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梁的沉浮
六年级下册《白鹤梁的沉浮》教案03

《白鹤梁的沉浮》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一、教学建议1、教学内容特点《白鹤梁的沉浮》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拓展阅读课文,文章主要讲的是为了完整地保护国家级文物——涪陵白鹤梁题刻,以葛修润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经过反复论证、反复实验,在否定了一个又一个保护方案的情况下,最终设计出了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理想方案,从而表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极其强烈的责任感,以及他们为保护国家级文物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智慧。
这篇课文条理清楚、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远程教育资源:网络资源由于缺少远教资源,经过多方面的搜集,我们最终选择了网络资源。
这一资源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该课件直观灵活以生动的形式展示了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于白鹤梁的了解。
另外课件将授课思路有条理的串了起来,内容涉及面广,无论是图片还是文字都为上好这节课奠定了基础。
通过这一CAI课件的有机配合和教师的讲解设计,很容易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之中。
授课前教师应在相关网站中先对资源进行下载,然后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应用,在应用中可以根据教学所需对资源的顺序进行调整,也可以适当地进行增删。
3、重难点突破建议:文章详细地介绍了白鹤梁题刻的文物价值,从而说明保护白鹤梁的重要意义。
但由于我们的学生都处于农村,他们很难接触到白鹤梁,有些人甚至连白鹤梁这一名字都未听说过,这就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使学生能亲眼目睹白鹤梁的景观,发自内心的愿意去了解白鹤梁的保护情况,并使之成为他们阅读文章的内驱力,我们采用多媒体与语文学科整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在本课教学中我们借助课件为学生出示了白鹤梁题刻的图片及文字资料,通过课件的展示,图文对照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白鹤梁保护的重要意义,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种种景物特点和用词的准确性,进而了解科学家为保护白鹤梁所做出的努力。
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二册《白鹤梁的沉浮》ppt课件

问题3
白鹤梁题刻中蕴含了哪 些历史、文化和科学信
息?
问题4
如何理解白鹤梁题刻中 体现的人类与自然的关
系?
分享个人阅读体验和感悟
感悟1
通过阅读《白鹤梁的沉浮》,我 深刻感受到了人类在面对自然灾 害时的无奈和抗争,同时也意识
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感悟2
白鹤梁题刻不仅是一部珍贵的历史 文化遗产,更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 ,让我们了解到长江流域的历史、 文化和科学知识。
选择与文化遗产保护、历史传承等主 题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了解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保护措施和传承方式。
阅读同类书籍
推荐阅读《文化遗产保护概论》、《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书籍 ,深入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 践。
关注当地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提出自己看法
调查当地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当地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保存状况以及保护措施等方面的 情况。
专家学者
文章提到了许多专家学者对白鹤梁的研究和探索,展现了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 度和不断探索的精神。这些专家学者为保护和传承白鹤梁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03
知识点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拓展
重要字词解释与用法举例
洄游
鱼类每年春季自外海游到近海河口繁殖, 秋末又游回外海,这种规律性的迁移活动 称为“洄游”。
凋零
草木凋谢零落;衰败,不振;用来喻人的 死伤离散。
屹立
高耸挺立,比喻坚定不动摇。
肆虐
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
谴责
