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二章知识点

合集下载

【化学】中考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中考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知识点1.1社会生活与化学一、化学课的学习内容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4、科学探究的方法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相关连接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1.2化学实验室之旅一、参观实验室1、了解化学实验室规则2、固体和液体化学药品的摆放规律:按物质的类别进行摆放。

3、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2)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3)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a)先调整零点(b)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c)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d)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e)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4)加热器皿--酒精灯(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化学】中考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中考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知识点1.1社会生活与化学一、化学课的学习内容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4、科学探究的方法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相关连接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1.2化学实验室之旅一、参观实验室1、了解化学实验室规则2、固体和液体化学药品的摆放规律:按物质的类别进行摆放。

3、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2)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3)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a)先调整零点(b)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c)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d)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e)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4)加热器皿--酒精灯(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化学】中考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中考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知识点1.1社会生活与化学一、化学课的学习内容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4、科学探究的方法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相关连接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1.2化学实验室之旅一、参观实验室1、了解化学实验室规则2、固体和液体化学药品的摆放规律:按物质的类别进行摆放。

3、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2)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3)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a)先调整零点(b)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c)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d)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e)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4)加热器皿--酒精灯(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九年级粤教版化学第一二章知识点

九年级粤教版化学第一二章知识点

九年级粤教版化学第一二章知识点九年级化学第一二章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通过学习化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自然界中的物质。

九年级下学期中,我们将学习九年级粤教版化学第一二章的知识,其中包括“物质组成和变化”以及“纯净物质与混合物”。

下面我们来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

第一章:物质组成和变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物质种类繁多,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它们都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

物质的组成和变化是化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到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概念,了解物质的组成模型以及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通过了解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元素的基本性质。

同时,将不同元素结合起来,可以形成新的物质,这就是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化学能量的变化等。

通过学习这些反应的特点和实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化学现象。

第二章:纯净物质与混合物纯净物质是由同一种化学物质组成的物质,它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特定的性质。

纯净物质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构成的物质,如氧气、氢气等;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如水、二氧化碳等。

我们可以通过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等)和化学性质(如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来区分纯净物质。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混合物可以是均质混合物或非均质混合物。

均质混合物是具有均匀组成与性质的混合物,如盐水、空气等;非均质混合物是具有不均匀组成与性质的混合物,如沙水、油水等。

通过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种类的混合物。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我们不仅需要记住概念和定义,更要注重实际应用。

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周围的自然界,改变和创造新的物质,并为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

【化学】中考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中考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知识点1.1社会生活与化学一、化学课的学习内容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4、科学探究的方法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相关连接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1.2化学实验室之旅一、参观实验室1、了解化学实验室规则2、固体和液体化学药品的摆放规律:按物质的类别进行摆放。

3、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2)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3)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a)先调整零点(b)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c)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d)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e)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4)加热器皿--酒精灯(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化学】中考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中考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知识点1.1社会生活与化学一、化学课的学习内容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4、科学探究的方法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相关连接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1.2化学实验室之旅一、参观实验室1、了解化学实验室规则2、固体和液体化学药品的摆放规律:按物质的类别进行摆放。

3、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2)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3)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a)先调整零点(b)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c)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d)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e)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4)加热器皿--酒精灯(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最新中考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中考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知识点1.1社会生活与化学一、化学课的学习内容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4、科学探究的方法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相关连接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1.2化学实验室之旅一、参观实验室1、了解化学实验室规则2、固体和液体化学药品的摆放规律:按物质的类别进行摆放。

3、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2)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3)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a)先调整零点(b)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c)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d)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e)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4)加热器皿--酒精灯(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化学】中考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中考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知识点1.1社会生活与化学一、化学课的学习内容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4、科学探究的方法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相关连接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1.2化学实验室之旅一、参观实验室1、了解化学实验室规则2、固体和液体化学药品的摆放规律:按物质的类别进行摆放。

3、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2)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3)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a)先调整零点(b)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c)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d)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e)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4)加热器皿--酒精灯(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二章化学基本概念1.试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答:用做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和加热时使用。

加热是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2.酒精灯的使用“两查”“六注意”
答:“两查”是查灯芯顶端是否平整,灯内酒精不少于其容积的1/4不多于2/3。

“六注意”(1)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加酒精(2)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另一个酒精灯(3)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不用嘴吹灭(4)不要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子上着火用湿布盖灭(5)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用外焰加热温度最高(6)不用时盖上灯帽防止酒精挥发。

3.胶头滴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答: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不接触容器内壁,不能平放或倒放,防止污染胶头,用完清洗,滴瓶上的不用洗。

4.烧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答:用做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还可配制溶液。

加热时垫上石棉网。

5.量筒的使用方法(语言描述),误差分析(作图)答: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接近所需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读数时量筒放平,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6.反应容器有哪些?存放容器有哪些?
答:反应容器有试管、烧杯、烧瓶、锥形瓶、蒸发皿、燃烧匙、集气瓶。

存放容器有广口瓶(装固体)、细口瓶(装液体)、集气瓶(装气体)。

7.药品的取用原则(三不原则、节约原则、处理原则)答:三不原则:不拿、不尝、不闻。

节约原则:没有要求用量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用1~2毫升。

处理原则:剩余药品不放回原瓶,不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容器内。

8.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答:块状或金属颗粒要把试管平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在试管口,试管慢慢竖起。

