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丧志的例子
【成语故事】玩物丧志

【成语故事】玩物丧志
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人叫做李白。
他非常聪明,喜欢学习,但总是喜欢玩一些小玩具,比如纸飞机,弹弓等等。
他的父母并不认为这样的玩物对他有益,总是劝他去学习。
但是李白总是忽略了他们
的话,沉迷于这些小玩具中。
渐渐地,他的成绩开始下降,他的能力和学习热情也变得很低。
父母非常担心他的未来,他们试图让他意识到问题所在。
“儿子,玩物能安心吗?需要学习才能有出息。
”父母会这样说。
但是李白根本听不进去他们的话,因为他太沉迷于自己的玩具了。
他对学习没有兴趣,于是日子一天天过去。
直到他在某一天看到了一个魔术表演,他才开始醒悟。
这个魔术师的表演非常惊人,
他展现了很多不可能的魔术,令李白十分钦佩。
魔术师与李白交流了一些诀窍和技巧,这使得李白深受启发。
他决定放弃自己不必要
的爱好,开始真正学习,追求更高的目标。
从那天开始,李白开始每天努力学习,工作,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很快获得了一些重
要成就,在学校,社会和家中都受到了高度评价。
“玩物丧志”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
它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沉迷于小玩具或者
其他不重要的事情,就无法完成重要的目标,因此失去了自己的志向。
玩物丧志的例子

玩物丧志的例子玩物丧志的例子1.春秋时,卫懿(yì)公是卫国的第十四代君主。
卫懿公特别喜欢鹤,整天与鹤为伴,如痴如迷,丧失了进取之志,常常不理朝政、不问民情。
他还让鹤乘高级豪华的车子,比国家大臣所乘的还要高级,为了养鹤,每年耗费大量资财,引起大臣不满,百姓怨声载道。
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侵入国境,卫懿公命军队前去抵抗。
将士们气愤地说:“既然鹤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现在就让它去打仗吧!”懿公没办法,只好亲自带兵出征,与狄人战于荥泽,由于军心不齐,结果战败而死。
人们把卫懿公的行为称作“玩物丧志”。
古人有诗云:曾闻古训戒禽荒,一鹤谁知便丧邦。
荥泽当时遍磷火,可能骑鹤返仙乡?2.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喜好书画、蹴踘,整日沉迷其中,其也实乃历史上的书画大家,瘦金体文字和花鸟名画传承千古,但是重用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朝政荒废,民不聊生,最终酿成“靖康之耻”,北宋被金灭亡。
据说,宋徽宗听到财宝等被金人掳掠毫不在乎,等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几声。
3.西汉建平二年,有一天,汉哀帝下朝回宫,看到殿前站着一个人,正在传漏报时,哀帝随口问:“那不是舍人董贤吗?”那人忙叩头道:“正是小臣董贤。
”董贤是御史董恭的儿子,在汉哀帝刘欣还是太子时曾当过太子舍人。
就是这一瞥,哀帝忽然发现,几年不见,董贤越长越俊俏了,比六宫粉黛还要漂亮,他不禁大为喜爱,命他随身侍从。
从此对他日益宠爱,同车而乘,同榻而眠。
董贤不仅长得像美女,言谈举止也十足地像女人,“性柔和”、“善为媚”。
哀帝对董贤的爱之深,可用一个例子来说:据说,一天哀帝早晨醒来,见董贤还睡着,哀帝欲将衣袖掣回,却又不忍惊动董贤。
可是衣袖被董贤的身体压住,不能取出,待要仍然睡下,自己又有事不能待他醒来,一时性急,哀帝竟从床头拔出佩刀,将衣袖割断,然后悄悄出去。
所以后人把嬖宠男色,称作“断袖癖”。
当时宫女都加以效仿而割断一只衣袖。
玩物丧志成语故事

