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精测卷(学生卷)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关于噪声和乐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噪声的响度大,乐音的响度小B.噪声的音调高,乐音的音调低C.乐音也能成为噪声D.噪声的音色差,乐音的音色好2.关于声音的响度的大小,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只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B.只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C.只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D.与声源振动幅度、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B.超声波具有能量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4.下列属于声波能传递信息的是()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B.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D.如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产生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从而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5.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A.“声呐”探测敌方潜艇B.蝙蝠在黑夜中飞行C.挂在胸前的哨子D.手臂振动6.手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作为声源的物体是()A.手指B.琴弦C.空气D.木7.在“模仿秀”节目中,演员模仿歌唱家唱歌时,主要是模仿歌唱家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8.小刚同学将自己的歌声录下来,再放出来听,觉得不一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小刚唱歌,声源相同 C.都是录音机的扬声器振动发声的B.前者主要通过“骨传导”听到,后者通过空气传播听到D.失真的原因仅仅是录音机的质量问题9.将正在发声的手机、电铃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内,如图所示,当把瓶内的空气抽出时,声音会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原因是()A.声源发声太强 C.声源离广口瓶太近B.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D.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声源的固体亦能传声10.在教室里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这是因为()A.回声被学生挡住了 C.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不到0.1sB.根本就没有回声D.声音分散传出去,回声太小,听不出11.在下雨打雷时,每一次雷电后,雷声总是隆隆不绝于耳,这是因为()A.声音的反射B.多次打雷的原因C.双耳效应D.雷声分裂所致12.在经过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这是利用哪一种途径减弱噪声()A.在人耳处B.在声源处C.在传播过程中D.在人耳处和声源处二、填空题(共3小题)13.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的重要举措.城区广场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 (“音调”、“响度”或“音色”),它______ (“能”或“不能”)有效的减弱噪声.14.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船在长江不幸翻沉,救援人员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到船内有呼救声,及时救出了呼救人员.这说明不仅气体、液体可以传声,________也能够传声.15.如下图所示,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三、实验题(共1小题)16.吹气球的时候一不小心会把气球吹破,这时会听到很响的“啪”的一声,对于产生很响的“啪”声的原因,小华有以下的猜想:猜想A:这是由于气球被吹破时引起空气急剧振动而发出的声音.猜想B:这是由于橡胶这种材料破裂时发出的声音.(1)你支持________ (猜想A/猜想B).(2)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四、计算题(共3小题)17.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用超声波测位仪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海底返回的声波,求该处海深是多少?18.校组织春游,他们来到了一个山谷里,一个物理老师站在山谷叫中间的位置叫了一声2s后,他听到了第一次回声,5s后他听到了第二次回声,求他离山谷两边的距离.(v)(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声=340m/s19.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有声呐.如果声呐发出的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在考察时发出声音0.8s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A,从环保角度来讲,一切影响人们正常工作、休息、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从心理角度来讲,人们不喜欢、不需要的声音就是噪声.噪声响度不一定大,乐音响度不一定小,A不正确,不合题意;B,噪声的音调不一定高,乐音音调不一定低,不能从音调的高低来区分噪音和乐音,B不正确,不合题意;C,从环境保护上说,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学习、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音乐是乐音,但是半夜12点的音乐就影响人们的休息,故也是噪声.