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同步测试:第一单元 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同步测试:4.12-项脊轩志-Word版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同步测试:4.12-项脊轩志-Word版含答案]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尘泥渗.漉(shèn)呱.呱而泣(ɡū)B.余稍为修葺.(qì) 以手阖.门(hé)C.偃.仰啸歌(yǎn) 垣.墙周庭(yuán)D.旧时栏楯.(dùn) 扃牖..而居(jiōnɡ yǒu)【解析】D项,“楯”应读“shǔn”。
【答案】 D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顾.视无可置者顾:环顾B.前辟.四窗,垣墙周庭辟:比如C.令人长号不自禁.禁:禁止D.述.诸小妹语曰述:描写【解析】B项,辟:开辟,开。
C项,禁:经受得起。
D项,述:说、告诉。
【答案】 A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B.尘泥渗漉,雨泽下.注C.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D.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解析】D项,“乳”为名词作动词,喂养;其余均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 D★4.(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3题)下列各项中,不是状语后置句的一项是()A.杂植兰桂竹木于庭B.室西连于中闺C.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吾妻卒。
实张文隐公薨之明年也。
后三年,倭奴犯境,一日抄掠数过,而宅不毁;堂中书亦无恙。
然余遂居县城,岁一再.至而已。
辛酉清明日,率子妇来省祭,留修圮坏,居久之不去。
一日,家君燕坐堂中,惨然谓余曰:“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
”余退而伤之,述其事,以为《世美堂后记》。
【注】①俗呰窳:俗习懒惰。
②訾省:过问,指计算、核查财目。
③遘悯:遭受患难。
10.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曾孙某以逋官物粥.于人粥:出售B.岁苦.旱而独收苦:为……所苦C.得无有所恨.耶恨:痛恨D.岁一再.至而已再:二次【解析】C项,恨:遗憾。
【答案】 C11.下列各项中能够直接表明归有光的妻子王氏贤惠的一组是()①一时名德,皆相友善②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菜③世无知君者矣④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⑤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⑥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A.①②⑥B.②④⑤C.③⑤⑥D.①③④【解析】①指王致谦、叶盛和章格。
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试题

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13年10月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灰烬.(jìn)翱.翔(ái)冰雹.(bāo)瞠.目结舌(táng)B.震颤.(chàn)怪癖.(pì)商榷.(què)百舸.争流(gě)C.倔.强(juè)晨曦.(xī)犄.角(jī)不屈不挠.(náo)D.摇曳.(yè)溺.爱(nì)墓冢.(zhǒng)恪.尽职守(kè)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假日里带你坐在脚踏车前头藤椅上到处炫耀,那种喜悦,也还是昨天的事。
B.人到了中年便时有闲愁,怪不得词人会感叹年华一瞬,容消金镜,壮志消残,我也不免有些感触。
C.我汗流夹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
D.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返三的阅读,就越能看出第一部作品和每一个思想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10月8日,台风“菲特”过后,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如坐春风....。
B.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夜郎自...大.,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C. 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党员干部怎么了?对于群众的困难怎么能视若不见,不以为然....呢?D. 我不能在自己孩子面前唱反升学主义的高调,尽管我希望你能从心所欲....地享受读书之乐。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如今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应该善于从诸如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一切出版物中获取新的知识。
B.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一位有着突出成就的女性文学家,因此,她的词风婉约、清丽而又柔媚,情感细腻而又深沉。
C. 青年人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单元检测卷 word版 含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濡.养(rú) 混淆.(yáo)琴弦.(xián) 生死攸.关(yōu)B.回溯.(shù) 淫佚.(yì)蹶.倒(jué) 席不暇.暖(xiá)C.微蹙.(cù) 渣滓.(zǐ)逡.巡(qūn) 海市蜃.楼(shèng)D.揿.铃(qìn) 嗤.笑(chī)沙砾.(lì) 人才济济.(jǐ)解析A.“淆”读xiáo。
B.“溯”读sù,C.“蜃”读“shèn”。
答案 D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橡胶冒险家和金融掮客手拉手走进上海的十里洋场。
