桥梁工程,都经过了创新成果的应用和不断的技术进步。
1. 钢结构桥梁钢结构桥梁具有轻质、高强度、易于制造和安装等优点,逐渐成为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
此类桥梁适用于大跨度、重载、高速公路等场合。
2. 混凝土桥梁混凝土桥梁的主要特点是设计先进、材料可靠、施工方便、耐久性好。
近年来,混凝土桥梁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如旋转施工法、连续刚构法、精细满浆等,提高了混凝土桥梁的质量与安全性能。
3. 斜拉桥斜拉桥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桥梁形式,主要采用大直径、高强度的钢缆进行支撑,对支座的要求较低,可跨越水面、山谷和公路等障碍。
同时,斜拉桥具有优美、大气的造型,也成为吸引游客的景点之一。
4. 预应力桥预应力桥梁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强度和耐久性能的提高,具有较好的反抗荷载和抗震的能力。
预应力桥梁在建设中需要在钢筋加工、张拉钢筋、灌浆、松弛处理等方面做好技术细节工作,才能确保桥梁的质量和安全。
发展趋势未来,公路桥梁建设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
其中,强调绿色建设、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将成为公路桥梁建设的主要目标。
为实现高质量、高效益、低风险、可持续发展,公路桥梁建设将逐渐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 信息化模式逐渐实现工程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的无缝衔接,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2. 高强度材料和新技术采用新型材料和新技术,提高桥梁设计和施工的质量、效率和安全性,降低桥梁的建设成本。
3. 建筑工程智能化利用数字化技术、智能化设备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公路桥梁建设的智能化、自动化、智能协同等,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 节能减排在公路桥梁建设中采用生态环保的设计和施工方式,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和节能技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桥梁工程的发展现状

桥梁工程的发展现状
桥梁工程是建设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桥梁工程也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现状。
首先,桥梁工程正朝着更加复杂和高难度的方向发展。
在当今时代,随着车辆的增加和运载量的加大,对桥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当今新建的桥梁工程往往需要应对更加复杂的地质条件,如河流、山区和海洋等。
同时,桥梁的跨度和承载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其次,桥梁工程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也应用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材料。
例如,在桥梁设计中,采用了三维模型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使得设计能够更加精确和高效。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建筑设备和施工方法,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此外,新型的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钢索和复合材料等也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中,以提高桥梁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另外,桥梁维护和养护也成为了当前桥梁工程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量的增加,许多老旧桥梁面临着严峻的保养和修复任务。
因此,桥梁维护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升。
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桥梁养护管理体系,并采用了新的监测和评估技术,以及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以确保桥梁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总的来说,桥梁工程正朝着更科学、更高效和更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
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和管理方法,可以建造更
加安全和耐久的桥梁,以应对未来交通发展的需求。
同时,桥梁维护和养护也成为了当前需要重视的问题,以确保现有桥梁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桥梁的发展趋势论文

桥梁的发展趋势论文桥梁作为连接两个地点的重要工程设施,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桥梁的发展也经历了不断的变革和创新。
本文将从桥梁的发展历程、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来论述桥梁的发展趋势。
