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礼四仪

合集下载

八礼四仪

八礼四仪

八礼四仪
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整洁、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公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仪式之礼:按规矩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
7岁:入学仪式
10岁:成长仪式
14岁:青春仪式
18岁:成人仪式。

学校文化建设之《八礼四仪》

学校文化建设之《八礼四仪》

八礼四仪
学校文化建设之八礼四仪,既是传统文化教育,也是素质教育。

八礼
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四仪
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起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八礼四仪”具体内容

“八礼四仪”具体内容

“八礼四仪”具体内容
四仪: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初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包容制情绪、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八礼四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八礼四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之答禄夫天创作
八礼:仪表之礼、仪式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餐饮之礼。

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护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四仪: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
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忙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涵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八礼四仪应知应会

八礼四仪应知应会

八礼四仪知识应知应会
“八礼”主要指
1、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2、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3、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4、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5、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6、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7、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8、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主要是在学生7岁时候的入学仪式、10岁时候的成长仪式、14岁时候的青春仪式、18岁时的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开学第一课
2014年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父母教会我”,旨在引导父母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帮助广大青少年养成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八礼四仪主要内容及解读

八礼四仪主要内容及解读

八礼四仪主要内容及解读(一)八礼:指"仪表之礼"、"仪式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餐饮之礼"。

"四仪"指入学仪式(7岁)、成长仪式(10岁)、青春仪式(14岁)、成人仪式(18岁)一、仪表之礼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2.指甲里无污垢。

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4.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

5.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6.公共场合不脱鞋。

二、餐饮之礼目标:安静用餐、讲究卫生、爱惜粮食、食相文雅1.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

2.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

3.等爸爸妈妈一起吃饭。

4.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追逐嬉闹。

三、言谈之礼目标:用语文明、学会倾听、诚恳友善、礼貌谦恭1.对师长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语。

2.接听电话先说“您好”,通话结束说完“再见”,再挂电话。

3.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

四、待人之礼1.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

2.尊重老师劳动,上课认真听讲。

3.遇人微笑,主动问好。

4.进别人房间先敲门。

五、行走之礼目标: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1.上学放学时走规定路线。

2.乘车有序排队,不拥挤、不插队。

3.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上跑、不下跳,不并排前行,不推挤他人。

4.乘自动扶梯靠右站立,空出通道。

5.不乱按电梯的按钮。

六、观赏之礼目标:遵守秩序、维护环境、学会欣赏、礼貌喝彩1.准时入场,对号入座。

2.观看电影、文艺演出时不随意走动,不高声讲话。

3. 瓜皮果壳放入垃圾袋,自觉带离场馆或送入垃圾箱中。

4.不站立和在通道观看。

5.观看结束有序离场,不拥堵通道、出口七、游览之礼目标: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1.便后及时冲水,不随地大小便。

八礼四仪 内容

八礼四仪 内容

八礼四仪内容
八礼四仪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礼仪制度,主要用于重要的官方仪式和仪容接待场合。

其具体内容如下:
八礼:
1. 拜地礼:行进至主位前,先躬身拜地。

2. 起立礼:主位表示座敬,宾位请起身接受。

3. 右拜礼:主位容让宾位,表示尊敬。

4. 左拜礼:宾位即主位表示容让,也表示尊敬。

5. 再拜礼:宾位表示再拜以示谢意。

6. 示敬礼:主位示意起身,双手合十向宾位拜鞠。

7. 退位礼:宾位即将或离席,主位示意起身。

8. 再拜礼:宾位离席前再次拜谢主位。

四仪:
1. 见礼:宾员到达,行进至主位前行三揖九叩礼。

2. 敬礼:主位坐定后,宾员行接受礼。

宾员行揖四回,九叩已后,主位答礼。

3. 起身礼:敬礼后,宾员起身。

主位示意入座,宾员回应后再次坐下。

4. 辞礼:宾员离席辞别时,主位礼送,示意起身,致辞,再次拜别。

这些礼仪的具体操作方式和要求,根据不同场合和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

它们代表了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尊崇、敬意和谦逊之风尚。

“八礼四仪”主要内容

“八礼四仪”主要内容

“八礼四仪”主要内容“八礼”主要内容:“八礼”主要包括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从生活细节入手,让未成年人易懂易学易做。

