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_微课_优势突破语文教学难点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及运用探究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及运用探究1. 提高学习效率微课以简短的时间内集中呈现课程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要点,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视频、音频等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现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2. 多媒体形式生动直观微课融合了多种媒体形式,如视频、音频和图片等,能够使抽象的语文知识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通过生动的图像、形象的声音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 个性化学习微课具有灵活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节奏和时间内学习,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灵活调整学习进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4. 强化知识点微课能够通过短小精悍的内容对语文知识点进行强化,帮助学生巩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形象生动的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加强记忆和运用能力。
1. 教学设计合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合理设计微课内容和形式。
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微课视频、音频等形式,将课堂中的精华内容进行剪辑,形成生动直观的微课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应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和多媒体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有趣的故事、形象的图像等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语文知识的有效传授。
3. 辅助课堂教学微课不应成为课堂教学的替代品,而应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引导学生观看微课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记忆语文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4. 学生反馈及时教师制作微课后应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微课内容和形式,提高微课的教学效果。
以微课为抓手,提高教研效率

以微课为抓手,提高教研效率——靖安县开展微课教研教学活动纪实多年来,靖安县教育局教研室狠抓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但教研来教研去,老师们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似乎总是教研室在“推”大家向前走,老师们总感觉到教研方式老一套,教研方法也陈旧,所以不少人处在应付的状态,教研效率不高也就可想而知了。
江西教师网开展的“微课”活动,让教师们眼前一亮。
老师们对微课充满好奇和期待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质疑:这种时间短、容量大、质量高的微课,真的对教育教学有作用吗?值得我们去研究开发吗?带着疑问,靖安教研室主任李庆陆招集了本县在微课制作方面的先行体验者—涂久凤、胡洪英、廖薇、蒲存慧、张艳等几位老师,召开了一个小型微课研讨会,大家就微课理论研究、微课制作培训、微课应用等进行了研讨,并展示江西教师网微课频道一些优秀的微课,结合各学科特点,他们谈了自己制作学科方面的微课谈的体会。
最后,大家一起商量着如何在靖安县把微课当作为常规教研在靖安推广开来,让微课走进课堂,走近师生,服务教育教学。
于是,他们开始了筹划微课活动计划……一、微课的起步1.宣传发动,以点带面。
以教研室李庆陆主任、双溪中学涂久凤老师、靖安一小胡洪英老师、双溪小学廖薇老师、靖安县幼儿园浦存慧团长、靖安三中张艳副校长等组成的靖安县微课宣传小组,他们率先示范,自己带头制作微课作品。
微课宣传小组成员在他们自己的工作室、靖安县教育局网站、各学校网站、QQ群、课堂等各种媒体向老师们宣传微课理论,展示他们自己制作的微课以及江西教师网微课频道的一些优秀微课。
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认识了微课,感受微课教学的优点,从而喜欢上微课。
2.督促各校切实加强以微课促教研的工作。
一是要求各校推荐一名微课联络人,要求该同志信息技术较好,热心为大家服务,负责本校微课专题活动的各种事务。
二是教研室人员每次到学校进行教学视导的时候,总要过问各校微课工作开展的情况,并指导老师解决制作、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融合现代技术突破语文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

融合现代技术突破语文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作者:孙佳丽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20年第11期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快速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教师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现代技术融入教学活动的始终,帮助学生快速突破重点和难点。
本文探究了融合现代技术突破语文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策略。
关键词:现代技术语文课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一、现代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优势第一,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多媒体、微课、电子交互白板等,这些教学形式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消除了教学的单一性,提升了教学效率。
第二,直观呈现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语文教学中有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单纯的语言难以描述清楚,而通过多媒体、电子交互白板等现代技术,教师可以将重点和难点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降低学生知识理解的难度。
第三,有利于实时交互,促进师生互动。
微信、QQ等社交软件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在线交流和实时互动,把师生互动从课上延伸至课下,从真实课堂延伸至虚拟网络,极大地促进了师生交流。