桥梁的发展历程桥梁是人类最早利用自然资源和工程技术建造的工程设施之一,它见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桥梁是以木材和石头为基本材料建造的,如中国的赵州桥和意大利的斯特拉迪翁桥等,这些桥梁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人们的出行和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的桥梁建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桥梁的建造技术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当前存在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桥梁的建设和维护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传统的桥梁设计和建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现代桥梁需要更多地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其次,桥梁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一些老旧的桥梁出现了严重的损坏和变形,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再者,桥梁的设计和建造成本不断增加,对于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了解决桥梁建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未来桥梁的发展趋势将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桥梁的建造将会更多地采用新型的建筑材料和新技术,如高性能混凝土、钢结构等,以提高桥梁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其次,桥梁的设计将会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再者,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将会广泛应用到桥梁的建设和管理中,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后,桥梁建设和维护将会更加注重对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的便利性,重点关注桥梁的功能和效益。
在总的来看,桥梁的发展趋势将会朝着更加环保、智能化、高效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这将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不断创新和改进桥梁建造技术和管理模式,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出行和交流的需求,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现状发展

我国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浅探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城市桥梁的景观设计也成为了一项热点议题。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观点看法。
关键词: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景观建设对策建议一、城市桥梁设计准则城市桥梁的使用要求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如以通行机动车为主,还是通行非机动车及人群为主;是在文化商业区,还是在居民区,在风景区还是在工业区;并对通行荷载、流量及线路等级等要求。
对不同情况要分别对待。
在交通发展方面,桥下航道级别发展的变化,如要求增加桥下净空;桥面车行道的拓宽(如将现在人行道—部分变为车行道,或将目前的非机动车道并入机动车道);使用荷载的提高等。
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这些发展因素。
在城市建设发展,系指在设计新建桥梁附近,在可预见的将来,是否要建新构筑物(如欲兴建地下铁道、地道、高层建筑、埋设大型管线,紧靠原桥再建新桥),这一点应在设计时加以考虑。
总之,城市桥梁设计的总体要求是适用、安全、经济、美观是辩证的统一,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适用——建桥的主要目的1)在桥位选择上过去有许多经验,如有些桥为方便城市交通,建在市区,往往将过境车流引入市区,造成拥挤;过分强调远期发展,将桥建于远离市区,则近期车辆往往绕道太多,不能吸引更多的车流,且由于车辆绕道造成的耗费也很大。
2)过分强调高标准通航要求,往往形成桥梁高度过高,造成引道坡度陡而长,使大量车辆增加爬坡,特别对非机动车增加不少困难。
3)片面节约,将桥梁宽度定得偏窄,或缩短引道长度而造成较陡的纵坡,不利于使用。
2、安全——这里的安全不仅指结构物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安全,且还需注意在使用过程中,对航运、车辆、行人的安全。
过去有许多经验,如桥墩布置不当造成船撞桥,桥墩受损,船毁人亡。
如某市×××桥因桥墩布置欠佳,一艘装运百货的船,撞桥墩而沉没,损失严重。
机动车辆在桥面上闯上人行道,撞断栏杆的事故,在各地屡有发生。
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公路桥梁在我国交通运输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公路桥梁不仅是连接两岸的重要交通通道,更是交通运输的命脉,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现状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公路桥梁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我国公路桥梁的总里程已经达到了数万公里,连接了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乡村,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完善的公路桥梁网络。
