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 (5158)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关于噪声和乐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噪声的响度大,乐音的响度小B.噪声的音调高,乐音的音调低C.乐音也能成为噪声D.噪声的音色差,乐音的音色好2.关于声音的响度的大小,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只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B.只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C.只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D.与声源振动幅度、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B.超声波具有能量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4.下列属于声波能传递信息的是()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B.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D.如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产生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从而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5.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A.“声呐”探测敌方潜艇B.蝙蝠在黑夜中飞行C.挂在胸前的哨子D.手臂振动6.手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作为声源的物体是()A.手指B.琴弦C.空气D.木7.在“模仿秀”节目中,演员模仿歌唱家唱歌时,主要是模仿歌唱家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8.小刚同学将自己的歌声录下来,再放出来听,觉得不一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小刚唱歌,声源相同 C.都是录音机的扬声器振动发声的B.前者主要通过“骨传导”听到,后者通过空气传播听到D.失真的原因仅仅是录音机的质量问题9.将正在发声的手机、电铃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内,如图所示,当把瓶内的空气抽出时,声音会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原因是()A.声源发声太强 C.声源离广口瓶太近B.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D.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声源的固体亦能传声10.在教室里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这是因为()A.回声被学生挡住了 C.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不到0.1sB.根本就没有回声D.声音分散传出去,回声太小,听不出11.在下雨打雷时,每一次雷电后,雷声总是隆隆不绝于耳,这是因为()A.声音的反射B.多次打雷的原因C.双耳效应D.雷声分裂所致12.在经过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这是利用哪一种途径减弱噪声()A.在人耳处B.在声源处C.在传播过程中D.在人耳处和声源处二、填空题(共3小题)13.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的重要举措.城区广场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 (“音调”、“响度”或“音色”),它______ (“能”或“不能”)有效的减弱噪声.14.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船在长江不幸翻沉,救援人员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到船内有呼救声,及时救出了呼救人员.这说明不仅气体、液体可以传声,________也能够传声.15.如下图所示,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三、实验题(共1小题)16.吹气球的时候一不小心会把气球吹破,这时会听到很响的“啪”的一声,对于产生很响的“啪”声的原因,小华有以下的猜想:猜想A:这是由于气球被吹破时引起空气急剧振动而发出的声音.猜想B:这是由于橡胶这种材料破裂时发出的声音.(1)你支持________ (猜想A/猜想B).(2)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四、计算题(共3小题)17.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用超声波测位仪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海底返回的声波,求该处海深是多少?18.校组织春游,他们来到了一个山谷里,一个物理老师站在山谷叫中间的位置叫了一声2s后,他听到了第一次回声,5s后他听到了第二次回声,求他离山谷两边的距离.(v)(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声=340m/s19.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有声呐.如果声呐发出的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在考察时发出声音0.8s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A,从环保角度来讲,一切影响人们正常工作、休息、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从心理角度来讲,人们不喜欢、不需要的声音就是噪声.噪声响度不一定大,乐音响度不一定小,A不正确,不合题意;B,噪声的音调不一定高,乐音音调不一定低,不能从音调的高低来区分噪音和乐音,B不正确,不合题意;C,从环境保护上说,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学习、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音乐是乐音,但是半夜12点的音乐就影响人们的休息,故也是噪声.所以音乐有时也能成为噪声,C正确,符合题意;D,乐音是发声体做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噪声是由于发声体的杂乱无章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噪声和乐音不能比较音色特点,D不正确,不合题意.2.