第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声像结合的方式直接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形象性,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融合现代技术突破语文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策略1.利用信息平台,优化阅读教学阅读是一种自由的学习方式,信息平台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构建性。
教师将阅读材料制作成微课发送给学生的方式,就是充分利用了信息平台的便捷、高效、随时随地的特点。
学生在学习中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得到了拓展,通过信息平台进行阅读,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性,从而更好地内化知识。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学习的好习惯,还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妙用微课优势,补强教学薄弱环节

妙用微课优势,补强教学薄弱环节【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妙用微课优势补强教学薄弱环节的重要性。
微课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微课具有随时随地学习的特点,方便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
微课还能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微课也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最重要的是,微课能够针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强化,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通过妙用微课的优势,教师能够有效地补强教学薄弱环节,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微课优势、教学薄弱环节、学习兴趣、随时随地学习、个性化学习体验、多样化教学资源、学习困难、重点强化、补强效果1. 引言1.1 概述微课优势微课是一种以短小精悍的视频形式呈现的教学资源,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
微课具有诸多优势,其中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微课则通过生动的图像、音频和动画等多媒体手段,使学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学生观看微课时,不仅可以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还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
除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外,微课还具有便于随时随地学习的特点。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在课余时间观看微课视频,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知识学习,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微课优势明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随时随地学习。
这些优势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和资源,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妙用微课优势,能够有效补强教学的薄弱环节。
1.2 介绍教学薄弱环节教学薄弱环节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解不透彻、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或技能,是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加强的部分。
这些薄弱环节往往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果不理想,甚至影响学习整体进度。
针对这些教学薄弱环节,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弥补和加强。
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微课是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在线教学模式,尤其在疫情期间,微课已经成为了许多学校在线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微课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研究初中语文微课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为初中语文教育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初中语文微课的应用现状1、微课在教学中的优点(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通常采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微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提高了教学效率。
微课授课过程可以多次重播,让学生自主选择,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程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更加准确、精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3)方便了教学管理。
微课可以与教学管理系统结合,集成管理学生学习和问题反馈,让学生“互联互通”、教师自动化管理,具有便捷、高效等特点,为管理新型化提供了创新基础。
2、微课在教学中的挑战(1)学生选择性学习。
学生在选择性学习的情况下,很容易因为某些原因出现“学了无前效”或者“学了后忘”的情况,把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变成形式化的学习或者敷衍的学习。
(2)沟通不够全面。
在微课的教学方式中,师生之间很难建立深度互动。
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知识点,并不能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情况,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掌握情况进行准确评估。
(3)缺乏灵活性。
微课无法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速度,如果教师不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度的调整,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
三、初中语文微课的对策建议1、加强学生学习信心的建立。
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微课的难度,给学生适当的压力,通过实践活动、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足够的自信心。
2、促进师生互动。
在微课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被动地传授知识,而应积极与学生互动。
