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人机工程人的心理与行为特性39页PPT

合集下载

人机工程学--第四章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人机工程学--第四章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听觉

一定频率范围的声波
外部
报警,联 络 报警,鉴 别 鉴别
嗅觉
鼻腔顶部嗅细胞
挥发的和飞散的物质
外部
味觉
舌面上的味蕾
被睡液溶解的物质
接触表面
皮肤感觉
皮肤及皮下组织
物理和化学物质对皮 肤的作用
物质对机体的作用
直接和间 接接触
外部和内 部 内部和外 部
触觉、痛觉、温度觉 和压力等
撞击、重力和姿势等
报警
深部感觉
把知觉对象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认识成为一个具有一定结构的有 机整体,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 知觉的整体性可使人们在 感知自己熟悉的对象时, 只根据其主要特征可将其 作为一个整体而被知觉。 如,见到建筑群中的冷水 塔,电力工程师立即会将 该建筑群知觉为一个热电 厂。
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 (1)接近 (4)连续
都不能引起视觉。)
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受阈限。

4.2感觉和知觉的特征
当两个不同强度的同类型刺激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某一感觉器官时,它 们在强度上的差别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人的差别感觉。

差别感觉阈限:为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对 最小差别量的感受能力则为差别感受性,两者成反比关系。
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感受性应用

4.2感觉和知觉的特征
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而不同的职 业又有各自不同方面的感受能力,如对音乐工作者,要求具有较高 的听觉分辨能力,对美术工作者及其某些行业的检验人员要求有较 高的视觉颜色分辨能力,而对自动化系统的监控人员,则要求视觉 和听觉都有较高的感受性。 感受性对于职业的选择和工种的分配具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 人的感觉能力又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经过训练后,某些方面的 感受性可以获得极大的提高。

人机工程学说课-第四章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人机工程学说课-第四章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界面布局
根据人的视觉习惯和认知心理,合理规划界面元素的位置和大小, 提高信息的可读性和易理解性。
色彩运用
运用色彩心理学原理,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营造舒适、和谐的 界面氛围,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
图标与符号设计
设计直观、易识别的图标和符号,降低用户的认知负荷,提高操 作效率。
人机交互设计
交互方式选择
根据任务需求和用户习惯,选择合适的交互方式,如触摸屏、鼠 标、键盘等,确保用户能够轻松、高效地完成操作。
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和掌握 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的基本概念和理 论,了解其在人机工程学中的应用, 并能够分析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在人机工程学中的重要性
1 2
提高人机交互效率
通过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可以设计出更符 合人类习惯和期望的人机界面,从而提高人机交 互的效率。
增强用户体验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反馈机制设计
设计合理的反馈机制,如声音、震动、视觉提示等,让用户及时了 解操作结果和系统状态。
错误处理与容错性设计
考虑用户可能出现的错误操作,设计相应的错误处理机制和容错性 措施,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
人机系统评价与优化
可用性评估
通过用户测试、专家评审等方法, 对人机系统的可用性进行评估, 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实践应用
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设计或项目中,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跨学科学习
建议学生结合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学习,以 更全面地理解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02 人的心理特征
认知过程
感知觉
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 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

