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环境质量评价中的污染生态问题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定量评价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定量评价一、前言环境污染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等,不仅影响人类的健康,还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对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价。
二、生态系统与环境污染生态系统是由有机体和它们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
所谓的环境污染,就是指各种来自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变化,这些变化会对生态系统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2.1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主要指由于工业、交通、生活等活动而排放到大气中的废气,它们可能会造成酸雨、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等一系列问题。
当这些废气被吸入生态系统中后,它们会对生态系统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2.2 水污染水污染主要指由于工业、农业、生活等活动所产生的各种污染物质,它们可能在水中长期存在,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酸化、毒性增强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层面。
2.3 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主要指由于生产活动、工业活动、废弃物贮存等原因而在土壤中积累的各种有害物质。
这些物质会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植物以及其他生物,从而对整个生态系统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三、生态系统评价指标生态系统评价指标是用来衡量生态系统状况的一些量化指标。
对于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价,需要选取一些合适的评价指标。
3.1 物种多样性指标物种多样性指标是指评价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和物种组成的指标。
这个指标能够反映出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组成是否稳定,以及是否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
当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增加时,物种多样性指标也会相应下降。
3.2 营养循环指标营养循环指标是评价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循环的指标,它能够反映出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的分配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
当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增加时,营养循环指标也会下降。
3.3 生态系统稳定性指标生态系统稳定性指标是评价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程度的指标,它反映出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物与非生物要素的相互作用是否平衡。
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估与管理

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估与管理现代工业化进程和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给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评估和管理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讨论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估方法以及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措施。
一、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估1.风险评估的概念和意义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估是通过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威胁程度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
它的目的在于确定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为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步骤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物质流动模型、生态毒理学测试和生态风险指数等。
评估的步骤包括问题定义、数据收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等。
3.评估指标的选择在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估中,评估指标的选择非常重要。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环境富集因子、生物富集因子、暴露剂量和生态相对危险性等。
二、环境污染物生态风险管理1.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环境污染物生态风险管理的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加强对污染物的源头排放的控制,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的可能性,从根本上减少生态风险的发生。
2.生态修复对于已经受到环境污染的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是恢复其功能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措施,去除或减少污染物的负面影响,促进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
3.监测和追踪环境污染物生态风险管理需要建立合理的监测和追踪系统,及时了解环境中污染物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判断目标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4.法规和政策政府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对于环境污染物生态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法规,明确责任和义务,促使行业和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和生态风险的发生。
结语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估与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步骤。
