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一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表格式)

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 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寻找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格式。
2、知道化学方程式所表现的量均为纯物质的质量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在化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1)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2、导入:我们知道,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
那么,在工、农业生产中如何通过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或原料的质量,充分利用、节约原料呢?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二、自主预习梳理新知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整理本节知识点(5分钟)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目标导学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教师利用多媒体引导思考: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定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学生以组为单位,交流汇报师生共同总结1.依据(1)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质、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解题思路(1)审题:就是认真阅读整个题目,对于关键的字句要反复推敲,做到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物和未知物;(2)分析: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规律对题目进行解剖,理清题目的层次,明确有关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特别是物质间的量的关系,选择好解题的突破口;(3)解答:依据分析中理出的思路确定解题方法。
解题时要注意做到思路清晰、方法正确、步骤简明、计算准确、书写规范。
三个要领(1)步骤要完整(设、写、算、列解、答);(2)格式要规范;(3)得数要准确(保留一位小数);3:三个关键(1)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3)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量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带单位;(2)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3)相——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并写在相应物质化学式的下边;(4) 求——列出比例式,求解;(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组成和表示方法;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平衡;3.知道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组成和表示方法;2.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教学难点1.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PowerPoint幻灯片,包含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2.实验器材:试剂、量筒、烧杯等;3.实验步骤和记录表。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化学方程式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让学生回答问题,并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概念讲解(10分钟)1.展示幻灯片,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组成和表示方法。
2.强调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关系,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实验演示(15分钟)1.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验,例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2.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
计算练习(20分钟)1.提供一些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目,包括摩尔计算和质量计算。
2.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
知识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强调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计算应用。
课堂作业完成课堂上的计算练习,并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步骤、观察结果和计算过程。
课后拓展1.自主学习化学方程式的更高级应用;2.参加化学实验室开放日,亲自进行化学反应的观察和计算。
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和计算练习的方式,将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和计算练习的实践,加深了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的实际例子和案例分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方法。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2、进一步巩固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质量关系的计算。
3、培养分析问题、模仿学习的能力。
4、培养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5、了解生产生活中有化学,化学学习应用于生产,可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化学反应中物质间质量的关系。
2、解题的格式规范化。
四、教学方法以教师辅助学生练习为主。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引入]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你清楚吗?[回顾]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练习]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质量比。
[学生] 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标出质量比。
过渡: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存在正比例关系,这节课咱们就利用这一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板书]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再练一练:现有6克的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教师] 哦,那你该如何完整的表述你的解题过程呢?[教师]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2页阅读例题1,修改和补充自己的解题过程。
学生阅读课本例题。
[思考]根据刚才的自主学习说一说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1)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3)求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标出已知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
[练习]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镁?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展示。
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
[课堂练习]改错题:15.5克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提问]大家总结一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注意哪些事项呢?[学生小组内交流后发言,教师引导并一起总结](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一定要进行单位换算。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件 (1)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分析C:aC这O道3 题是已C知a生O+CO2↑
成物1的00质量来求反应56物
的质量X 。
5.6t
100 56
X =
5.6t
100×5.6t
X=
= 10t
56
答:需要碳酸钙10t。
【例题1】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 是多少?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3、表示在通电的条件下,每2个水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
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以电解水根的据反化应学为方例程说式说计化算学的方依程据式的含义:
通电
2H2O
2H2↑+ O2↑
2×18
即 36
若: 36克
2×2
4
( 4 )克
32 32 (32 )克
若:( 36)克
4 克 ( 32)克
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1、设:
注意事项
2、写:
所设未知量不要带单位
化学方程式一定要正确(关3键、)找:
所找的相关物质对应关系要明确
在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具体质量都要带上 单4、位列,:在列比例式时和最后的计算结果
中都不要漏掉单位。
二、计算类型:
5、答: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如例题1)
H2 + Cl2 点燃 2HCl
2
71
2×36.5
100g x
y
2
100g =
71
x
x=
71×100g 2
= 3550g
2 2×36.5
=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II)

①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②写出化学方程式;
③求有关物质质量比,写出已知量、未知量;
③列比例式,求解;
④简明写出答案。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①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②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③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④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 ②格式要规范; 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后记
25689 6459摙
38553 9699隙;37129 9109鄉036767 8F9F辟T22117 5665噥>34981 88A5袥m33557 8315茕31855 7C6F籯x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II)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三、质疑精讲
1、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2)写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不完整的方程式计算时是要扣分的。
2、教师横向拓展和纵向挖掘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三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三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课前预习(时段:晚自习 时间: 15min )1.回顾旧知:(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2)如何配平;2.体验新知: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物质质量的探究?理论依据是什么?具体方法步骤? 授课 一、学习目标(2min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能力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 展示提升环节 质疑评价环节 归纳总结环节导学一 了解步骤·掌握方法 自研课本P100~10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如何研究化学反应中量的变化? 由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反应。
如: 2H 2 + O 2 = 2H 2O 4 32 36m (H 2)∶m(O 2)∶m(H 2O )=4∶32∶36;也就是说4gH 2完全反应需消耗32gO 2,生成36gH 2O 。
思考:2gH 2完全反应需消耗O 2多少克?生成H 2O 多少克?(5min )(1)相互讨论,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基础;(2)自研课本P100例题思考一:例题的解题方法了解解题步骤,关注解题的关键点思考二:仿照例2创设情境进行计算练习(15min )(1)小组成员阅读课本,相互讨论探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方法步骤,交流解题思路; (2)小组内部模仿例2设计新题进行计算体会解题方法,代表展示计算方法心得,各组比较评价。
(7min )导学:化学方程式所具有的意义:(1)(2)(3)解题要领和关键:三个要领:a 、步骤要完整 b 、格式要规范 c 、得数要准确三个关键:a 、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b 、配平 c 、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同类演练:【从大家自编题中选择】导学二 拓展演练课本P101课堂练习掌握解题步骤,寻找解题切入点思考三:H 2是最理想的能源,工业上可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H 2,若要获取16gH 2,需电解水多少克?(5min )相互交流解题思路,讨论解题方法,寻找解题信息,抓住解题的切入点,进行解题。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I)