严正申斥,多用于上对下,如“谴责部下 ”、“谴责不肖子弟”。
修辞手法运用及效果分析
“长江早已失去了往日的丰采,就像一条即将死亡的巨龙, 一步步走向枯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枯竭的长江比 作即将死亡的巨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江枯竭的严重程度 。
六年级语文白鹤梁的沉浮

白鹤梁的沉浮
白鹤梁题刻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涪陵城北的 长江中,是三峡文物景观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 世 界唯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题刻具有重要的“历 史、 科学、艺术”价值。众多珍贵题刻勘谓国宝,令中 外 专家和游客惊叹不已。
; https:/// 日本移民条件
jor593fhl
找寻他的旋律。转眼整个世界,只剩下了那个背影。离开,从新开始生活。窗帘随着风微微的摆动,阳光透过树叶照射到我的脸上,影影 绰绰,我微微张开肿胀的眼睛,望着墙上的油画,这幅油画里的山特别绿,那种绿好像能蛊惑人心,望着它就移不开眼睛,让人迫切的想 进去里面的的世界一探究竟。山里有一个人影,看那身姿魁梧挺拔,虽然只有一个背影,但那背影给人孤独但却坚毅之感。我不知道这幅 画对母亲而言意味着什么,从我记事开始,她总是在这间房里,一天甚至几天都不出来,有一次我偷偷的打开房间的一条缝,看到母亲抱 着这幅画一会哭一会笑。我那时不明白母亲为什么会这样,这幅画对她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现在她死了,我想象自己是母亲坐在她以前 做的位置看着这幅画。她留给我的仅仅只是这幅油画还有这幅油画里的一栋房子。母亲死后第三天母亲委托的律师来到家中,就是这时我 才知道母亲还有一栋房子在滇西的一座山里。我无意在这座城市工作,工作上不尽如人意,不是不努力,而是心太累,不知道这样日复一 日,压抑自己的欲望,扼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换取微薄的利润这样有什么意义。交往四年快谈婚论嫁了也出轨了,爱情或许真的与时间 无关,有的即使生活一辈子,也不会有爱情,在一起或许只是为了生存,为了活着,又或许只是习惯了对方,有时爱情或许只是一句话或 一个眼神,又或者只是身上的味道仅此而已。就这样在事业爱情亲情的三重打击下我搬到了母亲的这栋山间房子里来,其实还有更重要的 一个原因是想看看这里到底隐藏着关于母亲的什么秘密。抱着这样的心情来到了这栋房子,我坐飞机来到了偏远的滇西,我找了一辆面包 车,告诉司机要去的地方,那栋房子离村镇很远,只有一条老旧的公路与外界联系,在车里往窗外看去,周围树林茂密,天蓝的像水洗过 的一样,没有云,蜻蜓在到处飞舞,这是我们已经在山腰间行驶,打了一会盹,醒来时竟是大雨滂沱,但太阳依然还在,有种喷泉的错觉, 司机说这是他们这里最常见的,一半是晴一半是雨,阳光融在雨滴里,闪着刺眼的光芒,似上天的泪滴一般,滚滚滑落,绝不拖泥带水。 雨下的很大似乎没有停的意思,下了一会,不仅没有变小,反而更大了还吹起来大风,在路前面大约一百米处,一颗腰粗的大树从树干中 间断了。电闪雷鸣,闪电似乎要将天空撕裂一般,雨像鞭子一样抽打着汽车,这时一声巨雷在头顶炸开,雷声太大了,我不由得身子往车 里挪了挪,抓紧了我的背包问:“这种天气在这里常见吗”。司机说:“不是很常见,但每五年总有这么一次,听老一辈的说,这是妖精 在渡劫呢,也有可能是山神继位,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大太阳的又是打雷又是下雨刮风的”说完司机叹了口气:“可能要有
《白鹤梁的沉浮》教学反思优秀10篇

《白鹤梁的沉浮》教学反思优秀10篇白鹤梁的沉浮篇一潮涨潮落,朝朝暮暮。
冬季露面、汛期隐藏的“国宝”白鹤梁,在三峡工程正式蓄水发电后,将永远淹没在水下30米深处。
记者最近采访时了解到,沉没的白鹤梁并不影响游客参观,它将被请入特制的“水下宫殿”,人们可以随时通过水下通道,在涛涛江水之下尽情端详它的“芳容”。
站在重庆市涪陵区城北的十里长堤上,望着波涛滚滚的江面,涪陵区博物馆馆长黄德建非常激动。
他与之打了半辈子交道的白鹤梁,就将永远沉没在靠近大堤的江水中,这是三峡库区唯一一个水下原址保护的文物。
白鹤梁是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北长江江心西侧的一段天然石梁,长1600米、宽15米左右,以15度斜角倾向江心北岸。
从唐朝以来,沿岸群众在这里记录汛期水位,文人墨客在这里吟诗刻赋,留下了大量的水文题刻,保存了长江72个年份的枯水水文资料,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和水文价值,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古代水文站”、“世界水文史上的奇迹”。
今年枯水时节,记者曾经在这里看到,自西向东伸展的石梁上,题刻分东西两段,它们依形就势,体量各异,大者两米见方,小者长宽不足盈尺。
据介绍,专家在这里发现了165段题刻,汇集了唐朝以后1200年间300多名书法家的书法精品,颜、柳、苏、黄、赵体皆有,篆、隶、楷、行、草书悉备,是名副其实的“水下碑林”。
黄德建告诉记者,三峡成库后,白鹤梁将永远淹没水下。
从1993年起国家开始组织数十位院士、专家来到这里,为保护白鹤梁出谋划策。
“水下保护方案来之不易。
”谈起这项保护工程,重庆市峡江文物保护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祖林感慨万千。
据他介绍,仅拿到桌面上经过专家论证的保护方案就有四种:天津大学1994年提出的“水下博物馆”方案;长江水利委员会1998年提出的水下淹没、陆上复制方案;国务院三建委黄真理博士提出的岸边复制方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葛修润教授2000年提出的“无压容器”方案。
