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17年中考考试说明(中国史部分) - 副本 (2)
2017徐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徐州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姓名 考试证号注意事项.本试卷共 页,满分为 分,考试时间为 分钟。
.答题前,请将姓名、考试证号用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指定位置。
.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积累与运用( 分).古诗文默写。
( 分)念天地之悠悠, ▲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
问君何能尔, ▲ 。
▲ ,身世浮沉雨打萍。
而或长烟一空, ▲ , ▲ , ▲ , ▲ ,此乐何极!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 , ▲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分).憔. á 悴 驾驭.( ù) 中流抵. íì 柱 浑身解.( è)数.绮. ǐ 丽 殷. ā 红 众目睽睽. í 盛气凌. í 人.闲瑕. á 漂. ā 白 恪.( è)尽职守 贪赃. ā 枉法.归咎. ù 沮. ǔ 丧 响彻云霄. ā 抑扬顿挫. ò.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 分)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
乐趣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在不知不觉间发芽、生长,而且总要开花,总会结果。
如果把乐趣比作种子,那么,你从自己所热衰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便是它的花朵了;你从自己为之 ▲ 的欢娱中,得来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便是它的果实了。
例如,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 ▲ ;劳动是一种乐趣,产品是它的果实。
……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果实。
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从中得到欢娱。
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
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有利于健康。
千万不要被 ▲ 的欢娱之花所迷。
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得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果实才好。
2017年徐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以上三种排除法并不是专门针对哪一类选择题的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往往要把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从而提高排除法的有效性提高排除的准确率最终提高解答选择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2017年徐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徐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频道的小编会及时为广大考生提供2017年徐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有需要的考生可以在考题公布后刷新本页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年中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

(4) 重视单元复习与专题复习,注重知识间 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不是孤立的,而 是存在着内在联系或某种共性的。教师在 教学中要善于将相关的知识归纳、总结, 建立起知识间的框架结构,帮助学生认识 历史知识的本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准 确把握历史知识,将简单识记,上升到理 解的层面。
关于分值
非选择题总分26分
关于题型示例
2016年中考取得的成 绩及存在的问题
❖ 全市总人数(2016年)10644 ❖ 平均分37分 ❖ 及格率75.4% ❖ 最高分50最低分 0 ❖ 分数段0分(329人占 3.1%) ❖ 1-29(2620人占24. 6% ) ❖ 30-39(1654人占 15.5%) ❖ 40—44(1905人占17.9%) ❖ 45—49(3983人占37.4%) ❖ 50 (482人占4.5%)
材料分析题存在的问题
一是知识掌握不牢固、知识混淆;
二是历史概念不清,比பைடு நூலகம்“俄罗斯是社会主 义大国”、“是欧盟成员国”等。
三是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整合能力,世界发展 趋势是多极化,学生对多极化的问题理解不 够。 四是审题不细致,回答不准确。
读史有感题存在的问题有 (1)知识不准确、混淆。
(2)二是不按顺序答题;
个别字词的调整
1.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与知道 3.理解与认识 3.历史作用与世界影响
二、考试说明解读
题型(两大题型)没变
分值没变24--26 考试时间 试题难易度 网上阅卷
命题原则----以《2017年考试说明》
2017年徐州市中考历史考纲

∨
现代科技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
∨
(2)知识经济的出现
∨
∨
∨
(3)七七事变
∨
(4)南京大屠杀
∨
(5)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
∨
(6)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
∨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2)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
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
∨
(2)企业家张謇
∨
(3)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
∨
(4)社会习俗的变化
∨
(4)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设台湾府
∨
∨
(5)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
∨
(6)驻藏大臣的设置
∨
(7)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历史影响
∨
∨
中国古代文化
(1)汉字的演变
∨
(2)孔子
∨
∨
(3)战国百家争鸣
(4)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
∨
∨
(5)中国古代建筑奇观(赵州桥、大运河、明长城、故宫)
∨
∨
中国近代史
考核内容
测量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
(2)《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危害
∨
(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
