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设计流程

合集下载

桥梁抗震设防标准与抗震设计流程

桥梁抗震设防标准与抗震设计流程
1995年阪神地震: 约束箍筋不足,纵向主筋 焊接接头破坏
墩柱弯曲破坏
1995年阪神地震: 保护层混凝土严重剥落, 核心混凝土压碎: 约束箍筋的配置不足
汶川地震墩柱弯曲破坏
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 集鹿大桥( 2150m单塔斜拉桥,塔梁 固结):
塔柱严重开裂,保护层混凝土剥落。
(2) 墩柱剪切破坏 非常常见:纵向钢筋过早剪断,箍筋不足
14km
9.0
10km
死亡失踪人 直接经济损失

(当时币值)
64
约70亿美元
65
约200亿美元
6千余
约1000亿美元
1.4万余
逾200亿美元
2千余
118亿美元
8.7万
1207亿美元
22万
77.5亿美元
799
约300亿美元
2968 逾25亿美元
2.4万余
逾2000亿美元
1. 直接灾害
(1) 地表破坏:
在破坏性地震中极为常见! 纵向移位、横向移位以及扭转移位
图2.4 阪神地震中上部结构横向移位 图2.3 阪神地震中上部结构纵向移位
(a)连续梁端部
(b)连续梁中间支点处
汶川地震中上部结构横向移位
5.12汶川地震:
一座多跨简支斜桥发生 严重s形横向移位破坏, 挡块毁坏。
汶川地震中斜桥上部结构横向移位
工程抗震措施 增加的造价
减轻地震破 坏和损失
社会经济状况
பைடு நூலகம்
地震危险性
地震危险性分析 总要求
总目的 设防原则 地震区划图 设防环境
具体目标 设防目标 烈度? 设防参数
地震动参数 ?
必须明确设防水准与 设防目标之间的关系

桥梁限高架制作流程

桥梁限高架制作流程

桥梁限高架制作流程Building a bridge with a specified clearance height involves a meticulous process to ensure safety and efficiency. 桥梁的限高架制作过程需要经过精心制定的流程,以确保安全和效率。

The first step in the process is to conduct tho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site where the bridge is to be built. 过程的第一步是对桥梁建设场地进行彻底的研究和分析。

Engineers and construction teams must consider factors such as the types of vehicles that will pass under the bridge, the surrounding infrastructure, and any potential obstacles that may impact the clearance height. 工程师和施工团队必须考虑通过桥梁下方的车辆类型、周围基础设施和可能影响限高架的潜在障碍。

Once the site analysis is complete, the design phase begins. 一旦完成了场地分析,设计阶段就开始了。

During this phase, engineers and architects work together to create detailed plans for the bridge structur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required clearance height as well as the overall aesthetics and functionality of the bridge. 在这个阶段,工程师和建筑师共同努力,为桥梁结构制定详细计划,同时考虑所需的限高以及桥梁的整体美学和功能性。

整体式钢箱梁桥的设计要点及流程

整体式钢箱梁桥的设计要点及流程

整体式钢箱梁桥的设计要点及流程摘要:本文介绍了整体式钢箱梁的详细构造,并通过工程实例对整体式钢箱梁的传力途径、纵向计算、横向计算、支承加劲肋计算以及构造细节等事项进行了阐述。

最后总结了整体式钢箱梁构件的计算内容及确定方法。

关键词:钢箱梁桥;构造;设计;计算。

一、整体式钢箱梁的构造1、总体布置整体式钢箱梁是由底板、腹板、顶板、横隔板和横肋等构件以焊接方式连接而成,并形成单箱单室或单箱多室的整体式断面形式。

整体式钢箱梁的底板和顶板由横隔板及腹板、横肋等构件联结成整体受力体系。

钢箱梁的顶板通常与桥面横坡平行,底板则可与顶板平行或水平向布置。

整体式钢箱梁断面示意图如下:图1 整体式钢箱梁断面示意图2、底板和顶板的构造形式整体式钢箱梁底板和顶板由底部和顶部面板与纵向加劲肋组成,纵向加劲肋的作用是防止在纵向弯曲压应力作用下钢板局部失稳。

钢箱梁顶板设置纵向加劲肋后,单桥面板成为正交异形板,桥面板抵抗能力大幅增强,使竖向荷载通过桥面板传递到腹板和横隔板上。

纵向加劲肋的主要形式有开口加劲肋与闭口加劲肋两种,两者的区别如下:由表1可知,顶板的纵向加劲肋主要用闭口加劲肋,但顶板翼缘处非车行道部分处的加劲肋也可采用开口加劲肋。

