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危重症评分表

合集下载

(完整版)儿科危重症评分表

(完整版)儿科危重症评分表

儿科危重症评分表(PEWS评分系统)
Score 2 extra for 1/4 hourly nebulisers, persistent vomiting following surgery(15分钟评估额外增加2分;或外科性持久呕吐)
U:Unconscious or unresponsive(不省人事或无反应)
毛细血管再灌注时间:患者取平卧位,使身体各部位基本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用手指压迫患者指(趾)甲或额部、胸骨表面、胫骨前内侧面等皮下组织表浅部位,片刻后去除压力,观察按压局部皮肤颜色变化。

一般选择骨面较平坦处,如额部、胸骨表面、指趾端等。

用手指压迫皮肤片刻,使皮肤苍白。

撤除压力后,局部皮肤颜色由白转红的时间≤2s为正常,试验阴性。

由白转红时间>3s,或呈斑点状发红为试验阳性,说明循环功能障碍。

1.正常人阴性结果。

2.阳性见于各种原因的动脉血液循环障碍,如各种原因的休克,肢体动脉梗阻性病变等。

3.某一肢体阳性,其它肢体、部位阴性,提示该肢体动脉血液减少或中断,如脉管炎等疾患。

适应证:各种原因的休克,休克与低血压状态的鉴别,可疑肢体动脉阻塞者。

禁忌症:局部皮肤损伤、感染者。

注意事项:皮肤颜色过深,影响结果判定。

环境温度过低,患者感觉寒冷时,本试验可出现假阳性。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表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表

换血指征的高胆红素血症。(10)出生体重≤1000g。
6
6
6
6
其余
10
10
10
10
>9或<2
4
4
4
4
K+(mmol/L)
7.5~9或2~2.9
6
6
6
6
其余
10
10
10
10
>132.6
4
4
4
4
Cr( umol/L)
114~132.6或<87
6
6
6
6
其余
10
10
10
10>Βιβλιοθήκη 4.3444
4
BUN(mmol/L)
7.1~14.3
6
6
6
6
其余
10
10
10
10
<0.2
4
4
4
4
红细胞压积比
0.2~0.4
6
6
6
6
其余
10
10
10
10
腹胀并消化道出血
4
4
4
4
胃肠表现
腹胀或消化道出血
6
6
6
6
其余
10
10
10
10
合计
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指标:凡符合下列指标一项或以上可确诊为新生儿危重病例:(1)需行
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者或反复呼吸暂停对刺激无反应者。(2)严重心律紊乱,如阵发性室上
<20或>100
4
4
4
4
呼吸(次/min)
20~25或60~100
6
6
6
6

儿科住院评估及护理计划单

儿科住院评估及护理计划单

儿科/新生儿科住院评估护理计划单
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岁病案号:
注:1.此表是对患者评估后的信息汇总,作为指引护士实施护理措施的依据。

2.护理级别是制定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综合评定,分级标准参照(ADL)Barthel评分及分级依据执行。

3.Braden评分、跌倒/坠床评分内容、频次分别参照压疮风险评估及护理单、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与记
录使用说明,不需要评估时在相应空格内划“/”符号。

4.每日应对患者教育需求进行评估,针对患者需求开展健康教育。

5.疼痛评估使用与意识清醒患者,意识障碍者不做此项评估。

入院首次评估需进行疼痛评估,住院过程伴有
疼痛时随时评估,评估采用数字分级法疼痛评估。

第页。

新生儿疾病危重程度评估课件

新生儿疾病危重程度评估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小无名
新生儿疾病危重程度 评估课件
汇报人:小无名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新生儿疾病概述
新生儿疾病危重程度评 估方法
新生儿疾病危重程度分 级标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生儿疾病危重程度评 估流程
新生儿疾病危重程度 评估中的注意事项
添加章节标题
新生儿疾病概述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脐炎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脑膜炎
新生儿呼吸窘迫 综合征
与医护团队的协作: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评估结果应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分析
评估结果需定期复查,动态观察病 情变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评估结果仅作为参考,不能作为诊 断依据
评估结果需与家长沟通,解释清楚 评估的意义和局限性
新生儿疾病危重程 度评估的未来发展 前景
临床实践对评估人员的培训和提高:通 过实践中的不断学习和培训,提高评估 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为评估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
政策法规对新生儿疾病危重 程度评估的引导作用
政策法规对新生儿疾病危重 程度评估的规范作用
政策法规对新生儿疾病危重 程度评估的影响和意义
政策法规对新生儿疾病危重 程度评估的未来发展前景
智能化评估工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新生儿疾病危重程度评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 高评估效率和准确性。
多模态数据融合:利用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整合多种医学影像、生理信号等数据,为评估 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个性化评估方案:通过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根据每个新生儿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 评估方案,提高评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小儿重症肺炎护理查房病情评估表

