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理化生实验操作训练方案

合集下载

初中理化生实验教学计划(四篇)

初中理化生实验教学计划(四篇)

初中理化生实验教学计划一、理化生实验技能方面要求1、实验操作技能:如认识、选择和正确使用基本仪器;在理解实验方案的基础上编制实验步骤,按规范要求进行实验操作;排除实验中的常见故障等技能。

2、处理数据、完成实验报告的技能:如设计记录表格、正确观察读数、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实验误差和设计实验报告的技能。

3、研究、改进实验和自制教具、学具的初步技能:如能以理化生的原理、思想和方法为指导,结合实际进行初步的实验设计。

二、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目前还没有反观察作为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没有把观察跟注意力、思维力结合起来,作为发展学生可持续学习的一种途径。

因而,目前中学生的观察普遍在在以下的缺陷:1、观察目的性不明确;2、不善于完整,全面地进行观察;3、经常忽视隐蔽在现象后面的本质;4、抓不住稍纵即逝的现象;5、往往把现象和结论混为一谈;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我们认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理化生教学的一个突破口。

因此,如何进行正确培养和引导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和提高的是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动手技能是我们实验室的主要工作。

我想通过努力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三、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1、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2、求实与求真3、独立思考与创新4、质疑、反思与理性精神5、关注、责任、勇于实践6、尊重与合作精神四、改革评价模式提倡用记录卡片的形式记录学生学习的情况。

在学习档案中要收录理化生学习的重要资料,如遇到的疑难问题及其解答,在探究活动中最出色的表现,被否定过的观点,通过努力最后解决的难题,设计巧妙的小制作,优秀的小论文、作业情况、教学中的观察记录等。

提倡记“课堂日志”和“现场笔记”。

由教师和学生把每堂课中发生的事情如实记录下来。

现场笔记应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详细地、客观地描述。

还可以通过访谈等多种途径收集学生的客观表现。

初中理化生实验教学计划(二)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初中生化学学习的实验技能训练

初中生化学学习的实验技能训练

初中生化学学习的实验技能训练第一篇范文:初中生化学学习的实验技能训练摘要:化学实验是初中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生化学实验技能的训练方法,包括实验操作技能、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期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化学实验;技能训练;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化学实验是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基本途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对化学实验缺乏兴趣,实验操作不规范,观察不细致,思维不活跃。

为了提高初中生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本文提出了初中生化学实验技能的训练方法。

二、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1.注重基本操作的训练: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如滴定、称量、过滤等。

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2.强化实验演示: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应进行规范的演示,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操作步骤进行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开展小组合作: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1.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现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设置问题情境:教师可针对实验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观察能力。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实验过程,提高观察能力。

四、实验思维能力的培养1.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

2.开展实验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验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新的想法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思维能力。

本文针对初中生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实验操作技能、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理化趣味实验方案

理化趣味实验方案

邵寨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理化趣味实验活动方案1.火龙写字(承担者:李晓军)用品:毛笔、饱和硝酸钾溶液、白纸、木条、火柴。

操作:用毛笔蘸饱和硝酸钾溶液,在一张白纸上写字(注意笔画要连续不断),重复写2-3遍。

然后在字的起笔处做个记号。

把纸晾干,放在水泥地上。

用带火星的木条轻轻地接触纸上有记号的地方,立即有火花出现,并缓缓地沿着字的笔迹蔓延,好像用火写字一样。

最后,在纸上呈现出用毛笔所写的字。

原理:硝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易燃。

2.红色喷泉(承担者:李晓军 )用品:125毫升广口瓶两个,分别标记为A、B,单孔橡皮塞、双孔橡皮塞、导管、尖嘴管、滴管。

红墨水、锌粒、6摩/升盐酸。

原理:B瓶中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随着氢气量的不断增多,氢气对水的压强也越来越大,最后终于使水通过尖嘴管压了出来,形成红色喷泉。

操作:取两个广口瓶,按图15-7所示装配好。

B瓶中盛满滴过10滴红墨水的水。

A瓶中放20克锌粒,再注入6摩/升盐酸直到刚好浸没锌粒为止,塞紧橡皮塞。

过一会就可看到红色的水从尖嘴管喷出,活象喷泉。

如果产生的氢气多、压强大,喷水的高度可达到2米左右。

3、黑面包(承担者:李晓军)用品:烧杯(400mL)、蔗糖(20g)、98%的浓硫酸(15mL)、玻璃棒。

操作:在4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

然后再加入15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马上,热腾腾的黑面包就做成了。

原理:白糖和浓硫酸发生了一种叫做“脱水”的化学反应。

浓硫酸有个特别古怪的爱好,就是它与水结合的欲望特别强烈,它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水分,就是其他物质中的水分它也不放过,只要一相遇,它就非得把水夺过来不可。

白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C12H22O11),当它遇到浓硫酸时,白糖分子中的水,立刻被其夺走,可怜的白糖就剩下炭了,变成了黑色。