他们先找到之前从未打过交道的上海外资银行,得心应手地说服他们为自己的股票担保,然后在报纸上大事渲染“朝阳产业”——橡胶业,声称“买橡胶股票就是买明天”。
他们还在报纸广告上信誓旦旦地表示,橡胶股票可以在外国银行直接抵押,臵换银两或外钞贷款,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A.得心应手B.大事C.信誓旦旦D.天上掉馅饼解析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样,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本成语应用于“运用”方面,不适用于“说服”。
B项,大事:大力从事。
C项,信誓旦旦:誓言说得极其诚恳可信。
D项,天上掉馅饼:比喻不劳而获或不现实的事情。
答案 A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我觉得不单在文艺方面,就是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可能不会有大成就。
B.他们精心打制出了石器,用今天的目光来看不过是极简单的玩具。
C.我希望每个中国人,要不顾一切困难,明白我们的责任,本着大无畏的精神,向前迈进。
D.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还有权利和资格说我不重要吗?解析A.“不可能不会”连用两次否定结果将本意弄反了,可删去“不可能”。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语文 课时作业14 苏教版必修1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14 苏教版必修1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壬.(rén)戌窈窕.(tiǎo)桂棹.(zhào) 冯.(fénɡ)虚御风B.嫠.(lí)妇愀.(qiǎo)然舳.(yóu)舻山川相缪.(liáo)C.酾.(shī)酒横槊.(shuò)江渚.(zhǔ) 正襟.(jīn)危坐D.匏.(páo)樽枕藉.(jí)蜉.(fú)蝣一叶扁.(piān)舟【解析】A项,“冯”读pínɡ;B项,“舳”读zhú;D项,“藉”读jiè。
【答案】 C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慢慢地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C.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倚:循,依D.吾与子之所共食.食:吃【解析】D项,“食”为“享有”意。
【答案】 D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B.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糜鹿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寄蜉蝣于.天地/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解析】A项,介词,被/介词,给。
B项,转折连词,可是/并列连词,可不译。
C 项,助词,的/助词,处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D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在。
【答案】 D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B.歌.窈窕之章C.顺流而东.也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向东。
B项,“歌”,名词作动词,吟诵。
C项,“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
D项,“渔樵”,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
【答案】 A★5.(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1题)下列各句与“何为其然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寄蜉蝣于天地B.客有吹洞箫者C.君欲何往D.纵一苇之所如【解析】例句与C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课堂新坐标】2013

【课堂新坐标】2013【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6 孔雀东南飞并序(新人教版必修2) Word版含答案]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葳蕤(wēi ruí) ..徘徊(pái huái) ..B.箜篌(kōn hóu) ..拊掌(fǔ) .C.否泰(pǐ) .玳瑁(dài mào) ..D.鲑珍(uī) .(yǎn yǎn) ..窈窕(yǎo tiáo) ..伶俜(lín pīn) ..遗施(yí) .摧藏(zàn) .哽咽(yè) .踯躅(zhí zhú) ..便言(pián) .蹑丝履(niè) .A项,“窕”读tiǎo;B项,“遗”读wèi;D项,“鲑”读xié。
C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留待作遗施(赠送) ..好自相扶将(服侍) ..供养卒(终、尽)大恩.B.堂上启(禀告)阿母.郁郁(繁盛的样子)登郡门..行人驻(停下)足听.C.窈窕艳城郭(外城) .何乃太区区(小小的) ..兼(更)愧贵家子.D.妾不堪驱使(能胜任) .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 ..多谢(告诉)后世人.“区区”在这里是“愚拙,凡庸”的意思。
C【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6 孔雀东南飞并序(新人教版必修2) Word版含答案]3.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孔雀东南飞..A.手巾掩口啼..C.足以荣汝身.B.槌床便大怒.D.自名秦罗敷.例句中“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A项,“手巾”也是名词作状语,用手巾。
B项,“槌”,名词用作动词,敲击;C项,“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D项,“名”,名词用作动词,取名。
A4.下列各项中全含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①便可白公姥②慎勿为妇死③我有亲父母④否泰如天地⑤昼夜勤作息⑥女行无偏斜⑦阿母为汝求⑧逼迫兼弟兄A.①③④⑤C.②④⑥⑧ B.①③⑤⑧ D.②③④⑦①偏指姥,婆婆。