近代化的起步
(1)洋务派创办工业、创建海军、兴办教育
∨
(2)洋务运动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
(3)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三民主义
徐州市2017年中考数学考试说明分析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2017年中考数学考试说明附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试要求(一)数与代数附录2:证明的依据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两点连线中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对顶角相等。
4.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5.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6.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7.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8.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9.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10.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11.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1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13.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角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有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及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SAS、ASA、SSS、AAS、HL)14.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15.平行于三角形一遍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所截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两角分别相等(或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16.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
17.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都等于60°。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完整版)徐州2017年语文中考卷及答案

徐州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2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念天地之悠悠,____。
(2)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
(3)问君何能尔,___。
(4)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5)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此乐何极!华语网说明:网页不能完美展现word试卷加点字、下划线、图片、表格等内容及格式,如果你需要完整word试卷及答案,请点此下载。
(6)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憔(qiáo)悴驾驭(yù)中流抵(dǐ)柱浑身解(xiè)数B.绮( qǐ)丽殷(yān)红众目睽睽(kuí)盛气凌(lín)AC.闲瑕(xiá)漂(piāo)白恪(kè)尽职守贪赃(zāng)枉法D.归咎(jiù)沮(jǔ)丧响彻云霄(xiāo)抑扬顿挫(cuò)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6分)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
乐趣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在不知不觉间发芽、生长,而且总要开花,总会结果。
如果把乐趣比作种子,那么,你从自己所热衷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便是它的花朵了;你从自己为之()的欢娱中,得来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便是它的果实了。
例如,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_________,_________;劳动是一种乐趣,产品是它的果实。
……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果实。
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从中得到欢娱。
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
徐州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试题

市2017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思想品德、历史试题1.本卷共8页,总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本卷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完毕后,请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本局部共26题,第1至13题为思想品德试题,第14至26题为历史试题。
每题2分,共52分)14.春秋时期,一位思想家鼓励他的弟子以较高的道德规要求自我,强调对人要和善,仁慈。
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非子15.疆域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开展的进程。
以下中国古代疆域图按时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①②③④A.②③①④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③②①④16.19世纪以来,中国近代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夹缝中萌发。
关于以下企业的一样点,表述正确的选项是图一汉阳铁厂图二福新面粉公司图三江南制造总局A.皆由洋务派官员创办B.都一定程度上抵制外来侵略C.均表达轻工业的开展D.都在“自强〞的口号下兴办17.金冲与认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
〞开创这一“功绩〞的是A.胡适B.大钊C.独秀D.蔡元培18.“在各省代表会上,提议废除跪拜礼,提倡普通见面时为一鞠躬,最尊敬之礼为三鞠躬。
他身体力行,弯腰鞠躬。
众人皆感新鲜,纷纷跟着仿效。
鞠躯之礼逐渐风行开来。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辛亥革命推动礼节的变化B.鞠躬礼表达等级观念C.礼节变化未受西方影响D.传统礼节被彻底废除19.学习历史要求我们思考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以获得合理的历史解释。
