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第25课《倔强的小红军》同步练习D卷

合集下载

25 倔强的小红军

25 倔强的小红军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 骑一段路再说!” 陈赓同志为什么会用命令的口吻跟小 战士说话? 这句话充分说明陈赓同志关心小战士, 为了劝说小战士骑马,他才会用命令的口 吻跟小战士说话。
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呀, 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 备赛跑的姿势。 小红军的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什么? “倔强地说”“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 赛跑的姿势”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小 红军刚强的性格,使得陈赓同志再一次相信他 的话是真的。
主要作品《往事情深》《重走长征路书
简集》《诗言史》《贺龙毕生纪略》《贺英》
《金沙江畔》等。
倔强
照顾
饥饿
薄饼
一段
香港
狠毒
近义词
回顾——回首
疲惫——疲劳
口吻——口气
姿势——姿态 薄——厚
反义词
倔强——温顺
瘦——胖
硬邦邦——软绵绵
多音字
词语辨析
回顾 回想 回忆 回首 回顾:回想过去的事情。 回想:想过去的事情。 回忆:回想。
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 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小鬼干粮袋里的牛膝骨说明了什么?
小鬼的干粮袋里只有一块牛膝骨,一方面说明 了红军长征过草地时条件艰苦,另一方面也说明小鬼 担心其他红军战士见他干粮袋空空的,一定会给他帮
助,从中可以体现小鬼那种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拖累
别人的高贵品质。“牙印”也说明小鬼的饥饿,非常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 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 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 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 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他看见前边有个 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这两句交代了什么内容?

小学语文公开课《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倔强的小红军》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倔强的小红军》。

本文主要讲述了在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个小红军战士为了照顾伤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坚持斗争的感人故事。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长征的历史背景和小红军的英勇事迹,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理想。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词语造句。

3.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和小红军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理想。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

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词语造句。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课文课件或黑板3. 生字词卡片4. 作业本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长征》纪录片片段,让学生初步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

2.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长征的认识和感受。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 学生交流生字词学习情况,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讲解生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2. 分析课文结构,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小红军的英勇事迹。

3. 学生跟读课文,体会小红军的坚定信念和牺牲精神。

四、课堂练习(5分钟)1. 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 学生扮演小红军,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五、课堂小结(3分钟)板书设计:倔强的小红军长征背景英勇事迹革命精神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小红军的作文。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和生字词。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长征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理想。

四年级上语文S《25.倔强的小红军》

四年级上语文S《25.倔强的小红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地朗读课文,想一想: 陈赓同志遇到一个跟他一样掉队的小红军,想 帮助他,却被小红军倔强地说服了,只好自己走
了。陈赓同志遇到的小红军是什么样子的?为什
么陈赓同志和小红军都掉队了呢?行军途中造成 疲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请再次认真读课文,仔细想一想:
从那些地方能够看出小红军的倔强? 他为什么这么倔强?
这篇课文讲的就是长征途中的一 个故事。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 什么事?
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 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 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
围绕这件事情,本文应该分为几部分?
每一部分分别写了哪些主要内容呢?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 陈赓回忆往事。 第二段(第2至10自然段): 小红军拒绝别人的帮助。 第三段(第11至15自然段): 小红军壮烈牺牲。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
这些都是骗陈赓同志先走 的话。小红军已经不行了……
除此之外,你 还能感受到陈赓同 志明白了些什么?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
陈赓他明白了他碰到小红军的时候, 小红军已经十分疲惫,也没有同伴, 更没有干粮,已经处于极度饥饿疲惫 的状况,随时有生命危险。但他拒绝 了陈赓的帮助,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意 给已经疲惫不堪的陈赓再增加一点儿 负担,不愿意拖累别人。
1.陈赓为了帮助小红军,用了哪些办法?为
什么这些办法都不灵了?
2.小红军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陈赓同志骑上马先 走的?从哪些地方看出小红军的倔强?
用“ ------- ”画出描写小红军 外貌的句子。
说明小红军在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 荒无人烟的草地上 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 行军忍饥挨饿已经 薄嘴唇,鼻子有点翘,两只脚穿 非常疲惫、虚弱。 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2019-2020年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倔强的小红军》说课稿