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合理选择评估指标,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措施,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潜在危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环境质量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估方法,逐渐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原理是对环境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估,为环境决策、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环境质量评价,可以了解和评估环境质量的现状、趋势和影响因素,辅助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环境质量评价主要包括环境监测、污染物排放分析、生态风险评估等多个方面。
通过采集环境数据和样品,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可以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影响。
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生态环境参数的评估尤为重要。
生态环境是指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土地、水资源、气候条件等多个方面。
生态环境参数的评估旨在对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评估,可以了解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并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环境保护是对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全面保护和管理,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是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稳定。
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包括生态修复、生态保护区建设、生态环境管理等多个方面。
例如,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保护和治理、濒危物种保护等方式,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为了促进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共享。
环境监测是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只有准确、全面、及时地获取环境数据,才能进行有效的环境评估和决策。
同时,数据共享是提高环境质量评价水平的关键。
各级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应加强数据共享和交流,建立环境数据共享平台,提供更多的数据资源,为环境评估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治理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治理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生态环境污染的现状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从大气污染到水污染,从土壤污染到固体废弃物污染,各种类型的污染无处不在。
大气污染是最为显著的问题之一。
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以及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不仅影响着空气质量,还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许多城市常常被雾霾笼罩,人们呼吸着污浊的空气,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水污染同样令人担忧。
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农业中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生活污水的未经有效处理,使得河流、湖泊和海洋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水中的化学物质超标,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甚至有些水域出现了“死水区”,丧失了生态功能。
土壤污染则是一个相对隐蔽但危害深远的问题。
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和工业废弃物的堆积,使得土壤的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长期积累的土壤污染还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对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固体废弃物的大量产生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的堆积如山,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还可能产生渗滤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二、生态环境污染的例题分析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生态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让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例题。
例 1:某工厂附近的河流,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含量严重超标,导致鱼类大量死亡,水生态系统崩溃。
这是由于工厂排放的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进入河流所致。
例 2:在一个农业发达的地区,由于长期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农产品质量下降,同时地下水也受到了污染。
例 3:某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AQI)经常超过国家标准,PM25 浓度居高不下。
经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城市中汽车数量过多,交通拥堵,尾气排放量大,加上周边工厂的废气排放。
这些例题清晰地展示了生态环境污染的多种表现形式和严重后果。
三、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生态环境的污染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态学中的常见环境污染问题

生态学中的常见环境污染问题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而在生态学领域,环境污染问题更是备受关注,因为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导致物种的灭绝、生态平衡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几种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现代城市中最为普遍和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