所以音乐有时也能成为噪声,C正确,符合题意;D,乐音是发声体做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噪声是由于发声体的杂乱无章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噪声和乐音不能比较音色特点,D不正确,不合题意.2.【答案】D【解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与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就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就越小;3.【答案】A【解析】正在振动的音叉放入水中,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4.【答案】C【解析】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B,工业上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的微小部件,说明声传递能量,故B错误;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D,声波加湿器的原理是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从而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说明声传递能量,故D错误.5.【答案】C【解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呐、飞行的蝙蝠发出超声波是声源;手臂振动也会发出声音,虽然人耳听不到,但也属于声源.挂在胸前的哨子没有发声,不属于声源.6.【答案】B【解析】手拨琴弦发出声音是琴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声源是琴弦.7.【答案】A【解析】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弱),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人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模仿秀演员模仿歌唱家唱歌时,主要是模仿歌唱家声音的音色;8.【答案】B【解析】前后两次听到声音传播的介质不同.听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而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是骨传导(固体传声),骨传导的传声效果要比空气传声的效果好,所以听起来感觉不一样.9.【答案】D【解析】瓶内的空气被抽出时,里面的空气越来越少,但始终有剩余空气,所以声音仍然可以剩余的空气传声;另外,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悬挂声源的固体也可以传声.10.【答案】C【解析】声音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教师周围四壁同样会反射声音,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但是由于距离比较短,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不到0.1s,人耳无法分辨原声和回声.11.【答案】A【解析】雨天,云层之间放电,同时引起了空气的振动,产生雷声,雷声在传播的过程中,经地面、山丘等障碍物多次反射,传来隆隆不断的雷声.12.【答案】C.【解析】隔音板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3.【答案】响度;不能【解析】噪声监测装置显示的是噪声的响度,它不能减弱噪声,只是监控噪声的大小.14.【答案】固体【解析】救援人员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到船内有呼救声,说明固体也可以传声.15.【答案】振动【解析】敲击鼓面,我们听到鼓声时,看到鼓面上方的小纸片在跳动,说明鼓面在振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起水花,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可以归纳出: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16.【答案】气球被吹破时发出的“啪”的声音是由空气急剧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实验方案:先将一个气球吹破,并仔细听吹破时的声音;然后用剪刀在这个破气球上剪下一小块橡皮,用力拉断橡皮,再听此时的声音,第二次产生的声音比第一次产生的声音小的多,所以气球吹破时应该是空气剧烈振动产生的声音.【解析】气球被吹破时发出的“啪”的声音是由空气急剧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实验方案:先将一个气球吹破,并仔细听吹破时的声音;然后用剪刀在这个破气球上剪下一小块橡皮,用力拉断橡皮,再听此时的声音,第二次产生的声音比第一次产生的声音小的多,所以气球吹破时应该是空气剧烈振动产生的声音.17.【答案】解: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1500m/s,超声波传到海底的时间由得,此处海水的深度:答:海底的深度是3000m.【解析】利用回声计算海水深度:先找到超声波从水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利用公式计算海水的深度.18.【答案】解:(1)声音传播到第一个峭壁的时间t1==1s,由,可得人到该峭壁的距离s1=vt1=340m/s×1s=340m;(2)声音传到第二个峭壁的时间人到该峭壁的距离s2=vt2=340m/s×2.5s=850m;答:他离山谷一边较近的距离为340m,较远的距离为850m.【解析】根据题意,由速度的变形公式s=vt即可分别求出人到两个峭壁之间的距离.19.【答案】解:声音从水面到达海底时间:,海水的深度答:水深为600米.【解析】计算回身测距类的问题,关键注意往返路程是距离的两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检测卷-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检测卷-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检测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为我国晋代顾恺之所绘《斫(zhuó)琴图》的部分情景——古代乐师调整琴弦的长度。