据介绍,目前前三种方案都被否定,国家文物局认可的第四种方案,是在白鹤梁上修建一座巨大的钢筋混泥土容器,再将清水注入容器,使容器内外压力平衡。
白鹤梁的沉浮的资料

白鹤梁的沉浮的资料一、概述白鹤梁是位于中国重庆市奉节县的一座岩石悬崖,是长江三峡的著名景点之一。
该景点因其陡峭的悬崖和闻名遐迩的白鹭而得名。
白鹤梁作为三峡地区的代表性自然景观之一,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质特征。
然而,由于人为干预和环境变化等原因,白鹤梁的沉浮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白鹤梁的沉浮问题进行介绍和分析,旨在增进对该地区地质灾害的认识。
二、背景白鹤梁位于长江三峡段上游的奉节县,横跨长江两岸,东西长约700米,北面与长江两岸相连,南面则是悬崖。
白鹤梁以其陡峭的山势和白鹭栖息的场景而闻名于世。
白鹤梁地区的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石灰岩和页岩组成。
该地理地质条件为其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然而,近年来,白鹤梁地区频繁发生沉降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目前,科学家和地质学家正在对白鹤梁的沉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够找到防止和避免该地区地质灾害的有效方法。
三、沉浮现象的成因白鹤梁地区的沉浮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成因:1. 水库蓄水影响白鹤梁地区附近的大型水库蓄水会导致水体位移,从而对地下水系统造成压力变化,引起地面的沉降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2. 雨水侵蚀白鹤梁地区气候潮湿多雨,降雨量大。
长期以来的雨水侵蚀使得白鹤梁地区的土壤变得不稳定,导致地面的沉降和崩塌。
3.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也是造成白鹤梁沉浮的一个主要因素。
过度的开发和破坏环境,如采矿、建设等,破坏了地质体系的平衡。
四、沉浮问题的影响白鹤梁地区的沉浮问题对当地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物受损由于地面的沉降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建筑物往往会出现损坏、倾斜等问题,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2. 生态环境破坏白鹤梁地区是一片生态环境丰富的地区,但沉浮问题不仅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平衡,还威胁到了珍稀植物和动物的生存。
3. 旅游业受挫白鹤梁作为重庆市的旅游景点之一,地质灾害给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白鹤梁的沉浮

白鹤梁的沉浮导言白鹤梁,位于中国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兔儿山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
白鹤梁因其优美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历史背景而闻名遐迩。
然而,多年来,白鹤梁的沉浮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沉浮的背景白鹤梁建于公元683年,是一座木质结构的桥梁。
白鹤梁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汉、唐、宋、明等多个时期的建筑特色,被誉为“巴蜀第一古桥”。
然而,由于长期受到河水的冲刷和桥梁结构的老化,白鹤梁开始出现了倾斜和沉降的问题。
沉浮的原因白鹤梁的沉浮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的:1. 河水的冲刷白鹤梁位于岷江上,激流奔涌,河水冲力极大。
长期以来,岷江的河水对白鹤梁造成了不断冲刷和侵蚀,导致桥梁基础受损,无法承受重量。
2. 桥梁结构的老化白鹤梁建于公元683年,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木质结构易受侵蚀和腐朽,多年来,桥梁的主要支撑部分逐渐老化,使得白鹤梁无法保持原有的稳定性。
3. 人为破坏由于白鹤梁历史悠久,一直是游客们喜爱的旅游景点。
然而,一些不负责任的游客为了留下纪念,进行了一些破坏性的行为,如在桥上刻字、踩踏,这些都加剧了白鹤梁的沉浮问题。
沉浮的影响白鹤梁的沉浮问题严重影响了桥梁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沉降和倾斜现象使得白鹤梁的通行受到限制,对于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构成威胁。
其次,由于白鹤梁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之一,其沉浮问题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此外,白鹤梁是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然而,由于沉降和倾斜问题,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进而导致了旅游业的损失。