2013—2014高一语文综合测验卷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科综合测验卷答案1.C (A项zhēn/jiān,fǒu/pǐ,fēi。
B项pīng/pìn,wèi/yí,cuì。
C项qūn/jùn,jiān/jiàn,shǔ/shuî。
D项kǎi/gài;xiān,zhuō/chù。
)2.B (人才济济,指德才兼备的人很多,而非仅仅指人数很多。
A项相濡以沫:在困境中用极其微薄的力量互相救助。
C项惨淡经营:为苦心经营之意。
D项雨后春笋:比喻新的好的事物又多又快地涌现出来。
)3.C (A、搭配不当,应改“荣誉”为“光荣”。
B、有歧义,“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可作两种理解:“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和“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
D、缺少主语,应去掉“关于”。
)4.B (⑥句的“珍惜它”承原文“无价之宝”,“本应”引出下文②的转折,⑤①是上句“处置”的表现,④指出上述做法的错误,并提出建议③。
)5. D (应为“鼓励”、“勉励”;)6.C (都作介词,“和、跟、同”;A项“为”,前句判断动词,是;后句动词,担任;B项“德”,前句名词,品德;后句名词作动词,感激。
D项“之”,前句结构助词,的;后句代词,代刘廙)7. B (③句为“忧民”,⑤句说的是“太祖”。
)8. D (陈群非“善任”,“庸君”在文中没有根据。
)9.翻译(8分)(1)当陈群还是小孩子的时候,陈实就觉得他不同凡俗。
(“奇异”,形容词作意动用,“认为……与众不同”、“认为……才华特别”等,1分;大意1分)(2)何况当今自灵帝死后,天下大乱,老百姓数量少到极点,与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相比,现在的户口还不超过那时的一大郡。
(“至少”,古今异义词,少到极点,1分;“不过”,古今异义词,不超过,比不上,1分;大意,1分))(3)议论刑罚是为了国家,并不是为了私情。
(判断句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陈群,字文长,颍川郡许昌县人。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1.1荷塘月色(新人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

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霎.时(chà)参.差(cēn)脉.脉(mò) 一脉.相承(mài)B.独处.(chǔ) 幽僻.(pì)煤屑.(xiè) 梵.婀玲(fàn)C.颤.动(chàn) 颤.栗(zhàn)纤.夫(qiàn) 令人咋.舌(zhà)D.乍.看(zhà) 敛裾.(jū)胸襟.(jīn) 曲.高和寡(qū)【解析】A项,“霎”应为“shà”;C项,“咋”应为“zé”;D项,“曲”应为“qǔ”。
【答案】 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酣眠点啜苍茫玉不琢,不成器B.掂量篇辐惦记是可忍,熟不可忍C.园满亵读踱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D.靓妆深奥和谐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解析】A项,“啜”应为“缀”;B项,“篇辐”应为“篇幅”,“熟”应为“孰”;C项,“园满”应为“圆满”,“亵读”应为“亵渎”。
【答案】 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一名十岁女孩到某书城买书,不幸从自动扶梯上坠落身亡,当时有位先生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
B.面对新课本、新气象,不少学生却显得没精打采....,似乎还没有从漫长寒假中“醒”过来,“开学厌倦症”缠上了一些中小学生。
C.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雄厚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该校的生源质量与数量。
D.11月4日,中国金融产业年度峰会在京召开。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微博)接受访问时称,如果希腊在当前形势的影响下最终退出欧元区,该国将遭遇致命的灭顶之灾....。
【解析】B项,“没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此处使用正确。
A项,“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此处应改为“触目惊心”。
C项,“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原卷版+解析

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本题3分)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红烛.(zhú)锈蚀.(zhuó)怒涌.(yǒng)拥.护(yōng)B.情景.(jǐng)情境.(jìng)力量.(liang)量.杯(liáng)C.滚.动(gǔn)衮.服(gǔn)洪涛.(tāo)滔.滔(tāo)D.狂飙.(biāo)寰.宇(huán)灵魂.(hún)灼.热(zhuó)2.(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你好啊,欢乐的精灵!B.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一片烈火的轻云。
C.那犀利无比的乐音,似银色星光的利箭。
D.全世界就会像此刻的我——侧耳倾听。
3.(本题3分)以下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
词人选择了湘江秋天几个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色彩鲜明。
B.《峨日朵雪峰之侧》中,诗人借石砾滑坡这一形象,写出“我”攀爬到这一高度的艰难,暗指其在生活困境中的身心遭遇,从而更加突出他坚持的态度。
C.《百合花》中“他背的枪筒里……又多了一枝野菊花”,“野菊花”这一细节表现了小通讯员对自然及生活的热爱,讴歌人性的美好,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性。
D.《哦,香雪》,在香雪下火车归来时,作者站在香雪的视角描写了山间景物,有柔和的风、明净的月亮、像金铃铛的核桃叶等,意在表现自然的静美,从而衬托香雪的纯洁。