【答案】D【解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与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就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就越小;3.【答案】A【解析】正在振动的音叉放入水中,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4.【答案】C【解析】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B,工业上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的微小部件,说明声传递能量,故B错误;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D,声波加湿器的原理是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从而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说明声传递能量,故D错误.5.【答案】C【解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呐、飞行的蝙蝠发出超声波是声源;手臂振动也会发出声音,虽然人耳听不到,但也属于声源.挂在胸前的哨子没有发声,不属于声源.6.【答案】B【解析】手拨琴弦发出声音是琴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声源是琴弦.7.【答案】A【解析】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弱),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人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模仿秀演员模仿歌唱家唱歌时,主要是模仿歌唱家声音的音色;8.【答案】B【解析】前后两次听到声音传播的介质不同.听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而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是骨传导(固体传声),骨传导的传声效果要比空气传声的效果好,所以听起来感觉不一样.9.【答案】D【解析】瓶内的空气被抽出时,里面的空气越来越少,但始终有剩余空气,所以声音仍然可以剩余的空气传声;另外,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悬挂声源的固体也可以传声.10.【答案】C【解析】声音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教师周围四壁同样会反射声音,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但是由于距离比较短,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不到0.1s,人耳无法分辨原声和回声.11.【答案】A【解析】雨天,云层之间放电,同时引起了空气的振动,产生雷声,雷声在传播的过程中,经地面、山丘等障碍物多次反射,传来隆隆不断的雷声.12.【答案】C.【解析】隔音板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3.【答案】响度;不能【解析】噪声监测装置显示的是噪声的响度,它不能减弱噪声,只是监控噪声的大小.14.【答案】固体【解析】救援人员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到船内有呼救声,说明固体也可以传声.15.【答案】振动【解析】敲击鼓面,我们听到鼓声时,看到鼓面上方的小纸片在跳动,说明鼓面在振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起水花,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可以归纳出: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16.【答案】气球被吹破时发出的“啪”的声音是由空气急剧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实验方案:先将一个气球吹破,并仔细听吹破时的声音;然后用剪刀在这个破气球上剪下一小块橡皮,用力拉断橡皮,再听此时的声音,第二次产生的声音比第一次产生的声音小的多,所以气球吹破时应该是空气剧烈振动产生的声音.【解析】气球被吹破时发出的“啪”的声音是由空气急剧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实验方案:先将一个气球吹破,并仔细听吹破时的声音;然后用剪刀在这个破气球上剪下一小块橡皮,用力拉断橡皮,再听此时的声音,第二次产生的声音比第一次产生的声音小的多,所以气球吹破时应该是空气剧烈振动产生的声音.17.【答案】解: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1500m/s,超声波传到海底的时间由得,此处海水的深度:答:海底的深度是3000m.【解析】利用回声计算海水深度:先找到超声波从水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利用公式计算海水的深度.18.【答案】解:(1)声音传播到第一个峭壁的时间t1==1s,由,可得人到该峭壁的距离s1=vt1=340m/s×1s=340m;(2)声音传到第二个峭壁的时间人到该峭壁的距离s2=vt2=340m/s×2.5s=850m;答:他离山谷一边较近的距离为340m,较远的距离为850m.【解析】根据题意,由速度的变形公式s=vt即可分别求出人到两个峭壁之间的距离.19.【答案】解:声音从水面到达海底时间:,海水的深度答:水深为600米.【解析】计算回身测距类的问题,关键注意往返路程是距离的两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卷(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卷(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2.在许多口腔医院中都设有“超声波清洁牙齿”的服务项目,超声波之所以能够清洁牙齿是因为()A.超声波是清洁剂B.超声波能反射C.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使牙齿自觉清洁D.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把污垢敲下来3. 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D.晚上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B.大声说话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D.关上窗户可以减小窗外噪声的影响,说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慢6.如图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

