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词知识结构图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统编版】2.3 峨日朵雪峰之侧(知识精讲)(解析版)

【高中语文统编版】2.3 峨日朵雪峰之侧(知识精讲)(解析版)

2.3 峨日朵雪峰之侧知识精讲一知识结构图二.学法指导1. 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抒情诗的相关知识,了解昌耀生平经历及《峨日朵雪峰之侧》的创作背景。

2. 梳理字词,积累基础知识。

3. 自读、品读与朗读相结合,理清诗歌写作思路,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怀,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重要句子含义,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5. 把握诗中的审美意象,鉴赏词的意境,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三.知识点贯通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作者:王昌耀(1936~2000),笔名昌耀。

湖南桃源人。

1955年毕业于河北省荣军中学。

1950年参军,1955年赴青海参加大西北开发。

历任青海省文联《青海湖》杂志编辑。

1957年定为右派。

1979年重返文坛,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荣誉主席,专业作家。

青海省文联第三、四届委员,青海省第六届政协委员、第七届政协常委。

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文学创作一级。

其代表作有《划呀,划呀,父亲们!》《慈航》《意绪》《哈拉木图》等。

著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昌耀四十年诗作精品》《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昌耀的诗》等。

昌耀的诗,以张扬精神困境中的生命意识见长,融感悟和激情于一体;意象凝重、壮美。

饱经沧桑的情怀、辽阔旷远的人文背景、强烈的生命意识,构成作者宏大的诗歌整体。

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很多诗作以不分行来表达,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

2. 抒情诗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发出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主要通过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生活,因此不去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具体描写人物和景物。

抒情诗的特点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优秀的抒情诗则往往激荡着时代的旋律。

抒情诗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分为颂歌、情歌、哀歌、挽歌、牧歌等。

知识点二写作背景《峨日朵雪峰之侧》作于1962年。

这个时间的昌耀,正在距峨堡乡不远的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

朝阳市第四高中诗词大会十二宫格题

朝阳市第四高中诗词大会十二宫格题
抢 答 题
第六轮
第1题 十二宫格题
请从下面十二个字中识别一句七言诗句
乱 花 欲 凌 迷 缘 人 最 眼 高 身 渐
正确答案: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第2题 十二宫格题
依 南 笑 绿 又 春 桃 花 江 红 风 岸
正确答案:春风又绿江南岸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第14题 十二宫格题
请从下面十二个字中识别一句七言诗句
停 泪 车 海 月 卒 有 明 珠 爱 沧 林
正确答案:沧海月明珠有泪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梨 灸 百 万 开 树 花 麾 树 明 千 分
正确答案: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第17题 十二宫格题
请从下面十二个字中识别一句七言诗句
眸 回 飞 常 花 笑 百 入 一 姓 媚 生
正确答案:回眸一笑百媚生
第18题 十二宫格题
正确答案:商女不知亡国恨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第6题 十二宫格题
请从下面十二个字中识别一句七言诗句
欲 江 芳 渡 黄 逢 河 绕 冰 塞 宛 川
正确答案:欲渡黄河冰塞川
行路难(其一)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一单元2诗两首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一单元2诗两首

写作背 《景雨巷》
1927 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对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进行大肆屠杀与追捕,戴望舒 也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追缉而被捕。从狱中被放出 后他隐居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当时,白色恐怖笼罩了 全国,革命转入低潮。
戴望舒和当时一部分知识青年一样,感到了大革 命失败以后幻灭的痛苦、忧郁、苦闷,诗人便写下了 这首《雨巷》。
二、阅读思考 1.《雨巷》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 读完《雨巷》,你认为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你有怎样的情感体验? 3.《雨巷》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哪些形象表现诗歌的这种凄美、感伤的基调? 4.《再别康桥》这首离别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直接体现这一情感的诗节有哪些? 5.《再别康桥》中诗人选择了哪些意象来表达离别之情?
课文探究·雨巷
1.第一节中“油纸伞”“雨巷”两个意象有什么特点? 在诗中有什么 作用? “油纸伞”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雨巷”是悠长、 寂寥的。两者结合,为全诗创设了一个低沉、凄清的感情基调。
2.第二节,诗人希望逢着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有着什么样的特征?诗 人为什么用丁香比喻她? 从“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等诗句来 看,诗人希望逢着的这位“丁香一样的”姑娘有美丽的外表、芬芳的 气息、忧愁的心情。 用丁香比喻姑娘,是因为“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这位 “丁香一样的”姑娘实际上是诗人在黑暗的现实中一种美好而又朦胧 的理想的象征。
内容小结
现实
(第一节)
轻轻的走 作别云彩
依依不舍