浓硫酸夺过水为己有之后,并不满足,它又施展另外一个本领一氧化,它又把白糖中剩下来的炭的一部分氧化了,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跑出来。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优秀教案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优秀教案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优秀教案一、引言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进行观察、探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文将介绍一份优秀的教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案概述本教案适用于中学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环节,以“颜色变化和溶液浓度的关系”为主题,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探究颜色变化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案内容1. 实验目标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能够掌握颜色变化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并加深对溶液浓度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2. 实验材料准备- 稀硫酸溶液- 浓硫酸溶液- 试管 x5- 称量纸片- 显色剂3. 实验步骤步骤一:将5个试管编号为1~5。

步骤二:取分别取1 mL、2 mL、3 mL、4 mL和5 mL的稀硫酸溶液加入试管中,注意使用滴管加入溶液。

步骤三:将5个试管按照编号顺序加入1~5滴显色剂。

步骤四:仔细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并记录下来。

4. 讨论与分析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颜色变化有何规律?- 为什么溶液浓度越高,颜色变化越明显?- 这种颜色变化与化学反应有何关系?5. 总结与拓展带领学生总结本实验的结果,引导他们认识到溶液浓度对颜色变化的影响,进而扩展到其他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并鼓励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来继续探究这个领域。

6. 实验安全与注意事项- 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避免溶液的飞溅和误操作。

- 进行实验时,佩戴适当的实验安全眼镜。

- 处理废弃物时,遵守环保规定。

四、教学反思这份教案通过简单的实验设计,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同时,通过讨论和分析,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在实验中要特别注意安全,确保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安全可靠。

通过这份教案的使用,学生不仅能够理解颜色变化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还能够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理化生实验训练计划

理化生实验训练计划

理化生实验训练计划第一篇:理化生实验训练计划2013上半年理化生实验训练计划1、情况说明:去年3.12进入实验室,3.24模拟考试,4.1看考场,4.10考试。

去年实验考试时间在4.1~4.10,最终定在4.10。

若今年仍是4.10,即为本学期第7周的周3。

第6~7周为考试的可能时间范围。

目前理化生课程进度:物理、生物:实验考试覆盖到的内容已全部学完;化学:酸碱盐没有学,需第1~3周学新课。

2、训练思路:以2012年考试题目为纲,分科独自开展理论学习、动手训练人人过关,之后三科综合模拟练习、考试。

新考试范围出来后,马上调整,强化训练。

时间分配上,前期各自独立开展,后期每一节理、化、生的课堂都是三科老师同时辅导自己的实验,学生依学科顺序轮流练习三科实验。

3、具体(1)生物:1、理论学习(第1~2周)包括:文字和视频。

文字方面,听从老师安排,学生自行复习课本;视频学习:课堂老师带领观看视频,点拨实验操作中的重难点、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2、操作训练(第3~)前2节课:老师先演示,学生再动手操作。

之后,学生分组实验,教师点拨辅导,各个过关。

找出操作较好的同学,分组负责互助合作突击训练。

3、模拟考试4、三科综合模拟考试(2)物理1、理论学习(第4周)按顺序讲解实验,重点讲解每个实验涉及到的知识点,学生标清每个实验的重点及注意事项。

观看视频,每看完一个视频,让学生重复主要步骤及需注意事项及扣分点。

2、动手练习(第5~6)周。

每节课老师先演示实验,后学生操作。

第一遍操作一个人一组,第二遍两人一组,互相监督。

所有实验每个人操作两遍后,一个个过关,有问题的重点练习,各个击破。

3、考前综合模拟练习、考试。

(3)化学1、理论大串讲、视频学习(第4周)。

各自从书中找基本操作要点,老师串一遍,学生整理成文,人手一本,人人会背。

观看视频,将记忆活现,加深印象。

2、动手练习(第5~6)周。

老师演示B类实验,学生同步复述操作要点。

2013理化生考试生物所有实验操作步骤

2013理化生考试生物所有实验操作步骤

2013年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练习题一、生物实验A类操作练习题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单面刀片、镊子、清水、稀碘液、解剖针、小块木板、洋葱鳞片叶、污物杯、擦镜纸(备用)。

实验要求:(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方法步骤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子、消毒牙签(一端尖,一端钝)、稀碘液、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一次性杯子、擦镜纸(备用)、垃圾桶(或污物杯)。

实验要求:(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方法步骤3.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永久装片并绘制细胞结构图实验器材:显微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永久装片、铅笔、尺子、橡皮。

实验要求:(1)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永久装片。

(2)绘制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方法步骤画图要求:1、画椭圆形轮廓,中央点密集的铅笔细点呈球形,周围点稀疏的点。

2、用水平线右侧引线并标注名称3、图下注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二、生物实验B类操作练习题(注意:所有用过的一次性物品最后应放入垃圾桶(或污物杯)。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单面刀片、镊子、清水、稀碘液、解剖针、小块木板、洋葱鳞片叶方法步骤2.制作叶片的下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纱布、滴管、镊子、清水、解剖针、植物片叶(蚕豆、菠菜、大叶黄杨等)、垃圾桶(或污物杯)。

