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学-第一章-基本性质

合集下载

建筑材料课件第01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建筑材料课件第01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孔、容量仅700 kg/m3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在 抹灰前采用同样方式往墙上浇水,发觉原使 用的普通烧结粘土砖易吸足水量,但加气混 凝土砌块表面看来浇水不少,但实则吸水不 多,请分析原因。
第 15页
3.吸湿性
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 材料的吸湿性用含水率表示:
Wh

ms m
材料的理论抗拉强度可用下式表示:
fm
E
d
式中:fm——理论抗拉强度,N/m2; E——弹性模量; γ——单位表面能,J/m2; d——原子间的距离。(平均为2×10-8cm)。
按理论计算,材料的抗拉强度fm≈1/10·E。
第 28页
由于材料中都有缺陷,使破坏应力大大低于 理论强度。缺陷主要有:
的性质,可用下式表示:
Q m C (T1 T2 )
式中Q ——材料的热容量,kJ;
m ——材料的重量,kg;
T1-T2 ——材料受热或冷却前后的温度差,K; C ——材料的比热,kJ/(kg·K)。
材料比热的物理意义是指1kg重的材料,在温度每改
变1K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第 21页
材料名称 钢 铜
花岗岩 普通混凝土
水泥砂浆 普通粘土砖 粘土空心砖
松木 泡沫塑料
冰 水 静止空气
导热系数W/(m·K) 55 370
2.91~3.08 1.28~1.51
0.93 0.4~0.7
0.64 0.17~0.35
0.03 2.20 0.60 0.025
比热J/(g·K) 0.46 0.38 0.92 0.88 0.84 0.84 0.92 2.51 1.30 2.05 4.19
2.导热性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1)一般材料的孔隙率越大,吸水性越强。开口而连通的细 小的孔隙越多,吸水性越强;闭口孔隙,水分不易进入;开 口的粗大孔隙,水分容易进入,但不能存留,故吸水性较小, 故材料的体积吸水率常小于孔隙率,这类材料常用质量吸水 率表示它的吸水性。如木材 2)一般情况下都有质量吸水率来表示材料的吸水性,但是 轻质、吸水率强的材料其质量吸水率常大于100%,而采用 体积吸水率表示。如软木、海棉等
3)影响材料吸湿性的因素: (1)与吸水性相同。 材料的亲、憎水性 材料的孔隙率
材料的孔隙特征
(2)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空气的湿度大、温度低时,材 料的吸湿性大,反之则小。
4)材料吸水与吸湿后对其性质的影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如材料吸水或吸湿后,使其质量增加,体积膨胀,导热性增 大,强度和耐久性下降。
有一块砖重2625g,其含水率为5% ,该湿砖所含水
量为多少? 解:
(二)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 1、 吸水性:
1)概念:材料在水中能吸收水的性质。 2)指标:吸水率为材料浸水后在规定时间内吸入水的 质量(或体积)占材料干燥质量(或干燥时体积)的百分比。
质量吸水率:材料吸水饱和状态,所吸水分质量占干质量的百分率 体积吸水率:材料吸水饱和状态,所吸收水分体积占干体积百分率 材料吸水饱和
开口细微连通且孔隙率大,吸水性强。
·
2.吸湿性:
1)概念: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2)指标
含水率:自然状态, 材料所含水的质量占材料干
燥质量的百分比。
m含 m干 mw W含 100 % 100 % m干 m干
材料的含水率随温度和空气湿度的变化而变 化。当材料中的湿度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时的 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
与质量有关的性质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知识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知识
晶体物质具有强度高、硬度大、有确定的熔点、力 学性质各项异性的共性。
建筑材料中的金属材料(钢、铝合金)和非金属材 料中的石膏及水泥石中的某些矿物(水化硅酸钙、 水化硫铝酸钙)等都是典型的晶体结构
二、材料的微观结构
玻璃体微观结构的特点是组成物质的微观粒 子在空间的排列呈无序混沌状态。
玻璃体结构的材料具有化学活性高、无确定 的熔点、力学性质各向同性的特点。
元素组成:主要是指其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例如 ,不同种类合金钢的性质不同,主要是其所含合 金元素如C、Si、Mn、V、Ti 的不同所致。
矿物组成:主要是指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团组 成形式各异的现象。如黏土和由其烧结而成的陶 瓷中都含SiO2和Al2O3两种矿物,其含化学元素相 同,均为Si、Al、O元素,但黏土在焙烧中由 SiO2和Al2O3分子团结合生成的3SiO2. Al2O3矿物 ,即莫来石晶体,使陶瓷具有了强度、硬度等特 性。
三.材料的构造
材料在宏观可见层次上的组成形式称为构造。 按照材料宏观组织和孔隙状态的不同可将材料的构造
分为以下类型: 致密状构造:钢材、玻璃、铝合金 多孔状构造:加气混凝土、泡沫塑料 微孔状构造:石膏制品、烧结砖 颗粒状构造:石子、砂、蛭石 纤维状构造:木材、玻璃纤维 层状构造:胶合板、复合木地板、夹层玻璃
◇显微结构
指借助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构, 它可分为结晶和无定型两种.结晶和无定型是同一物 质的不同状态,晶体呈稳定状态,而无定型则具有化学 活性。
◇微观结构
指原子排列结构,根据质子间键的特性分为原 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 .7.1821 .7.18Sunday, July 1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13: 33:2913 :33:291 3:337/ 18/2021 1:33:29 P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 7.1813: 33:2913 :33Jul-2118-Jul -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13:33: 2913:3 3:2913: 33Sunday, July 18,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7. 1821.7. 1813:33 :2913:3 3:29Jul y 18, 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 1年7月 18日星 期日下 午1时3 3分29 秒13:33: 2921.7. 18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7月下 午1时3 3分21. 7.1813: 33July 18, 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年7月18 日星期 日1时3 3分29 秒13:33: 2918 July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下 午1时33 分29秒 下午1 时33分1 3:33:29 21.7.18