下表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选项是选项因果A 起义爆发清王朝土崩瓦解B 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东北三省完全沦陷C 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D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民族工业处于崩溃边缘20.照片能够形象地再现历史场景。
(完整word版)2017徐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徐州市 2017 年初中、升学考文一积累与运用( 22 分)1.古文默写。
( 10 分)(1)念天地之悠悠,▲。
(2)乱花欲迷人眼,▲。
(3)君何能,▲。
(4)▲,身世浮沉雨打萍。
(5)而或烟一空,▲,▲,▲,▲,此何极!(6)杜牧在《泊秦淮》中刺晚唐治者醉生梦死、荒淫国的句是:▲,▲ 。
2.下列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是( 3 分)A .憔 ( qiáo)悴(yù)..B . (q ǐ)殷(yān)..C .瑕 ( xiá)漂(piāo)白..D .咎 (jiù)沮(jǔ)..3.下面段,回答。
(6分)生活里充了各种各的趣。
中流抵 (d íì)柱身解(xiè)数..众目睽睽 (ku íi)盛气凌(lín)人..恪( kè)尽守(z āng) 枉法..响云霄 (xi āo)抑挫(cuò)..趣是一生命力很的种子,在不知不芽、生,而且要开花,会果。
如果把趣比作种子,那么,你从自己所衰的趣中得来的,便是它的花了;你从自己之( ▲ ) 的中,得来善的或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果,便是它的果了。
例如,是一种趣,知是它的果;▲;是一种趣,品是它的果。
⋯⋯不同的趣,不同的果。
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趣和从中得到。
我需要和求的是高尚的、有极意的趣。
因种趣有利于成、有利于步、有利于健康。
千万不要被(▲ )的之花所迷。
当你各种各的趣而心花怒放的候,得多想一想花的种子,并且到将要成的是什么的果才好。
(1)文中括号恰当的。
( 2 分)陶醉沉浸俗(2)文中画句有病,修改。
(2分)(3)根据境,文中横写一句。
(2分)4.下列关于文学常、文化知表述不正确的一是( 3 分)A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句出自曼· 的《名人》,是多芬残酷命运出的烈喊。
B.《》《小石潭》《承天寺夜游》《仲永》的作者分是愈、柳宗元、、王安石,他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
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
∨
(2)企业家张謇
∨
(3)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
∨
(4)社会习俗的变化
∨
∨
(5)科举制度的废除
∨
(6)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
(7)魏源和严复
∨
∨
中国现代史
考核内容
测量要求
识记
理解
∨
∨
中国近代史
考核内容
测量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
∨
(2)第二次鸦片战争
∨
(3)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
∨
(3)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
∨
近代化的起步
(1)洋务运动
∨
∨
∨
(2)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与影响
∨
∨
(3)辛亥革命
∨
∨
∨
(4)新文化运动
∨
∨
∨
(2)北魏孝文帝改革
∨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
∨
(2)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
∨
(3)唐与吐蕃的关系
∨
(4)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
∨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方经济的发展
∨
∨
∨
(2)宋代的城市生活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明朝废除丞相和内阁的设置
∨
(2)郑和下西洋
中国古代史
考核内容
测量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王位世袭制
∨
∨
(2)分封制
∨
∨
(3)商鞅变法
∨
∨
统一国家的建立
(1)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
(2)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
∨
(3)汉武帝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经济措施
∨
∨
(4)丝绸之路
∨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
∨
(3)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
∨
(4)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设台湾府
∨
∨
(5)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
∨
(6)驻藏大臣的设置
∨
(7)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历史影响
∨
∨
中国古代文化
(1)汉字的演变
∨
பைடு நூலகம்(2)孔子
∨
(3)战国百家争鸣
∨
∨
(4)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
∨
∨
(5)中国古代建筑奇观(赵州桥、大运河、明长城、故宫)
∨
∨
∨
∨
(4)邓小平南方谈话
∨
∨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一国两制”与香港、澳门的回归
∨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2)万隆会议
∨
(3)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
(4)中美建交、中日建交
∨
科技、教育与文化
(1)“两弹一星”
∨
(2)航天技术
∨
(3)袁隆平与“籼型杂交水稻”
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1)《共同纲领》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第一个五年计划
∨
(2)三大改造
∨
∨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
∨
(3)经济特区的设置和对外开放的扩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爱国运动
∨
(2)中共“一大”
∨
(3)北伐战争
∨
(4)南昌起义
∨
∨
(5)创建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
∨
(5)遵义会议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
∨
(2)西安事变
∨
∨
(3)七七事变
∨
(4)南京大屠杀
∨
(5)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
∨
(6)抗日战争的胜利
∨
∨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