底板的纵向加劲肋主要用开口加劲肋。

一般的闭口加劲肋采用U肋,间距一般为600mm左右,开口加劲肋采用平钢板或倒T形截面,间距一般为350mm左右。

3、腹板构造形式整体式钢箱梁的腹板一般为直腹板和斜腹板两种形式。

单箱多室截面钢箱梁中,外侧腹板一般为直腹板或斜腹板形式,腹板与顶板、底板共同组成单箱截面,箱梁内部仓室间多采用直腹板形式。

弯矩和剪力的共同作用下使得腹板产生弯曲应力和剪应力,腹板在过大的弯曲压应力作用下会发生弯曲失稳,需在腹板上设置纵向加劲肋,纵向加劲肋一般采用I肋形式,在腹板受压区范围内设置。

腹板在过大的剪应力作用下会发生剪切失稳,需在腹板上设置竖向加劲肋(横肋),竖向加劲肋一般可采用平钢板截面或倒T形截面,横肋纵向间距一般3m左右,腹板纵向加劲一般纵向保持连续,在遇到横隔板与横肋处,开过焊孔通过。

openbridge designer建模流程

openbridge designer建模流程

OpenBridge Designer是一款基于Microstation开发的桥梁工程BIM设计软件,其建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导入数据:首先,需要导入项目所在区域的地形数据及路线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为桥梁的定位和布跨提供基础信息。

2. 桥梁定位与布跨:在导入数据后,根据项目需求对桥梁进行定位和布跨。

这一步骤需要考虑桥梁的走向、桥梁跨度和桥墩位置等因素,以确保桥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参数化桥梁构件创建:OpenBridge Designer提供了丰富的参数化桥梁构件库,包括桥面板、丁梁、箱梁、桥墩、桥台等。

根据项目需求,用户可以通过修改参数化构件的参数来得到所需的桥梁构件。

4. 桥梁构件放置:在定位和布跨的基础上,根据项目需要放置所需的桥梁构件,如T梁、箱梁等。

这一步骤需要确保桥梁构件之间的碰撞检查,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干扰问题,从而控制成本。

5. 碰撞检查:OpenBridge Designer具有碰撞检查功能,可以在施工开始前检测构件之间的碰撞情况。

通过碰撞检查,可以在设计阶段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6. 设计优化与完善:在完成桥梁构件的放置后,需要对设计进行优化和完善。

这一步骤包括调整构件位置、优化桥梁结构以及考虑桥梁的受力分析等因素,以确保桥梁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7. 成果输出:最后,根据项目需求,OpenBridge Designer可以输出桥梁设计图纸、参数化模型以及相关报告等成果,以便于后续的施工和运营管理。

桥梁工程施工流程及施工质量要点

桥梁工程施工流程及施工质量要点

桥梁工程是重要的交通基建,施工流程和质量要点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桥梁工程的施工流程和施工质量要点的简要介绍:一、桥梁工程施工流程1. 勘察和设计阶段:- 施工前需要进行勘察和设计,包括地貌、地质勘察、路线规划,桥梁型式、桥墩数量、桥孔数量、跨径确定等。

2. 招标阶段:- 根据施工项目的设计图,制定招标书和技术文件,并邀请合格的承包商竞标。

3. 预制构件加工:- 根据设计图进行预制构件加工,包括桥墩、桥拱、桥面板等构件。

4. 基础施工阶段:- 在基础施工阶段中,需要进行桥墩、桥台和桥基的打桩、开挖和浇筑。

5. 桥面和护栏安装阶段:- 安装桥面和护栏是桥梁工程的关键之一,需要精细施工,确保桥面和护栏的安全和稳定。

6. 主体施工阶段:- 包括拼装支架、吊装、拼装梁段、缆索拉拔、拟合、灌浆等,实现桥梁主体施工。

7. 试验和调试阶段:- 桥梁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必要的试验和调试工作,确保桥梁可以安全、正常地运行。

二、桥梁工程施工质量要点1. 施工工程检查:- 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区域内的环境和地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和周围建筑物产生影响。

2. 材料选用:- 桥梁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材料的质量,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符合标准的高质量材料。

3. 施工工艺控制:- 不同的桥梁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4. 现场管理:- 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防止施工区域污染、规范管理施工人员等,对现场管理要求严格,确保施工质量。

5. 施工成品验收:- 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构件的加工尺寸、铺装层数、混凝土开裂情况等进行质量检查。