最新建筑材料课件第一章-材料的基本性质

最新建筑材料课件第一章-材料的基本性质

例题:已知某种建筑材料试样的孔隙率为24%,此试样在 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为40cm3,质量为85.50g,吸水饱和 后的质量为89.77g,烘干后的质量为82.30g。试求该材 料的密度、视密度、开口孔隙率、闭口孔隙率、自然状 态下的含水率。
解:密度=干质量/密实状态下的体积=82.30/40×(10.24)=2.7g/cm3 开口孔隙率=开口孔隙的体积/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89.77-82.3)÷1/40=0.187 =18.7% 闭口孔隙率=孔隙率-开口孔隙率=0.24-0.187=0.053
2)非晶体 无定形结构或玻璃体结构。它是一种不稳定
的结构,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如硅酸盐水泥 熟料。
二)显微结构 指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的材料组成及
结构,其尺度范围在0.001~1mm,对材料性 质有重要影响。例如水泥混凝土材料可分为水 泥基相、集料分散相、界面过渡区及孔隙等, 它们的状态、数量及性质将决定水泥混凝土的 物理力学性能。钢材的晶粒尺寸直接影响钢材 的强度。 对于土木工程材料而言,从显微结构层次上研 究并改善材料的性能十分重要。
三)微粉、超微颗粒及胶体 1)微粉 粒径在0.0001~0.1mm间的各种矿物或金属粉末。 2)超微颗粒(纳米微粒) 粒径在10-6~10-4 mm间的各种微粒。 由于纳米微粒有小尺寸效应、表面界面效应等 基本特性,使由纳米微粒组成的纳米材料具有 许多奇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土木工程中也得 到了应用。例如磁性液体、纳米(kg/m3 ),表观密度 m —g(kg),材料自然状态下的质量 V0 —cm3 (m3 ),材料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三)注意 必须强调材料自然状态的概念 自然状态包括孔隙、含水状态等,如干燥状 态下的表观密度,或某种含水状态下的表观 密度