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

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7. 随州市程军涛老师在中央2台展示了“利用锡纸就可录下声音”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在电动机带动下,贴有锡纸的滚筒匀速转动,当人对着纸桶唱歌时,纸桶振动,桶底的笔尖——唱针跟着振动,振动的唱针就会在锡纸上留下深浅不同的刻痕,于是人的声音就被记录下来了。

放音时,深浅不同的刻痕反过来带动唱针振动,纸桶也跟着振动,于是声音从这里被复原出来。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是一种振动B.振动能够产生声音C.纸桶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D.放音时,声音是锡纸振动产生的8. 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复读机发出声音的()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9. 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放置在A、B两处,录制到鲸鱼发出的同一段声音。

(新)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在联欢晚会上,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

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C. 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2. 下面是对声速与回声问题的总结,其中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B.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C.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快,其次为液体,在空气中传播得最慢。

D. 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如果回声与原声进入人耳时间间隔小于0. 1s,则人不能将两者区分开,此时回声加强了原声。

3.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大象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 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 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C. 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D. 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4. 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音色一定不同 B.音调一定不同C.响度一定不同 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5. 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周和小杨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6.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今后要重视海洋开发建设。

所以一些器材设备在海洋上的利用就引起重视。

在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常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

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7. 对于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问题,以下表述错误的选项是〔〕A. 从环保的角度看,但凡阻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都属于噪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全卷满分100,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关于声音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①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②液体不能传声;③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④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敲锣是靠锣槌的振动发声的 B.气体传声比液体传声快C.音调越高的声音越响亮 D.真空不能传声3. 音乐厅四周的墙壁上有许多针状(类似蜂窝)的小孔,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礼堂,美观好看4. 如图为我国第一个全女子现代民乐组合--“女子十二乐坊”。

她们使用的乐器古筝、二胡、三弦、竹笛、古琴、葫芦丝…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这些乐器所发出声音的什么特性肯定是不相同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可能都相同5. 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A.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B.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更好听C.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D.能减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6. 要阻挡声波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A.半导体 B.磁性物质 C.真空 D.金属物质7. 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公路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

这种有效、可行的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A.阻塞感受噪声的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8.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不同频率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0分贝表示没有产生声音 D.声音的传播实际上是能量的传播9. 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铃铛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 B.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 D.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10. 如图所示,根据图片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11. 一个人站在平行的两峡谷之间,当他击掌时,分别在0.3 s和0.7 s后听到回声。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含答案解析)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玻璃杯中装有适量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杯里装进水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B.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杯里装进水越少,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C.用嘴向杯口吹气,杯里装进水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D.用嘴向杯口吹气,杯里装进水越少,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A解析:A【分析】玻璃杯中装有水,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是杯子和水一起振动;用嘴向杯口吹气时,是杯子里的空气柱振动;振动物体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AB.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杯子和水一起振动,杯子里装进水越多,杯子越难振动,杯子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故A正确、B错误;CD.用嘴向杯口吹气,杯子中空气柱振动,杯子里装进水越多,空气柱越小,空气柱越容易振动,空气柱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杯子里装进水越少,杯子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故C、D错误。

故选A。

2.支付宝用户可以对支付宝账号设置“声音锁”。

设置时用户打开支付宝APP,对着手机读出手机显示的数字,APP将主人的声音信息录入,以后打开支付宝时,APP会把录入的数字随机组合,主人无论轻声或大声,只要读对APP显示的数字即可打开支付宝。

支付宝设置“声音锁”利用了声音的()A.响度和音调B.响度和音色C.音调和音色D.只有音色D解析:D人们说话声音的响度和音调可以相同,但音色不同。

故选D。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得较快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D.在太空宇航员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A解析:A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A正确;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光传播得较快,B错误;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慢,C错误;D.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太空宇航员的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错误。