调整琴弦的长度,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2.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

弹开的幅度越大,音叉发出声音的()A.音调越高B.响度越大C.音色越好D.速度越大3.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我们经常要进行噪声防治,下列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排气管安装消声器B.有的道路旁设置隔音板C.工厂员工戴着防噪声耳罩D.在居民居住区多植树种草4.“埙(xūn)”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埙的声音主要是由埙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B.人们主要依靠音调辨别出埙和其他乐器的声音C.吹埙的力度越大,埙发出的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D.用相同的力度吹埙时,按住不同的小孔,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5.在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A.超声波洗牙B.声呐定位C.超声波捕昆虫D.超声波探查6.噪声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下列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工人戴防噪声耳罩C.公路两侧安装隔音板D.小区内禁止鸣笛7.关于吉他弹奏的有关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吉他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吉他的弦振动产生的B.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的弦,吉他的音调相同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拨动同一根弦,吉他发声的音色不同D.吉他的弦越粗,则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8.现代生活里,有的人爱养狗,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所示为网上一款)应运而生。

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驱狗器的开关,狗好像感觉到了巨大的刺激而躲开,旁边的人却什么也没听见。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doc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doc

2、3、 A.钢轨B.纯水C.木材D.空气每年3月3 口是全国“爱耳口”。

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不能有效控制噪声的措施是 ()♦ • A.在公路两边和住宅区设置屏障 B.C.在繁华路段,汽车禁鸣喇叭D.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C.将要上钩的角.被岸边的说话声吓饱了 扩大城市规模,多建高层楼房植树种草,绿化城市)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 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A.音调B.响度C.振幅 弦乐器与管乐器发出的音乐有一•定不同的是:(A.音调 B .音色 C.响度和音色 6、玻璃鱼缸中盛有金鱼,若轻轻敲击鱼缸的上沿, 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鱼缸一空气一水一鱼B.空气一水一鱼4、5、D.音色)D.响度、音色和音调则会看到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C.水一鱼D.鱼缸一水一鱼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满分10()分,时间45分钟) 班别: 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小的是() 7、 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入耳处减弱的是:() A. 广州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B.市区内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8、 医用“B 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响度太小 B.声音响度太大()C.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9、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D.超声波探查A. 甲图中,B. 乙图中,C. 丙图中,C 、 170mD 、34m15、声音在15C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传播1700m距 离所需的时间为S o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俗称燕了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全卷满分100,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关于声音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①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②液体不能传声;③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④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敲锣是靠锣槌的振动发声的 B.气体传声比液体传声快C.音调越高的声音越响亮 D.真空不能传声3. 音乐厅四周的墙壁上有许多针状(类似蜂窝)的小孔,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礼堂,美观好看4. 如图为我国第一个全女子现代民乐组合--“女子十二乐坊”。

她们使用的乐器古筝、二胡、三弦、竹笛、古琴、葫芦丝…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这些乐器所发出声音的什么特性肯定是不相同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可能都相同5. 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A.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B.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更好听C.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D.能减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6. 要阻挡声波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A.半导体 B.磁性物质 C.真空 D.金属物质7. 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公路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

这种有效、可行的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A.阻塞感受噪声的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8.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不同频率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0分贝表示没有产生声音 D.声音的传播实际上是能量的传播9. 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铃铛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 B.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 D.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10. 如图所示,根据图片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11. 一个人站在平行的两峡谷之间,当他击掌时,分别在0.3 s和0.7 s后听到回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内含知识点解析及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内含知识点解析及答案)