玩物丧志成语故事篇一:玩物丧志是一个古老的成语,它的含义是沉迷于某些物品或爱好中,导致自己的志向和抱负丧失。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因为过分追求个人喜好而放弃了更为重要的事情。
下面是一个关于玩物丧志的成语故事:在古代,有一位年轻的男子,名叫李煜。
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喜欢写诗和欣赏艺术品。
李煜家中富有,他花费了大量的金钱来购买艺术品,包括一些珍贵的古董和书画。
李煜的爱好很快成为了他生活的全部。
他开始忽略自己的工作和学业,只是沉迷于艺术品之中。
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劝他放弃这些艺术品,专注于他的事业和学业,但是李煜却无法理解他们的建议。
最终,李煜的沉迷于艺术品中,让他失去了许多机会和荣誉。
他失去了家族的支持,也无法完成自己的学业和事业。
最终,他只能默默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沉迷于某些爱好或物品可以让人感到快乐和满足,但是如果我们过分追求这些爱好,会让我们失去重要的目标和事业,让我们无法取得成功。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平衡自己的爱好和事业,不要让它们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篇二:玩物丧志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沉迷于某些事物,失去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这个成语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因为沉迷于玩物而失去了进取心和远大抱负的故事。
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叫做陈胜的年轻人,他有着远大的抱负和梦想,希望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然而,他却沉迷于玩物之中,每天只知道玩耍和贪图享受,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
在他的身边,有许多跟他一样的年轻人,他们也有梦想和抱负,但是他们总是被陈胜所影响,跟着他一起沉迷于玩物之中。
这样一来,这些年轻人的梦想和抱负也渐渐被磨灭了,他们开始变得懒惰和消极,不再积极向上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最终,陈胜和他的朋友们一起陷入了玩乐和享受之中,失去了自己的进取心和远大抱负。
他们的结局是悲惨的,因为他们失去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理想和信念。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沉迷于玩物会让人们失去进取心和远大抱负,让人们变得懒惰和消极。
玩物丧志的名人故事

玩物丧志的名人故事1、公元前668年,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
由于周王室地位衰微,各个诸侯国纷起争雄,弱肉强食。
而卫国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国政动荡之后,元气大伤。
此时,荒唐国君卫懿公精彩登场。
卫懿公是卫国的第十四代第十七位君主,他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养鹤。
其它的皆是浮云,为了养鹤他建造了专门的宫苑,整天与鹤为伴,他喜欢鹤的优雅的外表和高傲的姿态,以至于如痴如醉,卫国的一切事物皆抛脑后。
鹤的待遇比朝官都优厚,为了养鹤卫国每年都要耗费大量财物,加重了百姓们的负担,全国上下无不怨声载道。
卫懿公荒废国事,大臣们的奏章如泥牛入海,许多事务得不到及时处理,逐渐引发了大臣们的强烈不满。
不久,卫国的灾难降临了。
公元前659年,山西陕西一带的狄部落发兵侵卫。
卫懿公马上慌了神,他下令军队前去抵抗,可是将士们都不从命,卫懿公没有办法,只好亲自督率倾国之兵出征,与狄人战于荥泽。
由于军心涣散,结果卫国惨败,卫懿公也命丧沙场。
2、宋徽宗在历史上的皇帝中艺术成就很高,但是他一生却只重艺术和玩乐,最终的后果也很严重。
他喜好书画就利用皇权推动绘画,沉迷于蹴踘就整日沉迷其中。
因此他天天享乐,于是把权利都交给了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然后让他们去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让自己更好的玩乐,不过最后酿成“靖康之耻”,导致北宋被金灭亡。
3、明熹宗朱由校当上皇帝的时候,只有16岁,所以正是爱玩的年纪。
不过,他的玩法和其他皇帝不同,他喜欢木匠活。
据历史记载明熹宗心灵手巧,擅长制造木器、漆器、玉器,据说他做的东西让一些专业人士都自叹不如。
而他做木匠活时,通常都不管国家大事,也就把权利都放给了历史上最有名的太监魏忠贤,不过魏忠贤专权就是结党营私,残害忠良,这也让明朝的更加的风雨飘摇。
4、北宋八帝徽宗对于理政并没有什么兴趣。
他所钟爱的是:绘画、书法、奇石玩物。
大量的精力都用在了兴趣爱好上了,以至于蔡京、童贯这样的奸臣趁机专权,最终误国害民,酿成靖康之变。
徽钦二帝被虏,身陷敌国悔之晚矣。
玩物丧志的故事

玩物丧志
【成语拼音】:wán wù sàng zhì
【成语解释】:指迷恋于所玩赏的事物而消磨了积极进取的志气。
【近义词】:不务正业
【反义词】:业精于勤
【成语出处】:《尚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例句】:道学家教人少作诗文,说是“玩物丧志”,说是“害道”,那么诗文成了废话,这所谓诗文指表情的作品而言。
(朱自清《论废话》)
【成语故事】: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后,他将东方的土地分封给有功之臣和周王室的子孙,又向各边远地区派出大批使者,以宣扬自己的文治武功,希望他们都前来臣服。
于是许多远方的小国和部族便派使者送来贡物,以示臣服,其中有一个部落送来一只叫做獒的狗。
这只狗身上的毛呈黄褐色,身体较大,尾巴较长,四肢比较短,很是凶猛,善于搏斗。
它又很有灵性,在武王面前匍匐在地,好像是在行跪拜之礼一样。
武王对此很是喜欢,便重赏了前来进献獒的使者。
于是,武王就高兴地逗起獒来。
太保如公知道这件事后,觉得一位君王应有所节制,就作了一篇名叫《旅獒》的奏章,呈给周武王。
奏章的大意是:如果沉湎于侮辱和捉弄别人,就会使自己丧失崇高的德行;如果沉湎于所喜爱的事物,就会使自己丧失积极进取的志向。
周王朝的建立很不容易,不能让它立刻灭亡啊!
读了这篇奏章,周武王很是感动,想起了从前纣王荒淫无度导致商朝灭亡的惨痛教训,觉得如公的话很有道理,就下令将贡物分别赏赐给各位功臣和各国的诸侯。
玩物丧志的典故