6. 试验和调试:- 进行桥梁验收过程中,应进行荷载试验、振动试验、地震试验,验证桥梁的安全和稳定性。

以上是关于桥梁工程施工流程和施工质量要点的简要介绍,。

简述桥梁基础工程施工工序

简述桥梁基础工程施工工序

简述桥梁基础工程施工工序桥梁基础工程是指桥梁结构的基础部分,它作为桥梁整体结构的支撑,承受着桥梁全体荷载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整座桥梁的安全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桥梁基础工程的施工工序着手,介绍桥梁基础工程施工的主要内容和流程。

1. 方案设计与准备工作在进行桥梁基础工程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方案设计和准备工作。

在方案设计阶段,需要根据桥梁的规格、荷载、地质条件等因素,制定适合的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测量,了解地形地貌、土质情况等,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2. 探矿和分块在施工现场确定后,需要进行探矿和分块工作。

根据设计方案,需要确定桥梁基础的位置和尺寸,同时还需要进行地质探查,了解地下的岩土情况。

通过探矿和分块工作,能够准确确定桥梁的位置,并对施工现场进行精细的规划。

3.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桥梁基础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如果发现土壤承载力不足、地基沉降严重等问题,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加固和处理工作。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挖土沉降、加固地基、填充土石方等,这些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 基础打桩在地基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基础打桩工作。

在进行基础打桩前,需要选用适当的桩型和材料,并进行桩基的布置。

桥梁基础打桩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单桩的沉降和变形,保证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桩基浇筑在基础打桩完成后,需要进行桩基的浇筑工作。

桩基浇筑主要包括预埋件的设置、现浇桩的浇筑和养护等工作。

桩基浇筑工作需要注意浇筑原材料的选用、浇筑工艺的控制以及养护期的管理等方面,以确保桩基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6. 基础梁设置基础梁设置是桥梁基础工程的下一步工作。

在进行基础梁设置前,需要对预埋件进行检验和清洁,确保预埋件的质量和准确度。

基础梁设置工作需要进行精细的测量和调整,以确保基础梁的位置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7. 梁底板浇筑梁底板浇筑是桥梁基础工程施工的最后一步。

桥梁工艺流程

桥梁工艺流程

桥梁工艺流程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桥梁工艺流程这档子事儿。

你想想看,桥梁就像是一条巨大的纽带,把这边和那边连接起来。

要建造这么个厉害的玩意儿,那可得下一番功夫呢!首先就是设计啦。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画画图就行的,得考虑好多因素呢!就像裁缝做衣服得量体裁衣一样,设计师得根据实际情况来规划桥梁的样子和结构。

要让它既能稳稳地立在那儿,又要好看实用,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活儿呀!然后就是准备材料啦。

这就好比做饭要准备食材一样,钢材啦、水泥啦、石子啦等等,可都得精挑细选。

质量不好那可不行,不然这桥还不跟纸糊的似的,一阵风就吹跑啦?接下来就是施工啦。

工人们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开始忙碌起来。

先得打好基础,这基础就像是房子的根基,不牢固可不行。

然后开始搭建主体结构,一根根钢梁、一块块水泥板,慢慢就组合成了我们熟悉的桥梁模样。

在施工过程中,那可真是不能有一点马虎。

就像走钢丝一样,稍有不慎就可能出大问题。

焊接得牢固吧?螺丝得拧紧吧?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整座桥的安全呢!等主体建好了,还得进行一些装饰和完善工作。

就像给一个人穿上漂亮的衣服一样,让桥梁也变得美美的。

哎呀,你说这造桥难不难?当然难啦!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群不怕困难的人,我们才能看到那些宏伟壮观的桥梁横跨在江河湖海上。

你再想想,如果没有这些桥梁,我们的生活会变成啥样?河这边的人想去河那边,得绕好大一个圈子吧?物资运输也不方便了吧?所以说啊,桥梁可真是太重要啦!咱们得感谢那些为了造桥付出辛勤努力的人们,是他们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总之,桥梁工艺流程就是这么神奇,这么了不起!它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紧密相连。

下次当你走过一座桥的时候,可别忘了想想它背后的故事和那些辛勤付出的人们哟!。

桥梁工程施工流程

桥梁工程施工流程

桥梁工程施工流程桥梁工程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着人们的往来和贸易的发展。

桥梁的施工流程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施工团队来完成。

本文将介绍桥梁工程施工的一般流程,以便更好地了解桥梁工程的建设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在进行桥梁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和政府审批等工作。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师会评估桥梁建设的经济性、技术可行性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勘察设计阶段则是对土地、地质和水文等情况进行详细勘察,并进行桥梁设计的初步工作。