我国公路桥梁的建设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桥梁设计方面,我国工程师们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设计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公路桥梁。
比如,斜拉桥、拱桥、悬索桥等各种类型的桥梁相继出现,为我国公路交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国公路桥梁的建设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为了确保公路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国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公路桥梁建设的投入,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建设标准和规范。
同时,我国还积极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桥梁建设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二、我国公路桥梁的未来发展趋势尽管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进行:1.智能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已经成为公路桥梁发展的重要趋势。
未来,我国将进一步推动公路桥梁的智能化建设,引入先进的智能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对桥梁结构、运行状态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绿色发展: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未来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
在桥梁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将采用更加环保的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将加大对既有桥梁的维护和改造力度,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3.多式联运: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完善,多式联运将成为公路桥梁发展的重要方向。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引言概述:道路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1.1 建设规模扩大近年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政府投入的资金不断增加,大量的道路桥梁项目相继启动,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各地也纷纷加大力度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提升道路桥梁的建设水平。
1.2 技术水平提高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在技术水平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桥梁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的技术不断创新,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不断推进,提高了桥梁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同时,相关技术标准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提高。
1.3 桥梁管理与维护加强随着桥梁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桥梁管理与维护工作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相关部门加强了桥梁的巡查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桥梁存在的问题。
此外,桥梁维护的技术手段也不断创新,提高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二、道路桥梁的发展趋势2.1 绿色环保未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
在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上,将更多地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也将加强桥梁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实现道路桥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2 智能化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道路桥梁将更加智能化。