仪表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餐饮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言谈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仪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主要内容:“四仪”主要是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入学礼,古称“开笔礼”,俗称“破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

古时,“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是人生四大礼的首次大礼,具有浓厚的思想教育色彩。

时间:9月初对象:小学一年级新生求学路上让人终身难忘的精彩第一课,不求与传统的开笔礼“形似”,以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和家长参与为主要形式,通过开展让儿童耳目一新的仪式活动,使孩子在浓厚的氛围中似懂非懂间感受热爱学习、感恩父母、尊敬师长的传统文化精髓,实现从懵懂幼童向小学生的角色转变。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0岁,是儿童从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迈进的一个时间节点,同时,也是儿童成长的一大转折点,是人生的里程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晨必盥 兼漱口 冠必正 纽必结
便溺回 袜与履
辄净手 俱紧切 ——《弟子规》
解说: 每天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后刷牙漱口, 解完大小便以后把手洗干净,这样才是讲究卫 生的好孩子。出门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 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切,鞋带要 系紧 ,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
讲究卫生 节俭用餐
爱惜粮食 食相文雅
店家说:“人家吃菜,筷子在桌子上找齐, 喝酒一盅盅地筛,斯斯文文,吃罢掏出手绢揩 嘴,是个有德行的人,岂能赖我几个钱。你呢? 筷子往胸前找齐,狼吞虎咽,吃上瘾来,脚踏 上条凳,端起酒壶直往嘴里灌,吃罢用袖子揩 嘴,分明是个居无定室、食无定餐的无赖之徒, 我岂能饶你!” 一席话说得无赖哑口无言,只得留下外衣, 狼狈而去。
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 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 上,挺胸、收腹、收颌、抬 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 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 面带笑容。
坐姿: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 并拢或两膝合并倾斜;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 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 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
在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中,周恩来文质彬彬 的风度是举世注目的。从外形看,周恩来是中等 个子,脸庞清秀,举止端庄、文雅,是位风度翩 翩的“美男子”。这位“美男子”一生对着装比较 究,那就是整洁,无论是多么破旧的衣服,都要 补好,洗净,再整整齐齐穿在身上。 他认为,他的形象不仅仅代表自己,更代表 一个国家。每天,周恩来起床后必定要正规地穿 上中山装,不单要扣好每一个扣子,连领口也扣 紧。即使不外出,在家里办公也如此。因为,穿 着越精神,工作才会有激情,生活才会有热情。
7 岁 入学仪式 14岁 青春仪式
10岁 成长仪式 18岁 成人仪式
面容整洁 发型自然
衣着得体 仪态大方
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2.指甲里无污垢。 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4.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 5.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6.保持书包和个人物品整洁。 7.公共场合不脱鞋。 8.站立时抬头挺胸。
1.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
2.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 3.等候家人一起吃饭。 4.在公共场所就了酒菜,吃罢摸摸口袋发 现忘了带钱,便对店老板说:“店家,今日忘了 带钱,改日送来。”店老板 连声:“不碍事,不 碍事。”并恭敬地把他送出了门。 这个过程被一个无赖给看到了,他也进饭店 要了酒菜,吃完后摸了一下口袋,对店老板说: “店家,今日忘了带钱,改日送来。” 谁知店老板脸色一变,揪住他,非剥他衣服 不可。 无赖不服,说:“为什么刚才那人可以赊帐, 我就不行?”
对饮食 年方少
勿拣择 勿饮酒
食适可 勿过则 饮酒醉 最为丑 ——《弟子规》
解说: 对于食物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吃适当的 份量,不要吃过量。我们年纪还小尚未成年 , 更不该尝试喝酒,因为喝醉了丑态百出,最容 易表现出不当的言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