空气污染通常以大气中的污染物质为主要研究对象。
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可以经过大气扩散、降水沉积、表层土壤交换等多种途径,影响到自然、城市等各种环境。
对于生态系统而言,空气污染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能量流动。
特别是光合作用和呼吸气体交换的影响,会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造成影响。
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车辆、燃料燃烧等,大气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等。
这些污染物质的存在,会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影响生态平衡的稳定。
二、水污染水污染是另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
流水环境中的污染物质会对水中生物和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包括市区排水、化肥农药、工业排放等。
这些污染物质会对水中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经济利用产生影响,也会导致水中植物生长的不足和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
对于生态系统而言,水污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通过食物链的渗透作用。
水中的毒素通过生物的摄入,进入体内。
这可能导致生物体内毒素浓度的升高,对身体的健康产生影响。
除了生物效应外,水污染还会对生态系统植物生长及其抵抗力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的多种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导致土壤的物化性质以及生物学、生态学性质发生了改变,破坏了土壤环境的稳定性。
土壤污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非常显著,它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植被退化等一系列问题。
对于生态系统而言,土壤污染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土壤污染会导致植物缺氧、缺水和缺钾、钙等养分的吸收障碍,阻碍植被发育成熟,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
环境风险评价第十章

(一)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关于危险性物质和是否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确定依据是: ①经过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选择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中
涉及的1 ~3个主要化学品进行物质危险性判定。 ②物质的毒性、危险性的确定可参考卫生部颁布的《高毒物品目录》、《剧
毒化学品目录》(GB1369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建 筑设计防火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等资料。 ③建设项目涉及的物料,按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 、中度危害和轻度危害四级。
的风险识别、受影响的环境因素识别。 ②风险类型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
露三种。 (二)风险识别内容与方法 1.物质危险性识别 2.生产过程潜在危险性识别
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特征,结合物质危险性识别,对项目划分系统、功 能单元,按表10-4确定重大危险源。
表10-4物质危险性
有毒有 序号 LD50(大鼠口径)/(mg/kg) LD50环境风险评价(ERA) 害物质
式中,C(x,y,0)为下风向地面(x,y)坐标处的空气污染浓度 ;x0、y0、z0为烟团中心坐标;Q为事故期间烟团的排放量。 二、多烟团源模型
设K时段结束时上一时段有无限小体积元dxdydz中的污染物 可视为下一时段的电源,其源强为 dQ(xk,yk,zk,tk)=Ck(xk,yk,zk,tk)dxdydz ,此电源在(k+1)时 段的贡献为
④易燃物质和爆炸性物质均视为火灾、爆炸危险物质。 ⑤选址于环境敏感区的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评价
工作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⑥根据建设项目初步工程分析,划分功能单元。 ⑦具有重大危险源的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不应低于二
生态环境报告中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保护措施分析

生态环境报告中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保护措施分析一、环境质量:测量与评估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环境报告常常对环境质量进行测量与评估,以了解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通过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监测和分析,报告可以提供环境质量的定量和定性指标。
其中,大气环境质量评估主要关注污染物浓度、颗粒物和臭氧等指标,水环境质量则测量水质、富营养化和有害物质等指标,土壤环境质量评估则关注土壤酸碱度、重金属含量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全面评估当地和全球环境质量,为污染防控、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大气环境的保护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是现代工业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生态环境报告常常会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措施进行分析。
其中,减少污染物排放是关键措施之一。
报告可以列出采用现代排污技术和燃煤减排技术的工业企业,以及对重点行业进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监督和管理。
此外,报告还可以指导和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例如太阳能、风能等替代化石能源,减少大气污染的产生。
通过这些措施的推行,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三、水环境的保护措施:维护水质与生态平衡生态环境报告也会详细分析和总结水环境的保护措施。
其中,水质保护是重点措施之一。
报告可以列出水源地保护区的设立和管理情况,以及对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的污染防控措施。
此外,报告还可以分析水质监测和评估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情况,以及对水源保护区域进行巡查和执法的效果。
生态环境报告还会注意到生态系统平衡的维护,例如湿地保护、河流修复和海洋保护。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保障水质的优良和生态平衡的稳定。
四、土壤环境的保护措施:防止污染和修复破坏土壤环境的保护也是生态环境报告中的焦点之一。