可以通过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并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指导。
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微

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微作者:魏少辉来源:《新课程·下旬》2017年第12期摘要:微课是教育信息化时代师生的“新宠”。
微课之所以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备受青睐,是因为微课内容精深、用时短、传播便捷、作用巨大。
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
关键词:微课;高中语文;教学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时代不期而至。
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也发生了空前的变化。
教师凭借互联网平台就可以进行远程授课,学生登录互联网平台就可以进行在线学习。
微课是教师远程授课和学生在线学习的重要媒介。
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微课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便捷、越来越普遍。
微课,顾名思义,就是一节微小的流媒体课程。
微课之“微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微课内容“微小”,即微课通常只是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详细透彻地讲解;其二,微课用时“微小”,即微课通常用时只有8~10分钟,更有甚者用时只有4~5分钟。
现阶段,有关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硕果累累、日新月异。
下面笔者将在借鉴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微课,引领学生有效预习之助手有效预习是建构高效课堂的坚实基础。
在预习过程中,学习者由于受到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致使预习效率低。
针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弱和基础知识差等问题,如果教师想在短期内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显然是不现实的。
那么,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基础知识差的前提下,教师应该如何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呢?利用微课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这一课的时候,笔者精心制作了一段旨在引领学生有效预习的微课视频,并将这段微课视频分享在了班级空间中。
学生在课前登录班级平台,利用这节微课视频进行了有效的预习。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及对教改的启示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及对教改的启示摘要:小学语文微课是这两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语文教学形式。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而言,教师应该清楚的了解在小学阶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将来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并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微课教学探索,充分的激发出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小学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及时掌握课堂的重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文从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分析入手,研究微课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并谈谈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教学优势;教学改革;启示;策略随着近年来新教程改革的推进,微课走进了小学的课堂教学并赋予了它极大的活力,微课授课时间短、内容具体、形式丰富多样,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中,与学生心理特点更加贴近,能够在5-8分钟左右的视频时长中将文章最主要的核心内容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真正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素养。
一、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相比于普通的课堂教学,微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微",其“微时间”特点,能够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指导,也可以作为多媒体视频教学资源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辅助作用,同时还是教师进行教学观摩和反思的重要资料;其“微内容”特点围绕着某一个教学知识点或者主题,相较于以往的更抽象的学习更为具体,给小学生提供了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刺激,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从而保证课堂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1]。
二、微课对小学语文教改的启示(一)创新教学情境,让课前学习更有效课堂知识的导入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节高效的语文课堂,离不开一个优质的导入,教师运用各样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在其过程中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进而达到一个高效学习的目的。
教师通过对语文教材进行详细的挖掘和理解,然后再结合平时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语文重难点作为微课的基本素材发给学生,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进入学习[2]。
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及启示探究

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及启示探究1. 引言1.1 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及启示探究在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已经逐渐增多。
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制作精美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微课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接触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积极性。