建筑材料-第1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精品

建筑材料-第1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精品
6
似体积 对于比较密实、孔隙较少的散粒状材料,不必
磨细,直接用排开液体的方法测定的体积。 材料的堆积体积
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的总体外观体 积。松散堆积状态下的体积较大,密实堆积状 态下的体积较小。一般以 表示。
测量:材料的堆积体积,常以材料填充的V0容器大小衡量
7
颗粒材料体积
8
二、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
20
2.空隙率和填充率
填充率D’:散粒材料堆积体积中,颗粒填充的程度。
D'
颗粒体积 堆积体积100%
V0 V0'
100%
0' 0
100%
空隙率P’:散粒材料空隙体积占堆积体积的比例。
P'
空隙体积 堆积体积100%
V0' V0 V0'
100%
(1
0' 0
) 100%
21
孔隙率和空隙率对比
在绝对密实状态 密 度
试 验 演 示
李氏瓶法
11
2.表观密度(relative density)
定义: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表观体积:整体材料的外观体积V0 (如图) (V0=闭口孔+开口孔+实体)
计算公式:
0
测定方法
m
V0
➢ 规则材料:几何法
规则材料
➢ 不规则材料: 蜡封排液法
开口孔 闭口孔
12
3.堆积密度(bulk density)
定义
指散粒材料(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 积的重量。
堆积体积V ‘0 :即容器的容积。
V ‘0= V0+空隙体积
计算式:

建筑材料 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建筑材料 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解: 孔隙率
P V0 V 100% V0
1
0
100%
ρ0=m/V0=2420/(24×11.5×5.3)=1.65g/cm3
ρ=m/V=50/19.2=2.60g/cm3
P
1
1.65 2.6
100%
36.5%
§1.2 材料的力学性质
一、材料的强度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材料 的强度,以材料受外力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 的外力表示。材料在建筑物上所承受的外力主要 有拉力、压力、剪力和弯力,材料抵抗这些外力 破坏的能力,分别称为抗拉、抗压、抗剪和抗弯 强度。
§1.3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建筑物中的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直接或 间接与水接触,如水坝、桥墩、屋顶等,为防 止建筑物受到水的侵蚀而影响使用性能,有必 要研究材料与水接触后的有关性质。
§1.3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一)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 材料容易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亲水性。具有
这种性质的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如砖、石、 木材、混凝土等。
§1.2 材料的力学性质
课堂练习: 3、已知甲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为40cm3,
在自然状态下体积为160 cm3;乙材料的密实度为 80%,求甲、乙两材料的孔隙率,并判断哪种材料 较宜做保温材料?
解:(1)甲材料的孔隙率
P甲=(V0-V)/V0×100%=(160-40)/160×100% =75%
§1.1 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一)密度 钢材、玻璃等少数密实材料可根据外形尺
寸求得体积。
大多数有孔隙的材料,在测 定材料的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 细粉,干燥后用李氏瓶测定其体 积(排液法)。材料磨的越细, 测得的密度数值就越精确。砖、 石等材料的密度即用此法测得。

建筑材料(2010复习)

建筑材料(2010复习)

建筑材料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一、名词解释1、体积密度P72、密度P73、孔隙率P8填空题1、当材料孔隙率一定时,孔隙尺寸越小,导热系数越P12 。

2、当材料的体积密度与密度相同时,说明该材料。

3.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吸水性, 抗冻性,强度。

4.保温隔热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P12,比热容和热容P13的材料.5.含水率为1%的湿砂202克,其中含水为克,干砂克. P126. 同一材料,尺寸越小测得的强度值越,湿度越大测得的强度值越___ P147. 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_ _抗拉强度,适合作受_ 构件。

P14、P158. 亲水材料的润湿角_ _。

9. 随含水率增加,多孔材料的密度,导热系数。

P12单选题1、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为V,开口孔隙体积为V K,闭口孔隙体积为V B,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为m,则材料的表现密度为ρ’( )。