故选A。

4.做家务劳动是同学们应具备的良好品德。

往保温瓶里灌热水时,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的水位高低,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增大C.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减小A解析: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升高,音调逐渐升高水壶就像一个笛子一样,你往里面到水时,水壶发出的声音是水壶内空气柱的振动形成的;倒水时,水越来越满,空气柱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高,所以我们便可以根据不同空气柱的发声不同来判断热水壶中的说水是否满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声音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的种类有关D.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如图所示,调节蓝牙音箱上的“ + - ”按钮改变音量的大小,是改变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3.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探究的目的是()A.声音产生的原因B.音调与频率的关系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4.古诗中有诗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和“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能分辨出猿和鸟的叫声,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声速D.响度5.中国古乐中一般使用“宫、商、角、微、羽”五个音阶,如图是跨学科实践小组用切割成不同长度的水管制作的“宫、商、角、徽、羽”五音排箫,这五音指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6.某品牌超声波清洁器在清洗眼镜时,先向清洁器的水槽加水使眼镜完全浸没水中,再通电清洁器开始工作.此清洁器工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到“滋滋”的声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音调比超声波的音调高B.超声波传播不需要介质C.人听到的“滋滋”声就是超声波发出的声音D.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7.关于如图所示的四幅声音波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与图丙的频率不相同B.图甲和图乙的响度相同C.图甲与图丁的声音可能是同一乐器发出的D.只有图甲和图乙的音调相同8.最近流行一种音乐棒棒糖,只要将棒棒糖的音乐开关打开,它就会振动,只有把它含在嘴里时,该振动就能通过骨头传至耳蜗,从而听到清晰的音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乐在骨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B.音乐棒棒糖的声音是由于舌头振动产生的C.含着棒棒糖听音乐是为了听到超声波的信息D.含着棒棒糖才能听到清晰音乐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二、填空题9.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产生的,该声音是通过传播到学生耳中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章节检测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章节检测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章节检测卷-附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12分)1.如图是同一示波器相同参数下的声音波形图,其中一个与其它图形表示音调不同的是()A.B.C.D.2.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响的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C.人在岸上大声说话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D.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水中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水能传播声音C.逢年过节,当社区举行一些文艺表演活动时,从高音喇叭传出的歌声一定不是噪声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4.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师生合唱《我的祖国》,歌声响彻礼堂。

“响彻礼堂”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5.小明家购置了一台超声波洗碗机.餐具放进洗碗机水槽中,超声波穿过水对餐具内外表面、狭缝等部位进行有效清洗,洗碗机发出的超声波()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只能在水中传播C.传播速度是3×108m/s D.不能传递能量6.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磬。

早在公元前5世纪,《考工记•磬氏》中就有“已上则磨其旁,已下则磨其端”的制磬技术的记述,这里的“上”、“下”指的是声音的高低。

利用这种技术改变的是磬发出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7.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座位,铃声是由物体___________产生的;铃声是通过___________传入同学们耳中的。