第二章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2.桌子上的鱼缸中有若干条金鱼,敲击桌子,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过程是【】A.空气———水———鱼B.桌子———空气———水———鱼C.桌子———鱼缸———水———鱼D.桌子———空气———鱼3.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马蹄踏在地面上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4.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108m/sC.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D.种草植树,可使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5.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A.音调低,响度大B.音调低,响度小C.音调高,响度大D.音调高,响度小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7.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音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⑤C.①④⑤D.①④⑤⑥8.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人的讲话声音,是因为【】A.音调不同B.音色不同C.响度不同D.声速不同9.超声波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是【】A.医院用B超来检查人体内部器官B.人们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底距离C.聋哑人用助听器来听取声音D.眼镜店用超声波来清洗眼镜10.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不能发声B.声音是一种波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11.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下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A.蝙蝠B.海豚C.猫D.大象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哨声是由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声音B.在月球上也能听到该哨声C.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声的响度D.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的音调会更高二、填空及简答题(每空1分,共23分)13.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14.编钟(如图2所示)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杰作,古代工匠运用高超的工艺铸造出大小不同的编钟,这些钟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从物理方面讲,这是由于不同的钟在敲击后产生的__________不同,乐队演奏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至我们耳中的.15.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的“_______”,就是通过声音来给病人诊病,现代医学,可以利用人耳听不见的___________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16.小轩的爸爸睡觉时的鼾声通过______传到小轩的耳中,影响了小轩的休息,这种声音属于__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17.六月的潜山森林公园,到处都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中传播,我们还能分辨出黄鹂的歌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小鸟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18.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玻璃振碎,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产生很大的__________,同时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19.在一文艺联欢会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20.夜深了,把电视的声音关小点,举手之劳却能够给邻居营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这不仅是为了保障邻里和睦,还是我们懂得体谅、尊重他人的良好个人素质的一种表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_减弱噪声;从声音的特性的角度分析,这是减小声音的______.21.下面各种情形都无法听到声音,其原因可能是:A.振动频率过低;B.没有传播介质;C.响度太小.请将代号填入下列空格中:陨石落到月球上,_______;远处同学的悄悄话,________;告别时挥动的手臂,___________.22.阅读唐诗《小儿垂钓》,回答问题.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1)“路人借问”时,该儿童“遥招手”“不应人”“怕得鱼惊”的原因是怕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吓跑,所以儿童“遥招手”“不应人”“怕得鱼惊”.(2)人听不见小儿招手产生的声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共30分)23.(12分)如图4是探究声现象常用的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图4(1)泡沫塑料球被音叉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泡沫塑料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1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完整,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6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强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小明有节奏地敲击鼓面,鼓面发出“咚咚”的响声,用手按住鼓面时,鼓声消失,此现象说明 .(2)小强用手机甲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乙,他能看到手机乙显示手机甲的号码,却听不到手机乙的手机铃声,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应用题(共11分)26.(5分)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百米赛跑中,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才按表,结果他记录的成绩是13.69s,则该运动员的真实成绩是多少?27.(6分)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s被仪器接收到.(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底的距离是多少?答案第二章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A提示:根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上的小纸片跳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树叶哗哗响,树叶振动等现象可以判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C提示:因为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所以鱼先听到的声音是从桌子到鱼缸(固体),到水(液体)中传来的.3.C提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其次,在气体中最慢.所以侦察兵可以通过大地传递的声音,来提前判断敌人骑兵的活动.C说法有误.4.B提示: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5.A提示: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所以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这里的“轻声伴唱”是指声音小;因为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所以说男低音比女高音响度大.6.D提示:A.我们能“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响度的大小,故B错误;C.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所以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D正确.7.C提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噪声是指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和对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由噪声的定义可知①④⑤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属于噪声;故选C.8.B提示:我们能根据音色来判断不同人的声音,因为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和特征;故选B.9.C提示: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超声的特点很独特,例如定向性强、穿透能力强等等.人们利用超声做出许多仪器.根据超声的特点,分析各个选项.人耳听到的声音不是超声,故聋哑人用助听器听取声音不是利用超声波工作.10.B提示:声音是一种波,B对;气体振动可以发声,A错;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C错;声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与音调无关,D错.11.D提示:因为地震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而表格中的大象听觉频率是1Hz~20000Hz,正是在此范围之内,所以大象会有较为明显的反应,故选D.12.A提示:A.哨声是由于哨子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所以A是正确的;B.月球周围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所以B是错误的;C.上下推拉活塞改变的是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所以C是错误的;D.用更大的力吹哨子,改变了声音的响度,所以D是错误的.二、填空及简答题13.振动;介质;固体14.频率;空气15.闻;超声波16.空气;噪声17.空气;音色18.噪声;能量19.音调;空气提示:小明控制琴弦的长度,是为了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琴声的音调;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是传声的介质.20.声源处;响度提示: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途径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本题中,是在声源处减弱.声音的强弱叫响度.21.B;C;A22.(1)说话声;脚步声;(2)招手产生的是次声波,人听不到三、实验探究题23.(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放大微小振动;(3)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4)声波可以传递能量24.(1)A;B;C;(2)A;D;F;(3)80;1.02;(4)选取一根琴弦,用一定大小的力拉紧琴弦,拨动琴弦测出此时振动的频率;改用不同力拉紧琴弦,分别测出相应的振动频率,进行分析比较25.(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四、计算应用题26.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由v=st得枪声的传播时间t=sv=100340/mm s=0.29s,运动员的实际成绩为13.69s+0.29s=13.98s26.(1)最好用超声波,因为超声波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超声波从船所在的位置到障碍物的时间t=12×0.6s=0.3s海底障碍物到船的距离s=vt=1530m/s×0.3s=459m。