金柳

青荇
康 寻(2~6节) 清潭
桥梦
星辉
夏虫
康桥景色
秀美
首尾呼应
现实

高中语文复习课件-诗词鉴赏第一步:如何读懂古诗

高中语文复习课件-诗词鉴赏第一步:如何读懂古诗

▪ 6.抓关键(包括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和点明主 旨的关键句)
▪ (1)捕捉诗中主观色彩较浓的词语 如:愁、 喜、客等等
▪ (2)抓抒情议论的句子点明感情的句子
▪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 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沦落天 涯之恨。
▪ (3)抓首句和尾句首句往往交代写作缘由或 奠定感情基调,尾句往往会直接点明主旨。

醉眠

唐庚
▪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 州时所作。
▪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 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
▪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 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
▪ 1.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 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 【参考答案】
▪ 用来含蓄地表达对统治者的不屑和愤 慨之情。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 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让皇 帝来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 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有稀罕你 皇帝的恩赐!
▪ (三)读懂诗歌的思维步骤总结 ▪ (1)看题目,看看从题目是否能够看出
▪ 【参考答案】:
▪ 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 前句"门常掩"是因为"世味",表明对“世 味”的厌恶;后句“簟已便”是因为“时 光”(正值盛夏时光),诗人醉卧竹席, 已是非常地适宜:给人的是一种闲适、恬 淡之感。
▪ 4.析意象
▪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 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 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 出来的独特形象。

高中语文知识结构图

高中语文知识结构图

高中语文考试知识结构图:字音拼写拼音字词字词书写成语基础知识词语俗语语法——辨析修改病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文体知识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现代文阅读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思想的概括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文学语言、表达技巧以及形象鉴赏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评价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解释和辨析文言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文言文中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句式、内容的理解(翻译)古典诗词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诗词语言、表达技巧及意境、形象的鉴赏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文的默写句式仿写语句衔接综合性探究与学习语言简明表达句式变换语言表达连贯压缩语段材料作文作文漫画作文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高中语文教学知识框架图:一、新课改后教学理念和思想1、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提出三大语文能力:(1)应用能力(2)审美能力(3)探究能力(质疑并解决问题的能力)3、关注人的发展。

二、教材教学内容模块化1、阅读鉴赏(文体特征与人文内涵相结合)2、表达交流(作文教学与口语交际相结合)3、梳理探究(汉语文化和文学的积淀)4、名著导读(扩大视野,丰富阅读经历)三、模块化结构体系(一)阅读鉴赏(二)表达交流——写作(二)表达交流——口语交际(三)梳理探究(四)名著导读四、新课改教学四大根本(一)强化文体意识1、阅读——文学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实用类(新闻传记人物访谈报告文学)2、作文——正确运用各类文体进行写作,要求人文性和学科性(写作基本要求和关注人本)(二)建立人本意识——关注人的发展(三)坚持阅读和写作(四)开阔视野、积淀文化、提高素质——文史哲、古今中外五、文体教学体系(一)诗词现代诗歌文体意识文学常识1、诗歌朗读背诵理解内容和体悟情感品鉴赏析语言、技法、形象古代诗词知识迁移(归类整理)2、诗歌课程教学现代诗歌:第1册一单元(毛泽东戴望舒徐志摩艾青)古典诗词:第2册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骚孔古诗三首)第3册二单元(盛唐气象-唐末余音李杜白李商隐)第4册二单元(宋词柳苏辛李清照)第5册二单元(古代韵文陶渊明王勃庄子李密)3、古典诗词教学先秦—南北朝氓——痴情女子负心汉的婚变曲采薇——西周时代的边塞诗离骚——爱国主义诗篇的源头孔雀东南飞(并序)——坚贞爱情的悲喜剧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白马篇——曹植:蓬莱文章建安骨盛唐气象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的结构技法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的结构技法

古典诗词的结构技法一、首尾照应古诗100首写作技巧(一)照应是指诗歌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应使诗词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杜甫在秦州所作,由于安史之乱兄弟失散,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把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二、开门见山开门见山是指诗词的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杜甫定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的开头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

这第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

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

全诗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三、层层深入层层深入就是指诗歌在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结构形式,使全诗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高中语文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高中语文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高中语文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目录成语中的多音字,是通假和古今异读或一字多义、古今异读造成的异读字识记有些字难以从字形和声旁找到读音的依据,会觉得这些字很陌生但又似曾相识,误读的可能性很大。