《玩物丧志的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讲一个叫“玩物丧志”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卫懿公的人。
他特别喜欢仙鹤,喜欢得不得了。
他给仙鹤做漂亮的房子住,还给它们好吃的东西。
甚至啊,他还给仙鹤坐漂亮的车子,就像对待很重要的大臣一样。
可是呢,他把心思都放在仙鹤身上了,都不管国家的大事。
老百姓有困难,他也不管。
后来,别的国家来攻打他们,士兵们都不愿意为他打仗,说:“您只关心您的仙鹤,让仙鹤去打仗吧!”
结果呀,这个国家就被打败了,卫懿公也很惨。
小朋友们,这就是玩物丧志哟。
《玩物丧志的故事》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
从前有个小朋友叫小明,他特别喜欢玩手机游戏。
每天放学回家,他啥也不干,就抱着手机玩。
作业也不写,书也不看。
慢慢地,他的学习成绩变得很差,眼睛也近视了。
老师和爸爸妈妈都很着急,可他还是放不下手机游戏。
小朋友们,可不能像小明这样玩物丧志哦。
《玩物丧志的故事》小朋友们,再来听听。
有个叔叔特别喜欢收集邮票。
一开始只是当成爱好,后来越来越着迷。
他把自己的工资都用来买邮票,家里的钱都花光了。
老婆孩子都生气了,他自己的生活也变得一团糟。
小朋友们,爱好要有度,不然就会玩物丧志啦。
【成语故事】玩物丧志

【成语故事】玩物丧志
从前有个姓王的小伙子,他是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但是他却有一个问题,就是爱玩乐,总是把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活动上。
他曾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上表现出色,被老师和同
学们都看好,但是他却放弃了继续参加比赛的机会,因为他觉得比赛太枯燥,不如去参加
一个音乐节或者游乐园更有意思。
王小伙子长大后进了一家大公司,因为他的聪明才智,很快就成了一名有为的职员,
但是他却总是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总是想着什么时候下班可以去游戏厅或者购物中心,
甚至连跟同事搭话都少之又少,因为他觉得这些对他的生活没有太大的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小伙子的工作逐渐在单位里处于下滑状态,上司和同事对他也越
来越失望,他也在心中逐渐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渐渐的对前途产生了隐隐忧虑。
一年的一天,王小伙子得了一本书,书名叫《才气》。
书中写了很多古代大师的故事,其中一则是“玩物丧志”。
王小伙子看完之后,心里很惭愧,恍然大悟。
从那一刻起,他决心改变自己,不再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而是要用心去工作,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品德。
他开始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学会了跟同事们合作,积极参加公
司的各种活动,逐渐的,他成了公司的佼佼者,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他终于
明白了,只有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才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王小伙子现在是一名资深的职员,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所有人,一个人如果把时间
都花在玩乐上,最终只会把自己变得无能,无为。
他劝告所有的年轻人,不要把自己的才
华和志向丢失在那些无谓的事情上,要珍惜时间,用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踏踏实实的
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才是真正的聪明和有为。
玩物丧志成语故事