人教版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题(有答案word)

人教版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题(有答案word)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满分:80分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B.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 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 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 音色B. 音调C. 响度D. 频率3、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B. 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 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D. 吉他声具有能量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敲响桌面时看到桌面上的纸屑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B.水中的鱼儿被行人的响声吓跑,说明水可以作介质传声C.用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分别敲击发声,可研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D.在考场应保持安静,是要求在声源处减弱噪声5、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B.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C.敲击水瓶琴D.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6、小明家购置了一台超声波洗碗机。

餐具放进洗碗机水槽中,超声波穿过水对餐具内外表面、狭缝等部位进行有效清洗,洗碗机发出的超声波()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只能在水中传播C.传播速度是D.不能传递能量7、下列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时,只利用了声传递能量C.人们通过乐器发声时的响度和音调,来区别不同乐器的发声D.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橡皮筋嗡嗡作响,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8、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喧哗,是为了在哪个环节控制噪声()A.声源处B.传播途径C.人耳处D.考场门口9、夏季,天门市陆羽公园的音乐喷泉随音乐舞动,供市民欣赏。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和答案详解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和答案详解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2)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答题卡内。

1.(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发声体不同,音调不同B.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音调低C.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递能量2.(3分)关于声音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越低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C.轮船“声呐”系统是利用了超声波在水中能传递信息的特征D.中考期间在考点范围“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3.(3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回声来测量距离。

一座高山,看上去很近,走了好久还走不到,“望山跑死马”。

距离有多远呢?不妨请“应声阿哥”来帮个忙:对着高山喊,听一下回声,记下两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就可以估计出距离了。

如果一人对着一座高山呼喊,经过10s后听到回声,那么我们可以断定()A.高山距我们1700m B.高山距我们3400mC.高山距我们170m D.高山距我们340m4.(3分)如图所示,小丽唱不上去的原因是“高原”的()A.响度大B.音调高C.音色好D.声速快5.(3分)以下是叶子姐姐做的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不正确的是()A.用力敲鼓声音很大,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将闹钟用保鲜膜包好,放入盛有水的盆中,仍会听到闹钟的响声,从而证明固体可以传声C.在鼓面上放一些小豆子,用力敲打鼓面,发现小豆子上下跳动,从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将密封的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听到玻璃罩内的闹钟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弱,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6.(3分)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同学听到了,而远处的同学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A.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调低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C.远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小D.远处同学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7.(3分)汽车经过我市某噪声监测装置时鸣放喇叭,该装置显示屏的显示如图所示,其中82.3分贝指汽车喇叭声的()A.频率B.音色C.响度D.音调8.(3分)将一石子抛入水中,若距击水处相同距离的水中、空中分别有一条鱼、一只小鸟,则先听到击水声的是()A.鱼B.小鸟C.同时听到D.无法确定9.(3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将变大B.医院里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C.弹琴时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主要是为了改变音色D.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0.(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见声音B.教室内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C.分辨出合奏中的各种乐器主要是依据音调的不同D.剧院内墙的吸音材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二、本大题包括7小题,共70分11.(4分)我们以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弱等级;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门窗,从物理学角度讲,这是从减弱噪声。