这需要平常多积累难读字识记汉字中有很多字的形状相似,差别细微但意义不同,这类相近字误读的情况很常见。

有些相近字误读的情况很常见。

有些相近字具有相同的声旁,但很多时候因形旁所属类不同会出现读音不一样的情况相近字辨音考查题型考查对字音的识记,多源于课本客观选择题检测对字音的拼读能力_________________ 音形互写多用于具体语境下的字音、字形、字义的综合辨析语言实践能力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b,p,m,f与O亲,-般不与e相拼;汉语拼音规则口决i,u后面有元音,i, u改写成丫,W刃|拼音的大写、连写与分写i,u后面无元音,i前加Y, u加W;)\ ~j,q,x是三兄弟,和。

相拼把点去丿语音的重音、停顿和语速易错字归类难读字强记死记硬背,不辨字义知识归纳学习误区注重积累总结升华勤查字典动口用心学法总结比较辨析强记难字强记成语中的通假字、古今异读字针对性地用普通话的标准读音来矫正所在方言区的读音缺陷汉语拼音方案考查要点多音字,指那些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读音的字。

多音字有多音多义和同音多义两种情况。

多音多义字是高考字音考查的热点。

多音多义字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①因词性不同而多音产生的多音②因语体不同而产生的多音③因沿字识i己袭古音而产生的多音④因简化合并而产生的多、音⑤因意义不同而产生的多音。

多音同义字在「不同的词里,字义并没有显著的不同,但读音不同。

包括如下几种情况:①某个字单用时和这个字组成双音词或多音词时读音不一样;②在个别词语中的读音与一般读音不一样;③在口[语和书面语中读音不一样知识梳理形声字辨音因体辨音熟记成语学法指导因性辨音矫正方言因形辨音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形声字的读音和她的声旁读音并不同,如“砧板”中的“砧"字读"ZhS”而不读“Zhan” O像这样的形声字常是命题的重点,要特别关注\ ______ ______ r _________________ /7形声字占汉字80%以上,形声字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叫做形旁(也叫义符);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叫声旁(也叫音符)。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白板课件思维导图知识点]部编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白板课件思维导图知识点]部编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

背景简介:
李清照创作这首词时 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 而她留在青州老家居住。 爱情甚笃的夫妻暂时分别, 李清照写这首词给赵明诚, 以寄相思。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纱橱:纱帐。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陶渊明《饮酒》诗:“采
菊东篱下”。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诗《庭中有奇
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闺怨”的传统题材,用 以表现女子的生活和情感。但作者多为男性,故 所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是代替女子们说话。
李清照是女词家,她的“闺怨词”是独书自我 的生活和心灵,是自话自说。她的出现使词坛放 射一道特别瑰奇的光芒。
李清照的创作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她有 过安逸、美好的家生活,也有着国破、家亡、 夫死、寡居的不幸人生。故李清照的创作有前后 两个时期,生活与心态不同,
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 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 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 之意。这三句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 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 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
① 结构上,“瘦”字和首句的 “愁”字相呼应。因为有刻骨的 离愁,所以衣带渐宽,腰肢瘦损; ②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极生 动地描绘出诗人因思念日渐消瘦 的形象。③内容上,末了一个 “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上 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表达这刻 骨的离愁的。词人因相思而成的 寂寞忧郁跃然纸上。
1、前两句词人抒发怎样的感情?从 景与情的角度加以分析。
“愁”,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 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
“永昼”指漫长的白天,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苦。 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 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雕着兽形 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为何 总缕缕不绝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诗词知识结构图
现代诗歌文体意识
文学常识
1、诗歌朗读背诵理解内容和体悟情感
品鉴赏析语言、技法、形象古代诗词知识迁移(归类整理)2、诗歌课程教学
现代诗歌:
必修一一单元(毛泽东戴望舒徐志摩艾青)
古典诗词:
必修二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骚孔古诗三首)
必修三二单元(盛唐气象-唐末余音李杜白李商隐)
必修四二单元(宋词柳苏辛李清照)
必修五二单元(古代韵文陶渊明王勃庄子李密)
3、古典诗词教学
先秦—南北朝
氓——痴情女子负心汉的婚变曲
采薇——西周时代的边塞诗
离骚——爱国主义诗篇的源头
孔雀东南飞(并序)——坚贞爱情的悲喜剧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
白马篇——曹植:蓬莱文章建安骨
盛唐气象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
杜甫——转益多师是汝师
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
朦胧诗派李商隐
此情岂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宋词——别是一宗
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婉约派宗主)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豪放派始祖)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多面手)
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以歌当哭的婉约词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