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桥梁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桥梁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智能化的桥梁也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交通便利性和舒适性的需求。
2.3 结构优化在桥梁设计方面,未来将更加注重结构的优化。
通过采用新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减少桥梁的自重,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同时,也将注重桥梁的美观性和艺术性,使桥梁成为城市的地标和文化的象征。
三、未来发展方向展望3.1 高速公路建设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高速公路的建设力度。
高速公路作为城市间交通的主要通道,将进一步完善和扩大。
我国桥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关键词目录我国桥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前言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经济、政治各方面都处于落后时期,桥梁工程方面也就没有太大的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作为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也得到相应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大跨径桥梁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最辉煌的时期。
一般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上的中、小桥、立交桥,形式多样,实用效果不断提高,跨越大江(河)、海峡(湾)的超大桥梁建设也相继修建,为公路运输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服务。
随着建筑材料、设备、建筑技术的较快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快捷、高精度的计算分析手段,我国广大的桥梁工程师和工作者,不断推进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
1 我国桥梁的发展历程1.1 古代桥梁的发展1.1.1 萌芽阶段(以西周、春秋为主,包括此前的历史时代)中国最早的桥梁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有独木桥和数根圆木组成的木梁桥,此为中国桥梁的雏形,进入周朝,已建有梁桥和浮桥。
1972年,在春秋时期齐国的京城山东临淄的考古挖掘中,首次发现了梁桥的遗址和桥台遗迹,两处桥梁的跨径均在8 m左右。
1.1.2 初步发展阶段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建造。
坐落在咸阳故城附近的渭水三桥,在古代是很有名的。
三桥包括中渭桥、东渭桥和西渭桥,都是多跨木梁木柱桥。
进入秦汉后,建筑材料的丰富化使得以砖石结构为主体的拱结构出现。
进入东汉末期,梁桥,浮桥,索桥,拱桥四大基本桥型已全部形成。
1.1.3 辉煌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了两晋到宋朝时期。
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名桥。
隋代石匠李春首创的敞肩式石拱桥——赵州桥,该桥在隋大业初年为李春所创建,是一座卒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净跨37 m,宽9 m,拱矢高度7.23 m,在拱圈两肩各设有2个跨度不等的腹拱,这样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
中国桥梁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桥梁技术的现状与展望中国桥梁技术的现状与展望引言:桥梁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承载着人们的出行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基石。
近年来,中国桥梁技术在不断创新发展,不仅在连接城市和乡村、改善交通状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与科技水平的提升。
本文将从中国桥梁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全面展望中国桥梁技术的未来发展。
第一部分:中国桥梁技术的现状分析1.1 桥梁建设规模扩大近年来,中国桥梁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数量庞大、质量提升的特点。
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的数据,2019年底,中国公路总里程超过5.2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1.4万公里。
这些公路建设中,桥梁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大型桥梁如长江大桥、山海关大桥等应运而生。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桥梁建设的重要力量。
1.2 技术创新助力桥梁工程中国桥梁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助推。
近年来,中国在桥梁领域积极推广实施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通过数据采集、传输和分析等手段,实现对桥梁结构和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评估,为桥梁维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例如,利用无人机等载具进行桥梁巡检,可以大大提高巡检效率,减少人力资源消耗和安全风险。