玩物丧志成语故事在古代,有一位富有的商人,他家境富裕,生活优裕,但是他的儿子却是个游手好闲的败家子,整天无所事事,只知道玩乐。
商人十分担心儿子的将来,于是找来一位贤人教导他的儿子。
这位贤人对商人说,“玩物丧志,这是一句古训,意思是指一个人如果长时间沉迷于玩乐之中,就会失去对事业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目标,最终会一事无成。
”商人听后深以为然,便请贤人为儿子讲述一些相关的故事,希望能够唤起儿子的警醒之心。
贤人讲述了一个古代故事,在一个古老的国家,有一位年轻人名叫李青,他是一个天资聪颖、机智过人的年轻人,但是他却沉迷于玩乐之中,整日里无所事事。
他的父亲多次劝告他要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但是李青却置之不理,继续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国家遭受外敌入侵,李青才意识到自己的愚昧和懒惰。
他后悔莫及,但为时已晚。
最终,他只能在战场上成为一名无名的炮灰,悲剧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另一位贤人讲述了一个现代故事,有一个年轻人叫小明,他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学生,但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接触了电子游戏,从此沉迷其中,整天只知道玩乐,忽略了学业和家庭。
他的成绩一落千丈,与家人的关系也逐渐疏远。
直到有一天,他的父母找到了专业的辅导老师帮助他戒除游戏成瘾,重新投入学业和生活中。
最终,小明通过自己的努力,改过自新,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学生,也重拾了与家人的和睦关系。
这些故事让商人的儿子深受触动,他意识到玩物丧志的危害性,决心改变自己的行为,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最终,他考取了一流大学,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商人,也让他的家人感到骄傲。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玩物丧志的危害性。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不能沉迷于短暂的快乐之中,否则就会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业的追求。
因此,我们要珍惜时间,正确对待娱乐,不让玩物丧志成为我们人生的绊脚石。
愿我们都能在追求快乐的同时,不忘初心,勇往直前,成就更美好的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玩物丧志的例子
1.春秋时,卫懿(yì)公是卫国的第十四代君主。
卫懿公特别喜欢鹤,
整天与鹤为伴,如痴如迷,丧失了进取之志,常常不理朝政、不问民情。
他还让鹤乘高级豪华的车子,比国家大臣所乘的还要高级,为了养鹤,每年耗费大量资财,引起大臣不满,百姓怨声载道。
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侵入国境,卫懿公命军队前去抵抗。
将士们气愤地说:“既然鹤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现在就让它去打仗吧!”懿公没办法,只好亲自带兵出征,与狄人战于荥泽,由于军心不齐,结果战败而死。
人们把卫懿公的行为称作“玩物丧志”。
古人有诗云:曾闻古训戒禽荒,一鹤谁知便丧邦。
荥泽当时遍磷火,可能骑鹤返仙乡?
2.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喜好书画、蹴踘,整日沉迷其中,其也实
乃历史上的书画大家,瘦金体文字和花鸟名画传承千古,但是重用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朝政荒废,民不聊生,最终酿成“靖康之耻”,北宋被金灭亡。
据说,宋徽宗听到财宝等被金人掳掠毫不在乎,等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几声。
3.西汉建平二年,有一天,汉哀帝下朝回宫,看到殿前站着一个人,
正在传漏报时,哀帝随口问:“那不是舍人董贤吗?”那人忙叩头道:“正是小臣董贤。
”董贤是御史董恭的儿子,在汉哀帝刘欣还是太子时曾当过太子舍人。
就是这一瞥,哀帝忽然发现,几年不见,董贤越长越俊俏了,比六宫粉黛还要漂亮,他不禁大为
喜爱,命他随身侍从。
从此对他日益宠爱,同车而乘,同榻而眠。
董贤不仅长得像美女,言谈举止也十足地像女人,“性柔和”、“善为媚”。
哀帝对董贤的爱之深,可用一个例子来说:据说,一天哀帝早晨醒来,见董贤还睡着,哀帝欲将衣袖掣回,却又不忍惊动董贤。
可是衣袖被董贤的身体压住,不能取出,待要仍然睡下,自己又有事不能待他醒来,一时性急,哀帝竟从床头拔出佩刀,将衣袖割断,然后悄悄出去。
所以后人把嬖宠男色,称作“断袖癖”。
当时宫女都加以效仿而割断一只衣袖。
待董贤醒来,见身下压着哀帝的断袖,也感到哀帝的深情,从此越发柔媚,须臾不离帝侧。
后人将同性恋称为“断袖之癖”,便是源出于此。
4.据报道:某地一农妇日以继夜沉醉在麻将桌上,到了抛家不顾的
地步,一日丈夫外出,她竟将3岁的女儿锁在家中,无牵无挂地到赌场去玩至深夜才归,不料女儿在家落入地窖被毒蛇活活咬死。
某企业一位财务科长事业上正如日中天,春风得意,在一次赔同客户打麻将中连战三天三夜,身心极度疲惫时又逢“牌火”冲顶,突患脑溢血“因公牺牲”,撂下了年青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
号称“西北第一贪”的周长青,只身闯入澳门赌场,利用公款豪赌11个月,输掉公款5000万元,最终被送上了断头台。
凡此种种,岂只是玩物丧志呢?说“玩物丧家,玩物丧命”才更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