4.(本题3分)对下列相关现代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中,词人站在橘子洲头,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河图景。
词人在写景时,远近上下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既是写景,也是抒情,表现了词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B.《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雪峰”“太阳”“蜘蛛”等意象,营造出凝重而又壮美的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检测(一)第一单元用事实说话(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名驹.(jū)挪.(nuó)动哔.(bì)叽堡垒.(lǚ)B.淞.(sōng)沪倒霉.(méi)抑.(yì)制恐.(kǒng)怖C.呆滞.(zhì) 踉.(làng)跄喉.(hóu)咙祈.(qí)祷D.血痕.(hén) 颤(chàn)抖废墟.(xū) 吞噬.(shè)【解析】A项,垒,读lěi;C项,踉,读liàng;D项,噬,读shì。
【答案】 B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炫耀诡秘翘首奇耻大辱B.煊赫障碍马厩暇不掩瑜C.窒息引擎舷梯毛骨悚然D.幼稚凋残高亢厥功甚伟【解析】B项,“暇不掩瑜”应为“瑕不掩瑜”。
【答案】 B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被誉为“人间仙境”的北京国际鲜花港,9月22日再次迎来一年一度的国内规模最大的菊花文化节,你看每一盆菊花都五光十色....,异常迷人。
B.延参法师签售新作时说:“我和网络本来是对立的,因为网上有很多游戏,这些游戏就是我不可一世....的仇人,我宁愿生活在没有网络游戏的时代。
”C.当他抱着因突发重病而奄奄一息....的妻子哭喊着求助时,路过的王斯琴和儿子何星二话没说,用自己的车将他们夫妻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D.企业使用云计算技术后,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就能够从不可思议....的未知走向中摆脱出来,继续使用自己最熟悉的应用及业务工具。
【解析】A项,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用错对象,鲜花的颜色不会是样式繁多的。
B项,不可一世: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可改为“不共戴天”。
C项,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口气。
形容临近死亡。
D项,不可思议:原是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改为“不可捉摸”。
【答案】 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认为,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使用汉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意识。
B.不仅“低碳阅读”是在文化、精神生活方面践行当代人所倡导的“低碳生活”的节俭简朴、节制实用的理念,也是回归阅读的本意。
C.知道一大堆的影星、歌星,却不知道中国科学院的著名院士,这能怪孩子们吗?看看我们的主流媒体每天都在传播些什么吧!D.樱艺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了动漫《黄山传奇》,成为该省首部拥有独家版权并独家制作的获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奖的原创动画片。
【解析】A项,并列不当,“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不能构成并列关系;B项,关联词位臵不当造成主语残缺,“不仅”应放在“低碳阅读”的后面;D项,偷换主语,后一分句的主语应是“动漫《黄山传奇》”,可将“制作了”改为“制作的”。
【答案】 C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大多数人选择网购的理由是省钱,“同样的东西,网上买的比商场便宜”。
________。
①因为网络中新奇有趣、受人追捧的商品太多了②事实的确如此③所以普遍的现象是,消费者一开通网银,就沉溺于网购不能自拔④但仔细一算账,更多的是没有什么用、图便宜或新奇买回来的闲置品⑤但很少有人只在网上购买单一货品⑥虽然买回不少物美价廉的产品A.②⑤①③⑥④B.⑥①④⑤②③C.②①③⑥④⑤D.⑤②③⑥①④【解析】②对“网购省钱”的肯定,放在最先;⑤①由“但”转入对网购负面影响的说明;⑥④强调网购购买“闲臵品”。
【答案】 A二、阅读鉴赏(40分)(一)课内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落日(节选)朱启平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距离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
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
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
天刚破晓,大家便开始准备。
我是在七点多钟随同记者团从另一艘军舰乘小艇登上密苏里号的。
密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但这时也显得小了,走动不开。
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的身穿咔叽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以及二百多名各国记者。
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
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
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
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
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