1.3 桥梁设计与施工水平大幅提升中国桥梁设计与施工水平持续提升。
在设计方面,中国桥梁工程师秉持创新宗旨,设计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世界一流水平的桥梁,如港珠澳大桥。
在施工方面,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已经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如预制、悬索和拼装技术等,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第二部分:中国桥梁技术的发展趋势2.1 多样化桥梁类型的发展未来中国桥梁技术的发展将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除了公路桥梁的建设外,城市高架桥、铁路桥梁、无人驾驶桥、高速铁路桥等也将成为发展的重点。
在桥梁类型上,中国将进一步推进斜拉桥、拱桥、悬索桥等类型的发展,以适应更加复杂的交通需求和地质条件。
2.2 绿色桥梁的建设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的重要议题,中国也积极响应并推动绿色桥梁的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2.1桥梁设计的现状2.1.1 梁式桥1. 简支体系梁桥实心板桥,空心板桥,T 梁桥,工字型梁桥, 箱型梁桥等特点:受力简单;标准设计;预制吊装;20~50m;中小桥;引桥组合式梁桥有两种型式:Ι形组合梁桥____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箱形组合梁桥____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梁桥。
优点:显著减轻预制构件的重量,便于集中制造和运输吊装。
2. 简支变连续体系梁桥T 梁桥,工字型梁桥, 箱型梁桥等特点:先简支(预制吊装),后连续;连续体系受力;预应力20~50m;中小桥;引桥3. 连续梁桥箱型截面,连续体系受力,支座20~30m:普通钢筋混凝土,中小桥;引桥;高架桥;立交桥;支架现浇较多40~60m:预应力混凝土,大中桥;次主桥;等截面,顶推施工>60m: 大桥,特大桥;变截面,悬臂施工(现浇或拼装)4. 刚构桥门式刚架桥T 型刚构桥(带挂孔的或不带挂孔的)连续刚构桥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桥斜腿刚构桥刚构桥特点:箱型截面,连续体系受力,墩梁刚接(不需支座)>60m,大桥,特大桥;变截面,悬臂施工(现浇或拼装)-不需体系转换2.1.2 拱桥简单体系拱桥(上承式拱)组合体系拱桥(中承式拱、下承式拱、系杆拱等)1. 石拱桥我国现存的石拱桥最早已有1500多年历史,常用跨度:8~60m;1991年,120m,湖南凤凰县乌巢河桥2001年,146m, 山西晋城丹河大桥, 世界最大跨度。
2. 混凝土拱桥分箱形拱、肋拱、桁架拱常用跨度:30~200m世界已建成跨径超过240M拱桥共15座,中国4座跨径大于300m的拱桥共5座,中国占3座1997年,重庆万县长江大桥(主跨420m),为世界最大跨度。
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混凝土箱形拱:以钢管混凝土作为劲性骨架,再外包混凝土形成箱形拱,是修建大跨径拱桥十分好的构思,除了方便施工外,还避免了钢管防护问题。
3. 钢管混凝土拱桥钢管混凝土是一种钢-混凝土复合材料具有支架、模板二大作用,自架设能力强极限状态下发挥套箍作用,极限承载能力高常用跨度:100~300m。
4. 钢拱桥•适用于大跨径•我国钢拱桥修建正在较快增加2.1.3 斜拉桥特点:组合体系,比梁式桥有更大的跨越能力200~800m的跨径范围内占据着优势由于拉索的自锚特性而不需要悬索桥那样巨大锚碇在800~1100m的跨径范围内,斜拉桥也扮演重要角色1600m跨径都是可行的斜拉桥主要由主梁、索塔和斜拉索三大部分成:主梁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结构或钢和混凝土混合结构;索塔-采用混凝土、钢-混凝土组合或钢结构;大部分采用混凝土结构;斜拉索-则采用高强材料(高强钢丝或钢绞线)制成。
2.1.4 悬索桥世界已建成跨径大于1000米的悬索桥17座;日本于1998年建成了世界最大跨径的明石海峡大桥,是世界建桥史上的一座丰碑。
特点:悬索桥是特大跨径桥梁的主要形式之一受力明确,造型优美,规模宏伟,“桥梁皇后”跨径大于800m的桥梁,悬索桥具有很大的竞争力400~800m也有可比性抗风稳定性问题突出2.2桥梁设计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材料、机械、设备工业相应发展,这为我国修建大跨径斜拉桥和悬索桥提供了有力保障。
再加上广大桥梁建设者的精心设计和施工,使我国建桥水平已跃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以下是桥梁发展得趋势:1、跨径不断增大目前,钢梁、钢拱的最大跨径已超过500m,钢斜拉桥为890m,而钢悬索桥达1990m。
随着跨江跨海的需要,钢斜拉桥的跨径将突破1000m,钢悬索桥将超过3000m。
至于混凝土桥,梁桥的最大跨径为270m,拱桥已达420m,斜拉桥为530m。
2、桥型不断丰富本世纪50~60年代,桥梁技术经历了一次飞跃:混凝土梁桥悬臂平衡施工法、顶推法和拱桥无支架方法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桥梁的竞争能力;斜拉桥的涌现和崛起,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极大的生命力;悬索桥采用钢箱加劲梁,技术上出现新的突破。
所有这一切,使桥梁技术得到空前的发展。
3、结构不断轻型化悬索桥采用钢箱加劲梁,斜拉桥在密索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开口截面甚至是板,使梁的高跨比大大减少,非常轻颖;拱桥采用少箱甚至拱肋或桁架体系;梁桥采用长悬臂、板件减薄等,这些都使桥梁上部结构越来越轻型化。
4、预应力应用更加丰富和灵活部分预应力在公路桥梁中得到较广泛的采用。
不仅允许出现拉应力,而且允许在极端荷载时出现开裂。