C、Fe>Zn>Mg D、Zn=Fe=Mg
2、现需6g氢气填充气球,需消耗含锌量80%的锌粒多少克?
[学生讨论] 由利用化学方程式得出正确答案的同学说出解题过程。
课件展示解题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课件展示]练习1: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g氧气?
学生与老师一起完成。
[强调格式]课件演示。
[总结步骤]
1、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加单位);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准确,指出若不配平,直接影响计算结果);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作适应的讲解。
[例题2]: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所得的氧气,若改用过氧化氢制同质量的氧气,需分解多少克过氧化氢?
[例题3]: 煅烧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00t,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吨?若石灰石中的杂质全部进入生石灰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生石灰多少吨?
[学生练习]
1.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xx年5月21日13:40成功登顶。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Kg。求:(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板书设计】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解题步骤:[解] (1)设未知量
(2)写出方程式并配平
(3)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式计算的步骤有哪些?计算的要领和关键是什么?
2、化学反应计算时的基本思路有哪些?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导学目标
1.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得步骤和书写格式。
2.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计算。
学习重点
掌握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注意解题格式的规范化
独立完成学案知识梳理部分,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完成知识运用,组内交流后全班报告。
学生容易忽视将各部分知识结构建立联系,教师应加以强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时习
1、阅读教材,记住知识要点,完成教材98页第1题、第2题(2)、(3)、(4)题
2、思考如何正确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板书
设计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
36 4
=
4.5g x
X=0.5g
根据:m = pV
V=m/p=0.5g÷0.09g/L=5.6L
答:电解4.5克水可生成氢气0.5克?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升。
巡视学案问题完成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你认为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x的值是8.8
C、生成C和D的质量比是3:5
练习2:加热6.32g高锰酸钾,当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5.68g时,停止加热,则剩余物中含有的物质是?
任务三: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装有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A
B
C
D
前
16.8
8
2.4
0.5
后
0
X
8.4
10.5
解:设电解4.5克水可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
算(第一课时)学案新人教版
班级姓名学号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S-32 K-39 Ca-40 Cu-64
Cl-35.5 Fe-56 Zn-65
【探究目标】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纯净物)的计算。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同时培养、提
高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知识回顾】
1.在反应电解水: 2H
2O 2H
2
↑+O
2
↑中:
(1)反应物是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反应条件是________;
(2)反应中H
2O、H
2
、O
2
的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
(3)每________份质量的H
2O完全电解,生成_______份质量的H
2
和________份质
量的O
2
【新课学习】
【知识点】一、已知纯净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物质的质量。
例1、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质量的多少?
通
解题步骤书写格式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标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求出未知数的值:;
(6)、简明地写出答
案:;
【注意事项】:
⑴.设未知量时可以直接设,也可以间接设。
⑵.写出方程式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
⑶.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
⑷.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一般保留一位小数。
例2、工业上,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得5.6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解题步骤书写格式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
平:;
(3)、标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求出未知数的值:;
(6)、简明地写出答案:;
【堂上训练】
1、电解18kg的水能生产多少千克的氢气?同时产生多少千克氧气?
【知识点】二、已知纯净物的质量,求气体的体积。
密度公式:(m=ρv )
(单位换算:1L=1000mL,1 mL=1 cm3)
例3、实验室中电解36克水,产生氢气多少升?(已知氢气密度为0.1g/L)。
例4、大家知道食盐是常见的调味品,但你知道吗?它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利用食盐可以来制取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Cl+ 2H
2O 通电 Cl
2
↑+ H
2
↑+ 2NaOH,若某厂每天生产氯气71kg,问:
1、该厂每天至少需要氯化钠固体多少千克?
2、同时能生产氢气的体积为多少?(氢气的密度为0.1g/L)
【堂上训练】
2、某工厂需要2000L氢气制备高纯度硅。
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氢气,需
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同时可生成氧气的体积为多少?(氢气的密度为0.1g/L,氧气的密度为1.43g/L)
),过3、空运观赏鱼,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以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CaO
2
]和氧气。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Ca(OH)
2
(1)写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一个养鱼爱好者想从上海空运观赏鱼到广州,在整个过程中鱼需要氧气224L(密度为1.43g/L),试计算需要多少克过氧化钙?(取整数值计算即可)
【课堂小结】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正确解题步骤:
[步骤](1)设未知数(未知数不带单位)
(2)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
(3)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
(5)求解,简明地写出答案
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三个关键和三个注意事项。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三个事项:①单位要统一;②用纯量进行计算(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纯度);
③若是体积要换算成质量(质量=体积×密度)。
25110 6216 或#h31977 7CE9 糩cN 29660 73DC 珜$\31892 7C94 粔27343 6ACF 櫏e22878 595E 奞22962 59B2 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