解决方案为了保护白鹤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解决沉浮问题,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 混凝土加固为了增强白鹤梁的稳定性,相关部门使用了混凝土进行加固。
他们在桥梁的基础上浇筑了一层厚实的混凝土,使桥梁更加坚固耐用。
2. 河道整治为了解决河水冲刷问题,相关部门对岷江河道进行了整治。
他们加固了岸边的防护工程,减少了河水对白鹤梁的侵蚀程度,提高了桥梁的稳定性。
六年级下册语文《白鹤梁的沉浮》 (共23张PPT)

创设情景(qíngjǐng),激 情导入
白鹤梁题刻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涪陵城北
的长江中,是三峡文物景观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 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题刻具有 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众多珍贵题 刻勘谓国宝,令中外专家和游客(yóukè)惊叹不已。
第二十页,共二十五页。
全文(quán wén)小结,情感延伸
学了课文,我们(wǒ men)有什么启发呢?
同学们,所有的遗迹都是一次性的,毁坏了就永远不会再有。 所以,保护好我们国家的这些历史(lìshǐ)遗迹,是我们每个公民义 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五页。
作业(zuòyè)布置
任选一题做一做。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五页。
(1)尝试写一写保护环境或文物的标语。
(2)整理自己搜集的白鹤梁的资料(zīliào)。 (3)以“白鹤梁的沉浮”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4)给家人或朋友讲一讲白鹤梁的故事。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五页。
谢谢观看!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五页。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2/ 2/10202 2/2/10 Thursda y, February 10, 2022
fú fù
yù xǔ
suì yū
字
涪陵 赋诗 誉为 栩栩如生(xǔ xǔ rú shēng) 隧道
词
淤泥
学
习
jué shuò qì
lǜ shí biān
矍铄
今为止 迄
(wéizhǐ)
过滤
销蚀
鞭炮Βιβλιοθήκη 第十页,共二十五页。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白鹤梁的沉浮》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白鹤梁的沉浮》教案教材分析:白鹤梁是国家级文物。
所谓“沉浮”是一种比喻,表现白鹤梁的出水和没水,盛衰命运。
本文写了以葛修润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通过反复研究论证,反复实验,在否定一个又一个爱护方案的情形下,最终设计出了原地爱护白鹤梁的理想方案,表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极其强烈的责任感,以及他们为爱护国家文物所付出的庞大心血和聪慧。
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科考队员在小朋友的关心下,发觉并精心爱护朱鹮的通过,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2.增强学生爱护野生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时刻:2课时教具预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交流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重点介绍白鹤梁。
2、读了课题,你最想明白什么?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读准字音,不明白得的词语查字典。
三、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理清文章的脉络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是如何样一步步叙述的。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重点部分1、小组学习(1)白鹤梁是什么模样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2)人们为了查找、爱护白鹤梁做了哪些事?(3)白鹤梁通过了如何样的沉浮过程?2、讨论交流3、白鹤梁的沉浮给我们什么启发?(从爱护野生动物和爱护环境两方面谈感受)4、朗读自己喜爱的段落或句子。
5、摘抄课文中描写白鹤梁沉浮的有关句子。
六、总结那么在当今社会又有多少野生动物会有如此幸运呢?为了爱护野生动物,爱护环境,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板书设计:白鹤梁的沉浮相遇→探寻、发觉→爱护、繁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久保存、方便 参观、需资金少
“白鹤梁的沉浮”中的“沉浮”指什么?