报告可以详细分析土壤污染的来源和分布情况,以及对土壤污染的主要治理措施。
其中,防止土壤污染的发生是重要措施之一,包括加强农业、工业和城市土壤的保护和管理,提升农业生产的绿色化水平,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生态环境管理的污染

生态环境管理的污染生态环境管理的污染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生态环境管理的污染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生态环境管理的污染问题,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地污染和噪音污染。
首先,水污染是生态环境管理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等都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大量的化学物质和有害物质被排放到河流、湖泊和海洋中,使得水质受到严重的污染。
这不仅危害到水中的生物,如鱼类、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还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水污染还会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水资源短缺和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其次,大气污染是生态环境管理中另一个严重的问题。
工业排放、车辆尾气和火力发电等活动都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这些污染物会导致大气质量下降,引发酸雨、雾霾和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
同时,人类吸入这些污染物会对健康造成危害,特别是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更为严重。
大气污染还会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进而破坏生态平衡。
再次,土地污染是生态环境管理中一个被忽视但危害巨大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化肥农药和其它有害物质被排放到土壤中。
这些污染物会渗入地下水层,对土地质量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土壤污染不仅对农作物和植物生长产生严重的影响,还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和动物,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此外,土地污染还会引发土地退化和沙漠化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最后,噪音污染也是生态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高速公路、机场、工厂和建筑工地等活动所产生的噪音会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会导致人类患上耳聋、失眠和精神紧张等健康问题。
噪音还会干扰动物的生活和繁殖,引起动物迁徙和栖息地的破坏,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在面对这些生态环境管理的污染问题时,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濒危动物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头叶猴
鲸
大灵猫 Viverra zibetha 黄羊 穿山甲
蒙古野驴
豚鹿(国家一级保护 动物) 学 名:Cervus porcinus
频危鸟类
丹顶鹤
蛇雕
苍鹭
Ardea cinerea jouyi
斑头雁
黄嘴美洲鹃
野口啄木鸟 喜鹊 鹧鸪 绿孔雀 朱鹮(Nipponia nippon
两栖动物
大鲵 虎纹蛙 细痣疣螈
细痣疣螈
大鲵:娃娃鱼,人鱼,孩儿鱼,狗鱼, 鳕鱼,脚鱼,啼鱼,腊狗
爬行动物
大壁虎 玳瑁 鳄蜥 巨蜥 蟒 山瑞 四爪陆龟 扬子鳄 鼋
山瑞 巨蜥 Varanus salvator
大壁虎(Gekko gecko)Tokay gecko
四爪陆龟 鼋
鼋 玳瑁
兽
类
白唇鹿 白暨豚 白颊长臂猿 白眉长臂猿 白头叶猴 白掌长臂猿 斑海豹 斑林狸 斑羚 豹 北山羊 藏羚 藏酋猴 藏原羚 豺 长尾叶猴 赤斑羚 穿山甲 大灵猫 大熊猫 滇金丝猴 貂熊 短尾猴 鹅喉羚 蜂猴 高鼻羚羊 海南兔 河麂 河狸 黑长臂猿 黑麂 黑熊 黑叶猴 虎 灰叶猴 江豚 金猫 金丝猴 鬣羚 林麝 马来熊 马鹿 马麝 梅花鹿 蒙古野驴 猕猴 麋鹿 扭角羚 盘羊 坡鹿 黔金丝猴 儒艮 猞猁 水鹿 水獭 塔里木兔 台湾猴 兔狲 豚鹿 豚尾猴 驼鹿 倭蜂猴 西藏野驴 鼷鹿 喜马拉雅塔尔羊 小灵猫 小熊猫 熊猴 熊狸 雪豹 雪兔 亚洲象 岩羊 野骆驼 野马 野牦牛 野牛 云豹 紫貂 棕熊
二、生物评价及其分区 一)生物种群类别调查(国家环保局1992) 1、具生物群落所处的危险程度,将其分为 5类:
濒危类 渐危类 稀有类 脱离危险类
白腹锦鸡 白鹳 白冠长尾雉 白鹤 白颈长尾雉 白鹮 白琵鹭 白头鹤 白鹇 白枕鹤 苍鹰 藏马鸡 草鴞 草原雕 长耳鴞 长尾阔嘴鸟 长尾鴞 赤颈鹤 大鸨 大绯胸鹦鹉 大天鹅 丹顶鹤 雕鴞 蜂鹰 高山兀鹫 冠斑犀鸟 褐鲣 鸟 褐林鴞 褐马鸡 黑长尾雉 黑鹳 黑颈长尾雉 黑颈鹤 黑脸琵鹭 黑琴鸡 黑鹇 棕尾虹雉 棕颈犀鸟 红腹角雉 红腹锦鸡 红角鴞 红脚鲣鸟 红隼 红胸黑雁 花头鹦鹉 花尾榛鸡 黄腹角雉 鸟 灰腹角雉 灰鹤 灰头鹦鹉 金雕 卷羽鹈鹕 类 孔雀雉 蓝翅八色鸫 蓝耳翠鸟 蓝马鸡 蓝鹇 栗鸢 领角鴞 绿皇鸠 绿孔雀 绿尾虹雉 勺鸡 蛇雕 双角犀鸟 松雀鹰 蓑羽鹤 秃鹫 乌雕 小雕 小天鹅 小苇鷀 雪鴞 血雉 岩雷鸟 燕隼 鹰鴞 疣鼻天鹅 游隼 鸳鸯 原鸡 朱鹮
2、水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二00二年四月二十六日 颁布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 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4、生物质量卫生标准
食品国系统容量的计算式如下: Q 1=QI本十△QI (1) 式中: △QI是向环境中排放某化学物质的数 量——环境增量;Kg QI本是环境本底容量,Kg。
增量对生态系统能产生以下几方面的效应: ⑴不会破坏生态平衡或不危害人类健康的元素或化 合物,则环境容量就极大; ⑵进入生态系统立即危害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系统 平街,而巳作用持久钠则环境容量就极小,如有 机氯农药、Hg、Cd等等。 ⑶进入生态系统的各种元紊和化合物,由于物理、 化学、生物约分解等等净化作用,使毒物不断减 少。只有增量大于其净化系数,污染物才能在环 境中逐渐积累起来,才会危害人体健康及破坏生 态系统的平衡。
被子植物
目前世界上的植物约有40多万种,已被人类认识并命名 的不到70%,其中有15%已经濒危或灭绝。在我国,已命 名的植物有3万多种,有15—20%濒危或灭绝;在南京, 已命名的有1400多种,濒危或灭绝的有140多种。 三角叶黄连 沙冬青 沙生柽柳 十齿花 疏花水柏枝 树生杜鹃 水青树 水芫花 四川金粟兰 四川木莲 四合木 四数木 松毛翠 梭罗树 梭梭 台湾槽舌兰 台湾栾树 台湾肉豆蔻 太白贝母 桃儿七 天麻 天目木姜子 天目木兰 天女木兰(小花木兰) 条裂黄堇 脱皮榆 陀螺果 望天树 尾瓣舌唇兰 猬实 文冠果 无叶竹叶兰 五桠果味木姜子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 越冬场、洄游通到、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4.1 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 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要求,将 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分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 各种用途。 Ⅱ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 种用途。 Ⅲ类 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 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 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 工业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 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海水水质标准