政府审批是获得工程施工所必需的许可证和批准文件。

第二阶段: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是桥梁工程的基石,包括了桥墩和桥台的建设。

首先,需要进行场地清理和地基处理,确保工地的平整和稳定。

然后,根据设计图纸和标高要求,施工团队开始浇筑桥墩和桥台的混凝土。

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和工艺,以确保桥墩和桥台的强度和稳定性。

第三阶段:主体结构施工主体结构施工是整个桥梁工程的核心部分,包括了梁、板和桥面铺装等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模板的安装和调整,以便浇筑混凝土。

然后,施工团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直到梁、板和桥面铺装完全完成。

这个过程需要密切关注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施工进度,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四阶段:中部设施安装中部设施安装是桥梁工程的一部分,包括桥面栏杆、防护栏、电缆桥架和照明设备等的安装。

这个阶段需要施工团队对安装位置和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以确保中部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五阶段:桥梁验收和交付桥梁施工的最后一步是验收和交付。

在验收阶段,相关部门会对桥梁的质量、安全性、使用效果等进行检查和评估。

一旦通过验收,桥梁工程正式交付给使用方,并开始正常运行。

总结:桥梁工程的施工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中部设施安装和桥梁验收和交付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需要施工团队密切协作、严格管理,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进度的顺利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设计流程
1.设计资料和技术指标(地形、地质、气象水文、活载、道路等级等)
2.总体方案设计(纵向线路、桥式方案比选、横断面设计等)
3.详细设计(重要构件的尺寸拟定和细节设计)
4.手算或软件计算(成桥阶段内力和变形、施工阶段内力和变形)
针对软件计算:
(1)建模
(2)荷载输入
(3)边界条件
(4)运行分析
5.根据相关规范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钢结构还应做疲劳验算)
我国桥梁设计程序,分为前期工作及设计阶段。

前期工作包括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设计阶段按"三阶段设计"进行,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与施工设计。

一、前期工作--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与可行性研究报
告均属建设的前期工作。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工程可行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建设上的必要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可行性研究报告则是在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后,在必要性和合理性得到确认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工程上的和投资上的可行性。

这两个阶段的研究都是为科学地进行项目决策提供依据,避免盲目性及带来的严重后果。

这两个阶段的文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工程必要性论证,评估桥梁建设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工程可行性论证,首先是选择好桥位,其次是确定桥梁的建设规模,同时还要解决好桥梁与河道、航运、城市规划以及已有设施(通称"外部条件")的关系。

3、经济可行性论证,主要包括造价及回报问题和资金来源及偿还问题。

二、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三阶段设计)
(1)初步设计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为使工程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或目的而编制的第一阶段设计工
作文件。

该设计文件应阐明拟建工程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要对建设中的一切基本问题作出初步确定。

内容一般应包括:设计依据、设计指导思想、建设规模、技术标准、设计方案、主要工程数量和材料设备供应、征地拆迁面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设程序和期限、总概算等方面的图纸和文字说明。

该设计根据批准的计划任务书编制。

(2)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分为三阶段设计时的中间阶段的设计文件。

它是在已批准的初步设计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调查、测量和计算而进行的。

其内容主要为协调编制拟建工程
中有关工程项目的图纸、说明书和概算等。

经过审批的技术设计文件,是进行施工图设计及订购各种主要材料、设备的依据,且为基本建设拨款(或贷款)和对拨款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的基本文件。

(3)施工设计又称为施工图设计,是设计部门根据鉴定批准的三阶段设计的的技术设计,或两阶段设计的扩大初步设计或一阶段设计的设计任务书,所编制的设计文件。

此文件应提供为施工所必须的图纸、材料数量表及有关说明。

与前一设计阶段比较,设计图的设计和绘制应有更加详细的、具体的细部构造和尺寸、用料和设备等图纸的设计和计算工作,其主要内容有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结构、构造的详图,工程设计计算书,工程数量表等。

施工图设计一般应全面贯彻技术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各项技术要求。

除上级指定需要审查者外,一般均不需再审批,可直接交付施工部门据以施工,设计部门必须保证设计文件质量。

同时施工图文件也是安排材料和设备、加工制造非标准设备、编制施工图预算和决算的依据。

三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和一阶段设计
(1)三阶段设计一般用于大型、复杂的工程。