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
6.文章用“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这样准确的时间的目的是什么?作者为何交代“我”“距离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解析】《落日》是篇新闻,要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场感,具体的时间和准确的位臵交代,为下面行文作明确的交代;同时具体的时间能够体现出人们对胜利来之不易的兴奋之情等。
【答案】准确的时间,体现出签降仪式意义重大,因为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投降,二次大战才真正结束;同时也体现出一种气势,收到庄严肃穆的效果。
确切的位置,为下文的写作交代必要的原因,更能体现出新闻的现场感与真实性。
7.“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一句的含意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解析】这个海面是东京海湾的地方,而“舰船”从飘扬的“美国国旗”上看,都是美国的舰船,在本土上有对方的舰船,一方面表现出日本的投降,另一方面表现人们胜利后的趾高气扬。
【答案】在日本东京海湾出现这种兵临城下的气势,严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嚣张的气焰,体现出胜利者的极度喜悦之情。
8.“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
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解析】选文第二段用抒情、议论的手法,概括日本投降签字体现的意义,同时写出签降仪式给人们留下的影响。
作者这样写,一方面表现胜利的喜悦,另一方面表现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答案】抗战胜利让人喜悦、高兴,签字仪式让人终生难忘,因为洗刷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9.“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的身穿咔叽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一句为何对士兵的着装、表情、动作描写这样细致?(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解析】整洁的服装、持枪肃立的士兵,说明他们对这件事的重视,也就是对签降仪式的重视;而笑容体现的是一种兴奋之情。
【答案】战士们服装的整洁说明他们对受降仪式的重视,以及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未来;满脸的笑容表现了他们一扫多年征战的压抑,内心充满了喜悦。
(二)课外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奥斯威辛的风高洪波2004年10月,我独走欧洲,出席第33届“华沙之秋”诗歌节。
抵达华沙的当天夜里,我就向东道主提出一个要求:明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能否到奥斯威辛一看?说这话时,我不知道奥斯威辛距华沙有多远,更不晓得东道主的具体安排。
波兰作协主席马列克沉吟着,翻译胡佩芳大姐也没接话茬儿。
几天时间匆匆过去,华沙的秋天留给我极美的印象,在一位演员的庄园里举行的诗人聚会让我领悟到老欧洲的独特魅力,而“华沙之秋”诗歌节在肖邦公园举行,诗意便愈加浓了几分。
可我仍惦记着300公里以外的奥斯威辛。
10月18日中午12时30分,我终于踏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
那一天早晨秋雨绵绵,出门还带了伞,及至抵达奥斯威辛,却陡然狂风大作。
胡佩芳大姐说,奥斯威辛是个奇怪的地方,参观者常碰到阴雨连绵。
她并没有陪我到奥斯威辛,她说她受不了心灵的折磨!这是一次奇怪而又匆忙的参观,毒气室、焚尸炉、铁丝网、岗楼、绞刑架,还有一个小院子里压成方块状的7000多公斤的头发……在27楼展览馆,我见到里面展出的一幅大照片:犹太妇女和儿童在德军枪口下高举双手,一个小男孩的目光中满是天真和无奈。
这一幕极其令人震撼!在焚尸炉前,我和一群中学生共同走过,孩子们默默无语,我不知道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但我的心底却陡然出现几句诗:此刻,我变成了一块巨大的海绵。
迅速汲满了历史的汁液,我的指尖也开始流泪,为人类在那一个年代的无助与悲伤。
天上有巨大的云朵掠过,秋风卷起落叶,风中有一种嚎叫和呻吟。
在奥斯威辛,这人类为了消灭人类而造的地狱里,我感到寒意袭人,是噩梦又是现实。
真的可能是因为奥斯威辛长眠着100多万遇难者的冤魂,才形成了死一般的压抑、魔一般的恐怖,以及变幻无常的气候。
风仍在高天咆哮,吹动我的头发,吹动我的衣衫,我不知道这愤怒的风起于何处又生于何时,只感到脚下的土地也在风中战栗,铁丝网和绞刑架在风中摇晃,集中营的游人们,想必心底的风暴更远胜于自然界的狂风罢!事后,我在自己的日记中记下这样一行文字:“欧洲,一个美丽的深秋的中午,在大群中学生的簇拥下,我走在奥斯威辛的土地上,快步疾走,有一种逃亡的感觉。
”当天我见到一位叫何敢的中国女留学生,她说曾经陪同一个代表团参观过奥斯威辛,然后连续难受了两个多月,以后再也不愿意去。
由何敢联想到在波兰生活了半个世纪的胡佩芳大姐,她们对奥斯威辛的拒绝,是出于本能的对自己的保护。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地狱的别称,正像美国总统切尼在2004年1月27日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的论坛上说的:“在欧洲的死亡集中营里,有人犯下了人类所不能想象的最严重的罪行。
我们必须向下一代传递这样的信息:我们在这里感谢那些将我们从暴政下解救出来的解放者,同时我们必须有勇气阻止那些邪恶卷土重来。
”奥斯威辛是个小镇,建镇在800年前,二战前被称为波兰的“犹太人城”,因为当时的1.23万人口中有7000名犹太人。
现在小镇有些不堪历史重负,因为人们无法想象小镇如何在一个巨大的公墓旁生存。
这当然仅只是游客的见解,事实上正是由于奥斯威辛的存在,人类的良知才凛然长存。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作者对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景象,先概括叙述,再选取典型细节加以描写,如压成方块状的7000多公斤的头发及一幅照片中德军枪口下小男孩天真和无奈的目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