实验要求:制作叶片的下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不用染色)方法步骤3.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纱布、滴管、镊子、清水、解剖针(或牙签)、番茄实验要求: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不用染色)方法步骤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子、消毒牙签(一端尖,一端钝)、稀碘液、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一次性杯子、垃圾桶(或污物杯)。

2013年河南省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评分表(扣分点)

2013年河南省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评分表(扣分点)

2013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一
2013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二
2013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三
2013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四
2013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五
2013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六
2013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七
2013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八
2013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九
2013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十
2013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十一
2013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十二。

中考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方案(草稿)

中考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方案(草稿)

中考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方案(草稿)根据贯彻上级部门关于毕业生学业考试方案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初中毕业生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技能考查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学科课程标准为指导,全面落实课程教学目标和实验教学要求,全面考查学生实验素养。

二、考查内容考查学生对实验仪器的选择与组装、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判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简单的实验误差分析等实际操作技能水平。

三、考查时间1.统一考查时间为年月日至日。

2.实验操作技能考查时间为每项实验不超过15分钟。

四、报考方式五、命题与制卷1.由市教科院负责命题,坚持以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呈现的学生实验为基础,结合我市教学实际,统一制定实验操作技能“具体考查范围”及评分标准,并从“具体考查范围”中随机选择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各2项,作为集中统一“考查试题”。

2.由市教育条件处负责制卷,考查试卷分为A、B、C三套,每套试卷中含“考查试题”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各1项。

六、考务工作(一)考点安排1.考点设置坚持相对集中,方便就近的原则。

农村地区考点原则上设在乡镇政府所在地的普通高中或初中,中心城区的考点原则上设在普通高中。

2.基本条件考点须具备规范化标准化物理、化学、生物成套实验室设备,学校实验室用水、用电、通风及消防等设施齐全。

实验仪器、药品、耗材能满足实验考查需要。

3.人员配备(1)主考1人,由考点学校校长担任,负责领导和组织本考点考务工作。

(2)副主考2人,由区实验技能考查小组成员和考点学校副校长担任,协助主考开展考务工作。

(3)司铃1人,负责发出考查开始及终止信号。

(4)实验室管理人员3人,负责准备、补充、调换实验器材及药品。

(5)领考员若干名,负责引导考生进入考室。

(6)检录员2名,负责考生的抽签与排队。

(7)医务人员1名,负责对考生突发疾病进行救护。

(8)保卫人员若干名,负责维持考点秩序和安全保卫工作。

(9)成绩登录员2人,负责考查成绩现场登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理化生实验操作训练方案
刘集一初中
2013年理化生实验操作训练方案
为做好2013届毕业班理化生实验操作训练工作,巩固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大面积提高我校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训练对象
我校九年级全体毕业生。

二、训练范围
依据现行初中教材中的实验及探究活动和《理化生实验操作试题》,进行理化生实验操作训练。

三、训练安排:
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3月11日--3月27日,分散进行实验技能训练。

任务由各任课老师自行完成。

时间理化主要是利用自己的课堂,生物利用每天下午第四节自习时间。

第二阶段,3月28日--4月3日,集中进行实验技能强化性训练。

主要针对24组考题进行强化性训练。

任务由理化生任课教师和毕业班班主任共同完成,时间将由学校统一安排。

第三阶段,4月4日--4月5日,教导处统一组织进行模拟测试。

其后老师根据测试情况,查漏补缺,学校开放实验室。

对测试不合格学生,补做实验,并重新测试。

四、指导老师
1、物理备课组:张忍孙新定史艳辉
2、化学备课组:杨专学
3、生物备课组:李文孝王珂
器材准备:岳万敏钱其奎郭永靖
五、相关要求:
1、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责任制,爱惜实验器材和药品
理化生实验操作安全要首先考虑,教师要给学生讲到位,严格要求学生按操作程序做,对不按程序操作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教育学生爱惜实验器材和药品,不浪费,不损坏。

2、要全员动员、精心计划、严密组织、认真实施
实验技能训练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希望全体毕业班师生统一思想,明确责任,本着对事业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主动投身到技能训练的各项工作中去。

工作中要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教育理念,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注重实效。

3、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
教室内要讲透、说清,演示实验人人看到,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过;实验室里要分组轮换操作每一个考题,人人动手、个个会做;模拟考试力求实战,争取人人满分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循序渐进。

工作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积极而稳妥地做好技能训练工作。

4、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的管理
长期以来,虽然我校一直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而言,系统性不够。

应当看到,这项工作做得好坏,事关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毕业生的质量和前途,关系到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因此,我们要勤于
思考,勇于实践,更要注重这项工作的理论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技能训练体系,使我校办学水平更上新台阶。

总之,我们相信,经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紧紧依靠全体同学,我们一定会把学生的技能训练工作做得更好。

刘集一初中
2013年3月1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