海水水质的分类与标准
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
按照海水的用途,海水水质要求分为三类: a.第一类适用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人类的安全利用 (包括盐场、食品加工、海水淡化、渔业和海水养殖等 用水),以及海上自然保护区。 b.第二类适用于海水浴场及风景游览区。 c.第三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港口水域和海洋开发作 业区等。
1.2 评价指标及涵义 1.2.1 生物丰度指数:是指衡量被评价区域内生 物多样性的丰贫程度。 1.2.2 植被覆盖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林地、 草地及农田三种类型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 比重。 1.2.3 水网密度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河流总 长度、水域面积和水资源量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 比重。 1.2.4 土地退化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风蚀、 水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工程侵蚀的面积占 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 1.2.5 污染负荷指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担负的污 染物的量。
1.3 评价指标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1.3.1 生物丰度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1.3.1.1 权重 1.3.1.2 计算方法 1.3.2 植被覆盖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1.3.2.1 权重 1.3.2.2 计算方法
2.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计算方法及评价分级 2.1 各项评价指标权重 2.2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计算方法 2.3 生态环境质量分级
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1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 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 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 保持自然背 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 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 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 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 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环境标准是根据人群健康、生态平衡和社 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结构、状态的要求,在 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 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对环境要素间的 配比、布局和各环境要素的组成所规定的 技术规范。 环境标准是政策、法规的具体体现,是 评价环境状况和其他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定 依据。
第 十章 环境质量评价 中的污染生态问题
环境质量主要指大气、水、土壤和生物的质 量,其中显著标准是大气、水和生物体的可 食部分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是否对人体有害。 因此,环境质量评价工作应以人为中心, 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以食物链作为污染物流 通的途径和作为生态系统的功能支架,以营 养级作为追踪污染物去向为对象。也就是说, 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特别注意污染生态问题。
对环境质量标准有不同的等级划分。
1、空气质量标准 我国在1996年颁发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把大 气质量划分为三级: 一级标准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 名胜古迹和其他需要保护的地区等。在长期接触下,不 发生危害的空气质量。 二级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 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广大农村等。 是指动植物夜在期或短期接触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 三级标准适用于特定工业区
⑷噪声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住宅隔声标准(GBJ11—82)等。 ⑸放射性防护标准: 放射性废物分类标准(GB9133—88); 核电厂环境辐射技术规定(GB6249— 86); 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规定 (GB11215—89)等。
式中: G:被研究环境单元非生物介质(水、气、土)量, kg。 k:为I物质的物理化学净化系效,g/kgdh。 t:为时间。 瞬时物理化学容量:
第二节 生态评价及分区
1.1.1 代表性原则:能够反映生态环境本质特征。 1.1.2 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尽可能反映自然、生 态和社会特征。 1.1.3 综合性原则:能够反映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和 综合性特征。 1.1.4 简明性原则:指标尽可能地少,评价方法尽 可能地简单。 1.1.5 方便性原则:指标的数据易于获得和更新。 1.1.6 适用性原则:易于推广应用。
中国濒危珍稀植物
蕨子植物
峨眉耳蕨 荷叶铁线蕨 截基盾蕨 连珠蕨 鹿角蕨 扇蕨 桫椤 蟹爪叶盾蕨
蕨子植物
百山祖冷杉 斑子麻黄 篦子三尖杉 长白松 长苞铁杉 长叶榧树 朝鲜崖柏 翠柏 大别山五针松 短叶黄杉 福建柏 贵州苏铁 旱地油杉 红豆杉 红桧 华东黄杉 华南五针松 黄杉 黄枝油杉 金钱松 巨柏 昆仑方枝柏 南方铁杉 攀枝花苏铁 秦岭冷杉 青岩油杉 柔毛油杉 水杉 水松 穗花杉 台湾杉 太白红杉 西伯利亚红松 西伯利亚冷杉 西伯利亚云杉 兴凯湖松 轩辕柏 银杉 银杏 油麦吊去杉 云南穗花杉 樟子松 资源冷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