(典型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

(典型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发生声音的响度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2.玻璃杯中装有适量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杯里装进水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B.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杯里装进水越少,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C.用嘴向杯口吹气,杯里装进水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D.用嘴向杯口吹气,杯里装进水越少,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3.超声雾化器是利用超声波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

关于雾化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B.人耳能听到超声波C.超声波可以在液体中传播D.超声波是由振动产生的4.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D.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5.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消除噪声的产生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6.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B.有一种声纹锁。

只要主人说出暗语才能把锁打开,这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C.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D.中高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种措施是防止噪声产生7.弹奏冬不拉时,用大小不同的力动琴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8.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

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精测卷
(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姓名考号总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
1.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
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D.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2.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
A.震耳欲聋
B.闪烁其辞
C.掩耳盗铃
D.耳熟能详
3.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4.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 Hz
D.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5.家住三楼的王欣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
B.王欣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王欣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王欣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
6.下列关于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
C.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人耳的
D.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响度越大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的原理是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B.倒车雷达的原理就是采用蝙蝠的“回声定位”的方法
C.通过灵敏的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当钢琴与长笛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时,人们还是能辨别它们,原因是它们的强弱不同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9.湖南电视台“快乐大本营”尝试了水下发声实验:把小提琴、沙锤、小号、长笛、吉他等乐器浸没在水中,分别演奏它们。

观众在水面上听不到长笛发出的声音,原因是长笛是靠吹入管中的振动发声的,但在水中,人吹出的空气被阻隔,无法进入管内,所以长笛不能在水下发声。

10.据说,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咬在牙齿间,另一端顶在钢琴上,通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弹奏。

这说明可以传声,海上的渔民利用特殊的声音诱鱼,说明能传声,声音在这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要(选填“快”或“慢”)。

11.图甲所示的实验说明可以传声;图乙所示的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从方面控制噪声的。

12.如图所示是小明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⑥时,音调可以改变,从而可以吹奏歌曲。

(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

(2)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音调最低的位置是。

13.如图是全国防灾减灾日标志,近期我市各校陆续开展了安全疏散演练,提高地震、火
灾等逃生避险能力。

某校物理小组的同学设想,如果在地震易发地带安装波传
感器,一定能起到预警的作用。

14.马航客机MH370确认坠毁后,要想查明事故原因,找到黑匣子是关键,美国海军提供
的TPL-25能追踪频率从3.5 kHz到50 kHz的任何声波发生器,而客机黑匣子的声波发生器每秒发送频率为37.5 kHz的声音脉冲,客机黑匣子的声波发生器发出的声音属于(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它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选填“快”或“慢”)。

15.如图所示,2015中华龙舟大赛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而产生的,运动员越用力击鼓,鼓声的越大。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7分)
16.(9分)在信息量猛增的今天,手机是信息交流的必备工具,它在使用过程中有许多的物
理知识,请提出两个与手机相关的声学物理问题,并针对问题做出回答。

(知识点不能重复)
例如:问:手机来电话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答:声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1)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8分)如图所示,往暖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

请你简要说明其中的道理。

四、实验探究题(9分)
18.学习声音的有关知识之后,小杰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胡、琵琶等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在认真观察乐器之后,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
②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
③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杰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将一根二胡琴弦的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砝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

用一把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

然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B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B间的距离越长,音调越低。

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弦乐器的音调跟弦长短之间的关系。

(1)小杰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根弦,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

(2)小杰实验过程中,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A、B之间的距离,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_________。

(3)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这样做的作用是_________。

(4)请你将小杰他们的实验改进成能研究猜想③的实验。

(写出实验的方法和注意点)_____________。

(5)据此可知,弦乐器的音调的高低是可以调节的,当弦越紧时,弦发出的音调越;当弦越粗时,弦发出的音调越。

五、计算题(12分)
19.小贺和同学周末结伴去姑婆山游玩,来到大草坪中央,他们对着前方680 m的仙姑瀑布兴奋地大声喊:“我爱你……!”(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1)请计算出他们的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是多少秒。

(2)他们是否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