粉末状药品要把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入试管底部,试管慢慢竖起。

9.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答: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试管倾斜。

倒完后立即盖上瓶塞放回原处。

10.给试管里固体加热的方法
答: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其炸裂。

11.给试管里液体加热的方法
答:试管与桌面成45。

角,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方向。

12.给药品加热时的注意事项
答:容器底部不与灯芯接触,热容器不用冷水冲洗,试管夹夹在距管口1/3处,手握长柄,拇指不能按短柄,防止试管夹松开,试管滑落,试管夹从底部套入。

13.可以加热的仪器有哪些
答: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加热时垫上石棉网的有烧杯、烧瓶、锥形瓶。

14.洗涤仪器干净的标准
答: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5.化学变化的定义,举2个例子
答: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有新物质生成。

例:镁燃烧,铜加热变黑
16.教材中三个化学变化的实验
答:(1)向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中滴加盐酸(HCl)有气泡生成,气体是二氧化碳CO2。

(2)向氢氧化钠(NaOH)中加酚酞溶液,变红。

(3)向氢氧化钠(NaOH)中加氯化镁Mg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镁Mg(OH)2 17.物理变化的定义,举2个例子
答: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

例:水的三态变化,酒精挥发
18.化学性质的定义,举2个例子
答: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镁有可燃性,氧气能够支持燃烧
19.物理性质的定义,举2个例子答: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现出来的性质。

色、味、态、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

例:汽油易挥发、氯化钠能溶于水。

20.科学探究的步骤
答:观察与问题、假设与预测、实验与事实、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拓展与迁移。

21.镁燃烧的现象
答:2Mg+O
2
2 MgO (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
22.铜加热的现象
答:2Cu+O 22CuO(铜变黑)
23.磷燃烧的现象
答:4P+5O 22P2O5(黄色火焰、冒白烟、放热)24.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答: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

25.氮气的性质及用途
答:氮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

氮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下难跟其他物质反应,高温高能量时与某些物质反应。

用途:充氮包装、充氮灯泡、制取氮肥、制炸药。

26.稀有气体的性质及用途
答: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

用途:焊接保护气、激光技术、霓虹灯、探空气球。

27.测氧气含量的实验注意事项(4点)
答:(1)红磷稍过量(2)装置不漏气(3)不用燃烧
后生成气体的药品代替红磷(4)冷却到室温后在读数。

28.纯净物定义,举2个例子
答: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蒸馏水、氧化汞
29.混合物定义,举2个例子
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空气、牛奶30.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答:铜Cu、镁Mg、磷P、氧气O2、氮气N2、氧化
铜CuO、氧化镁MgO、
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水H2O、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氢氧化钠NaOH、氯化镁MgCl2、氯化氢(盐酸)HCl、氨
气NH3、氯化铵NH4Cl、氧化汞HgO
构成物质的微粒
一、分子(意大利阿伏加德罗)
1、分子: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N2 H2O CO2 NH3 HCl P2O5 CO H2分子保持其化学性质
3、分子的性质:微观性、运动性(温度高运动快)、
间隔性(例:热胀冷缩,给球打气)
4、用分子理论解释
物理变化:在物理变中分子种类不变
化学变化:在化学变中分子种类改变
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5、浓氨水与浓盐酸反应的实验
现象:白烟NH3+ HCl=NH4Cl
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二、原子(英国道尔顿)
1、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硫、磷。

原子保持其化学性质
3、原子的性质:微观性、运动性(温度高运动快)、间隔性
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
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单位:1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5、原子结构原子核质子(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6、原子结构示意图
画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原则:第一层排2个电子,第二层排8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

稳定结构: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只有一层的有2
个电子),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原 子 结 构 示 意 图画 法 : 画 圆 圈 ,标 核 电, 弧 线 呈 扇 面 , 数 字 一 条 线 。

表 示 意 义: 以 氧 原 子 结 构 示 意 图为 例 ⑴ 弧 线 表 示 电 子 层,
⑵ “2” 表 示 第 一 层 上 排 有 两 个 电 子。

⑶“6” 表 示 第 二 层 上 排 有6 个 电 子。

⑷表 示 原 子 核 内 有8 个 质 子 。

结构决定性质: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
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
学性质活泼。

7、氧化汞加热的实验
现象:红色的氧化汞加热生成银白色的金属汞和支
持燃烧的氧气。

2 HgO = 2Hg+O 2↑ 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三、离子
1、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

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Mg 2+
(镁离子)、Al 3+
(铝离子)、Cl -(氯离子) K +
(钾离
子)、Ca 2+
(钙离子)、Na +
(钠离子)、
2、阳离子:原子失电子,带正电荷。

3、阴离子:原子得电子,带负电荷。

碳酸根CO 3 2 - 硫酸根SO 4 2- 磷酸根PO 4 3- 硫酸
根SO 4 2- 硝酸根NO 3 - 铵根NH 4+
4、钠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白烟2Na+ Cl 2
2Na Cl 说明: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