所谓“沉浮”是一种比喻,指白鹤梁的浮出 水面和沉入水底的盛衰命运。
总 结 学了课文,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同学们,所有的遗迹都是一次性的,毁坏了 就永远不会再有。所以,保护好我们国家的这 些历史遗迹,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责任。
白鹤梁的沉浮
杨菊芳:
《北京青年报》党委委 员、高级记者、全国优秀 新闻工作者。
字 fú涪陵 fù赋诗 yù誉为 x栩ǔ 栩如生 s隧uì 道 y淤ū 泥
词
学 juéshuò qì
lǜ shí biān
习 矍铄 迄今为止 过滤 销蚀 鞭炮
词语积累
字 袖珍 蓄水 延续 盛事 记载 隧道 寻觅 词 淤埋 销蚀 欣慰 风调雨顺 赋诗填词 学 形态各异 栩栩如生 相提并论 半信半疑 习 鬼斧神工 精神矍铄 责无旁贷
梁上刻着历代名人真迹, 如黄庭坚、晁公道、 黄寿、朱昂、吴革、刘甲、 庞公孙、王士贞等、共300 多人题写的诗词,达3万多 字。荟萃“颜、柳、苏、黄、 真、草、隶、篆”名体书法 于一梁,大放异彩,流芳千 古。北宋大书法家黄庭坚题 写的“元符庚辰涪翁来”, 更是令人惊叹。
白鹤梁上还刻有鱼19 尾、送子观音2尊、白鹤 1只。白鹤梁西头,有众 多令人垂青的石鱼。有一 条大石鱼约3米长、1.5 米宽、0.5米厚,维妙维 肖,称“鲤鱼之王”。据 记载刻于嘉庆年间,有 “石鱼出水兆丰年”之佳 话。
白鹤梁记载了千余年间的水文记录 白鹤梁刻有历代诗文、书法和绘画作品
为了保护白鹤梁,科学家们提出了哪些 保护方案?
保护方案
优越性
缺陷
1 水下博物馆 2 岸上博物馆
方便参观
简单可行 需资金少
暴露空气中、难度 大、花费高
复制品的价值不能 与本体相提并论
3
用现代手段进行修 复和加固
长久保存
会被淤埋掉
4
运用“无压容器原 理修建透明壳体
速读课文,请大家想想课文讲了一件 什么事?
主要写了对白鹤梁的保护。
阅读质疑
本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呢?
提出疑问(1) 交代白鹤梁的价值(2-4) 讲述保护白鹤梁的种种方案(5-31)
本文开头是如何写的?有什么好处?
本文开头用问句开头,交代了对白鹤梁命 运的关注,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白鹤梁为什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的保护单位?
理解词语
字 风调雨顺:指风雨适合农时。 词 文人墨客:泛指文人文士。 学 栩栩如生: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 习
鬼斧神工:极其精巧、极其高超的技艺。
矍铄: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样子。
有关资料
白鹤梁题刻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涪陵城北的 长江中,是三峡文物景观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 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题刻具有重要的 “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众多珍贵题刻勘谓国 宝,令中外专家和游客惊叹不已。
白鹤梁的得名:
白鹤梁是在造山运动 时天然形成的,形似卧伏 长江的巨鳄,其身长大约 1600米,龟背形宽约15米。 古时候周围环境优美,郁 郁葱葱。每当秋冬来临, 便有成白上千的白鹤飞到 此地棲栖,翩翩起舞,煞 是奇美,白鹤梁即由此得 名。
与水文科学有关的题刻108件,故有“世界水 下碑林”美誉。这些题刻主要集中于倾斜14.5度的 北坡上,起于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止于1963 年2月15日涪陵文化馆最后题刻落笔,刚好1200年。 记录着72个年份的枯水历史,共有题刻180多幅, 其中唐代l幅、宋代98幅、元代5幅、明代16幅、清 代23幅、近现代40多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