小儿重症肺炎护理查房病情评估表

病情观察
观察患儿呼吸状况
注意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及时 发现和处理呼吸困难的症状。
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如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等,及时报 告医生进行处理。
观察患儿面色和缺氧情况
如面色青紫、口唇发绀等,及时给予 吸氧等处理。
护理操作
协助患儿排痰
轻拍患儿背部,促进痰液 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护理
根据医嘱和患儿缺氧程度 ,正确使用吸氧装置,监 测吸氧效果。
家属心理支持
总结词
关注家属的情绪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详细描述
小儿重症肺炎对家属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他们可能会感 到焦虑、不安和无助。医护人员在护理查房中应注意观察家 属的情绪状态,主动与他们沟通,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 慰,帮助他们度过这个艰难时期。
家属护理指导
总结词
指导家属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静脉输液护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 输液通畅,观察输液过程 中是否有不良反应。
CHAPTER 04
病情评估
评估指标
生命体征
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指标 ,反映患儿的生命状态和病情严重程 度。
症状表现
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以及肺部听诊情况,反映患儿的肺 部功能状况。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气分析、胸片等检查结果 ,有助于了解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
中毒性脑病
重症肺炎可能引发中毒性脑病 ,导致患儿出现意识障碍、惊
厥等症状。
CHAPTER 03
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
01
02
0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确保病房空气新鲜,定时 开窗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
保持患儿舒适体位

儿科早期预警系统评分

儿科早期预警系统评分
SpO,、4
h尿量、意识水平、呼吸支持治疗等7项指标。(3)Dun— PEWS 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儿童的评分系统相对成人来说种类偏 少,且过于复杂,无完善、快捷的评分系统用于快速识别危重症
DOI: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3.18.001
作者单位:20110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
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患者的预后。目前国内的院前急救工作
还很不到位。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有所欠缺,很 难又快又准确地对一名危重症或可疑危重症患者进行合理预 判,可能导致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或转运时机,严重影响预后甚 至生命,而且容易造成医疗纠纷。陈锐等【121研究了使用EWS 的试验组与未使用EWS的对照组,将分值≥3—4分的患者设 为潜在危重患者,按要求做好院前和院内急救无缝隙链接,做 到院前和院内信息互通,患者合理转送与安置,急救患者病情 通报以及交接器材与设备,研究显示通过这样的急救链接,试 验组30 d住院病死率(5.13%)和意外事件发生率(4.86%)明 显低于对照组(8.69%、7.82%)。Groarke等¨3。对225例连续 纳入的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EWS。结果表明,高人院EWS与 入ICU/心脏病监护病房(CCU)风险、死亡风险、住院时问延长 的风险升高有关。EWS的改善预示临床预后的改善。因EWS 应用简单,方便获取临床信息,较少受到硬件设备条件限制,便 于在院前急救系统中展开。以EWS分值t>3~4分作为识别潜 在危重病的界点,及早进行临床干预,建立院前患者急救预报 制度,做到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隙链接,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 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儿童院前急救领域进行量化客观判断 PEWS存在的现状或许较成人更不理想,几乎没有单位实施这 样的评估策略。 4.2急诊 目前国内综合性医院,特别是三级甲等医院,因医

儿科部门医疗感染风险评定表

儿科部门医疗感染风险评定表

儿科部门医疗感染风险评定表1. 背景医疗感染是指在医疗过程中患者因接受医疗服务而感染上的疾病或并发症。

儿科部门作为医疗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医疗感染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以保障患儿的安全和健康。

2. 目的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儿科部门医疗感染风险评定表,用于对儿科患者在医疗过程中感染风险进行评估,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医疗感染的发生。