铁路建设项目的设计工作,一般常采用三阶段设计。

(2)两阶段设计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两个阶段。

其中初步设计又称为扩大初步设计。

公路、工业与民用房屋、独立桥涵和隧道等建设项目的设计工作,通常采用这种设计步骤。

(3)一阶段设计仅包括施工图设计一个阶段,一般实用于技术简单的中、小桥。

一、主要技术条件:
(一)、设计荷载
①恒载
梁体自重及桥面铺装;栏杆;过桥管线等。

②活载
汽车;挂车;人群
③温度
整体升温;整体降温;局部温度
④基础不均匀沉降。

⑤风荷载
⑥地震荷载
⑦收缩,徐变
冲击与偏载在活载输入中考虑
(二)、设计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89)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J001-97)
《城市桥梁设计准则》 (CJJ11-93)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27-96)
二、尺寸的拟定:
1.桥面宽B=外栏+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车行道+分隔带+车行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
外栏
2.支点梁高:
① 变高度梁H 支=L 跨/18 (左右)
② 等高度梁H 支=L 跨/20(左右)
3.跨中梁高:变高度梁H 支=L 跨/40(左右)
4.翼板悬挑长度:Lb=B/4 (左右)[最大值不超过
5.5 米]
5.支点底板宽:B 底=B/2 (略小取值)[斜腹板可取更小值]
6支点底板厚:hd=H支/8〜H支/12
7•支点截面腹板厚:Hw=BL/KH 支(K=400〜500 )
8.跨中腹板厚仅与腹板预应力有关:Hw=0.25 〜0.40 米
9.跨中截面底板厚:hd=0.20〜0.35之间,与底板纵向预应力有关
10•顶板板厚:hT=0.20〜0.40米
11.关于横隔板的设置,仅在支点截面设横隔板,横隔板厚与所选定的支座上摆纵桥向尺寸相近。

三、材料的选用:
梁体混凝土一般选用C40〜C60
预应力:
①顶板束一般采用1 2、1 9、27三种类型
②底板束一般与顶板束相同
③腹板束比顶板束小
Ryb=1860Mpa锚下控制张拉应力为1395MPa
④顶板横向预应力,现在比较多采用扁锚体系,最好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⑤竖向预应力,较多采用32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Ryb=1000Mpa,锚下控制张拉力为
542.8 KN
四、梁部纵向计算的内容和方法:
箱梁纵桥向静力计算分两部分①承载能力极限状态;②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根据边界条件和施工方法确定计算模式,运用院编PRBP程序进行上机计算
(一)计算的荷载组合
①、一期恒载+二期恒载+基础变位+汽车+人群(《公规》中的组合I)
②、一期恒载+二期恒载+基础变位+挂车(《公规》中的组合川)
③、①+顶升(5oC)
(《公规》中的组合n)
④、①+顶升(10oC)
(《公规》中的组合n)
⑤、①+线性升温
(《公规》中的组合n)
⑥、①+线性降温
⑦、①+摩阻力⑴
⑧、①+摩阻力⑵
⑴与⑵为相互反向的支座摩阻力
⑨一期恒载+二期恒载+基础变位+满布人群㈡、数据准备
比较重要的数据
①单元及节点坐标
②截面信息
③材料与支乘信息
④预应力束信息
⑤施工阶段
⑥运营阶段
㈢、主要计算内容
①各截面正应力(有输出结果)
②控制截面主拉应力(支点、L/4、L/8、腹板变化点)
③施工预拱度及支座设偏(根据PRBP位移结果计算)
④控制截面强度计算
⑤预应力束张拉延伸量计算
⑥梁体总体变形(f/L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⑦必要时要分析梁的扭转及剪力滞的影响
上述计算结果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参见《公规》第 5.2.21条,第5.2.22 条,第5.2.24
条,第5.3.4 条。

五、横向计算取控制截面(支点、跨中、L/4、L/8)1 米宽度框架,按钢性框架计算。

汽车及挂车
荷载要考虑纵桥向有效分布宽度,计冲击系数。

六、图纸组成
1、图纸目录及说明书
2、梁部总图
3、纵向预应力束总图
4、竖向预应力总图(横向)
5、梁部横断面图
6、各块件普通钢筋图
7、锚下支乘垫板、支座垫板、支撑钢管及锚具图
8、桥面铺装、栏杆、泄水管设计图
9、桥面照明及灯柱设计图
10、施工步骤图(提供不平衡弯矩)
11、预拱度及设偏量表
12、过桥管线图
13、其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