P7A.m/V B.m/(V+V k) C.m/(V+V k+V B) D.m/(V+V B)2、软化系数表明材料的()。

P10A.抗渗性B.抗冻性C.耐水性D.吸湿性3.评价材料抵抗水的破坏能力的指标是()。

P10A.抗渗等级B.渗透系数C.软化系数D.抗冻等级4.材料抗渗性的指标为()。

P11A 软化系数B 渗透系数C 抗渗指标D 吸水率5 选择墙体材料时通常希望选用导热系数(), 热容量(或:比热容)()。

P12、P13A.小、小B.小、大C.大、大D.大、小判断1.多孔材料吸水后,其保温隔热效果变差。

( ) P122.软化系数越大,说明材料的抗渗性越好。

( ) P10、P113.材料的抗渗性主要决定于材料的密实度和孔隙特征. ( ) P11简答题1、建筑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除了亲水性和憎水性之外,还有哪些?各用什么表示? P9--- P11答:2、试述材料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导热系数低的材料有哪些特征。

P11-- P12答:计算题1、有一个1.5升的容器,平装满碎石后,碎石重2.55Kg。

建筑材料-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建筑材料-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内容提要了解和掌握材料的基本性质,对于合理选用材料至关重要。

本章主要介绍材料的基本物理、力学、化学性质和有关参数及计算公式。

在建筑物中,建筑材料要承受各种不同的作用,因而要求建筑材料具有相应的不同性质。

如用于建筑结构的材料要受到各种外力的作用,因此,选用的材料应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

又如,根据建筑物各种不同部位的使用要求,有些材料应具有防水、绝热、吸声等性能;对于某些工业建筑,要求材料具有耐热、耐腐蚀等性能。

此外,对于长期暴露在大气中的材料,要求能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冰冻而引起的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及反复冻融等的破坏作用。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耐久性,要求在工程设计与施工中正确的选择和合理的使用材料,因此,必须熟悉和掌握各种材料的基本性质。

1.1 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建筑材料在建筑物的各个部位的功能不同,均要承受各种不同的作用,因而要求建筑材料必须具有相应的基本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密实性、空隙率、孔隙率(计算材料用量、构件自重、配料计算、确定堆放空间)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密度是指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单位为g/cm3或kg/m3。

由于材料所处的体积状况不同,故有实际密度(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之分。

(1)实际密度 (True Density)以前称比重、真实密度),简称密度(Density)。

实际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按下式计算:式中: ρ-实际密度(g/cm3);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体积。

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接近于绝对密实的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有一些孔隙,如砖、石材等块状材料。