8.有人通过对银圆吹气,放在耳边听声音的___________来鉴别银圆的真假,这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做广播操时,操场上各年级的同学们听到声音的强弱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响度与()A.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B.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C.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D.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2.“洋装虽已穿在身,但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们能听出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是台湾艺人张明敏所唱,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哪一特征来断定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速3.高强听到楼下的小李大声喊他去踢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高强能听到楼下小李的喊声,说明声音不需要介质就可以传播B.小李的喊声越大,他声音的音调越高C.小李的喊声越大,他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D.高强根据喊声的音色判断出是小李4.我们能听到蜜蜂飞行发出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行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振幅不同5.挑选西瓜时,用手指在西瓜上弹几下,如果声音清脆,就知道是生瓜;如果声音较沉闷,就知道是熟瓜.医生常用叩诊术来检查人体内器官是否正常,脏器不正常与正常的叩诊声音是不同的.有趣的是300多年前,一个奥地利人用敲击酒桶的方法来判断桶中酒的多少.上述事例中都是根据声音的哪个共同特征来判断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6.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最快的是()A.空气 B.湖水 C.煤油 D.钢轨7.如图所示,将甲、乙两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得到甲、乙两种波形,从波形上可以得出()A.甲、乙两种声音的音调相同B.甲、乙两种声音的响度相同C.乙声音的音调高于甲声音的音调D.甲声音的响度高于乙声音的响度8.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分别划一次,则( )A.甲图声音尖利,音调高B.甲图塑料梳子的齿疏,振动快,音调高C.乙图声音尖利,音调高D.乙图塑料梳子的齿密,振动慢,音调高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越大B.女高音中的“高”是指音调C.从电话听筒中,能听出对方是哪位熟悉的朋友,这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高声大嗓”指的是响度大10.物理知识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B 2.D 3.B 4.D 5.C 6.B 7.C 8.C 9.C
10.D
11.D
12.A
13.B
14.ABC
15.c
16.D 17.B 18.C
19.【考点】信息题,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解析】人听觉频率范围 20Hz-20000 Hz,人
发声频率范围 85Hz-1100 Hz,C 选项正确。蝙蝠的可以发出频率为 10000 Hz,A 选项错
A.光的折射现象 B.光的反射现象 C.光的色散现象 D.光的直线传播 17.(2 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1)海豚能发出声音的最高频率为多大?狗可听到声音的最高频率为多大? (2)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运用下面公式计算人可听到最高频率声音的 波长.波长=波速/频率. 说明:1kHz=1000Hz,1Hz=11s波速单位用 m/s,频率单位用 Hz,得出波长的单位为 m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到的声音的______会更高,这说明物体振动的______越高,_____越高.
24.(3 分)在学习“有趣的声现象”时,小明做了以下几个实验: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响
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弱②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
面溅起水花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你认为,上述实验中能
说明声音发生原因的是 ________ 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 ________ 。(填序号)
25.(3 分)开运动会时,运动场上传出“忽大忽小”的锣鼓声,“忽大忽小”指声音的
______________能区分出锣声与鼓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_____________不同。
26.(3 分)我们听到的“隆隆”的雷声是通过 传播的。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其
20.(2 分)2009 年 12 月 11 日,为纪念百色起义 80 周年,百色市森林广场上锣鼓喧天,群
众载歌载舞,热闹非凡。下列有关声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 )
A.锣声鼓声都是由锣鼓振动发声的
B.锣声鼓声是通过响度分辨出来的
A.音调不同
Hale Waihona Puke B.音色不同C.频率不同
D.响度不同
2.(2 分)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人潜入水中,仍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
C.在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小于光传播的速度
D.城市里可用噪声监测设备来消除噪声污染
3.(2 分) (09 芜湖)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7.(2 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5km/s B.人是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C.人歌唱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 D.禁止鸣喇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 8.(2 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 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9.(2 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不受阻力传播最快 B.人是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C.人歌唱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 D.禁止鸣喇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 10.(2 分)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如果音调和响度相同,声音我们就无法分辨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11.(2 分)关于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振动物体发出声音,我们就能听到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C.声音的音调高,声音的响度就大 D.“B 超”是利用超声波为孕妇作常规检查的 12.(2 分)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
C.锣鼓声响彻云霄是因为它们的音调高
D.在空气中锣声的传播速度比鼓声的传播速度快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21.(0 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俗话说“隔墙有耳”,是因为墙上装了探听器可接收声信息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误。人的听觉频率也是有范围的,B 选项错误。无论振幅多大,只要频率达不到人听觉频
率范围,人耳是听不到声音的,D 选项错误。
C
20.C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21.BD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22.减弱噪声 减小响度
23.音调,频率,响度
24.② ①
25.响度音色
26.空气大
27.0.1,空气,空气中的声速小于钢铁中的声速,1,真空不能传声
18.(2 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真空也能传声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D.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9.(2 分)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 400Hz 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D.15Hz 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C. 不能传播声音
D. 能较好地反射声音
5.(2 分)CCTV 歌手大赛,有―道辨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哪―种乐器演奏
的”,这主要考查歌手对乐器的鉴别能力,依据是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6.(2 分)如图是一种凹下道路的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
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
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13.(2 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蝙蝠的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 C.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 14.(2 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15.(2 分)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振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在校园内植树可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16.(2 分)2010 年 1 月 15 日出现一次日食现象,连云港市可以观察到日环食这一天文奇 观,以下关于日食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 20Hz~2000Hz 之间的声音
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
4.(2 分)邮电局的长途电话亭大都是用玻璃制造的,隔音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
()
A. 能较好地吸收声音 B. 能够发出声音
原因是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传播的速度 。
27.(3 分)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
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两次声音。两次响声的时间间隔一定大于 s 以上后一
次听到的响声是经
传来的,其理由是
。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
另一端的人会听到 次声音。原因是

28.(3 分)科学家根据星球光谱的红移现象推断宇宙正在膨胀,星球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22.(3 分)深夜时,正在播放的电视屏幕上常会出现“夜深了,请你把电视的音量开小点”
的字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______________,从乐音的角度来分析,这是
要______________。
23.(3 分)绷紧的橡皮筋会发声,若将橡皮筋蹦再紧一些,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橡皮筋则听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