3. 评定指标下面列出了儿科部门医疗感染风险评定表的主要评定指标:3.1 患者因素- 年龄:0-28天、29天-1岁、1-5岁、5岁以上- 免疫状态:正常、免疫缺陷- 基础疾病:有、无- 入院方式:急诊、择期、转院3.2 医疗操作- 插管操作:有、无- 手术操作:有、无- 静脉输液:有、无- 导尿操作:有、无3.3 医疗环境- 病房类型:普通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病房床位数:单人间、多人间- 病房空气流通情况:通风良好、通风不良4. 评定流程评定表的使用流程如下:1. 收集患者相关信息,包括年龄、免疫状态、基础疾病等患者因素。

2. 根据患者因素,对每个评定指标进行评分,可采用0-3分的等级评分,0分表示无风险,3分表示高风险。

3. 将各项评分相加,得出综合评分。

4. 根据综合评分,判断患者的医疗感染风险等级,可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

5. 根据患者的医疗感染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手卫生、消毒操作、提高通风质量等。

5. 注意事项在使用儿科部门医疗感染风险评定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评定表的使用应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确保评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评定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修订和更新,以保持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 评定表的结果仅作为医疗感染风险的参考指标,具体的预防措施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实施。

6. 结论通过制定儿科部门医疗感染风险评定表,可以对儿科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从而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儿的安全和健康。

儿童和新生儿危重病症评估制度

儿童和新生儿危重病症评估制度

儿童和新生儿危重病症评估制度
一、目的:通过按照儿童危重病例评分表及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表同时结合新生儿胎龄及出生体重,分别对危重儿童和新生儿进行评估,对儿童和新生儿危重病症进行分级管理,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内容:
(一)按《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标准:分值>80为非危重,分值71-80为危重,分值≤70分为极危重。

(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分值>80的急症儿童可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分值71-80的急症儿童须在区域级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或具备同等救治能力的三级甲等医院进行救治;分值≤70的急症儿童必须在省级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或具备同等救治能力的三级甲等医院进行救治。

(三)按《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标准:分值>90为非危重,分值70-90为危重,分值<70分为极危重。

(四)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评分80-90或生命体征稳定的出生体重≥1500g的低出生体重儿或胎龄≥ 32周的早产儿可在我院新生儿科进行治疗;评分70-80或出生体重≥1000 g 的低出生体重儿或胎龄≥28周的早产儿可在区域级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或具备同等救治能力的三级甲等医院进行救治;评分<70或符合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指标新生儿或出生体重﹤1000 g 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或胎龄﹤28 周的早产儿必须在省级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或具备同等救治能力的三级甲等医院进行救治。

(四)按照《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海南省危重
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方案》的通知》琼卫医〔2021〕32号文件要求,我院评估为危重和极危重儿童与新生儿应及时联系医院儿童、新生儿危重症医护转诊小组将患儿及时转诊至区域级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和省级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进行救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危重症评分表(PEWS评分系统)
Score 2 extra for 1/4 hourly nebulisers, persistent vomiting following surgery(15分钟评估额外增加2分;或外科性持久呕吐)
U:Unconscious or unresponsive(不省人事或无反应)
毛细血管再灌注时间:患者取平卧位,使身体各部位基本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用手指压迫患者指(趾)甲或额部、胸骨表面、胫骨前内侧面等皮下组织表浅部位,片刻后去除压力,观察按压局部皮肤颜色变化。

一般选择骨面较平坦处,如额部、胸骨表面、指趾端等。

用手指压迫皮肤片刻,使皮肤苍白。

撤除压力后,局部皮肤颜色由白转红的时间≤2s为正常,试验阴性。

由白转红时间>3s,或呈斑点状发红为试验阳性,说明循环功能障碍。

1.正常人阴性结果。

2.阳性见于各种原因的动脉血液循环障碍,如各种原因的休克,肢体动脉梗阻性病变等。

3.某一肢体阳性,其它肢体、部位阴性,提示该肢体动脉血液减少或中断,如脉管炎等疾患。

适应证:各种原因的休克,休克与低血压状态的鉴别,可疑肢体动脉阻塞者。

禁忌症:局部皮肤损伤、感染者。

注意事项:皮肤颜色过深,影响结果判定。

环境温度过低,患者感觉寒冷时,本试验可出现假阳性。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