在测定有孔隙的材料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细粉以排除其内部孔隙,经干燥至恒重后,用密度瓶(李氏瓶)测定其实际体积,该体积即可视为材料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材料磨得愈细,测定的密度值愈精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建筑材料的工程性质
一 材料的力学性质
2.材料的力学破坏 材料的力学破坏本质上是由于原子间或分子间 的结合键受拉力作用发生断裂所造成的。 断裂的形式:脆裂或产生晶界面滑移 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理论强度: d0 E E
th
d0 E / 10 ( 100 )
1.2 建筑材料的工程性质
润湿角的大小划分亲水憎水 润湿角为在材料、水和空气的交点处,沿水滴表面的 切线与水和固体接触面所成的夹角。 润湿角θ <90˚ 时,为亲水性材料;当材料的润湿 角θ >90˚ 时,为憎水性材料。 •大多数建筑材料,如石材、砖 瓦、陶器、混凝土、木材等都 属于亲水性材料,而沥青、石 蜡和某些高分子材料属于憎水 性材料。
1.1 建筑材料的状态物理性质
三 材料的结构 (2)多孔结构,是指具有粗大孔隙的结构。
如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泡沫塑料 及人造轻质材料等。 (3)微孔结构,是指微细的孔隙结构。如 石膏制品、粘土砖瓦等。
1.1 建筑材料的状态物理性质
三 材料的结构
按孔隙尺寸可以分为: (1)聚集结构:如水泥混凝土、砂浆、沥青混凝土等 (2)纤维结构:是指木材纤维、玻璃纤维、矿物棉纤 维所具有的结构。 (3)层状结构:采用粘结或其他方法将材料迭合成层 状的结构。如胶合板、迭合人造板、蜂窝夹芯板、以及 某些具有层状填充料的塑料制品等。 (4)散粒结构:是指松散颗粒状结构。比如混凝土骨 料、用作绝热材料的粉状和和粒状的添充料。
1.1 建筑材料的状态物理性质
表1.1 常用建筑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孔隙率 材料 石灰岩 花岗岩 碎石(石灰岩) 砂 密度 ρ(kg/m3) 2.60~2.80 2.60~2.90 2.60~2.80 2.60 表观密度 ρ0(kg/m3) 2000~2600 2600~2800 __ __ 堆积密度 ρ′0(kg/m3) __ __ 1400~1700 1450~1650 孔隙率(%) __ 0.5~3.0 __ __
1.1 建筑材料的状态物理性质
二 材料的组成
2. 基元组成 基元是构建材料最基本单位。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元是矿物(具有一定化学组成 及结构特征的物质)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基元是链节(能够重复的特定结构 单元)。
1.1 建筑材料的状态物理性质
三 材料的结构
(一) 显微结构 显微结构是指材料内部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质点 的 空间排列方式。 (1)晶体结构 把相同质点(原子、分子、离子等)在空间做
粉状或粒状材料的质量是指填充在一定容器内的材料质量,其 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而言。因此,材料的堆积体积包 含了颗粒之间的空隙。
1.1 建筑材料的状态物理性质
一 材料的状态参数 4 材料的密实度 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密实度的计算 式如下:
V 0 D V0
ρ—密度;ρ0—材料的表观密度 对于绝对密实材料, 因 ρ0 =ρ ,故密实度D =1 或 100%。对于大多数土木工程材料, 因 ρ0 〈 ρ ,故 密实度D ‹ 1 或 D ‹ 100%。
1.2 建筑材料的工程性质
一 材料的力学性质
1.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弹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
变形,当外力取消后能够完全恢 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这 种完全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或瞬时变形)
塑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
变形,如果外力取消后,仍能保 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并且不 产生裂缝的性质称为塑性。这种 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或永久变形)。

根据外力作用方式的不同,材料强度有抗拉、 抗压、抗剪和抗弯(抗折)强度等(图1.12)。
1.2 建筑材料的工程性质
二 力学性能指标
图1.12 材料受力示意图
(a)拉力;(b)压力;(c)剪切;(d)弯曲
1.2 建筑材料的工程性质
二 力学性能指标
在试验室采用破坏试验法测试材料的强度。按照国 家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将制作好的试件安放在材 料试验机上,施加外力(荷载),直至破坏,根据试 件尺寸和破坏时的荷载值,计算材料的强度。 材料的抗拉、抗压和抗剪强度的计算式为:
Vk Vb V0 V V P 1 1 D V0 V0 V0 VK PK V0 Pb P PK V0 V Vk Vb
1.1 建筑材料的状态物理性质
三 材料的结构
从宏观结构看,影响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孔隙。 组成和微观结构相同而宏观结构不同,会表现出不 同的物理性能:玻璃砖和泡沫玻璃 组成和微观结构不同而宏观结构相同,会表现出一 定程度相同的工程性质:泡沫玻璃和泡沫混凝土可 作保温材料 孔隙可减轻材料自重 不同孔结构可以发挥保温、绝热和隔声功能 孔隙会对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1.1 建筑材料的状态物理性质
一 材料的状态参数
2
表观密度
粉末材料:干表观密度值与密度值近似相等(?) 砂石类散粒材料:饱水法测试
m V Vb
m V0
块状材料及:几何外形计算或蜡封法
1.1 建筑材料的状态物理性质
一 材料的状态参数
3
堆积密度
• 指粉状、粒状或纤维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 质量。计算式为: m ' 0 ' V0 0' —堆积密度, g/cm3 或 kg/m3 式中: m—材料的质量,g 或 kg V0’—堆积体积,cm3 或 m3
周期排练成固定几何外形的固体称为晶体。
(2)玻璃结构
晶态物体在高温下熔融变为液态,当温度骤然 下降到低于凝固点温度时,熔体内部质点来不及排列成有序 结构而凝固成固体状态即成玻璃体机构。
粒子的不连续分散相和分散相以外的分散介质组成。
(3)胶体结构 指高度分散的分散体,或胶态分散体。由形成
材料的微观结构形式及其主要特性
1.2 建筑材料的工程性质
一 材料的力学性质
1.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脆性:材料受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突然发生破坏,并无明显的 变形,材料的这种性质称为脆性。如:岩石、混凝土、玻璃 延性:材料在破坏前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这种性质称为延性。 如:软钢、橡胶、塑料 韧性: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材料能够吸收较大的能量, 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致破坏的性质称为韧性或冲击韧 性。如:设计路面、桥梁、吊车梁 徐变:当材料长时间承受一定荷载时变形却随时间而增长,这 种现象称为徐变
1.1 建筑材料的状态物理性质
一 材料的状态参数 5 孔隙率 • 指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孔隙 V0 V 0 率P按下式计算:
• • • •
V—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cm3 或 m3 V0—材料的表观体积,cm3 或 m3 ρ0—材料的表观密度, g/cm3 或 kg/m3 ρ—密度, g/cm3 或 kg/m3
一 材料的状态参数
2
表观密度
材料的表观体积是指包含孔隙的体积。 V0=V+Vk+Vb,一 般是指材料长期在空气中干燥,即气干状态下的表观 密度。在烘干状态下的表观密度,称为干表观密度。 因为大多数材料的表观体积中包含有内部孔隙,其孔 隙的多少,孔隙中是否含有水及含水的多少,均可能影 响其总质量(有时还影响其表观体积)。因此,材料的 表观密度除了与其微观结构和组成有关外,还与其内部 构成状态及含水状态有关
建筑材料概论
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
主讲人:龙志强
本章提要 • 熟悉和掌握材料的基本性质,对于 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材料至关重要。本 章主要介绍了材料的状态物理性质、工 程性质、功能物理性质及其有关指标和 计算公式。