安全人机工程人的心理与行为特性

安全人机工程人的心理与行为特性

人的心理特征具体有以下诸方面: 1.情绪与情感 情绪与情感都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 望与观点时所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 (1)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①情绪通常跟有机体的天然生物需要满足与否 相联系,而情感更多的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满足与 否相关连。情绪人与动物共有。而情感仅为人所有。 ②情绪具有情景性,情景一旦消失,情绪也会 立即减弱或消失。情感具有较大的深刻性与稳定性 ③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与外显性,而情感经 常以内隐的形式存在或以微妙的方式流露出来。
(1)需要和动机
, 每个人都有 自然需要 延续生命所必需 秩序等, 更高层次的 , 如教育、娱乐、道德、 需要 社会需要 民族的传统及习惯有关 它与社会制度,国家、 愿望,意图和信念。 动机:满足一定需要的 。
所以,需要是人参与社会行动的基础, 动机则是促进人活动的原因。
预防不注意产生差错的方法有: ① 建立冗余设计系统,例如为了确保操作 安全,在重要岗位上,多设1~2人平行 监视仪表的工作; ② 建立“指示 - 确认”的环节,可防止下 意识状态下的错误操作,例如软盘等格 式化前的提醒 – 确认操作; ③ 改进仪器、仪表的设计,例如改变单调 刺激为多种信号的综合感觉刺激等。
③有意后注意 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结果。 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产生,并在有意注 意后发生的。 (3)注意与安全 如果人总是聚精会神的,当然可以防止 由于不注意而产生的失误。但实验表明,这 是不可能的。谁都不能自始至终地集中注意 力。除玩忽职守者外,不注意不是故意的。 不注意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状态,是意识 状态的结果。因此,单纯提倡注意安全是不 够的,虽然很必要,为防止事故,应防止人 的意识出现异常状态以及改善条件。
三、人的捷径反应和躲避行为 1.人的捷径反应主要是指人喜欢走捷径,是省能心 理的一种体现。如伸手取物,往往直接伸向物体,穿越空地走斜

最新人机工程学--第四章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ppt课件

最新人机工程学--第四章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ppt课件

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4.2感觉和知觉的特征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受阈限。
• 当两个不同强度的同类型刺激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某一感觉器官时,它 们在强度上的差别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人的差别感觉。
• 差别感觉阈限:为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对
。 最小差别量的感受能力则为差别感受性,两者成反比关系

无意注意-不需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的注意

外部注意-人对外界周围事物的注意

内部注意-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注意
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设计师应注意避免注意力过分集中; 2、设计应考虑如何引起人的注意; 3、设计时把人们不常注意的因素在设计中应突出表现。
这便是知觉。
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4.2感觉和知觉的特征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和区别
• 从知觉的过程得知,客观事物是首先被感觉,然后才能进一步被知觉, 所以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的事物个别属性越丰富、越精 确,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越正确。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 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产生对所作用的反映。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 人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而感觉只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而存 在于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在心理学中称为“感知觉”。
• (1)、产生感觉需要有达到一定强度的适宜刺激。刚刚能引起感
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的下限,感觉出最小刺激量
的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
2、感受性和感觉(感受)阈限
• (2)、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值成反比,即引起感觉所需要
限;的类刺型激:量绝越对小即感绝受对性感和觉绝阈限对的感下受限阈值越低,绝对感受性就越高,
感觉器官 眼

安全人机工程

安全人机工程

安全人机工程
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机-环境”系统,并使三者从安全的角度上达到最佳匹配。

人是核心起到主导作用,机器起着安全的保障作用;
安全人机工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分析机械设备及设施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2)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和机器功能,构成最佳人机系统;
(3)研究人与机器界面中信息传递的安全问题;
(4)建立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原则。

一、人的特性
(一)人的生理特性
1.人体供能与劳动强度分级
(1)人体特性参数
①尺度参数:静态参数,如人体高度及各部位长度尺寸等;
②动态参数:运动状态下,人体的动作范围参数;
③生理参数:耗氧量、心跳频率、呼吸频率、表面积和体积等;
④生物力学参数:握力、推力、推举力、转动惯量等;。

人机工程学PPT优秀课件

人机工程学PPT优秀课件

功能尺寸
基于人体尺寸测量,确定设备、工具等的最佳尺寸。
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
01
02
03
视觉系统
研究视觉感知、视觉注意 、视觉记忆等,以及色彩 、亮度等视觉元素对设计 的影响。
听觉系统
探讨听觉感知、听觉注意 、听觉记忆等,以及声音 大小、频率等听觉元素在 设计中的应用。
其他感官系统
如触觉、嗅觉等,分析其 在人机工程学中的应用。
的影响。
反应时间
02
研究人体对刺激的反应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为设计提供时间参
数依据。
注意力与疲劳
03
分析注意力分散、疲劳等因素对人体工作效率的影响,提出相
应的设计策略。
03
认知心理与行为习性
注意、记忆等认知过程
选择性注意
关注特定刺激,忽略其他刺激
分配性注意
同时关注多个刺激
注意、记忆等认知过程
转移性注意
人机工程学PPT优秀 课件
目录
• 人机工程学概述 • 人体因素与生理特征 • 认知心理与行为习性 • 人机界面设计原理及应用 • 工作场所环境优化策略 • 人机系统评价与改进方法
01
人机工程学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 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优化 人与机器系统的交互,提高工作效率 和人的舒适度。
骨骼、肌肉等运动系统
骨骼系统
了解骨骼结构、功能及骨 骼疾病对人机工程学的影 响。
肌肉系统
研究肌肉类型、功能及肌 肉疲劳等对人体工作的影 响。
运动范围与姿势
分析人体各部位运动范围 及常见工作姿势,为设计 提供指导。
神经系统与反应时间
神经系统