2019-2020年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倔强的小红军》说课稿

2019-2020年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倔强的小红军》说课稿一、说教材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语文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的25课《倔强的小红军》.这篇精读课文主要记叙了陈赓同志回忆的一件往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

作者满怀深情地赞扬小红军勇敢坚强,宁愿自己挨饿受苦而不拖累别人的优秀品质,也赞扬了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课文围绕“说服”展开故事情节:陈赓要说服小红军骑上马、与他同行、收下青稞面,却一次次被小红军的充足“理由”说服,最后“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在表达方面,主要是通过人物简洁的对话和精彩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形象。

选编本课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受到情感熏陶,渗透革命传统的教育;同时,学习用对话、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本课教学课时为两课时,我今天要上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 现在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加以说明.(一)针对课文特点,我们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学习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上两点教学目标,我们是依据教学大纲,教材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来确定的.](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小红军和陈赓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怎样做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以上两点,我们是从教学目标,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来设计的,让学生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文章的学习,体会人物的品质及所蕴涵的感情.」(三)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二﹑说教法﹑学法本课依据《新课标》对阅读课的要求,在教学中抓住课文主线,紧紧地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讨论,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在读、思、说的教学活动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先烈崇高人格的熏陶与感染,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借助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置身于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带动语言的训练,促进智力的发展,使学生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深入地理解课文。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25课《倔强的小红军》word教学设计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25课《倔强的小红军》word教学设计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25课《倔强的小红军》word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曾经”“终于”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训练通过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

教学重点训练通过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带、多媒体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简介二万五千里长征,导入新课。

为了北上抗日,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从福建、江西出发,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历时两年的长征,红军历尽千辛万苦,纵横11个省,翻越了终年积雪的高山,走过了人迹罕至的草地,粉碎了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长征使红军失去了千千万万坚强战士,以敌人失败、我军胜利而告终。

我们今天学的课文,讲的就是在红军过草地时,发生在一个小红军和一位首长身上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

三、默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陈赓同志遇到的小红军是什么样子的?四、默读第四至第十自然段,思考问题。

1、小红军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陈赓同志骑上马先走的?2、从哪些地方看出小红军的倔强?五、讨论交流。

说说陈赓为什么要这样做,小红军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从中体会小红军的倔强。

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至十自然段,特别要读好描写小红军言行的部分,读出小红军的倔强、可爱。

七、默读第十一至十五自然段,思考问题。

1、陈赓为什么要这样做?(1)调转马头,向来的路奔跑起来。

(2)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

2、“陈赓同志全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陈赓“调转马头、奔跑起来”说明他已意识到小红军有因疲惫、饥饿而死亡的危险。

“狠狠地打”表达了陈赓深深自责、十分悲痛的心情。

他明白了:让小红军骑马,他为什么不肯骑;要同他一起走,他为什么找借口不肯和陈赓一块儿走;给他青稞面,他为什么不肯接受,说自己的比陈赓的还多……八、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是从哪些内容当中体会到的?引导学生从内容体会思想。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5倔强的小红军课文原文素材语文S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5倔强的小红军课文原文素材语文S版

25 倔强(juéjiàng)的小红军陈赓(gēng)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

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ái〕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bèi)。

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

忽然,他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

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sāi)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呀,那就比一比吧。

”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

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kē)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ma)。

我的比你的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

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掉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着来路跑去。

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xī)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

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捶(chuí)着自己的腿说:“陈赓啊陈赓,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xiōngdì)呀!”。

语文S版《倔强的小红军》电子课文

语文S版《倔强的小红军》电子课文

语文S版《倔强的小红军》电子课文语文S版《倔强的小红军》电子课文陈赓(ɡēnɡ)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

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 i]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b i)。

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

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

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sāi)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呀,那就比一比吧。

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

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kē)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ma)。

我的比你的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

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着来路跑去。

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_ī)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

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捶(chu )着自己的腿说:陈赓啊陈赓,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_iōnɡd )呀!。