其优点是,可以避免全预应力时易出现的沿钢束纵向开裂及拱度过大;刚度较全预应力为小,有利于抗震;并可充分利用钢筋骨架,减少钢束,节省用钢量。
体外预应力得到了应用与发展。
体外预应力早在本世界20年代末就开始应用,70年代后应用多了起来。
体外配索,可以减小截面尺寸,减轻结构恒载,提高构件的施工质量;力筋的线型更适合设计要求,其更换维修也较方便。
加固桥梁时用体外索更是方便。
著名的美国Longkey桥,跨径36m,即是采用了体外索。
大吨位预应力应用增加。
现在不少桥梁中已采用每束500t的预应力索。
预应力索一般平弯,锚固于箱梁腋上,可以减小板件的厚度,减轻自重,局部应力也易于解决。
无粘结预应力得到了应用与发展。
无粘结预应力在国外50年代中期广泛用于建筑业,美国目前楼板中,99%采用现浇无粘结预应力。
无粘结预应力结构施工方便,无需孔道压浆,修复容易,可以减小截面高度;荷载作用下应力幅度比有粘结的预应力小,有利于抗疲劳和耐久性能。
双预应力,即除用预张拉预应力外,还采用了预压力筋,使梁的载面在预拉及预压力筋作用下工作。
简支梁双预应力梁端部的局部应力较大,后来日本将预压力筋设在离端部一定距离的上缘预留槽中,而不是锚在梁端部,使局部应力问题趋于缓和。
国外还较多应用预弯预应力梁。
预弯预应力梁是在钢工字梁上,对称加两集中力,浇筑混凝土底板,卸除集中力,这样底板混凝土受到预压,然后再浇筑腹板和顶板混凝土。
有的国家如日本已有浇筑好底板的梁体作为商品供应。
5、箱梁内力计算更切合实际对于箱梁,必要时需考虑约束扭转、翘曲、畸度、剪滞的内力。
由于剪滞的影响,箱梁顶底板在受弯情况下,其纵向应力是不均匀的,靠箱肋处大,横向跨中处小。
配筋时要用有效宽度。
目前已按试验结果,将纵向应力按多次抛物线分布,得出实用结果。
箱梁温差应力的计算。
箱梁由于架设方向及环境的不同,会承受不同的温差。
温差应力必须考虑,在特定的情况下,温差应力很大,甚至超过荷载应力。
因此,必须按照现场可能出现的温差,计算内力,加以组合,进行配筋。
按施工步骤计算恒载内力。
按结构的最终体系计算恒载内力,往往并不是实际的内力。
必须按照施工顺序,逐阶段地进行计算,在计算中考虑混凝土龄期不同的徐变收缩影响。
这样,既得到了各施工阶段的控制内力,又得到了结构形成时的内力和将来的内力。
同样,也必须考虑施工顺序步骤计算挠度,并反算得到预拱度。
6、施工方法丰富先进近年来悬臂施工法中悬拼的应用有所增加。
各节段间带有齿槛,涂环氧,使连接良好,并增大抗剪能力。
可以缩短工期,特别是利用吊装能力大的浮吊时,可加大节段长度,则更能加快施工进度。
国外悬拼最大的桥为跨径182.9m的澳CaptainCook桥。
顶推施工法也处在不断发展过程,一开始是集中顶推,两则各用一个千斤顶推动,而且用竖向千斤顶以使水平千斤顶回程。
以后发展成为多点顶推,使顶推力与摩阻力平衡,使顶推法可用于柔性墩,同时也不使用竖向千斤顶。
在这以后,又有下列发展:(1)用环形滑道,不必喂氟板。
(2)支座设在梁上,不需顶推后重行设置。
(3)拉索锚具可自动开启或闭锁。
梁前进时锚定,千斤回程时自动开启。
(4)在横向中央设一个滑道,避免两侧滑道时必须两侧同步,特别适用于平曲线梁的顶推。
目前,顶推施工法不仅用于直线梁,而且用于竖曲线上的梁,以及平曲线上的梁。
香港曾把顶推法成功地使用在处在切线、缓和曲线和R=430m圆曲线的梁上,把线形用最接近的圆曲线来模拟,其差值藉调整箱顶板的悬臂长度来补偿。
同时因为超高的不同,箱梁腹板的高度也是变化的;在处于3%纵坡和竖曲线的梁,则使板底保持同一个纵坡而改变箱高。
附、比选标准及方案比选1、比选方案的主要标准:1、安全安全标准可从行车安全、通航安全、基础地质条件的安全与施工安全等几个方面考虑。
行车安全主要通过桥面设施的布置来实现。
如根据公路等级和车流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设置中央分隔带、分车带或护栏以保证行车安全。
通航安全虽然有通航净空保证,但应注意是否有拖船组成的船队通过,另外桥下水流方向是否与桥梁垂直,如遇到这些情况均应适当加大桥梁跨径。
基础的安全一方面应该满足规范中规定的基础埋深与河流的冲刷深度和冰冻深度的关系,另一方面应检查基础附近是否有裂缝、断层、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由此检查桥梁分孔是否合理。
施工期间结构的安全也是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设计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则要注意洪水和飓风对桥梁施工的不利影响,一般要求在洪水来临之前桥墩的施工面要超出设计洪水位。
2、功能桥梁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跨越障碍(河流、山谷或线路),二是承受/荷载。
在比选方案时,应选择传力路线直接、简捷的结构形式,以保证结构受力的合理性。
此外,还应考虑非正常运营条件下(如地震、风载)能保证结构功能的实施。
在地震区修建桥梁要考虑抗震性能好的桥型。
梁式体系比拱失体系好,无铰拱比有铰拱要好,整体式的比组合式的好,扩大基础比桩基础好,低桩比高桩好等。
再从突发的因素破坏桥梁后的修复难易考虑,梁式体系比拱式体系易修复。
从该方面考虑,小跨能满足的就不做大跨;能用标准设计或通用设计的就优先考虑。
3、经济经济性主要从造价、工期及养护维修方面考虑。
⑴造价:主要包括材料费、人工费及机具设备费。
1)材料费的估价因受价格影响比较大,因暂按材料用量来衡量。
①用标准设计与通用设计时,可按所附材料查用。
②考同类体系、同荷载标准、相近跨度的已建桥梁的工程数量。
③根据参考书中提出的构造尺寸以及经验尺寸,定出总体设计的轮廓尺寸,然后对主要结构的少数控制截面进行粗略的验算。
2)人工费和机具设备费的标准各地区有很大差别,可根据概预算定额标准进行估算。
⑵工期:工期与造价有很大的关系,桥梁作为线路的一部分,应该要求做到“线路修到那里,桥也通到那里”,以保证机具、材料、人员的输送,线路早日交付运营,可以使国民经济早一天受益。
影响工期的因素很多,在资金有保障的前提下,主要受基础工程量的大小、结构形式、施工方法等影响。
上下部结构类型多的桥梁,要求特种机具设备的或新体系的工期也长,非就地取材的桥型,不仅造价高,而且工期长;采用脚手施工才工期长,而且有水毁的可能,需要慎重考虑。
⑶养护及维修:桥梁在规定使用期限内经常维修费用的多少需要考虑,混泥土桥的养护和维修费用比刚桥要低得多,当遭受军事或自然因素破坏后的修复,梁式桥比拱式桥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