人机工程学第4章

人机工程学第4章

4.1.3 行为反应
▪ 行为是有机体对于所处情境的反应形式。心理学家将行为的产生 分解为刺激、生物体、反应三要项来讨论,即:
SOR
(4-4)
式中 S为外在、内在刺激;0为有机体·人;R为行为反应。
下面用图式来看一看 S O R
2021/4/4
人机工程学(第三版)多媒体教学
6
1.刺激
刺激一词在心理学上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它的含意十分广泛。 围绕机体的一切外界因素,都可以看成是环境刺激因素,同时也 可以把刺激理解为信息,人们对接受的外界信息会自动处理,做 出各种反应。构成刺激的源泉十分复杂,图4—2将刺激源做了归 纳分类。
上述一切刺激现象都可以理解为环境对人体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处于核心地位的人体,在接受刺激后都会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2021/4/4
人机工程学(第三版)多媒体教学
8
2.人体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是接收外界刺激及做出相应 反应的指挥中心,它既负责接受刺激,又负责对刺激进行判断后 做出必要的相应反应,所以称为中枢神经系统。在此系统中,脑 处于中心地位,处于协调指挥地位。而这一切都是自动进行的, 属于自律行为。
就刺激来源,可分成来自体外和来自体内两个方面,前者称为外 在刺激,后者称为内在刺激。外在刺激又可分为物理性刺激和心 理性刺激;内在刺激可分为生理性刺激与心理性刺激。
①外在物理性刺激,在生活中随处存在,可以通过人的感觉器官 而感受到。皮肤可以感受到环境温度的冷热;眼睛可以看到色彩 和光的明暗;耳朵可以听到悦耳的美声也可以听到喧闹的噪声; 鼻子则可以区分空气中的气味或香或臭;舌头则可以品尝人口食 物饮料的苦辣酸甜咸以及其他美味。这些外在环境物理刺激通过 人们的感觉器官,经过传人神经纤维,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产生 各种感觉。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件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件

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通常可分为静态人-机关系与动态人-机关系两 大方面。 静态人-机关系主要研究人、机之间的空间关系 动态人-机关系主要研究人、机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信息关系 (其中包括人-机界面的分析、设计与评价)
《安全人机工程学》
人因对系统安全的作用和影响
自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所有工业事故中包含人因失误的事故从20%扩大到80%以 上。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瑞典、瑞士6国的联合调查统计资料显示,核电站中 的人因事故的比例,6国的平均值超过60%,最高的达85%,特别是许多重大事故的 原因几乎均源于人的因素,国内外大量的统计表明,有近80%的事故是由于人为失 误发生的。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博帕尔化工厂事故、深圳危险品仓库大爆炸、 克拉玛依大火灾等。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生存环境的巨大灾难,而且 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应研究产生事故的各种人的因素、人的 操作失误分析与预防措施等。
安全人机工程学
2015-10
《安全人机工程学》
《安全人机工程学》
安全人机工程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人机工程学的着眼点 研究人与机的关系, 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
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其立足点放在安全上面,对在活动(含生产活动、生活 活动、生存活动)过程中的人实行保护为目的,主要阐述人
❖ 系统更加不透明 系统的高度复杂性、耦合性和大量的防御装置增加了系统内部行为的模糊性,管 理人员、维护人员、操作人员经常不知道系统内正在发生什么,也不理解系统可 以做什么。
《安全人机工程学》
人因事故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基本概念 人因可靠性:人对于系统的可靠性所必须完成的活动的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