0.1 建筑材料的状态物理性质
0.2 建筑材料的工程性质
0.3 建筑材料的功能物理性质
1.1 建筑材料的状态物理性质
三 材料的结构
(二) 宏观结构 1.定义与分类 宏观结构(构造)是指用肉眼或放大镜能够分辨材料 的组织。其尺寸约为毫米级大小,以及更大尺寸的 构造情况。宏观构造,按孔隙尺寸可以分为:
(1)致密结构,基本上是无孔隙存在的材料。例如钢
铁、有色金属、致密天然石材、玻璃、玻璃钢、塑 料等
V0
P
1
1.1 建筑材料的状态物理性质
一 材料的状态参数 5 空隙率 指散粒材料在其堆集体积中, 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 占的比例。空隙率P, 按下式计算:
P
V0' V0 V0
'
0 ' 1 0
ρ 0—材料的表观密度;ρ 0,—材料的堆积密度 空隙率的大小反映了散粒材料的颗粒互相填充的致 密程度。空隙率可作为控制混凝土骨料级配与计算含 砂率的依据。
1.1 建筑材料的状态物理性质
一 材料的状态参数
2
表观密度
• 表观密度(容重)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 的质量。计算式为:
m 0 V0
式中 ρ0—材料的表观密度, g/cm3 或 kg/m3 m —材料的质量,g 或 kg V0—材料的表观体积,cm3 或 m3
1.1 建筑材料的状态物理性质
1.2 建筑材料的工程性质
三 材料的耐久性
• 材料的耐久性,是在使用条件下,在上述各种因素作 用下,于规定使用期限内不破坏,也不失去原有性能 的性质。 • 耐久性是一种综合性质:抗冻性、抗风化、抗老化、 耐化学侵蚀性
1.2 建筑材料的工程性质
三 材料的耐久性 (一)材料在水作用下的性质
1. 亲水性与憎水性 与水接触时,有些材料能被水润湿,而有些材料则不 能被水润湿,对这两种现象来说,前者为亲水性,后 者为憎水性。 材料具有亲水性或憎水性的根本原因在于材料的分子 结构。亲水性材料与水分子之间的分子亲合力,大于 水分子本身之间的内聚力;反之,憎水性材料与水分 子之间的亲合力,小于水分子本身之间的内聚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