微课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对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及启示的探究,我们不难发现微课的确能够为语文教学带来诸多益处。
将微课融入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未来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2. 正文2.1 微课的定义与特点微课是指以网络和移动终端为载体,通过短小、精练的视频课件形式,结合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针对特定知识点或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制作的课程。
微课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精炼简洁:微课以简短的视频时长为主,内容紧凑,注重精华,避免冗长和啰嗦,使学习过程更加高效。
2. 灵活自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和需求选择观看微课的时间和地点,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3. 多媒体融合:微课融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呈现形式多样,丰富了学习感受和体验。
4. 互动性强:微课可以通过测验、讨论、问答等形式提供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5. 更新及时:由于制作和传播的便捷性,微课可以随时更新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鲜度和时效性。
2.2 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一、提升教学效率。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在家中、在校园中或任何其他地方随时随地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灵活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二、丰富教学内容。
微课可以采用多媒体形式,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呈现内容,让学生在视听上得到更好的享受和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期2015年3月福建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O.3Mar.2015收稿日期:2015-02-14作者简介:姚秀萍(1974-),女,福建莆田人,莆田市秀屿区笏石中心小学中学高级教师。
发挥“微课”优势突破语文教学难点姚秀萍(秀屿区笏石中心小学,福建莆田351146)摘要:语文教学任务重,容易忙乱无序,使学生掌握到的知识只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
针对这一现象,可充分发挥微课“围绕一个知识点”而教的优势,将“微课”有机地融进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扎扎实实地获得学习能力。
关键词:微课;课堂教学;情感朗读;提高技巧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884(2015)03-0037-03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常有一种感觉:语文教学任务重,字词句段篇、境情意味韵、要读要说要写……很容易造成教学中的忙乱无序[1],结果学生掌握到的知识只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
而“微课”作为当前教育信息化的热点之一,以“短、小、精、悍”的特点,与信息手段相结合,对单个教学点的突破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将微课有机地融入平常的课堂教学,针对一个方面,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反复训练,可让孩子扎扎实实地学会一种方法,获得一种能力,课堂教学也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剪裁用尽春之意———融入微课模式突破情感朗读情感朗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许多老师在引导情感朗读中,学生只能游离于文本表层的理解,少有真情实感。
[2]“微课”从小处着手,从一句话着手,让学生真正获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如三年级下册《一面五星红旗》的教学中,在扫清字词障碍,感知全文之后,以“微课”的模式,围绕一句话,通过三个步骤,突破一个教学难点———“有情感地朗读”。
出示句子:“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1.想画———酝酿满怀深情教师先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把自己当成作者,拉近了文本与学生、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读句子并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这个句子甚至其中的一个词语想象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
师:同学们,假如你就是作者,此时你又累又饿,听了面包店的老板用面包换旗子的提议,你久久地凝视着就在你手中的这面五星红旗,(出示幻灯五星红旗)在你的眼前仿佛会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请同学们先读读这个句子,再展开想象。
(生读想后陆续举手)生1:我仿佛看到硝烟弥漫的战场,一个个战士在五星红旗的指引下,冒着连天的炮火,穿过弥漫的硝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阵地。
生2:我仿佛看到我国体育健儿在世界体育比赛中一次又一次获得了金牌,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有力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在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华民族是多么强大呀!生3:我仿佛看到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出舱时航天员翟志刚在舱外挥动着中国国旗,我仿佛还看到了中国登山队队员征服了世界第一高峰———喜玛拉雅山,并把五星红旗插在高高的顶峰上。
生4:我仿佛看到月球上飘扬的五星红旗,还看到中国科考队的队员把国旗插在南极那冰天雪地上。
……2015年第3期36学生通过想象、联想,披文入情,同时在描述画面的过程在揣摩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真挚情感,为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做了很好的表达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丰富的想象能力与精确的表达能力。
2.读情———弹奏流水清韵虽然是短短的一句话,不同的学生想象到的画面各不相同,每个人的感受也各具特色。