4年级语文第25课《倔强的小红军》

4年级语文第25课《倔强的小红军》
25.倔强的小红军
•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进一步阅读课文,深入了解小 红军是怎样倔强地一想,把困 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3:通过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倔强”、“疲惫”、“浮现”、“荒无 人烟”、“满不在乎”、“无可奈何”等 词语。
一:导入新课,自学指导
•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 1:故事是从第二段写起的,那么,第一段也就是第 一自然段的内容起了什么作用?课文第二段是表现 小红军倔强的,哪些地方看出这种倔强? • 2:陈赓同志见到掉了队的小红军年龄这么小,这 么疲惫,一心想帮助他。那么,陈赓想怎样帮助他? 小红军“倔强”地没有接受帮助,从哪些表现看出 这种“倔强”呢? • 3:文章的最后写到“陈赓同志全明白了”,陈赓 同志全明白什么了?这种宁愿自己忍饥挨饿,甚至 牺牲,也不拖累别人的思想感情是一种什么高尚品 质?
• 三:反馈展示,质疑释疑。
• 四:精讲提升,拓展延伸。 陈赓同志找到小鬼的时候,小鬼已经倒在 草地上,最后牺牲在马背上。这时,“陈 赓同志全明白了”,陈赓同志全明白什么 了?这种宁愿自己忍饥挨饿,甚至牺牲, 也不拖累别人的思想感情是一种什么高尚 品质?
五:达标检测,反馈巩固
• 1:找出文中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从小 红军的外貌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 2:文章的最后写到“陈赓同志全明白了”, 陈赓同志全明白什么了?小红军的身上具 有哪些高尚的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第25课《倔强的小红军》同步
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5题;共19分)
1. (3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荒无_______ 满不_______
2. (4分)写出近义词
疲惫_______ 满不在乎_______ 倔强_______
3. (4分)读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写在横线上。

辛苦勇敢喜爱
①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水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母鸡的_______。

②发现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母鸡的_______。

4. (3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庐山_______
A.lúB.nú
怀疑_______
A.yúB.yí
京_______
A.jìng B.jīng
紫色_______
A.zǐB.zhǐ
山川_______
A.cuān B.chuān
三千尺_______
A.chǐB.cǐ
5. (5分)读课文《倔强的小红军》,文中“满不在乎”是什么意思?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29分)
6. (14分)阅读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填空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他亲切中蕴含着认真,质朴中包含着期待,把握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的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先得虎虎有生气。

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他跟我谈话,让我好想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样写的。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1)这段中的“我”是指_______,作家是指_______
(2)词语解释
摇曳:_______
沉郁:_______
(3)“庆幸”是指未事情意外地得到好的结局而感到高兴的意思。

我感到庆幸的原因是_______ A:“我”的作文《一幅画像》获奖了。

B:“我”能到大作家的家里做客,很荣幸。

C:我第一次见到的作家竟是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4)“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的作家竟是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中“人品”指叶老对人_______;“作品”指叶老写文章_______。

(5)“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_____
A . 叶老的教导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作文。

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但当时的情景如在眼前。

用“爬山虎”来纪念叶老先生。

所以说“爬山虎中是那么绿着”。

B . 爬山虎是四季常青的职务,所以说它总是绿的。

7. (15分)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鸟的羽毛颜色艳丽,体态活泼多姿,在树间飞舞,在高空中鸣叫,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优美多彩,生机勃勃。

绝大多数鸟是消灭害虫的能手,是树木的“医生”、农民的“助手”。

在科学研究中,鸟还有很多用处。

如:人们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鸟还可以为研究污染等提供的资料。

(1)联系上下文解释:
①医生:②助手:
(2)找出这篇短文的中心句。

(3)文章围绕中心句具体写了三个方面:
①鸟使我们的环境优美。



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8. (5分)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一边_______一边_______。

(2)_______好像_______
(3)_______有时候_______,有时候_______
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 (共5题;共19分)
1-1、
2-1、
3-1、
4-1、
5-1、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29分)
6-1、
6-2、
6-3、
6-4、
6-5、
7-1、
7-2、
7-3、
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8-1、
8-2、
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