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体验,有意而巧妙地引导学生、点悟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时刻处于活跃的状态,自主参与到朗读实践中。
师:会想象的孩子必定有着一个特别聪明的脑子!同学们,带上你想象到的画面,读读这个句子。
(学生练读后展示)(生1:语速轻快,皱着眉头)师:刚才老师看到你皱着眉头在读,同时在读“五星红旗”这几个字时又读得很轻快,能说说为什么?生1:我刚才想象到我们这些孩子都是在国旗下健康成长,所以我把“五星红旗”读得轻快些,表达出我内心的欢快之情。
同时还想象到很多革命先辈为了新中国的胜利而献身的悲壮场面,心里又觉得很沉重,所以就皱起了。
(生2:语调沉重)师:请你说说你这么读的原因?生2:我想象到的刘胡兰、王二小、董存瑞、黄继光等许许多多战士壮烈牺牲的画面,所以觉得五星红旗特别沉重。
在这样的朗读与感悟中,学生已把文本的内容想像成一幅幅画面,再内化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再将这样的情感通过朗读的形式宣泄表达,在不知不觉中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3.听心———提升朗读境界孩子们想象到的画面不同,情感体验各异,所以朗读处理也就不一样。
此时,引导学生把听到的朗读与自己的画面积累有机结合,使“情感朗读”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生读句子:(把“手中”读得特别重,加上动作,“五星红旗”响亮自豪)师:谁来说说听出了什么?生1:他把“手中”两个字读重音,五星红旗又读得很响亮自豪,感觉他手中的东西特别重要。
师:你真是他的知音啊,你能从他的朗读声中听出他的所思所想,你们还能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生2:他在读到“五星红旗”时,开心地笑起来,我想他一定是看到五星红旗使中国人在世界各种场面受到外国的尊敬。
生3:我想他在读的时候觉得五星红旗是格外的夺目鲜艳,做为一个中国人,是多么自豪呀!学生通过“想象—朗读—听评”的过程,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从读好一句话中学会“读书成画,情感朗读”这一朗读方法,突破教学中“指导学生情感朗读”这一难点,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二、不畏浮云遮望眼———融入微课模式体会人物品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而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得感知人物的品质。
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人物的品质特点只是表面的认识,难以体会到位。
如何加强和培养学生体会人物品质?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微课”模式,抓住一个句子,重点突破,可以让学生感悟体会,拨云见日。
如在教学《慈母情深》这篇课文,在学生感知文章大意之后,便可采用“微课”模式让学生牢牢掌握“从细节描写中体会人物品质”这一方法。
出示句子:“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教师引导:这句话那个词写出母亲的状态?联系实际,想想自己什么时候会疲惫?(生联系生活体验回答)再追问:从母亲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你会想到什么?学生会想到母亲的脸不再光彩红润,容光焕发眼睛不再炯炯有神,神采奕奕的。
母亲眼睛可能布满血丝,十分疲惫,浑浊,失去光彩。
还想到母亲天天起早贪黑地劳动,舍不得没有时间休息。
干完家里的活,又去工厂干活。
也许昨天夜里她又加班了,又熬夜了……这样让母亲的形象逼真地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此时再让学生说说看到这样的母亲,儿子心中有什么感受?老师加以小结:这样我们就从人物的细节描写中,感受到人物的品质。
你看,关注文章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就能从文字中体会所蕴含的情感。
学生学会这样的本领后,及时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福建教育学院学报372015年第3期中其他细节描写,一个眼神、一次回头、一种姿态,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让学生用习得的方法反复训练,获得从细节描写中体会人物品质这一学习能力。
三、细雨润物湿无声———融入微课模式提高写作技巧读写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是语文教学的归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阅读与写作的脱节,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中掌握写作技巧?“微课”模式便可锁定一种方法重点训练。
如在教《秦兵马俑》一文时,便可借助“微课”模式让学生掌握“过渡句的妙用”。
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个句子能全面概况出了秦兵马俑的特点。
(学生找出句子:“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师:课文分别用哪几个段落写出了这三个特点?(学生找到相应段落)师:同学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你们发现它有什么特点呢?(前半句总结上面的内容,写出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
后半句概况了下面的内容,写出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师:这样的句子类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知识点———过渡句,因为它独立成一个段落,所以在这里也叫过渡段,它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文章的中心句,它让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秦兵马俑的特点。
所以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学会抓住过渡句,它不但会帮助我们概括上下两部分的段意,而且还会帮我们抓住文章中心。
师:我们要如何找出过渡句呢?过渡句的出现可能是前一段的结尾句,也可能是后一段的开头句,过渡段则出现在两个独立的段落之间。
师:我们来看这个小阅读,找找过渡句。
(生从小阅读中找过渡句)师:同学们现在知道了过渡句的特点,我们这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学会运用过渡句。
因为过渡句能使文章结构紧凑,条理清楚。
师:我们来给这两段话之间加上一个过渡句。
(学生练习加过渡句)学生通过学过渡句,找过渡句,理清课文脉络,抓住文章中心,最后还给文章加上加过渡句,相信学生在日后的写作中,也能用好过渡句,真正拥有“点石成金”的本领。
将“微课”模式融入课堂,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能帮助教师解决不少教学实践中的难题。
但单纯的微课缺少学校课堂教学的氛围与环境,多是教师单方面的讲授,与学生的互动少或无,以教师的预设代替了学生的生成,不能真正做到“以学为本、以学定教”。
再加上网络教育本身对自制能力相对低弱的小学生就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所以微课在学生课前或课后自学中是否存在长远的生命力,还需进一步思考与探究。
参考文献:[1]吕世虎.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特色案例评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姚秀萍:发挥“微课”优势突破语文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